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意诚格物而后心正

  《大学》有言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科技大学于2000年3月建校。这所年轻的大学,选用了“意诚格物”四个古老的字作为自己的校训。

  现任校长刘良理解的“意诚格物”是指人才成长的过程和目标。他说,“格物”是要探究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意诚”是指精神境界。当探究了事物的规律后,便能深刻和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源,而后达到“意诚”之境界。

  “一所优秀的大学,要让学生探索真理、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也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德。”在掌门人刘良的带领下,澳门科技大学步步为营,卓然不凡。而与澳门科技大学同时成长进步的,还有刘良本人。

  在经历中收获人生

  2013年1月开始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的刘良讲座教授,从事内科风湿病诊疗工作近30年,是国内外知名的中医风湿免疫疾病研究专家。他是“文革”结束后恢复全国高考的首届大学毕业生,198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医学博士学位。

  高考前就读于湖南常德卫校的刘良,本来修读的是西医专业,也做过赤脚医生,这段经历大概有五年时间。但高考后,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原国家卫生部的直属高校,先于他报考的原湖南医科大学招生而抢先录取,由此刘良与中医结缘。

  获得博士学位后,刘良随即前往德国汉偌威医学院分子药理研究所及德国科学院(马普)风湿病与免疫研究所从事中药抗炎免疫研究。1994年回国,1997年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高校领导之一。

  2000年8月,香港浸会大学通过香港特区政府“输入内地优秀人才计划”,邀请刘良担任该校中医药学院奠基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校董会及咨议会委员。2006年,香港浸会大学授予刘良终身教授荣誉,2007年晋升为终身讲座教授。

  2011年初,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门正式挂牌成立,刘良教授于2011年7月出任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1月起担任校长至今。

  先后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从事教学、临床、研究和行政管理的刘良,不仅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他通晓普通话、英语、德语、广东话四种语言。谈及在三地工作的心得体会,刘良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学会欣赏不同文化的长处。

  “大陆、香港、澳门三地文化不同,如果不懂得欣赏别人的文化,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种文化都有长短,学会欣赏不同文化,才能集成多元文化之长处为我所用。”刘良认为这是一种获取正能量的有效方法,“实际上,会欣赏别人,就不会牢骚满腹;会欣赏别人的文化,自己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更充实,自己的工作、服务的机构乃至整个社会才会有收获。”

  创办研究型大学

  在一次和澳门政府官员以及媒体的会议上,刘良说澳门有着发展教育与科技(包括中医药)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看好地域狭小并且起步时间较晚的澳门?

  “正是因为澳门地域狭小,没有地方发展制造业。发展教育与科技,实行“人才兴澳”,才是澳门的最好选项。只要有良好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在很小的一块地,建几座高楼,就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团队扎根澳门,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优质教育和卓越研究,从而放大澳门的优势,并且通过跟内地以及全球各国的合作,把小的地方放大。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是技术、经济,还是人才,都是如此。澳门政通人和、社会繁荣,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发展教育与科技,发展中医药,行动力非常强。”实际上,在校长刘良的带领下,澳门科技大学不仅中医药发展迅速,学校的整体实力亦快速提升。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澳门科技大学已跃升至第72位。它是最年轻的两岸四地百强大学,也是澳门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现设商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信息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健康科学学院、通识教育部, 涵盖文、理、法、管、商、医、药、艺术等学科门类课程。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现提供40多个学位课程供各类学员选择修读。除澳门本地学生外,大学吸引了大批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的学生前来求学,目前在校生一万多人, 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000多人,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800多人。还设有持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为在职人士和国际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刘良介绍说,除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家级平台外,大学在太空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设有太空科学研究所,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紧密,是国家嫦娥探月月球数据分析和月球科学研究的核心团队之一。未来希望进一步拓展与中科院以及国家天文台的合作。”此外,该校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及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已经成为澳门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品牌。

  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刘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分繁重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之时,他长期坚持为研究生授课,迄今已培养研究生和研究助理等60多人,有的已成为国内外教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

  刘良十分看重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他说:“我在三地做过管理工作,从管理机制来讲,要真正实现课题负责人制,学科带头人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研究团队,你带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有无产出。要让团队不但水平高还要道德好,最重要的就是带头人。培养学科带头人,要作为发展战略来做。”

  现代高等教育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学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四是传承和创新多元优秀文化。刘良说:“保障这些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是两个关键词:质量和创新。质量是优质高等教育的灵魂,创新是优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创新才会驱动不断发展,质量则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在我国综合型大学中,极少中医药学者担任校长之职,对此刘良倍感荣幸。他形容要以“精益求精”的医术一样管理大学,爱护大学,推动大学持续的健康发展。自2003年1月担任校长职务后,他积极推行教研并重政策, 把握“质量”和“创新”两个关键要素推动大学全面发展,以教研为本,追求卓越。   刘良介绍说,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学可以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型或者教研结合的,另一种是博雅的。“第二种不怎么做研究,更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而不是强调有多少技术或者有多少产品。最典型的博雅大学是希拉里的母校――美国韦尔斯利学院。”

  刘良指出,目前适合我们国情的是第一类。“从大学定位来讲,一定要发展优质教育和卓越研究并举。教研并重的学校,路走得好,一定会朝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几十年后,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可能会有世界级博雅类型学校出现。”

  对于澳门科技大学的发展前景,刘良充满信心。他坚信,教育是推动澳门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创建最理想的澳门社区。“目前我们还没有提研究型大学,而是推行教研并重政策,因为我们还年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实际上,研究型大学都是从教研并重的大学发展起来的,从管理上讲,这不只是名词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推行的、务实的发展战略。”

  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

  曾有人问刘良:“你们做中医药研究,是继承多一点好还是创新多一点好?”

  “我回答说不仅仅是中医药研究领域,也不管哪个历史时期,继承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学术研究之中。每一篇文章也贯穿着继承和创新,都要先讨论和总结既有的文献和经验,其中许多都是别人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创新,就不能发表。因此,继承和创新的内涵是糅合在一起的。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好继承,之后才能创新。”

  2012年,澳门科技大学“抗关节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产品研发”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这是我国在抗关节炎领域药物治疗方面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得奖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获奖不是我们的目的。”刘良说,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够为社会所用。“我鼓励同事和学生在国际上发表论文,这很重要。但也特别看中我们所做的研究能够紧贴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

  中医作为一门传统医学学科,自秦汉开始,已有逾两千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传统医学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一直是中医药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刘良带领的研究团队,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研究论文及报告逾400篇,但他特别强调:“要大力研发药品,解决现实问题”。

  以类风湿为例,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顽症”、“鹤膝风”等。《黄帝内经》解释其形成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类风湿属于常见的慢性和难治性疾病,中国人群的发病率约0.35%,在全球尚属低发区。在欧洲和北美,类风湿的患病率高达0.5%~1%。“以0.5%保守计算,全世界60亿人口,大概有3000万类风湿患者。”刘良说,类风湿不是感冒发烧,而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和难治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还有20%到30%的病人,产生关节畸形。作为医生来讲,这类的难治性疾病非常需要好的药物。西药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副作用大,现在全球都不主张用;免疫抑制剂副作用也不小,并且许多病人疗效不好。所以我们从传统中药中发现好的活性化学成分,用于研发治疗类风湿的新药。”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草纲目》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刘良教授基于中药青风藤的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研究青风藤活性成分青藤碱的药理作用与分子机理,配合湖南正清制药集团,研发了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普通片和注射剂系列药品,已经成为国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主导性中成药, 在全国30个省市的各大医院广泛使用。

  临床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西药甲氨喋呤相当,但副作用小,长程用药病者的耐受性好。正清风痛宁系列产品共获得5项国家标准、2个新药证书和5个药品生产批件,其缓释片更是我国首个中药缓释剂,其研制成功促进了全国中药缓释剂产业发展。

  “产学研结合持之以恒,才有今天的成果。作为科学工作者,出成果让人很高兴;但是作为一个医生,更希望看到我们的产品、技术能够帮到患者。”现在依然坚持中医门诊驻诊的刘良教授强调:从传统中医药研发现代产品,特别需要产学研结合。

  “中医药是一门复杂科学,研究起来要比西药、西医更复杂。中医比较宏观,它不讲分子、细胞,强调整体性治疗。但是任何一种药物,只要能治好病,最终都会落到西医所讲的细胞和分子机理上。”对于中西医结合,刘良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不管中医西医,治病的最后落脚点都是共同的生物体――人体,所以它们有着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在治病理论与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医治病的科学道理仍有许多的未知,但只要其疗效是确切的,探究和阐明这种“不同”和“未知”,正是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意义之所在,也会带来新的科学发现和优质产品。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把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治病原理表达出来,并加以开发利用,正是科研人员要做的事情。”

  刘良教授带领团队所获得的中药研究成果,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附子类药材是中医治疗类风湿等关节炎疾病的最常用药材,但药性峻烈,其中所含的乌头碱类毒性生物碱,一旦用药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研究附子类药材的安全用药方法,对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成药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刘良团队首次建立了含附子类中成药6种乌头碱类生物碱的HPLC快速同步检测新方法,提出了3种毒性乌头碱的最高含量标准, 论文于2005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色谱A》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其方法和标准已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所采纳,成为了国家药典标准。此外,该研究团队还首次建立了青风藤的质量评价方法与安全用药标准, 及采用活性成分定量检测、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药效成分药代动力学指纹图谱分析“三结合”方法制定中药复方制剂青附关节舒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中药安全用药和复方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技术平台。   “我们研究抗关节炎中药新药,除了化学成分分析和毒性控制外,最重要的是采用恰当的关节炎动物模型评价药效,及阐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因此,研发任何创新药物,进行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实验模型,既能为筛选优质新药提供技术平台,也能节省研究成本。为此,研究者们试图不断地革新和研发新的动物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研发某种新药更加富有学术和应用价值。刘良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国际上采用SD大鼠取代Lewis大鼠成功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使实验成本降低80%,也克服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Lewis大鼠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难题。目前,这一新模型已被国际医药学界广泛采用。

  科学需要想象力

  基于中医学理论和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刘良提出了个体化随机对照药物临床试验的新模式,这一具敏锐眼光及强大前瞻力的学术观点于2011年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他说:“科学研究要有极丰富的想象力,要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科学创造也有自己的规律,要奔放,少约束。因此,我和学生在一起讨论时,是平等的。我们一定要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迸发。”

  规模越大的项目,越是需要广阔的平台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团队。近几年,澳门科技大学招募了一批有水平、创造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形成了极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这一方面得益于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因为学校对于年轻人首创精神的尊重。

  “在进行课题讨论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这是技术讨论,你们不要觉得我是教授,不敢发表你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年轻人思维活跃敏捷,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需要爱护和激发年轻人,给他们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要让年轻人意识到走科学这条路并不轻松,一开始就让他们有充足的准备:如何百折不挠地走科学之路!我也经常向学生表示:我要求你们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

  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一周白天停电有时多达三天。为了进行连续实验,刘良只能选择“开夜车”。连续工作了两三个月之后,仍然没有建立稳定的实验方法。十分沮丧的刘良跑去向自己的导师倾诉,但没想到老师听完自己的遭遇竟然说“好啊,好啊”。“我问王老师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做科研有多么不容易,之后你再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不会退缩。”“而在获得良好的研究结果时,王老师又告诫说:可以下十成的结论也以下七至八成为宜,因为做研究切忌讲过头话,更不能夸大研究结果和结论“。老师的这些话让刘良受益匪浅,“所以说一个学生跟着一个好老师是十分重要的。我现在也希望把这点教给我的学生。”

  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刘良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对于有些学生被录取后发现不喜欢自己专业的现象,他说:“我自己正是透过学习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它们的差异中找到了各自美丽的、精华的地方,进而欣赏和利用它们各自的长处,并且踏上中医药科学研究之路的。”

  《大学》有言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科技大学于2000年3月建校。这所年轻的大学,选用了“意诚格物”四个古老的字作为自己的校训。

  现任校长刘良理解的“意诚格物”是指人才成长的过程和目标。他说,“格物”是要探究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意诚”是指精神境界。当探究了事物的规律后,便能深刻和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源,而后达到“意诚”之境界。

  “一所优秀的大学,要让学生探索真理、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也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德。”在掌门人刘良的带领下,澳门科技大学步步为营,卓然不凡。而与澳门科技大学同时成长进步的,还有刘良本人。

  在经历中收获人生

  2013年1月开始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的刘良讲座教授,从事内科风湿病诊疗工作近30年,是国内外知名的中医风湿免疫疾病研究专家。他是“文革”结束后恢复全国高考的首届大学毕业生,198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医学博士学位。

  高考前就读于湖南常德卫校的刘良,本来修读的是西医专业,也做过赤脚医生,这段经历大概有五年时间。但高考后,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原国家卫生部的直属高校,先于他报考的原湖南医科大学招生而抢先录取,由此刘良与中医结缘。

  获得博士学位后,刘良随即前往德国汉偌威医学院分子药理研究所及德国科学院(马普)风湿病与免疫研究所从事中药抗炎免疫研究。1994年回国,1997年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高校领导之一。

  2000年8月,香港浸会大学通过香港特区政府“输入内地优秀人才计划”,邀请刘良担任该校中医药学院奠基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校董会及咨议会委员。2006年,香港浸会大学授予刘良终身教授荣誉,2007年晋升为终身讲座教授。

  2011年初,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门正式挂牌成立,刘良教授于2011年7月出任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1月起担任校长至今。

  先后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从事教学、临床、研究和行政管理的刘良,不仅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他通晓普通话、英语、德语、广东话四种语言。谈及在三地工作的心得体会,刘良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学会欣赏不同文化的长处。

  “大陆、香港、澳门三地文化不同,如果不懂得欣赏别人的文化,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种文化都有长短,学会欣赏不同文化,才能集成多元文化之长处为我所用。”刘良认为这是一种获取正能量的有效方法,“实际上,会欣赏别人,就不会牢骚满腹;会欣赏别人的文化,自己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更充实,自己的工作、服务的机构乃至整个社会才会有收获。”

  创办研究型大学

  在一次和澳门政府官员以及媒体的会议上,刘良说澳门有着发展教育与科技(包括中医药)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看好地域狭小并且起步时间较晚的澳门?

  “正是因为澳门地域狭小,没有地方发展制造业。发展教育与科技,实行“人才兴澳”,才是澳门的最好选项。只要有良好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在很小的一块地,建几座高楼,就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团队扎根澳门,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优质教育和卓越研究,从而放大澳门的优势,并且通过跟内地以及全球各国的合作,把小的地方放大。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是技术、经济,还是人才,都是如此。澳门政通人和、社会繁荣,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发展教育与科技,发展中医药,行动力非常强。”实际上,在校长刘良的带领下,澳门科技大学不仅中医药发展迅速,学校的整体实力亦快速提升。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澳门科技大学已跃升至第72位。它是最年轻的两岸四地百强大学,也是澳门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现设商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法学院、信息科技学院、中医药学院、健康科学学院、通识教育部, 涵盖文、理、法、管、商、医、药、艺术等学科门类课程。经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现提供40多个学位课程供各类学员选择修读。除澳门本地学生外,大学吸引了大批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的学生前来求学,目前在校生一万多人, 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000多人,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800多人。还设有持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为在职人士和国际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刘良介绍说,除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家级平台外,大学在太空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设有太空科学研究所,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紧密,是国家嫦娥探月月球数据分析和月球科学研究的核心团队之一。未来希望进一步拓展与中科院以及国家天文台的合作。”此外,该校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及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已经成为澳门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品牌。

  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刘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分繁重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之时,他长期坚持为研究生授课,迄今已培养研究生和研究助理等60多人,有的已成为国内外教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

  刘良十分看重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他说:“我在三地做过管理工作,从管理机制来讲,要真正实现课题负责人制,学科带头人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研究团队,你带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有无产出。要让团队不但水平高还要道德好,最重要的就是带头人。培养学科带头人,要作为发展战略来做。”

  现代高等教育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学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四是传承和创新多元优秀文化。刘良说:“保障这些功能的实现,最重要的是两个关键词:质量和创新。质量是优质高等教育的灵魂,创新是优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创新才会驱动不断发展,质量则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证。”在我国综合型大学中,极少中医药学者担任校长之职,对此刘良倍感荣幸。他形容要以“精益求精”的医术一样管理大学,爱护大学,推动大学持续的健康发展。自2003年1月担任校长职务后,他积极推行教研并重政策, 把握“质量”和“创新”两个关键要素推动大学全面发展,以教研为本,追求卓越。   刘良介绍说,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学可以两大类;一类是研究型或者教研结合的,另一种是博雅的。“第二种不怎么做研究,更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而不是强调有多少技术或者有多少产品。最典型的博雅大学是希拉里的母校――美国韦尔斯利学院。”

  刘良指出,目前适合我们国情的是第一类。“从大学定位来讲,一定要发展优质教育和卓越研究并举。教研并重的学校,路走得好,一定会朝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几十年后,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可能会有世界级博雅类型学校出现。”

  对于澳门科技大学的发展前景,刘良充满信心。他坚信,教育是推动澳门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创建最理想的澳门社区。“目前我们还没有提研究型大学,而是推行教研并重政策,因为我们还年轻,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实际上,研究型大学都是从教研并重的大学发展起来的,从管理上讲,这不只是名词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推行的、务实的发展战略。”

  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

  曾有人问刘良:“你们做中医药研究,是继承多一点好还是创新多一点好?”

  “我回答说不仅仅是中医药研究领域,也不管哪个历史时期,继承与创新始终贯穿于学术研究之中。每一篇文章也贯穿着继承和创新,都要先讨论和总结既有的文献和经验,其中许多都是别人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创新,就不能发表。因此,继承和创新的内涵是糅合在一起的。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好继承,之后才能创新。”

  2012年,澳门科技大学“抗关节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产品研发”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这是我国在抗关节炎领域药物治疗方面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得奖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获奖不是我们的目的。”刘良说,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够为社会所用。“我鼓励同事和学生在国际上发表论文,这很重要。但也特别看中我们所做的研究能够紧贴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

  中医作为一门传统医学学科,自秦汉开始,已有逾两千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传统医学如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一直是中医药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刘良带领的研究团队,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研究论文及报告逾400篇,但他特别强调:“要大力研发药品,解决现实问题”。

  以类风湿为例,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顽症”、“鹤膝风”等。《黄帝内经》解释其形成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类风湿属于常见的慢性和难治性疾病,中国人群的发病率约0.35%,在全球尚属低发区。在欧洲和北美,类风湿的患病率高达0.5%~1%。“以0.5%保守计算,全世界60亿人口,大概有3000万类风湿患者。”刘良说,类风湿不是感冒发烧,而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和难治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还有20%到30%的病人,产生关节畸形。作为医生来讲,这类的难治性疾病非常需要好的药物。西药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副作用大,现在全球都不主张用;免疫抑制剂副作用也不小,并且许多病人疗效不好。所以我们从传统中药中发现好的活性化学成分,用于研发治疗类风湿的新药。”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草纲目》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刘良教授基于中药青风藤的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研究青风藤活性成分青藤碱的药理作用与分子机理,配合湖南正清制药集团,研发了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普通片和注射剂系列药品,已经成为国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主导性中成药, 在全国30个省市的各大医院广泛使用。

  临床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西药甲氨喋呤相当,但副作用小,长程用药病者的耐受性好。正清风痛宁系列产品共获得5项国家标准、2个新药证书和5个药品生产批件,其缓释片更是我国首个中药缓释剂,其研制成功促进了全国中药缓释剂产业发展。

  “产学研结合持之以恒,才有今天的成果。作为科学工作者,出成果让人很高兴;但是作为一个医生,更希望看到我们的产品、技术能够帮到患者。”现在依然坚持中医门诊驻诊的刘良教授强调:从传统中医药研发现代产品,特别需要产学研结合。

  “中医药是一门复杂科学,研究起来要比西药、西医更复杂。中医比较宏观,它不讲分子、细胞,强调整体性治疗。但是任何一种药物,只要能治好病,最终都会落到西医所讲的细胞和分子机理上。”对于中西医结合,刘良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不管中医西医,治病的最后落脚点都是共同的生物体――人体,所以它们有着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在治病理论与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医治病的科学道理仍有许多的未知,但只要其疗效是确切的,探究和阐明这种“不同”和“未知”,正是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意义之所在,也会带来新的科学发现和优质产品。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把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治病原理表达出来,并加以开发利用,正是科研人员要做的事情。”

  刘良教授带领团队所获得的中药研究成果,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附子类药材是中医治疗类风湿等关节炎疾病的最常用药材,但药性峻烈,其中所含的乌头碱类毒性生物碱,一旦用药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研究附子类药材的安全用药方法,对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成药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刘良团队首次建立了含附子类中成药6种乌头碱类生物碱的HPLC快速同步检测新方法,提出了3种毒性乌头碱的最高含量标准, 论文于2005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色谱A》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其方法和标准已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所采纳,成为了国家药典标准。此外,该研究团队还首次建立了青风藤的质量评价方法与安全用药标准, 及采用活性成分定量检测、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药效成分药代动力学指纹图谱分析“三结合”方法制定中药复方制剂青附关节舒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中药安全用药和复方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技术平台。   “我们研究抗关节炎中药新药,除了化学成分分析和毒性控制外,最重要的是采用恰当的关节炎动物模型评价药效,及阐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因此,研发任何创新药物,进行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实验模型,既能为筛选优质新药提供技术平台,也能节省研究成本。为此,研究者们试图不断地革新和研发新的动物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研发某种新药更加富有学术和应用价值。刘良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国际上采用SD大鼠取代Lewis大鼠成功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使实验成本降低80%,也克服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Lewis大鼠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难题。目前,这一新模型已被国际医药学界广泛采用。

  科学需要想象力

  基于中医学理论和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刘良提出了个体化随机对照药物临床试验的新模式,这一具敏锐眼光及强大前瞻力的学术观点于2011年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他说:“科学研究要有极丰富的想象力,要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科学创造也有自己的规律,要奔放,少约束。因此,我和学生在一起讨论时,是平等的。我们一定要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迸发。”

  规模越大的项目,越是需要广阔的平台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团队。近几年,澳门科技大学招募了一批有水平、创造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形成了极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这一方面得益于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因为学校对于年轻人首创精神的尊重。

  “在进行课题讨论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这是技术讨论,你们不要觉得我是教授,不敢发表你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年轻人思维活跃敏捷,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需要爱护和激发年轻人,给他们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要让年轻人意识到走科学这条路并不轻松,一开始就让他们有充足的准备:如何百折不挠地走科学之路!我也经常向学生表示:我要求你们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

  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一周白天停电有时多达三天。为了进行连续实验,刘良只能选择“开夜车”。连续工作了两三个月之后,仍然没有建立稳定的实验方法。十分沮丧的刘良跑去向自己的导师倾诉,但没想到老师听完自己的遭遇竟然说“好啊,好啊”。“我问王老师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做科研有多么不容易,之后你再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就不会退缩。”“而在获得良好的研究结果时,王老师又告诫说:可以下十成的结论也以下七至八成为宜,因为做研究切忌讲过头话,更不能夸大研究结果和结论“。老师的这些话让刘良受益匪浅,“所以说一个学生跟着一个好老师是十分重要的。我现在也希望把这点教给我的学生。”

  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刘良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对于有些学生被录取后发现不喜欢自己专业的现象,他说:“我自己正是透过学习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它们的差异中找到了各自美丽的、精华的地方,进而欣赏和利用它们各自的长处,并且踏上中医药科学研究之路的。”


    相关文章

    人生修炼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 ...

    [礼记]名言警句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 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玉不琢,不成器.<礼记>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人一能 ...

    学风道德建设心得

    学风道德建设心得 由"修身"想到的 一位师长曾经玩笑:"在中国,如果某件事或某个现象到了要花费大力气来整顿,那么就说明这件事儿或者这种现象已经到了十分严重,严重到可动摇根本的地步了!"师长的话记得不太 ...

    2015三严三实第二专题严以律己研讨发言

    2015三严三实第二专题严以律己研讨发 言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是要认真学习领会&q ...

    读[大学]后的感想

    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自己的心,应该是在一种心性的锻炼,要修正自己的习性,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 <大学>第一章: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且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

    古代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言必信,行必果.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三人行, ...

    天命之谓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

    2014年兰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 (11)

    公基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史记>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鸡西教育局专家报告会有感 密山市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文阁 2013年3月9日鸡西市教育局举办了专家报告会,聆听了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陆教授对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形式的剖析,和德育教育重要性紧迫感.体会颇深. 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