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资料

在学习吴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学到了也知道了非常多的吴文化知识,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故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但吴地距中原为近,开发较早,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较深,其百越文化基因不够显扬,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弘扬吴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刺王僚后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吴郡郡城、苏州府城、今天的苏州城。这见诸于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来所有关于苏州历史古籍的记载。从此吴郡郡城、苏州府城、苏州成为吴文化的中心至今。

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斑。

一、从全国第一古城说起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吉刚先生在他的《苏州史志笔记》中说:

“1951年农历新年,苏州市长王东年偕同党方开老人会,予亦被邀请前往,席上请来宾发言,予因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

这里说的全国第一古城,是指历史悠久而城址不变者(注释:根据此标准,西周东都洛邑为周公所筑,且位于现洛阳市中心。故苏州为“全国第一古城”之说并不成立)。据历史上记载,比苏州城更古老的并不少,但能保持至今的则没有了,如郑州商城,距今3500多年,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与镐,建城均比苏州早,但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在历史古城中也不乏比苏州城更大更繁华的,如隋唐长安城,北宋汴梁城,明、清北京城等。但建城时间却都比苏州城晚建一二千年。由此看来,说苏州是中国“历久而不变”的第一古城,是言之有据的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建城要晚得多。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

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0多年来,以苏州古城为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延续繁荣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宁、沪、杭、嘉、湖、绍、甬、通、镇、扬、苏、锡、常等庞大的城镇群体,又进一步拉动了苏州的社会进步,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共同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吴地文化

二、吴国文化盛极一时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个性”非常突出,生命力异常强盛,历史上曾长期的繁荣发展,有卓越贡献,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光辉独特的一页。它曾一次次创造历史性奇迹,周代吴国的历史就是一例

3100多年前,勾吴建立,逐步形成了吴文化。最初的政治中心在无锡吴县交界处一带,2500年前吴国迁都苏州,大为兴盛,吴文化发展也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历史的奇迹从此反复出现 春秋时期,楚、晋、齐是大国,吴是偏居南方的小国,竟能以3万之师,打败20万之众的楚国,占领其郢都。后来吴又战败齐军,威震晋国,夺得天下之霸主地位

吴国为何能创奇迹?从表层看是有孙武、伍子胥等杰出将领,吴人尚武善战等,其根本原因是吴国已有高水平的文化。泰伯、仲雍奔吴,言偃到孔子那里“留学”,楚国的伍子胥,齐国的孙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创造出鼎盛一时的吴国文化。结果是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苏州这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兵器,战船及经济技术进步,使吴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由此看来,吴人善于筛选、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长,是其成功之本,是靠文化和智力而取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奇迹

三、吴地文化源远流长

吴国文化是狭义的吴文化,是断代史文化,这是取其政治概念。吴地文化,是广义的吴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吴国以前和吴国以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即大吴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通称为历史文化

吴地一般是指宁、沪、杭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苏州是吴国以后的吴文化中心,位居吴地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应是吴文化的精华代表

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太湖三山岛,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堰,张家港东山村及徐家湾等遗址的发掘,证明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活。长江下游与黄河下游的文化是同步发展,某些文化甚至超过中原,如玉器、漆器、木结构建筑、纺织、丝织、水稻、航运等。相传黄帝与夷人蚩尤族团的文化是旗鼓相当,后因大水,蚩尤才北上,遇到黄帝族团而战败了,其族人却将先吴文化带入中原,又带到江汉和云贵......,融汇成中华民族文化。夷人、越人留在吴地山岭地带的支族,后来形成吴国吴人的主体部分。至隋代,改吴为苏州,吴文化中心苏州从此正式得名,并延续发展至今

四、经济与文化相映成辉

吴地历史生动地证明,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进文化兴盛。由于文化有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有经济价值,又有精神价值。隐形的并非一般人所能看清,因之祖先的这条宝贵经验,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回忆这段历史颇有现实意义

6000年前已有人类在吴地定居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吴国文化兴盛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这里率先开运河,盛产金、锡、青铜,冶炼有很高水平。后春申君带来楚文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西汉初,吴王刘濞成为地方七国中实力最强者。隋唐以后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合,吴地竟成了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地。苏州七县更创历史纪录,以占全国1%的田,承担11%的赋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京官俸米

苏州的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其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

苏州在经济、文化、人才方面的突出之处,远非一般古都所能相比。历代古都,如秦都咸阳、楚都江陵、齐都淄博,以及洛阳、开封、北京、安阳等地,经济文化在2000多年中无一像苏州那样持续全面发展,或者没有达到苏州那样高的水平

从经济上讲,吴地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历来重视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商业、手工

业、丝绸、纺织、冶金、航运、食品工业等均较兴旺。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虽多次毁于战火,却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复、发展,在若干方面还达到全国的领先水平。如曾是全国最大或重要的内外贸商业大都会,是重要的丝绸基地,是大米市和金融中心。在科学技术上,冶金、造船、医药、天文、印刷、航海、建筑、水利、丝绸、商业经营管理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时至今天,经济实力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将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地区

文化教育方面,同样是持续、全面、高水平的发展,集中反映在人才上。从圣哲到爱国思想家,从科技专家到能工巧匠,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旧制度的造反者到民丨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者,许多杰出的人物从吴地土壤中成长起来。有些人才则是来到吴地后,才大展宏图,建立奇功伟业的。如言偃被称为江南圣人,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军事战略思想家武圣人,范仲淹、顾炎武是爱国的大思想家,况钟是大清官,还有冶金专家干将,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蒯祥等。更有画家、医师、商人、文学家及各类人才。近代苏州的人才也是很多的,如章太炎、柳亚子、叶圣陶、费孝通等。苏州历代人才辈出,这是苏州的最大优势,也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人杰地灵才能物华天宝,人杰才能充分发挥地灵之优势。而教育文化的发展才能出人才,并带来生产力革命

吴地文化教育发达,官方的提倡是有积极作用的,范仲淹办府学,更有深远影响。民间的文化教育意识,也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兴盛。如在“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强烈的意识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书香门第、文化氏族,进而以苏州城为中心基地,形成密集的文化群体。吴地在这种民风氛围熏陶下,不断积极扩散,以至绵延长久。这是文化教育,乃至技艺得以继承发展、达到很高水平的扎根民间的基础

五、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火车头,它有远非乡村可以相比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苏州自建城以后,就成了吴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它为载体,聚集人才,交流信息,发展生产和贸易,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吴地以此为基地,才有可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历史文化,并向全国辐射,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做出重要贡献 让我们以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吴国未建都苏州时,并没有叱诧风云。一旦形成交通发达、市场兴盛的苏州城为中心,便进一步聚集巨大能量而称霸天下。两汉至南北朝的七百余年间,苏州稳步发展,市场上“毕天下之至异,迄无索而不臻”,“商舟千艘”,太仓成为出海口岸。唐时,苏州是“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入宋,“风物雄丽为东南冠”,人称“天堂”。元代,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昌盛。明清,苏州东北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工人万余”,阊门外染整苏布的工人有2万余。雍正年间,阊门至枫桥,“烟火百万户”,“列市二十里”,“堪称当时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清末和民国时期,是全国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之前哨,是革命者的摇篮。至于文化教育,包括书画、医药、戏曲、吴歌、工艺、刺绣方面的突出成就,更是名扬四方。事实表明苏州繁荣发展的动力,不仅是靠城,更重要的则是靠市,市场是她强劲发展的动力来源,这也是与其他古城的重大不同之处

事实表明,吴文化实质上是以先吴和吴国的文化为基础,以苏州市为中心基地,以广阔的长江金三角的城镇群体和乡村为依托,兼收并蓄周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乃至海外文化等,以优秀人才群体为代表而创造的高度文明的总和。这中间起中心主导作用的是苏州城,它是吴地文明精华集中地,也是培养大批人才的摇篮。直到鸦片战争后,其地位在若干方面才被上海等中心城市所取代。但就吴中而言,就历史文化的优势而言,苏州仍是居于中心主导地位,还是富甲一方之地

六、吴文化与海洋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内陆的人主要靠改造

土地谋生,而沿海和岛屿的人们发展生产力与海洋息息相关。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而谋生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各异,于是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如古埃及、古印度形成了大陆文化,古希腊形成了海洋文化。中国历史上也形成了两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南的江、浙、闽、粤沿海一带和台湾、海南岛、香港诸岛及散布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为海洋文化圈,内地大陆部分则属于大陆文化圈。而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是在海洋文化圈内,又处于两大文化圈的结合部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深受中原内地大陆文化影响。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形成多种文化特征,它的生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就特别强

长江三角洲居住的先民和其他民族一样,首先遇到的基本问题是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发展问题,即吃穿问题;其次才是物质享受问题;再次是满足精神享受问题。这三个问题学者们分别称之为第一存在问题、第二存在问题和第三存在问题

吴人自古重视农业,众多的劳动力世代扎根农业,重视解决第一存在问题,这是吴人有大陆文化的特征和优势。由于吴人自周代建立吴国之后,生产力发展较快,用部分劳力就可以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因之有条件解决第二存在问题,人们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就是海洋文化的特色。到唐宋特别是明清时期,吴地苏州的物质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人们逐步转向满足精神享受的需要,解决第三存在问题。所以苏州的戏曲、工艺、雕刻、绘画、园林等都得到繁荣发展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交融,还孕育升华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有海味因素。这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勇于拼搏的集体主义思想,这与土地私有者的观念是大不相同的。当然,其中也有忠君等封建伦理观念

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是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适应于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两种文化,对历史的进步都有过积极贡献。由于海洋生活是动态的,人们时刻在流动中变化中求适应,与风浪拼搏中求胜利,因之海洋文化有流动性、冒险性、开放性、斗争性。而大陆文化是以坚守本土,扎根家园为根基的,是静态文化,有定居性、保守性、封闭性、忍耐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广大内陆地区,长期对第一存在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直到近几年有些地方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内陆文化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因之内陆文化长期受到特殊的重视,表现在文化研究和对各种文化的价值认识上,往往是重北轻南,重(黄)河轻江更轻海,重黄(帝)轻炎更轻“荆蛮”。近几十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大为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第一存在问题基本解决了,各地普遍重视发展工商业。为了使文化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既重视大陆文化,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研究海洋文化,如吴越文化,闽粤文化,上海的现代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等等。这对促进现代化建设,对解决第二、第三存在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乃至国际上的政治、军事竞争,密切相关。科技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它已成为生产力和国家现代化,乃至决定国家命运的战略性问题。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科技也是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史,我们必须走科技兴邦之路,应当重视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运用市场兴市的规律,建设大都会,发展高科技,还要发扬吴文化的特色,吸收现代文化,创造出更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吴地文化。

研究吴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针的具体内容,是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子孙后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生动丰富的人们乐于接受的教材,是把马列主义与吴地的实际相结合,培养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应从苏州的历史特点和近日之实情出发,从数千年吴人的经验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从微观上讲,苏州的农业、丝绸、饮食、刺绣、工艺美术、昆曲、评弹、书画、中医、商业等,都曾名扬海内,是苏州的优势。取得这些优势的经验,予以发掘、继承和创新,对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苏州,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仍有重要作用

从发展旅游业来讲,过去主要靠园林,如能以吴文化为内容,形成多种内容的线、网,如博物馆、历史遗迹、民俗、吴服、食品、戏曲、民间文学艺术、江南水乡、古城、太湖景区,乃至与沪、锡、杭连成一片,形成文化内涵丰厚的特色旅游,必可独树一帜,广招天下来客。 研究吴文化与苏州,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奋斗,为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多作贡献。 江南文明之源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无锡)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从物质层面看: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有文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学术研究成果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苏州市文广局近年来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吴文化研究的与时俱进,发挥吴文化在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年初,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吴文化研究课题,这一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准备,2002年 8月 6日至 8日苏州市“吴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市政府等1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研讨。通过近四十个课题的研究,把对吴文化的认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新化的时代背景中,从历史的、比较的、现代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的把握;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野对吴文化精华——苏州古城等保护问题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产业发展的视野对吴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设想;从人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脉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了多侧面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吴文化在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这是苏州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构筑文化战略优势的一次重要理论准备。

2000年以来,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专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批文化丛书和专著。其中有,《苏州戏曲志》、《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苏州文化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姑苏竹枝词》、《苏州滑稽戏优秀剧作选》、《滑稽戏资料》、《迈向新世纪的苏州文化》等一批专门介绍吴文化的丛书、还开办了吴文化网站、增设吴文化论坛;无锡每年都会举办吴文化节等。其中《苏州戏曲志》获苏州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文化丛书》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获市“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 7月由世界著名大师贝聿铭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陆文夫作序的《吴文化与现代化论坛》一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80万字,16开本,汇集了39篇有关现代化进程中的吴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苏州吴文化研究工作又上了一个新水平。

未来

2500年的历史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很多吴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然而也有很多优秀文化成果随着现代化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苏州虎丘泥人苦于无传承人,喜爱昆曲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精美的苏绣也因为绣娘太少而愈发珍贵。为叱,苏州市政府2008年发出“传承吴文化,共建吴地和谐家园”的号召,提出建设吴文化网、扩大吴文化影响力的倡议。2009年10月,在苏州市政府、沧浪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吴文化网正式开通。

在学习吴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学到了也知道了非常多的吴文化知识,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故吴人的风俗习惯虽与越人相仿,但吴地距中原为近,开发较早,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较深,其百越文化基因不够显扬,越人则保留了较多的质朴、悍勇和开拓进取的心理特征,一种多少带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气质。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弘扬吴文化,是每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刺王僚后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吴郡郡城、苏州府城、今天的苏州城。这见诸于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以来所有关于苏州历史古籍的记载。从此吴郡郡城、苏州府城、苏州成为吴文化的中心至今。

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一斑。

一、从全国第一古城说起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吉刚先生在他的《苏州史志笔记》中说:

“1951年农历新年,苏州市长王东年偕同党方开老人会,予亦被邀请前往,席上请来宾发言,予因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

这里说的全国第一古城,是指历史悠久而城址不变者(注释:根据此标准,西周东都洛邑为周公所筑,且位于现洛阳市中心。故苏州为“全国第一古城”之说并不成立)。据历史上记载,比苏州城更古老的并不少,但能保持至今的则没有了,如郑州商城,距今3500多年,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与镐,建城均比苏州早,但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在历史古城中也不乏比苏州城更大更繁华的,如隋唐长安城,北宋汴梁城,明、清北京城等。但建城时间却都比苏州城晚建一二千年。由此看来,说苏州是中国“历久而不变”的第一古城,是言之有据的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建城要晚得多。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

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000多年来,以苏州古城为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延续繁荣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宁、沪、杭、嘉、湖、绍、甬、通、镇、扬、苏、锡、常等庞大的城镇群体,又进一步拉动了苏州的社会进步,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地区,共同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吴地文化

二、吴国文化盛极一时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个性”非常突出,生命力异常强盛,历史上曾长期的繁荣发展,有卓越贡献,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光辉独特的一页。它曾一次次创造历史性奇迹,周代吴国的历史就是一例

3100多年前,勾吴建立,逐步形成了吴文化。最初的政治中心在无锡吴县交界处一带,2500年前吴国迁都苏州,大为兴盛,吴文化发展也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历史的奇迹从此反复出现 春秋时期,楚、晋、齐是大国,吴是偏居南方的小国,竟能以3万之师,打败20万之众的楚国,占领其郢都。后来吴又战败齐军,威震晋国,夺得天下之霸主地位

吴国为何能创奇迹?从表层看是有孙武、伍子胥等杰出将领,吴人尚武善战等,其根本原因是吴国已有高水平的文化。泰伯、仲雍奔吴,言偃到孔子那里“留学”,楚国的伍子胥,齐国的孙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创造出鼎盛一时的吴国文化。结果是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苏州这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兵器,战船及经济技术进步,使吴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由此看来,吴人善于筛选、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长,是其成功之本,是靠文化和智力而取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奇迹

三、吴地文化源远流长

吴国文化是狭义的吴文化,是断代史文化,这是取其政治概念。吴地文化,是广义的吴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吴国以前和吴国以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即大吴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通称为历史文化

吴地一般是指宁、沪、杭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苏州是吴国以后的吴文化中心,位居吴地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应是吴文化的精华代表

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太湖三山岛,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堰,张家港东山村及徐家湾等遗址的发掘,证明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活。长江下游与黄河下游的文化是同步发展,某些文化甚至超过中原,如玉器、漆器、木结构建筑、纺织、丝织、水稻、航运等。相传黄帝与夷人蚩尤族团的文化是旗鼓相当,后因大水,蚩尤才北上,遇到黄帝族团而战败了,其族人却将先吴文化带入中原,又带到江汉和云贵......,融汇成中华民族文化。夷人、越人留在吴地山岭地带的支族,后来形成吴国吴人的主体部分。至隋代,改吴为苏州,吴文化中心苏州从此正式得名,并延续发展至今

四、经济与文化相映成辉

吴地历史生动地证明,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进文化兴盛。由于文化有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有经济价值,又有精神价值。隐形的并非一般人所能看清,因之祖先的这条宝贵经验,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回忆这段历史颇有现实意义

6000年前已有人类在吴地定居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吴国文化兴盛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这里率先开运河,盛产金、锡、青铜,冶炼有很高水平。后春申君带来楚文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西汉初,吴王刘濞成为地方七国中实力最强者。隋唐以后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合,吴地竟成了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地。苏州七县更创历史纪录,以占全国1%的田,承担11%的赋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京官俸米

苏州的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其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

苏州在经济、文化、人才方面的突出之处,远非一般古都所能相比。历代古都,如秦都咸阳、楚都江陵、齐都淄博,以及洛阳、开封、北京、安阳等地,经济文化在2000多年中无一像苏州那样持续全面发展,或者没有达到苏州那样高的水平

从经济上讲,吴地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历来重视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商业、手工

业、丝绸、纺织、冶金、航运、食品工业等均较兴旺。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虽多次毁于战火,却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复、发展,在若干方面还达到全国的领先水平。如曾是全国最大或重要的内外贸商业大都会,是重要的丝绸基地,是大米市和金融中心。在科学技术上,冶金、造船、医药、天文、印刷、航海、建筑、水利、丝绸、商业经营管理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时至今天,经济实力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将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地区

文化教育方面,同样是持续、全面、高水平的发展,集中反映在人才上。从圣哲到爱国思想家,从科技专家到能工巧匠,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旧制度的造反者到民丨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者,许多杰出的人物从吴地土壤中成长起来。有些人才则是来到吴地后,才大展宏图,建立奇功伟业的。如言偃被称为江南圣人,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军事战略思想家武圣人,范仲淹、顾炎武是爱国的大思想家,况钟是大清官,还有冶金专家干将,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蒯祥等。更有画家、医师、商人、文学家及各类人才。近代苏州的人才也是很多的,如章太炎、柳亚子、叶圣陶、费孝通等。苏州历代人才辈出,这是苏州的最大优势,也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人杰地灵才能物华天宝,人杰才能充分发挥地灵之优势。而教育文化的发展才能出人才,并带来生产力革命

吴地文化教育发达,官方的提倡是有积极作用的,范仲淹办府学,更有深远影响。民间的文化教育意识,也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兴盛。如在“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强烈的意识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书香门第、文化氏族,进而以苏州城为中心基地,形成密集的文化群体。吴地在这种民风氛围熏陶下,不断积极扩散,以至绵延长久。这是文化教育,乃至技艺得以继承发展、达到很高水平的扎根民间的基础

五、苏州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火车头,它有远非乡村可以相比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苏州自建城以后,就成了吴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它为载体,聚集人才,交流信息,发展生产和贸易,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吴地以此为基地,才有可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历史文化,并向全国辐射,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做出重要贡献 让我们以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吴国未建都苏州时,并没有叱诧风云。一旦形成交通发达、市场兴盛的苏州城为中心,便进一步聚集巨大能量而称霸天下。两汉至南北朝的七百余年间,苏州稳步发展,市场上“毕天下之至异,迄无索而不臻”,“商舟千艘”,太仓成为出海口岸。唐时,苏州是“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入宋,“风物雄丽为东南冠”,人称“天堂”。元代,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昌盛。明清,苏州东北半城“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工人万余”,阊门外染整苏布的工人有2万余。雍正年间,阊门至枫桥,“烟火百万户”,“列市二十里”,“堪称当时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清末和民国时期,是全国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之前哨,是革命者的摇篮。至于文化教育,包括书画、医药、戏曲、吴歌、工艺、刺绣方面的突出成就,更是名扬四方。事实表明苏州繁荣发展的动力,不仅是靠城,更重要的则是靠市,市场是她强劲发展的动力来源,这也是与其他古城的重大不同之处

事实表明,吴文化实质上是以先吴和吴国的文化为基础,以苏州市为中心基地,以广阔的长江金三角的城镇群体和乡村为依托,兼收并蓄周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乃至海外文化等,以优秀人才群体为代表而创造的高度文明的总和。这中间起中心主导作用的是苏州城,它是吴地文明精华集中地,也是培养大批人才的摇篮。直到鸦片战争后,其地位在若干方面才被上海等中心城市所取代。但就吴中而言,就历史文化的优势而言,苏州仍是居于中心主导地位,还是富甲一方之地

六、吴文化与海洋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内陆的人主要靠改造

土地谋生,而沿海和岛屿的人们发展生产力与海洋息息相关。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而谋生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各异,于是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如古埃及、古印度形成了大陆文化,古希腊形成了海洋文化。中国历史上也形成了两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南的江、浙、闽、粤沿海一带和台湾、海南岛、香港诸岛及散布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为海洋文化圈,内地大陆部分则属于大陆文化圈。而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是在海洋文化圈内,又处于两大文化圈的结合部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深受中原内地大陆文化影响。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形成多种文化特征,它的生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就特别强

长江三角洲居住的先民和其他民族一样,首先遇到的基本问题是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发展问题,即吃穿问题;其次才是物质享受问题;再次是满足精神享受问题。这三个问题学者们分别称之为第一存在问题、第二存在问题和第三存在问题

吴人自古重视农业,众多的劳动力世代扎根农业,重视解决第一存在问题,这是吴人有大陆文化的特征和优势。由于吴人自周代建立吴国之后,生产力发展较快,用部分劳力就可以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因之有条件解决第二存在问题,人们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就是海洋文化的特色。到唐宋特别是明清时期,吴地苏州的物质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人们逐步转向满足精神享受的需要,解决第三存在问题。所以苏州的戏曲、工艺、雕刻、绘画、园林等都得到繁荣发展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交融,还孕育升华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有海味因素。这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勇于拼搏的集体主义思想,这与土地私有者的观念是大不相同的。当然,其中也有忠君等封建伦理观念

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是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适应于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两种文化,对历史的进步都有过积极贡献。由于海洋生活是动态的,人们时刻在流动中变化中求适应,与风浪拼搏中求胜利,因之海洋文化有流动性、冒险性、开放性、斗争性。而大陆文化是以坚守本土,扎根家园为根基的,是静态文化,有定居性、保守性、封闭性、忍耐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广大内陆地区,长期对第一存在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直到近几年有些地方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内陆文化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因之内陆文化长期受到特殊的重视,表现在文化研究和对各种文化的价值认识上,往往是重北轻南,重(黄)河轻江更轻海,重黄(帝)轻炎更轻“荆蛮”。近几十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大为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第一存在问题基本解决了,各地普遍重视发展工商业。为了使文化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既重视大陆文化,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研究海洋文化,如吴越文化,闽粤文化,上海的现代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等等。这对促进现代化建设,对解决第二、第三存在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乃至国际上的政治、军事竞争,密切相关。科技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它已成为生产力和国家现代化,乃至决定国家命运的战略性问题。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科技也是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史,我们必须走科技兴邦之路,应当重视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运用市场兴市的规律,建设大都会,发展高科技,还要发扬吴文化的特色,吸收现代文化,创造出更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吴地文化。

研究吴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针的具体内容,是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子孙后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生动丰富的人们乐于接受的教材,是把马列主义与吴地的实际相结合,培养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应从苏州的历史特点和近日之实情出发,从数千年吴人的经验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从微观上讲,苏州的农业、丝绸、饮食、刺绣、工艺美术、昆曲、评弹、书画、中医、商业等,都曾名扬海内,是苏州的优势。取得这些优势的经验,予以发掘、继承和创新,对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苏州,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仍有重要作用

从发展旅游业来讲,过去主要靠园林,如能以吴文化为内容,形成多种内容的线、网,如博物馆、历史遗迹、民俗、吴服、食品、戏曲、民间文学艺术、江南水乡、古城、太湖景区,乃至与沪、锡、杭连成一片,形成文化内涵丰厚的特色旅游,必可独树一帜,广招天下来客。 研究吴文化与苏州,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奋斗,为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多作贡献。 江南文明之源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泰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如海源金匮”(无锡)之说。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和无锡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吴歌,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泰伯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

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吴。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从物质层面看: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有文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学术研究成果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苏州市文广局近年来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吴文化研究的与时俱进,发挥吴文化在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年初,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吴文化研究课题,这一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准备,2002年 8月 6日至 8日苏州市“吴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市政府等1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研讨。通过近四十个课题的研究,把对吴文化的认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新化的时代背景中,从历史的、比较的、现代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的把握;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野对吴文化精华——苏州古城等保护问题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产业发展的视野对吴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设想;从人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脉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了多侧面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吴文化在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这是苏州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构筑文化战略优势的一次重要理论准备。

2000年以来,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专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批文化丛书和专著。其中有,《苏州戏曲志》、《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苏州文化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姑苏竹枝词》、《苏州滑稽戏优秀剧作选》、《滑稽戏资料》、《迈向新世纪的苏州文化》等一批专门介绍吴文化的丛书、还开办了吴文化网站、增设吴文化论坛;无锡每年都会举办吴文化节等。其中《苏州戏曲志》获苏州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文化丛书》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获市“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 7月由世界著名大师贝聿铭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陆文夫作序的《吴文化与现代化论坛》一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80万字,16开本,汇集了39篇有关现代化进程中的吴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苏州吴文化研究工作又上了一个新水平。

未来

2500年的历史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吴文化,很多吴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然而也有很多优秀文化成果随着现代化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苏州虎丘泥人苦于无传承人,喜爱昆曲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精美的苏绣也因为绣娘太少而愈发珍贵。为叱,苏州市政府2008年发出“传承吴文化,共建吴地和谐家园”的号召,提出建设吴文化网、扩大吴文化影响力的倡议。2009年10月,在苏州市政府、沧浪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吴文化网正式开通。


    相关文章

    旅游资料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旅游资料翻译巾的跨文化交际坝象 桂林工学院亢江瑶 [摘要]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信息的传播及旅游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本文把跨文化交际与旅游资料翻译结合起来.从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各个方面对中英旅游资 ...

    2013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3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一.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 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 ...

    [亚西亚民间风情]教学设计精细版

    <亚西亚民间风情>教学设计 (南京市第九中学 杨芳) 一. 教学设计意图 1. 指导思想: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l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125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13年1月15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1月15日 江苏省 ...

    云南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探究

    YANJIUTANSUO 42 兰台世界2012·9 月中旬 KEXUEGUANLI 活状况,该作品不但集中呈现了纳西族的社会发展状况,还对纳西族民族节日与婚嫁习俗进行深刻刻画,可以说是展现明朝纳西族真实情况的经典之作.云南丽江沿岸岩石壁画 ...

    关于做好全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全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 (湘宣电„2006‟6号) 各市州委宣传部.统计局.省直有关部门.各文化产业集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全面反映我省文化产业 ...

    灿烂的中国文化

    灿烂的中国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材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 ...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三年规划方案1(策划修改)

    美都集团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三年规划 2013-2015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更是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固的保证,对于激励团队和稳定团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 ...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教学设计

    ( 2014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时间 <习作五> 11 月 26 日 第 13 周 星期三 第 1 节 学科 语文 执教者 班级 三(3)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 & ...

    骆越人不是壮族的祖先,骆越是今天越南京族的祖先

    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9.5.077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南宁市委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重视骆越古国大遗址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骆越文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骆越为中国百越族群的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