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大连理工第八版)

主编:刘红超

2013-04

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

1、基本分类

使用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强度、断裂韧性);物理性能 工艺性能:热处理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

2、本章重点——力学性能

(1)、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极限点

B:极限荷载点 E:断裂点 弹性模量:E=tanα=σ/ε

(2)、强度-

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 L1,L0分别表示断后标距、断前标距

A0,A1分别表示原始最小截面面积、断后最小截面面积

3)、硬度

硬度: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物理意义由试验方法决定。

600HBW:用直径为1mm的硬质合金球在294.2N的试验力下保持20秒测得硬度为600。

59HRC:用标尺C测得的洛氏硬度为59。(标尺有ABC三种)

640HV30/20:在294.2N

的试验力下保持20

640。

○(4)、其他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Ak表示。 疲劳:材料在低于屈服强度s

断裂韧性:(裂纹分为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即

Ⅰ、Ⅱ、Ⅲ型)

热疲劳:

编者认之为非重点。】

第二章

1:强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弱键(分子键)

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具有特有的金属光泽,塑性好。

材料硬度、熔点比较低。良好的绝缘体。

2

(1)、晶体与非晶体(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非晶体: 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无序排列的固体。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

(2)、晶格:直观表示了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的排列规律

(3)、晶胞

晶格常数:晶胞各边的尺寸a,b,c称之。

原子数: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的一半称之。

晶胞原子数:一个晶胞中所含原子的数目称之。

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体积百分数称之。

配位数:晶体中与任一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数目称之。

(4)、立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表示方法

晶面:各方位上的原子面 表示晶面的符号称为晶面指数

晶向:各方位上的原子列 表示晶向的符号称为晶向指数

晶面指数确定步骤:建系→求待定晶面在三轴上的截距→取3个截距的倒数并化为最小整数,加()。例(hkl) 截距为2,2,1;则为(112)

晶向指数确定步骤:建系→过原点作晶向的平行线→求此平行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值并化为最小整数,加[ ]。例[uvw] 某晶向上一点坐标值1,1.5,2;则为[234]

3、金属的结构——本章重点

(1)、纯金属的晶态结构(立方晶格、六方晶格)

(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对金属有强化作用。

(3)、合金的晶体结构

概念部分)。

固溶体αβ

γ可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随着溶质的增加,

: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化合物(P24-P25)

(了解)

B.模型——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4(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或其混合键。常见3种相:晶相、

玻璃相、气相)

(1)、晶相----陶瓷的主要组成相,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由晶相决定。 硅酸盐、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见P27)

(2)、玻璃相----是非晶态结构的低熔点固体。

(3)、气相----由原料和工艺等因素造成的,在陶瓷中形成气孔。

5、高分子材料的结构(P29-P30,了解)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大分子链的结构(排列方式、柔顺性、形状——A线型B支链型C体型)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晶态和非晶态

6、扩散(P30-P33,了解)

扩散的宏观规律: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

扩散机制:空位扩散、间隙扩散、其他扩散机制

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扩散越快)、晶体结构(结构越致

密,扩散越困难)、晶体缺陷(缺陷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外场、其他因素。

第三章 材料的凝固(※)

1、纯金属的结晶

(1)、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2)、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结晶基本过程:晶核形成、晶核长大

晶核形成方式:

晶核长大方式:均匀长大、树枝状长大

(3)、同素异构转变

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固态转变的特点:(即二次结晶或重结晶) A.

B.固态转变的过冷倾向大。

C.

2、合金的结晶

(1)、二元相图的建立)

(2)

二元包晶相图 形成稳定化合物的二元合金相图

P43-P45)

杠杆定律: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

分线段之比。(P39)

3、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是碳钢和铸铁的统称,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合金。含碳量为0.0218%—2.11%的称为碳钢;2.11%—6.69%的称为铸铁。

(1)、铁碳合金的组元和相

纯铁及铁基固溶体 渗碳体 (P47)

(2)、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

(3)、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铁碳相图上的合金分类

工业纯钢:(

碳钢:(0.0218%—2.11%C)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2.11%—4.3%C,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4)、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的影响:从相的角度看,铁碳合金在室温下只有

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量也在呈线性增加。从组织角度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渗碳体的量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形态也在变化,由共析渗碳体变为过共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组后形成莱氏体时,渗碳体以成为基体。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亚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含量增加,由于

珠光体的强化作用,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切削加工性能,可锻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热

处理性能。(P58)

4、凝固组织及其控制

(1)、金属及合金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及其控制(P59)

晶粒度:是晶粒大小的量度。标准晶粒度共分为8级,1级最粗,8级最细。

决定晶粒尺寸的因素:形核率与长大速度的比值N/G越大,晶粒越细小。

控制晶粒尺寸的方法: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搅拌。

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度越高,同时塑性越好,称之为结晶强化。

(2)、铸锭的组织及其控制(P60)

铸锭的组织: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

铸锭的缺陷:缩孔和疏松,气孔,偏析。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相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与孪生

滑移: ◆特点:A.C.滑移时,晶

D.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E.(滑移的实质)。

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发生切变的部分称孪生带或孪晶,沿其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孪生的结果使孪生面两侧的晶体呈镜面对称。与滑移相比: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 变形速度极快, 接近声速;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 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2)、多相金属的塑性变形

晶界的影响: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积起来,称位错的塞积。

要使变形继续进行, 则必须增加外力, 从而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

晶粒位向差的影响: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时,为了保

持金属的连续性,周围的晶粒若不发生塑性变形,则必以弹性变形来与之协调。

使得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提高。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多晶体中首先发生滑移的是滑移系与外力夹角等于或接

近于45°的晶粒。当有大量晶粒发生滑移后,金属便显示出明显的塑性变形。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和硬度越高,其塑性和韧性也越高。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

晶强化。

2、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1)、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固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产生固溶强化的原因,发生畸变,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变形抗力提高。

(2)、多相混合物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弥散强化

当合金的组织由多相混合物组成时,还物,工业合金中第二相多数是化合物。

强化或沉淀强化。

抗力。

3、

(1)

不仅外形发生变化,而且其内部的晶粒也相应地被拉长或压扁。 当塑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变形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残余内应力

内应力是指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是由于金属受力时, 内部变形不均匀而引起的。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只有10%转化为内应力残留于金属中。

内应力分为三类:第一类内应力平衡于表面与心部之间 (宏观内应力);第二类内应力平衡于晶粒之间或晶粒内不同区域之间,(微观内应力);第三类内应力是由晶格缺陷引起的畸变应力。

内应力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下降,引起零件加工、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因此,

金属在塑性变形后,通常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或降低内应

4、回复与再结晶

(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些变化。一过程称多边形化。 力、电阻率等显著下降。既稳定组织又。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由于再结晶

发的过程。是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过程。晶粒粗大会

(2)它是自某一温度开始,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进行的过程,再结晶温度。

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金属预先变形程度越大, 再结晶温度越低;--金属中的微量杂质或合金元素,尤其高熔点元素起阻碍扩散和晶界再结晶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提高加热速度会使再结, 延长加热时间, 使原子扩散充分, 再结晶温度降低。

: T再≈0.4T熔,其中T再、T熔为T再℃ = (T熔℃+273)×0.4–273.

(3)、再结晶退火后的晶粒度

生产中,把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温度比再结晶温度高100~200℃。

影响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度的因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

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金属的热加工

(1)、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在金属学中,冷热加工的界限是以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热加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再结晶产生的软化所抵消,因而热加工不会带来加工硬化效果。

(2)、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拄状晶破碎,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应使流线分布合理,尽量与拉应力方向一致。

的工件。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1、概述

热处理: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其他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等)。

2、刚在加热时的转变

加热时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 残余奥氏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起始晶粒度——珠光体刚刚转变成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热处理后所获得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本质晶粒度——度量钢本身晶粒在930℃以下,随温度升高,晶粒长大的程度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合金元素;原始组织。(P75)

3、刚在冷却时的转变

(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及转变过程

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以下存在的不稳定的且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

体。

珠光体转变:A1~550℃ A1~650℃ : P ; 5~25HRC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贝氏体转变:550~230℃

550~350℃: B上; 40~45HRC 350~230℃: B下; 50~60HRC

马氏体转变:230~ -50℃ 马氏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浓度 转变特点: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冷却完成;瞬间形核与长大;无扩散转变;转变不完全性

(2)、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等温转变图:(P81-P82,识图与分析)

连续冷却转变图:(P82-P83,识图与分析)

4、刚的退火与正火(预备热处理)

一般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毛坯生产

(1)、退火

退火

目的:消除应力;降低硬度;细化晶粒;均匀成分;

退火工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再结晶退火。(P84)

(2)、正火(P85)

正火:把零件加温到临界温度以上30,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目的:消除应力;调整硬度;细化晶粒;

5、刚的淬火与回火(1)、淬火

淬火: 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 (水冷)。 目的:

淬火介质。

淬火工艺:

钢的淬透性:(P88)

(2)、回火

回火:A1以下某温度保温后再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降低脆性;稳定工件尺寸;调整淬火零件的力学性能。

150~250℃ 回火马氏体 目的:是在保证淬火后工件的高硬度、

高耐磨性的基础上,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工件韧性

350℃~500℃ 回火屈氏体(T回) 各种弹簧 目的:使钢件具有

高的弹性极限及屈服极限,一定的韧性。

高温回火:500~650℃ 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S回)

应用于各种重要的机器结构件。

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可逆回火脆性。(P91)

6、刚的表面热处理

(1)、表面淬火(P92-P93)

概念:通过快速加热,并立即淬火冷却,只强化表面,而心部组织未变的热处理工艺。 表面淬火用材及预备热处理 表面淬火后的回火与组织

表面淬火的加热方法: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感应加热),火焰加热。

(2)、化学热处理

概念:通过快速加热,并立即淬火冷却,只强化表面,而心部组织

未变的热处理工艺。 只表层奥氏体化

分类:渗氮,渗碳,多元共渗,渗其他元素。

基本过程:介质(渗质)的分解,工件表面的吸收,原子向内部扩散。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P93-P95)

7、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非考试内容)

3、结构钢

结构钢按用途分为工程用钢和机器用钢,工程用钢包括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1)、碳素结构钢(代表:Q235)

成分:

热处理:不进行专门热处理,热轧空冷态下使用 使用状态下组织:F+P

用途:常以热轧板、带、棒及型钢使用,用量约占钢材总量的70%;用于建筑结构,

适合焊接、铆接、栓接等。

(2)、优质碳素结构钢

这类钢S,P含量较低,力学性能优于碳素结构钢,多用于重要的机械零件。(P110)

(3)、低合金高强度钢(代表:Q345,Q390)

性能特点:高强度及足够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及低的韧脆转变温度。 成分特点:低碳,≤0.2%C;低合金,主要是Mn,还有少量V、Ti、Nb等。

热处理特点:大多数热轧空冷后使用,有时需要正火加回火下使用。

(4)、渗碳钢(代表:20,20Cr)

性能特点:表硬里韧;良好的热处理性能,如淬透性和渗碳能力。

成分特点:低碳,0.1-0.25%C;合金元素作用(① 提高淬透性:Cr、Mn、Ni、B.② 强

化铁素体:Cr、Mn、Ni.③ 细化晶粒:W、Mo、Ti、V)

热处理特点:渗碳件加工工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常用钢种:低淬透性渗碳钢,中淬透性渗碳钢,高淬透性渗碳钢。

(5)、调质钢

性能特点: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淬透性。

成分特点:中碳:0.3-0.5%C、Cr、Ni、B.

②强化铁素体: Mn、Si、Cr、Ni.③细化晶粒: Ti、V.: W、Mo.)

热处理特点:。(P117)

常用钢种: (6)、弹簧钢(代表:65Mn,50CrV)

性能特点:高的σs,σs/σb;高的σ-1

成分特点:中高碳:碳素弹簧钢为;合金弹簧钢为0.45-0.7%C;合金元素

、Si.②防止加热时脱C:Cr、V、W.)

热处理特点:冷成型弹簧:(250-300℃)。用于

簧。热成型弹簧:中温回火;使用状态下的组织:T回,用于大截面

弹簧(>φ10mm)

(7)、滚动轴承钢)

性能:b和接触疲劳强度;足够的韧性、淬透性和耐蚀性。

成分特点:-1.10%C;合金元素以Cr为主,加入Mn、Si。

+淬火+低温回火,M回+颗粒状碳化物+A’(少量)。

(8)ZGMn13)

1.0%-1.3%C,以保持高耐磨性;高锰,11%-14%Mn,以保证形成

铸态组织为奥氏体+碳化物,热处理采用水韧处理,室温组织为过饱和单

相奥氏体。

4(P121-P131)

(1)、刃具钢

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

(2)、模具钢

热锻模钢,压铸模钢。

(3)、量具钢

5、特殊性能钢(P131-P139)

(1)、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

(2)、耐热钢和高温合金

马氏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

第七章 铸铁(※)

1、概述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并含有较多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多元铁基合金。

(1)、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Fe-Fe3C和Fe-C(石墨)双晶相图(P142) Fe3C→3Fe+C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第一阶段石墨化,第二阶段石墨化阶段(P143)

(2)、铸铁的特点及分类

铸铁的组织特点+珠光体。性能特点:

分类:灰铸铁(片状),可锻铸铁(团絮状),球墨铸铁(蠕虫状)。

2、常用铸铁

(1)、灰铸铁(P145)

牌号:HT ××× HT100的灰铸铁。

组织:钢的基体+片状石墨(F+G片、P+G片)。为提高灰铸铁的性能,对其

热处理目的:

常用热处理:

应用:

(2)、可锻铸铁(P146)牌号:KTB ×××-—最低抗拉强度为100MPa、延伸率为6%的白口

分别表示白口、黑口、珠光体可锻铸铁)

组织:P+G团絮、F+G团絮)。铁素体可锻铸铁,断口为黑色。 性能。

应用:

(3(P148)

QT ×××-××

钢的基体+球状石墨(F+G球状、P+G球状、P+F+G球状)。铁素体可锻铸铁,断

口为黑色。球化剂:加入到铁水中能使石墨形成球形的物质,如:镁、稀土镁。

性能:塑性和韧性比灰铸铁和可锻铸铁都高。

应用:汽车、机车、机床、矿山机械、动力机械、工程机械、冶金机械、机械工具、

管道等方面。

(4)、蠕墨铸铁(P150)经过蠕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后而获得的一种新型铸铁

牌号:RuT ×××(最低抗拉强度)

组织:钢的基体+蠕虫状石墨。通常在铁液中加入稀土合金进行蠕化处理,然后加入少

量孕育剂以促进石墨化,使铸铁中的石墨介于片状和球状之间的过渡形态。

性能:强度、塑性和韧性优于灰铸铁,力学性能介于灰铸铁与可锻铸铁之间。

应用:制造承受热循环载荷的零件,如:柴油机汽缸、气缸盖以及结构复杂、强度要

求高的铸件,如液压阀的阀体、耐压泵的泵体等。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铝及铝合金

(1)、铝合金分类

纯铝:熔点低,比重小,导电性和导热性好,面心立方晶格,强度低(σb=80-100MPa), 塑性好(ψ=80%),抗大气腐蚀好。

根据加工工艺特性和合金元素含量可分为两大类,变形铝合金和合金可分为可加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不可加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可参考图(2)、铝合金的热处理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为)

(3)、铝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变形铝合金:防锈铝合金(LF,Al-Mn和Al-MgLY,Al-Cu-Mg系合金)、超硬铝合金(LC,Al-Zn-Cu系合金)、锻造铝合金(系合金)。

铸造铝合金:Al-Si系、Al-Cu系、Al-Mg系和Al-Zn4种,分别用ZL1,ZL2,ZL3,ZL4加两位数字的顺序号表示。(P158-P159)

2、铜及铜合金

工业纯铜(紫铜): 密度为8.93g/cm1083 ℃,面心立方晶格,优异的冷、电线、电缆材料。 3

(1)、黄铜

化学成分:0-50%。呈淡黄色。

性能特点:;耐磨性和耐海水腐蚀性好,都优于铝合金和碳钢。 普通黄铜: Cu-Zn、H62 、H70等 H-黄铜 数字-Cu%

特殊黄铜 :Al、Mn、Pb、Si,进一步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

牌号:HPb59-1 表示含铅黄铜,Cu%=59、 Pb%=1

(2)Cu-Sn合金,应用最早合金。近代又发展了含Al、Si、Be、Mn、Pb的铜合

特性:具有极高的耐磨性并耐蚀性好。

Q+元素符号+含量 QSn4-3 (3%Zn)

耐磨件如齿轮、轴套、蜗轮,仪器上的弹簧,耐磨和抗磁零件。

3

(1)、钛

纯钛是灰白色轻金属,密度为4.507g/cm, 熔点为1668 ℃。钛在固态下有两种晶体结构,882.5 ℃以上为β–Ti呈体心立方晶格,882.5℃以下为α-Ti呈密排六方晶格。这种转变对钛合金的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

(2)、钛合金

钛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蚀性好,耐高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在航空、宇航、造船机械化工等方面都有广阔发展前景。

钛合金按退火组织可分为:α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P166)

4、镁及镁合金

(1)、变形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主要有Mg-Mn系,Mg-Al-Zn系和Mg-Zn-Zr系。(P167)

(2)、铸造镁合金

铸造镁合金主要有Mg-Al-Zn系、Mg-Zn-Zr系和Mg-Re-Zn-Zr系。(P167)

5、轴承合金

(1)、组织性能要求

足够的强韧性,以承受轴颈施加的交变冲击载荷;较小的热膨胀系数性和耐蚀性,以防止轴与轴瓦之间咬合;较小的摩擦系数以减少轴颈磨损,保证轴与轴瓦良好的跑合。

(2)、常用轴承合金 工业上常用的是锡基、铅基轴承合金, 又称巴氏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 典型牌号为ZSnSb11Cu6 (其组织为SnSb+星状Cu3Sn) 。广泛用于重型动力机械,如气轮机、 铅基轴承合金 ZPbSb16Sn16Cu2 [(+)共晶基体方块状SnSb+针状Cu3Sn] 常

用于低速、低载条件下工作的设备,

铜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 (P171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错误,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大连理工第八版)

主编:刘红超

2013-04

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

1、基本分类

使用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强度、断裂韧性);物理性能 工艺性能:热处理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

2、本章重点——力学性能

(1)、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极限点

B:极限荷载点 E:断裂点 弹性模量:E=tanα=σ/ε

(2)、强度-

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 L1,L0分别表示断后标距、断前标距

A0,A1分别表示原始最小截面面积、断后最小截面面积

3)、硬度

硬度: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物理意义由试验方法决定。

600HBW:用直径为1mm的硬质合金球在294.2N的试验力下保持20秒测得硬度为600。

59HRC:用标尺C测得的洛氏硬度为59。(标尺有ABC三种)

640HV30/20:在294.2N

的试验力下保持20

640。

○(4)、其他力学性能

冲击韧性:Ak表示。 疲劳:材料在低于屈服强度s

断裂韧性:(裂纹分为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即

Ⅰ、Ⅱ、Ⅲ型)

热疲劳:

编者认之为非重点。】

第二章

1:强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弱键(分子键)

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具有特有的金属光泽,塑性好。

材料硬度、熔点比较低。良好的绝缘体。

2

(1)、晶体与非晶体(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非晶体: 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无序排列的固体。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

(2)、晶格:直观表示了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的排列规律

(3)、晶胞

晶格常数:晶胞各边的尺寸a,b,c称之。

原子数:晶胞中原子密度最大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的一半称之。

晶胞原子数:一个晶胞中所含原子的数目称之。

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体积百分数称之。

配位数:晶体中与任一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原子数目称之。

(4)、立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表示方法

晶面:各方位上的原子面 表示晶面的符号称为晶面指数

晶向:各方位上的原子列 表示晶向的符号称为晶向指数

晶面指数确定步骤:建系→求待定晶面在三轴上的截距→取3个截距的倒数并化为最小整数,加()。例(hkl) 截距为2,2,1;则为(112)

晶向指数确定步骤:建系→过原点作晶向的平行线→求此平行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值并化为最小整数,加[ ]。例[uvw] 某晶向上一点坐标值1,1.5,2;则为[234]

3、金属的结构——本章重点

(1)、纯金属的晶态结构(立方晶格、六方晶格)

(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对金属有强化作用。

(3)、合金的晶体结构

概念部分)。

固溶体αβ

γ可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随着溶质的增加,

: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化合物(P24-P25)

(了解)

B.模型——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4(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或其混合键。常见3种相:晶相、

玻璃相、气相)

(1)、晶相----陶瓷的主要组成相,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由晶相决定。 硅酸盐、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见P27)

(2)、玻璃相----是非晶态结构的低熔点固体。

(3)、气相----由原料和工艺等因素造成的,在陶瓷中形成气孔。

5、高分子材料的结构(P29-P30,了解)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大分子链的结构(排列方式、柔顺性、形状——A线型B支链型C体型)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晶态和非晶态

6、扩散(P30-P33,了解)

扩散的宏观规律: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

扩散机制:空位扩散、间隙扩散、其他扩散机制

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扩散越快)、晶体结构(结构越致

密,扩散越困难)、晶体缺陷(缺陷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外场、其他因素。

第三章 材料的凝固(※)

1、纯金属的结晶

(1)、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2)、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结晶基本过程:晶核形成、晶核长大

晶核形成方式:

晶核长大方式:均匀长大、树枝状长大

(3)、同素异构转变

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固态转变的特点:(即二次结晶或重结晶) A.

B.固态转变的过冷倾向大。

C.

2、合金的结晶

(1)、二元相图的建立)

(2)

二元包晶相图 形成稳定化合物的二元合金相图

P43-P45)

杠杆定律: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

分线段之比。(P39)

3、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是碳钢和铸铁的统称,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合金。含碳量为0.0218%—2.11%的称为碳钢;2.11%—6.69%的称为铸铁。

(1)、铁碳合金的组元和相

纯铁及铁基固溶体 渗碳体 (P47)

(2)、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

(3)、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铁碳相图上的合金分类

工业纯钢:(

碳钢:(0.0218%—2.11%C) 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2.11%—4.3%C,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4)、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的影响:从相的角度看,铁碳合金在室温下只有

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量也在呈线性增加。从组织角度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渗碳体的量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形态也在变化,由共析渗碳体变为过共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组后形成莱氏体时,渗碳体以成为基体。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亚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含量增加,由于

珠光体的强化作用,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切削加工性能,可锻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热

处理性能。(P58)

4、凝固组织及其控制

(1)、金属及合金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及其控制(P59)

晶粒度:是晶粒大小的量度。标准晶粒度共分为8级,1级最粗,8级最细。

决定晶粒尺寸的因素:形核率与长大速度的比值N/G越大,晶粒越细小。

控制晶粒尺寸的方法: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搅拌。

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度越高,同时塑性越好,称之为结晶强化。

(2)、铸锭的组织及其控制(P60)

铸锭的组织: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

铸锭的缺陷:缩孔和疏松,气孔,偏析。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相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与孪生

滑移: ◆特点:A.C.滑移时,晶

D.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E.(滑移的实质)。

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发生切变的部分称孪生带或孪晶,沿其发生孪生的晶面称孪生面。孪生的结果使孪生面两侧的晶体呈镜面对称。与滑移相比: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 变形速度极快, 接近声速;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 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2)、多相金属的塑性变形

晶界的影响: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积起来,称位错的塞积。

要使变形继续进行, 则必须增加外力, 从而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

晶粒位向差的影响: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时,为了保

持金属的连续性,周围的晶粒若不发生塑性变形,则必以弹性变形来与之协调。

使得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提高。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多晶体中首先发生滑移的是滑移系与外力夹角等于或接

近于45°的晶粒。当有大量晶粒发生滑移后,金属便显示出明显的塑性变形。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和硬度越高,其塑性和韧性也越高。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

晶强化。

2、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1)、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固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产生固溶强化的原因,发生畸变,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变形抗力提高。

(2)、多相混合物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弥散强化

当合金的组织由多相混合物组成时,还物,工业合金中第二相多数是化合物。

强化或沉淀强化。

抗力。

3、

(1)

不仅外形发生变化,而且其内部的晶粒也相应地被拉长或压扁。 当塑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变形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残余内应力

内应力是指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是由于金属受力时, 内部变形不均匀而引起的。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只有10%转化为内应力残留于金属中。

内应力分为三类:第一类内应力平衡于表面与心部之间 (宏观内应力);第二类内应力平衡于晶粒之间或晶粒内不同区域之间,(微观内应力);第三类内应力是由晶格缺陷引起的畸变应力。

内应力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下降,引起零件加工、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因此,

金属在塑性变形后,通常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或降低内应

4、回复与再结晶

(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些变化。一过程称多边形化。 力、电阻率等显著下降。既稳定组织又。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由于再结晶

发的过程。是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过程。晶粒粗大会

(2)它是自某一温度开始,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进行的过程,再结晶温度。

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金属预先变形程度越大, 再结晶温度越低;--金属中的微量杂质或合金元素,尤其高熔点元素起阻碍扩散和晶界再结晶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提高加热速度会使再结, 延长加热时间, 使原子扩散充分, 再结晶温度降低。

: T再≈0.4T熔,其中T再、T熔为T再℃ = (T熔℃+273)×0.4–273.

(3)、再结晶退火后的晶粒度

生产中,把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温度比再结晶温度高100~200℃。

影响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度的因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

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金属的热加工

(1)、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在金属学中,冷热加工的界限是以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热加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再结晶产生的软化所抵消,因而热加工不会带来加工硬化效果。

(2)、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拄状晶破碎,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应使流线分布合理,尽量与拉应力方向一致。

的工件。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1、概述

热处理: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

热处理工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其他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等)。

2、刚在加热时的转变

加热时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 残余奥氏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起始晶粒度——珠光体刚刚转变成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实际晶粒度——热处理后所获得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本质晶粒度——度量钢本身晶粒在930℃以下,随温度升高,晶粒长大的程度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合金元素;原始组织。(P75)

3、刚在冷却时的转变

(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及转变过程

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以下存在的不稳定的且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

体。

珠光体转变:A1~550℃ A1~650℃ : P ; 5~25HRC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贝氏体转变:550~230℃

550~350℃: B上; 40~45HRC 350~230℃: B下; 50~60HRC

马氏体转变:230~ -50℃ 马氏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碳浓度 转变特点: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冷却完成;瞬间形核与长大;无扩散转变;转变不完全性

(2)、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等温转变图:(P81-P82,识图与分析)

连续冷却转变图:(P82-P83,识图与分析)

4、刚的退火与正火(预备热处理)

一般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毛坯生产

(1)、退火

退火

目的:消除应力;降低硬度;细化晶粒;均匀成分;

退火工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再结晶退火。(P84)

(2)、正火(P85)

正火:把零件加温到临界温度以上30,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目的:消除应力;调整硬度;细化晶粒;

5、刚的淬火与回火(1)、淬火

淬火: 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 (水冷)。 目的:

淬火介质。

淬火工艺:

钢的淬透性:(P88)

(2)、回火

回火:A1以下某温度保温后再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降低脆性;稳定工件尺寸;调整淬火零件的力学性能。

150~250℃ 回火马氏体 目的:是在保证淬火后工件的高硬度、

高耐磨性的基础上,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工件韧性

350℃~500℃ 回火屈氏体(T回) 各种弹簧 目的:使钢件具有

高的弹性极限及屈服极限,一定的韧性。

高温回火:500~650℃ 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S回)

应用于各种重要的机器结构件。

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可逆回火脆性。(P91)

6、刚的表面热处理

(1)、表面淬火(P92-P93)

概念:通过快速加热,并立即淬火冷却,只强化表面,而心部组织未变的热处理工艺。 表面淬火用材及预备热处理 表面淬火后的回火与组织

表面淬火的加热方法: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感应加热),火焰加热。

(2)、化学热处理

概念:通过快速加热,并立即淬火冷却,只强化表面,而心部组织

未变的热处理工艺。 只表层奥氏体化

分类:渗氮,渗碳,多元共渗,渗其他元素。

基本过程:介质(渗质)的分解,工件表面的吸收,原子向内部扩散。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P93-P95)

7、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非考试内容)

3、结构钢

结构钢按用途分为工程用钢和机器用钢,工程用钢包括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1)、碳素结构钢(代表:Q235)

成分:

热处理:不进行专门热处理,热轧空冷态下使用 使用状态下组织:F+P

用途:常以热轧板、带、棒及型钢使用,用量约占钢材总量的70%;用于建筑结构,

适合焊接、铆接、栓接等。

(2)、优质碳素结构钢

这类钢S,P含量较低,力学性能优于碳素结构钢,多用于重要的机械零件。(P110)

(3)、低合金高强度钢(代表:Q345,Q390)

性能特点:高强度及足够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及低的韧脆转变温度。 成分特点:低碳,≤0.2%C;低合金,主要是Mn,还有少量V、Ti、Nb等。

热处理特点:大多数热轧空冷后使用,有时需要正火加回火下使用。

(4)、渗碳钢(代表:20,20Cr)

性能特点:表硬里韧;良好的热处理性能,如淬透性和渗碳能力。

成分特点:低碳,0.1-0.25%C;合金元素作用(① 提高淬透性:Cr、Mn、Ni、B.② 强

化铁素体:Cr、Mn、Ni.③ 细化晶粒:W、Mo、Ti、V)

热处理特点:渗碳件加工工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常用钢种:低淬透性渗碳钢,中淬透性渗碳钢,高淬透性渗碳钢。

(5)、调质钢

性能特点: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淬透性。

成分特点:中碳:0.3-0.5%C、Cr、Ni、B.

②强化铁素体: Mn、Si、Cr、Ni.③细化晶粒: Ti、V.: W、Mo.)

热处理特点:。(P117)

常用钢种: (6)、弹簧钢(代表:65Mn,50CrV)

性能特点:高的σs,σs/σb;高的σ-1

成分特点:中高碳:碳素弹簧钢为;合金弹簧钢为0.45-0.7%C;合金元素

、Si.②防止加热时脱C:Cr、V、W.)

热处理特点:冷成型弹簧:(250-300℃)。用于

簧。热成型弹簧:中温回火;使用状态下的组织:T回,用于大截面

弹簧(>φ10mm)

(7)、滚动轴承钢)

性能:b和接触疲劳强度;足够的韧性、淬透性和耐蚀性。

成分特点:-1.10%C;合金元素以Cr为主,加入Mn、Si。

+淬火+低温回火,M回+颗粒状碳化物+A’(少量)。

(8)ZGMn13)

1.0%-1.3%C,以保持高耐磨性;高锰,11%-14%Mn,以保证形成

铸态组织为奥氏体+碳化物,热处理采用水韧处理,室温组织为过饱和单

相奥氏体。

4(P121-P131)

(1)、刃具钢

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

(2)、模具钢

热锻模钢,压铸模钢。

(3)、量具钢

5、特殊性能钢(P131-P139)

(1)、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

(2)、耐热钢和高温合金

马氏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铁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

第七章 铸铁(※)

1、概述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并含有较多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多元铁基合金。

(1)、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Fe-Fe3C和Fe-C(石墨)双晶相图(P142) Fe3C→3Fe+C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第一阶段石墨化,第二阶段石墨化阶段(P143)

(2)、铸铁的特点及分类

铸铁的组织特点+珠光体。性能特点:

分类:灰铸铁(片状),可锻铸铁(团絮状),球墨铸铁(蠕虫状)。

2、常用铸铁

(1)、灰铸铁(P145)

牌号:HT ××× HT100的灰铸铁。

组织:钢的基体+片状石墨(F+G片、P+G片)。为提高灰铸铁的性能,对其

热处理目的:

常用热处理:

应用:

(2)、可锻铸铁(P146)牌号:KTB ×××-—最低抗拉强度为100MPa、延伸率为6%的白口

分别表示白口、黑口、珠光体可锻铸铁)

组织:P+G团絮、F+G团絮)。铁素体可锻铸铁,断口为黑色。 性能。

应用:

(3(P148)

QT ×××-××

钢的基体+球状石墨(F+G球状、P+G球状、P+F+G球状)。铁素体可锻铸铁,断

口为黑色。球化剂:加入到铁水中能使石墨形成球形的物质,如:镁、稀土镁。

性能:塑性和韧性比灰铸铁和可锻铸铁都高。

应用:汽车、机车、机床、矿山机械、动力机械、工程机械、冶金机械、机械工具、

管道等方面。

(4)、蠕墨铸铁(P150)经过蠕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后而获得的一种新型铸铁

牌号:RuT ×××(最低抗拉强度)

组织:钢的基体+蠕虫状石墨。通常在铁液中加入稀土合金进行蠕化处理,然后加入少

量孕育剂以促进石墨化,使铸铁中的石墨介于片状和球状之间的过渡形态。

性能:强度、塑性和韧性优于灰铸铁,力学性能介于灰铸铁与可锻铸铁之间。

应用:制造承受热循环载荷的零件,如:柴油机汽缸、气缸盖以及结构复杂、强度要

求高的铸件,如液压阀的阀体、耐压泵的泵体等。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铝及铝合金

(1)、铝合金分类

纯铝:熔点低,比重小,导电性和导热性好,面心立方晶格,强度低(σb=80-100MPa), 塑性好(ψ=80%),抗大气腐蚀好。

根据加工工艺特性和合金元素含量可分为两大类,变形铝合金和合金可分为可加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不可加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可参考图(2)、铝合金的热处理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为)

(3)、铝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变形铝合金:防锈铝合金(LF,Al-Mn和Al-MgLY,Al-Cu-Mg系合金)、超硬铝合金(LC,Al-Zn-Cu系合金)、锻造铝合金(系合金)。

铸造铝合金:Al-Si系、Al-Cu系、Al-Mg系和Al-Zn4种,分别用ZL1,ZL2,ZL3,ZL4加两位数字的顺序号表示。(P158-P159)

2、铜及铜合金

工业纯铜(紫铜): 密度为8.93g/cm1083 ℃,面心立方晶格,优异的冷、电线、电缆材料。 3

(1)、黄铜

化学成分:0-50%。呈淡黄色。

性能特点:;耐磨性和耐海水腐蚀性好,都优于铝合金和碳钢。 普通黄铜: Cu-Zn、H62 、H70等 H-黄铜 数字-Cu%

特殊黄铜 :Al、Mn、Pb、Si,进一步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

牌号:HPb59-1 表示含铅黄铜,Cu%=59、 Pb%=1

(2)Cu-Sn合金,应用最早合金。近代又发展了含Al、Si、Be、Mn、Pb的铜合

特性:具有极高的耐磨性并耐蚀性好。

Q+元素符号+含量 QSn4-3 (3%Zn)

耐磨件如齿轮、轴套、蜗轮,仪器上的弹簧,耐磨和抗磁零件。

3

(1)、钛

纯钛是灰白色轻金属,密度为4.507g/cm, 熔点为1668 ℃。钛在固态下有两种晶体结构,882.5 ℃以上为β–Ti呈体心立方晶格,882.5℃以下为α-Ti呈密排六方晶格。这种转变对钛合金的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

(2)、钛合金

钛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蚀性好,耐高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在航空、宇航、造船机械化工等方面都有广阔发展前景。

钛合金按退火组织可分为:α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P166)

4、镁及镁合金

(1)、变形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主要有Mg-Mn系,Mg-Al-Zn系和Mg-Zn-Zr系。(P167)

(2)、铸造镁合金

铸造镁合金主要有Mg-Al-Zn系、Mg-Zn-Zr系和Mg-Re-Zn-Zr系。(P167)

5、轴承合金

(1)、组织性能要求

足够的强韧性,以承受轴颈施加的交变冲击载荷;较小的热膨胀系数性和耐蚀性,以防止轴与轴瓦之间咬合;较小的摩擦系数以减少轴颈磨损,保证轴与轴瓦良好的跑合。

(2)、常用轴承合金 工业上常用的是锡基、铅基轴承合金, 又称巴氏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 典型牌号为ZSnSb11Cu6 (其组织为SnSb+星状Cu3Sn) 。广泛用于重型动力机械,如气轮机、 铅基轴承合金 ZPbSb16Sn16Cu2 [(+)共晶基体方块状SnSb+针状Cu3Sn] 常

用于低速、低载条件下工作的设备,

铜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 (P171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错误,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

    项目材料员岗位职责(共8篇)

    篇一:项目材料员岗位职责 项目材料员岗位职责 一.材料员的任职条件 1.持有有效的材料员上岗证(通过参加广东省住房和建设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系统举行的培训班获得或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 深圳市住建局认可的证书)资格证书. 2.从事现场相关专业 ...

    建筑八大员

    资料员,是负责工程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业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资料员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料员考试,取得资料员职业资格证才能去相关部门正式执业. 资料员岗位职责 负责工程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业管理工作. 一. ...

    电力安装公司土建分包单位管理制度2016年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02 二.涉及土建范围„„„„„„„„„„„„„„„„„ 02 三.项目管理组织及构架„„„„„„„„„„„„„„ 02 3.1.公司对项目部监管小组„„„„„„„„„„„„„„„ ...

    绿化工程做资料 流程

    绿化工程做资料 流程 园林绿化资料 (一) 总目录 序号 文件材料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园林绿化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必备文件 园林绿化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园林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 园 ...

    地基与基础资料目录

    地基与基础工程 ㈠.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工程 1.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验收资料 ⑴.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⑵.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⑶.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 ...

    工程管理类毕业论文

    XXXXXXXX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XXXXX号XXX 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 钱江创业园工程基础阶段资料管 理方法探讨 姓 名: XXX 专 业: 建筑工程管理 班 级: XXX 学 号: XXX 学校指导教师: XXX XXX 实践单 ...

    资料管理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西区安置房 项目19地块 编制人: 审核人: 资料管理体系 北安河定向安置房工程第四项目部 2015年09月29日 目 录 1 总则 ........................................ ...

    建设工程文件资料管理

    建设工程文件资料管理 一.监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开工前应需业主提供的资料 1. 立项批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 2. 施工招标文件.投标书及施工图预算书.施工中标通知书.施工承包合同: 3. 质量监督证书: 4. 环保 ...

    建筑工程资料员的万能手册

    建筑工程所需工程资料 第一部分 开工前资料 1.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 2. 施工合同 . 3. 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 4.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 5. 质量监督登记书 . 6. 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 ...

    第五章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

    第五章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 第一节 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一.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工程造价计价的顺序:工程项目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 价 工程造价=∑(工程量×单位价格) (5-1) (1) 直接费单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