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计量师目录

上册《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第一章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

一、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二、我国计量法规体系组成

三、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

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五、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法制管理

六、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

八、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

十、计量法律责任

第二节 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及其分类

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

三、国际计量组织机构及国际计量技术规范

四、OIML证书制度

五、“互认协议”MRA

第二章 计量综合知识

第一节 量和单位

一、量和量值

二、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

三、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第二节 测量、计量

一、测量

二、计量

三、计量学

四、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测量结果

一、被测量及影响量

二、量的真值和约定量值

三、测量结果和测得的量值

四、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

第四节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二、测量仪器的特性

第五节 测量标准

一、测量标准概述

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三、计量基准

四、计量标准

五、标准物质

第六节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二、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

三、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

五、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

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七、检定、校准、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八、检定、校准、检测物品的处置

九、检定、校准、检测中抽样的控制

十、检定、校准、检测质量的保证

十一、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十二、检定、校准、检测结果的报告

十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十四、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

十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十六、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七节 计量安全防护

一、计量安全防护的定义

二、计量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三、影响计量人员或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措施

四、开展现场检定、校准、检测时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

五、计量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制度

六、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第八节 职业道德教育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二、注册计量师的职业道德

下册《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

一、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标准偏差的估计方法

三、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

四、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

五、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的评定

六、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七、计量器具误差的表示与评定

八、计量器具其他一些计量特性的评定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一、统计技术应用

二、GUM法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四、表示不确定度的符号

五、GUM法及蒙特卡洛法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

一、最终报告时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

二、报告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的确定

三、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

第四章 计量专业实务

第一节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

一、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概述

二、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过程

三、校准测量能力的评定

四、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的确定

五、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

六、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的测量仪器管理

七、仲裁检定的实施

八、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

第二节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一、证书、报告的分类

二、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要求

三、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四、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五、证书、报告的质量保证

六、证书、报告的管理

七、计量检定印、证

八、检定证书和原始记录举例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

二、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

三、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四、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

五、计量标准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

六、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

七、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资料的填写方法

八、计量标准考核的程序和考评方法

九、计量标准考核的后续监管

十、计量标准的保存、维护和使用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一、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

二、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写

三、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使用

第五节 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

一、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定义和作用

二、比对的类型和组织

三、比对技术方案的制定

四、比对结果的评价

五、比对过程举例

六、比对总结报告及相关事宜

七、测量审核相关要求

第六节 期间核查的实施

一、期间核查

二、期间核查的策划

三、期间核查的实施

四、核查记录的内容及记录的形式和保存

五、核查标准的保存

第七节 型式评价的实施

一、计量器具的型式

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三、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范围和实施机构

四、型式评价的程序

五、型式评价的要求

六、型式评价的实施

七、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

八、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使用

第八节 计量科学研究

一、计量科学研究概述

二、计量科学研究方法

三、计量科学研究的程序

四、我国重要科技计划简介

上册《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第一章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

一、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二、我国计量法规体系组成

三、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

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五、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法制管理

六、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

八、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

十、计量法律责任

第二节 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及其分类

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

三、国际计量组织机构及国际计量技术规范

四、OIML证书制度

五、“互认协议”MRA

第二章 计量综合知识

第一节 量和单位

一、量和量值

二、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

三、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第二节 测量、计量

一、测量

二、计量

三、计量学

四、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测量结果

一、被测量及影响量

二、量的真值和约定量值

三、测量结果和测得的量值

四、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

第四节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二、测量仪器的特性

第五节 测量标准

一、测量标准概述

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三、计量基准

四、计量标准

五、标准物质

第六节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二、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

三、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

五、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

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七、检定、校准、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八、检定、校准、检测物品的处置

九、检定、校准、检测中抽样的控制

十、检定、校准、检测质量的保证

十一、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十二、检定、校准、检测结果的报告

十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十四、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

十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十六、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七节 计量安全防护

一、计量安全防护的定义

二、计量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三、影响计量人员或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措施

四、开展现场检定、校准、检测时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

五、计量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制度

六、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第八节 职业道德教育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

二、注册计量师的职业道德

下册《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

一、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标准偏差的估计方法

三、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

四、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

五、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的评定

六、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七、计量器具误差的表示与评定

八、计量器具其他一些计量特性的评定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一、统计技术应用

二、GUM法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四、表示不确定度的符号

五、GUM法及蒙特卡洛法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

一、最终报告时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

二、报告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的确定

三、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

第四章 计量专业实务

第一节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

一、检定、校准和检测的概述

二、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过程

三、校准测量能力的评定

四、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的确定

五、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

六、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的测量仪器管理

七、仲裁检定的实施

八、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

第二节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一、证书、报告的分类

二、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要求

三、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四、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五、证书、报告的质量保证

六、证书、报告的管理

七、计量检定印、证

八、检定证书和原始记录举例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

二、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

三、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四、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

五、计量标准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

六、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

七、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资料的填写方法

八、计量标准考核的程序和考评方法

九、计量标准考核的后续监管

十、计量标准的保存、维护和使用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一、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

二、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写

三、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使用

第五节 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

一、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定义和作用

二、比对的类型和组织

三、比对技术方案的制定

四、比对结果的评价

五、比对过程举例

六、比对总结报告及相关事宜

七、测量审核相关要求

第六节 期间核查的实施

一、期间核查

二、期间核查的策划

三、期间核查的实施

四、核查记录的内容及记录的形式和保存

五、核查标准的保存

第七节 型式评价的实施

一、计量器具的型式

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三、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范围和实施机构

四、型式评价的程序

五、型式评价的要求

六、型式评价的实施

七、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

八、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使用

第八节 计量科学研究

一、计量科学研究概述

二、计量科学研究方法

三、计量科学研究的程序

四、我国重要科技计划简介


    相关文章

    注册计量师

    第一节.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 1.计量立法的宗旨?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健全国家计量法,解决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问题,解决可能影响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计量问题. 2.法定计量检定机 ...

    2012一级注册计量师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解析(完整)

    2012 2012一级注册计量师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解析 一级注册计量师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解析 [案例]案例]考评员在考核温度室时,问其室主任:"有一支带有0℃±1℃示值,刻度范围为25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其(0-2 ...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试卷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70分) 1.注册计量师,是指经取得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规定范围 ...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新)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劳动就业准入制度(附工种目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以及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认证过度,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实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2001年3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 ...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

    一.思考题 1.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答: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国人大通过,国家主席令28号,1985年9月6日发布,1986年7月1日执行)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 (2)<中 ...

    土建类注册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建造师注册受聘后,可以建造师的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 ...

    2012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真题

    2012 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直接埋地敷设的照明电缆,应选用( )型电缆. A.VV B.VV22 C.VV59 D.YJV32 [考点]1H41100 ...

    医疗设备科相关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耗材科文件目录 1.器械设备耗材科工作制度 2.设备.耗材购置审批制度 3.设备.耗材采购管理制度 4.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5.医疗器械库房管理制度 6.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制度 7.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8.出入库管 ...

    关于公司文件管理规定

    档案管理制度 一. 总则 集团的各项档案资料是集团行政办公和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为规范集团档案管理工作并保证档案 的完整性及保密性,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杜绝资料流失,特制定本制度. 1.凡集团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在工作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