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

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

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

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

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愚鲁之人应快做),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南腔

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

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上下联各有两字缺

漏。请根据内容用鲁迅的两个文集名补全。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

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

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

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

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

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

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

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

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

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

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

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

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

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

念刘和珍君》。

出示图片:“三一八”烈士追悼会、烈士纪念碑。

四、朗读感知之一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í) 不惮(dàn) 不恤(xù) 尸骸(hái) 桀 ( jié ) 骜 屠戮( lù ) 浸渍( zì ) 攒(cuán)射 惩创(chuāng) 荫(yìn)庇 菲(fēi)红 菲(fě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4、互相听读挑错(各选读一节,听读的同学指出朗读不正确之处,然后互换)。

五、整体感知之二

1、速读课文,完成各空。

本文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 。

作者主要感情概括为 ,具体说是 。

记念的主要人物是 。其代表的是 。

(“三一八惨案”、悲愤、沉痛悼念奉献尊敬、刘和珍、革命青年、)

2、文中还写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感情具体是什么?

讨论明确:

人 情

爱国青年(真的猛士) 沉痛悼念奉献尊敬

反动势力(当局者、学者文人) 控诉罪行痛斥无耻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 痛心麻木呼唤爆发

3、先生爱憎分明,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悲和愤的对象是不

同的,在这篇杂文中,悲愤的对象各是哪些?

悲:悲悼死难烈士 悲忆交往过程 悲议意义教训

愤:愤揭反动当局 愤斥文人嘴脸 愤批庸人麻木

4、再读课文把握文章总体思路。

(1)、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的事迹?(三、四、五部分)

(2)、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5、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六、作业:

1、完成《高效作业》预习部分练习;

2、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3、进一步梳理文脉。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各部分局部思路

1、导入:现在我们来探究这篇杂文全文的总体思路、局部思路和思路顺序。

2、全文总体思路:记念的缘由(1、2节)

追忆刘生平(3-5节))

教训和意义 (6、7节)

3、朗读一、二节讨论:

A、作者要写这篇纪念文章的缘由是什么,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讨论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B、由第一节到第二节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人物,对他们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由此可见,这里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的?

讨论明确:由爱到恨的逻辑顺序。

C、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如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D、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讨论明确: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4、朗读3-5节讨论

A、概括3-5节的内容,分析其写作顺序。

讨论明确:追述生平事迹――概括遇难经过――详写遇难经过 ,是由生前到遇难的时间顺序。

B、第三节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

*刘和珍有哪些事迹?突出其怎样的思想品质?

讨论明确: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用了哪些方法?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 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情形?

讨论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C、“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讨论明确: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D、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讨论明确: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

E、“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讨论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朗读6、7节,讨论:

A、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

B、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D、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E、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讨论明确: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F、指出这两节布局的顺序

讨论明确: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

6、小结: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有条不紊。

二、作业

1、背诵二、四节。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理解全文的感情脉络。

1、导入:这篇杂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顺序井然,在庞杂的内容背后,其实隐藏了作者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现在来探究本文感情发展的轨迹。

2、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写此纪念文章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还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在文中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加以理解。

讨论明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派制造的流血惨案,流言家的阴险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因为惨象与流言使我愤慨,而“庸人的”“沉默”又让我感到无奈。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是因为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人,要出来揭露事实的真相。

“呜呼,我说不出话,„”:是说自己沉浸在深切的哀痛之中,不知如何纪念死难烈士。 总之,作者处在一种“不说”与“要说”的矛盾之中。

“不说”是因为悲愤至极,怕言不尽意;“要说”是因为说出来可以表达对爱国青年的痛惜与赞颂,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所以,悲、愤、激励是贯穿于全文的情感主线。

二、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1、导入: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解读下列句子,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练习三@1)

A、揣摩重点词语“尤”、“出离愤怒”、“深味”、“浓黑”、 “它们”、 “这” 、“奉献”等的含义及表现力。

指导方法:词语的含义有固定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和临时义(或叫语境义),“揣摩词语的含义”主要是要答出语境义。“词语的作用”指对于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提示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如下:

①“尤”,更加。说明烈士的死虽让作者悲哀,但流言家的无耻更让作者悲哀,从而奋起反击。②“出离愤怒”,是愤怒到了极点,超出了愤怒,而志作勇士。③“深味”,深深体味。

④“浓黑”,将抽象的“非人间”的“悲凉”形象化,让人感到悲凉到了极点。⑤ “它们”指“非人间”, “这”指“显示哀痛”,以这“显示哀痛”作为生者给死者的祭品。⑥“奉献”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B、含义析为三层。

指导方法:理解句子含义,包括将修辞还原(比喻句还原出喻体、借代处还原本体、反证说出反面),答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和表达,答案见参考书)

参考如下:这几句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作者在愤怒到了极点,超脱出愤怒之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人间”的悲惨和凄凉;第二、作者不能以更好地形式来纪念烈士,只能以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悲哀”当作祭品祭奠烈士,表达崇敬和歉意;第三、在表达对“非人间”的轻蔑的同时,提出严正的警告。

3、“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见练习三@2)

A、揣摩“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等语的含义和表现力。参考如下:“猛士”指革命志士;“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淋漓的鲜血”喻指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B、结合下列句子,谈对此句的理解。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睛看》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和末生。”《淡淡的血痕中》 答案参考:这是对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他们能严肃对待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能为之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4、第二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A、揣摩“造化”、“庸人”、“旧迹”等词的含义和表现力。

答案参考:“造化”指自然界;“庸人”指中间状态的民众;“旧迹”指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

B、理解全句含义。

答案参考:中间状态的民众曾被惨案震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开始淡忘,只剩下一点点印象了;他们又开始苟且偷生,依然生活在这个似人非人的没有尽头的世界。

5、第四节末尾一段,“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练习三@3)(结合下列句子理解全句含义。)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拖欠得越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答案参考:我们的民族日渐衰亡,而且人们默无声息,是为什么,是怎样造成的?这是由野蛮而又严密的中国式的专制统治造成的,他们既用有形的刀枪来进行血腥暴力的镇压,又用无形的谣言来阴险无耻的诬蔑。/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再沉默,沉默会使民族灭亡;要在沉默之后爆发,摧毁一切。/这既是对反动统治者的警告,又是对“真的猛士”、“后死者”的激励、呼唤与号召。

6、第五节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

A、揣摩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两个代词:“这”、体现反语的修辞、体现互文的一句。 答案参考:第一个 “这”指三个女子从容面对暴力屠杀;第二个指烈士的流血牺牲;“文明人”、“伟绩”、“武功”用反语,突出中外杀人者的野蛮血腥和凶残暴虐。

B、全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参考:第一句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第二句对比揭露中外杀人者的罪行,表达作者的愤怒。

7、第六节“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

A、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代词“其中”的指代义。

答案参考: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其中”指流血斗争。

B、表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参考:人类历史是一部斗争史,巨大的流血牺牲也只能换来社会前进的一小步,徒手请愿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斗争,自然对社会的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

C、结合《空谈》一文中的几句,说明这句的作用。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答案参考:说明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否定这种斗争方式,告诫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8、第七节倒数第二段(见练习三@4)

答案参考:希望民众开始觉醒,从烈士的鲜血中看到希望;激励人们投入到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去。

三、作业

查阅鲁迅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杂文。

第四课时

一、理解杂文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

2、学生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3、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探究

1、文中的“苟活者”指什么人?请作点分析。

A、鲁迅先生自指。第一节中,先生自称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

第三节中,先生又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这是先生的一种自贬,是对自己的一种无情的解剖,用来衬托刘和珍等的勇毅形象。 可见,先生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猛士,文中“真的猛士”又是先生对自己的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

B、“苟活者”在文中又指那些“暂得偷生”的“庸人”、“闲人”,而这类人又大有人在。 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所以,“苟活者”之语,又是战斗的号角。

2、作者希望后死者“更奋然而前行”,那么,前行的方向在哪里?

目前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作者认为是一个“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而且“这样的世

界没有尽头”;目前的民族,正在衰亡、沉默;作者渴望爆发,用血战的方式前行,其目标和方向是:

消灭黑暗势力,结束“非人间”,创造一个新的理想的世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流言蜚语,人们合理生活,幸福做人,安心劳动,自由读书。

三、高考链接【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15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D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

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2.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3.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答: 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2、 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3、 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 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5、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

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 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 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 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 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

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欣然前往”, 可见刘和珍君多么单纯,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更想不到执政

府会那么凶残,所以去时“欣然”。

“中弹了”,不禁让人震惊,发出质问:这无情的执政府,究竟是谁的政府? “从背部入”,可见她是已转身,在撤退时遭了袭击。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女子、学生,

荷枪实弹的执政府卫队,不是按常理鸣枪警告,而是对方撤退了也不放过,追着射击。

“斜穿心肺”,可见子弹射入之深,以此推断,开枪者在近距离射击,射得很准。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在枪弹的呼啸声里,同学的友情超越了逃生的本能。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余三颗呢?自然是机关枪喽!近距离的手枪容易瞄准,远距离的机关枪有更大杀伤力,两相配合,这是怎样的天罗地网,看来是非要置青年们于死地不可啊!

“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伟大的女性的友谊,是这枪林弹雨里最壮美的风景!

“弹从左肩入”,开枪者不仅从后面,还从侧面包抄、袭击她们,真要把青年们斩尽杀绝吗?

“穿胸偏右出”,这么强的穿透力,说明开枪者近在咫尺!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枪杀还不够,再辅以虐杀,刽子手何等残忍!

“于是死掉了”——这最简单最朴实的五个字,包含着鲁迅先生多少悲愤和沉痛!

死掉的还有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还有四十多个和刘和珍君、杨德群君一样的青年;“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同样在呻吟的还有一百多个流了血而幸存的青年。

3、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五、研习新课:

㈠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⒈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⒉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写了她哪几件事?

明确:刘和珍生于1904年,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

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⒊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

哪 类 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 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 唤醒

小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语段的思路:

⒈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⒈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共13句)

明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①听到噩耗;②-④颇为怀疑;⑤-⑦尸骸为证;⑧⑨流言诬蔑;⑩-⒀悲愤号召。

⒉细理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三、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

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

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

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

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

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愚鲁之人应快做),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南腔

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

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上下联各有两字缺

漏。请根据内容用鲁迅的两个文集名补全。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

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

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

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

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

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

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

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

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

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

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

写下了该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

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

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

念刘和珍君》。

出示图片:“三一八”烈士追悼会、烈士纪念碑。

四、朗读感知之一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í) 不惮(dàn) 不恤(xù) 尸骸(hái) 桀 ( jié ) 骜 屠戮( lù ) 浸渍( zì ) 攒(cuán)射 惩创(chuāng) 荫(yìn)庇 菲(fēi)红 菲(fě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4、互相听读挑错(各选读一节,听读的同学指出朗读不正确之处,然后互换)。

五、整体感知之二

1、速读课文,完成各空。

本文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 。

作者主要感情概括为 ,具体说是 。

记念的主要人物是 。其代表的是 。

(“三一八惨案”、悲愤、沉痛悼念奉献尊敬、刘和珍、革命青年、)

2、文中还写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感情具体是什么?

讨论明确:

人 情

爱国青年(真的猛士) 沉痛悼念奉献尊敬

反动势力(当局者、学者文人) 控诉罪行痛斥无耻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 痛心麻木呼唤爆发

3、先生爱憎分明,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悲和愤的对象是不

同的,在这篇杂文中,悲愤的对象各是哪些?

悲:悲悼死难烈士 悲忆交往过程 悲议意义教训

愤:愤揭反动当局 愤斥文人嘴脸 愤批庸人麻木

4、再读课文把握文章总体思路。

(1)、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的事迹?(三、四、五部分)

(2)、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5、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六、作业:

1、完成《高效作业》预习部分练习;

2、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3、进一步梳理文脉。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各部分局部思路

1、导入:现在我们来探究这篇杂文全文的总体思路、局部思路和思路顺序。

2、全文总体思路:记念的缘由(1、2节)

追忆刘生平(3-5节))

教训和意义 (6、7节)

3、朗读一、二节讨论:

A、作者要写这篇纪念文章的缘由是什么,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讨论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B、由第一节到第二节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人物,对他们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由此可见,这里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的?

讨论明确:由爱到恨的逻辑顺序。

C、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如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D、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讨论明确: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4、朗读3-5节讨论

A、概括3-5节的内容,分析其写作顺序。

讨论明确:追述生平事迹――概括遇难经过――详写遇难经过 ,是由生前到遇难的时间顺序。

B、第三节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

*刘和珍有哪些事迹?突出其怎样的思想品质?

讨论明确: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用了哪些方法?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 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情形?

讨论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C、“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讨论明确: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D、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讨论明确: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

E、“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讨论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朗读6、7节,讨论:

A、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

B、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D、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E、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讨论明确: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

F、指出这两节布局的顺序

讨论明确: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

6、小结: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有条不紊。

二、作业

1、背诵二、四节。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理解全文的感情脉络。

1、导入:这篇杂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顺序井然,在庞杂的内容背后,其实隐藏了作者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现在来探究本文感情发展的轨迹。

2、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写此纪念文章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还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在文中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加以理解。

讨论明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派制造的流血惨案,流言家的阴险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因为惨象与流言使我愤慨,而“庸人的”“沉默”又让我感到无奈。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是因为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人,要出来揭露事实的真相。

“呜呼,我说不出话,„”:是说自己沉浸在深切的哀痛之中,不知如何纪念死难烈士。 总之,作者处在一种“不说”与“要说”的矛盾之中。

“不说”是因为悲愤至极,怕言不尽意;“要说”是因为说出来可以表达对爱国青年的痛惜与赞颂,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所以,悲、愤、激励是贯穿于全文的情感主线。

二、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1、导入: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解读下列句子,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练习三@1)

A、揣摩重点词语“尤”、“出离愤怒”、“深味”、“浓黑”、 “它们”、 “这” 、“奉献”等的含义及表现力。

指导方法:词语的含义有固定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和临时义(或叫语境义),“揣摩词语的含义”主要是要答出语境义。“词语的作用”指对于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提示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如下:

①“尤”,更加。说明烈士的死虽让作者悲哀,但流言家的无耻更让作者悲哀,从而奋起反击。②“出离愤怒”,是愤怒到了极点,超出了愤怒,而志作勇士。③“深味”,深深体味。

④“浓黑”,将抽象的“非人间”的“悲凉”形象化,让人感到悲凉到了极点。⑤ “它们”指“非人间”, “这”指“显示哀痛”,以这“显示哀痛”作为生者给死者的祭品。⑥“奉献”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B、含义析为三层。

指导方法:理解句子含义,包括将修辞还原(比喻句还原出喻体、借代处还原本体、反证说出反面),答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和表达,答案见参考书)

参考如下:这几句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作者在愤怒到了极点,超脱出愤怒之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人间”的悲惨和凄凉;第二、作者不能以更好地形式来纪念烈士,只能以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悲哀”当作祭品祭奠烈士,表达崇敬和歉意;第三、在表达对“非人间”的轻蔑的同时,提出严正的警告。

3、“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见练习三@2)

A、揣摩“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等语的含义和表现力。参考如下:“猛士”指革命志士;“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淋漓的鲜血”喻指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B、结合下列句子,谈对此句的理解。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睛看》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和末生。”《淡淡的血痕中》 答案参考:这是对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他们能严肃对待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能为之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4、第二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A、揣摩“造化”、“庸人”、“旧迹”等词的含义和表现力。

答案参考:“造化”指自然界;“庸人”指中间状态的民众;“旧迹”指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

B、理解全句含义。

答案参考:中间状态的民众曾被惨案震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开始淡忘,只剩下一点点印象了;他们又开始苟且偷生,依然生活在这个似人非人的没有尽头的世界。

5、第四节末尾一段,“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练习三@3)(结合下列句子理解全句含义。)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拖欠得越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答案参考:我们的民族日渐衰亡,而且人们默无声息,是为什么,是怎样造成的?这是由野蛮而又严密的中国式的专制统治造成的,他们既用有形的刀枪来进行血腥暴力的镇压,又用无形的谣言来阴险无耻的诬蔑。/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再沉默,沉默会使民族灭亡;要在沉默之后爆发,摧毁一切。/这既是对反动统治者的警告,又是对“真的猛士”、“后死者”的激励、呼唤与号召。

6、第五节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

A、揣摩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两个代词:“这”、体现反语的修辞、体现互文的一句。 答案参考:第一个 “这”指三个女子从容面对暴力屠杀;第二个指烈士的流血牺牲;“文明人”、“伟绩”、“武功”用反语,突出中外杀人者的野蛮血腥和凶残暴虐。

B、全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参考:第一句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第二句对比揭露中外杀人者的罪行,表达作者的愤怒。

7、第六节“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

A、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代词“其中”的指代义。

答案参考: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其中”指流血斗争。

B、表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参考:人类历史是一部斗争史,巨大的流血牺牲也只能换来社会前进的一小步,徒手请愿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斗争,自然对社会的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

C、结合《空谈》一文中的几句,说明这句的作用。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答案参考:说明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否定这种斗争方式,告诫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8、第七节倒数第二段(见练习三@4)

答案参考:希望民众开始觉醒,从烈士的鲜血中看到希望;激励人们投入到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去。

三、作业

查阅鲁迅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杂文。

第四课时

一、理解杂文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

2、学生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3、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探究

1、文中的“苟活者”指什么人?请作点分析。

A、鲁迅先生自指。第一节中,先生自称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

第三节中,先生又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这是先生的一种自贬,是对自己的一种无情的解剖,用来衬托刘和珍等的勇毅形象。 可见,先生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猛士,文中“真的猛士”又是先生对自己的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

B、“苟活者”在文中又指那些“暂得偷生”的“庸人”、“闲人”,而这类人又大有人在。 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所以,“苟活者”之语,又是战斗的号角。

2、作者希望后死者“更奋然而前行”,那么,前行的方向在哪里?

目前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作者认为是一个“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而且“这样的世

界没有尽头”;目前的民族,正在衰亡、沉默;作者渴望爆发,用血战的方式前行,其目标和方向是:

消灭黑暗势力,结束“非人间”,创造一个新的理想的世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流言蜚语,人们合理生活,幸福做人,安心劳动,自由读书。

三、高考链接【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15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D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

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2.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3.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答: 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2、 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3、 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 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5、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

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 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 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 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 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

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欣然前往”, 可见刘和珍君多么单纯,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更想不到执政

府会那么凶残,所以去时“欣然”。

“中弹了”,不禁让人震惊,发出质问:这无情的执政府,究竟是谁的政府? “从背部入”,可见她是已转身,在撤退时遭了袭击。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女子、学生,

荷枪实弹的执政府卫队,不是按常理鸣枪警告,而是对方撤退了也不放过,追着射击。

“斜穿心肺”,可见子弹射入之深,以此推断,开枪者在近距离射击,射得很准。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在枪弹的呼啸声里,同学的友情超越了逃生的本能。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余三颗呢?自然是机关枪喽!近距离的手枪容易瞄准,远距离的机关枪有更大杀伤力,两相配合,这是怎样的天罗地网,看来是非要置青年们于死地不可啊!

“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伟大的女性的友谊,是这枪林弹雨里最壮美的风景!

“弹从左肩入”,开枪者不仅从后面,还从侧面包抄、袭击她们,真要把青年们斩尽杀绝吗?

“穿胸偏右出”,这么强的穿透力,说明开枪者近在咫尺!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枪杀还不够,再辅以虐杀,刽子手何等残忍!

“于是死掉了”——这最简单最朴实的五个字,包含着鲁迅先生多少悲愤和沉痛!

死掉的还有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还有四十多个和刘和珍君、杨德群君一样的青年;“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同样在呻吟的还有一百多个流了血而幸存的青年。

3、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五、研习新课:

㈠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⒈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⒉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写了她哪几件事?

明确:刘和珍生于1904年,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

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⒊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

哪 类 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 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 唤醒

小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语段的思路:

⒈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⒈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共13句)

明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①听到噩耗;②-④颇为怀疑;⑤-⑦尸骸为证;⑧⑨流言诬蔑;⑩-⒀悲愤号召。

⒉细理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三、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

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相关文章

    五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班会教案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让学生了解抗日历史,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我们英雄的人民奋起反抗,历时八年终于取得胜利,使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3.朗读练习,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 ...

    思品教案1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我要上中学了--记录成长的足迹>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这一主题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 ...

    缅怀先烈班会教案___反思

    <缅怀先烈>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通过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学习先烈们的爱国精神,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炼就成才,报效国家. 活动准备:诗歌 ...

    有的人(臧克家)(河大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主备人:张翠珍 审核人:八 年级语文组 准印人: 使用时间:<有的人>-臧克家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 把握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 3.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4. 了解作者和鲁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并学习鲁 ...

    养心阅读教师学习反思

    2015年8月校本培训教师学习反思 朱照敏 愉快的暑假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迎来新的学期,回想我校的教学工作,我们的办学理念的"乐山乐水,养心育智","乐山乐水"一句,出自<论语·雍也>:&q ...

    为了忘却的纪念教案(第三课时)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课题:<为了忘却的记念> 授课班级:高一 课型:新课型 授课时间:2010年9月20日 学习目标 1.找出并理解文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深刻把握文中作 ...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2)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教学目标 1. 再现场景,以景激情. 2. 掌握鲁迅先生杂文式的抒情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 如何再现场景? 2. 在场景中体会作者复杂而沉重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2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理解作者 ...

    [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教学难重点: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诗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