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正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价值正是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真正的发展。如何积极探索优质教学的策略,构建自主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我觉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目标的达成应立足“三个重视”。

一、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为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这门课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充分运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每堂课从计算机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所蕴含的知识、技巧之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究欲。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各种教学手段。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除了采用理论与上机结合的传统教法外,还可通过游戏激趣,如用游戏“爱劳动的好孩子”学习鼠标的运用,“搬运工”练习上下键的移动,“打地鼠”进行指法练习等,还可进行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各种擂台赛,对学生的操作速度、运用能力进行测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3.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评价,完善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教师评分、同学之间不记名互评、以及把作品展示欣赏评价。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参与评价,学生也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及时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让学生满怀信心,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唤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度。

二、重视实践操作

教育理论家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

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落实了课堂的“有效性”。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许多学习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实践操作来实现。学生从学习心理机制、途径是同化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发现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要做到收放自如、价值引领。积极为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如学习Windows的文件基本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建立文件夹、查找自己的文件或其他某同学的文件、复制、移动文件到自己建立的文件夹等;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样本并布置具体录入和编辑、排版任务等。总之,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避免了上机课的盲目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认知潜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他们的“协作者”。如在讲解画图软件时,首先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了解工具的用途,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教师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并适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质疑与解疑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发现意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信息素养提高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性课堂的一种延伸。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教育亦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新课改理念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与利用信息的道德观,使学生具有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在效果、效率、效用与效益,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生长点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三个重视”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搭建了一个平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不断实践、总结,找出更佳、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积极构

建师生自由对话、同构共生的有效课堂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刘淑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

(3)朱惠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探索》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正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价值正是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真正的发展。如何积极探索优质教学的策略,构建自主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我觉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目标的达成应立足“三个重视”。

一、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为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这门课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充分运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每堂课从计算机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所蕴含的知识、技巧之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究欲。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各种教学手段。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除了采用理论与上机结合的传统教法外,还可通过游戏激趣,如用游戏“爱劳动的好孩子”学习鼠标的运用,“搬运工”练习上下键的移动,“打地鼠”进行指法练习等,还可进行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各种擂台赛,对学生的操作速度、运用能力进行测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3.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评价,完善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教师评分、同学之间不记名互评、以及把作品展示欣赏评价。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参与评价,学生也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及时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让学生满怀信心,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唤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度。

二、重视实践操作

教育理论家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

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落实了课堂的“有效性”。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许多学习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实践操作来实现。学生从学习心理机制、途径是同化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发现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要做到收放自如、价值引领。积极为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如学习Windows的文件基本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建立文件夹、查找自己的文件或其他某同学的文件、复制、移动文件到自己建立的文件夹等;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样本并布置具体录入和编辑、排版任务等。总之,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避免了上机课的盲目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认知潜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他们的“协作者”。如在讲解画图软件时,首先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了解工具的用途,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教师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并适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质疑与解疑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发现意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地、创造性地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信息素养提高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性课堂的一种延伸。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教育亦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新课改理念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与利用信息的道德观,使学生具有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在效果、效率、效用与效益,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生长点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三个重视”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搭建了一个平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不断实践、总结,找出更佳、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积极构

建师生自由对话、同构共生的有效课堂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刘淑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来》

(3)朱惠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探索》


    相关文章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摘 要: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觉悟.学习和成长所需能力.创新精神,打造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精彩课堂.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222 ...

    学校课题实验方案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xx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 ...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强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植和发扬学校特色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推进教育与管理改革,提升学校品 ...

    思政课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思政课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朝华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 首先,满怀关爱之情施教. ...

    关于作文文采

    关于"文采"的重要性,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 ...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_1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直是语文教师追求和思考的问题.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必须把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教师由主角变为配角,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 ...

    迎接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汇报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中学全体师生,对莅临我校进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x中学创办于1914年11月,前身是旧制县立初级中学,1 ...

    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胡锦涛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