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案例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2)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证明中的由因导果、执要溯因等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证明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全面思考方法;

(4)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① 本节重点是性质定理及推论的证明.一个定理、公式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吸收定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证明过程的探求,使学生理清思考脉络,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教学难点一是性质定理的推导与运用;一是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选择.在推导定理中进行的恒等变换与不等变换,相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有一定难度的;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不外是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以及简单的放缩变换,根据要证明的不等式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是无疑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三、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的证明及简单运用,第二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证明举例.

(2)课前复习应充分.建议复习:当

以及绝对值的性质:

,为证明例1做准备.

(3)可先不给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

是否等于

?大小关系如何?

是否等于

?等等.提示学生用一些数代入计算、比较,以便归纳猜想一般结论.

(4)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较多,也应放手让学生去探讨.

(5)用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记忆不等式及推论

(6)本节教学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理解

及其两个推论,并能应用它证明简单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掌握定理及等号成立的条件,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

难点是定理的推导过程的探索,摆脱绝对值的符号,通过定理或放缩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绝对值的有关概念,请一位同学说说绝对值的定义。

时,则有:

那么

的大小关系怎样?

这需要讨论  当

综上可知:

我们已学过积商绝对值的性质,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

时,有:

.

二、引入新课

由上可知,积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积;商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商。

那么和差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和差吗?

1.定理探索

和差的绝对值不一定等于绝对值的和差,我们猜想

.

怎么证明你的结论呢?

用分析法,要证

.

只要证

即证

即证

显然成立,

那么怎么证

同样可用分析法

时,显然成立,

时,要证

只要证

即证

显然成立。

从而证得

.

还有别的证法吗?(学生讨论,教师提示)

.

当我们把

看作一个整体时,上式逆用

可得什么结论?

能用已学过得的

证明

吗?

可以

表示为

.

(教师有计划地板书学生分析证明的过程)

就是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重要定理,即

.

由于定理中对

两个实数的绝对值,那么三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

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

亦成立

这就是定理的一个推论,由于定理中对

没有特殊要求,如果用

代换

会有什么结果?(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演)

这就是定理的推论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那么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

例1  已知

,求证

. (由学生自行完成,请学生板演)

证明:

例2  已知

,求证

.

证明:

点评:这是为今后学习极限证明做准备,要习惯和“配凑”的方法。

例3  求证

.

证法一:(直接利用性质定理)在

时,显然成立.

时,左边

.

证法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

时的单调性。

,

时是递增的.

,将

分别作为

,则有

(下略)

证法三:(分析法)原不等式等价于

只需证

即证

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获证。

还可以用分析法证得

,然后利用放缩法证得结果。

三、随堂练习

1.①已知

,求证

.

②已知

求证

.

2.已知

求证:

.

3.求证

.

答案:1. 2. 略

3.

同号

四、小结

1.定理

. 把

看作是三角形三边,很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理解便于记忆,此定理在后面学习复数时,可以推广到比较复数的模长,并有其几何意义,有时也称其为“三角形不等式”.

2.平方法能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但应注意两边非负时才可平方,有些证明并不容易去掉绝对值符号,需用定理

及其推论。

3.对

要特别重视.

五、布置作业

1.若

,则不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设

为满足

的实数,那么(  )

A.

B.

C.

D.

3.能使不等式

成立的正整数

的值是__________.

4.求证:

(1)

(2)

.

5.已知

,求证

.

答案:1. D   2. B   3.1、2、3

4.

5.

=

注:也可用分析法.

六、板书设计

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一)

1.复习

2.定理

推论

例1

例2

例3

课堂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2)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证明中的由因导果、执要溯因等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证明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全面思考方法;

(4)通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① 本节重点是性质定理及推论的证明.一个定理、公式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吸收定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证明过程的探求,使学生理清思考脉络,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教学难点一是性质定理的推导与运用;一是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选择.在推导定理中进行的恒等变换与不等变换,相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有一定难度的;证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方法不外是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以及简单的放缩变换,根据要证明的不等式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是无疑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三、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的证明及简单运用,第二课时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证明举例.

(2)课前复习应充分.建议复习:当

以及绝对值的性质:

,为证明例1做准备.

(3)可先不给出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定理,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

是否等于

?大小关系如何?

是否等于

?等等.提示学生用一些数代入计算、比较,以便归纳猜想一般结论.

(4)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较多,也应放手让学生去探讨.

(5)用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记忆不等式及推论

(6)本节教学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理解

及其两个推论,并能应用它证明简单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掌握定理及等号成立的条件,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

难点是定理的推导过程的探索,摆脱绝对值的符号,通过定理或放缩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绝对值的有关概念,请一位同学说说绝对值的定义。

时,则有:

那么

的大小关系怎样?

这需要讨论  当

综上可知:

我们已学过积商绝对值的性质,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

时,有:

.

二、引入新课

由上可知,积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积;商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商。

那么和差的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的和差吗?

1.定理探索

和差的绝对值不一定等于绝对值的和差,我们猜想

.

怎么证明你的结论呢?

用分析法,要证

.

只要证

即证

即证

显然成立,

那么怎么证

同样可用分析法

时,显然成立,

时,要证

只要证

即证

显然成立。

从而证得

.

还有别的证法吗?(学生讨论,教师提示)

.

当我们把

看作一个整体时,上式逆用

可得什么结论?

能用已学过得的

证明

吗?

可以

表示为

.

(教师有计划地板书学生分析证明的过程)

就是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重要定理,即

.

由于定理中对

两个实数的绝对值,那么三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

个实数和的绝对值呢?

亦成立

这就是定理的一个推论,由于定理中对

没有特殊要求,如果用

代换

会有什么结果?(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演)

这就是定理的推论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那么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

例1  已知

,求证

. (由学生自行完成,请学生板演)

证明:

例2  已知

,求证

.

证明:

点评:这是为今后学习极限证明做准备,要习惯和“配凑”的方法。

例3  求证

.

证法一:(直接利用性质定理)在

时,显然成立.

时,左边

.

证法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

时的单调性。

,

时是递增的.

,将

分别作为

,则有

(下略)

证法三:(分析法)原不等式等价于

只需证

即证

显然成立.

原不等式获证。

还可以用分析法证得

,然后利用放缩法证得结果。

三、随堂练习

1.①已知

,求证

.

②已知

求证

.

2.已知

求证:

.

3.求证

.

答案:1. 2. 略

3.

同号

四、小结

1.定理

. 把

看作是三角形三边,很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理解便于记忆,此定理在后面学习复数时,可以推广到比较复数的模长,并有其几何意义,有时也称其为“三角形不等式”.

2.平方法能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但应注意两边非负时才可平方,有些证明并不容易去掉绝对值符号,需用定理

及其推论。

3.对

要特别重视.

五、布置作业

1.若

,则不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设

为满足

的实数,那么(  )

A.

B.

C.

D.

3.能使不等式

成立的正整数

的值是__________.

4.求证:

(1)

(2)

.

5.已知

,求证

.

答案:1. D   2. B   3.1、2、3

4.

5.

=

注:也可用分析法.

六、板书设计

6.5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一)

1.复习

2.定理

推论

例1

例2

例3

课堂训练


    相关文章

    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目录(详细版)

    考试范围: 文科: 必考内容:必修①②③④⑤+选修1-1,1-2 选考内容:无选考内容 理科: 必考内容:必修①②③④⑤+选修2-1,2-2,2-3 选考内容(三选二):选修4-2,4-4,4-5 文.理科必考内容: 数学①必修 第一章 集 ...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6.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一.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1)关于绝对值的几个重要性质 (2)应用定理|a|-|b|≤|a+b|≤|a|+|b|来证明不等式,特别要注意等号何时成立 2.能力训练点 (1) 掌握关于绝对值的几个重要性 ...

    巧用绝对值几何意义解题

    [专题]啼l数理化研究i 巧用绝对值几何意义解题 摘要:对于一些绝对值内为关于X一次式的不等式, ●江西省峡江中学张永发 我们常可根据绝对值的基本性质,采用等价转化法或零点分段法脱去绝对值符号,将问题4{--f&为不合绝对值符号的常 ...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附典型例题)

    第五章 有理数 有理数的意义: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的乘除:有理数的乘方 1.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 分数是由正分数和负分数组成的. 3. 正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正数:正整数.零 ...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教学案3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x a 型不等式的解法. 2:充分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分析证明的数学思维方法,体会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 思想,并能运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公式进行推理和证明. 教学重点: 绝 ...

    龙门专题 高中数学 全套目录

    ---函数---- 基础篇 第一讲集合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2 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 1.3 简易逻辑 高考热点题型评析与探索 本讲测试题 第二讲函数 2.1 函数与函数的表示方法 2.2 函数的三要素 2.3 函数的图象 ...

    一堂绝对值不等式课的分析与反思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一堂绝对值不等式课的分析与反思 奉贤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 张海君 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会思.会问.会理解,对统摄与驾驭各方面的知识,消除误点积累常常有&qu ...

    初一数学基本概念

    代数部分: 1.有理数的意义 ⑴ 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⑵ 有理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 . ⑶ 非零有理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a &g ...

    高二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2010-10-3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