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综合应用题

中考化学试卷中综合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凤梅

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性质、酸碱盐的知识、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用语(如化学式、化合价、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分析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发现中考将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性考查。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化学与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的融合等。

答题时:①注重情境。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②围绕核心问题。审题时要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找出答题的方向,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答案。如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甚至是综合计算题都涉及到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服务,别偏离核心。

③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答题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贴切的回答,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这样表达更准确。

④按逻辑顺序分析。从“已知”到“未知”,分析思考要有逻辑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可以是空间顺序,如实验现象有几点,可以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去寻找,也可以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时间顺序来思考。有些开放题没有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时,可以按章节逐一搜索。

考前复习:①不少中考试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很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从化学实验试题看,相当一部分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所以在考前复习时要重视教材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

②中考试题“基础知识全面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热点知识反复考”,所以复习备考中对基本概念(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物质的颜色尤其是特征颜色、反应常常是物质推断和鉴别的突破口、溶解性、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及运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等)、基本方法(常见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的鉴别等)一定要做到100%的掌握;

③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如钓鱼岛事件,与军事有关的军舰、潜艇、导弹等,大雨淹没城市、汽车等,与生活健康相关的事件、医药卫生事故,气候环境问题,能源危机,最新的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将会是中考命题的主要材料来源;

④注重探究,常见的探究知识包括: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及净化、合金的成分、微粒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锈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验证、酸碱盐的性质等。在复习中要注意从“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究。

[例题1](2011年河南中考综合应用题21)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 的排放量。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 ...

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1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

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

因, 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5)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

装置制取的CO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2。

①CO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6)称取12.5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杂质不参加反应) 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 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应该有6个电子,碳原子核外最外层应为4个电子,故C 错误;

(3)是典型的推断题,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甲分解产生乙和丙,故丙是氧化钙,甲是碳酸钙,乙是二氧化碳,丁是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的氢氧化钙;

(4)CO 2被浓NaOH 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 2用氢氧化钠溶液,由题中要求可知先除去,后检验可知顺序为C→D→B。 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应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处理。

(6)反应前后烧杯内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杂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CO2 (1分) (2)C (1分)

(3)CaCO3 (1分) CaO+H2O =Ca(OH) 2 (1分)

(4)CO2被浓NaOH 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1分) 2NaOH+CO2=Na2CO 3+H2O (1分)

高温

(5)①Fe 2O 3+3CO=====2Fe+3CO2 (1分) ②C→D→B (1分)

2

③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1分)

(6)解:生成CO 2的质量为: 12.5 g+50 g-58.1g=4.4g (1分)

设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I 2+CO2↑+H2O (1分)

100 44

x 4.4g

x =10g (1分)

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1分) 答: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碳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及计算,综合性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很好的解答本题。

[例题2]2012年河南中考综合应用题21.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Cu(NO3) 2混合溶液

进行了右图实验, 并对溶液A 和固体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 2 ② Zn (NO3) 2、AgNO 3 ③ Zn (NO3) 2、Cu(NO3) 2 ④Zn (NO3) 2、AgNO 3、Cu(NO3) 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 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3)右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

提供能量和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为 。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 t(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就是质子数;由于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铝做导线就是因为铝具有导电性;

3

(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 (NO 3)2 已与锌反应生成Cu ,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也就是说只要有硝酸银时,一定也含有硝酸铜;如果猜想①成立说明锌把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如果能鉴别出剩余固体中含有锌,就能说明锌过量,利用固体中只有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向固体中加入盐酸即可说明锌是否有剩余;

(3)因为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给炼铁提供热量,同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制取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作为炼铁的还原剂;

(4)根据硫酸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

[答案]21.(1)C (1分) (2)②(1分) 猜想②中无Cu(NO3) 2,说明Cu(NO3) 2已与Zn 反应生成Cu ,而Cu 能与AgNO 3反应,故也不可能有AgNO 3【或Zn 应先与AgNO 3反

(3)制取CO (1分) Fe 2O 3+3CO +3CO 2(1分)

(4)解:设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

Fe +H 2SO 4=FeSO 4+H 2↑ (1分)

98 152

49 t×10% x

98:152=49 t×10%:x (列成为竖式) (1分)

x =7.6 t (1分)

答:可生产硫酸亚铁7.6 t。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几种猜想正误的判断,要知道铜能与硝酸银反应,只要有一种金属剩余,则排在该金属后面的金属阳离子就不存在。

4

中考化学试卷中综合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凤梅

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性质、酸碱盐的知识、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用语(如化学式、化合价、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分析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发现中考将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性考查。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化学与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的融合等。

答题时:①注重情境。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②围绕核心问题。审题时要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找出答题的方向,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答案。如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题,甚至是综合计算题都涉及到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服务,别偏离核心。

③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答题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贴切的回答,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这样表达更准确。

④按逻辑顺序分析。从“已知”到“未知”,分析思考要有逻辑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可以是空间顺序,如实验现象有几点,可以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去寻找,也可以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时间顺序来思考。有些开放题没有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时,可以按章节逐一搜索。

考前复习:①不少中考试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很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从化学实验试题看,相当一部分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所以在考前复习时要重视教材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

②中考试题“基础知识全面考,主干知识重点考,热点知识反复考”,所以复习备考中对基本概念(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物质的颜色尤其是特征颜色、反应常常是物质推断和鉴别的突破口、溶解性、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及运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等)、基本方法(常见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的鉴别等)一定要做到100%的掌握;

③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如钓鱼岛事件,与军事有关的军舰、潜艇、导弹等,大雨淹没城市、汽车等,与生活健康相关的事件、医药卫生事故,气候环境问题,能源危机,最新的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将会是中考命题的主要材料来源;

④注重探究,常见的探究知识包括:空气的成分、水的组成及净化、合金的成分、微粒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锈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验证、酸碱盐的性质等。在复习中要注意从“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究。

[例题1](2011年河南中考综合应用题21)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 的排放量。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 ...

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1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

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

因, 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5)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

装置制取的CO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2。

①CO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6)称取12.5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杂质不参加反应) 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 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应该有6个电子,碳原子核外最外层应为4个电子,故C 错误;

(3)是典型的推断题,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甲分解产生乙和丙,故丙是氧化钙,甲是碳酸钙,乙是二氧化碳,丁是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的氢氧化钙;

(4)CO 2被浓NaOH 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 2用氢氧化钠溶液,由题中要求可知先除去,后检验可知顺序为C→D→B。 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应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处理。

(6)反应前后烧杯内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杂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CO2 (1分) (2)C (1分)

(3)CaCO3 (1分) CaO+H2O =Ca(OH) 2 (1分)

(4)CO2被浓NaOH 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1分) 2NaOH+CO2=Na2CO 3+H2O (1分)

高温

(5)①Fe 2O 3+3CO=====2Fe+3CO2 (1分) ②C→D→B (1分)

2

③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1分)

(6)解:生成CO 2的质量为: 12.5 g+50 g-58.1g=4.4g (1分)

设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I 2+CO2↑+H2O (1分)

100 44

x 4.4g

x =10g (1分)

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1分) 答: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碳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及计算,综合性强,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很好的解答本题。

[例题2]2012年河南中考综合应用题21.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右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Cu(NO3) 2混合溶液

进行了右图实验, 并对溶液A 和固体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 2 ② Zn (NO3) 2、AgNO 3 ③ Zn (NO3) 2、Cu(NO3) 2 ④Zn (NO3) 2、AgNO 3、Cu(NO3) 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 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3)右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

提供能量和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为 。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 t(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就是质子数;由于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铝做导线就是因为铝具有导电性;

3

(2)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 (NO 3)2 已与锌反应生成Cu ,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有铜剩余时不可能存在硝酸银,也就是说只要有硝酸银时,一定也含有硝酸铜;如果猜想①成立说明锌把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如果能鉴别出剩余固体中含有锌,就能说明锌过量,利用固体中只有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向固体中加入盐酸即可说明锌是否有剩余;

(3)因为焦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给炼铁提供热量,同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制取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作为炼铁的还原剂;

(4)根据硫酸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

[答案]21.(1)C (1分) (2)②(1分) 猜想②中无Cu(NO3) 2,说明Cu(NO3) 2已与Zn 反应生成Cu ,而Cu 能与AgNO 3反应,故也不可能有AgNO 3【或Zn 应先与AgNO 3反

(3)制取CO (1分) Fe 2O 3+3CO +3CO 2(1分)

(4)解:设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

Fe +H 2SO 4=FeSO 4+H 2↑ (1分)

98 152

49 t×10% x

98:152=49 t×10%:x (列成为竖式) (1分)

x =7.6 t (1分)

答:可生产硫酸亚铁7.6 t。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几种猜想正误的判断,要知道铜能与硝酸银反应,只要有一种金属剩余,则排在该金属后面的金属阳离子就不存在。

4


    相关文章

    化学注意事项

    [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 ...

    中考备考方案(语文英语物理化学)

    目录 教学方案 1 1 3 5 6 7 2008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2008年数学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2008年英语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2008年物理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2008年化学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教学方案 2008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导方案 ...

    2012重庆中考

    [专注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导读]2012年3月20日,重庆市教委发布<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说明>. 2012年是重庆新中考第一年,重庆市实施"减负提质"后,新中考也将变得更轻松.3月20日,重庆 ...

    2013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13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及 2014年对策 深圳启灵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 一.2013中考科学概况 2013年深圳中考已 6月23日落下帷幕,启灵教育科学老师第一时间分析了2013深圳中考科学真 ...

    解题能力竞赛小结2篇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来。解题训练要做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但不能盲目地、无目的地、重复地、无选择地强化训练,采取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日常训练建议: (1)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重点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点梳理 [知识与考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等都是中考热点. 1.考查识图.根据题给仪器图形写仪器名称. ...

    2011中考化学金属活动顺序与应用专题

    专题 :金属活动顺序与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经常用来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能否发生,在生活实际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中考中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探究题,甚至是计算题中.下面就金属活动顺序在中考中的运用做一些有益探 ...

    勇攀高峰--解读溶液.酸碱盐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来源: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期中考试的战斗刚刚结束,同学们又将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迎接两个多月后的期末考试.回想初三伊始,同学们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化学,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期中的略有小成,同学们基本上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总 ...

    新航线国际学校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考试变化及备考建议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昨日出台,每年的中考说明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参考,更多的是对中考的定位,题型和考试内容的进一步的精简.今年中考,文化考试共5份试卷(含两份合卷).7门学科,满分为57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