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水分循环:由水分蒸发为水汽,再凝结为降水,重新回到地表面的循环往复过程叫水分循环,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来实现的。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

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水相对来说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洋: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主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盐度平均为35‰。水色高,透明度大。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分为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和岛间海。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为海水的氯度,标准海水的氯度为19. 381‰。克奴森公式:盐度=0.03+1.805*氯度 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100mg 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mg 的叫微量元素。 海水透明度以直径为30cm 的白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流

动。潮流也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若以潮流流向变化分类,则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流向在半日或一日内旋转360度的叫回转流;近岸海峡和海湾,潮流因受地形限制,流向主要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变化的叫往复流。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按成因分:由风的作用而产生风浪;由地震或风暴而产生海啸;引潮力引起的潮波;气压突变引起的气压波;船行作用产生的船行波等。

波浪的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波浪前进的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水团: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大团水体称水体有。由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对流是海洋的垂直对流。

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列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储藏在海水中的热量等。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河流沿途接受不同级别的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用场的反映;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河流一般包括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既是河流的总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叫河流的比降,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流域: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其大小说明水系发育的疏密程度。受到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等因素的控制。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影响。圆形或椭圆形易形成巨大洪峰,

狭长流域易泄洪。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河流的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温度和冰情等。 径流的形成可以划分为: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的产水量。单位m3/a•km3。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

径流系数: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 (一年的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与同期降水量x 之比α=y/x。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河流补给的形式: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人工补给。 湖泊:由地面洼地积水形成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每个湖泊都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受当地气候、径流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有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形成或积累的地段称为沼泽。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其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波美度:盐水的比重可用波美度来表示,一升水内含有10克NaCl ,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承压水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按物理性质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聚集于不透水层之上,使这一带岩石的所有空隙都充满水分,故这一带岩石称饱水带。饱水带以上的部分,除存在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外,大部分空隙充满空气,所以称饱气带。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

一定量的水的性能;流出水的体积/储水岩石体积为给水度)和透水性。

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泉: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 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及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以克/升表示。总矿化度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

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这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部分钙、镁离子与重碳酸作用生成重碳酸钙、重碳酸镁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水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钙、镁含量即为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度类型。

按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分为: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也叫冰帽,山麓冰川。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在冰川上雪线又叫粒雪线,夏季冰川上隔年粒雪的下限称为粒雪线。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第五章: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外动力都和重力有关,因此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构造运

动造就地球表面 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气候,岩性和人类活动也对地貌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分化或崩解,这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在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过程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分化产物虽经分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留物。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又称崩塌。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即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倒石堆)。大规模的崩塌称山崩。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蠕动是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携带泥沙和推动沙砾发生位移。其方式有悬移、推移。 流水的堆积作用:当水量减少,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或进入水流的泥沙增加时,其动能就减小,一部分物质堆积于坡麓、河谷、平原、洋盆、称为堆积作用。 三种作用之间的关系:流水的侵蚀和堆积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搬运”这一纽带,把两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三者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均可称为冲积平原

泥石流: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物。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就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河流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是控制外流河向下侵蚀的下限,这一控制河流下蚀的最低基准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湖盘、干支流交汇处、坚硬岩坎甚至堤坝,也可成为句地的或暂时的基准面。 平衡剖面:在河流长期作用下(老年河流),当河床纵剖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达到相对平衡(即河床冲淤平衡),流水只把支流汇入泥沙全部搬运入海而床底纵剖面保持稳定不变,这时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它表现为一条近似平滑的凹形曲线。

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类型。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谷坡上常发育阶地。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与河漫滩。

河漫滩: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牛扼湖: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只有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终被洪水冲决,河道取直,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的河道,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加强,而原弯曲河段流速变小,发生淤积,平水期河流走新的直道,残留下形如牛角的弓形河道转化为湖泊,称牛扼湖。

离堆山: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

心滩:是复式环流作用下在江心堆积而成的。当河床横剖面形态不规则时,水流被河床分为两股或多股主流线,从而形成复式环流。泥沙在河底收两股相向底流作用的地段堆积即逐渐形成心滩。心滩淤积高度超过中水位,便成为江心洲。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而成为断头河。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地段,河流和海洋(湖泊)水体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

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导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和具

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水的溶蚀能力)

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尤其是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带的石灰岩,喀斯特作用最强。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均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石芽与溶沟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壮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溶沟是表面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宽10cm ~2m ,深2m ~3m, 底部常充填泥土或碎屑。溶芽为蚀余产物,热带后层纯石灰岩上发育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达数十米,称为石林。

岩溶漏斗是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10余米,低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其扩大或合并就形成溶蚀洼地,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具有封闭性。

岩溶盆地又名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岩溶洼地,面积10~100平方公里以上,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底部平坦且覆盖残留红土。其继续扩大即形成岩溶平原,地表覆盖红土并发育孤峰残丘。

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宽度很少超过10米,深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重庆及川南地区称之为“天坑”,一般称竖井。

溶洞与地下河:地下水沿岩石裂隙或落水洞向下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各种形态的管道和洞穴,并相互沟通或合并,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

冰川地貌:是指第四纪古冰川及现代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形态和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

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大类型。

冰川作用: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

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冰川主要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快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

过程中,它们不断挫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刨蚀作用。另外,因冰川下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快突出部分,可能和冰冻结合在一起,冰川移动时把岩快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

冻土:是指地温处于零温或者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成为冻土。分为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季节冻土和终年不化的多年冻土两类,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并受海陆分布、岩性、坡向,植被和雪盖的影响。主要在高纬、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高原,气温低而降水量少的地方。

冻融作用: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这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冻融作用包括冻胀、冻裂、冰劈、扰动、滑塌等许多复杂过程,于是形成各种相应的冻土地貌。有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

风沙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1)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2)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主要是通过风沙流即携带沙粒气流的运动实现的。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携带的沙粒沉降于地面,这种现象就是风积现象。

充足的沙源与多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并形成独特的风沙地貌。

风成地貌: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所形成的侵蚀形态和堆积形态,称为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温带荒漠区。

风积地貌主要指各种沙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和多风向形成的沙丘。沙丘移动过程是通过沙丘表面沙粒自迎风坡吹扬到背风坡堆积来实现的。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在我国

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土颜色呈各种黄色调,以粉沙为主,结构疏松,富含碳酸岩类。风成黄土具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海岸地貌是海岸带由波浪、潮汐、沿岸流等海洋水体动力与陆地作用形成的地貌。其中以波浪作用最重要。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海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及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波浪对海岸的撞击、冲刷、研磨、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海积作用: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袭陆地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冲积物、海生生物的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变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舄湖:水下沙坝是一种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沙堤。不断升高后露出海面就转化成离岸坝。在离岸坝与海岸之间常常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湖泊,称为舄湖。这类舄湖成长条状,以离岸坝与海隔开,但仍有水道与海相互沟通。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起向外海直达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止,平均坡度只有0.1度,其深度在低纬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这个海区称大陆架或大陆棚。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

大陆坡:即大陆架前缘的陡坡,是真正的大陆和大洋盆地的交接带,位于大陆架和深海底之间。

第六章:土壤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生物的生长点和营养泉。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并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且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剖析的物质实体。

土壤肥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中的水、热、气、肥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和侵入体等。这些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和感觉来认识。土壤的这些特征是成土过程的反应和外部表现,以土壤的外部形态,可以区分土壤和风化壳的差别,也是区别各土类的重要依据。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一般将这些土层称为土层或土壤发生层,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土壤剖面。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粗细及其匹配状况,即土壤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接触情况。土壤结构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土壤新生体: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物质(物质重新淋溶淀积的生成物)。根据新生体的性质和形状可判断出土壤类型、发育过程及历史演变特征。新生体包括化学起源的和生物起源的两种。

土壤侵入体:指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

包括①岩石类中的碎石、砾石和巨石;

②人为物质中的瓦片、碎砖块、陶片、玻璃、墓葬遗物、金属遗物等; ③冰冻的冰成物,如冰胶纹、冰结核、冰透体、冰间层等;

④生物遗存物,有动植物化石、动物骨、埋藏的植物根、软体动物的甲壳等。 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及一些活的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壤矿物质基本上来自成土母质,母质又起源于岩石,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它们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固相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数量虽少,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发展影响极大,而且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源泉。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运动,也影响养分的转化,还影响土壤结构类型。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的缓冲性:是指土壤加酸或加碱时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土壤缓冲性主要来自土壤胶体及其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所含的弱酸及其盐类。土壤的缓冲性可使土壤避免因施肥、微生物和根的呼吸、有机质的分解等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剧烈变化,这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土壤年龄:土壤有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是重要的一种成土因素,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过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土壤的形成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绝对年龄是指土壤在当地新风化层或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时起直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相对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的阶段或发育的程度,即土壤剖面发生层次明显,层次厚度较大的土壤发育程度高相对年龄长,层次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的土壤发育程度低,相对年龄短。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

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他包括由于大气候生物条件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布。

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

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依纬度呈带状分布的规律。表现为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分布。

土壤分布的干湿度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

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结构型式,称土壤垂直带谱。位于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相一致的土壤带,称为基带。除基带外,垂直带谱中的主要土壤带称建谱土带。

土壤分布的地域性(地方性)规律:是指广域地带范围内土壤与中、小地形及人为耕作影响、母质、水文地质等地方性因素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20公里。生物圈存在所需要的条件,首先需要有大量液态水,其次要有物质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相变化和其间的变化;还要有必须能得到来自太阳的充足能量。

环境: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所谓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综合。即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生物也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改造作用,所有地理过程都受生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因子: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即对生物影响产生强烈显著因素的环境作用,例如太阳辐射、气温、水温、土温。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例如对绿色植物来说,光、热、水、矿质营养元

素、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就是保证其正常生存而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忽然限制性。

限制因子:生态因子对于生物的生存并非总是适宜的,因为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质或量, 低于或高于生物的生存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引起死亡,这种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例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是植物生存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和限制强度随时间地点而变化,也因生物种类和其发育阶段不同而异。即凡是限制其他生态因素对生命活动发挥正常显著作用的生态因素。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生存范围,在这里生物生产发育得最好。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根据耐受范围的宽广或狭小,把生物分为广生态幅生物和狭生态幅生物。

光周期:由于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长期的适应便使各类生物对日照长度或者说对昼夜长短比例的反应格式是不同的,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即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给生物的生活带来显著影响。比如在生长季节里许多植物的开花结实对昼夜长短的反应很不相同,据此将植物划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等类型。日照长短对动物的生殖、换毛和迁移等都有明显影响。

生物之间(种间)的关系

1.竞争:对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要求的不同物种,为了自身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竞争多发生在彼此共同需要的资源和空间有限而物种个体密度过大的情况下。竞争排斥原理: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

2.寄生:一个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

体表,并从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完全靠寄主生存,因此常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如果寄主死亡则会引起寄生物的死亡,这是不同于捕食作用的。如冬虫夏草,菟丝子。

3.捕食作用:是捕食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作为食物的一种现象。捕食者因获得食物而受益,被捕食者或猎物则受到抑制(植物)或死亡(动物)。通过捕食可以对被捕食者起到提高质量,控制数量的作用。

原始合作:又称互助,在一起生活的两个物种彼此从中都受到利益,但它们并不必须互相依赖,可以单独生存。如蜜蜂和花朵。

4.共生互利:是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因而有别于原始合作。如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同意、彼此适合的现象。生物与环境之间所表现出的这种协调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分趋同和趋异。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有时在外貌上也非常相似。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鱼类的鲨鱼,他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整个身躯形成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生台型: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同种个体群称为生态型。

无论趋同适应还是趋异适应都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机能或行为等特征而实现的。

植物可按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形态特征划分生活型。或者说,生活型是植物在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形态。

种群:生态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或任一生物种生活在特定范围内的个体总称,当该种生物分布地区或生境有若干个,可以说就有若干个该种的种群(个体群)。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作为整体的种

群出现了许多不为个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如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和某些动物种群独有的社群结构。

生物群落:在自然界很难见到哪一个生物种群是单独地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或地段,而是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物种的、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用来指明大小不同的生物聚集。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种群的简单集合,它是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是一个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建层次。群落由于组成成分中生物类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和名称,如植物群落,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把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称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即组成群落的物种愈丰富多样性愈大,各个物种的个体在物种间分配越均匀多样性越大。①从热带到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小。②低纬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小。③在海洋或淡水中,随深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物种多样性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态位: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空间)和它的功能(作用)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

优势种:凡是在群落的每个层中占优势的种类,即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并且对其他植物和群落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的生物种类叫做优势种。植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群落中优势植物的生活型。 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建群种,它决定着整个群落的基本性质。决定群落外貌的主要是它的建群种的生活型。它们是群落中生存竞争的真正胜利者。

季相:在有季节现象的地区,当地植物群落出现与季节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化,即植物在不同季节通过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和休眠等不同的物候阶段,使整个群落在各季表现出不同的外貌,叫群落的季相。不同气候带群落的季相表现很不一致。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是地理环境变化的反映,并不导致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

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是一漫长的过程。

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物理环境)可分为两类: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在以前没有生产过植物的原生裸地上首先出现先锋植物群落,以后相继产生一系列群落的替代过程叫做原生演替。又可分为发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和发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

次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失了,这样的裸地叫次生裸地,有土壤的发育,其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环境条件比较好,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称作次生演替。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自然界只要在一定空间内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存在,并通过物质和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将它们联系成为一个功能上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常生活许多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形成若干个食物链同时存在,这些食物链上的一些动物常常即吃植物又吃其他几种动物,而它本

身又可能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因此,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复杂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即为食物网。

食物链越长,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稳定性就越大。

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数量或浓度越大,从而严重危害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或人体健康。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也是能量的第一个固定者,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或第一性生产者。它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单位克干重/m2•a或J/m2•a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数量叫做生物量,单位克干重/m2 或J/m2

生态金字塔:由于受到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沿着营养级序列向上,能量或生产力急剧的、梯级般的递减,用图表示得到能量即生产力金字塔,生物的个体数目和生物量也出现顺序向上递减的现象,形成个体数目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三者合称生态金字塔。

百分之十定律(林德曼效率):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能量沿着捕食食物链或营养转移流动时,每经过一个环节或营养级数量都要大大减少,最后只有少部分能量留存下来用于生长,形成动物的组织。美国学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在次级生产过程中,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只有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大约90%的能量损失掉了,这就是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水分循环:由水分蒸发为水汽,再凝结为降水,重新回到地表面的循环往复过程叫水分循环,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来实现的。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

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水相对来说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洋: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主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盐度平均为35‰。水色高,透明度大。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分为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和岛间海。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盐度=34.6+0.0175(E-P )。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为海水的氯度,标准海水的氯度为19. 381‰。克奴森公式:盐度=0.03+1.805*氯度 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100mg 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mg 的叫微量元素。 海水透明度以直径为30cm 的白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流

动。潮流也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若以潮流流向变化分类,则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流向在半日或一日内旋转360度的叫回转流;近岸海峡和海湾,潮流因受地形限制,流向主要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变化的叫往复流。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按成因分:由风的作用而产生风浪;由地震或风暴而产生海啸;引潮力引起的潮波;气压突变引起的气压波;船行作用产生的船行波等。

波浪的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波浪前进的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水团: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大团水体称水体有。由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对流是海洋的垂直对流。

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列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以及储藏在海水中的热量等。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河流沿途接受不同级别的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用场的反映;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河流一般包括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既是河流的总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叫河流的比降,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流域: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其大小说明水系发育的疏密程度。受到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等因素的控制。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影响。圆形或椭圆形易形成巨大洪峰,

狭长流域易泄洪。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河流的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温度和冰情等。 径流的形成可以划分为: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的产水量。单位m3/a•km3。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

径流系数: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 (一年的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与同期降水量x 之比α=y/x。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河流补给的形式: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人工补给。 湖泊:由地面洼地积水形成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每个湖泊都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受当地气候、径流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有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形成或积累的地段称为沼泽。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其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波美度:盐水的比重可用波美度来表示,一升水内含有10克NaCl ,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承压水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按物理性质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聚集于不透水层之上,使这一带岩石的所有空隙都充满水分,故这一带岩石称饱水带。饱水带以上的部分,除存在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外,大部分空隙充满空气,所以称饱气带。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

一定量的水的性能;流出水的体积/储水岩石体积为给水度)和透水性。

地下水的动态是指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泉: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 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及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以克/升表示。总矿化度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

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这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部分钙、镁离子与重碳酸作用生成重碳酸钙、重碳酸镁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水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钙、镁含量即为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度类型。

按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分为: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也叫冰帽,山麓冰川。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在冰川上雪线又叫粒雪线,夏季冰川上隔年粒雪的下限称为粒雪线。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第五章: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外动力都和重力有关,因此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构造运

动造就地球表面 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气候,岩性和人类活动也对地貌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分化或崩解,这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在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过程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分化产物虽经分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留物。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崩落是指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又称崩塌。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即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岩堆(倒石堆)。大规模的崩塌称山崩。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蠕动是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携带泥沙和推动沙砾发生位移。其方式有悬移、推移。 流水的堆积作用:当水量减少,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或进入水流的泥沙增加时,其动能就减小,一部分物质堆积于坡麓、河谷、平原、洋盆、称为堆积作用。 三种作用之间的关系:流水的侵蚀和堆积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过“搬运”这一纽带,把两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三者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均可称为冲积平原

泥石流: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物。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就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基面称河流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是控制外流河向下侵蚀的下限,这一控制河流下蚀的最低基准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湖盘、干支流交汇处、坚硬岩坎甚至堤坝,也可成为句地的或暂时的基准面。 平衡剖面:在河流长期作用下(老年河流),当河床纵剖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达到相对平衡(即河床冲淤平衡),流水只把支流汇入泥沙全部搬运入海而床底纵剖面保持稳定不变,这时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它表现为一条近似平滑的凹形曲线。

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类型。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谷坡上常发育阶地。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与河漫滩。

河漫滩: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牛扼湖: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只有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终被洪水冲决,河道取直,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的河道,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加强,而原弯曲河段流速变小,发生淤积,平水期河流走新的直道,残留下形如牛角的弓形河道转化为湖泊,称牛扼湖。

离堆山: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

心滩:是复式环流作用下在江心堆积而成的。当河床横剖面形态不规则时,水流被河床分为两股或多股主流线,从而形成复式环流。泥沙在河底收两股相向底流作用的地段堆积即逐渐形成心滩。心滩淤积高度超过中水位,便成为江心洲。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而成为断头河。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地段,河流和海洋(湖泊)水体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

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导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岩石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和具

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水的溶蚀能力)

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尤其是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带的石灰岩,喀斯特作用最强。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均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石芽与溶沟指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壮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溶沟是表面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宽10cm ~2m ,深2m ~3m, 底部常充填泥土或碎屑。溶芽为蚀余产物,热带后层纯石灰岩上发育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达数十米,称为石林。

岩溶漏斗是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10余米,低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其扩大或合并就形成溶蚀洼地,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具有封闭性。

岩溶盆地又名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岩溶洼地,面积10~100平方公里以上,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底部平坦且覆盖残留红土。其继续扩大即形成岩溶平原,地表覆盖红土并发育孤峰残丘。

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宽度很少超过10米,深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重庆及川南地区称之为“天坑”,一般称竖井。

溶洞与地下河:地下水沿岩石裂隙或落水洞向下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各种形态的管道和洞穴,并相互沟通或合并,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

冰川地貌:是指第四纪古冰川及现代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形态和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

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大类型。

冰川作用: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

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冰川主要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快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

过程中,它们不断挫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刨蚀作用。另外,因冰川下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快突出部分,可能和冰冻结合在一起,冰川移动时把岩快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

冻土:是指地温处于零温或者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成为冻土。分为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季节冻土和终年不化的多年冻土两类,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并受海陆分布、岩性、坡向,植被和雪盖的影响。主要在高纬、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高原,气温低而降水量少的地方。

冻融作用: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这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

冻融作用包括冻胀、冻裂、冰劈、扰动、滑塌等许多复杂过程,于是形成各种相应的冻土地貌。有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

风沙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1)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2)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主要是通过风沙流即携带沙粒气流的运动实现的。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携带的沙粒沉降于地面,这种现象就是风积现象。

充足的沙源与多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并形成独特的风沙地貌。

风成地貌: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所形成的侵蚀形态和堆积形态,称为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温带荒漠区。

风积地貌主要指各种沙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和多风向形成的沙丘。沙丘移动过程是通过沙丘表面沙粒自迎风坡吹扬到背风坡堆积来实现的。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在我国

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土颜色呈各种黄色调,以粉沙为主,结构疏松,富含碳酸岩类。风成黄土具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海岸地貌是海岸带由波浪、潮汐、沿岸流等海洋水体动力与陆地作用形成的地貌。其中以波浪作用最重要。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海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及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波浪对海岸的撞击、冲刷、研磨、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海积作用: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侵袭陆地造成的海蚀产物、河流冲积物、海生生物的贝壳、残骸等,在波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变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舄湖:水下沙坝是一种大致与海岸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沙堤。不断升高后露出海面就转化成离岸坝。在离岸坝与海岸之间常常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湖泊,称为舄湖。这类舄湖成长条状,以离岸坝与海隔开,但仍有水道与海相互沟通。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起向外海直达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止,平均坡度只有0.1度,其深度在低纬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这个海区称大陆架或大陆棚。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

大陆坡:即大陆架前缘的陡坡,是真正的大陆和大洋盆地的交接带,位于大陆架和深海底之间。

第六章:土壤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生物的生长点和营养泉。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并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且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剖析的物质实体。

土壤肥力是由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所引起的,因而也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中的水、热、气、肥并不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土壤结持性、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和侵入体等。这些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和感觉来认识。土壤的这些特征是成土过程的反应和外部表现,以土壤的外部形态,可以区分土壤和风化壳的差别,也是区别各土类的重要依据。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一般将这些土层称为土层或土壤发生层,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土壤剖面。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粗细及其匹配状况,即土壤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接触情况。土壤结构有团粒结构、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土壤新生体: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物质(物质重新淋溶淀积的生成物)。根据新生体的性质和形状可判断出土壤类型、发育过程及历史演变特征。新生体包括化学起源的和生物起源的两种。

土壤侵入体:指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

包括①岩石类中的碎石、砾石和巨石;

②人为物质中的瓦片、碎砖块、陶片、玻璃、墓葬遗物、金属遗物等; ③冰冻的冰成物,如冰胶纹、冰结核、冰透体、冰间层等;

④生物遗存物,有动植物化石、动物骨、埋藏的植物根、软体动物的甲壳等。 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及一些活的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壤矿物质基本上来自成土母质,母质又起源于岩石,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它们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固相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数量虽少,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发展影响极大,而且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源泉。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运动,也影响养分的转化,还影响土壤结构类型。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的缓冲性:是指土壤加酸或加碱时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土壤缓冲性主要来自土壤胶体及其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所含的弱酸及其盐类。土壤的缓冲性可使土壤避免因施肥、微生物和根的呼吸、有机质的分解等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剧烈变化,这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土壤年龄:土壤有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是重要的一种成土因素,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过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也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土壤的形成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绝对年龄是指土壤在当地新风化层或新的母质上开始发育时起直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相对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育的阶段或发育的程度,即土壤剖面发生层次明显,层次厚度较大的土壤发育程度高相对年龄长,层次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的土壤发育程度低,相对年龄短。

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

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他包括由于大气候生物条件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布。

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

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依纬度呈带状分布的规律。表现为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分布。

土壤分布的干湿度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

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结构型式,称土壤垂直带谱。位于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相一致的土壤带,称为基带。除基带外,垂直带谱中的主要土壤带称建谱土带。

土壤分布的地域性(地方性)规律:是指广域地带范围内土壤与中、小地形及人为耕作影响、母质、水文地质等地方性因素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20公里。生物圈存在所需要的条件,首先需要有大量液态水,其次要有物质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相变化和其间的变化;还要有必须能得到来自太阳的充足能量。

环境: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所谓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综合。即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生物也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改造作用,所有地理过程都受生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因子: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即对生物影响产生强烈显著因素的环境作用,例如太阳辐射、气温、水温、土温。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例如对绿色植物来说,光、热、水、矿质营养元

素、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就是保证其正常生存而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忽然限制性。

限制因子:生态因子对于生物的生存并非总是适宜的,因为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质或量, 低于或高于生物的生存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引起死亡,这种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例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是植物生存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和限制强度随时间地点而变化,也因生物种类和其发育阶段不同而异。即凡是限制其他生态因素对生命活动发挥正常显著作用的生态因素。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生存范围,在这里生物生产发育得最好。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根据耐受范围的宽广或狭小,把生物分为广生态幅生物和狭生态幅生物。

光周期:由于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长期的适应便使各类生物对日照长度或者说对昼夜长短比例的反应格式是不同的,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即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给生物的生活带来显著影响。比如在生长季节里许多植物的开花结实对昼夜长短的反应很不相同,据此将植物划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等类型。日照长短对动物的生殖、换毛和迁移等都有明显影响。

生物之间(种间)的关系

1.竞争:对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要求的不同物种,为了自身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竞争多发生在彼此共同需要的资源和空间有限而物种个体密度过大的情况下。竞争排斥原理: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

2.寄生:一个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

体表,并从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完全靠寄主生存,因此常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如果寄主死亡则会引起寄生物的死亡,这是不同于捕食作用的。如冬虫夏草,菟丝子。

3.捕食作用:是捕食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作为食物的一种现象。捕食者因获得食物而受益,被捕食者或猎物则受到抑制(植物)或死亡(动物)。通过捕食可以对被捕食者起到提高质量,控制数量的作用。

原始合作:又称互助,在一起生活的两个物种彼此从中都受到利益,但它们并不必须互相依赖,可以单独生存。如蜜蜂和花朵。

4.共生互利:是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因而有别于原始合作。如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同意、彼此适合的现象。生物与环境之间所表现出的这种协调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分趋同和趋异。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存下去。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有时在外貌上也非常相似。哺乳类的鲸、海豚、海象、海豹,鱼类的鲨鱼,他们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但都长期生活在海洋中,整个身躯形成为适于游泳的纺锤形。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生台型: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同种个体群称为生态型。

无论趋同适应还是趋异适应都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机能或行为等特征而实现的。

植物可按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形态特征划分生活型。或者说,生活型是植物在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形态。

种群:生态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或任一生物种生活在特定范围内的个体总称,当该种生物分布地区或生境有若干个,可以说就有若干个该种的种群(个体群)。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作为整体的种

群出现了许多不为个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如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和某些动物种群独有的社群结构。

生物群落:在自然界很难见到哪一个生物种群是单独地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或地段,而是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物种的、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用来指明大小不同的生物聚集。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种群的简单集合,它是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是一个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建层次。群落由于组成成分中生物类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和名称,如植物群落,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把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均匀度)两个参数的结合称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即组成群落的物种愈丰富多样性愈大,各个物种的个体在物种间分配越均匀多样性越大。①从热带到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小。②低纬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小。③在海洋或淡水中,随深度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物种多样性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态位: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占据的小生境(住所、空间)和它的功能(作用)结合起来就叫做生态位。

优势种:凡是在群落的每个层中占优势的种类,即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并且对其他植物和群落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的生物种类叫做优势种。植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决定于群落中优势植物的生活型。 建群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因而在建造群落和改造环境方面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建群种,它决定着整个群落的基本性质。决定群落外貌的主要是它的建群种的生活型。它们是群落中生存竞争的真正胜利者。

季相:在有季节现象的地区,当地植物群落出现与季节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化,即植物在不同季节通过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和休眠等不同的物候阶段,使整个群落在各季表现出不同的外貌,叫群落的季相。不同气候带群落的季相表现很不一致。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是地理环境变化的反映,并不导致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

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是一漫长的过程。

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物理环境)可分为两类: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在以前没有生产过植物的原生裸地上首先出现先锋植物群落,以后相继产生一系列群落的替代过程叫做原生演替。又可分为发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和发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

次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失了,这样的裸地叫次生裸地,有土壤的发育,其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环境条件比较好,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称作次生演替。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自然界只要在一定空间内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存在,并通过物质和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将它们联系成为一个功能上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常生活许多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它们形成若干个食物链同时存在,这些食物链上的一些动物常常即吃植物又吃其他几种动物,而它本

身又可能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因此,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复杂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即为食物网。

食物链越长,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稳定性就越大。

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数量或浓度越大,从而严重危害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或人体健康。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也是能量的第一个固定者,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或第一性生产者。它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单位克干重/m2•a或J/m2•a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上净初级生产量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有机物质数量叫做生物量,单位克干重/m2 或J/m2

生态金字塔:由于受到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沿着营养级序列向上,能量或生产力急剧的、梯级般的递减,用图表示得到能量即生产力金字塔,生物的个体数目和生物量也出现顺序向上递减的现象,形成个体数目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三者合称生态金字塔。

百分之十定律(林德曼效率):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能量沿着捕食食物链或营养转移流动时,每经过一个环节或营养级数量都要大大减少,最后只有少部分能量留存下来用于生长,形成动物的组织。美国学者林德曼在研究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发现,在次级生产过程中,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大约只有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大约90%的能量损失掉了,这就是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


    相关文章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总汇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2003----2004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一 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洪积扇 土壤结构 沙漠化 植物群落 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 干洁空气 雪线 潜水 二 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07)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07) 2002年 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 ...

    案析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定性 _ 重庆律师网

    案析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定性 2014-08-26 来源:正义网 作者:刘天尧 一.一起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案的诉讼情况 余某以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名义申请,经省教育厅.发改委2007年批准成立一所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即某科技学校.余某在担任该校 ...

    单位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质疑

    单位犯罪的处罚标准和追诉标准质疑 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是对1979年刑法的重要修改补充, 标志着我国刑法的惩治对象从自然人的一元对象到自然人和单位二元对象的发 展.不容忽视的是,单位犯罪自立法之初就有诸多争议.本文仅就相 ...

    [山海经]中的名词研究

    <山海经>中的名词研究 摘要:<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代的重要古籍,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包括了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等,同时又保存了诸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这使其具有了非凡的文献 ...

    法律是什么(复旦学报)

    评三种法律观对法律本体的探索 侯 健 (复旦大学 法学院, 上海 200433) [关键词] 法律观 形而上学 实证主义 解释学 [摘 要] 本文通过学说史的梳理,将对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形而上学法律观,( ...

    事业单位考试马哲试题

    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

    "单位诈骗"的认定.doc

    "单位诈骗"的认定 作者:吴飞飞 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0年第02期 行为人A 以单位名义, 为单位利益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国家扶贫资金, 其行为已经符合诈骗罪的基本构成, 可以认 ...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工业.商业及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与分布现状:掌握物流经 ...

    普通地质学课后复习题汇总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地球系统:由固体地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开放复杂巨大的系统: 2. 地球表层:指岩石圈顶部及以上.水圈.生物圈及大气圈平流层底部之下的部分的总称. 二.论述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