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作文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缓慢滞重,见效甚微。而写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基点。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农村中学的作为教学还是处于一个低迷且迷茫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对农村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农村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自己的见解,以期改善农村学生在写作中的困境。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作文教学 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的理念慢慢被广大农村老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作文教学还是处于一个迷茫且低迷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自己的见解,以期改变农村学生在写作中的困境。   1 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困惑   1.1 将“无”作“有”,编造事实。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六成的学生编造捡到贵重物品等事件,堂而皇之地用第一人称;将不是亲眼看到的事物,大大方方地收入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无中生有地变成好友。   1.2 为作文而作文,虚情假意。很多学生厌恶上作文课,有的学生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家长和同学看的,不便写真话,因而“制造”假的情感,在作文中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   1.3 讲评空而浮。好多教师不重视讲评,讲评只是对好的习作提出表扬,再或范读一、两篇比较好的习作;对差的习作进行批评。没有从根本上对好的习作的特点、特色进行赏析,对差的习作的不足寻找原因。   1.4 缺少表扬鼓励。学生初学作文总是有些畏难心理,非常需要老师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我们的好多老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往往是抱怨多,鼓励少,不能给学生树立写作信心,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微弱进步,也不注意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加重了学生作文的畏难心理。   2 写真人真事真情   老师对写作的爱好,以及充满激情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爱好写作的诱因。教师对写作的爱好,经过长期积累写作方面的诸多知识和特殊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能信手拈来,嘻笑怒骂皆可成文,而且对学生的指导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任何口头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将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学生中传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别人文化的营养,我曾把自己订阅的《读者》等杂志搬到教室,供学生课外阅读,在班里掀起了读书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收我的影响,很多学生购买了《鲁迅杂文》、郭沫若诗集、朱自清散文集等名家作品在班上争相传阅,并摘抄其中美句,进行感悟联想练习等方式,加强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乡村中学生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观察自己身边的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不熟悉的内容坚决不写。   3 教技法   3.1 教阅读。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2 教朗读背诵。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3 教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3.4 作文训练,注重讲评。作文讲评不仅是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讲评,获取作文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①充分激励,催人奋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中中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②快速批阅,及时反馈。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③批改具体,切忌空泛。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作文讲评不仅是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讲评,获取作文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教师在讲评中一定要抓住习作的共性与个性进行评价。共性就是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在全班进行讲评。给学生讲清楚优点“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优”;不足在哪些方面?个性就是要面评,特别是对作文能力差的同学更要注重面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一对一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总之,八仙过海,各有神通;百花斗艳,各有艳姿。农村的作文教学不能遵循城市的路子,而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立足农村实际,结合学生兴趣”,这才是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留心观察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村素材与写作技巧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逐渐地爱写作文、写好作文。使习作不再是天马行空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心灵的真情流露。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缓慢滞重,见效甚微。而写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基点。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农村中学的作为教学还是处于一个低迷且迷茫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对农村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农村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自己的见解,以期改善农村学生在写作中的困境。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作文教学 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的理念慢慢被广大农村老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作文教学还是处于一个迷茫且低迷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自己的见解,以期改变农村学生在写作中的困境。   1 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困惑   1.1 将“无”作“有”,编造事实。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六成的学生编造捡到贵重物品等事件,堂而皇之地用第一人称;将不是亲眼看到的事物,大大方方地收入自己的视野;将自己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无中生有地变成好友。   1.2 为作文而作文,虚情假意。很多学生厌恶上作文课,有的学生认为作文是写给老师、家长和同学看的,不便写真话,因而“制造”假的情感,在作文中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   1.3 讲评空而浮。好多教师不重视讲评,讲评只是对好的习作提出表扬,再或范读一、两篇比较好的习作;对差的习作进行批评。没有从根本上对好的习作的特点、特色进行赏析,对差的习作的不足寻找原因。   1.4 缺少表扬鼓励。学生初学作文总是有些畏难心理,非常需要老师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我们的好多老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往往是抱怨多,鼓励少,不能给学生树立写作信心,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微弱进步,也不注意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加重了学生作文的畏难心理。   2 写真人真事真情   老师对写作的爱好,以及充满激情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爱好写作的诱因。教师对写作的爱好,经过长期积累写作方面的诸多知识和特殊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能信手拈来,嘻笑怒骂皆可成文,而且对学生的指导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任何口头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将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学生中传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别人文化的营养,我曾把自己订阅的《读者》等杂志搬到教室,供学生课外阅读,在班里掀起了读书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收我的影响,很多学生购买了《鲁迅杂文》、郭沫若诗集、朱自清散文集等名家作品在班上争相传阅,并摘抄其中美句,进行感悟联想练习等方式,加强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乡村中学生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观察自己身边的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不熟悉的内容坚决不写。   3 教技法   3.1 教阅读。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2 教朗读背诵。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3 教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3.4 作文训练,注重讲评。作文讲评不仅是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讲评,获取作文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①充分激励,催人奋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中中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②快速批阅,及时反馈。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③批改具体,切忌空泛。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作文讲评不仅是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讲评,获取作文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教师在讲评中一定要抓住习作的共性与个性进行评价。共性就是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在全班进行讲评。给学生讲清楚优点“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优”;不足在哪些方面?个性就是要面评,特别是对作文能力差的同学更要注重面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一对一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总之,八仙过海,各有神通;百花斗艳,各有艳姿。农村的作文教学不能遵循城市的路子,而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立足农村实际,结合学生兴趣”,这才是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留心观察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村素材与写作技巧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逐渐地爱写作文、写好作文。使习作不再是天马行空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心灵的真情流露。


    相关文章

    农村学校作文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谈农村学校作文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缓慢滞重,见效甚微.而写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体现语文水平的 ...

    农村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学生作文总体水平欠佳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几个原因,之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让农村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以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 ...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策略 岷县蒲麻镇中心小学 刘平新 在农村学校的日常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费时多而收效微.学生怕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写起作文东拼西凑,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学生抱怨作文好 ...

    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农村中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河南省永城市城厢中学 黄福宽 还记得最近央视科教频道<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上那尴尬的一幕:"癞蛤蟆"三个字不仅参赛的中学生没有写对,而且仅有30%的现场观众写对,而这绝不是个 ...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三台县富顺镇初级中学校 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为"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积累的重要性无人 ...

    在习作中绽放美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习作中绽放美丽 作者:樊道红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5期 [摘 要] 随着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师们对"体验式作文教学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

    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庄浪县南坪学区苏坪小学 孟建刚 调查范围:庄浪县南坪乡教委小学教师 调查内容:教师的年龄结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工作成绩.获奖情况.教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统计调查.社会 ...

    2013年高考作文习作实例关于两会的作文素材之教育

    2013年高考作文习作实例:关于两会的作文素材之教育 过去10年,我国教育取得快速发展,教育投入在去年历史性地达到GDP的4%,教育公平也进一步扩大.可是,长期困惑我国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依旧存在,"择校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