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知识点归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过程:李大钊最早提出——延安整风(全党性)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提出:原因: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延安整风运动。

2、 必要性: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内在要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要求: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主要意义

1、两次飞跃:第一次: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意义:

A 、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B 、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C 、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 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式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历史根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现实依据: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科学的认识。

4、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5、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二讲、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党的集体结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

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实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亦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科学内涵:○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走向成熟。

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 核心与精髓:实事求是

2、 探索主题: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3、 内容: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资产阶级论:大资产阶级VS 民族资产阶级

B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E 、政策和策略理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F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G 、党的建设理论

4、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讲、邓小平理论

一、 形成和发展

形成:继承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外经验

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历史和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初步形成:1982年十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五大写进党章

二、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 核心与精髓:解放思想

2、 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

三、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 形成和发展

1、 形成:执政面临新的课题

2、 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3、 实践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 两大历史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地位: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 要求: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

二、 科学体系和内容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意义

1、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执政水平的提高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的理论武器。

第五讲、科学发展观

一、 形成

1、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适应新

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2、 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 现实依据:新世纪新阶段特征。

4、 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5、 提出:2003年10月————十七大写入党章。

二、主要内容: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

兼顾是根本方法。

1、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做到发展为了人们,发展依靠人们。

3、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三、意义:

1、 继承和传承性。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六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一、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1、形成:毛泽东提出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这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问题————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观点为思想路线奠定基础————延安整风,统一全党思想并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在全党确立。

2、重新确定:背景:国内百废待兴,两个凡是;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

步骤:真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民主是重要条件、尊重实践

3、邓小平的贡献: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对党的思

想路线有了完整的概括。

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 当前最大的实际是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要吃透理论、搞清理论。

3、 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

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4、 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三、 思想路线的意义:

1、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 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路线的思想基础。

3、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 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 坚持路线的要求:

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华。

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 理论创新: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和

思想方法;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4、 走自己的路: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形成:

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又决定了革命任务。

2、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总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统一战线的理论;

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有关军事战略的理论;

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党由小到大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理论。

二、 总路线的内容和基本的纲领

1、 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这是毛泽东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来的。

A 、 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

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之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反对封建主义,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 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 、 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及其政党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分布集中与农民联系密切,共同团结战斗。

a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b 、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是基本策略;

c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武装是坚强支柱;

d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

D 、 革命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时代

条件、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动力、新的革命前途);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指导思想史马列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总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 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

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A 、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B 、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

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得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 、 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主导是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服务大众,

来源于大众。

三、 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 依据: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以农民为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物质丰富,相对偏僻,

敌人统治薄弱;群众基础好;红军的存在;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是存在的根本原因。

2、 在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有机的统一。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

一正确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两个组成部分:工农联盟是基础、与民族资产阶级联盟是重要部分。 原则:独立自主、联合又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决定因素: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

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2、 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

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是建设新军队的基本前提是军队行动 的根本准则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3、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我批评的作风。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 解决了进行革命理论的问题,科学的回答了革命的方向,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的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 取得革命的巨大胜利。

3、 世界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第八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过渡: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建设和改造并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制定总路线的可行性:相当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要求走合作化道路;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形式有利于中国的过渡。

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初级化——高级社);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的方法:有利于团结私人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统一战线,有利于吸纳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

为什么要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性和可改造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国营经济占主导,工人对资产阶级的监督。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一步:初级国家形式:在私营企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初具社会主义性质)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第二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工人、资本家(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原则: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有对象)。

3、 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不仅社会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 误差: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5、 中国历史事实特色: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

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变革没有社会动荡,反而人民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的优势。

2、 表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确立了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阶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

3、 《中华五四宪法》的意义:是中国100多年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建设的总结,确立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用宪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确立下来,开始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开创新的政治环境。

4、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意义:

A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划时代的巨变。

B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提高了工农的积极性。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九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 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

刘少奇:走自己的路,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生产关系要同生产力相适应。 周恩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邓小平:整顿工业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朱德: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明确。

邓子恢:在农业中实行生产责任制。

文革期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永不称霸”。

总之: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取得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第二次飞跃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

1、 邓小平:提出: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一

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

2、 理论的重要意义: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的水平,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道路。 总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思想基础。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1992年提出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

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解决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这也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经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系和根本要求;毫不动摇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

一、 理论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认清半殖半封建国情———1978年之前:认识不完全清醒状态———邓小平第二次提出。

国外:列宁最早提出,但不完善。

1950——1960年: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科书》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指出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处于初级阶段理论。

1982年十二大报告: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指导方针的决议》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原因:有了一定的改革开放的经验;要深化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的认识。

党的十五大:提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十六大:提出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十七大: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

二、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两层含义: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不发达阶段。

即把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2、 基本特征:

a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c 、由农业向非农占大多数,包涵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

d 、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重大比重向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的历史转变。

e 、文盲半文盲占较大比重,科技文化落后向科技教育文化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f 、贫困人口占较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低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g 、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先后后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阶段。

h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i 、团结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3、 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

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地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 工业化任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任务。

2、 面临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

力,决定了要很长时期才能进入发达阶段。

总之:牢固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级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政策,埋头苦干,踏实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 主要矛盾:是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因此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2、 基本路线的提出: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指针,是总

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相互促进。

3、 内容: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和依靠力

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思想)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意义: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抓住了主要矛盾,又体现了发展的规律,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4、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正确认识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的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和动力。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要全面坚持离开中心则失去物质基础,离开两个基本点则经济建设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它们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是我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

廉洁高效,生动活泼的局面。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化,面向世界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大发展大繁荣。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5、 处理好最高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低纲领为最

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两者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方向与道路、目的与过程、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六、 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 三步走战略: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2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二步:从1991年到2002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三步:到20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的行动纲领,从二步到三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品格是在历史经验对国情和时代的深刻把握,是对现代化规律的正确反应。

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更高要求:

1、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 扩大社会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4、 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 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 改革背景:

1、 国内经济政治的形式,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

2、 内容:是新时期下,在党的领导下对经济体制的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新的经

济体制。

3、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民族;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

活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任存在矛盾,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贯穿始终,

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决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的社会矛盾。

2、 邓小平提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生产力仍是

一个基本任务;把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统一起来;解决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胡锦涛提出: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总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 三者要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统观全局,精心谋划。

2、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3、 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和动力,是稳

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 原因: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开放性和竞争性;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基本经验;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要求。

2、 注意:要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五、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总纲:把引进来走出去紧密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高效开放型经济体系。

1、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以质取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提

高加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参与贸易谈判。

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二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形成:中共十四大:

1、 计划和市场不是姓公还是姓资的限制,都是经济手段。

2、 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市场更好。

3、 市场经济一定要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 所有制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宏观调控:国家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验告诉我们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调节资源的有效性相结合,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三、确立所有制结构的依据: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

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 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需要多层次发展。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 分配制度:

1、 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保证人们相互在平等的经济关系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

2、 非按劳分配:以劳动分配;劳动以外的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的分配。

3、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 分配要注意:先富和共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五、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力的关键;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且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史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3、 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道路。

4、 三个转变: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5、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

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生产发展: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目的,衡量工作尺度

乡风文明:精神文明 村容整洁:人与环节和谐

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2、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的作用。

3、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途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节友好型社会

1、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2、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对水、大气、土地污染的防治,改善城乡人民生存环境。

4、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必有之路,实现两型社会的必有之路。

第十三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相统一

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者关系:

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建设出发点。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统一形式,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

1、 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

2、 党派关系。

3、 从概念表述上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优越性:

1、 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2、 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与团结的两大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

十七大提出:支持人民政权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责,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建言献策,汇聚力量的重大作用。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1、 历史依据:统一多民族的长期存在。

2、 政治基础:反侵略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3、 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

意义: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结合的创举。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两个重要性:

1、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七、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提出: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完善: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下了。

3、 重要性:

A 、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B 、是中共执政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D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E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保障。

八、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

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有法可依:建立统一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

有法必依: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促进法律有效地实施。

执法必严: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要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的建设。

今后的任务: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的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动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深化开展法制教育。

八、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评价政治体制的方面:

1、 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2、 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3、 生产力是否继续发展。

九、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民主。

第十四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德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一、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指导

下,培育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保证,文化史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精髓和纪律观念的主要条件。

三、 中国特色文化基本方针:

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体,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创新。

4、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重要性: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 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灵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3、 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

于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十八大提出。

五、 八荣八耻:

5、 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

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

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

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

六、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2、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 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4、 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要求结合起来。

5、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七、发展教育和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史民族振兴的基石。

八、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创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

目标。

2、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

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

3、 坚持体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要在发挥人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十五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

1、 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 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额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意的问题:

1、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位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建设。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主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

1、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基本原则:

A 、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 、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C 、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

D 、坚持民主法治:政治保证。

E 、坚持党的领导下权社会共同建设:领导和依靠力量。

3、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A 、中共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B 、30年的改革开放,有了物质基础。

C 、各阶层各政党地位平等,根本利益一致。

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巩固,文化事业繁荣:思想保证。

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护劳动权益,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多种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收入格局:提高低收入、扩大中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垄断。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补充的作用;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解决住房问题。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六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爱国主义,反对分裂,维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补课动摇的坚强意志: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四、和平统一:一纲四目的提出

五、《告台湾同胞书》1971年,通航、通邮、通商。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宪法》规定建立特别行政区。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台湾的回应:三不政策:绝不接触、绝不谈判、绝不妥协。

六、 一国两制的意义:

1、 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国家统一问题。

2、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 体现既坚持原则又照顾形式的统一。

4、 有利于争取国际国内和平环境,

5、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七、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大陆政治稳定,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和平统一大业的根本保证。 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05年四个绝不和《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十七讲、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论”

时代主旋律: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

世界局势: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坚持走和平道路的原因:

1、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外交工作到底要坚定不移的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指导国家间关系。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原则,这是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事舞台。

第十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1、中共的先锋队;2、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先进性;

3、工人阶级是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动力。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因素。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后的新情况。

三、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资源)、尊重人才(载体)、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法保护劳动者根本利益;建立激励机制;深化改革,努力创造平等的社会。

四、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人民团结合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力量。

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2、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3、新时期统战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

第十九讲、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原因:1、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建立和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富国和强军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打的赢,不变质,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二、加强军队建设:

1、按革命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中心任务)、正规化(基础)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战争。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方针:集中建设经济;实现两着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与农的路子;提高全面国防意识。

三、新世纪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全军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

四、应对挑战的对策:

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

3、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更趋合理。

4、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

5、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的精英之路。

第二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辨析题)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先锋队性质:

1、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特色和优良品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符合和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3、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先锋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4、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党全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1、国际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

2、国内里: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给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党的自身:所肩负的任务与党的素质还是有大的差距。

改善党的领导对象:

1、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关于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3、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元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2、妥善处理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3、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大兴改革创新之风:

1、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3、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4、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输入新的活力。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过程:李大钊最早提出——延安整风(全党性)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提出:原因: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延安整风运动。

2、 必要性: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内在要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要求: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主要意义

1、两次飞跃:第一次: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意义:

A 、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B 、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C 、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 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式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历史根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现实依据: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科学的认识。

4、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5、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二讲、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党的集体结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

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实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亦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科学内涵:○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走向成熟。

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 核心与精髓:实事求是

2、 探索主题: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3、 内容: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资产阶级论:大资产阶级VS 民族资产阶级

B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E 、政策和策略理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F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G 、党的建设理论

4、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四、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讲、邓小平理论

一、 形成和发展

形成:继承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外经验

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历史和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初步形成:1982年十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五大写进党章

二、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 核心与精髓:解放思想

2、 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

三、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 形成和发展

1、 形成:执政面临新的课题

2、 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3、 实践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 两大历史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地位: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 要求: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

二、 科学体系和内容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 意义

1、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执政水平的提高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的理论武器。

第五讲、科学发展观

一、 形成

1、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适应新

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2、 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 现实依据:新世纪新阶段特征。

4、 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5、 提出:2003年10月————十七大写入党章。

二、主要内容: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

兼顾是根本方法。

1、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做到发展为了人们,发展依靠人们。

3、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三、意义:

1、 继承和传承性。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六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一、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1、形成:毛泽东提出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这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问题————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观点为思想路线奠定基础————延安整风,统一全党思想并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在全党确立。

2、重新确定:背景:国内百废待兴,两个凡是;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

步骤:真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民主是重要条件、尊重实践

3、邓小平的贡献: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对党的思

想路线有了完整的概括。

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 当前最大的实际是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要吃透理论、搞清理论。

3、 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

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4、 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三、 思想路线的意义:

1、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 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路线的思想基础。

3、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 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 坚持路线的要求:

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华。

2、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 理论创新: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和

思想方法;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4、 走自己的路: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形成:

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又决定了革命任务。

2、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总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统一战线的理论;

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有关军事战略的理论;

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党由小到大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理论。

二、 总路线的内容和基本的纲领

1、 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这是毛泽东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来的。

A 、 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

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之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反对封建主义,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 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 、 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及其政党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分布集中与农民联系密切,共同团结战斗。

a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b 、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是基本策略;

c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武装是坚强支柱;

d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

D 、 革命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时代

条件、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动力、新的革命前途);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指导思想史马列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总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 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

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A 、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B 、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

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得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 、 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主导是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服务大众,

来源于大众。

三、 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 依据: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以农民为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物质丰富,相对偏僻,

敌人统治薄弱;群众基础好;红军的存在;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是存在的根本原因。

2、 在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有机的统一。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

一正确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两个组成部分:工农联盟是基础、与民族资产阶级联盟是重要部分。 原则:独立自主、联合又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决定因素: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

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2、 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

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是建设新军队的基本前提是军队行动 的根本准则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3、 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我批评的作风。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 解决了进行革命理论的问题,科学的回答了革命的方向,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的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 取得革命的巨大胜利。

3、 世界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第八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过渡: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建设和改造并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制定总路线的可行性:相当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要求走合作化道路;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形式有利于中国的过渡。

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初级化——高级社);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的方法:有利于团结私人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统一战线,有利于吸纳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

为什么要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性和可改造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国营经济占主导,工人对资产阶级的监督。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一步:初级国家形式:在私营企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初具社会主义性质)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第二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工人、资本家(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原则: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有对象)。

3、 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不仅社会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 误差: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5、 中国历史事实特色: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

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变革没有社会动荡,反而人民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的优势。

2、 表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确立了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阶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

3、 《中华五四宪法》的意义:是中国100多年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建设的总结,确立了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用宪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确立下来,开始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开创新的政治环境。

4、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意义:

A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划时代的巨变。

B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提高了工农的积极性。

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D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九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 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

刘少奇:走自己的路,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生产关系要同生产力相适应。 周恩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邓小平:整顿工业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朱德: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明确。

邓子恢:在农业中实行生产责任制。

文革期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永不称霸”。

总之: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取得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第二次飞跃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

1、 邓小平:提出: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一

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

2、 理论的重要意义: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的水平,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道路。 总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思想基础。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1992年提出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

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解决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这也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经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

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系和根本要求;毫不动摇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

一、 理论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认清半殖半封建国情———1978年之前:认识不完全清醒状态———邓小平第二次提出。

国外:列宁最早提出,但不完善。

1950——1960年: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科书》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指出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处于初级阶段理论。

1982年十二大报告: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指导方针的决议》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原因:有了一定的改革开放的经验;要深化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的认识。

党的十五大:提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十六大:提出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十七大: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

二、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 两层含义: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不发达阶段。

即把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2、 基本特征:

a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c 、由农业向非农占大多数,包涵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

d 、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重大比重向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的历史转变。

e 、文盲半文盲占较大比重,科技文化落后向科技教育文化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f 、贫困人口占较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低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g 、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先后后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阶段。

h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i 、团结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3、 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

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地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 工业化任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任务。

2、 面临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

力,决定了要很长时期才能进入发达阶段。

总之:牢固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级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政策,埋头苦干,踏实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 主要矛盾:是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因此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2、 基本路线的提出: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指针,是总

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相互促进。

3、 内容: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和依靠力

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思想)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意义: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抓住了主要矛盾,又体现了发展的规律,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4、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正确认识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的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和动力。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要全面坚持离开中心则失去物质基础,离开两个基本点则经济建设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它们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是我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

廉洁高效,生动活泼的局面。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化,面向世界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大发展大繁荣。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5、 处理好最高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低纲领为最

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两者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方向与道路、目的与过程、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六、 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 三步走战略: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2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二步:从1991年到2002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三步:到20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的行动纲领,从二步到三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品格是在历史经验对国情和时代的深刻把握,是对现代化规律的正确反应。

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更高要求:

1、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 扩大社会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4、 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 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 改革背景:

1、 国内经济政治的形式,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

2、 内容:是新时期下,在党的领导下对经济体制的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新的经

济体制。

3、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民族;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

活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任存在矛盾,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贯穿始终,

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决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的社会矛盾。

2、 邓小平提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生产力仍是

一个基本任务;把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统一起来;解决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胡锦涛提出: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总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 三者要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统观全局,精心谋划。

2、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3、 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和动力,是稳

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 原因: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开放性和竞争性;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基本经验;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要求。

2、 注意:要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3、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五、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总纲:把引进来走出去紧密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高效开放型经济体系。

1、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以质取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提

高加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参与贸易谈判。

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二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形成:中共十四大:

1、 计划和市场不是姓公还是姓资的限制,都是经济手段。

2、 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市场更好。

3、 市场经济一定要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1、 所有制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宏观调控:国家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验告诉我们要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调节资源的有效性相结合,这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三、确立所有制结构的依据: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

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 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需要多层次发展。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 分配制度:

1、 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保证人们相互在平等的经济关系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

2、 非按劳分配:以劳动分配;劳动以外的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的分配。

3、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 分配要注意:先富和共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五、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力的关键;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且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史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3、 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道路。

4、 三个转变: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5、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

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生产发展: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目的,衡量工作尺度

乡风文明:精神文明 村容整洁:人与环节和谐

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2、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的作用。

3、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途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节友好型社会

1、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2、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对水、大气、土地污染的防治,改善城乡人民生存环境。

4、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必有之路,实现两型社会的必有之路。

第十三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相统一

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者关系:

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建设出发点。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统一形式,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

1、 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

2、 党派关系。

3、 从概念表述上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优越性:

1、 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2、 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与团结的两大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

十七大提出:支持人民政权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责,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建言献策,汇聚力量的重大作用。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1、 历史依据:统一多民族的长期存在。

2、 政治基础:反侵略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3、 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

意义: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结合的创举。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两个重要性:

1、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七、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提出: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完善: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下了。

3、 重要性:

A 、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B 、是中共执政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D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E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主要保障。

八、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

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有法可依:建立统一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

有法必依: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构,促进法律有效地实施。

执法必严: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要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的建设。

今后的任务: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的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动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深化开展法制教育。

八、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评价政治体制的方面:

1、 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2、 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3、 生产力是否继续发展。

九、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民主。

第十四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德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一、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指导

下,培育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保证,文化史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精髓和纪律观念的主要条件。

三、 中国特色文化基本方针:

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体,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创新。

4、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重要性: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 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灵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3、 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

于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十八大提出。

五、 八荣八耻:

5、 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

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

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

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

六、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2、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 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4、 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要求结合起来。

5、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七、发展教育和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史民族振兴的基石。

八、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创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

目标。

2、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

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

3、 坚持体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要在发挥人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十五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

1、 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 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额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意的问题:

1、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位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建设。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主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

1、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基本原则:

A 、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 、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C 、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

D 、坚持民主法治:政治保证。

E 、坚持党的领导下权社会共同建设:领导和依靠力量。

3、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A 、中共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B 、30年的改革开放,有了物质基础。

C 、各阶层各政党地位平等,根本利益一致。

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巩固,文化事业繁荣:思想保证。

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护劳动权益,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多种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收入格局:提高低收入、扩大中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垄断。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补充的作用;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解决住房问题。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六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爱国主义,反对分裂,维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补课动摇的坚强意志: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四、和平统一:一纲四目的提出

五、《告台湾同胞书》1971年,通航、通邮、通商。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宪法》规定建立特别行政区。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台湾的回应:三不政策:绝不接触、绝不谈判、绝不妥协。

六、 一国两制的意义:

1、 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国家统一问题。

2、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 体现既坚持原则又照顾形式的统一。

4、 有利于争取国际国内和平环境,

5、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七、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大陆政治稳定,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是和平统一大业的根本保证。 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05年四个绝不和《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十七讲、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论”

时代主旋律: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

世界局势: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坚持走和平道路的原因:

1、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

外交工作到底要坚定不移的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指导国家间关系。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原则,这是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事舞台。

第十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1、中共的先锋队;2、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先进性;

3、工人阶级是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动力。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因素。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后的新情况。

三、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资源)、尊重人才(载体)、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法保护劳动者根本利益;建立激励机制;深化改革,努力创造平等的社会。

四、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人民团结合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力量。

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统战工作: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2、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3、新时期统战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统一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

第十九讲、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原因:1、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建立和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富国和强军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打的赢,不变质,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二、加强军队建设:

1、按革命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中心任务)、正规化(基础)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战争。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方针:集中建设经济;实现两着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与农的路子;提高全面国防意识。

三、新世纪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全军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

四、应对挑战的对策:

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

3、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更趋合理。

4、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

5、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的精英之路。

第二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辨析题)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先锋队性质:

1、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特色和优良品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符合和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3、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先锋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4、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党全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1、国际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

2、国内里: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给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党的自身:所肩负的任务与党的素质还是有大的差距。

改善党的领导对象:

1、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关于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3、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元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2、妥善处理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3、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大兴改革创新之风:

1、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3、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4、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输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

    科学发现的逻辑(演讲稿)

    1归纳主义 ○ A归纳主义定义(归纳主义是一种认为科学知识通过某种归纳推论从可观察事实推导出的立场.就是从若干零散的现象中推出一个一般规律,也就是从若干特殊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 例如,我观察我周围的人,发现每个人都长着十根 ...

    九学科五步十环节教学策略

    语文五步教学结构 新授:温顾知新 研读共品 巩固提高 拓展训练 归纳总结 复习:巩固基础 深化阅读 巩固提高 拓展训练 归纳总结 讲评:检查纠错 互助共评 巩固提高 拓展训练 归纳总结 新授:交流预习复习:知识回顾讲评:师友互助 新授:新知 ...

    归纳总结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策略研究 抚松外国语学校:周连红 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概括和总结是思维训练的一个基本内容,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概括能力训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 ...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讲解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对比 柳秋红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分别引入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 ...

    推理与证明教案及说明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人教A 版选修2-2 合情推理(第一课时)--归纳推理 参评教师:中卫市第一中学 俞清华 教案说明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不是数学所独有的,它是人 ...

    家庭教育培训课提纲

    家庭教育培训课提纲 2009年11月培训内容: 第一章,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的奠基作用 第二节,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的发展作用 第三节,家庭教育对学校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节,家庭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本章归纳和总结 ...

    浅谈归纳的合理性及其辩护问题

    第19卷第4期2006年7月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hongqingCollegeofEducation V01.19NO.4 July,2006 浅谈归纳的合理陛及其辩护问题 张 蕴 (西南大学政法学院,重庆400715) ...

    归纳型与演绎型

    归纳型与演绎型 Inductive vs. Deductive 一.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经验,习惯于直觉体悟,从主体意向出发对实践经验和内心体悟加以总结.归纳,成为"圣言式"或"格言体&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课堂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是各项教研活动的最后归宿,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而课堂提问是这个前沿阵地中的一个制高点,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输出信息并及时反缋信息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 ...

    经济师考试资料集锦

    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个人所得税2013-06-27 20:37上传 积分:150 中级经济基础辅导笔记: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013-06-27 20:37上传 中级经济师考试串讲<经济基础>:影响税负转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