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三法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三法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提炼历史课文的基本知识点。

第一,题目提炼法,就是根据历史课文的每一课和每一课的子题目来提炼基本的知识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题目表明这课主要讲的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然后再接着看子题目──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由此也就提炼出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要包括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二,内容提炼法,就是仔细阅读历史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列出历史现象的一些基本的因素,以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河姆渡的原始农耕”,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发现,“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主要讲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使用工具(石器、耒耜)、农作物(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植)、居住方式(房子,定居)、原始畜牧、器皿(陶器等),这样,就提炼出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也就掌握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第三,概括提炼法,就是在认真阅读理解历史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学生在阅读的理解历史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几个主要的知识点──涿鹿之战、黄帝──“人文始祖”、禅让制、夏朝的建立(建立者:禹;时间: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样,也就基本掌握了这课的基本历史知识点。

以点带面 展现多重历史画卷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学习指导

江苏 朱兆华

明清文化,犹如蜿蜒曲折的母亲河,冲下高山,穿越高原,吸纳黄土,融入无数支流,来到了广阔的华北平原,虽然两岸高圩紧束,令它窒息,但它依然汹涌,流向广阔无垠的大海。波涛中不时闪烁着点点科技之光,一艘艘文学之舟在河流中扬帆起航,还不时撞击出艺术的浪花。学习明清文化,不仅要知道它的亮丽,还要追根溯源,品味它的特质。

一、了解历史背景。随着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加强,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读书人不敢过问政治,从而使得这一时期与政治关系不密切的建筑、医学与科技等领域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此同时,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增加,文人墨客或借助于历史,或借助于神话,或将诗词与小说融为一体,曲折地表达着自己的愿望。

二、学会归类整理。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其科技成就涉及到医学、手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在文学领域,我国的小说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但学习中也容易将其中相类似的事物混淆起来,因此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

三、把握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的曲折反映,课题旗帜鲜明的赋予了明清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散发出浓浓的时代气息。紫禁城的建造巍峨壮观、雍容华贵、气势磅礴,不但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还讲究对称,更体现了皇家的九五至尊;科技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著作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上熠熠生辉。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重要阶段,这一特征在文学上有着最为鲜明的体现,《水浒传》塑造了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刚直不阿、蔑视权贵、勇于抗争,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红楼梦》描绘了人类坚贞的爱情,叙述了四大家族的衰亡,深刻地鞭挞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四、注重比较联系。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态地看待历史事物与历史现象,相反,要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历史,必须对类似的历史事物进行联系与比较。看待长城,可以将明长城与秦长城从修建目的、起迄点、建造者、历史存留、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感受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明代科技成就,可以联系宋元的科技,不但了解其代表性成就,还要知道它们对后世及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以此类推,可以将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艺术特色进行比较,进而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学形式的繁荣原因,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这两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学习时既要注重逐个突破,又要以点带面,整体感知,将这一串串貌似散落的珍珠编织成一幅金光闪闪的历史画卷。

学会自主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河北 王俊星

课后小结是一堂课的总结,在小结中要体现这一堂课的重点问题,同时也要把一堂课的知识整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以便更有利于掌握知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小结法。

一、问题小结法:就是通过一个问题总结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比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节,尽管课文分了三个小子目,在学完这一课时,可用一个问题小结:“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然后,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筑长城和开发边疆整合为一个问题,把一节课的知识贯穿起来。

二、示意图小结法:就是做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让这一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

比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小结时设计成如下示意图:

三、表格小结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设计制作表格的形式,总结课文的内容,把琐碎的问题明了化。

总结和梳理知识方法的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地总结。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的区别

疑问:

老师您好,我想问您在做历史的选择题时,会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怎么区别他们呢?

谢谢!

梦幻海岛

2010年10月3日

答复:

根本,根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本是草木的茎和主根。它们都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位。词典对“根本”的解释有“主要的、重要的”一义。所以,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说法不同,意思相近。主观原因指从事历史活动的人或集团的认识能力和实际作为,客观原因指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环境和条件。

马执斌

对历史教科书中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几点看法

山东肥城仪阳中学 张爱华

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不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愿用,学生不愿做。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思考与练习的独特功能,其他习题不能取代

课后思考与练习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补充知识、澄清认识、提高觉悟、总结课文等,这都是一般练习题所不能取代的。

1.补充知识的功能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受编写体例、知识结构等限制,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的形式、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提出来。如,每课课后“练一练”绝大多数是针对选择题进行的训练与考查,如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后练一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 诸子百家 B.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D. 道家和兵家。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罢黜百家”这一知识点,教材中是这样解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此题中涉及了对“罢黜百家”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浓缩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理解教材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思维习惯。因此,这就不仅是一道练习题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的问题。

2.澄清认识、提高觉悟的功能

一般练习题,大都从应试训练角度,侧重于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功能十分欠缺。但课后思考与练习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像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7课《内战烽火》“活动与探究”题:小讨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该题从所学的知识出发,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或现实问题,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是充分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澄清了认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水平所必需的。

3.提高学生动手活动和实践的能力

看电影写观后感、比一比、议一议、谈一谈、提炼信息、看图分析、讲故事、阅读分析等形式多样活泼,引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途径,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二、扬长避短,发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作用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挖掘现有课后思考与练习的潜力,扬长避短,改变传统的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只在课后做的做法,应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导课:

恰当地选择课后思考与练习导入新课,能够化平淡为神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后活动与探究教师课前先把解放战争开始国共力量对比出示给学生,教师此刻应及时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军事力量的强弱并不决定战争的成败”,效果会极佳。

导读:

变课后思考与练习为读书目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提高读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后活动与探究一题中: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1说: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学生2说: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就„„ ;你是怎么想的?究竟哪一观点正确,对此学生会有不同的猜测和深入的思考。

课堂提问:

用一些学生课后不愿做、形式比较平淡的“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基本问题作为课堂提问,发挥其设问明确、答案简单、难度不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把握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有些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形式上虽然比较简单,但其答案却概括了整框甚至整节的内容。例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后练一练填表,针对三大战役名称、发起时间、歼敌人数和历史意义列一表格让学生填写,其答案就概括了本课重点内容。用此类问题作小结,既达到了做题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但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及时进行了对比,帮助学生加强了记忆与理解,岂不一举两得。以上所谈,面对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现状,教材的编者和读者应引起重视,负起责任,共同开发、利用好这片濒于荒芜的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应有“大历史的眼光”

山 东 孟 鸥 张 君

最近去中学听历史课,总觉得我们的教师有点“本本主义”,他们过分依赖教材内容而无法用一种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还没有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无法为认知古代中国自身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故而我们教出来的历史,只能是片面的、支离的、枯燥的。

举例来说,初中历史开篇第1课名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材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为纵线,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一内容。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发

现教师还是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采取标记年代、地点、人种、工具、生活形式等知识点的模式,完成对中国远古居民的了解。而其所标记的这些内容,课本上已然清楚明了。显然,这样做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以为,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必须将其置于人类起源的大环境中。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站在人类历史起源的大背景中观照中国远古历史,才会给学生以完整清楚的知识图像与建构。我们可以把国际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近些年越发被中国学者接受的“非洲起源说”作为理解背景,即在距今约1500万年—2000万年以前,生活在非洲东部、印度北部及欧洲中部原始森林中的一种名为森林古猿的灵长类动物,被证明就是人类与猩猩的共同祖先。之后,随着地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距今约500万年—150万年左右,这些森林古猿逐步进化为能够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而他们生活的主要范围据考证就在今南部及东部非洲。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祖先最早都起源于非洲。在这里,教师不仅可以继续给学生介绍现在仍有争议的人类进化“单起源说”和“多起源论”,还应该鼓励学生查资料以作进一步的讨论。比如说你怎样看待“非洲起源说”?关于这个说法你找到了哪些证据?人类为什么最初是生活在热带?又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地球的其他地区和角落?通过这些讲述和讨论,其实教师无形中就给了学生一个大角度的视野看待历史,那么接下来中国远古历史的切入,自然也就顺畅了许多。教师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国的古人类遗址,如此一来,大小范围的知识学生都清楚并理解,相比背诵简单的几个知识点来说,效果会好很多。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知识。比如七年级(下)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之“郑和下西洋”一节,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件放在15世纪整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因为站在全球的背景之下,就能为郑和航海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进而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完整且理性地看待这一航海运动。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15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航海时代,在这个时间段里,西欧与中国几乎同时开展了远洋航海运动。不过由于二者航海的背景与目的不同,故而带来的结果也是迥异。15世纪的欧洲,因为遭受东方穆斯林世界的挤压而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资源匮乏、贫穷闭塞又被动挨打的欧洲人为了生存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即转向海洋,通过海路与东方进行贸易活动以求自救。于是,伴随着航海探险而来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地理大发现,还有海外利益的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人通过航行过程中的比较和认知,确定了自身在世界上的主导位置,从而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把握世界的自信去突破地理界线,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经济活动及政治扩张。

有了这样一个“他者”,我们自然会对郑和航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帝国为宣扬国威而采取的举动。它的出海,既无意于发展经济交流,攫取贸易利润,也不想进行政治、军事扩张。在宣扬国威的主旨下,郑和船队在经济上只是一个朝贡贸易的载体,即负责将宝物运出以行赏赐,再运回于百姓生活毫不相干的奢侈品(包括珍珠、宝石、沉香、苏木、胡椒、福鹿、狮子等)。在这里,我们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朝贡贸易”的形式不能给国家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相反只能造成国库的连年亏空与国家财政的巨额负担。也就是说,朝贡贸易的规模越大,国家与人民的负担就愈重。另外在政治方面,郑和船队只是一个超级帝国“怀柔远人”的形象代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到宣德于外,重塑大国心态。与西方人通过环游世界看清自己的结局不同,远航没有使中国人放眼世界,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反而是实行闭关锁国,直至被西方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在这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为什么中西方的航海效应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或警示作用?为什么中国会采取这样一种自大的心态来组织航海?它的背景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一直以来被视为伟大壮举的郑和远航?如何看待航海技术上的成就?如此思考,郑和航海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教材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教师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以怎样的视野去看待这些历史。基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用“大历史的眼光”教授与学习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三法

提炼历史课文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提炼历史课文的基本知识点。

第一,题目提炼法,就是根据历史课文的每一课和每一课的子题目来提炼基本的知识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题目表明这课主要讲的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然后再接着看子题目──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由此也就提炼出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要包括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二,内容提炼法,就是仔细阅读历史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列出历史现象的一些基本的因素,以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河姆渡的原始农耕”,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发现,“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主要讲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使用工具(石器、耒耜)、农作物(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植)、居住方式(房子,定居)、原始畜牧、器皿(陶器等),这样,就提炼出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也就掌握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第三,概括提炼法,就是在认真阅读理解历史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学生在阅读的理解历史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几个主要的知识点──涿鹿之战、黄帝──“人文始祖”、禅让制、夏朝的建立(建立者:禹;时间: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这样,也就基本掌握了这课的基本历史知识点。

以点带面 展现多重历史画卷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学习指导

江苏 朱兆华

明清文化,犹如蜿蜒曲折的母亲河,冲下高山,穿越高原,吸纳黄土,融入无数支流,来到了广阔的华北平原,虽然两岸高圩紧束,令它窒息,但它依然汹涌,流向广阔无垠的大海。波涛中不时闪烁着点点科技之光,一艘艘文学之舟在河流中扬帆起航,还不时撞击出艺术的浪花。学习明清文化,不仅要知道它的亮丽,还要追根溯源,品味它的特质。

一、了解历史背景。随着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加强,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读书人不敢过问政治,从而使得这一时期与政治关系不密切的建筑、医学与科技等领域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此同时,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增加,文人墨客或借助于历史,或借助于神话,或将诗词与小说融为一体,曲折地表达着自己的愿望。

二、学会归类整理。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其科技成就涉及到医学、手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在文学领域,我国的小说艺术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但学习中也容易将其中相类似的事物混淆起来,因此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

三、把握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的曲折反映,课题旗帜鲜明的赋予了明清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散发出浓浓的时代气息。紫禁城的建造巍峨壮观、雍容华贵、气势磅礴,不但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还讲究对称,更体现了皇家的九五至尊;科技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著作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上熠熠生辉。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重要阶段,这一特征在文学上有着最为鲜明的体现,《水浒传》塑造了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刚直不阿、蔑视权贵、勇于抗争,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红楼梦》描绘了人类坚贞的爱情,叙述了四大家族的衰亡,深刻地鞭挞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四、注重比较联系。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态地看待历史事物与历史现象,相反,要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历史,必须对类似的历史事物进行联系与比较。看待长城,可以将明长城与秦长城从修建目的、起迄点、建造者、历史存留、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感受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明代科技成就,可以联系宋元的科技,不但了解其代表性成就,还要知道它们对后世及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以此类推,可以将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艺术特色进行比较,进而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学形式的繁荣原因,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这两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学习时既要注重逐个突破,又要以点带面,整体感知,将这一串串貌似散落的珍珠编织成一幅金光闪闪的历史画卷。

学会自主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河北 王俊星

课后小结是一堂课的总结,在小结中要体现这一堂课的重点问题,同时也要把一堂课的知识整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以便更有利于掌握知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小结法。

一、问题小结法:就是通过一个问题总结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比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节,尽管课文分了三个小子目,在学完这一课时,可用一个问题小结:“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然后,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筑长城和开发边疆整合为一个问题,把一节课的知识贯穿起来。

二、示意图小结法:就是做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让这一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

比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小结时设计成如下示意图:

三、表格小结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设计制作表格的形式,总结课文的内容,把琐碎的问题明了化。

总结和梳理知识方法的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地总结。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的区别

疑问:

老师您好,我想问您在做历史的选择题时,会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怎么区别他们呢?

谢谢!

梦幻海岛

2010年10月3日

答复:

根本,根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本是草木的茎和主根。它们都是植物最重要的部位。词典对“根本”的解释有“主要的、重要的”一义。所以,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说法不同,意思相近。主观原因指从事历史活动的人或集团的认识能力和实际作为,客观原因指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环境和条件。

马执斌

对历史教科书中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几点看法

山东肥城仪阳中学 张爱华

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不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愿用,学生不愿做。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思考与练习的独特功能,其他习题不能取代

课后思考与练习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补充知识、澄清认识、提高觉悟、总结课文等,这都是一般练习题所不能取代的。

1.补充知识的功能

教材在编写时,由于受编写体例、知识结构等限制,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的形式、活动与探究的形式提出来。如,每课课后“练一练”绝大多数是针对选择题进行的训练与考查,如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后练一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 诸子百家 B. 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D. 道家和兵家。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罢黜百家”这一知识点,教材中是这样解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此题中涉及了对“罢黜百家”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浓缩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理解教材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思维习惯。因此,这就不仅是一道练习题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的问题。

2.澄清认识、提高觉悟的功能

一般练习题,大都从应试训练角度,侧重于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功能十分欠缺。但课后思考与练习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像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7课《内战烽火》“活动与探究”题:小讨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该题从所学的知识出发,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或现实问题,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是充分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澄清了认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水平所必需的。

3.提高学生动手活动和实践的能力

看电影写观后感、比一比、议一议、谈一谈、提炼信息、看图分析、讲故事、阅读分析等形式多样活泼,引导、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途径,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二、扬长避短,发挥课后思考与练习的作用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挖掘现有课后思考与练习的潜力,扬长避短,改变传统的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只在课后做的做法,应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导课:

恰当地选择课后思考与练习导入新课,能够化平淡为神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后活动与探究教师课前先把解放战争开始国共力量对比出示给学生,教师此刻应及时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军事力量的强弱并不决定战争的成败”,效果会极佳。

导读:

变课后思考与练习为读书目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提高读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后活动与探究一题中: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1说: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学生2说: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就„„ ;你是怎么想的?究竟哪一观点正确,对此学生会有不同的猜测和深入的思考。

课堂提问:

用一些学生课后不愿做、形式比较平淡的“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基本问题作为课堂提问,发挥其设问明确、答案简单、难度不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地把握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有些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形式上虽然比较简单,但其答案却概括了整框甚至整节的内容。例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后练一练填表,针对三大战役名称、发起时间、歼敌人数和历史意义列一表格让学生填写,其答案就概括了本课重点内容。用此类问题作小结,既达到了做题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但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及时进行了对比,帮助学生加强了记忆与理解,岂不一举两得。以上所谈,面对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现状,教材的编者和读者应引起重视,负起责任,共同开发、利用好这片濒于荒芜的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应有“大历史的眼光”

山 东 孟 鸥 张 君

最近去中学听历史课,总觉得我们的教师有点“本本主义”,他们过分依赖教材内容而无法用一种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还没有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无法为认知古代中国自身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故而我们教出来的历史,只能是片面的、支离的、枯燥的。

举例来说,初中历史开篇第1课名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材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为纵线,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一内容。不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发

现教师还是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采取标记年代、地点、人种、工具、生活形式等知识点的模式,完成对中国远古居民的了解。而其所标记的这些内容,课本上已然清楚明了。显然,这样做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以为,要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必须将其置于人类起源的大环境中。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站在人类历史起源的大背景中观照中国远古历史,才会给学生以完整清楚的知识图像与建构。我们可以把国际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近些年越发被中国学者接受的“非洲起源说”作为理解背景,即在距今约1500万年—2000万年以前,生活在非洲东部、印度北部及欧洲中部原始森林中的一种名为森林古猿的灵长类动物,被证明就是人类与猩猩的共同祖先。之后,随着地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距今约500万年—150万年左右,这些森林古猿逐步进化为能够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而他们生活的主要范围据考证就在今南部及东部非洲。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祖先最早都起源于非洲。在这里,教师不仅可以继续给学生介绍现在仍有争议的人类进化“单起源说”和“多起源论”,还应该鼓励学生查资料以作进一步的讨论。比如说你怎样看待“非洲起源说”?关于这个说法你找到了哪些证据?人类为什么最初是生活在热带?又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地球的其他地区和角落?通过这些讲述和讨论,其实教师无形中就给了学生一个大角度的视野看待历史,那么接下来中国远古历史的切入,自然也就顺畅了许多。教师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国的古人类遗址,如此一来,大小范围的知识学生都清楚并理解,相比背诵简单的几个知识点来说,效果会好很多。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知识。比如七年级(下)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之“郑和下西洋”一节,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件放在15世纪整体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因为站在全球的背景之下,就能为郑和航海寻找一个合适的“他者”,进而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完整且理性地看待这一航海运动。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15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航海时代,在这个时间段里,西欧与中国几乎同时开展了远洋航海运动。不过由于二者航海的背景与目的不同,故而带来的结果也是迥异。15世纪的欧洲,因为遭受东方穆斯林世界的挤压而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资源匮乏、贫穷闭塞又被动挨打的欧洲人为了生存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即转向海洋,通过海路与东方进行贸易活动以求自救。于是,伴随着航海探险而来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地理大发现,还有海外利益的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人通过航行过程中的比较和认知,确定了自身在世界上的主导位置,从而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把握世界的自信去突破地理界线,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经济活动及政治扩张。

有了这样一个“他者”,我们自然会对郑和航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一个自以为“世界文明中心”的帝国为宣扬国威而采取的举动。它的出海,既无意于发展经济交流,攫取贸易利润,也不想进行政治、军事扩张。在宣扬国威的主旨下,郑和船队在经济上只是一个朝贡贸易的载体,即负责将宝物运出以行赏赐,再运回于百姓生活毫不相干的奢侈品(包括珍珠、宝石、沉香、苏木、胡椒、福鹿、狮子等)。在这里,我们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朝贡贸易”的形式不能给国家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相反只能造成国库的连年亏空与国家财政的巨额负担。也就是说,朝贡贸易的规模越大,国家与人民的负担就愈重。另外在政治方面,郑和船队只是一个超级帝国“怀柔远人”的形象代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到宣德于外,重塑大国心态。与西方人通过环游世界看清自己的结局不同,远航没有使中国人放眼世界,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反而是实行闭关锁国,直至被西方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在这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为什么中西方的航海效应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或警示作用?为什么中国会采取这样一种自大的心态来组织航海?它的背景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一直以来被视为伟大壮举的郑和远航?如何看待航海技术上的成就?如此思考,郑和航海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教材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教师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以怎样的视野去看待这些历史。基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用“大历史的眼光”教授与学习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关文章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拓展与创新

    摘要:两岸高等教育30多年的交流与合作历史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一个规模不断扩张和领域不断拓展的历史,也是一个模式不断创新的历史.随着"陆生三法"的通过,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抓住历史发 ...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 国 石 拱 桥 说课稿 主讲人:汤泽良 单位:桐城市新安中学 时间:2010年10月 内容提要: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过程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一. 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初中教材中经典课文,对于初中生来说,值得学习 ...

    儒家"仁恕"思想在明朝录囚制度中的体现

    [摘 要]录囚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司法监督制度.它自西汉创建以来,被以后各朝沿袭,并不断发展完善,在各朝统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录囚制度经过演变,及至明朝,演变为会官审录,其名称虽有�化,形式也有革新,但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录囚是本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在师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本期世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九年级历史主要讲述的是世界历史,这套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 ...

    [美丽的颜色]教案(附反思)

    <美丽的颜色>教案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 ...

    历史教学工作小结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 ...

    藏戏说课稿

    7*<藏戏>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概述 这篇课文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比喻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 ...

    对银行"三法"构架的认识.存疑与建议

    对银行"三法"构架的认识.存疑与建议 论文类别: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三法"的出台与实施,无疑为我国银行业打造了基本框架,对于银行业依法审慎经营,银监部门依法审慎监管,有效防范与化 ...

    试论张子和学术思想对其他医学流派的渗透与影响

    作者单位:荆门市石化医院(湖北,448000) [摘要]  以张子和学术思想为主线,分析了金元四大家相互的学术传承与渗透情况:讨论了其对明清温病学兴盛所起的启蒙作用:其攻邪理论与"百病生于郁滞"论,成为日本汉方医古方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