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合唱训练

小学生合唱训练

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二)合唱的分类

它包括三种形式:

1.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部与男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就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于协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三)童声的类别

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

稚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于稚声期。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交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很窄的歌,而且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其不稳定。

童声期:从六周岁开始至12周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身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

严格的来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至8岁为童声前期,此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从

为培养孩子们具有多声部的音乐感觉打下良好基础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阶段。

2.9至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合唱团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此阶段的合唱的总音域为:低声部G—B1,中声部B—D2,高声部C1—G2。

3.12岁至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尅是进入变声。童声后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处于此阶段的合唱团我们习惯上称为少年合唱团。

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会早些)就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微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由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声带的适应性较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渡过了变声期。但男孩子就不同了,他们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在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变声期,此时合唱整体的总音域是低声部F—B1,中声部A—D2,高声部C1—A2。这个时期的合唱团应少女为主体,男孩子如果善于运用假声,则应鼓励他们仍然参加合唱活动。

(四)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

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首先是音色,音色细柔些的为高声部,音色浓厚些的为低声部;其次的依据是孩子嗓音的音域,嗓音较高,能唱到e2以上的为高声部,高音唱到d2或唱到e2很费力者为低声部;第三个依据是发声的方法,用真假结合的唱法,唱高音时感觉较容易者为高声部,感觉较难者为低声部,也可以说喊直感较多的宜为低声部,歌唱技法掌握得较好的宜为高声部;第四个依据则是:应按声部人数比例的需要划分。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以多点、声音可以大些。声音要清脆、明亮、人

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总之要把上述四个依据结合起来,综合地划分每人的声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对声部划分不合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划分声部时,把音乐素质偏低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应选择音乐素养好些的学生参加低声部,使集体音响更易和谐,减少跑调情况的发生。

(五)童声合唱团的类型和配置

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20人,声部为齐唱。 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组成,人数10—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个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的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各声部在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如下:

二部合唱 高:低 4 :3 或5 :4

三部合唱 高:中:低 5 :3 :4或10 :6 :7

四部合唱 S1:S2:A1:A2 10 :5 :4 :7或10 :4 :4 :7

混声四部合唱 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10:6:7:6

(六)合唱的排列方式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低。

二、小学生合唱团的组建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大约在30—60人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和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合唱队员的招收与管理

具备什么样的歌唱条件的学生才宜于开始训练合唱呢?

第一是能够分辨小二度(半音),并能比较准确的模唱;第二是音阶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 )间的相对高度观念较为清楚(也就是说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基本掌握这二条歌唱能力以及在生理上音域发育较宽时(超过八度)一般应在小学三年级。对这两条歌唱能力不具备者勉强地提前进行合唱训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利于孩子们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基础发展,反而得不偿失,欲速不达。因而幼儿与低年级孩子还是以简易的齐唱主旋律为宜,应选择音域部宽的歌曲来练唱,其学习方向是打好音准节奏和基本声音方法这三方面的基础。

招收方法:

其一在音乐课上挑选。通过平时学生在音乐课上抽查个别学生表演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其二在学期音乐测评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

其三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但这些是可以在队员入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较强的节奏感、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潜力。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

1.音准(音要准)

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由三种:一种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正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老师再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do 降mi sol , do mi sol, Do 升mi sol , 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三是半音上下级进的听辨模唱和非自然音阶的大跳音程模唱。

2.音质(声音要自然)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考察了。让学生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又融合度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则是看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音色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

3.音域

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反之就分到低声部。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老师要按照合唱团及作品的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4.节奏感(能模仿拍或唱切分拍)

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如:两条节奏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更近一层的考查办法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模仿切分拍。在合唱中拍节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一定会唱的乱七八糟。但要知道一个人对于拍节有没有把握,就必须看能不能唱切分拍,若能唱切分拍,那么他对于拍节一定很有把握。并且有些曲子在拍节上进行变化才能将曲趣表现出来。

管理办法:

合唱是一个整体。大到突出的声音、表情、姿态,小到衣服的穿戴、纽扣,都有会影响整体。无论是平时的排练,或是彩排和正式演出,合唱队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合唱艺术是集体共同创造的艺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认为已经会唱自己的声部,就不按时参加训练,或者在排练中不认真积极地与指挥配合,结果在演出中跟不上集体甚至出现“放炮”现象。此外,有的人在演出、排练时目光不集中在指挥身上,消极演唱或者胡乱表现,这些都有可能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当合唱团成为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结而和谐的整体,才有可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

(二)训练曲目的选择

学校合唱团的组建不仅仅承担着提高学校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的合唱团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比赛,那么如何为比赛选择合适的曲目呢?

1.选材注意事项

(1)应以作品思想好、感情深、精神健康为主,高度重视作品在情趣上的熏陶作用,因为“陶冶情操”是合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2)曲调要优美、动听,尽可能达到演唱一首好的作品使人终生难忘的程度。

(3)(参赛曲目)讲究格调上的“刚与柔”;“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统一协调与适当变化”等多种样式的搭配。特色单一的选材将产生单调

或呆板感。

(4)符合比赛主题以及比赛评委口味的歌曲。(如红歌比赛与六一儿童节比赛)

(5)不同的比赛场地选择不同的歌曲。(如广场比赛和音乐厅比赛)

(6)关注合唱训练以及合唱艺术的新动向。

2.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

为了增加童声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更美好动听,同时也为了让作品的技术难度更适合本合唱团的具体情况,(如:合唱队员的不同年龄,演唱水平,领唱水平,合唱队人数多少以及排练时间的多少等)我们可以选择对初选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它也是作为合唱指挥训练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

三、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问题

(一)正确而良好的歌唱标准:

歌唱时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前四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的。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应符合以下标准: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呼吸

3.正确的起声,

4.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

5.圆润的音色

6.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

7.清晰的语言

8.准确的感情表达

(二)合唱训练的统一要求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更谈不上艺术的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就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

1.姿势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

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或者双手互握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态之中保持放松。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不论坐或立,要感到很高很轻地在臀部之上。

◆试想像你自己好像有一根绳子从你头的后面将你挂起来。

◆当你唱歌的时候,好的姿势总会使你感到自信。

2.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字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时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唱时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单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歌唱时的呼吸时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腭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口张,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

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一段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如果感到气息不够或者憋闷,都应作相对调整。

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比如孟晓东版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结尾部分的13拍的长音就可以采用“循环呼吸”的技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进行,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队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

◆每一个歌者应该对所要唱的乐句以充足的气息。

◆只要吸入的气量使歌唱的乐句唱的舒畅就够了,过多的气量那只会使肌肉僵硬。

◆学生应学会用腰围四周的扩大来吸气,用腹壁的挤缩来吸气。

◆最好的呼吸控制是由胸与腹的安静而平滑的联合动作。对声乐来说是用最少的气息通过深而有控制,安静而正常地排出来。横膈膜不过是吸气的肌肉,而腹壁是呼气的肌肉,而前膜壁是主要的力量,呼气必须靠前腹壁来完成。

◆歌唱时的呼吸不应当先于咬字吐字或与咬字吐字分开练习,歌唱者会因为过分注意呼吸而损害共鸣及咬字吐字。而这样很少能得到艺术性及有表情的演唱。

3.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合唱队员必须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歌曲色调的变化要求。

4.音色(音质)

通过对共鸣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合唱总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尔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个新的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在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

◆好的合唱音质应该表现在:“一个欢乐而微笑的表情”,“松弛而打开喉”,“自由活动的低下巴”,“没有决一死战的表情”,“没有拉紧感和紧张度”……

5.发声

儿童发声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宜多用上部共鸣(软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即含有鼻腔、额窦、蝶窦的共鸣),但这不等于说不让儿童有节制地、科学地运用下部共鸣(即口盖以下喉腔、咽腔口腔与胸腔的共鸣)。要知道发高音头声时,如有胸声参加,会使头声结实丰满;而发低音胸声时有头声参加,又会使胸声明亮柔和。上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顶”,发挥高位置作用;同时下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底”,发挥根基(支持)作用。——著名的童声训练专家彭其婉

“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部紧”(音乐教授马革顺语)。 练习方法:

(1)松:发声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2)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

(3)竖: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

(4)上:声音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

(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6)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

(7)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形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

(8)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

6.波动

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的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得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

7.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我们知道,童声合唱的音响就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童声合唱训练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提前,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和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以同样纯正的音高曲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以及所有声部的和声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

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8.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

保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由于合唱是集体活动,情绪的相互影响很重要。所以,当某一声部只要有一个人精神状态不对,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声部或整个合唱团的精神。其次,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损害嗓子。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让不使用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

总之,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做到了这些就可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

(三)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注意三个不同声区的歌唱要求:

在高声区,即#C以上,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虽然#C2的高度一般少儿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或略低)起,可以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声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声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在中声区则要用比较“竖”的声音歌唱,或者叫用“微微含着”的声音歌唱。这种声音经过了硬、软口盖的反射,并且有下方气息的控制。

在低声区be以下,要求声音不压、不撑。压,就是指压低声音的位置;撑,指歌唱时撑大喉咙。尽量用自然、舒服而且具有高位置的声音歌唱,这是低音高唱的原理。

2.什么是高位置,如何获得高位置?

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是歌声安放在嗅觉区打开的地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在生活中,由这个山头唱往另一山头的“打山歌”,以及向着远方呼喊都是具有高位置的声音。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会(气息与声音的位置),努力感觉它。通常闭口哼唱向

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觉;其次,要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用“扬眉、打呵欠似的口腔动作”、“闻花香似的打开嗅觉区”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合唱队员们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3.高声区真假声音结合的训练

第一步,先出现“虚闷感”音色,在声音缺乏力度的情况下,适当向上扩大音域,靠拢集体的音响。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之后,声音便会有进步。

第二步,有训练的假声音量并不少,音色并不暗,关键在如何努力充实、丰满高声区中的假声成分。

(1)气息不可上浮,吸气不可耸肩,让气息更深,并注意适当增强气息压力。

(2)适当地增大口腔容积,即口腔扩充。尽量多用咽腔上部的共鸣(口腔、鼻腔、头腔),坚持在歌唱时,口腔有适量的“空含感”。

(3)坚持声音的高位置。音越高假声成分越要多,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经过这样长期努力训练,反复琢磨体会之后,就可能做到高声区含有假声成分而不虚,用微声歌唱时,声音不会松懈。

4.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

气息的正确控制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一般说来,连音的悠长声音的歌唱,对于体会气息的控制是最为有效。因此,在练习气息的运用时,应多选择一些具有这方面特点的练声曲和歌曲。

5.关于“半声”、“虚假声”与“直声”、“自然声”的运用。 运用“半声”、“虚假声”进行声音训练,使我们很容易找到高位置与头声,宜于在合唱中训练声音的和谐和靠拢,可以说是训练合唱声音靠拢的速成法。用“半声”、“虚假声”来训练声音力度、速度、音色等的变化,往往能增加声音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但是,完全用“半声”、“虚假声”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合适的。“半声”、“虚假声”的唱法,一般声音位置比较靠后,更为关闭,因此它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缺乏童声的

甜美音色。听来更为成人化,缺乏孩子们歌声中生动、活泼的想象力,降低了童声的光彩与热情。

至于“直声”、“自然声”,虽然童声色彩较浓,但是音域狭窄(到e2已十分吃力),声音灵敏度低(指各种技术变化:强、弱、快、慢等而言),因而表现力较差。

总之,用一种声音方法或音色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适合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曲目的不同形象、感情需要、不同的声音训练的需要,安排相应的音色与方法

四、合唱训练中的一些方法

合唱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演出作品的选择,要与合唱团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骛远。二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1.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实践能建立正确的概念;这就要求指挥应有一个好的声音,并知道如何去运用,因为他是合唱团中唯一能被正确模仿的;但同时指挥也应了解放松的特征及表情可以模仿,但不能模仿音色及音质本身。

2.用形象生动地语言描述。

教师要能够将正确的方法、感觉、要求……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内在感觉或对已知的事物事情情感等方面的感知来想象歌曲演唱时所需要的技术或歌曲演唱时所要表现的情感等。比如说要求学生演唱时找到口腔内打开的感觉,可以形容为“口里仿佛有一枚鸡蛋”等。

3.重视“想象”能力的训练

很多合唱有很好的音质,但却忽略了合唱的“色彩”,而歌曲的色彩只有从歌词及音乐中,使歌者通过想象来形成应有的声音,有了想象,我们就能获得有目地的丰富的声音色彩。这也是我在歌曲演唱时常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在唱的同时能够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意境在眼前“播放歌曲的小电影”

所采用的方法。

4.在作品学习中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

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这就是气、声、字与行腔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训练中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在做呼吸和发声练习时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一旦演唱歌曲作品就很不稳定,他们就好像突然失忆了一样完全不记得刚刚在练习时的感觉,而一旦强调了呼吸的技巧,队员们则好像有不会唱歌了一样。这除了有其素质与修养的原因外,在技术上也许是没有解决好前三者与行腔的结合问题;在行腔中无论发音状态、母音的过渡、语言的表达,都是千变万化的,在合唱中要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有时会比独唱还要难。所以在对于没有很多时间专业集中训练的学校童声合唱团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会队员们基础的呼吸、发声、吐字的方法后,将这些技巧融入歌唱行腔中发展;这样以来,即完成了歌曲声部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歌曲的呼吸、发声与吐字咬字的训练,更深一层的说还能够将歌曲的情感也在这些活动中完成,可谓是一举多得。

5.循序渐进,分段训练。

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训练一首新的合唱曲目时,不要贪多以至于“嚼不烂”!最后导致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含糊不清。应该是分声部、分段训练。 例如:在学习三声部歌曲时,首先根据歌曲的乐段之间的关系或特点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或几段,在学习每一段时先唱熟高声部,再唱熟中声部,然后让高声部与中声部合唱几遍;再依同法来教低声部,唱好了后再与其他两个声部合唱,直到每个声部的成员都能熟练地演唱这个部分了,再依同法来教第二部分,等第二部分唱好了,再与第一部分连起来练习演唱;照这样将一首曲子唱完以后,音调和拍节上可算是成功了,然后再告诉他们歌曲其中的表情记号,那么一首曲子便能够初步入耳了。

小学生合唱训练

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二)合唱的分类

它包括三种形式:

1.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部与男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就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于协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三)童声的类别

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

稚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于稚声期。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交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很窄的歌,而且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其不稳定。

童声期:从六周岁开始至12周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身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

严格的来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至8岁为童声前期,此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从

为培养孩子们具有多声部的音乐感觉打下良好基础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阶段。

2.9至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合唱团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此阶段的合唱的总音域为:低声部G—B1,中声部B—D2,高声部C1—G2。

3.12岁至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尅是进入变声。童声后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处于此阶段的合唱团我们习惯上称为少年合唱团。

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会早些)就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微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由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声带的适应性较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渡过了变声期。但男孩子就不同了,他们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在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变声期,此时合唱整体的总音域是低声部F—B1,中声部A—D2,高声部C1—A2。这个时期的合唱团应少女为主体,男孩子如果善于运用假声,则应鼓励他们仍然参加合唱活动。

(四)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

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首先是音色,音色细柔些的为高声部,音色浓厚些的为低声部;其次的依据是孩子嗓音的音域,嗓音较高,能唱到e2以上的为高声部,高音唱到d2或唱到e2很费力者为低声部;第三个依据是发声的方法,用真假结合的唱法,唱高音时感觉较容易者为高声部,感觉较难者为低声部,也可以说喊直感较多的宜为低声部,歌唱技法掌握得较好的宜为高声部;第四个依据则是:应按声部人数比例的需要划分。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以多点、声音可以大些。声音要清脆、明亮、人

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总之要把上述四个依据结合起来,综合地划分每人的声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对声部划分不合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划分声部时,把音乐素质偏低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应选择音乐素养好些的学生参加低声部,使集体音响更易和谐,减少跑调情况的发生。

(五)童声合唱团的类型和配置

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20人,声部为齐唱。 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组成,人数10—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个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的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各声部在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如下:

二部合唱 高:低 4 :3 或5 :4

三部合唱 高:中:低 5 :3 :4或10 :6 :7

四部合唱 S1:S2:A1:A2 10 :5 :4 :7或10 :4 :4 :7

混声四部合唱 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10:6:7:6

(六)合唱的排列方式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低。

二、小学生合唱团的组建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大约在30—60人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和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合唱队员的招收与管理

具备什么样的歌唱条件的学生才宜于开始训练合唱呢?

第一是能够分辨小二度(半音),并能比较准确的模唱;第二是音阶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 )间的相对高度观念较为清楚(也就是说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基本掌握这二条歌唱能力以及在生理上音域发育较宽时(超过八度)一般应在小学三年级。对这两条歌唱能力不具备者勉强地提前进行合唱训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利于孩子们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基础发展,反而得不偿失,欲速不达。因而幼儿与低年级孩子还是以简易的齐唱主旋律为宜,应选择音域部宽的歌曲来练唱,其学习方向是打好音准节奏和基本声音方法这三方面的基础。

招收方法:

其一在音乐课上挑选。通过平时学生在音乐课上抽查个别学生表演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其二在学期音乐测评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

其三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但这些是可以在队员入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较强的节奏感、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潜力。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

1.音准(音要准)

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由三种:一种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正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老师再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do 降mi sol , do mi sol, Do 升mi sol , 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三是半音上下级进的听辨模唱和非自然音阶的大跳音程模唱。

2.音质(声音要自然)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考察了。让学生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又融合度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则是看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音色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

3.音域

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反之就分到低声部。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老师要按照合唱团及作品的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4.节奏感(能模仿拍或唱切分拍)

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如:两条节奏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更近一层的考查办法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模仿切分拍。在合唱中拍节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一定会唱的乱七八糟。但要知道一个人对于拍节有没有把握,就必须看能不能唱切分拍,若能唱切分拍,那么他对于拍节一定很有把握。并且有些曲子在拍节上进行变化才能将曲趣表现出来。

管理办法:

合唱是一个整体。大到突出的声音、表情、姿态,小到衣服的穿戴、纽扣,都有会影响整体。无论是平时的排练,或是彩排和正式演出,合唱队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合唱艺术是集体共同创造的艺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认为已经会唱自己的声部,就不按时参加训练,或者在排练中不认真积极地与指挥配合,结果在演出中跟不上集体甚至出现“放炮”现象。此外,有的人在演出、排练时目光不集中在指挥身上,消极演唱或者胡乱表现,这些都有可能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当合唱团成为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结而和谐的整体,才有可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

(二)训练曲目的选择

学校合唱团的组建不仅仅承担着提高学校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的合唱团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比赛,那么如何为比赛选择合适的曲目呢?

1.选材注意事项

(1)应以作品思想好、感情深、精神健康为主,高度重视作品在情趣上的熏陶作用,因为“陶冶情操”是合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2)曲调要优美、动听,尽可能达到演唱一首好的作品使人终生难忘的程度。

(3)(参赛曲目)讲究格调上的“刚与柔”;“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统一协调与适当变化”等多种样式的搭配。特色单一的选材将产生单调

或呆板感。

(4)符合比赛主题以及比赛评委口味的歌曲。(如红歌比赛与六一儿童节比赛)

(5)不同的比赛场地选择不同的歌曲。(如广场比赛和音乐厅比赛)

(6)关注合唱训练以及合唱艺术的新动向。

2.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

为了增加童声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更美好动听,同时也为了让作品的技术难度更适合本合唱团的具体情况,(如:合唱队员的不同年龄,演唱水平,领唱水平,合唱队人数多少以及排练时间的多少等)我们可以选择对初选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它也是作为合唱指挥训练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

三、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问题

(一)正确而良好的歌唱标准:

歌唱时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前四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的。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应符合以下标准: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呼吸

3.正确的起声,

4.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

5.圆润的音色

6.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

7.清晰的语言

8.准确的感情表达

(二)合唱训练的统一要求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更谈不上艺术的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就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

1.姿势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

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或者双手互握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态之中保持放松。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不论坐或立,要感到很高很轻地在臀部之上。

◆试想像你自己好像有一根绳子从你头的后面将你挂起来。

◆当你唱歌的时候,好的姿势总会使你感到自信。

2.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字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时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唱时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单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歌唱时的呼吸时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腭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口张,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

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一段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如果感到气息不够或者憋闷,都应作相对调整。

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比如孟晓东版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结尾部分的13拍的长音就可以采用“循环呼吸”的技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进行,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队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

◆每一个歌者应该对所要唱的乐句以充足的气息。

◆只要吸入的气量使歌唱的乐句唱的舒畅就够了,过多的气量那只会使肌肉僵硬。

◆学生应学会用腰围四周的扩大来吸气,用腹壁的挤缩来吸气。

◆最好的呼吸控制是由胸与腹的安静而平滑的联合动作。对声乐来说是用最少的气息通过深而有控制,安静而正常地排出来。横膈膜不过是吸气的肌肉,而腹壁是呼气的肌肉,而前膜壁是主要的力量,呼气必须靠前腹壁来完成。

◆歌唱时的呼吸不应当先于咬字吐字或与咬字吐字分开练习,歌唱者会因为过分注意呼吸而损害共鸣及咬字吐字。而这样很少能得到艺术性及有表情的演唱。

3.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合唱队员必须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歌曲色调的变化要求。

4.音色(音质)

通过对共鸣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合唱总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尔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个新的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在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

◆好的合唱音质应该表现在:“一个欢乐而微笑的表情”,“松弛而打开喉”,“自由活动的低下巴”,“没有决一死战的表情”,“没有拉紧感和紧张度”……

5.发声

儿童发声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宜多用上部共鸣(软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即含有鼻腔、额窦、蝶窦的共鸣),但这不等于说不让儿童有节制地、科学地运用下部共鸣(即口盖以下喉腔、咽腔口腔与胸腔的共鸣)。要知道发高音头声时,如有胸声参加,会使头声结实丰满;而发低音胸声时有头声参加,又会使胸声明亮柔和。上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顶”,发挥高位置作用;同时下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底”,发挥根基(支持)作用。——著名的童声训练专家彭其婉

“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部紧”(音乐教授马革顺语)。 练习方法:

(1)松:发声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2)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

(3)竖: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

(4)上:声音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

(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6)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

(7)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形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

(8)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

6.波动

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的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得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

7.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我们知道,童声合唱的音响就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童声合唱训练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提前,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和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以同样纯正的音高曲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以及所有声部的和声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

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8.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

保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由于合唱是集体活动,情绪的相互影响很重要。所以,当某一声部只要有一个人精神状态不对,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声部或整个合唱团的精神。其次,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损害嗓子。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让不使用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

总之,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做到了这些就可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

(三)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注意三个不同声区的歌唱要求:

在高声区,即#C以上,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虽然#C2的高度一般少儿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或略低)起,可以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声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声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在中声区则要用比较“竖”的声音歌唱,或者叫用“微微含着”的声音歌唱。这种声音经过了硬、软口盖的反射,并且有下方气息的控制。

在低声区be以下,要求声音不压、不撑。压,就是指压低声音的位置;撑,指歌唱时撑大喉咙。尽量用自然、舒服而且具有高位置的声音歌唱,这是低音高唱的原理。

2.什么是高位置,如何获得高位置?

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是歌声安放在嗅觉区打开的地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在生活中,由这个山头唱往另一山头的“打山歌”,以及向着远方呼喊都是具有高位置的声音。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会(气息与声音的位置),努力感觉它。通常闭口哼唱向

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觉;其次,要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用“扬眉、打呵欠似的口腔动作”、“闻花香似的打开嗅觉区”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合唱队员们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3.高声区真假声音结合的训练

第一步,先出现“虚闷感”音色,在声音缺乏力度的情况下,适当向上扩大音域,靠拢集体的音响。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之后,声音便会有进步。

第二步,有训练的假声音量并不少,音色并不暗,关键在如何努力充实、丰满高声区中的假声成分。

(1)气息不可上浮,吸气不可耸肩,让气息更深,并注意适当增强气息压力。

(2)适当地增大口腔容积,即口腔扩充。尽量多用咽腔上部的共鸣(口腔、鼻腔、头腔),坚持在歌唱时,口腔有适量的“空含感”。

(3)坚持声音的高位置。音越高假声成分越要多,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经过这样长期努力训练,反复琢磨体会之后,就可能做到高声区含有假声成分而不虚,用微声歌唱时,声音不会松懈。

4.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

气息的正确控制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一般说来,连音的悠长声音的歌唱,对于体会气息的控制是最为有效。因此,在练习气息的运用时,应多选择一些具有这方面特点的练声曲和歌曲。

5.关于“半声”、“虚假声”与“直声”、“自然声”的运用。 运用“半声”、“虚假声”进行声音训练,使我们很容易找到高位置与头声,宜于在合唱中训练声音的和谐和靠拢,可以说是训练合唱声音靠拢的速成法。用“半声”、“虚假声”来训练声音力度、速度、音色等的变化,往往能增加声音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但是,完全用“半声”、“虚假声”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合适的。“半声”、“虚假声”的唱法,一般声音位置比较靠后,更为关闭,因此它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缺乏童声的

甜美音色。听来更为成人化,缺乏孩子们歌声中生动、活泼的想象力,降低了童声的光彩与热情。

至于“直声”、“自然声”,虽然童声色彩较浓,但是音域狭窄(到e2已十分吃力),声音灵敏度低(指各种技术变化:强、弱、快、慢等而言),因而表现力较差。

总之,用一种声音方法或音色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适合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曲目的不同形象、感情需要、不同的声音训练的需要,安排相应的音色与方法

四、合唱训练中的一些方法

合唱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演出作品的选择,要与合唱团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骛远。二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1.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实践能建立正确的概念;这就要求指挥应有一个好的声音,并知道如何去运用,因为他是合唱团中唯一能被正确模仿的;但同时指挥也应了解放松的特征及表情可以模仿,但不能模仿音色及音质本身。

2.用形象生动地语言描述。

教师要能够将正确的方法、感觉、要求……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内在感觉或对已知的事物事情情感等方面的感知来想象歌曲演唱时所需要的技术或歌曲演唱时所要表现的情感等。比如说要求学生演唱时找到口腔内打开的感觉,可以形容为“口里仿佛有一枚鸡蛋”等。

3.重视“想象”能力的训练

很多合唱有很好的音质,但却忽略了合唱的“色彩”,而歌曲的色彩只有从歌词及音乐中,使歌者通过想象来形成应有的声音,有了想象,我们就能获得有目地的丰富的声音色彩。这也是我在歌曲演唱时常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在唱的同时能够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意境在眼前“播放歌曲的小电影”

所采用的方法。

4.在作品学习中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

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这就是气、声、字与行腔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训练中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在做呼吸和发声练习时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一旦演唱歌曲作品就很不稳定,他们就好像突然失忆了一样完全不记得刚刚在练习时的感觉,而一旦强调了呼吸的技巧,队员们则好像有不会唱歌了一样。这除了有其素质与修养的原因外,在技术上也许是没有解决好前三者与行腔的结合问题;在行腔中无论发音状态、母音的过渡、语言的表达,都是千变万化的,在合唱中要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有时会比独唱还要难。所以在对于没有很多时间专业集中训练的学校童声合唱团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会队员们基础的呼吸、发声、吐字的方法后,将这些技巧融入歌唱行腔中发展;这样以来,即完成了歌曲声部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歌曲的呼吸、发声与吐字咬字的训练,更深一层的说还能够将歌曲的情感也在这些活动中完成,可谓是一举多得。

5.循序渐进,分段训练。

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训练一首新的合唱曲目时,不要贪多以至于“嚼不烂”!最后导致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含糊不清。应该是分声部、分段训练。 例如:在学习三声部歌曲时,首先根据歌曲的乐段之间的关系或特点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或几段,在学习每一段时先唱熟高声部,再唱熟中声部,然后让高声部与中声部合唱几遍;再依同法来教低声部,唱好了后再与其他两个声部合唱,直到每个声部的成员都能熟练地演唱这个部分了,再依同法来教第二部分,等第二部分唱好了,再与第一部分连起来练习演唱;照这样将一首曲子唱完以后,音调和拍节上可算是成功了,然后再告诉他们歌曲其中的表情记号,那么一首曲子便能够初步入耳了。


    相关文章

    合唱队工作计划

    榆中县天池峡福和希望小学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合唱队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和扩大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 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充满欢乐和生机,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 ...

    什么是合唱

    提问:什么是合唱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什么叫多声部:就是分为高声,中声,低声.) 合唱分类: 依据人声的分类 ...

    试论高职合唱队的训练

    [摘 要]针对高职合唱队训练所出现的教学方式不正确,实践少,学员精神面貌不到位问题,提出当前高职合唱队训练必须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中,需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通过"唱""指"结合,培养学员的集体意识,教 ...

    2015-2016第一学期百灵鸟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百灵鸟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2015-2016第一学期 指导老师:杨慧 杨兰兰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加强我校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

    合唱社团教案

    合唱社团第一次活动教案 一. 教学内容 1.介绍合唱的意义: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教师选定相结合). ...

    合唱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合唱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声乐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小学音乐课内与课外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在学校里进行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 ...

    中学生合唱艺术的训练与提高

    <教学与管理>! 训练与提高!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张虹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合唱音乐已在中学于核心地位,它对确定训练任务,规定训练内容,选择 生音乐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训练方法和组织整个训练过程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 以训练目 ...

    赣马小学合唱队活动计划

    赣马小学合唱队活动计划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的艺术修养,使师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和学会部分中外合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我校组建由低年级学生40人,高年级学生60人的合唱队.本学期训练内容: 1. 用 ...

    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一点见解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从教十多年来,在学校童声合唱的组建与训练方面有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前些年,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参加过各种课外艺术辅导班.接受正规音乐训练的学生寥寥无几.那时候,评价各个合唱团的标准是声音响亮.整齐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