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顺自然看淡世俗与生死

  第十六章   【本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臆解】   消除所有欲念,达到虚空的极致,保持内心平静,守神归一,透过世间万物生发的表象,我观察到它们回环往复的运行规律。草木初生,叶绿花繁,最终又都枯萎凋零,各自回归于本根。叶落归根可以视为寂静,这种寂静也便是回归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万物最终回归生命静寂的初始状态即是永恒,懂得这永恒的自然法则才可以称为明道。不懂得生命的这种永恒法则,轻举妄动,胡作非为,最终就会导致灾祸降临。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了生命及其法则,才能做到胸怀宽广,顺其自然地无所不包容;心广而能容,才能明辨是非与高下,做到公正而无所偏私;公正无私者,才能治身与正人如一,得到民众的拥护,乃至于成为天下之王;君临天下,依然能做到正德修身,才能与天地相通相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则德亦与天地相合,内心淡定至于虚无之极致,这才算是得道;化道于心,融身于道,穷极虚无,那便是永恒之境;有容而后能公、能王、能天、合道,四者齐备,则可谓生命与天地齐同,就算身形寂灭亦无危殆。   【评说】   说到“没身不殆”,一般世人会心存疑虑:那怎么可能?甚至于会把它当作是胡言乱语。可另一方面,后世的道教信徒却是深信不疑,并且缘于这一点而求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所谓炼丹之士,以为炼得仙丹就可进入极乐仙境。这两种态度,其实都误解了老子,与老子的思想本意相去甚远。这里,老子要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呢?人,只有透彻地了解了生命,穷极虚无,才能顺其自然地生活,无妄见,无妄言,无妄行,才能把生死看开看淡,生则生,死则死;把得失看轻看透,得则得,失则失。如此,则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则得有何喜,失有何悲?很显然,这里讲的是修心养性,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不是那些无知的道教徒们所孜孜以求的修身之术。《庄子·养生主》里记载: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而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來,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順也。安时而处順,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是帝之悬解。”无论生死,皆视为自然,如此超脱,才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精髓。   第十七章   【本经】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臆解】   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几个层次:最好的,也即是社会政治最清明理想的时候,君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百姓仅知道有君主的存在,视君主如常人,非神亦非仇;其次,君主有所施为,其德可见,恩惠可以称道,所以百姓拥戴并赞颂他;再其次,君主以威治国,以刑罚统驭天下,百姓便有所畏惧并敬而远之;最坏的,君主无德失威,百姓就会轻慢他,甚至在心里咒骂他。君主不能取信于天下,百姓也就不以诚心侍奉君主。要慎重啊,作为君主,一言一行都不可以随便。功业成就了,百姓无需感念君主的功德,都认为那是自然的事情,这才是君主与百姓同心同德的理想政治社会。   【评说】   对于“太上下知有之”的那种理想政治社会,我不敢向往,或许,只有让人类回归到原始状态,才有可能出现吧。因为人性便是这样:没有谁不喜欢听赞扬的话,没有谁不想得到他人的敬重。我自己也不例外,尽管也知道,那些其实于我并无益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祈求“其次亲而誉之”的社会的到来,让我们拥有值得亲爱并赞颂的领袖吧。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也不妨想想,我能让天下百姓“亲而誉之”么?如果不能,可否思考一下,应该再做些什么或是不应该做什么?   第十八章   【本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臆解】   自然的大道不能通行于天下,人们便开始倡导仁义;智慧被世人认同,虚伪与奸诈也就相伴而来;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人们才想到以孝慈来维系社会关系;社会混乱,政局动荡的时候,便有忠义之士出来匡正除邪。   【评说】   端坐在书桌前,闭上双目,清除世俗杂念,让我们回到太古时候吧:原野里,草木生发,各种动物杂然相处,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然各取之有度,无损于自然的平衡。作为其间的一个群体,人类亦遵守这一法则,有所获而生则幸,被捕获而死亦为常事。父子相承,母子相亲,兄弟相和,夫妇相顺,一切皆来得自然,无任何造作与伪饰,天下无所谓君主与政治,各相安守,太平无事。当此之时,何来仁义与孝慈之说?哪里需要智慧与忠臣?回到现实中来,人类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能往前走,不可能倒退到原始时候。然而,我们不妨常让心灵流浪,回到人类的出发点,在自然中去感受生命,觉悟人生的真谛。当此之世,人们若能谨记孟子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依儒家的道德观修身养性,或许不失为自救之策,从而让世间多一些自然的人性,少一点勾心斗角,多一些自然的闲适,少一点辛苦忙碌吧。   第十九章   【本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臆解】   屏退圣贤理想,抛弃智慧,归于无为,民众便会获得百倍于今的福利;断绝仁爱思想,丢弃信义,崇尚自然,民众就会恢复天然孝慈的本性;拒绝机巧主张,不刻意占有物质财富,精神归一,盗贼也就销声匿迹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都是人为的诈伪文饰,不足以用来教化百姓,所以还是要让百姓的思想归于大道: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笃朴处世行事,减少私心,淡薄名利欲望,去除浮华,弃绝学问,方可至于无忧无虑。   【评说】   老子主张质朴,反对追逐华美,在他看来,凡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而生产的精美物品,实则于人无所用,当不得衣食,所以要求世人“见素抱朴”,此诚至言。然而,人性总是追求新奇与华美,所以这话便成了耳边风,没人听得进去,老子也几乎变成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当今之世,物品可谓极度丰富,可真正于人有益者又有多少?疯狂的创造与生产,损耗资源,破坏环境,更是后患无穷。如此想来,人类还是宜抑制私欲,奉行“无为”。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巧利的追逐,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文化,比如古代贵族的奢侈用品,不都成为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么?   第二十章   【本经】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臆解】   世事纷乱,顺从与抗逆又有什么分别?美善与邪恶又有什么差异?有道之人所畏惧的,我们不能不心怀畏惧。而世俗人心浮动,无所归依,我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众人皆放纵情感与欲望,就像是饿了急着去分享祭祀时的太牢,也像是一到春天便急忙登高赏景。只有我甘于淡泊,不敢纵情声色,像是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没有情感、知识与欲望,熟睡在摇篮之中,任人摇晃,像是无所依凭。众人皆有所余积,唯独我像是被万物所遗弃,一无所有。我只知守一而不移,完全是愚人心态,真是愚钝啊。世俗之人仿佛什么都明白,我独昏昧无知;世俗之人仿佛洞察天下万事万物,我独昏暗不明。行走在世间,我就像是在海浪上漂浮不定、不知归止的一片木叶。众人都各有各的事情,而我独无为,还迟钝愚笨并且浅陋,不肯随波逐流。世上也只有我与众人不一样,看重并求索生育万物的大道。   【评说】   如果说第十五章是行道者的精神素描,那么这一章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则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行道者了。他洞悉天地之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却不懂得融身于现实生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世事一无所知,不知名利为何物,不懂得追逐物质的享受。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他只是静静地立于一隅,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天地万物与人间万事都在心中又似乎都与自己无关,有时竟浑然忘却身在何处,甚至分不清物我之别。你要说他痴傻吧,他却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神游天地之外。这是怎样一位遗世而独立的老人啊,难怪后人尊奉他为神明。   第二十一章   【本经】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臆解】   于物与人而言,最高德行的具体表现是遵循大道,顺着天然的品性而生存。道作为一种事物而存在,却又恍惚不可捉摸,无固有之形状。虽然恍恍惚惚不可捉摸,但人们能感知它的影像;虽然隐隐约约无固有之形状,但它又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道虽深远不可见,但万物因之而生,其中自有精气神。道之精气纯真无诈伪,是实实在在可以信赖与效验的。自古及今,道不曾泯灭,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万物亦凭借它的精气而生发。我怎么知道万物因道之精气而生发呢?究察眼前万物生发的规律便可知晓。   【评说】   一直在论道,可到底什么是道呢?于是,老子作了这样的描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却又恍惚不可见;要说它虚妄,它又有精、真、信,万物皆因它而生发。对此,庄子在《知北游》里如是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显然,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认识中,道就是天地间既实在而又抽象的规律。但在当时,他们也只能那样对道进行解释,一般人还是难以理解,不然也就不会有后世儒家所标榜的伪道德了,也不会有那虚无不足信的道教了。只有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天下万物与世间万事皆有规律,天地皆依规律而运行,这时以规律来解说何谓道,也就简明得多了。当然了,这怪不得老子,在当时条件下,他能对道作出这样精准的描述,已经相当难得了。毕竟,他终究是一个人,并不是所谓的神。另外,“以此”的后边,我总觉得应该还有一段话才完整。帛书本的后边就把第二十四章置于其后,这不妨作为一种参考。   第二十二章   【本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臆解】   树木弯曲可保全,人能曲己可求全;枉屈之木可矫正而直,德亏之人亦可成正直之士;地势低下而水流注,品德谦卑而道归往人归附;器物残破了会被更换,不弃敝旧者则常能自新;每次少取,可以常有所得;拥有太多,则会陷入迷惑。所以圣人谨守大道,作为天下的法式。不只相信自己所见,常能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才会看得更明白;不自以为是,常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更能彰显自己;不自取其美,常能与人分享,才能得到拥护而成功;不自高自大,鄙薄他人,才能取人之长日有进步。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锋。古人所说“曲则全”这句话,哪里有半点虚假啊!确实明白这个道理,则遇事不会与人相争,可成为天下之所归,众望之所属。   【评说】   关于“曲则全”的理解,我们不妨参照庄子《人世间》里的一段文字:“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南怀瑾在解读这一句时,举了尧传帝位于舜的事情,认为他其实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子孙后代,因为他的儿子丹朱做不好天下君主,如果继位有可能被人逐杀。这自然也是一种较恰当的解说。当然了,世事总是因时因地因势而异,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欧阳修在《伐树记》里就说:“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此言亦是正理。为什么老子反复强调“不争”呢?因为能争的那些物事皆不能长久,即使暂时得到了,最终依旧会失去,人死则万事休,想明白了这一点,还有争的必要么?朱熹评注时说:“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实为大谬。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第十六章   【本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臆解】   消除所有欲念,达到虚空的极致,保持内心平静,守神归一,透过世间万物生发的表象,我观察到它们回环往复的运行规律。草木初生,叶绿花繁,最终又都枯萎凋零,各自回归于本根。叶落归根可以视为寂静,这种寂静也便是回归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万物最终回归生命静寂的初始状态即是永恒,懂得这永恒的自然法则才可以称为明道。不懂得生命的这种永恒法则,轻举妄动,胡作非为,最终就会导致灾祸降临。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了生命及其法则,才能做到胸怀宽广,顺其自然地无所不包容;心广而能容,才能明辨是非与高下,做到公正而无所偏私;公正无私者,才能治身与正人如一,得到民众的拥护,乃至于成为天下之王;君临天下,依然能做到正德修身,才能与天地相通相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则德亦与天地相合,内心淡定至于虚无之极致,这才算是得道;化道于心,融身于道,穷极虚无,那便是永恒之境;有容而后能公、能王、能天、合道,四者齐备,则可谓生命与天地齐同,就算身形寂灭亦无危殆。   【评说】   说到“没身不殆”,一般世人会心存疑虑:那怎么可能?甚至于会把它当作是胡言乱语。可另一方面,后世的道教信徒却是深信不疑,并且缘于这一点而求所谓长生不老之术。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所谓炼丹之士,以为炼得仙丹就可进入极乐仙境。这两种态度,其实都误解了老子,与老子的思想本意相去甚远。这里,老子要表明的是什么观点呢?人,只有透彻地了解了生命,穷极虚无,才能顺其自然地生活,无妄见,无妄言,无妄行,才能把生死看开看淡,生则生,死则死;把得失看轻看透,得则得,失则失。如此,则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则得有何喜,失有何悲?很显然,这里讲的是修心养性,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不是那些无知的道教徒们所孜孜以求的修身之术。《庄子·养生主》里记载: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而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來,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順也。安时而处順,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是帝之悬解。”无论生死,皆视为自然,如此超脱,才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精髓。   第十七章   【本经】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臆解】   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几个层次:最好的,也即是社会政治最清明理想的时候,君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百姓仅知道有君主的存在,视君主如常人,非神亦非仇;其次,君主有所施为,其德可见,恩惠可以称道,所以百姓拥戴并赞颂他;再其次,君主以威治国,以刑罚统驭天下,百姓便有所畏惧并敬而远之;最坏的,君主无德失威,百姓就会轻慢他,甚至在心里咒骂他。君主不能取信于天下,百姓也就不以诚心侍奉君主。要慎重啊,作为君主,一言一行都不可以随便。功业成就了,百姓无需感念君主的功德,都认为那是自然的事情,这才是君主与百姓同心同德的理想政治社会。   【评说】   对于“太上下知有之”的那种理想政治社会,我不敢向往,或许,只有让人类回归到原始状态,才有可能出现吧。因为人性便是这样:没有谁不喜欢听赞扬的话,没有谁不想得到他人的敬重。我自己也不例外,尽管也知道,那些其实于我并无益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祈求“其次亲而誉之”的社会的到来,让我们拥有值得亲爱并赞颂的领袖吧。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也不妨想想,我能让天下百姓“亲而誉之”么?如果不能,可否思考一下,应该再做些什么或是不应该做什么?   第十八章   【本经】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臆解】   自然的大道不能通行于天下,人们便开始倡导仁义;智慧被世人认同,虚伪与奸诈也就相伴而来;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人们才想到以孝慈来维系社会关系;社会混乱,政局动荡的时候,便有忠义之士出来匡正除邪。   【评说】   端坐在书桌前,闭上双目,清除世俗杂念,让我们回到太古时候吧:原野里,草木生发,各种动物杂然相处,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然各取之有度,无损于自然的平衡。作为其间的一个群体,人类亦遵守这一法则,有所获而生则幸,被捕获而死亦为常事。父子相承,母子相亲,兄弟相和,夫妇相顺,一切皆来得自然,无任何造作与伪饰,天下无所谓君主与政治,各相安守,太平无事。当此之时,何来仁义与孝慈之说?哪里需要智慧与忠臣?回到现实中来,人类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能往前走,不可能倒退到原始时候。然而,我们不妨常让心灵流浪,回到人类的出发点,在自然中去感受生命,觉悟人生的真谛。当此之世,人们若能谨记孟子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依儒家的道德观修身养性,或许不失为自救之策,从而让世间多一些自然的人性,少一点勾心斗角,多一些自然的闲适,少一点辛苦忙碌吧。   第十九章   【本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臆解】   屏退圣贤理想,抛弃智慧,归于无为,民众便会获得百倍于今的福利;断绝仁爱思想,丢弃信义,崇尚自然,民众就会恢复天然孝慈的本性;拒绝机巧主张,不刻意占有物质财富,精神归一,盗贼也就销声匿迹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都是人为的诈伪文饰,不足以用来教化百姓,所以还是要让百姓的思想归于大道: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笃朴处世行事,减少私心,淡薄名利欲望,去除浮华,弃绝学问,方可至于无忧无虑。   【评说】   老子主张质朴,反对追逐华美,在他看来,凡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而生产的精美物品,实则于人无所用,当不得衣食,所以要求世人“见素抱朴”,此诚至言。然而,人性总是追求新奇与华美,所以这话便成了耳边风,没人听得进去,老子也几乎变成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当今之世,物品可谓极度丰富,可真正于人有益者又有多少?疯狂的创造与生产,损耗资源,破坏环境,更是后患无穷。如此想来,人类还是宜抑制私欲,奉行“无为”。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巧利的追逐,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文化,比如古代贵族的奢侈用品,不都成为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么?   第二十章   【本经】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臆解】   世事纷乱,顺从与抗逆又有什么分别?美善与邪恶又有什么差异?有道之人所畏惧的,我们不能不心怀畏惧。而世俗人心浮动,无所归依,我看不到出路在哪里。众人皆放纵情感与欲望,就像是饿了急着去分享祭祀时的太牢,也像是一到春天便急忙登高赏景。只有我甘于淡泊,不敢纵情声色,像是还不会发出笑声的婴儿,没有情感、知识与欲望,熟睡在摇篮之中,任人摇晃,像是无所依凭。众人皆有所余积,唯独我像是被万物所遗弃,一无所有。我只知守一而不移,完全是愚人心态,真是愚钝啊。世俗之人仿佛什么都明白,我独昏昧无知;世俗之人仿佛洞察天下万事万物,我独昏暗不明。行走在世间,我就像是在海浪上漂浮不定、不知归止的一片木叶。众人都各有各的事情,而我独无为,还迟钝愚笨并且浅陋,不肯随波逐流。世上也只有我与众人不一样,看重并求索生育万物的大道。   【评说】   如果说第十五章是行道者的精神素描,那么这一章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则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行道者了。他洞悉天地之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却不懂得融身于现实生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世事一无所知,不知名利为何物,不懂得追逐物质的享受。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他只是静静地立于一隅,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天地万物与人间万事都在心中又似乎都与自己无关,有时竟浑然忘却身在何处,甚至分不清物我之别。你要说他痴傻吧,他却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神游天地之外。这是怎样一位遗世而独立的老人啊,难怪后人尊奉他为神明。   第二十一章   【本经】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臆解】   于物与人而言,最高德行的具体表现是遵循大道,顺着天然的品性而生存。道作为一种事物而存在,却又恍惚不可捉摸,无固有之形状。虽然恍恍惚惚不可捉摸,但人们能感知它的影像;虽然隐隐约约无固有之形状,但它又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道虽深远不可见,但万物因之而生,其中自有精气神。道之精气纯真无诈伪,是实实在在可以信赖与效验的。自古及今,道不曾泯灭,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万物亦凭借它的精气而生发。我怎么知道万物因道之精气而生发呢?究察眼前万物生发的规律便可知晓。   【评说】   一直在论道,可到底什么是道呢?于是,老子作了这样的描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却又恍惚不可见;要说它虚妄,它又有精、真、信,万物皆因它而生发。对此,庄子在《知北游》里如是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显然,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认识中,道就是天地间既实在而又抽象的规律。但在当时,他们也只能那样对道进行解释,一般人还是难以理解,不然也就不会有后世儒家所标榜的伪道德了,也不会有那虚无不足信的道教了。只有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天下万物与世间万事皆有规律,天地皆依规律而运行,这时以规律来解说何谓道,也就简明得多了。当然了,这怪不得老子,在当时条件下,他能对道作出这样精准的描述,已经相当难得了。毕竟,他终究是一个人,并不是所谓的神。另外,“以此”的后边,我总觉得应该还有一段话才完整。帛书本的后边就把第二十四章置于其后,这不妨作为一种参考。   第二十二章   【本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臆解】   树木弯曲可保全,人能曲己可求全;枉屈之木可矫正而直,德亏之人亦可成正直之士;地势低下而水流注,品德谦卑而道归往人归附;器物残破了会被更换,不弃敝旧者则常能自新;每次少取,可以常有所得;拥有太多,则会陷入迷惑。所以圣人谨守大道,作为天下的法式。不只相信自己所见,常能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才会看得更明白;不自以为是,常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更能彰显自己;不自取其美,常能与人分享,才能得到拥护而成功;不自高自大,鄙薄他人,才能取人之长日有进步。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锋。古人所说“曲则全”这句话,哪里有半点虚假啊!确实明白这个道理,则遇事不会与人相争,可成为天下之所归,众望之所属。   【评说】   关于“曲则全”的理解,我们不妨参照庄子《人世间》里的一段文字:“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南怀瑾在解读这一句时,举了尧传帝位于舜的事情,认为他其实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子孙后代,因为他的儿子丹朱做不好天下君主,如果继位有可能被人逐杀。这自然也是一种较恰当的解说。当然了,世事总是因时因地因势而异,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欧阳修在《伐树记》里就说:“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此言亦是正理。为什么老子反复强调“不争”呢?因为能争的那些物事皆不能长久,即使暂时得到了,最终依旧会失去,人死则万事休,想明白了这一点,还有争的必要么?朱熹评注时说:“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实为大谬。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相关文章

    逍遥者的"无为"

    提要:"无为"的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庄子的"无为"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生观上,一方面体现在他的治国观上,并且两方面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对后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 关键词:庄子 逍遥 无为 ...

    庄子一梦蝶飞舞

    率性任真,非毁礼法的庄子,妻子死后击盆而歌的庄子,安时处顺,穷通自乐的庄子,晓梦迷蝴蝶的庄子,庄子这个奇怪疯癫智慧的形象,穿越时空携着他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带着历史的凄风苦雨向我走来. 庄子名周,战国蒙人,即今河南商丘人,是即老子之后, ...

    看淡世俗尘埃 也是解脱

    ·        人的骨头眼里或多或少的都透露着一股邪气,社会变了,就连做梦都和以前不一样了.疯狂,叫嚣,沉默,浮躁好似下水道一样遍布各个街道和拐角. ·  ·  ·        到处都是机关暗道,整就是个特务迷城,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坏人 ...

    2009-11-23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第三讲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 第三讲 维摩居士林 维觉 2009-11-23 大家好!今天的华严境界是开始有点问题,但后来好.但是有两个事情有意思,一个是我的那个紫檀木的香炉找不到了,怎么找也没有,在西安看到的,当时觉得好,XYX 就买了送给我, ...

    看淡一切的句子

    1.习惯用那虚伪的笑,来掩饰内心的伤痛. 2.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在可以追逐的未来.后来才发现,那些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唱过的歌.流过的泪.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在无数的夜里,说过的话.打过的电话.思念过的人.流过的眼泪--看见 ...

    真实的[红楼梦]──甄士隐与贾雨村

    刘如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人生真假两面的代言人 <红楼梦>既然要告诉人们人生如梦,生死富贵皆天定,转瞬即逝,不过是个幻化的假象,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如何让人从虚幻的假象中跳出来,显然更是本书最后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也是写此书 ...

    从偶然到超然

    摘要:余华的创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创作倾向,其前期先锋小说让人感到现实世界的黑暗和无边的苦难:90年代以来,余华开始与现实和解,以同情.理解的眼光看待普通的人和事,其文风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活着>就是其文风转变的代表性 ...

     果智法师 :为什么我要在风口浪尖上选择还俗?

    为什么我要在风口浪尖上选择还俗?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长辈的传统习惯思维中,出家.还俗都是很丢脸难过的事情,因为要断子绝孙了.而在一些学佛弟子或对佛法恭敬的居士眼里,却是非常神圣神秘神奇的事情,高不可攀,不敢成就自己穿上僧服.所以都对出家这事 ...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儒道两家向来非常重视人生意义问题.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人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他发问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