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Microsoft Word 文档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学习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 ,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 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

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个问题:1、砖头的用途是什么?

2、“ 0”像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

1、你觉得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问题?明确话题。

2,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结构分析:小组合作,划分课文层次、分析思路

第一部分(1-3):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三部分(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第四部分(13):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四,问题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告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请在文章中找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一下这两个例子。

5,我觉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文作者在写一个论据。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摆的定律

黄道婆:纺织

瓦特:蒸气机的发明。

6,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同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么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否也具备这种创造力呢?

⑴其实我们同学们中早就有人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展示学生陈芳的作文《我读零》。

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相信你自己就具有这种创造力: 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用一张纸代替桌面,让学生尝试试验)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并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任何人都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但是由于人们对待自己的思维灵感的方式不同,还是出现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7,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也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取得一些成就吗?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创造型思维的必须要素,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说法去做,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了解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那些要素?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

①渊博的知识。 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五 引导学生归纳本文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1、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道理论证

六、结束语:

同学们,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争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学生活动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学生活动的部分他们都表现得很好。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人的创造性成就由学生来介绍,既有利于发掘他们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如何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学习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 ,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 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

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个问题:1、砖头的用途是什么?

2、“ 0”像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

1、你觉得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问题?明确话题。

2,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结构分析:小组合作,划分课文层次、分析思路

第一部分(1-3):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三部分(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第四部分(13):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四,问题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告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请在文章中找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一下这两个例子。

5,我觉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文作者在写一个论据。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摆的定律

黄道婆:纺织

瓦特:蒸气机的发明。

6,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同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么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否也具备这种创造力呢?

⑴其实我们同学们中早就有人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展示学生陈芳的作文《我读零》。

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相信你自己就具有这种创造力: 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用一张纸代替桌面,让学生尝试试验)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并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任何人都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但是由于人们对待自己的思维灵感的方式不同,还是出现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7,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也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取得一些成就吗?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创造型思维的必须要素,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说法去做,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了解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那些要素?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

①渊博的知识。 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五 引导学生归纳本文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1、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道理论证

六、结束语:

同学们,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培养更多的创新精神,人人都争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学生活动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学生活动的部分他们都表现得很好。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人的创造性成就由学生来介绍,既有利于发掘他们的知识储备,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如何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相关文章

    恐龙世界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恐龙世界>教案 下河清农场学校 钟海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时教学内容. (2)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恐龙的相关资料 (3)用具准备:绘画铅笔. ...

    已印议文作文开头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考议论文开头大全 1. 爱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卖国奸贼遗臭万年,遭尽世人唾骂.历史公正的裁决,早已 ...

    电工面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填空题:(每题三分,共30分) 1.我国的安全方针是( , , ).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为:( ):( ):( ):( ). 答案: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 ...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书理论考试试卷

    2001年度国家信息化技术证书教育考试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书理论考试试卷 1.1GB = ( )B A)210 B) 210×210 C) 210× 210 ×210 D) 210×210×210×210 2.基本的ASC Ⅱ码是( )位 ...

    学习反违章心得体会 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习反违章禁令心得体会 随着"反违章访问月"活动深入的开展,通过零售片区经理贯彻传达了内蒙古赤峰销售分公司关于开展"反违章访问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全片区广大员工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反违章禁令的热潮中.大家 ...

    Word笔试题目带答案

    中文Word 2000综合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启动Word 2000的错误方法是 (1) . (1) A. 执行"开始"菜单的"程序"中的"Microsoft Word&quo ...

    古代汉语 判断句 被动句Microsoft Word 文档

    语法~判断句 一.句子的分类 ⏹ 句子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 句子结构繁简:单句.复句. ⏹ 谓语性质: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坦荡荡,小人 ...

    怎么让批评起到表扬的作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

    内容简介: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从而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以赞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评,以看似简捷的方式达到直接的目的. 如何让下属愉快地接受批评,从而更好地发挥批评的激励功能? 答案就是批评 ...

    逆向思维案例Microsoft Word 文档 (4)

    经典的逆向思维故事 古人妙用逆向思维案例经典的逆向思维故事创新思维研究:逆向思维法救命的枪声――逆向思维法思维训练 就是人们常说的"倒过来想".用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往往 可以是从"出奇"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