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教师要真正达到培养科学素质,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就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转变教育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那么,教师怎样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一、教师应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特长,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同时,这也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科学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完善自己,与学生共同发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师来说,不断地充电,就是“利其器”。充电,主要是不断深入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领会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教师才能够站在理论的前沿,去审视、思考、实践新课程;只有形成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才能够达到“善其事”,也就是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犹如一块可持续充电的电池,要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学校就要不断对其加以激励和引导、唤醒和鼓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自己购买的书籍杂志毕竟是有限的,学校要尽最大的努力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有了学习资源,教师即使是随便地翻一翻、看一看,也是受益匪浅的。学校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是引导教师充电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要有选择地向教师推荐学习内容,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读取、消化其中的精华。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就必须勤于学习,这样才能在各种学习资源中捕捉到最有价值的内容,以推荐给相关学科的教师。这种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并择优推荐阅读的方法,对教师的学习和进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种苦差事。尤其是农村教师,生活的本身就已经背负了一定的压力,还要不断地学习,他们很难愉快地接受。对于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性的业务学习,教师往往是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和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可以开展教学反思,叙事研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索,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从而使教师由被动地充电转变为乐于充电、主动充电。      二、教师应介绍科学家及其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感悟他们的科学精神      我在使用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组织学生查找科学家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及结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使其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和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研究性学习并不难,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找到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很浓,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协商设计方案,并付诸实践,课后学生常在生活中找研究的问题。      三、教师应创设情境,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古今中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大都已具有超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取得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初次接触生物学实验,往往不知道怎么去做。新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详细列出了实验步骤,学生实验以模仿为主,学生先做实验,再讨论与总结。例如,在学习植物和动物细胞时,我将两节课实验放在一起上,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我做演示。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做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画出细胞图,学生兴趣浓厚,基本都能认真做出装片,并画出细胞图。      五、教师要开展研究性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共同研究学习。   总之,生物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反思自己,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拼搏,不懈探索,站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为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教师要真正达到培养科学素质,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质的目标,就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转变教育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那么,教师怎样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呢?      一、教师应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特长,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同时,这也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科学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完善自己,与学生共同发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师来说,不断地充电,就是“利其器”。充电,主要是不断深入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领会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教师才能够站在理论的前沿,去审视、思考、实践新课程;只有形成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才能够达到“善其事”,也就是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犹如一块可持续充电的电池,要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学校就要不断对其加以激励和引导、唤醒和鼓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自己购买的书籍杂志毕竟是有限的,学校要尽最大的努力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有了学习资源,教师即使是随便地翻一翻、看一看,也是受益匪浅的。学校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是引导教师充电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要有选择地向教师推荐学习内容,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读取、消化其中的精华。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就必须勤于学习,这样才能在各种学习资源中捕捉到最有价值的内容,以推荐给相关学科的教师。这种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并择优推荐阅读的方法,对教师的学习和进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种苦差事。尤其是农村教师,生活的本身就已经背负了一定的压力,还要不断地学习,他们很难愉快地接受。对于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性的业务学习,教师往往是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和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可以开展教学反思,叙事研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索,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从而使教师由被动地充电转变为乐于充电、主动充电。      二、教师应介绍科学家及其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感悟他们的科学精神      我在使用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组织学生查找科学家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及结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使其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和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研究性学习并不难,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找到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很浓,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协商设计方案,并付诸实践,课后学生常在生活中找研究的问题。      三、教师应创设情境,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古今中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大都已具有超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取得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初次接触生物学实验,往往不知道怎么去做。新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详细列出了实验步骤,学生实验以模仿为主,学生先做实验,再讨论与总结。例如,在学习植物和动物细胞时,我将两节课实验放在一起上,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我做演示。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做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画出细胞图,学生兴趣浓厚,基本都能认真做出装片,并画出细胞图。      五、教师要开展研究性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共同研究学习。   总之,生物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反思自己,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拼搏,不懈探索,站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为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巧用初中生物课本实验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摘 要]本文简要通过生物学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案例的分析举例,浅谈了笔者如何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课本: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 ...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浅谈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镇中学 张希凤 摘要: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青少年的这种科技素养的培养,也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 ...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二学位)论文 题目: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姓名 :李晓越 学号 :[1**********] 年级 :08级 专业 :地理科学 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金色 提交日期:2011年10月8日 初 ...

    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 ...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总第241期) 5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辛 涛1'3,姜 宇2,王烨辉3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2.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政工教研室,北京 100858: ...

    高中生物学科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科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 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学校教育是基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为四项重点之首.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 ...

    (gaojun)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实力和国民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体现为国民科学 ...

    读书笔记.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革新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改革探讨的中心课题之一.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目标体系,促进课程和教学的革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对科学素质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定位与养成和意义

    摘 要: 科学素养是学生在科学方面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统称,是一个相对概念化和实际化的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效能的评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将会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