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暑假作业

高二年级语文科暑假作业试题(一) 温馨提示:

同学:当你打开这本资料的时候,暑假已经如约而至。相信每个同学都会为自己的暑假设计一个完美而缜密的计划,那就从每一天的阅读做起吧!摘抄一段经典语录,背诵一篇精美文章,精读一本人物传记,为自己的高三语文复习蓄积坚实的基础!亲爱的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流汗岁月,握住如金年华!加油!

第工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予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惑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

“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

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

译文: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刘子翚①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②田经营摇宋体。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注】①刘子翚(huī):历经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的诗人,其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②梁主:梁太祖朱温。朱温定都汴京后,大兴土木,苦心经营,使汴京日趋繁华。

8.第二句中的“休”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是怎样表现汴河景象的?诗人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3)《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摆手先生

马瑞璇

二十年前,摆手先生和我是大学同班同学。帅气,诗人气质。

摆手先生酷爱文学,更酷爱写诗。看书的时候有人和他说话,他摆摆手,不抬

头;写诗的时候有人和他说话,他更摆摆手,皱着眉。

同学们都知道他喜欢摆手,不喜欢说话,但是最初并没有想到叫他摆手先生。因为他另有一个绰号,叫“一首小诗”。平时独来独往,神叨叨的他,一遇集体活动却异常活跃。活跃的原因是他喜欢给大家朗诵他写的诗,“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小诗。”他这样说。大家笑,他不笑。

我们那一轮在校生里,出现过一位容貌叫人看了吃惊的校花,是中文系陶教授的女儿。摆先生和陶教授来往密切,用摆手先生的话叫做“切磋文学问题”。一次在陶教授家,他幸福地得到校花一个微笑的礼遇。从陶教授家回来,摆手先生给校花写情书。情书一改他诗人的风各,写得简短朴素:“今晚六点,我在你家楼下等你。若同意请赴约;若不同意,请背对窗外摆一摆手。”

事情的结果当然是校花继续做名花无主的校花,而摆手先生从此被大家改了绰号,“一首小”被“摆手先生”代替。

毕业的时候,他放弃留校的机会,也放弃进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家做一所镇级中学的语文教师。

他当老师当得果然出色!

却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

一年前,摆手先生死了。

追悼会的前一晚,我陪他妻子住。夜半听见他妻子在另一个房间里嘤嘤地哭泣。我担心她身体,想劝劝她。

眼前的情形把我牢牢地定在房门口。他的妻子跪坐在地上,面对死者遗像,一边哭一边揉搓着当天收到的丧葬费和旅游局的赔款。

“一起过日子这么多年,在外人眼里咱俩很不般配。可是,你对父母好,对孩子好,对你的学生更好。”说到这里她颓然低下头,推开怀里的钱,伏在地上又抽咽起来。突然,她抬起头爬到遗像前,用手摸着死者的脸颊:“咱俩是天生的一对儿,咱俩的日子还得接着过啊!这个家,还是咱俩一起撑。啊?”

摆手先生是在学生高考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南方旅游时发生的意外。

车祸发生的时候,他坐在车尾部,救援人员问他情况如何?他没有说话,只是用摆手作答。人家以为他没事,抢时间解救情势危急的人去了,因为在同一车里,还有老人和孩子。所有的人被解救后,再去救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在那里。身体完好,姿势端正。经检查,是严重颅內出血导致死亡。而且,死的人只有他一个,其余的人,只是伤势轻重不同罢了。

有人说,他摆手是在告诉别人他快不行了;有人说,他是用摆手示意救援人员先去救别人。无法解读他摆手的含义,便无法把他定性为舍己为人的英雄。他所在的学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

追悼会在公墓举行。

我们班二十一人全体到场。他的同事除了还在医院的,其余都到场。人数最庞大的是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

发言最动情的是他的学生。学生说,他们的老师上课从来不看教案和教科书,一根粉笔,成就了一堂激情四射的语文课。他们敬佩老师,教材烂熟于心,古今名著好诗好词烂熟于心。当讲到如下内容,新老学生,哭作一团:您节假日在家里设

立答疑课堂,很多贫困同学在您那里长期免费补习。为了方便答疑,您为自己制定二十四小时开机制度。遇到家境不好的学生,您会说“先挂掉,我给你打过去”。您始终坚持站立讲课,我们说:“老师,您身体不好,坐下讲吧!”您微笑着,摆摆手„„

(有删改)

【注】

这篇小说从画线句子开始,有如下另一个版本。(称为版本二,以上称版本一)

毕业的时候,他放弃留校的机会,也放弃进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做一所镇级中学的语文师。不久,他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摆手先生很受学生欢迎,回乡探亲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有人夸奖他。他教材烂熟于心,有博览群书的底子,一根粉笔,成就一堂激情四射的语文课。节假日在家里设立答疑课堂,是他许多年养成的习惯,学生可以在他家里接受免费补习。为了方便给学生答疑,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遇到家境不好的学生他会说,先挂掉,我给你打过去。

摆手先生是在学生高考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南方旅游时发生的意外。

(1)下列对这篇小说(版本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摆手先生喜欢文学,爱写诗,又喜欢向同学们朗诵他的小诗,同学们受不了他的神神叨叨,就揶揄地称他为“一首小诗”。

B.摆手先生爱慕校花,常以“切磋文学问题”为借口上校花家,结果遭校花拒绝,摆手先生心灰意冷,羞惭之下回乡任教。

C.小说通过对摆手先生妻子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和对相关部门不予确认丈夫舍己为人的不满。

D.摆手先生用摆手回答救援人员的询问,这一模糊的回答造成了人们不同的解读,影响了相关部门对他行为性质的评定。

E.小说分别从同学、妻子、学生的角度刻画摆手先生,多层次、多方位的表现了摆手先生的形象,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摆手先生的大学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版本一)中的摆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阅读版本二,比较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请结合文本,试从语言、结构、叙述人称三个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说明理由。(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笛声化作民族魂

乔忠延

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聂耳就出生于这里。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

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

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

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担任主考的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因此录取了他。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聂耳如鱼得水,他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只要是歌剧社需要的事,他都主动干。时不时还上场演出,要么扮演卖臭豆腐的小贩,要么扮演一身乌黑的煤矿工人。他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大伙儿见他耳朵大,就亲切地叫他“耳朵先生”。叫着叫着,脆就叫成了“聂耳”——事实上,聂耳的原名是聂守信,此后称聂耳才名副其实。

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寇侵犯,东北沦陷。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他要呐喊!他结识了作家、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聂耳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明快激昂的歌曲,他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用歌声点燃焚烧侵略者的烽火!

聂耳的激情在蕴积!聂耳的怒火在燃烧!

1935 年,一部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这是一部电影,更是呼唤共同抗日的呐喊。剧组在呐喊,聂耳也加入了呐喊——聂耳的呐喊声化作了这部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唱出了抗日救亡时代万众的心声,表现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来更成为国歌,散发出永恒的魅力。曾经,这浑厚昂扬的旋律,激愤着国人,奋起抗战、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如今,这浑厚昂扬的旋律,又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建设,把华夏神州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站在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里,听那悠扬的稚嫩笛音。那笛音,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怒吼出的,是民族魂,中华韵!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35 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由他创作剧本的影片《风云儿女》开拍。当时,聂耳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聂耳看过歌词后,立即要求由他进行谱曲。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不幸的是,1935 年7月中下旬,《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聂耳巳溺亡于日本,年仅23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聂耳原名聂守信,因为耳朵大,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歌剧社后,大伙见他才华横溢,直接称他为“聂耳”。

B.聂耳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学费都要东拼西凑才成,然而,聂耳人穷志大,渴盼国富民强,自小立志做音乐家,为国出力。

C.“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陷,聂耳毅然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为抗日救亡呐喊,并因此结识了田汉,一起为国歌唱。

D.《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歌曲,宣扬抗日救亡,激昂的歌词,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国人抗战的决心。

E.文章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了聂耳故居的悠扬音韵,前后呼应,以想象来写笛声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聂耳的景仰之情。

(2)“九一八”事变爆发前,19岁的聂耳在音乐上已学有所成,是哪些条件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3)聂耳能够迅速地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浑厚昂扬的旋律,除了他的个人才华外,还有哪些因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

(4)在2010 年“两会”上,有少数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终止现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以新歌替代之。理由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要求;“中华民族到丁最危险的时”的提法,早巳不合时宜。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

1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4 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B.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大相径庭 D.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竞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 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C.行万里路是必须的,通过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让游历成为绘画资料的源泉。

D.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因为游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从经典中取材,追求“得象之外”,体现“清雅飘逸”的意境和情怀,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难以如此传神地表现于方寸的砚台上的。总之,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①,使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将砚的功用美推向高峰,也把②。方寸之砚其实包含着深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宋代砚的价值,不仅在文物与历史的研究上,也不仅在审美与工艺层面上,而更应在其③。

17.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作“木兰文化研究中

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贾某道歉后,有些人似乎受到了启发。道长孟某发长文批判导演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扬佛抑道,影响宗教和睦,要求陈导向道教界、向社会道歉;六小龄童认为贾某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教。

对此,网上意见不一,有赞同道歉的,认为恶搞不等于创新,不能为博眼球将经典恶俗化;也有替贾某、陈导等叫屈的,认为创新可以打破樊篱,况且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更有网友戏谑“金庸塑造了众多邪道形象,强烈建议孟道长起诉金庸,保卫道教”。

该不该道歉,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语文科暑假作业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

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清源山记

王慎中

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恡也。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

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

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

(选自《明人清源山游记三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 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B.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 备享:充分享受

C.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 探讨:讨论

D.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顾视:回头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B.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C.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D.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在欣赏美景时反而流泪兴叹,他们是为不能够长久拥有它们而伤心。

B.那些拥有功名富贵者常常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什么都要得到满足,由此来看,功名富贵与山水之乐不可能兼得,因此,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

C.作者常常与友人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尽管跟从一起沿崎岖山路盘

桓而上的人并不多,但自己与同游者都十分快乐。

D.作者说自己被时代废弃,享受富贵的日子少,因而为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没有什么可以眷恋顾惜的外物,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译文:

(2)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分)

答:

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 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

上。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田野里出世的婴孩

[土耳其]奥尔汉·凯马尔

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太阳似乎主宰着一切,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有节奏地不断挥动锄头。随着锄头均匀的起落声。农场工人们哼着歌。

法尔霍那双肿胀的手满是汗水,他把汗都揩在那条宽松的黑裤子上,掉过头去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瞧着他身旁挥锄头的妻子,说:“怎么?你怎么啦?”古丽沙是一个肩膀宽宽的结实女人,干瘪的脸上淌着亮晶晶的汗珠。由于剧痛,脸已经不成样儿,而且露出一道道的皱纹。她没有回答。

法尔霍用胳膊狠狠推她的腰部:“你到底怎么啦?”古丽沙用疲倦的眼神瞥了丈夫一眼。她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怪吓人的。这时锄头忽地从她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她用手紧紧按住大肚子,俯下身去,在红棕色的土地上跪了下来。 监视他们干活的汉子撑着黑色的太阳伞站在一旁,这时叫了起来:“古丽沙!不要再干了,走开吧!”

她痛得死去活来,使出常人罕有的力气,咬紧牙关控制自己。她突然呻吟起来:“哎呦„„”对一个女人来说,劳动时被陌生人听到这种声音真是丢脸。

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女人驯服地蹲在地上。她知道这副样子丈夫是不会宽恕的。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时,监工的又说:“古丽沙!快走!娘儿!现在你赶快走,快!”她朝离她一千英尺光景远的沟渠走去,这是农场的边界。

法尔霍咆哮着,看到九岁的女儿赤脚站在监工的身旁,吩咐她说:“你得代你妈干活!”女孩知道现在该轮到她了。她拿起和自己身子一般高的锄头,走到行列里。锄头的起落声依旧和农场工人们的歌声相应和。

古丽沙挺直身子站在沟渠里,她环顾四周,在炙人的热浪中侧耳细听。看不到什么人。空旷的土地上热气逼人,这片土地向远处延伸,似乎没有尽头。

她把宽大的黑裤子口袋里的物件全部倒空,取出一些东西。她知道自己分娩期已近,早就张罗好这些东西。她正想蹲下身去,忽听到后面有走动声。原来是一条狼狗!她捡起一块石头向它扔去。那条狼狗吃了一惊逃开了,但没有消失。

古丽沙焦急极了,又向那条狼狗看了一眼。狼狗在她的目光下退了几步,但还是盯着她,眼睛射出异样的光芒„„

这时古丽沙肚子又痛了起来,这是最厉害的一次阵痛。她裸着膝盖蹲下来,两手撑住地面呻吟起来,脖子上静脉粗得像手指一般,颤动着。

“法尔霍,庄稼汉,”监工说,“跑去瞧瞧那个女人„„她也许会送命的。”法尔霍朝妻子在苦苦挣扎的那个沟渠望去,摇摇头,恨恨地骂了几声,继续干活。他怒火中烧,怨恨自己的妻子。

“瞧那边,小子,”监工又说,“跑去看一看那女人怎么了。你怎么也想不到的!”法尔霍把锄头扔在一边,往那边跑去。真想一脚接一脚地踢她„„这个不中用的女

人捣他的鬼,他真受不了。他在沟渠边停住脚,睁大眼睛向下瞧。

古丽沙倒在地上的小路旁。在沾满鲜血的一块破布上,浑身上下一片紫红色的婴儿在伸手伸脚地扭动。一只狼狗正扑在婴儿身上。他霍地跳下沟渠。狗三脚两步逃开了,舐着血淋淋的嘴。婴儿闭着眼睛,手脚还在扭动。法尔霍打开布包,原来是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法尔霍一下子变了。他仰望天空,严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抱起婴儿,大叫一声:“我的儿子!”他乐得几乎疯了。养了四个女孩后,居然来了一个男孩!

古丽沙感到丈夫就在身边,张开眼来。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挣扎着想站起来。“这回你挺不错。”法尔霍说,“挺不错的,女人!”他抱着婴儿从沟渠里一跃而出。 监工看到他穿过红棕色干裂的土壤跑来。“那边„„那边„„”他说,“法尔霍向这边走来了!”大伙儿都停止干活,倚着锄头,目不转睛地瞅着。法尔霍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大声喊道:“我的儿子!我有一个儿子了!”他把婴儿紧紧抱在胸前,婴儿裹在一块带血的破布里,浑身还是紫红色的。

“嗨,你得小心,庄稼汉。”监工说,“别抱得这么紧,你会把他闷死的„„现在你回农场去吧。告诉厨师,是我派你来叫他给你些油和糖浆,让女人吃一些吧。走吧!”

法尔霍不再感到疲倦了,炎热他也不在乎。现在他年轻得像二十岁的小伙子,轻捷得像小鸟似的。他向农场的小泥屋走去,茅屋顶在他的眼前隐隐闪现。

(选自《外国经典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反映了法尔霍怒火

中烧的心理及只顾自己的面子,不顾妻子死活的龌龊和丑恶心理。

B.“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主要突出了法尔霍的妻子古丽沙为了保全丈夫

的尊严和面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的善良和温顺。

C.小说中插入对法尔霍九岁女儿的叙述,暗示受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应该参

加体力劳动,这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能相应减轻家庭的负担。

D.结尾写法尔霍“年轻得像二十岁的小伙子,轻捷得像小鸟似的”,用细节描写刻

画心理活动,表现出他因母子平安而感到的由衷的喜悦之情。

E.作品以“田野里出世的婴孩”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提示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暗示了小说的背景,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引发读者的思考。

(2)这篇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答:

(3)作品中的古丽沙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反映了特定背景下“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省身:捷足占鳌头

“冲破乌烟阔壮游,果然捷足占鳌头。昔贤今圣遑多让,独步遥登百丈楼。”这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写陈省身的诗。作为老师和证婚人,杨武之深谙陈省身的抱负与为人。

陈省身对此曾说:“誉不敢承。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十世纪全球数学家排名中,仅有两位中国人,他名列31位,华罗庚位列88。

陈省身晚年回顾自己的数学道路曾总结:“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1930年,19岁的陈省身以“最优等毕业生”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走的正是这条路。

陈省身曾回忆:“1930年,清华决定办研究院。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但家里不能供给我,所以必须要找公费。刚巧,那年清华开办研究院,三年毕业后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另一个目的,是想跟孙先生做点研究。”“孙先生”就是孙光远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是当时中国数学家中唯一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

因清华研究院算学系里只有陈省身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年,陈当了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给学生讲“高等数学”,实际内容是解析几何。次年,才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生。

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1930年初,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清华大学由于庚子赔款,经费相对充裕,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数学系也邀请国外名家来华访问,其中有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克。布氏做了一组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陈省身曾回忆,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开眼界,使他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他看到

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这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陈省身后来形容。

“用美国退回的钱一般都去美国,去德国未免会有些周折。”张奠宙说,彼时杨武之教授是清华数学系的负责人,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陈省身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按照派遣留学生的常规,取得博士学位至少得三年。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的高峰。

1937年夏,26岁的陈省身回清华任教,直升正教授。彼时,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联合大学,从北京撤至长沙,又西迁昆明。

次年,华罗庚从剑桥学成归来,成为教授。战时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陈与华还有一位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每人一个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一个椅子,房子很挤。但日后陈省身回忆那段岁月时说,三个人一清早没起床就互相开玩笑。虽然物质上艰苦,但生活很有意思。在煤油灯下,他们萌生出“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在西南联大六年,陈省身写了十多篇论文。

杨振宁当时就读西南联大物理系,他曾回忆,“陈教授是联大极出色和受欢迎的教师,和华罗庚等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

在陈省身认为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首当其冲。1931年,比陈省身年长一岁的华罗庚也以“管理员”身份进清华。张奠宙描述,“他们夜以继日地听课、讨论、研究,目标是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陈省身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包括严志达、王宪钟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

陈省身曾感慨:“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运。尤其幸运的是这群好学生对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对课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陈省身在清华还收获了幸福的婚姻。郑桐荪教授十分赏识才华横溢的陈省身,有意纳为女婿,杨武之夫妇便促成了这桩婚事。

陈省身与妻子郑士宁相濡以沫60余年,在妻子60岁生日时,陈省身特地赋诗:“三十六年共欢怒,无情光阴逼人来。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引用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诗,主要是为了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对此陈省身颇为认同,“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B.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

C.陈省身去汉堡留学读书主要起因于听布拉希克深入浅出的演讲,为此,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申请后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

D.在西南联大时,陈省身认为结交的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应属第一;陈省身所结交的众多学生中也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严志达、王宪钟等。

E.文中大量引用陈省身的话,直接写出了他的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内心想法,表现了传主的精神风貌,同时使得这篇传记更为真实。

(2)陈省身总结自己的数学道路时说:“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请简要概括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

答:

(3)这篇传记的最后两段写了陈省身在清华收获幸福婚姻的情况,你认为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6分)

答:

(4)陈省身能“捷足占鳌头”,在数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在“为学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答:答: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A.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 B.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

C.比比皆是俯拾即是触目皆是 D.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C.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D.据悉,德国之翼4U9525航班是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中坠毁,机上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涉嫌蓄意坠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

。。。。

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①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

②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

③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④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⑤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 ⑥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A.②④⑥③①⑤ B.④⑥③⑤②① C.②⑥⑤④①② D.④⑤③①⑥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写樱花的仅有两首。梅花在唐代的长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全唐诗》中关于“梅”的,多达948首。①?因为这是暖相气候造成的影响。唐代最初的200年一直是很温暖的,直到公元9世纪初,气候发生显著的突变,成为了冷相气候。②,仁明天皇把紫宸殿庭院里原本种的“右橘左梅”,改为“右橘左樱”,用樱花替代了中国流行的梅花。这说明,③,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明·洪应明《菜根谭》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明显;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一)参考答案:

1、答案:B(依据原文“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可知,“评点”不分主与辅,选项说“通过„„来辅助„„”违背文意)

2、答案:C(原文“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即低劣的评论会影响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3、答案: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除了评论作品外,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批评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选项“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偷换对象)

4、答案:B

5、答案: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6、答案: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译文:(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得分点:无庸、辱、第各1分,句意2分)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況。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得分点:谕、耍、进各1分,句意2分)

8、答:“休”字写出了朱温苦心经营的汴京传留给宋朝后好景不再的状况,(2分)流露出作者的感仇情绪,(1分)蕴含了作者对断送祖宗基业的统治者的愤慨和对金国的憎恨。(2分)

9、答:全诗通过昔日汴河船只联翩而来的繁华(1分)与今日汴河春水裹挟着断冰无语流过的破败(1分)形成对比(1分),融情于景(1分),写出了北宋由盛而亡的历史,揭示了国事沧桑的主题。(2分)

10、答:(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阁达于诸侯(2)地崩山摧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1)答E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A、C不得分。(B被校花拒绝,摆手先生是否心灰意冷、羞惭,文中看不出来;A同学们没有受不了他的神神叨叨,同学们叫他“一首小诗”,都是善意的;C没有描写摆手先生妻子的心理活动,更没有写她对相关部门不予确认丈夫舍己为人的不满)

(2)答:①交代“摆手先生“这个称呼的由来,呼应了文章的标题;②交代了人物的爱好与习性,丰满了人物形象;③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读者的阅渎兴趣。(每点2分)

(3)答:①帅气,摆手是他最鲜明的外在特征,遇事总喜欢摆手;②爱读书,具有诗人气质,爱写诗,也经常朗诵诗;③敬业,关爱学生,节假日给学生答疑,给贫困生免费补习。(每点2分)

(4)示例一:版本一更好。①语言更富有感染力。版本一的语言感情丰富,比如“他当老师当得果然出色!”“却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写出了作者对摆手先生的肯定与意外;版本二的语言淡然无味,比如“不久,他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②结构上,版本一采用倒叙方式,使得小说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版本二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③叙述人称上,版本一通过摆手先生学生的视觉,以第二人称描述老师,使得人物更真实可感,更富有感情,更富有感染力;版本二则以摆手先生同学的视觉,以第三人称描述同学,淡淡道来,缺乏版本一那种学生对老师的深挚感情,缺乏感染力。

示例二:版本二更好。①语言淡而隽永。版本二客观的叙述口吻,与前一部分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版本一带有较为强烈的感情倾向,缺少隽水。②结构上,版本二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使人一目了然;版本一颠三倒四,结构混乱。③叙述人称上,版本二一直以同学的视觉,描述摆手先生对学生的深爱,更真实可感,又蕴含了师

生之间的深情;版本一通过摆手先生学生的视觉,以第二人称称述老师,看似感情丰富,却容易失真。(每个角度4分,分别比较各2分,高之成理即可)

12、(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 B给1分;答 A、C不给分。(B 文中看不出聂耳自小就有当音乐家的梦想,到上海后,偶然的机会,聂耳才报考了音乐歌舞学校;A 聂耳不是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剧社后,因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又因为耳朵大,才逐渐被称为“聂耳”;C聂耳是先结识田汉,后参加革命音乐组织)

(2)答:①过人的音乐天赋,澎湃的音乐激情;②勤奋好学,赤诚的爱国之心;③被慧眼赏识,幼年时邱师傅给他启蒙,报考音乐歌舞学校时,得到音乐家黎锦晖的青眯。(每点2分)

(3)答:①田汉已写好歌词,歌词慷慨激昂;②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③抗日救亡时代万众一心、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了整个巾华民族。(每点2分)

(4)示例:必须否决这个建议。①《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战斗不屈的民族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②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以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③虽然时代变了,国歌中的忧患意识不能丢,居安思危;④《义勇军进行曲》仍在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华夏神州,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国歌的内涵与作用4分,国歌在现时代的意义与作用4分,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如果赞同这个建议,能够言之凿凿,酌情给分)

13、答案:C(南辕北辙:指行为与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指方向与目的相反,含贬义。大相径庭:指看法、意见等相差很远。三个词语均有相差很远的意思,①中的“秀肌肉”是一种行为,故“南辕北辙”最合适;②中明确说路线,只能填“背道而驰”,为贬义;③只能填“大相径庭”)

14、答案:D(A“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后一分句缺少主治.可以去掉“面对”;C“•启动了„„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行色”杂糅,可改为“启动的„„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或“启动了„„系列活动)

15、答案:A(整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是递进大系,所以排除B、D;C是目的关系,也排除)

16、答案:①文人雅土的文化艺术修养②砚的文化引向更高的境界③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方面(这段文字介紹的是砚台的审美与义化价值。①与前义“文化艺术修养”相应;②与前面的“功用美”相应,又与下义的“文化底蕴”相对应;③属于概括。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大意对即可)

17、答案: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2分)多颗“心”汇集,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聚到一起;(2分)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援助儿童。(2分)

18、【写作提示】

(1)从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演绎经典固然可以创新,但起码需要尊重经典,对经典怀有敬畏之心,不能将恶搞等同于创新,将恶心等刷于开心。参考立意:①要

有敬畏之心,创新也要守住底线;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

(2)从不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什么样的改变才算创新,谁也说不清,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不属于哪家哪户哪个研究组织,没有触犯版杖,凭什么一些研究机构或个人要求他人道歉?难道你们的就是经典?就是遵循事实?参考立意:①允许创作的多元化,不能动不动就罗织罪名,百花齐放才是春;②自信者自强,自卑者敏感。包容才能大气。(如有其他立意,符合材料含意即可,以上提示仅供参考)

试题(二)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文中重点强调庄子重视平淡之美。C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探讨:探寻。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语段中的“者”“也”“欤”。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B项中“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的结论属主观臆测,观点绝对化。原文是说一些拥有功名富贵的人因贪恋不能长久占有这些外物而伤心,并非所有拥有功名富贵的人都寻求不到山水之乐。

7、答案:(1)他遇到欢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仁之人的悲伤有什么差异呢?

(2)最终寻求片刻的快乐却没有得到,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所聚焦的太多,与所恃的太高,因眷恋、顾惜而引发这样的吗?

[参考译文]

登高望远,揽取山水的奇特变幻,让那清旷寥廓的大地美景来娱乐耳目,远远地忘却整个世界的俗事,天下最快乐的事,应该没有超过这个的了。牛山一带的旅游景致够美了,可景公却因为它而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无法停止。羊叔子登岘山临汉水,与手下参佐相互谈论,悲慨哭咽,一副怅然失意的样子,为什么情况会截然相反呢?因为景公愚蠢,留恋不舍揽取齐国的富足,担心自己某一天忽然离开它们死去,因而不能免除他的低劣心意,晏子讥笑他为人不仁义,那是应该的了。羊叔子感慨万端顾念自己一时的赫赫功勋,爱惜它难以忘怀,考虑到他日它们容易泯灭,据有及于自身的权力而不足以它来自我安慰,可以称得上是个贤人。他遇到欢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

仁之人的悲伤有什么差异呢?

唉!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没有什么不能满足。他们踌躇满志,盛气凌人,频频攫取外物、充分享受,将其当作快乐,什么快乐不能够获取呢。他们适时地兼得于山水,然而牛山、岘山的美景,反而让他们流泪兴叹,他们考虑到富贵可以拥有,却为不能够长久拥有它们而伤心;心中非常喜欢功名,希望能够流传永久而担心它湮没无闻,那么即使是左边青山右边碧江,登临高峻雄奇的山岭,俯瞰波澜起伏的水流,却不能够感受其中的快乐。不仅仅是不快乐而已,并且因为它而感慨万端,哀伤不已。

谁知道那苍翠的崖壁,亲临其间,饱览风光,也是诱发忧愁、增添悲戚的东西。当他们准备好器物前去游览,本来就已经沉湎于奢侈安逸的骄羡,困倦于功勋的劳动,心里想着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来满足自己耳目的欢娱。最终寻求片刻的快乐却没有得到,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所聚焦的太多,与所恃的太高,因眷恋、顾惜而引发这样的吗?富贵功名与山水享乐,其结果是不可兼得的。

清湖山是泉州的名山。我曾经在闲暇时候去那里游览。那些喜欢多事的人常常带上酒菜登上山顶,来到我身边,让我一同喝酒吃菜。因此总是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探寻幽深的水渊,尽情行止,有人跟从。有人不跟从,不因此而羞惭。回头看见他们那些跟从的人踽踽慢行,寥寥无几,沿着崎岖山路,盘桓而上,怎么能够跟那牛山的傧从、岘首的宾僚相比较呢?然而我却未尝不快乐,而那些随从的客人没有不与我同享其中快乐的。

因为我很早就被这个时代废弃,习惯于富贵的日子也很短浅,因而为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竟然没有微小的长项,可以凭恃它来等待以后,想要眷恋什么却没有什么可以怀想,想要顾惜什么却没有什么可以欣喜,然而山水的已然乐,却最终为我所拥有。我虽然被这个世道所困扰,对于外物也没有更多获取什么,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

那些拥有富贵功名的人,对天下的种种欲望大都可以实现,但对天下快乐的感受却仍有遗憾。既然这样,那么我的困扰不仅不能跟那些大国国君交换,而那些地位煊赫,震耀天下,名声功业遍及大江大漠,魁伟浩大为一个时代领袖的人,那就更加微小了,就如那卷石寸土跟那大山相比。我所获取的美景,难道不是更加地少了吗?我已经把这些话告诉给了那些客人,又这样重新将它们记写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能力层级为D级。这首词作者起笔不凡,先介绍定王台的位置,既为后文写其繁华作铺垫,同时也与其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8、答案:①这首词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说它雄踞于洞庭湖之滨,古湘州地界,得江山之助,阅千载岁月,声势自是不凡。②一开头便时空纵览,大气包容,为下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设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首词的下阕作者先借景抒情,再直抒胸臆,最后以景结情,逐层分析,加以概括即可。

9、答案:①表达了岁月如流、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意。“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2

分)②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写出报国无门之恨。(2分)③写出了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国势日颓的忧国之思。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2分)

10、答案:(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1)答案:答E给3分,答A项给2分,答B得1分,答C、D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B项,这句话突出表现了古丽沙屈服于丈夫的淫威,无奈、隐忍和坚强的心理。C项,作者写法尔霍九岁女儿揭示出在特定环境中,女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是一样地位低下,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D项,主要写他因妻子生了儿子而感到喜悦,并非是因为“母子平安”。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作答时,必须联系小说下文进行解读。小说的第一段的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也引出下文人物的出场,更为揭示主题提供了社会背景。

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指出地点,“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点明时间。(2分)②暗示社会环境。开头的环境描写着眼于农场中的汗水和锄头,突出做农活需要壮劳力,为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提供了依据。(2分)③为下文写古丽沙所遭受的痛苦和挖掘其性格中的驯服作铺垫。(2分)

(3)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篇小说中的古丽沙性格温顺,吃苦耐劳而又坚强,丈夫法尔霍的粗暴、冷漠又从反面衬托出她的隐忍和屈服。作答时,再找出有关古丽沙的故事情节,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①柔弱,温顺,依附于男人,处于劣势地位。之前生下四个女儿的古丽沙本身内心就感到对不起丈夫,因而在法尔霍面前,自然会低三下四,这突出表现出他的柔弱。在她看来,做女人就应该依附于自己的丈夫。(2分)②隐忍和屈服。面对丈夫的大呼小叫、谩骂甚至脚踢,古丽沙没有丝毫的反抗,她的隐忍和屈服可见一斑。(2分)③吃苦耐劳而又坚强。眼看就要生产,古丽沙仍然坚持劳动;面对丈夫的脚踢,她坚持要站起来。(2分)

(4)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全文,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多角度思考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法尔霍和古丽沙,其中心事件是古丽沙临产这件事。同时,要注意小说描写的重点和细节,仔细揣摩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男人强壮,下得了苦力,是劳动的主力,具有话语权,占主导地位,而女人恰恰相反。这篇小说通过写法尔霍和古丽沙的故事,突出了男人的力量强大于女人的现实,这种现实决定了男人的地位。(2分)②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根植于人心。法尔霍认为古丽沙丢了自己的脸,对她大呼小叫,甚至拳脚相加。而在古丽沙看来,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她也就隐忍和屈服。(2分)③女人习惯于顺从男人,易被驯服。小说中法尔霍粗暴、蛮横,一味责骂妻子,而古丽沙则甘愿屈服于丈夫。(2分)④对于“重男轻女”的现实,整个社会推波助澜。当法尔霍知道古丽沙生下的是儿子时,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而那些与他在一起干活的“大伙儿”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就连“监工”也格外开恩,赏古丽沙“油和糖浆”。(2分)

12、(1)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与原文不符,文中主要是说他的“抱负和成就”。B项,“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只是说的清华大学,而没有北大。C项,“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有误,原文是说经杨武之“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得分。

(2)答案:①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一是因为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二是可以跟随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的孙光远教授学习。(2分)②担任清华研究院算学系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多次聆听世界级数学大师的演讲。(2分)③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攀登几何学的高峰。(2分)

(3)答案:①从内容上看,前面主要介绍了陈省身作为科学家和教育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尾处写他在婚姻方面的收获,使得传记内容更加丰富。(2分)②从结构上看,以陈省身收获幸福婚姻作结,使得传记结构更加完整。(2分)③这样写增强了传记真实性,可信度。(2分)

(4)答案:①抱负远大。他认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要“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2分)②眼界开阔。去汉堡读书,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又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高峰。(2分)③方向明确。他主动放弃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找到微分几何学的研究方向并努力去攻读。(2分)④与良友切磋。陈省身和华罗庚完成“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他们和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2分)

13、答案:C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14、答案:D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应补出“价格”。B项,语序不当,“不仅”和“更”两词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无论„„还是”或“无论„„或”。

15、解析:这段话主要谈如何使“生活方式绿色化”,先说理念上的认同,再说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最后强调要让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沿着这个思路排列顺序,自然能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

16、解析:补写语言连贯题主要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要与前后文都能联系起来。第①处是问句形式,是对前文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第②处是后文仁明天皇做法的背景;第③处是后文“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的原因。

答案:①为什么梅花那么受重视②在这种冷相气候的背景中③日本和唐代长安的气候一样都经历了温度的降低

17、[写作提示]

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必须学会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因为自己眼下的处境不如意而丧志,不能因为时间的消磨而灰心。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者,有少年英雄,也有大器晚成。不管怎样,急于露头角就难于成气候,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

急躁便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失望悲观。只有守正而待时,善于抓住机会而又坚定志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高二年级语文科暑假作业试题(一) 温馨提示:

同学:当你打开这本资料的时候,暑假已经如约而至。相信每个同学都会为自己的暑假设计一个完美而缜密的计划,那就从每一天的阅读做起吧!摘抄一段经典语录,背诵一篇精美文章,精读一本人物传记,为自己的高三语文复习蓄积坚实的基础!亲爱的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流汗岁月,握住如金年华!加油!

第工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予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惑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

“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

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

译文: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刘子翚①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②田经营摇宋体。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注】①刘子翚(huī):历经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的诗人,其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②梁主:梁太祖朱温。朱温定都汴京后,大兴土木,苦心经营,使汴京日趋繁华。

8.第二句中的“休”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是怎样表现汴河景象的?诗人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3)《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摆手先生

马瑞璇

二十年前,摆手先生和我是大学同班同学。帅气,诗人气质。

摆手先生酷爱文学,更酷爱写诗。看书的时候有人和他说话,他摆摆手,不抬

头;写诗的时候有人和他说话,他更摆摆手,皱着眉。

同学们都知道他喜欢摆手,不喜欢说话,但是最初并没有想到叫他摆手先生。因为他另有一个绰号,叫“一首小诗”。平时独来独往,神叨叨的他,一遇集体活动却异常活跃。活跃的原因是他喜欢给大家朗诵他写的诗,“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小诗。”他这样说。大家笑,他不笑。

我们那一轮在校生里,出现过一位容貌叫人看了吃惊的校花,是中文系陶教授的女儿。摆先生和陶教授来往密切,用摆手先生的话叫做“切磋文学问题”。一次在陶教授家,他幸福地得到校花一个微笑的礼遇。从陶教授家回来,摆手先生给校花写情书。情书一改他诗人的风各,写得简短朴素:“今晚六点,我在你家楼下等你。若同意请赴约;若不同意,请背对窗外摆一摆手。”

事情的结果当然是校花继续做名花无主的校花,而摆手先生从此被大家改了绰号,“一首小”被“摆手先生”代替。

毕业的时候,他放弃留校的机会,也放弃进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家做一所镇级中学的语文教师。

他当老师当得果然出色!

却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

一年前,摆手先生死了。

追悼会的前一晚,我陪他妻子住。夜半听见他妻子在另一个房间里嘤嘤地哭泣。我担心她身体,想劝劝她。

眼前的情形把我牢牢地定在房门口。他的妻子跪坐在地上,面对死者遗像,一边哭一边揉搓着当天收到的丧葬费和旅游局的赔款。

“一起过日子这么多年,在外人眼里咱俩很不般配。可是,你对父母好,对孩子好,对你的学生更好。”说到这里她颓然低下头,推开怀里的钱,伏在地上又抽咽起来。突然,她抬起头爬到遗像前,用手摸着死者的脸颊:“咱俩是天生的一对儿,咱俩的日子还得接着过啊!这个家,还是咱俩一起撑。啊?”

摆手先生是在学生高考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南方旅游时发生的意外。

车祸发生的时候,他坐在车尾部,救援人员问他情况如何?他没有说话,只是用摆手作答。人家以为他没事,抢时间解救情势危急的人去了,因为在同一车里,还有老人和孩子。所有的人被解救后,再去救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在那里。身体完好,姿势端正。经检查,是严重颅內出血导致死亡。而且,死的人只有他一个,其余的人,只是伤势轻重不同罢了。

有人说,他摆手是在告诉别人他快不行了;有人说,他是用摆手示意救援人员先去救别人。无法解读他摆手的含义,便无法把他定性为舍己为人的英雄。他所在的学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

追悼会在公墓举行。

我们班二十一人全体到场。他的同事除了还在医院的,其余都到场。人数最庞大的是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

发言最动情的是他的学生。学生说,他们的老师上课从来不看教案和教科书,一根粉笔,成就了一堂激情四射的语文课。他们敬佩老师,教材烂熟于心,古今名著好诗好词烂熟于心。当讲到如下内容,新老学生,哭作一团:您节假日在家里设

立答疑课堂,很多贫困同学在您那里长期免费补习。为了方便答疑,您为自己制定二十四小时开机制度。遇到家境不好的学生,您会说“先挂掉,我给你打过去”。您始终坚持站立讲课,我们说:“老师,您身体不好,坐下讲吧!”您微笑着,摆摆手„„

(有删改)

【注】

这篇小说从画线句子开始,有如下另一个版本。(称为版本二,以上称版本一)

毕业的时候,他放弃留校的机会,也放弃进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做一所镇级中学的语文师。不久,他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摆手先生很受学生欢迎,回乡探亲的时候,我经常听到有人夸奖他。他教材烂熟于心,有博览群书的底子,一根粉笔,成就一堂激情四射的语文课。节假日在家里设立答疑课堂,是他许多年养成的习惯,学生可以在他家里接受免费补习。为了方便给学生答疑,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保持二十四小时开机。遇到家境不好的学生他会说,先挂掉,我给你打过去。

摆手先生是在学生高考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南方旅游时发生的意外。

(1)下列对这篇小说(版本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摆手先生喜欢文学,爱写诗,又喜欢向同学们朗诵他的小诗,同学们受不了他的神神叨叨,就揶揄地称他为“一首小诗”。

B.摆手先生爱慕校花,常以“切磋文学问题”为借口上校花家,结果遭校花拒绝,摆手先生心灰意冷,羞惭之下回乡任教。

C.小说通过对摆手先生妻子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和对相关部门不予确认丈夫舍己为人的不满。

D.摆手先生用摆手回答救援人员的询问,这一模糊的回答造成了人们不同的解读,影响了相关部门对他行为性质的评定。

E.小说分别从同学、妻子、学生的角度刻画摆手先生,多层次、多方位的表现了摆手先生的形象,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写摆手先生的大学生活,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版本一)中的摆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阅读版本二,比较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请结合文本,试从语言、结构、叙述人称三个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说明理由。(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笛声化作民族魂

乔忠延

昆明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聂耳就出生于这里。他童年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

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扬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先前并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

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

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担任主考的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因此录取了他。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聂耳如鱼得水,他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只要是歌剧社需要的事,他都主动干。时不时还上场演出,要么扮演卖臭豆腐的小贩,要么扮演一身乌黑的煤矿工人。他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大伙儿见他耳朵大,就亲切地叫他“耳朵先生”。叫着叫着,脆就叫成了“聂耳”——事实上,聂耳的原名是聂守信,此后称聂耳才名副其实。

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寇侵犯,东北沦陷。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他要呐喊!他结识了作家、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开始为电影和戏剧创作主题曲和插曲:《大路》《开路先锋》《码头工人之歌》《毕业歌》„„聂耳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明快激昂的歌曲,他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用歌声点燃焚烧侵略者的烽火!

聂耳的激情在蕴积!聂耳的怒火在燃烧!

1935 年,一部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了。这是一部电影,更是呼唤共同抗日的呐喊。剧组在呐喊,聂耳也加入了呐喊——聂耳的呐喊声化作了这部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唱出了抗日救亡时代万众的心声,表现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来更成为国歌,散发出永恒的魅力。曾经,这浑厚昂扬的旋律,激愤着国人,奋起抗战、抗战,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如今,这浑厚昂扬的旋律,又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建设,把华夏神州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站在昆明甬道街聂耳故居里,听那悠扬的稚嫩笛音。那笛音,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怒吼出的,是民族魂,中华韵!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35 年2月,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由他创作剧本的影片《风云儿女》开拍。当时,聂耳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聂耳看过歌词后,立即要求由他进行谱曲。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不幸的是,1935 年7月中下旬,《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聂耳巳溺亡于日本,年仅23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聂耳原名聂守信,因为耳朵大,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歌剧社后,大伙见他才华横溢,直接称他为“聂耳”。

B.聂耳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学费都要东拼西凑才成,然而,聂耳人穷志大,渴盼国富民强,自小立志做音乐家,为国出力。

C.“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陷,聂耳毅然参加了革命音乐组织,为抗日救亡呐喊,并因此结识了田汉,一起为国歌唱。

D.《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歌曲,宣扬抗日救亡,激昂的歌词,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国人抗战的决心。

E.文章两处划线的句子都写到了聂耳故居的悠扬音韵,前后呼应,以想象来写笛声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聂耳的景仰之情。

(2)“九一八”事变爆发前,19岁的聂耳在音乐上已学有所成,是哪些条件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3)聂耳能够迅速地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浑厚昂扬的旋律,除了他的个人才华外,还有哪些因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答:

(4)在2010 年“两会”上,有少数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终止现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以新歌替代之。理由是《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过时,不符合时代要求;“中华民族到丁最危险的时”的提法,早巳不合时宜。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

1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结束的北约成员国防长会议重点推出4 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是。

②日本众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B.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大相径庭 D.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竞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 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C.行万里路是必须的,通过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让游历成为绘画资料的源泉。

D.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因为游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从经典中取材,追求“得象之外”,体现“清雅飘逸”的意境和情怀,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难以如此传神地表现于方寸的砚台上的。总之,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①,使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将砚的功用美推向高峰,也把②。方寸之砚其实包含着深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宋代砚的价值,不仅在文物与历史的研究上,也不仅在审美与工艺层面上,而更应在其③。

17.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作“木兰文化研究中

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贾某道歉后,有些人似乎受到了启发。道长孟某发长文批判导演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扬佛抑道,影响宗教和睦,要求陈导向道教界、向社会道歉;六小龄童认为贾某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教。

对此,网上意见不一,有赞同道歉的,认为恶搞不等于创新,不能为博眼球将经典恶俗化;也有替贾某、陈导等叫屈的,认为创新可以打破樊篱,况且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更有网友戏谑“金庸塑造了众多邪道形象,强烈建议孟道长起诉金庸,保卫道教”。

该不该道歉,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级语文科暑假作业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

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清源山记

王慎中

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恡也。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

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

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

(选自《明人清源山游记三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 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B.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 备享:充分享受

C.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 探讨:讨论

D.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顾视:回头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B.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C.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D.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在欣赏美景时反而流泪兴叹,他们是为不能够长久拥有它们而伤心。

B.那些拥有功名富贵者常常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什么都要得到满足,由此来看,功名富贵与山水之乐不可能兼得,因此,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

C.作者常常与友人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尽管跟从一起沿崎岖山路盘

桓而上的人并不多,但自己与同游者都十分快乐。

D.作者说自己被时代废弃,享受富贵的日子少,因而为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没有什么可以眷恋顾惜的外物,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译文:

(2)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8.结合全词,分析“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的作用。(5分)

答:

9.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 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

上。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田野里出世的婴孩

[土耳其]奥尔汉·凯马尔

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太阳似乎主宰着一切,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有节奏地不断挥动锄头。随着锄头均匀的起落声。农场工人们哼着歌。

法尔霍那双肿胀的手满是汗水,他把汗都揩在那条宽松的黑裤子上,掉过头去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瞧着他身旁挥锄头的妻子,说:“怎么?你怎么啦?”古丽沙是一个肩膀宽宽的结实女人,干瘪的脸上淌着亮晶晶的汗珠。由于剧痛,脸已经不成样儿,而且露出一道道的皱纹。她没有回答。

法尔霍用胳膊狠狠推她的腰部:“你到底怎么啦?”古丽沙用疲倦的眼神瞥了丈夫一眼。她的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窝里,怪吓人的。这时锄头忽地从她手中滑落,掉在地上,她用手紧紧按住大肚子,俯下身去,在红棕色的土地上跪了下来。 监视他们干活的汉子撑着黑色的太阳伞站在一旁,这时叫了起来:“古丽沙!不要再干了,走开吧!”

她痛得死去活来,使出常人罕有的力气,咬紧牙关控制自己。她突然呻吟起来:“哎呦„„”对一个女人来说,劳动时被陌生人听到这种声音真是丢脸。

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女人驯服地蹲在地上。她知道这副样子丈夫是不会宽恕的。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时,监工的又说:“古丽沙!快走!娘儿!现在你赶快走,快!”她朝离她一千英尺光景远的沟渠走去,这是农场的边界。

法尔霍咆哮着,看到九岁的女儿赤脚站在监工的身旁,吩咐她说:“你得代你妈干活!”女孩知道现在该轮到她了。她拿起和自己身子一般高的锄头,走到行列里。锄头的起落声依旧和农场工人们的歌声相应和。

古丽沙挺直身子站在沟渠里,她环顾四周,在炙人的热浪中侧耳细听。看不到什么人。空旷的土地上热气逼人,这片土地向远处延伸,似乎没有尽头。

她把宽大的黑裤子口袋里的物件全部倒空,取出一些东西。她知道自己分娩期已近,早就张罗好这些东西。她正想蹲下身去,忽听到后面有走动声。原来是一条狼狗!她捡起一块石头向它扔去。那条狼狗吃了一惊逃开了,但没有消失。

古丽沙焦急极了,又向那条狼狗看了一眼。狼狗在她的目光下退了几步,但还是盯着她,眼睛射出异样的光芒„„

这时古丽沙肚子又痛了起来,这是最厉害的一次阵痛。她裸着膝盖蹲下来,两手撑住地面呻吟起来,脖子上静脉粗得像手指一般,颤动着。

“法尔霍,庄稼汉,”监工说,“跑去瞧瞧那个女人„„她也许会送命的。”法尔霍朝妻子在苦苦挣扎的那个沟渠望去,摇摇头,恨恨地骂了几声,继续干活。他怒火中烧,怨恨自己的妻子。

“瞧那边,小子,”监工又说,“跑去看一看那女人怎么了。你怎么也想不到的!”法尔霍把锄头扔在一边,往那边跑去。真想一脚接一脚地踢她„„这个不中用的女

人捣他的鬼,他真受不了。他在沟渠边停住脚,睁大眼睛向下瞧。

古丽沙倒在地上的小路旁。在沾满鲜血的一块破布上,浑身上下一片紫红色的婴儿在伸手伸脚地扭动。一只狼狗正扑在婴儿身上。他霍地跳下沟渠。狗三脚两步逃开了,舐着血淋淋的嘴。婴儿闭着眼睛,手脚还在扭动。法尔霍打开布包,原来是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法尔霍一下子变了。他仰望天空,严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抱起婴儿,大叫一声:“我的儿子!”他乐得几乎疯了。养了四个女孩后,居然来了一个男孩!

古丽沙感到丈夫就在身边,张开眼来。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挣扎着想站起来。“这回你挺不错。”法尔霍说,“挺不错的,女人!”他抱着婴儿从沟渠里一跃而出。 监工看到他穿过红棕色干裂的土壤跑来。“那边„„那边„„”他说,“法尔霍向这边走来了!”大伙儿都停止干活,倚着锄头,目不转睛地瞅着。法尔霍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大声喊道:“我的儿子!我有一个儿子了!”他把婴儿紧紧抱在胸前,婴儿裹在一块带血的破布里,浑身还是紫红色的。

“嗨,你得小心,庄稼汉。”监工说,“别抱得这么紧,你会把他闷死的„„现在你回农场去吧。告诉厨师,是我派你来叫他给你些油和糖浆,让女人吃一些吧。走吧!”

法尔霍不再感到疲倦了,炎热他也不在乎。现在他年轻得像二十岁的小伙子,轻捷得像小鸟似的。他向农场的小泥屋走去,茅屋顶在他的眼前隐隐闪现。

(选自《外国经典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法尔霍咒骂起来,飞起右腿朝妻子的腰部狠狠踢了一脚”,反映了法尔霍怒火

中烧的心理及只顾自己的面子,不顾妻子死活的龌龊和丑恶心理。

B.“她两手撑着地挣扎着站起来”,主要突出了法尔霍的妻子古丽沙为了保全丈夫

的尊严和面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的善良和温顺。

C.小说中插入对法尔霍九岁女儿的叙述,暗示受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应该参

加体力劳动,这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能相应减轻家庭的负担。

D.结尾写法尔霍“年轻得像二十岁的小伙子,轻捷得像小鸟似的”,用细节描写刻

画心理活动,表现出他因母子平安而感到的由衷的喜悦之情。

E.作品以“田野里出世的婴孩”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提示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暗示了小说的背景,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引发读者的思考。

(2)这篇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答:

(3)作品中的古丽沙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反映了特定背景下“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省身:捷足占鳌头

“冲破乌烟阔壮游,果然捷足占鳌头。昔贤今圣遑多让,独步遥登百丈楼。”这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写陈省身的诗。作为老师和证婚人,杨武之深谙陈省身的抱负与为人。

陈省身对此曾说:“誉不敢承。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十世纪全球数学家排名中,仅有两位中国人,他名列31位,华罗庚位列88。

陈省身晚年回顾自己的数学道路曾总结:“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1930年,19岁的陈省身以“最优等毕业生”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走的正是这条路。

陈省身曾回忆:“1930年,清华决定办研究院。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但家里不能供给我,所以必须要找公费。刚巧,那年清华开办研究院,三年毕业后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另一个目的,是想跟孙先生做点研究。”“孙先生”就是孙光远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是当时中国数学家中唯一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

因清华研究院算学系里只有陈省身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年,陈当了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给学生讲“高等数学”,实际内容是解析几何。次年,才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生。

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1930年初,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清华大学由于庚子赔款,经费相对充裕,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数学系也邀请国外名家来华访问,其中有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克。布氏做了一组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陈省身曾回忆,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开眼界,使他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他看到

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这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陈省身后来形容。

“用美国退回的钱一般都去美国,去德国未免会有些周折。”张奠宙说,彼时杨武之教授是清华数学系的负责人,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陈省身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按照派遣留学生的常规,取得博士学位至少得三年。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的高峰。

1937年夏,26岁的陈省身回清华任教,直升正教授。彼时,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联合大学,从北京撤至长沙,又西迁昆明。

次年,华罗庚从剑桥学成归来,成为教授。战时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陈与华还有一位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每人一个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一个椅子,房子很挤。但日后陈省身回忆那段岁月时说,三个人一清早没起床就互相开玩笑。虽然物质上艰苦,但生活很有意思。在煤油灯下,他们萌生出“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在西南联大六年,陈省身写了十多篇论文。

杨振宁当时就读西南联大物理系,他曾回忆,“陈教授是联大极出色和受欢迎的教师,和华罗庚等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

在陈省身认为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首当其冲。1931年,比陈省身年长一岁的华罗庚也以“管理员”身份进清华。张奠宙描述,“他们夜以继日地听课、讨论、研究,目标是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陈省身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包括严志达、王宪钟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

陈省身曾感慨:“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运。尤其幸运的是这群好学生对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对课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陈省身在清华还收获了幸福的婚姻。郑桐荪教授十分赏识才华横溢的陈省身,有意纳为女婿,杨武之夫妇便促成了这桩婚事。

陈省身与妻子郑士宁相濡以沫60余年,在妻子60岁生日时,陈省身特地赋诗:“三十六年共欢怒,无情光阴逼人来。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引用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诗,主要是为了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对此陈省身颇为认同,“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B.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

C.陈省身去汉堡留学读书主要起因于听布拉希克深入浅出的演讲,为此,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申请后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

D.在西南联大时,陈省身认为结交的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应属第一;陈省身所结交的众多学生中也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严志达、王宪钟等。

E.文中大量引用陈省身的话,直接写出了他的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内心想法,表现了传主的精神风貌,同时使得这篇传记更为真实。

(2)陈省身总结自己的数学道路时说:“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请简要概括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

答:

(3)这篇传记的最后两段写了陈省身在清华收获幸福婚姻的情况,你认为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6分)

答:

(4)陈省身能“捷足占鳌头”,在数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在“为学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答:答: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A.触目皆是比比皆是俯拾即是 B.俯拾即是比比皆是触目皆是

C.比比皆是俯拾即是触目皆是 D.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即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继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C.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D.据悉,德国之翼4U9525航班是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中坠毁,机上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涉嫌蓄意坠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

。。。。

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①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

②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

③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④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⑤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 ⑥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A.②④⑥③①⑤ B.④⑥③⑤②① C.②⑥⑤④①② D.④⑤③①⑥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写樱花的仅有两首。梅花在唐代的长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全唐诗》中关于“梅”的,多达948首。①?因为这是暖相气候造成的影响。唐代最初的200年一直是很温暖的,直到公元9世纪初,气候发生显著的突变,成为了冷相气候。②,仁明天皇把紫宸殿庭院里原本种的“右橘左梅”,改为“右橘左樱”,用樱花替代了中国流行的梅花。这说明,③,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明·洪应明《菜根谭》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明显;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一)参考答案:

1、答案:B(依据原文“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可知,“评点”不分主与辅,选项说“通过„„来辅助„„”违背文意)

2、答案:C(原文“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即低劣的评论会影响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3、答案: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除了评论作品外,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批评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选项“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偷换对象)

4、答案:B

5、答案: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6、答案: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译文:(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得分点:无庸、辱、第各1分,句意2分)

(2)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況。侯蒙问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得分点:谕、耍、进各1分,句意2分)

8、答:“休”字写出了朱温苦心经营的汴京传留给宋朝后好景不再的状况,(2分)流露出作者的感仇情绪,(1分)蕴含了作者对断送祖宗基业的统治者的愤慨和对金国的憎恨。(2分)

9、答:全诗通过昔日汴河船只联翩而来的繁华(1分)与今日汴河春水裹挟着断冰无语流过的破败(1分)形成对比(1分),融情于景(1分),写出了北宋由盛而亡的历史,揭示了国事沧桑的主题。(2分)

10、答:(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阁达于诸侯(2)地崩山摧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1)答E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A、C不得分。(B被校花拒绝,摆手先生是否心灰意冷、羞惭,文中看不出来;A同学们没有受不了他的神神叨叨,同学们叫他“一首小诗”,都是善意的;C没有描写摆手先生妻子的心理活动,更没有写她对相关部门不予确认丈夫舍己为人的不满)

(2)答:①交代“摆手先生“这个称呼的由来,呼应了文章的标题;②交代了人物的爱好与习性,丰满了人物形象;③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读者的阅渎兴趣。(每点2分)

(3)答:①帅气,摆手是他最鲜明的外在特征,遇事总喜欢摆手;②爱读书,具有诗人气质,爱写诗,也经常朗诵诗;③敬业,关爱学生,节假日给学生答疑,给贫困生免费补习。(每点2分)

(4)示例一:版本一更好。①语言更富有感染力。版本一的语言感情丰富,比如“他当老师当得果然出色!”“却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写出了作者对摆手先生的肯定与意外;版本二的语言淡然无味,比如“不久,他娶了一位相貌平平的乡下女子”。②结构上,版本一采用倒叙方式,使得小说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版本二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③叙述人称上,版本一通过摆手先生学生的视觉,以第二人称描述老师,使得人物更真实可感,更富有感情,更富有感染力;版本二则以摆手先生同学的视觉,以第三人称描述同学,淡淡道来,缺乏版本一那种学生对老师的深挚感情,缺乏感染力。

示例二:版本二更好。①语言淡而隽永。版本二客观的叙述口吻,与前一部分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版本一带有较为强烈的感情倾向,缺少隽水。②结构上,版本二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使人一目了然;版本一颠三倒四,结构混乱。③叙述人称上,版本二一直以同学的视觉,描述摆手先生对学生的深爱,更真实可感,又蕴含了师

生之间的深情;版本一通过摆手先生学生的视觉,以第二人称称述老师,看似感情丰富,却容易失真。(每个角度4分,分别比较各2分,高之成理即可)

12、(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 B给1分;答 A、C不给分。(B 文中看不出聂耳自小就有当音乐家的梦想,到上海后,偶然的机会,聂耳才报考了音乐歌舞学校;A 聂耳不是从小就被人叫做“耳朵先生”,进入剧社后,因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又因为耳朵大,才逐渐被称为“聂耳”;C聂耳是先结识田汉,后参加革命音乐组织)

(2)答:①过人的音乐天赋,澎湃的音乐激情;②勤奋好学,赤诚的爱国之心;③被慧眼赏识,幼年时邱师傅给他启蒙,报考音乐歌舞学校时,得到音乐家黎锦晖的青眯。(每点2分)

(3)答:①田汉已写好歌词,歌词慷慨激昂;②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③抗日救亡时代万众一心、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了整个巾华民族。(每点2分)

(4)示例:必须否决这个建议。①《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战斗不屈的民族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②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以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③虽然时代变了,国歌中的忧患意识不能丢,居安思危;④《义勇军进行曲》仍在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华夏神州,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国歌的内涵与作用4分,国歌在现时代的意义与作用4分,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如果赞同这个建议,能够言之凿凿,酌情给分)

13、答案:C(南辕北辙:指行为与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指方向与目的相反,含贬义。大相径庭:指看法、意见等相差很远。三个词语均有相差很远的意思,①中的“秀肌肉”是一种行为,故“南辕北辙”最合适;②中明确说路线,只能填“背道而驰”,为贬义;③只能填“大相径庭”)

14、答案:D(A“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后一分句缺少主治.可以去掉“面对”;C“•启动了„„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行色”杂糅,可改为“启动的„„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或“启动了„„系列活动)

15、答案:A(整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是递进大系,所以排除B、D;C是目的关系,也排除)

16、答案:①文人雅土的文化艺术修养②砚的文化引向更高的境界③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方面(这段文字介紹的是砚台的审美与义化价值。①与前义“文化艺术修养”相应;②与前面的“功用美”相应,又与下义的“文化底蕴”相对应;③属于概括。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大意对即可)

17、答案: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2分)多颗“心”汇集,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聚到一起;(2分)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援助儿童。(2分)

18、【写作提示】

(1)从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演绎经典固然可以创新,但起码需要尊重经典,对经典怀有敬畏之心,不能将恶搞等同于创新,将恶心等刷于开心。参考立意:①要

有敬畏之心,创新也要守住底线;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

(2)从不需要道歉的角度分析:什么样的改变才算创新,谁也说不清,花木兰、孙悟空等原本就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不属于哪家哪户哪个研究组织,没有触犯版杖,凭什么一些研究机构或个人要求他人道歉?难道你们的就是经典?就是遵循事实?参考立意:①允许创作的多元化,不能动不动就罗织罪名,百花齐放才是春;②自信者自强,自卑者敏感。包容才能大气。(如有其他立意,符合材料含意即可,以上提示仅供参考)

试题(二)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B项,曲解文意,文中重点强调庄子重视平淡之美。C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探讨:探寻。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语段中的“者”“也”“欤”。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B项中“只要拥有了前者那就寻求不到山水之乐”的结论属主观臆测,观点绝对化。原文是说一些拥有功名富贵的人因贪恋不能长久占有这些外物而伤心,并非所有拥有功名富贵的人都寻求不到山水之乐。

7、答案:(1)他遇到欢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仁之人的悲伤有什么差异呢?

(2)最终寻求片刻的快乐却没有得到,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所聚焦的太多,与所恃的太高,因眷恋、顾惜而引发这样的吗?

[参考译文]

登高望远,揽取山水的奇特变幻,让那清旷寥廓的大地美景来娱乐耳目,远远地忘却整个世界的俗事,天下最快乐的事,应该没有超过这个的了。牛山一带的旅游景致够美了,可景公却因为它而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无法停止。羊叔子登岘山临汉水,与手下参佐相互谈论,悲慨哭咽,一副怅然失意的样子,为什么情况会截然相反呢?因为景公愚蠢,留恋不舍揽取齐国的富足,担心自己某一天忽然离开它们死去,因而不能免除他的低劣心意,晏子讥笑他为人不仁义,那是应该的了。羊叔子感慨万端顾念自己一时的赫赫功勋,爱惜它难以忘怀,考虑到他日它们容易泯灭,据有及于自身的权力而不足以它来自我安慰,可以称得上是个贤人。他遇到欢乐却心生哀伤之情,以身子为拖累,因而不能够尽情地让生命的本性愉悦,又跟那些不

仁之人的悲伤有什么差异呢?

唉!拥有富贵的君侯,拥有功名的卿士,搜求穷尽天下快乐的欲望,没有什么不能满足。他们踌躇满志,盛气凌人,频频攫取外物、充分享受,将其当作快乐,什么快乐不能够获取呢。他们适时地兼得于山水,然而牛山、岘山的美景,反而让他们流泪兴叹,他们考虑到富贵可以拥有,却为不能够长久拥有它们而伤心;心中非常喜欢功名,希望能够流传永久而担心它湮没无闻,那么即使是左边青山右边碧江,登临高峻雄奇的山岭,俯瞰波澜起伏的水流,却不能够感受其中的快乐。不仅仅是不快乐而已,并且因为它而感慨万端,哀伤不已。

谁知道那苍翠的崖壁,亲临其间,饱览风光,也是诱发忧愁、增添悲戚的东西。当他们准备好器物前去游览,本来就已经沉湎于奢侈安逸的骄羡,困倦于功勋的劳动,心里想着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来满足自己耳目的欢娱。最终寻求片刻的快乐却没有得到,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所聚焦的太多,与所恃的太高,因眷恋、顾惜而引发这样的吗?富贵功名与山水享乐,其结果是不可兼得的。

清湖山是泉州的名山。我曾经在闲暇时候去那里游览。那些喜欢多事的人常常带上酒菜登上山顶,来到我身边,让我一同喝酒吃菜。因此总是相互结伴出游。攀登险峻的山岭,探寻幽深的水渊,尽情行止,有人跟从。有人不跟从,不因此而羞惭。回头看见他们那些跟从的人踽踽慢行,寥寥无几,沿着崎岖山路,盘桓而上,怎么能够跟那牛山的傧从、岘首的宾僚相比较呢?然而我却未尝不快乐,而那些随从的客人没有不与我同享其中快乐的。

因为我很早就被这个时代废弃,习惯于富贵的日子也很短浅,因而为人愚笨不适用于社会,竟然没有微小的长项,可以凭恃它来等待以后,想要眷恋什么却没有什么可以怀想,想要顾惜什么却没有什么可以欣喜,然而山水的已然乐,却最终为我所拥有。我虽然被这个世道所困扰,对于外物也没有更多获取什么,却独独能够得到这山水之乐。

那些拥有富贵功名的人,对天下的种种欲望大都可以实现,但对天下快乐的感受却仍有遗憾。既然这样,那么我的困扰不仅不能跟那些大国国君交换,而那些地位煊赫,震耀天下,名声功业遍及大江大漠,魁伟浩大为一个时代领袖的人,那就更加微小了,就如那卷石寸土跟那大山相比。我所获取的美景,难道不是更加地少了吗?我已经把这些话告诉给了那些客人,又这样重新将它们记写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能力层级为D级。这首词作者起笔不凡,先介绍定王台的位置,既为后文写其繁华作铺垫,同时也与其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8、答案:①这首词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说它雄踞于洞庭湖之滨,古湘州地界,得江山之助,阅千载岁月,声势自是不凡。②一开头便时空纵览,大气包容,为下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设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首词的下阕作者先借景抒情,再直抒胸臆,最后以景结情,逐层分析,加以概括即可。

9、答案:①表达了岁月如流、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意。“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2

分)②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写出报国无门之恨。(2分)③写出了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国势日颓的忧国之思。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2分)

10、答案:(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1)答案:答E给3分,答A项给2分,答B得1分,答C、D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B项,这句话突出表现了古丽沙屈服于丈夫的淫威,无奈、隐忍和坚强的心理。C项,作者写法尔霍九岁女儿揭示出在特定环境中,女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是一样地位低下,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D项,主要写他因妻子生了儿子而感到喜悦,并非是因为“母子平安”。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作答时,必须联系小说下文进行解读。小说的第一段的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也引出下文人物的出场,更为揭示主题提供了社会背景。

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指出地点,“农场工人们汗水涔涔”点明时间。(2分)②暗示社会环境。开头的环境描写着眼于农场中的汗水和锄头,突出做农活需要壮劳力,为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提供了依据。(2分)③为下文写古丽沙所遭受的痛苦和挖掘其性格中的驯服作铺垫。(2分)

(3)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篇小说中的古丽沙性格温顺,吃苦耐劳而又坚强,丈夫法尔霍的粗暴、冷漠又从反面衬托出她的隐忍和屈服。作答时,再找出有关古丽沙的故事情节,加以梳理概括。

答案:①柔弱,温顺,依附于男人,处于劣势地位。之前生下四个女儿的古丽沙本身内心就感到对不起丈夫,因而在法尔霍面前,自然会低三下四,这突出表现出他的柔弱。在她看来,做女人就应该依附于自己的丈夫。(2分)②隐忍和屈服。面对丈夫的大呼小叫、谩骂甚至脚踢,古丽沙没有丝毫的反抗,她的隐忍和屈服可见一斑。(2分)③吃苦耐劳而又坚强。眼看就要生产,古丽沙仍然坚持劳动;面对丈夫的脚踢,她坚持要站起来。(2分)

(4)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全文,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多角度思考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法尔霍和古丽沙,其中心事件是古丽沙临产这件事。同时,要注意小说描写的重点和细节,仔细揣摩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男人强壮,下得了苦力,是劳动的主力,具有话语权,占主导地位,而女人恰恰相反。这篇小说通过写法尔霍和古丽沙的故事,突出了男人的力量强大于女人的现实,这种现实决定了男人的地位。(2分)②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根植于人心。法尔霍认为古丽沙丢了自己的脸,对她大呼小叫,甚至拳脚相加。而在古丽沙看来,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她也就隐忍和屈服。(2分)③女人习惯于顺从男人,易被驯服。小说中法尔霍粗暴、蛮横,一味责骂妻子,而古丽沙则甘愿屈服于丈夫。(2分)④对于“重男轻女”的现实,整个社会推波助澜。当法尔霍知道古丽沙生下的是儿子时,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而那些与他在一起干活的“大伙儿”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就连“监工”也格外开恩,赏古丽沙“油和糖浆”。(2分)

12、(1)解析:本题考查对传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与原文不符,文中主要是说他的“抱负和成就”。B项,“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只是说的清华大学,而没有北大。C项,“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有误,原文是说经杨武之“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得分。

(2)答案:①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一是因为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二是可以跟随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的孙光远教授学习。(2分)②担任清华研究院算学系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多次聆听世界级数学大师的演讲。(2分)③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攀登几何学的高峰。(2分)

(3)答案:①从内容上看,前面主要介绍了陈省身作为科学家和教育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尾处写他在婚姻方面的收获,使得传记内容更加丰富。(2分)②从结构上看,以陈省身收获幸福婚姻作结,使得传记结构更加完整。(2分)③这样写增强了传记真实性,可信度。(2分)

(4)答案:①抱负远大。他认为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要“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2分)②眼界开阔。去汉堡读书,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又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高峰。(2分)③方向明确。他主动放弃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找到微分几何学的研究方向并努力去攻读。(2分)④与良友切磋。陈省身和华罗庚完成“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他们和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2分)

13、答案:C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14、答案:D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应补出“价格”。B项,语序不当,“不仅”和“更”两词之后的内容互换位置。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无论„„还是”或“无论„„或”。

15、解析:这段话主要谈如何使“生活方式绿色化”,先说理念上的认同,再说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最后强调要让这种生活方式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沿着这个思路排列顺序,自然能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

16、解析:补写语言连贯题主要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要与前后文都能联系起来。第①处是问句形式,是对前文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第②处是后文仁明天皇做法的背景;第③处是后文“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的原因。

答案:①为什么梅花那么受重视②在这种冷相气候的背景中③日本和唐代长安的气候一样都经历了温度的降低

17、[写作提示]

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必须学会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因为自己眼下的处境不如意而丧志,不能因为时间的消磨而灰心。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者,有少年英雄,也有大器晚成。不管怎样,急于露头角就难于成气候,急功近利不足成大事,

急躁便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失望悲观。只有守正而待时,善于抓住机会而又坚定志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

    高二寒假学习计划

    过一年高中生活的适应与磨合,学生已经较好地融入到了高中的班级。高一一年有收获、有不足,也基本固定了自己在班级、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而新学期刚开始,大多同学更有对新一学年的展望。但是同时,部分高二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日渐熟悉也造成了第二年的学习生活 ...

    高二学生马上进入高三,暑假准备些什么?

    高二学生马上进入高三,暑假准备些什么? 高二的结束,就是高三的开始.高三年的学习生活节奏不比高二,他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冲刺时刻,如果不能在这个假期中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开学之后就很可能适应不了高三. 高三需要快节奏,高三需要坚强的信心,高三 ...

    中学暑假工作计划

    今年暑假,我校将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广大师生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愉快、丰富多彩的假期。 根据市教育局青教办字〔2011〕122号文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工作计 ...

    石家庄一中学寒假作业要火,老师们的寄语简直太魔性了!

    说起寒假作业,同学们的反应往往是心情沉重,而石家庄市一中高二学生翻开语文寒假作业第一页第一反应却是开怀大笑.当看到"妙语连珠,趣味十足"的序言,小编也笑了! <语文基础天天练之寒假版,高二年级语文组编>打开作 ...

    高二暑假安排

    整理过去一年的试卷.把过去的错题做一遍.还不会做的就用一个错题本记起来.争取在暑假把自己的知识点不懂得地方找出来.(你们升高三的暑假要补课.下学期开学一轮复习也将开始.你把自己还不懂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了.一轮复习就很有针对性!这样你就走在同学 ...

    002高二暑假生物学科学习计划二

    高二暑假 生物学科 学习计划二 班级 姓名 1.继续复习内环境知识点 2.完成以下作业 一.单选题 (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 ...

    初中暑假工作计划

    暑假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延伸,它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大好的时空条件,也是学生通过活动提高人文素养,体现学校“和谐发展教育”的成果、服务社会的大好机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三)语文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三)语文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q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九)语文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九)语文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高一升高二.暑假数学三垂线定理doc

    第一讲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要点 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形成和论证.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学新课之前,让我们作个简单的回顾: 1.直线和平面垂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