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练习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练习

一、填空题

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一场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也是一种文学价值,并成为文学的 主流价值 。它经历了与自然主义的结合与分离,与 马克思主义 的融和,以及 真伪现实主义 的论争的演变过程。

现实主义是 文学思想 和 表现方法 的统一体。

鲁迅强调文学的 审美性 与 功利性 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表现现实的“真”、人物灵魂的“深”和创作情感的“诚”,坚持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融合,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现代主义的象征性特征。 现实主义理论在现代中国受到了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西方理论,二是 西方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既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又抛弃了它的宗教色彩和回到中世纪的复古情绪,强调主观性和情绪性。

作为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有思想启蒙背景,它反 古典主义反 理想主义 ,追求理想、无限和自由个性。

五四思想文化的反叛精神、个性自由和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生存土壤,使浪漫主义成为一股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则是创造社的理论和创作实践。

40年代胡风提出了,强调精神的自我扩张,主体对客体的搏斗、拥抱和突击。

最先对中国文学产生诱惑的现代主义思想是 西方的新浪漫主义 。

象征主义在中国被翻译和介绍,催生了中国象征派诗,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都是象征派诗歌代表。

戴望舒的诗被誉为“新诗坛的尤物”,一首《雨巷》在幽怨、感伤的情绪里传达了流动、朦胧的旋律美,显示了诗的“纯粹” 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的各流派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心理分析。 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资格最老的流派,跨越了近代和现代文学两个阶段。

时期,便是“鸳鸯蝴蝶式文学的极盛时期”。

和 文学研究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成员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纯文学团体。

奠定文学研究会社团理论的是沈雁冰,在组织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郑振铎,创作实践的代表则是叶绍钧。

作为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主要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刊物,二是出丛书。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的融合,构成了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

创造社提倡艺术的 “表现”,反对“模仿”和“再现”,强调文学的直觉性、本能性和不自觉性,轻视社会理性的作用,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郁达夫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这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创造社文学方向转换的标志,当是以革命的情绪、无产阶级的情绪取代自我情绪。

后期创造社以《文化批判》为阵地,明确否定了旧我,淘汰了未及转换方向或转换不力的分子,以一种巨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文学的战斗集体中。

象征主义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先驱者是诗人波特莱尔,让.莫雷阿斯正式打出“象征主义”的旗号。

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等。

新月派中的闻一多对于新诗理论的建树较多,他在《晨报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阐述了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的主张。

朱湘也是格律诗理论的忠实执行者,他的《采莲曲》和闻一多的《死水》都被视为现代格律诗的典范之作。

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倾向上,徐志摩是自由主义,闻一多是爱国主义。

语丝社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这个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

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散文群,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散文。

30年代的现代诗派有的区别,“主情”为代表,“主知”以

现代诗派对中外诗歌艺术融会的探寻,实现了“化古”与“”化欧”。

现代诗派在诗的审美意识上摆脱了传统浪漫主义的笼罩,跨进现代主义了的洪流。

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师陀、萧乾等。林徽因的小说《九十九度中》则开创了京派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抒情气质不同的另一模式——抒情的书卷气。

京派文论,周作人重史,朱光潜重论,前者为京派寻找一个可供承传的传统依据;后者为京派引入西方美学血液。 京派文学以从容矜持的学人风范和虔诚执着的文人气度,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追求和谐、节制、恰当的审美意识。 中国的新感觉派深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感觉”,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的圣手”。

穆时英、刘呐鸥和施蛰存在艺术上各有千秋,穆时英、刘呐鸥多注重外在感觉;而施蛰存则多注重内在感觉。刘呐鸥、穆时英以新感觉为主,施蛰存则以心理分析见长。 刘呐鸥大力提倡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并翻译新感觉派短篇集《色情文化》,出版了新感觉派代表作《都市风景线》小说集。 七月派在文体上有七月派诗歌和小说,它主要以胡风和七月、《希望》两个杂志为中心而形成的文学流派。

七月派小说继承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又深受胡风文艺主张的影响,追求小说的“体验”和“启蒙”精神。它与以矛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有区别。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是一部规模很大、内容丰富的重要长篇小说,曾得到胡风的欣赏和高度评价。

九叶诗派是我国40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成员主要有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等九人。九叶诗人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在诗歌美学和艺术理论上,九叶诗人主张诗美的综合与平衡,提出诗的戏剧化。

九叶诗派的平衡美学体现在他们强调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即客体与主体、社会性与个人性、时代与自我的平衡。 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流派风格作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深受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影响。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理论特点。

答: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从自然主义分离出来走向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现代文论中的功利主义文艺思想。它继承五四时期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社会的剖析和批判,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主体的介入和细节真实的刻画。

运用具体作品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理论特色。(具体作品分析详见正文)

答:鲁迅对现实主义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探索,并确立了他在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的主导地位。他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与功利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表现现实的“真”、人物灵魂的“深”和创作情感的“诚”,坚持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融合,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现代主义的象征性特征。)

简述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思想渊源。

答:五四思想文化的反叛精神、个性自由和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生存土壤,使浪漫主义成为一股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影响创造社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思想还有传统渊源,传统道家哲学,屈原、李白有影响,尤其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的思维方式影响了郭沫若。另外,创造社还接受了西方文学中的新浪漫主义的影响,如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梅特林克的表现主义。多渠道的思想交流和多方位的接受眼光,使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得以形成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有何特点?

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既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又抛弃了它的宗教色彩和回到中世纪的复古情绪,强调主观性和情绪性,从五四文学充满反叛精神的浪漫主义到30年代拥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浪漫主义,到40年代浪漫主义,它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错并列,相互渗透、混合。

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和启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它独特而新奇的艺术手法契合了中国传统诗学,二是它建立在感觉、情绪基础上的美学魅力,三是它注重传达“内生命”的诗歌形式。

用具体作品分析说明鲁迅小说富于象征和隐喻意义。(具体分析详见正文)

答:鲁迅小说富于象征和隐喻,有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日记》里的“月亮”与“夜”,《药》里的“药”,它的主题也是象征的、隐喻的。《孔乙己》也有象征,它所设置的“看与被看”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其中有一个细节,写孔乙己极

高兴和自豪地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象征,表现孔乙己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意义。“示众”和小说《示众》都是象征的。小说《离婚》也有其象征和隐喻性。

鸳鸯蝴蝶派

所谓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个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后多达两百余人,分散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后来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几个大城市。开始没有固定的组织,后来成立了青社与星社。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李涵秋、王钝根、周瘦鹃、李定夷等。这些作家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才子佳人恋爱小说,铁马金戈的武侠小说,扑朔迷离的侦探小说,揭秘猎奇的社会小说……都是他们涉及的题材。“鸳鸯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称来指谓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派别,但是由于这一流派的作家不仅仅是写才子佳人的恋情小说,因此用鸳鸯蝴蝶派命名已无法概括众多题材的特色,于是,有人取该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礼拜六》名之,取其娱乐、消遣功能而称为《礼拜六》派。

简述鸳鸯蝴蝶派的两大价值取向。

鸳鸯蝴蝶派有两大价值取向,一是追求艺术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二是追求文学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奠定社团理论的是沈雁冰,在组织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郑振铎,创作实践的代表则是叶绍钧。文学研究会以《小说月报》为核心,形成一个有宗旨、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提出“为人生”的主张,就是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和讨论人生问题,文学的职责是要改良社会、改良人生。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成员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纯文学团体。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五四时期流行问题小说。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顾名思义,即是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鲁迅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他只是把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提出一些问题。但问题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问题小说,是指那些在明确的创作目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人生问题而自觉创作的小说。至于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是专指文学研究会作家在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指导下,以小说形式表现新时代到来之际的种种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贡献。

首先,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职能。 其次,大力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第三,致力于创作,为新文学推出一批重要的文学作品。 第四,重视文艺批评,积极开展文艺评论活动。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流派特征。

首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其三,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

创造社

1921年6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创造社以1926至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创造社成员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踏实地表现“内心的要求”,形成浪漫主义的主导倾向。1928年后期的创造社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在这过程中,受到了国内外“左”倾思潮的影响。1929年2月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创造社曾先后出版过《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并出版《创造丛书》。

以创造社为例,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有何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较,最大的特征便是理想性的表现,表现相对于现实的美好的人事境况,表现作家对理想的憧憬及其幻灭的痛苦。而创造社除其成立之前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特性外,其它作家大都致力于内心情绪的表现,如青春的悲哀、人生的苦闷等,而这些内心的情绪全都来自于现实感受和社会感应,是地道的现实情绪。其次,浪漫主义擅长于描写幻想中的事境,以时空的自由寄托理想,以超现实的世界折射现实世界。再次,浪漫主义倾向于用自然的美映照现实的丑,通过自然的美化寄托自己的理想,把美妙的自然当作自己不安定灵魂的最后归宿。他们完全把自然当作自我感受的对象,当作情绪发泄的契机。

试分析创造社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创造社作家群一经形成,便以自己特异的群体风采独标一格于文坛。首先,创造社作家群表现出青春文化品格。其次,创造社作家群信奉主情主义创作原则,他们推崇“自我”“情绪”和“表现”。第三,创造社作家群在文艺主张、创作内容和表现手法诸方面,常常带有先锋文学的特征。(要点提示)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

1)诗的暗示艺术。(2)省略和跳跃。(3)通感与“观念联终的奇特”(苏雪林语)。(4)意与境的“契合”。 (具体参见正文)

从主题意味角度看,象征派诗主要关注和表现的内容有哪些?

(1)人生和命运的悲哀。(2)死亡和梦幻。(3)爱情的欢乐和痛苦。(4)自然的感受与启示。(具体参见正文) 试析象征诗派的艺术形式。

象征诗派对新诗艺术表现手法和意象语言运用的新探索和新突破。 (1)注重诗的暗示功能。(2)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和色彩美。(3)追求想象、比喻的奇特和意象的创造。(4)追求诗的省略法。(具体参见正文)

新月社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由徐志摩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新月》等刊物。1926年4月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诗镌》,明确提出现代新诗格律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试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1)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倾向上,徐志摩是自由主义,闻一多是爱国主义。

(2)在意象营造上,徐志摩信手拈来,浑然天成,闻一多则呕心沥血,多沉重感。

(3)在“三美”的实践上,徐志摩和闻一多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差异。在实践诗的“三美”上,徐志摩突出的是音乐美,闻一多的突出成就则是“绘画美”。

试析新月社的新诗理论和实践。

新格律诗理论。新月派中的闻一多对于新诗理论的建树较多,他在《晨报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阐述了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的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闻一多的诗论对新月诗派具有理论的主导性,但在具体的诗歌实践中,新月诗派诗人也有自己的个性,有不同的艺术侧重点。但整个新月派的诗歌实践都比较注重诗歌形式的格律。具体地说,有闻一多的“三美”艺术特点,如追求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等。

语丝文体

指《语丝》文艺周刊上发表的,重视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和散文随笔等所形成的富有战斗特色的,风格泼辣幽默的文艺体裁。它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竭力抨击和讽刺旧事物,催促新事物的产生,为后来“左联”时期战斗性小品文的发展开了风气。

简述“语丝体”风格特色。

“语丝的文体”最早是孙伏园在《语丝的文体》中提出的,之后周作人在《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中加以阐发,指出其“唯一的条件是大胆与真诚”。后来鲁迅归结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但这些多倾向于思想立场上的总结,实际上,“语丝体”在文学风格和艺术上同样异常出色。从文章写法上说,《语丝》上多有漫谈式的文字,特别是反语的运用,简直是创造性的,通过独白、对白、旁白的形式以反语来进行讽刺,表现的极为成功。如鲁迅的《牺牲谟》、刘半农的《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周作人的《碰伤》、江绍原的仿近人体骂章川岛等等。总之,“语丝文体”形成了排旧促新、放纵而谈、说古论今、不拘一格的风格。(具体参见正文)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该刊明确宣布其诗歌主张:“诗就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派是拥有的刊物较多,除《现代》外,还有《水星》、《新诗》、《现代诗风》、《星火》、《今代文艺》等。现代诗派阵容强大,包括了一大批在30年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诗人,如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金克木、徐迟、施蛰存等。

30年代现代派诗人是如何实现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

现代诗派追求西方诗学与传统诗歌的创造融合,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点。首先表现在对中外诗艺相近的审美原则的思考和认同上。其次,在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时有着不同的审美选择和价值取向。现代派诗追求诗的现代意识。在诗的审美意识上,现代诗派明显摆脱了传统浪漫主义的笼罩,跨进了现代主义的洪流。现代诗派对中外诗歌艺术融会的探寻,实现了“化古”与“化欧”。

举例说明沈从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

书写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现实的人生和理想的人生形式。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的精雕细琢。将湘西人生状态书写到极致的是《边城》。出于“乡下人”的过敏气质及对“希腊小庙”供奉“人性”的依恋,当沈从文将笔触涉及城市文明和现代知识分子时,他不无揶揄和讽刺,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作者还在《神巫之爱》、《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等小说,创造想象和虚构的现代神话,以此寄托作者对具有悠久历史和风俗传说的苗族文化的挚爱以及对原始生命形式的礼赞。

试分析京派的创作特点。

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中形成了共同的特征。

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

在风格上,他们大多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在文体上,他们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要点)

新感觉派小说

1928年,刘呐鸥创办了《无轨列车》杂志,发表了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并在介绍了日本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同时也介绍了法国的新感觉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小说主要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同时,也与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关系密切。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

试分析新感觉派的艺术特色。

新感觉派的艺术特点,最为突出的是“感觉”。在客观对象中投入主观体验,以求使对象生命化和个性化,另外,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还表现在,电影蒙太奇的截取,意象的迭用,意识流的采用,通感的借助,声、光、色的杂存等。一是追求感觉的反常规和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二是新感觉派的结构特征。新感觉派的小说结构因作家的反常规感觉而别出心裁,它多由人物的直觉感受,主要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情绪流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意识流结构特点。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1937年10月抗战爆发后不久,由胡风主编的《七月》(半月刊)创刊。《七月》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以诗歌最有影响。与《七月》杂志联系密切,而又经常在《七月》发表诗歌的诗人,称七月诗派。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有胡风、艾青、田间、绿原、鲁藜、阿垅、冀汸、曾卓、牛汉、邹荻帆、孙钿等。艾青与田间与七月派关系最为密切,在《七月》上发表了很多重要作品。他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 从整体上看七月诗派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七月派诗派的总体特征可用明朗、朴实、激越、豪放”予以概括。这些特征,综合地表现在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艺术语言和形式建构诸方面。

(1)七月诗人的诗作抒写得最多最动情的就是泥土和大地;他们崇尚主观战斗精神,并毫无遮拦地将战斗的壮志激情贯注在诗篇中;他们将真实鲜活的生命感受与体验,情不自禁的抒发。七月诗人善于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宏伟主观,创作了许多规模宏富、气势浩大的史诗、抒情诗和叙事诗。表现出充实的革命激情和刚劲豪放的格调。

(2)七月诗派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体现出朴实明朗的特点。除大量的铺叙、描写和直抒胸臆外,也多用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段,都力求明朗清晰。

(3)七月派的语言具有朴素晓畅、新鲜单纯的特点。七月派的形式整体来说都属自由体,诗歌形式自由奔放。(答案为要点)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我国40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成员主要有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等九人。他们大都30年代末、40年代初开始写诗,直至抗战胜利后,先是各自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发表作品,由于对诗与现实的关系和诗歌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有一致的看法,围绕着《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刊物,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九叶诗派把审美追求建立在中西诗歌新的艺术交汇点上,创造性的融会了古诗和新诗的优良传统,成功借鉴了西方现代诗人的“非个人化”、“思想知觉化”的艺术精神及技法,形成了鲜明的流派特征。 试分析九叶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忧患意识

九叶诗人承传了中国文学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其诗作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情绪色调。九叶诗人讴歌人民的奋然抗争,诅咒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力求写出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九叶诗人是一群为人民抒唱心声的歌者,他们的诗作没有颓废虚无的色彩,不沉迷于个人的一己悲欢;他们宣布为了人民早日摆脱无边的苦难,自己要挺身奋战甚至奉献生命。

试论穆旦诗歌的艺术个性。

穆旦是40年代中国新诗派即九叶诗派的代表作家,穆旦的诗歌是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世界,在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张力的构造(2)用身体来思想(3)对传统诗意的反动。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练习

一、填空题

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一场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也是一种文学价值,并成为文学的 主流价值 。它经历了与自然主义的结合与分离,与 马克思主义 的融和,以及 真伪现实主义 的论争的演变过程。

现实主义是 文学思想 和 表现方法 的统一体。

鲁迅强调文学的 审美性 与 功利性 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表现现实的“真”、人物灵魂的“深”和创作情感的“诚”,坚持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融合,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现代主义的象征性特征。 现实主义理论在现代中国受到了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西方理论,二是 西方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既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又抛弃了它的宗教色彩和回到中世纪的复古情绪,强调主观性和情绪性。

作为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有思想启蒙背景,它反 古典主义反 理想主义 ,追求理想、无限和自由个性。

五四思想文化的反叛精神、个性自由和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生存土壤,使浪漫主义成为一股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则是创造社的理论和创作实践。

40年代胡风提出了,强调精神的自我扩张,主体对客体的搏斗、拥抱和突击。

最先对中国文学产生诱惑的现代主义思想是 西方的新浪漫主义 。

象征主义在中国被翻译和介绍,催生了中国象征派诗,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都是象征派诗歌代表。

戴望舒的诗被誉为“新诗坛的尤物”,一首《雨巷》在幽怨、感伤的情绪里传达了流动、朦胧的旋律美,显示了诗的“纯粹” 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的各流派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心理分析。 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资格最老的流派,跨越了近代和现代文学两个阶段。

时期,便是“鸳鸯蝴蝶式文学的极盛时期”。

和 文学研究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成员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纯文学团体。

奠定文学研究会社团理论的是沈雁冰,在组织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郑振铎,创作实践的代表则是叶绍钧。

作为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主要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刊物,二是出丛书。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的融合,构成了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

创造社提倡艺术的 “表现”,反对“模仿”和“再现”,强调文学的直觉性、本能性和不自觉性,轻视社会理性的作用,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郁达夫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这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创造社文学方向转换的标志,当是以革命的情绪、无产阶级的情绪取代自我情绪。

后期创造社以《文化批判》为阵地,明确否定了旧我,淘汰了未及转换方向或转换不力的分子,以一种巨大的热情投入到革命文学的战斗集体中。

象征主义最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先驱者是诗人波特莱尔,让.莫雷阿斯正式打出“象征主义”的旗号。

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等。

新月派中的闻一多对于新诗理论的建树较多,他在《晨报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阐述了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的主张。

朱湘也是格律诗理论的忠实执行者,他的《采莲曲》和闻一多的《死水》都被视为现代格律诗的典范之作。

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倾向上,徐志摩是自由主义,闻一多是爱国主义。

语丝社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这个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

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散文群,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散文。

30年代的现代诗派有的区别,“主情”为代表,“主知”以

现代诗派对中外诗歌艺术融会的探寻,实现了“化古”与“”化欧”。

现代诗派在诗的审美意识上摆脱了传统浪漫主义的笼罩,跨进现代主义了的洪流。

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师陀、萧乾等。林徽因的小说《九十九度中》则开创了京派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抒情气质不同的另一模式——抒情的书卷气。

京派文论,周作人重史,朱光潜重论,前者为京派寻找一个可供承传的传统依据;后者为京派引入西方美学血液。 京派文学以从容矜持的学人风范和虔诚执着的文人气度,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追求和谐、节制、恰当的审美意识。 中国的新感觉派深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感觉”,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的圣手”。

穆时英、刘呐鸥和施蛰存在艺术上各有千秋,穆时英、刘呐鸥多注重外在感觉;而施蛰存则多注重内在感觉。刘呐鸥、穆时英以新感觉为主,施蛰存则以心理分析见长。 刘呐鸥大力提倡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并翻译新感觉派短篇集《色情文化》,出版了新感觉派代表作《都市风景线》小说集。 七月派在文体上有七月派诗歌和小说,它主要以胡风和七月、《希望》两个杂志为中心而形成的文学流派。

七月派小说继承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又深受胡风文艺主张的影响,追求小说的“体验”和“启蒙”精神。它与以矛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有区别。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是一部规模很大、内容丰富的重要长篇小说,曾得到胡风的欣赏和高度评价。

九叶诗派是我国40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成员主要有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等九人。九叶诗人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在诗歌美学和艺术理论上,九叶诗人主张诗美的综合与平衡,提出诗的戏剧化。

九叶诗派的平衡美学体现在他们强调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即客体与主体、社会性与个人性、时代与自我的平衡。 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流派风格作浓烈且最有成就的诗人。深受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影响。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理论特点。

答: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从自然主义分离出来走向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现代文论中的功利主义文艺思想。它继承五四时期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社会的剖析和批判,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主体的介入和细节真实的刻画。

运用具体作品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理论特色。(具体作品分析详见正文)

答:鲁迅对现实主义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探索,并确立了他在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的主导地位。他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与功利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表现现实的“真”、人物灵魂的“深”和创作情感的“诚”,坚持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融合,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同时吸收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现代主义的象征性特征。)

简述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思想渊源。

答:五四思想文化的反叛精神、个性自由和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生存土壤,使浪漫主义成为一股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影响创造社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思想还有传统渊源,传统道家哲学,屈原、李白有影响,尤其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的思维方式影响了郭沫若。另外,创造社还接受了西方文学中的新浪漫主义的影响,如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梅特林克的表现主义。多渠道的思想交流和多方位的接受眼光,使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得以形成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有何特点?

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既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又抛弃了它的宗教色彩和回到中世纪的复古情绪,强调主观性和情绪性,从五四文学充满反叛精神的浪漫主义到30年代拥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浪漫主义,到40年代浪漫主义,它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错并列,相互渗透、混合。

象征主义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和启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它独特而新奇的艺术手法契合了中国传统诗学,二是它建立在感觉、情绪基础上的美学魅力,三是它注重传达“内生命”的诗歌形式。

用具体作品分析说明鲁迅小说富于象征和隐喻意义。(具体分析详见正文)

答:鲁迅小说富于象征和隐喻,有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日记》里的“月亮”与“夜”,《药》里的“药”,它的主题也是象征的、隐喻的。《孔乙己》也有象征,它所设置的“看与被看”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其中有一个细节,写孔乙己极

高兴和自豪地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象征,表现孔乙己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意义。“示众”和小说《示众》都是象征的。小说《离婚》也有其象征和隐喻性。

鸳鸯蝴蝶派

所谓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一个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后多达两百余人,分散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后来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几个大城市。开始没有固定的组织,后来成立了青社与星社。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李涵秋、王钝根、周瘦鹃、李定夷等。这些作家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才子佳人恋爱小说,铁马金戈的武侠小说,扑朔迷离的侦探小说,揭秘猎奇的社会小说……都是他们涉及的题材。“鸳鸯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称来指谓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派别,但是由于这一流派的作家不仅仅是写才子佳人的恋情小说,因此用鸳鸯蝴蝶派命名已无法概括众多题材的特色,于是,有人取该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礼拜六》名之,取其娱乐、消遣功能而称为《礼拜六》派。

简述鸳鸯蝴蝶派的两大价值取向。

鸳鸯蝴蝶派有两大价值取向,一是追求艺术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二是追求文学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奠定社团理论的是沈雁冰,在组织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郑振铎,创作实践的代表则是叶绍钧。文学研究会以《小说月报》为核心,形成一个有宗旨、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提出“为人生”的主张,就是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和讨论人生问题,文学的职责是要改良社会、改良人生。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成员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纯文学团体。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五四时期流行问题小说。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顾名思义,即是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鲁迅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他只是把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提出一些问题。但问题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问题小说,是指那些在明确的创作目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人生问题而自觉创作的小说。至于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是专指文学研究会作家在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指导下,以小说形式表现新时代到来之际的种种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贡献。

首先,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职能。 其次,大力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第三,致力于创作,为新文学推出一批重要的文学作品。 第四,重视文艺批评,积极开展文艺评论活动。

简述文学研究会的流派特征。

首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其三,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

创造社

1921年6月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创造社以1926至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创造社成员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踏实地表现“内心的要求”,形成浪漫主义的主导倾向。1928年后期的创造社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在这过程中,受到了国内外“左”倾思潮的影响。1929年2月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创造社曾先后出版过《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并出版《创造丛书》。

以创造社为例,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有何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较,最大的特征便是理想性的表现,表现相对于现实的美好的人事境况,表现作家对理想的憧憬及其幻灭的痛苦。而创造社除其成立之前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特性外,其它作家大都致力于内心情绪的表现,如青春的悲哀、人生的苦闷等,而这些内心的情绪全都来自于现实感受和社会感应,是地道的现实情绪。其次,浪漫主义擅长于描写幻想中的事境,以时空的自由寄托理想,以超现实的世界折射现实世界。再次,浪漫主义倾向于用自然的美映照现实的丑,通过自然的美化寄托自己的理想,把美妙的自然当作自己不安定灵魂的最后归宿。他们完全把自然当作自我感受的对象,当作情绪发泄的契机。

试分析创造社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创造社作家群一经形成,便以自己特异的群体风采独标一格于文坛。首先,创造社作家群表现出青春文化品格。其次,创造社作家群信奉主情主义创作原则,他们推崇“自我”“情绪”和“表现”。第三,创造社作家群在文艺主张、创作内容和表现手法诸方面,常常带有先锋文学的特征。(要点提示)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

1)诗的暗示艺术。(2)省略和跳跃。(3)通感与“观念联终的奇特”(苏雪林语)。(4)意与境的“契合”。 (具体参见正文)

从主题意味角度看,象征派诗主要关注和表现的内容有哪些?

(1)人生和命运的悲哀。(2)死亡和梦幻。(3)爱情的欢乐和痛苦。(4)自然的感受与启示。(具体参见正文) 试析象征诗派的艺术形式。

象征诗派对新诗艺术表现手法和意象语言运用的新探索和新突破。 (1)注重诗的暗示功能。(2)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和色彩美。(3)追求想象、比喻的奇特和意象的创造。(4)追求诗的省略法。(具体参见正文)

新月社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由徐志摩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新月》等刊物。1926年4月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诗镌》,明确提出现代新诗格律的理论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试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1)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倾向上,徐志摩是自由主义,闻一多是爱国主义。

(2)在意象营造上,徐志摩信手拈来,浑然天成,闻一多则呕心沥血,多沉重感。

(3)在“三美”的实践上,徐志摩和闻一多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差异。在实践诗的“三美”上,徐志摩突出的是音乐美,闻一多的突出成就则是“绘画美”。

试析新月社的新诗理论和实践。

新格律诗理论。新月派中的闻一多对于新诗理论的建树较多,他在《晨报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阐述了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的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闻一多的诗论对新月诗派具有理论的主导性,但在具体的诗歌实践中,新月诗派诗人也有自己的个性,有不同的艺术侧重点。但整个新月派的诗歌实践都比较注重诗歌形式的格律。具体地说,有闻一多的“三美”艺术特点,如追求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等。

语丝文体

指《语丝》文艺周刊上发表的,重视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杂文和散文随笔等所形成的富有战斗特色的,风格泼辣幽默的文艺体裁。它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竭力抨击和讽刺旧事物,催促新事物的产生,为后来“左联”时期战斗性小品文的发展开了风气。

简述“语丝体”风格特色。

“语丝的文体”最早是孙伏园在《语丝的文体》中提出的,之后周作人在《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中加以阐发,指出其“唯一的条件是大胆与真诚”。后来鲁迅归结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但这些多倾向于思想立场上的总结,实际上,“语丝体”在文学风格和艺术上同样异常出色。从文章写法上说,《语丝》上多有漫谈式的文字,特别是反语的运用,简直是创造性的,通过独白、对白、旁白的形式以反语来进行讽刺,表现的极为成功。如鲁迅的《牺牲谟》、刘半农的《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周作人的《碰伤》、江绍原的仿近人体骂章川岛等等。总之,“语丝文体”形成了排旧促新、放纵而谈、说古论今、不拘一格的风格。(具体参见正文)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该刊明确宣布其诗歌主张:“诗就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派是拥有的刊物较多,除《现代》外,还有《水星》、《新诗》、《现代诗风》、《星火》、《今代文艺》等。现代诗派阵容强大,包括了一大批在30年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诗人,如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金克木、徐迟、施蛰存等。

30年代现代派诗人是如何实现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

现代诗派追求西方诗学与传统诗歌的创造融合,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点。首先表现在对中外诗艺相近的审美原则的思考和认同上。其次,在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时有着不同的审美选择和价值取向。现代派诗追求诗的现代意识。在诗的审美意识上,现代诗派明显摆脱了传统浪漫主义的笼罩,跨进了现代主义的洪流。现代诗派对中外诗歌艺术融会的探寻,实现了“化古”与“化欧”。

举例说明沈从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

书写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现实的人生和理想的人生形式。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的精雕细琢。将湘西人生状态书写到极致的是《边城》。出于“乡下人”的过敏气质及对“希腊小庙”供奉“人性”的依恋,当沈从文将笔触涉及城市文明和现代知识分子时,他不无揶揄和讽刺,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作者还在《神巫之爱》、《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等小说,创造想象和虚构的现代神话,以此寄托作者对具有悠久历史和风俗传说的苗族文化的挚爱以及对原始生命形式的礼赞。

试分析京派的创作特点。

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中形成了共同的特征。

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

在风格上,他们大多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在文体上,他们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要点)

新感觉派小说

1928年,刘呐鸥创办了《无轨列车》杂志,发表了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并在介绍了日本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同时也介绍了法国的新感觉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小说主要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同时,也与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关系密切。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

试分析新感觉派的艺术特色。

新感觉派的艺术特点,最为突出的是“感觉”。在客观对象中投入主观体验,以求使对象生命化和个性化,另外,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还表现在,电影蒙太奇的截取,意象的迭用,意识流的采用,通感的借助,声、光、色的杂存等。一是追求感觉的反常规和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二是新感觉派的结构特征。新感觉派的小说结构因作家的反常规感觉而别出心裁,它多由人物的直觉感受,主要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情绪流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意识流结构特点。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1937年10月抗战爆发后不久,由胡风主编的《七月》(半月刊)创刊。《七月》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以诗歌最有影响。与《七月》杂志联系密切,而又经常在《七月》发表诗歌的诗人,称七月诗派。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有胡风、艾青、田间、绿原、鲁藜、阿垅、冀汸、曾卓、牛汉、邹荻帆、孙钿等。艾青与田间与七月派关系最为密切,在《七月》上发表了很多重要作品。他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 从整体上看七月诗派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七月派诗派的总体特征可用明朗、朴实、激越、豪放”予以概括。这些特征,综合地表现在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艺术语言和形式建构诸方面。

(1)七月诗人的诗作抒写得最多最动情的就是泥土和大地;他们崇尚主观战斗精神,并毫无遮拦地将战斗的壮志激情贯注在诗篇中;他们将真实鲜活的生命感受与体验,情不自禁的抒发。七月诗人善于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宏伟主观,创作了许多规模宏富、气势浩大的史诗、抒情诗和叙事诗。表现出充实的革命激情和刚劲豪放的格调。

(2)七月诗派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体现出朴实明朗的特点。除大量的铺叙、描写和直抒胸臆外,也多用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段,都力求明朗清晰。

(3)七月派的语言具有朴素晓畅、新鲜单纯的特点。七月派的形式整体来说都属自由体,诗歌形式自由奔放。(答案为要点)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我国40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成员主要有辛笛、陈敬容、穆旦、袁可嘉、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等九人。他们大都30年代末、40年代初开始写诗,直至抗战胜利后,先是各自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发表作品,由于对诗与现实的关系和诗歌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有一致的看法,围绕着《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刊物,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九叶诗派把审美追求建立在中西诗歌新的艺术交汇点上,创造性的融会了古诗和新诗的优良传统,成功借鉴了西方现代诗人的“非个人化”、“思想知觉化”的艺术精神及技法,形成了鲜明的流派特征。 试分析九叶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忧患意识

九叶诗人承传了中国文学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其诗作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情绪色调。九叶诗人讴歌人民的奋然抗争,诅咒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力求写出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九叶诗人是一群为人民抒唱心声的歌者,他们的诗作没有颓废虚无的色彩,不沉迷于个人的一己悲欢;他们宣布为了人民早日摆脱无边的苦难,自己要挺身奋战甚至奉献生命。

试论穆旦诗歌的艺术个性。

穆旦是40年代中国新诗派即九叶诗派的代表作家,穆旦的诗歌是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世界,在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张力的构造(2)用身体来思想(3)对传统诗意的反动。


    相关文章

    8.思潮流派研究

    第五章 思潮流派研究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含义.异同及联系 定义: 一般而言,文学流派是由有着共同审美追求与相似艺术风格的作家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结构.如"竹林七贤"."新月派"."京派&quo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 ...

    当代文学流派思潮阅读书目

    1. 寻根小说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 王安忆<小鲍庄> 阿城<棋王> 李航育的葛洲坝系列小说 2. 现代派小说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曲> 3. ...

    中文的学科方向

    中文的学科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各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范围如下: 1. 汉语言文字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大方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包括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 ...

    南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学科梯队,"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研究生课程,&q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 人: 刘伟炜 制定(修订) 时间: 2011 年 8月 所在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与经贸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古代外国文学 教学目 ...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文学风格是成熟的作家独特的艺术创作力的标志. 文学流派是文学风格的随行者,它是随着相似风格的作家群的出现而出现的,没有风格就没有流派.文学流派的产生是文学创作活动繁荣的标志. 一.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涵义 文学风格包括作 ...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历史·必修3(人教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盛行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欧洲的革命.战争.改革不断,政局动荡. (3)社会各阶 ...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评论有关知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正确了解作者观点: 2.通过分析有关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训练概括能力: 3.比较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同时了解不同的读书方法: ...

    文艺.电影基础知识

    文艺基础知识 文艺基础知识 001 艺术 被广泛认同,专门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