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道

学号:101101002 姓名:陈学兵 专业:艺术学院广告Q1041

茶中艺,茶中道

说起茶,让我想起了上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学校后面是一片茶树,小学那时候很喜欢结伙出去玩,一个周末的上午,几个人相约去那采茶,当时采完可以去换一定量的现金,当时对于我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一上午和村里的小孩一起每人一个小篓子,那的人教我们怎么采摘茶叶,当时的记忆是一片小叶带一个芯,也不能浑水摸鱼,那时候也不懂搞假的行为,很单纯的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采完去兑换了10块钱,当时很兴奋,虽然那时候不能体会到茶带来的乐趣不仅仅是换到那10块钱,但是现在想起,依旧很欣慰。小作坊式的炒茶,锅、炉、灶是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见的再普遍不过的东西了,可是,这三件东西当时所散发出的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师傅的手和锅之间的交换物就是茶叶,叠、揉、搓、压等动作以熟练的姿态表现在眼前,长这么大没正式品过茶,也很想自己去尝试品茶,理想中的品茶就是一种享乐,一种让自己放松,脱离各种烦恼的过程„„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见形于礼,见礼于艺,见艺于道„„”茶里面的礼节、艺、道,也就是说,道决定艺,艺决定礼,礼决定形,层层递进,道作为思想,艺作为技艺,礼作为行为,形作为待见,显现出喝茶不仅仅是采茶、泡茶、喝茶等这些形式上的过程,而是无形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尊重,能够让对方感受到待见的礼貌,再结合喝茶,进一步结合起来,这才有了“品”这个动作的形成。进大学以来,一直思考的是思想和行为的提升,选《茶艺与茶道》这门课,也是为了从这一方面进行结合进一步融合自己的思想来创新。从一本书上面看到:把这句话放在茶艺与茶道中来理解,品茶正是让我们在享受我们所拥有的现在,通过品茶,我们自己夺走了我们的现在,而茶中艺、茶中道继续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夺不去,也消失不掉,如果将无形的哲学与有形的茶来作比较或者说是结合,那么我说,品茶是锻炼人行为和思想的基础,有人说喝茶是修身养性,所谓修身,包括: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身材,保持皮肤健康,修行为,修言语,修个人等等,所谓养性,包括:养心神,养脾性,养思想,养精神,养品质,养道德等等,修身养性乃为人为善之本,那么我们通过品茶,所要达到的状态是:

个人理解里面,茶中艺,茶中道,艺与道有两种,第一种艺与道是我们所熟知的技艺和茶精神文化思想,第二种是能够让我们通过品茶所达到我们想要的状 1

态的技艺和方法之道;在这里,回到我小学采茶那会,原本在夏天或者其他时间,采茶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枯燥无味的劳动,直白一点,就是为了报酬而采茶,有人说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善的、真的,世俗不允许,这就要求我们自身“在无望,这就意味着,只要你丝毫不注意整个过去,把未来也信赖地交给神意,而仅仅使自己的现在符合于虔诚(满足于分配给你的命运,因为自然是为你分配的,你是适合它的)和正义。这里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想从品茶中得到第一种艺与道之外的第二种,就决不要让别人的邪恶阻挠你,不要让意见或声音阻挠你,也不要让你可怜的肉体阻挠你,因为那将由消极的部分来照管它。我们需要做到向着正义的人格独立来欣赏茶中艺、茶中道,我们要抱着这有发生的事情作为必然的、正常的、来自同一个原则和根源的事情来接受。这种“艺”决定于自身的“道”,某些时候,茶艺作为被欣赏,茶道作为被学习,而从思想这出发,是要通过茶艺与茶道再次挖掘其中的区别于本质的茶“艺与道”。 网上有笔者写道:所谓“禅茶一味”,并非俗语。不知禅者不知茶,这是从禅嗜茶的一种说道。此处是将禅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精神比较之后来说的,我们都知道,禅坐是一种修行,同样有艺与道,笔者说不知禅者不知茶,意思是禅和茶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知禅来解茶,上一段提到的茶中第二种“艺与道”,不便直接得到,这才有了以禅解茶,我们说的禅,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修“道”,可见品茶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并且得到其中最大值的享受的,而现在的品茶普遍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

日本对“禅”的解释:有枯淡主义的说法。中国的茶道精神,可能复杂一些。儒、释、道三家并举,儒为学或术,释为教,而道即学又教,但中国的文化正宗是儒,这样多的文化思潮与茶为缘,现象就百花齐放了。文人雅士,抚琴品茗。这是吃茶的细相。从“形”观不出什么“禅”或什么味,从雅从趣道与茶浑然成美学味极强的生态相,自然情趣、天上人间,给茶确也摆定了一个合理位置。茶艺、茶礼、茶市缘于茶的物理性质,我们的确是极尽了可能开发利用,但现象毕竟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生态系统里边的一个侧面,把文人挑拣出来伴茶或用茶伴文人,基本上确定了我们对茶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定位,甚至是一种理解。但现象就是一种文化想象。功利的文人在权势者面前是弱者,但与草介,又是一副不屑的清高,我们从历史文脉中,能抽取出与茶有关的最好记忆就是这些,唯美而又诗话的现实主义茶道!言道,确实一时半会儿还真理不出来一个归宿。

日本有位仙和尚(1750—1837),面对利休的画像赞叹说:“释迦使人为佛,仲尼使人为仁,利休啊,使天下为茶”。这是一位虔诚的和尚,他的话饱满于自己的认识,但从今天看是说过了。日本茶圣利休,于茶确是构建了一个“道”的系统,这个天主教信徒,以生命饯行茶道,藐视了绝对现实主义的权威利器, 2

并立意“茶道”仍修行为是。但“修”修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可能找到同一落处。茶虽为物,但茶文化的魅力是精神,在自在提升的情况下,也可涉及哲学。因为任何现象,如果不经过思想过滤,都有可能是荒诞的。

品茶后意犹未尽是为得到满足,属于茶中道的不足,或许是我们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的行动,在品茶中体会不同的艺与道,以更高的精神境界来突破自己的思想。

附:唯一参考书籍:《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3 )著

主体内容:

1.既要有记叙的部分,也要有思考和讨论的部分

2.可适度引用一些说明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的原文,但不可占主体内容。

3.在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对茶的认识或者感受的语句下面加上下划线。

4.文后附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

1.A4纸打印,单面。

2.标准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3.17cm

3.标题居中,二号宋体加粗

4.页眉注明学号,姓名和专业。页脚编页码

5.正文小四号宋体

6.1.2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7.2000字以上(2到3页)

8.左上角钉一个书钉

4

学号:101101002 姓名:陈学兵 专业:艺术学院广告Q1041

茶中艺,茶中道

说起茶,让我想起了上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学校后面是一片茶树,小学那时候很喜欢结伙出去玩,一个周末的上午,几个人相约去那采茶,当时采完可以去换一定量的现金,当时对于我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一上午和村里的小孩一起每人一个小篓子,那的人教我们怎么采摘茶叶,当时的记忆是一片小叶带一个芯,也不能浑水摸鱼,那时候也不懂搞假的行为,很单纯的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采完去兑换了10块钱,当时很兴奋,虽然那时候不能体会到茶带来的乐趣不仅仅是换到那10块钱,但是现在想起,依旧很欣慰。小作坊式的炒茶,锅、炉、灶是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见的再普遍不过的东西了,可是,这三件东西当时所散发出的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师傅的手和锅之间的交换物就是茶叶,叠、揉、搓、压等动作以熟练的姿态表现在眼前,长这么大没正式品过茶,也很想自己去尝试品茶,理想中的品茶就是一种享乐,一种让自己放松,脱离各种烦恼的过程„„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见形于礼,见礼于艺,见艺于道„„”茶里面的礼节、艺、道,也就是说,道决定艺,艺决定礼,礼决定形,层层递进,道作为思想,艺作为技艺,礼作为行为,形作为待见,显现出喝茶不仅仅是采茶、泡茶、喝茶等这些形式上的过程,而是无形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尊重,能够让对方感受到待见的礼貌,再结合喝茶,进一步结合起来,这才有了“品”这个动作的形成。进大学以来,一直思考的是思想和行为的提升,选《茶艺与茶道》这门课,也是为了从这一方面进行结合进一步融合自己的思想来创新。从一本书上面看到:把这句话放在茶艺与茶道中来理解,品茶正是让我们在享受我们所拥有的现在,通过品茶,我们自己夺走了我们的现在,而茶中艺、茶中道继续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夺不去,也消失不掉,如果将无形的哲学与有形的茶来作比较或者说是结合,那么我说,品茶是锻炼人行为和思想的基础,有人说喝茶是修身养性,所谓修身,包括: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身材,保持皮肤健康,修行为,修言语,修个人等等,所谓养性,包括:养心神,养脾性,养思想,养精神,养品质,养道德等等,修身养性乃为人为善之本,那么我们通过品茶,所要达到的状态是:

个人理解里面,茶中艺,茶中道,艺与道有两种,第一种艺与道是我们所熟知的技艺和茶精神文化思想,第二种是能够让我们通过品茶所达到我们想要的状 1

态的技艺和方法之道;在这里,回到我小学采茶那会,原本在夏天或者其他时间,采茶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枯燥无味的劳动,直白一点,就是为了报酬而采茶,有人说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善的、真的,世俗不允许,这就要求我们自身“在无望,这就意味着,只要你丝毫不注意整个过去,把未来也信赖地交给神意,而仅仅使自己的现在符合于虔诚(满足于分配给你的命运,因为自然是为你分配的,你是适合它的)和正义。这里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想从品茶中得到第一种艺与道之外的第二种,就决不要让别人的邪恶阻挠你,不要让意见或声音阻挠你,也不要让你可怜的肉体阻挠你,因为那将由消极的部分来照管它。我们需要做到向着正义的人格独立来欣赏茶中艺、茶中道,我们要抱着这有发生的事情作为必然的、正常的、来自同一个原则和根源的事情来接受。这种“艺”决定于自身的“道”,某些时候,茶艺作为被欣赏,茶道作为被学习,而从思想这出发,是要通过茶艺与茶道再次挖掘其中的区别于本质的茶“艺与道”。 网上有笔者写道:所谓“禅茶一味”,并非俗语。不知禅者不知茶,这是从禅嗜茶的一种说道。此处是将禅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精神比较之后来说的,我们都知道,禅坐是一种修行,同样有艺与道,笔者说不知禅者不知茶,意思是禅和茶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知禅来解茶,上一段提到的茶中第二种“艺与道”,不便直接得到,这才有了以禅解茶,我们说的禅,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修“道”,可见品茶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并且得到其中最大值的享受的,而现在的品茶普遍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

日本对“禅”的解释:有枯淡主义的说法。中国的茶道精神,可能复杂一些。儒、释、道三家并举,儒为学或术,释为教,而道即学又教,但中国的文化正宗是儒,这样多的文化思潮与茶为缘,现象就百花齐放了。文人雅士,抚琴品茗。这是吃茶的细相。从“形”观不出什么“禅”或什么味,从雅从趣道与茶浑然成美学味极强的生态相,自然情趣、天上人间,给茶确也摆定了一个合理位置。茶艺、茶礼、茶市缘于茶的物理性质,我们的确是极尽了可能开发利用,但现象毕竟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生态系统里边的一个侧面,把文人挑拣出来伴茶或用茶伴文人,基本上确定了我们对茶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定位,甚至是一种理解。但现象就是一种文化想象。功利的文人在权势者面前是弱者,但与草介,又是一副不屑的清高,我们从历史文脉中,能抽取出与茶有关的最好记忆就是这些,唯美而又诗话的现实主义茶道!言道,确实一时半会儿还真理不出来一个归宿。

日本有位仙和尚(1750—1837),面对利休的画像赞叹说:“释迦使人为佛,仲尼使人为仁,利休啊,使天下为茶”。这是一位虔诚的和尚,他的话饱满于自己的认识,但从今天看是说过了。日本茶圣利休,于茶确是构建了一个“道”的系统,这个天主教信徒,以生命饯行茶道,藐视了绝对现实主义的权威利器, 2

并立意“茶道”仍修行为是。但“修”修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可能找到同一落处。茶虽为物,但茶文化的魅力是精神,在自在提升的情况下,也可涉及哲学。因为任何现象,如果不经过思想过滤,都有可能是荒诞的。

品茶后意犹未尽是为得到满足,属于茶中道的不足,或许是我们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的行动,在品茶中体会不同的艺与道,以更高的精神境界来突破自己的思想。

附:唯一参考书籍:《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3 )著

主体内容:

1.既要有记叙的部分,也要有思考和讨论的部分

2.可适度引用一些说明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的原文,但不可占主体内容。

3.在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对茶的认识或者感受的语句下面加上下划线。

4.文后附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

1.A4纸打印,单面。

2.标准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3.17cm

3.标题居中,二号宋体加粗

4.页眉注明学号,姓名和专业。页脚编页码

5.正文小四号宋体

6.1.2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7.2000字以上(2到3页)

8.左上角钉一个书钉

4


    相关文章

    是目前福建省乃至国内首屈一指的茶博物馆之一

    是目前福建省乃至国内首屈一指的茶博物馆之一 中国茶文化 http://www.0l2e.com 是目前福建省乃至国内首屈一指的茶博物馆之一 开茶文化会所.打造茶博物馆.建设茶文化园.举办茶文化书画展:单靠产品.价格已经不行了.待客至即开?选 ...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一.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 ...

    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出发,以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从历史背景.宗教影响及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茶艺和日本的茶道进行对比研究,以说明这两种茶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 ...

    中华国饮茶文化

    茶史觅踪 茶的历史 制茶史 饮茶史 茶叶百科 茶叶品种 名茶荟萃 茶的鉴评 茶叶保存 茶道茶艺 茶道概论 泡茶技法 茶叶饮法 茶艺演示 茶风茶俗 民族茶俗 茶与礼仪 茶与婚俗 茶与祭祀 茶与宗教 茶苑文艺 茶谚诗词 茶与茶联 茶与书画 茶戏 ...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郑纯辉 太极茶道掌门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创始理事,先后被中国.韩国.日本多所大学和茶学机构聘为客座教授. 姚松涛 国家资深茶道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道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 ...

    理论知识题库二

    理论知识题库二: 2011 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 1.广义茶艺是指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等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狭义茶艺是指品茶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意境.即如何泡好一壶茶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形式. 2.1977年,台湾一 ...

    高级茶艺师试题

    高级茶艺师理论复习资料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2.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应包括:职业观念.职业良心和职业自豪感. 3.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人道德修养,行风 ...

    中级茶艺师题库

    17."茶圣"是指( )朝代( ). A 宋 ,欧阳修 B 唐,路羽 C 宋,李熠 D 明,张源 18.那种茶是清圣祖(康熙)赐名( ). A 铁观音 B 碧螺春 C 竹叶青 D 西湖龙井 19.中国第一家茶艺馆出现在( ...

    中日茶道传承方式对比

    中日茶文化传承方式之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中日茶道的起源与文化内涵的论述,对中日茶道的传承制度以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日茶道在文化表达方式及传承方式上的不同. 关键词:中日:茶文化:传承:比较 茶在日本称为茶道,而在中国普遍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