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雨张居正]有感2

观《风雨张居正》有感

有才的人很多,但最终成才的却很少;有理想的人更多,但最终实现当初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在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中,南京师范大学郦波副教授就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传情的讲述,为大家再现了张居正这位著名的政治家,是如何从一名少年天才,最终成为留名青史的治世能臣;如何克服重重阻力,坚定执着的实现了自己当初的理想。观赏这部《风雨张居正》,不但让我得到了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更让我感触颇深,收获良多。概况起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张居正的才华。

古人重文轻理,所谓的“天才”往往都是文学天赋出众。而张居正从小被视为天才,却不是因为他的文采。在我看来,他的才华主要体现在:

(一)强大正确的思考力。这从他第一次参加乡试落榜后的表现,就可初见端倪。按照真实的成绩,张居正完全可以高中,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本着用挫折来锻炼这位天才少年的初衷,一手制造了张居正的意外落榜。年仅13岁的张居正,面对乡试的落榜,却表现淡定,并且对巡抚顾璘的善意心领神会,以至于终生感念。可见年少时的张居正,就已经具备了常人少有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二)稳重的性格和莫测的城府。

由于张居正的爷爷在辽王府当差,所以,年龄与张居正相仿的小辽王,就成为了张居正的“好朋友”。但张居正才华远远超过小辽王,并且早早就中了举。在母亲的打击和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小辽王居然活活灌死了张居正的亲爷爷。16岁的张居正,依然很“正常”的跟小辽王继续玩耍、交往,一直到成年以后。但除了正常的交往,他还暗暗记录了小辽王的一切不轨行为,一有机会,就为报复这个曾经的“朋友”做着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隐忍几十年后,在力量和时机都成熟时,彻底整翻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曾经给自己的家庭和内心造成重大伤害的皇亲国戚。

张居正这种从小就具备的政治心机和政治性格,令人生畏。这件事也明白的表现出张居正性格之沉稳、城府之高深。

(三)务实有效的政治手腕。

关于张居正的政治手腕,感受最深的几点有:

1、适当的攀附。初入官场的张居正,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他总能跟许多大人物产生并保持一定的联系。这里包括几任首辅大臣:严嵩、徐阶、高拱。尤其是给奸相严嵩写的一些贺辞,体现了张居正这种有意识攀附的心理。正是这种适当的攀附,加上自身具备的才华,才使得张居正走进了高层的视线,进入了权利的中心,从而为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秉承公心,开诚布公。

工作中,总会有一些利益的纠葛。面对难于平衡的利益,难于处理的矛盾,张居正会采取秉持公心,开诚布公的方式,让各方无话可说。例如对自己政敌的旧部,他秉着公心去包容,赢得了民心,稳定了局势;对恩师提出的无法满足的要求,他开诚布公的去交底,反而让恩师无地自容。甚至在与不同政治势力进行一般性交往时,张居正也是凭借公心和诚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站队选择。

3、以务实的态度拉拢。

张居正对太监冯宝的拉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代的大臣们都对太监不屑一顾。但太监冯宝是小万历的陪读,又能对小皇帝的母亲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把持着明代的特务机构。张居正就明智务实的采取了拉拢的策略。尽管许多人对他的选择非常不解甚至大肆攻击,但张居正的务实选择,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明代太监参政误国的时弊,并为他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权利和政治基础。

4、取得强权的支持。

改革牵扯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没有强权的绝对支持,是注定要夭折的。张居正有意识的加强与权利最高层的沟通与互信,得到了小皇帝、太后和后宫太监的极度信赖,稳固了国家权利的最顶层,为改革的顺利进行,争取到了强权的绝对支持。

5、在斗争中学习斗争。

张居正在走向权利巅峰之前,经历了数场精彩绝伦的政治

交锋。有着极大政治热情的张居正,在斗争中逐渐认清了斗争的残酷,积累了斗争的经验,提高了斗争的能力,为自己走向权利的顶峰,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可见,参与实际的工作和体会现实的斗争,是多么的重要。

(四)既积极又稳妥的治国方略。

1、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张居正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稳固了国内权利的最高层。通过启用戚继光、李成梁等悍将,和拉打结合的战略,巩固了国防。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2、紧抓主要矛盾。

张居正改革的最核心内容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考成法”就是专门针对官场上的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从而改革了吏治;“一条鞭法”就是针对土地的兼并和各种苛捐杂税,从而发展了经济,改善了民生。抓住了主要矛盾,大明朝的综合国力自然迅速得到了提升。

3、战略上积极。

在封建社会,改革整个官场的作风,直接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难度极大的改革计划,张居正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和困难。然而,为了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张居正毅然制定并坚定执行了既定改革方略。可见他在战略方针的制定上,是相当积极的。

4、战术上稳妥。

虽然战略目标很积极,但他在具体执行中,却非常的谨慎。“考成法”明明是改革,他却从祖制和档案中找寻证据,来减少推行新法的阻力。“一条鞭法”的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就进行了好几年。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也没有直接全面推行。而是从南至北,逐省试点。遇到困难还要亲自调研考察,现场办公。这都体现了他在具体战术问题上的谨慎和稳妥,这也是积极的战略方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张居正的理想。

“权臣”与“政治家”,正是对这两个词语的对比与分析,让我对政治理想,特别是张居正的政治理想问题茅塞顿开。

严嵩曾经权倾一时,呼风唤雨,但他弄权的第一出发点是个人的利益,至多是小团体、小集团的利益,尽管他也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但他应当属于“权臣”的范畴。

张居正的恩师徐阶,虽然同样隐忍过、妥协过,也斗争过,但他当权的第一出发点是大局,是国家,是大集体的根本利益,而非一己之私。不论群众理解不理解,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政治家”。

张居正的政治理想,正是成为一个能够建大功立大业、名垂千古的政治家。理解了张居正的政治理想,也就不难理解他在面临不同政治派别的选择站队时,为什么选择当时处于弱势的徐阶,而远离当时明显处于强势的严嵩。

三、张居正的用人。

“清官循吏”与“贪官酷吏”,正是这种对官吏的经典分类,使我清晰的认识到了张居正的用人原则,也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张居正弃用“大清官”海瑞的原因。

“循吏”与“酷吏”是史书中记录的最重要的两种官吏类型。通俗的讲,“循吏”就是遵循规则,甚至是潜规则,但本质好的官吏;“酷吏”则是不受道德甚至是法律约束的鹰犬型官吏。“清官”原本被涵盖在“循吏”之中,但有人鄙夷“循吏”对潜规则的遵循,对原则的灵活把握,坚持认为绝对的清正廉洁..

才是好官,才有了“清官”一说。海瑞就是绝对“清官”的杰出代表。当然这只是封建时代对于官吏的划分。

张居正真正重用的是有才华的循吏。有才华就难免有个性,但既然是循吏,自然就能够基本适应明代的官场,让自己的才华为国所用。

贪官酷吏自然不被张居正重用,但他坚决弃用举世公认的“大清官”海瑞,着实让许多人琢磨不透。其实,拿“循吏”性格的适应性和海瑞性格的极端性,两相对比,就不难理解张居正为什么始终拒绝重用海瑞。海瑞家中的妻女都难以适应他的极端,更不要说工作中的同僚和治下的富豪。

可以说海瑞的极端,让张居正不敢重用他。但有意思的是,其实张居正自己本质上也是个非常极端的人。比如为了勤俭节约,连小皇帝过年看花灯的钱都被坚决的省掉了;为了统一改

革的思想,干脆关闭了众多的书院,以致被人攻击文化专治;为了改革大业,常年孤身在京奋斗,无法照顾家人;为了坚决贯彻新法,得罪了相当数量的官员,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弹劾他。

我的理解是:张居正的极端是站位更高的极端,最重要的是,张居正的极端是有灵活和妥协保驾护航的极端!简单的说,张居正是在适应现实之后,改变现实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端;而海瑞是在没有适应现实的时候,就急切的要通过极端的举动来改变现实。

当然,选择了极端就一定要付出代价。比如世人对他的毁誉参半,比如倾力改革大业,无法尽孝和照顾妻小,这些都是张居正改变现实,实现理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此外,决定重用的人就给予相当的包容和坚定有力的支持,也是张居正用人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他重用戚继光和李成梁的身上,可以窥见一斑。

四、教育的失败。

万历皇帝作为张居正的学生,和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在张居正死后,不但抄了张居正的家,还把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迅速毁灭。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失败的教育,这当中也包含了时代和传统的无奈。

(一)过于强势的教育。

封建的家长制,注定了学生和子女处于天然的弱势。这就

造成了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问题不能充分的暴露。

(二)心理引导的缺失。

不论是万历的贪财,还是极端的叛逆,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心理发展规律和健全人格培养不重视的结果。

(三)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尽管张居正呕心沥血,向万历传授了许多为君治国的先进理念,但没有及时放手让他更多参与朝政,造成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极度依赖,以致张居正打算退休,让万历亲政时,万历居然不敢独掌大局。

五、事业的遗憾。

张居正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改革大业,虽然成效显著,但仅仅是昙花一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除了封建时代过于集权的制度原因,应该说也有一些应该归咎于张居正的失误。

(一)接班人培养失败。

教育的失败,使得既定的接班人,未能继续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预备措施准备不足。

虽然封建社会是过于集权的人治时代,但在皇帝既定且不堪重任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培养安排一位能够继承改革大业的首辅大臣。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诸葛亮辅佐刘禅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事实上,张居正就是徐阶培养的强有力的政治接班人。

(三)优良传统培养不足。

有的管理者,在位时单位蒸蒸日上,一旦离开,原单位就风光不再,看似这个单位是真的离不开他这样“优秀”的管理者。其实,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到在位时本单位正常运转,而且离开后,还能给这个集体留下许多无形的资产。这些优良的传统和先进的文化,依然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继续推动这个集体的发展进步。

当然,在封建集权且人治为主的时代,奢望张居正在偌大的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集体领导和法治为主的当今中国,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比较现实的。我们应该汲取历史的教训,尽量避免再次制造同样的遗憾。

以史为鉴,回眸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历史悲剧的重演。

六、理想的代价。

张居正是一个有理想,且有能力实现理想的伟大政治家。但是,理想的实现也让张居正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更加难以忍受的巨大代价。

(一)舆论的重压。

这突出表现在“夺情”事件中。按照明朝的封建礼制,张居正必须停职为死去的父亲守孝三年。三年不参与朝政,意味着本来就阻力重重的改革大业必将夭折。一面是封建文人强大的舆论压力,一面是改革大业的成败,张居正为了理想的实现,

毅然决定“夺情”留任。改革进程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张居正却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舆论压力,几乎彻底崩溃。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张居正不知道经历了多少。

(二)名誉的损失。

可以说,在改革的全过程中,张居正一直在和整个的封建礼制,吏治,保守的封建文人和地主阶级斗争。个人利益受到侵害的官员和地主,不能真正理解张居正言行的封建文人,包括他自己的学生,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张居正的攻击。甚至在张居正死后,万历对于张居正的反攻清算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三)内心的孤独。

思想越是广袤的人,能够真正理解支持他的人就越少。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就注定要在别人的不解甚至是打击中,艰难的前行。这些不理解和打击他的人,甚至还可能是他所亲近、信任的人,是他所致力保护和培养的人。这是怎样一种孤独和无助,这又是怎样一种巨大而残酷的代价!

(四)家族的不幸。

在对张居正的抄家行动中,张家有十几口人被活活饿死,连远房亲戚的家产都被悉数没收。两个儿子不堪屈辱,大儿子悬梁自尽,二儿子投井致残。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张家一直过着悲惨的生活。整个家族,都为张居正宏大理想的实现,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七、民族的呼唤。

尽管张居正生前与身后都遭遇了诸多的非议,尽管他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他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不可抹杀的。特别是他锐意改革,致力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华夏儿女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家不断追忆缅怀张居正,正是期望在铸造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能够多几个这样的治世之能臣,憧憬着一个更加强盛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1

-

观《风雨张居正》有感

有才的人很多,但最终成才的却很少;有理想的人更多,但最终实现当初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在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中,南京师范大学郦波副教授就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传情的讲述,为大家再现了张居正这位著名的政治家,是如何从一名少年天才,最终成为留名青史的治世能臣;如何克服重重阻力,坚定执着的实现了自己当初的理想。观赏这部《风雨张居正》,不但让我得到了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更让我感触颇深,收获良多。概况起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张居正的才华。

古人重文轻理,所谓的“天才”往往都是文学天赋出众。而张居正从小被视为天才,却不是因为他的文采。在我看来,他的才华主要体现在:

(一)强大正确的思考力。这从他第一次参加乡试落榜后的表现,就可初见端倪。按照真实的成绩,张居正完全可以高中,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本着用挫折来锻炼这位天才少年的初衷,一手制造了张居正的意外落榜。年仅13岁的张居正,面对乡试的落榜,却表现淡定,并且对巡抚顾璘的善意心领神会,以至于终生感念。可见年少时的张居正,就已经具备了常人少有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二)稳重的性格和莫测的城府。

由于张居正的爷爷在辽王府当差,所以,年龄与张居正相仿的小辽王,就成为了张居正的“好朋友”。但张居正才华远远超过小辽王,并且早早就中了举。在母亲的打击和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小辽王居然活活灌死了张居正的亲爷爷。16岁的张居正,依然很“正常”的跟小辽王继续玩耍、交往,一直到成年以后。但除了正常的交往,他还暗暗记录了小辽王的一切不轨行为,一有机会,就为报复这个曾经的“朋友”做着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隐忍几十年后,在力量和时机都成熟时,彻底整翻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曾经给自己的家庭和内心造成重大伤害的皇亲国戚。

张居正这种从小就具备的政治心机和政治性格,令人生畏。这件事也明白的表现出张居正性格之沉稳、城府之高深。

(三)务实有效的政治手腕。

关于张居正的政治手腕,感受最深的几点有:

1、适当的攀附。初入官场的张居正,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他总能跟许多大人物产生并保持一定的联系。这里包括几任首辅大臣:严嵩、徐阶、高拱。尤其是给奸相严嵩写的一些贺辞,体现了张居正这种有意识攀附的心理。正是这种适当的攀附,加上自身具备的才华,才使得张居正走进了高层的视线,进入了权利的中心,从而为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秉承公心,开诚布公。

工作中,总会有一些利益的纠葛。面对难于平衡的利益,难于处理的矛盾,张居正会采取秉持公心,开诚布公的方式,让各方无话可说。例如对自己政敌的旧部,他秉着公心去包容,赢得了民心,稳定了局势;对恩师提出的无法满足的要求,他开诚布公的去交底,反而让恩师无地自容。甚至在与不同政治势力进行一般性交往时,张居正也是凭借公心和诚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站队选择。

3、以务实的态度拉拢。

张居正对太监冯宝的拉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代的大臣们都对太监不屑一顾。但太监冯宝是小万历的陪读,又能对小皇帝的母亲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把持着明代的特务机构。张居正就明智务实的采取了拉拢的策略。尽管许多人对他的选择非常不解甚至大肆攻击,但张居正的务实选择,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明代太监参政误国的时弊,并为他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权利和政治基础。

4、取得强权的支持。

改革牵扯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没有强权的绝对支持,是注定要夭折的。张居正有意识的加强与权利最高层的沟通与互信,得到了小皇帝、太后和后宫太监的极度信赖,稳固了国家权利的最顶层,为改革的顺利进行,争取到了强权的绝对支持。

5、在斗争中学习斗争。

张居正在走向权利巅峰之前,经历了数场精彩绝伦的政治

交锋。有着极大政治热情的张居正,在斗争中逐渐认清了斗争的残酷,积累了斗争的经验,提高了斗争的能力,为自己走向权利的顶峰,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可见,参与实际的工作和体会现实的斗争,是多么的重要。

(四)既积极又稳妥的治国方略。

1、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张居正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稳固了国内权利的最高层。通过启用戚继光、李成梁等悍将,和拉打结合的战略,巩固了国防。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2、紧抓主要矛盾。

张居正改革的最核心内容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考成法”就是专门针对官场上的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从而改革了吏治;“一条鞭法”就是针对土地的兼并和各种苛捐杂税,从而发展了经济,改善了民生。抓住了主要矛盾,大明朝的综合国力自然迅速得到了提升。

3、战略上积极。

在封建社会,改革整个官场的作风,直接触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难度极大的改革计划,张居正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和困难。然而,为了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张居正毅然制定并坚定执行了既定改革方略。可见他在战略方针的制定上,是相当积极的。

4、战术上稳妥。

虽然战略目标很积极,但他在具体执行中,却非常的谨慎。“考成法”明明是改革,他却从祖制和档案中找寻证据,来减少推行新法的阻力。“一条鞭法”的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就进行了好几年。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也没有直接全面推行。而是从南至北,逐省试点。遇到困难还要亲自调研考察,现场办公。这都体现了他在具体战术问题上的谨慎和稳妥,这也是积极的战略方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张居正的理想。

“权臣”与“政治家”,正是对这两个词语的对比与分析,让我对政治理想,特别是张居正的政治理想问题茅塞顿开。

严嵩曾经权倾一时,呼风唤雨,但他弄权的第一出发点是个人的利益,至多是小团体、小集团的利益,尽管他也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但他应当属于“权臣”的范畴。

张居正的恩师徐阶,虽然同样隐忍过、妥协过,也斗争过,但他当权的第一出发点是大局,是国家,是大集体的根本利益,而非一己之私。不论群众理解不理解,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政治家”。

张居正的政治理想,正是成为一个能够建大功立大业、名垂千古的政治家。理解了张居正的政治理想,也就不难理解他在面临不同政治派别的选择站队时,为什么选择当时处于弱势的徐阶,而远离当时明显处于强势的严嵩。

三、张居正的用人。

“清官循吏”与“贪官酷吏”,正是这种对官吏的经典分类,使我清晰的认识到了张居正的用人原则,也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张居正弃用“大清官”海瑞的原因。

“循吏”与“酷吏”是史书中记录的最重要的两种官吏类型。通俗的讲,“循吏”就是遵循规则,甚至是潜规则,但本质好的官吏;“酷吏”则是不受道德甚至是法律约束的鹰犬型官吏。“清官”原本被涵盖在“循吏”之中,但有人鄙夷“循吏”对潜规则的遵循,对原则的灵活把握,坚持认为绝对的清正廉洁..

才是好官,才有了“清官”一说。海瑞就是绝对“清官”的杰出代表。当然这只是封建时代对于官吏的划分。

张居正真正重用的是有才华的循吏。有才华就难免有个性,但既然是循吏,自然就能够基本适应明代的官场,让自己的才华为国所用。

贪官酷吏自然不被张居正重用,但他坚决弃用举世公认的“大清官”海瑞,着实让许多人琢磨不透。其实,拿“循吏”性格的适应性和海瑞性格的极端性,两相对比,就不难理解张居正为什么始终拒绝重用海瑞。海瑞家中的妻女都难以适应他的极端,更不要说工作中的同僚和治下的富豪。

可以说海瑞的极端,让张居正不敢重用他。但有意思的是,其实张居正自己本质上也是个非常极端的人。比如为了勤俭节约,连小皇帝过年看花灯的钱都被坚决的省掉了;为了统一改

革的思想,干脆关闭了众多的书院,以致被人攻击文化专治;为了改革大业,常年孤身在京奋斗,无法照顾家人;为了坚决贯彻新法,得罪了相当数量的官员,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弹劾他。

我的理解是:张居正的极端是站位更高的极端,最重要的是,张居正的极端是有灵活和妥协保驾护航的极端!简单的说,张居正是在适应现实之后,改变现实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端;而海瑞是在没有适应现实的时候,就急切的要通过极端的举动来改变现实。

当然,选择了极端就一定要付出代价。比如世人对他的毁誉参半,比如倾力改革大业,无法尽孝和照顾妻小,这些都是张居正改变现实,实现理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此外,决定重用的人就给予相当的包容和坚定有力的支持,也是张居正用人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他重用戚继光和李成梁的身上,可以窥见一斑。

四、教育的失败。

万历皇帝作为张居正的学生,和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在张居正死后,不但抄了张居正的家,还把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迅速毁灭。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失败的教育,这当中也包含了时代和传统的无奈。

(一)过于强势的教育。

封建的家长制,注定了学生和子女处于天然的弱势。这就

造成了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问题不能充分的暴露。

(二)心理引导的缺失。

不论是万历的贪财,还是极端的叛逆,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心理发展规律和健全人格培养不重视的结果。

(三)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尽管张居正呕心沥血,向万历传授了许多为君治国的先进理念,但没有及时放手让他更多参与朝政,造成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极度依赖,以致张居正打算退休,让万历亲政时,万历居然不敢独掌大局。

五、事业的遗憾。

张居正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改革大业,虽然成效显著,但仅仅是昙花一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除了封建时代过于集权的制度原因,应该说也有一些应该归咎于张居正的失误。

(一)接班人培养失败。

教育的失败,使得既定的接班人,未能继续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预备措施准备不足。

虽然封建社会是过于集权的人治时代,但在皇帝既定且不堪重任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培养安排一位能够继承改革大业的首辅大臣。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诸葛亮辅佐刘禅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事实上,张居正就是徐阶培养的强有力的政治接班人。

(三)优良传统培养不足。

有的管理者,在位时单位蒸蒸日上,一旦离开,原单位就风光不再,看似这个单位是真的离不开他这样“优秀”的管理者。其实,真正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到在位时本单位正常运转,而且离开后,还能给这个集体留下许多无形的资产。这些优良的传统和先进的文化,依然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继续推动这个集体的发展进步。

当然,在封建集权且人治为主的时代,奢望张居正在偌大的中国,实现这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集体领导和法治为主的当今中国,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是比较现实的。我们应该汲取历史的教训,尽量避免再次制造同样的遗憾。

以史为鉴,回眸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历史悲剧的重演。

六、理想的代价。

张居正是一个有理想,且有能力实现理想的伟大政治家。但是,理想的实现也让张居正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更加难以忍受的巨大代价。

(一)舆论的重压。

这突出表现在“夺情”事件中。按照明朝的封建礼制,张居正必须停职为死去的父亲守孝三年。三年不参与朝政,意味着本来就阻力重重的改革大业必将夭折。一面是封建文人强大的舆论压力,一面是改革大业的成败,张居正为了理想的实现,

毅然决定“夺情”留任。改革进程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张居正却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舆论压力,几乎彻底崩溃。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张居正不知道经历了多少。

(二)名誉的损失。

可以说,在改革的全过程中,张居正一直在和整个的封建礼制,吏治,保守的封建文人和地主阶级斗争。个人利益受到侵害的官员和地主,不能真正理解张居正言行的封建文人,包括他自己的学生,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张居正的攻击。甚至在张居正死后,万历对于张居正的反攻清算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三)内心的孤独。

思想越是广袤的人,能够真正理解支持他的人就越少。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就注定要在别人的不解甚至是打击中,艰难的前行。这些不理解和打击他的人,甚至还可能是他所亲近、信任的人,是他所致力保护和培养的人。这是怎样一种孤独和无助,这又是怎样一种巨大而残酷的代价!

(四)家族的不幸。

在对张居正的抄家行动中,张家有十几口人被活活饿死,连远房亲戚的家产都被悉数没收。两个儿子不堪屈辱,大儿子悬梁自尽,二儿子投井致残。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张家一直过着悲惨的生活。整个家族,都为张居正宏大理想的实现,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七、民族的呼唤。

尽管张居正生前与身后都遭遇了诸多的非议,尽管他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他的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不可抹杀的。特别是他锐意改革,致力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华夏儿女投身民族复兴大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家不断追忆缅怀张居正,正是期望在铸造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能够多几个这样的治世之能臣,憧憬着一个更加强盛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1

-


    相关文章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C

    风雨张居正(八)妙计初安天下 类型:人物/名家大师|臣相|文化艺术|2009百家讲坛 来源:百家讲坛 介绍:张居正进入到内阁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从这件事上我们既可以看出张居正的行政才能来,也可以看出高拱和张居正在工作上的这种合作关系,高拱 ...

    风雨人生张居正

    风雨人生张居正 张居正作为被梁启超先生誉为明朝唯一一位政治家的大明首辅,却在死后惨遭抄家.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作者并未对其功绩作太多详细的叙述,而是更多的分析了其人生的失败.总体来说,我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他过人的政治才能, ...

    与施从事书

    在故鄣县东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青山,山峰直插云霄,高峰入银河.绿树浓密,山路崎岖,清澈的河流转了不知多少弯.鸟儿竞相飞来,千翼相连:口渴了来喝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磨肩擦踵,百臂相接,秋天清晨的露水成了霜花,女萝铺成了小路,即使风雨交加, ...

    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有多精彩?

    1.<大明王朝1566>豆瓣评分9.6与<走向共和>并称中国最强历史剧,嘉靖帝是一个阴谋家和政治家,却不是一个好皇帝--这部剧的台词极好,句句振聋发聩,权谋斗争,比<权力的游戏>复杂得多.或许是讽刺力度太 ...

    万历十五年_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1587年的中国,万历十五年,谈不上浮萍破碎,风雨飘摇,就像是冬日午后的太阳,虽然还是在散发着光与热,但却已不复当初的荣光.一个庞大的帝国,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地维持着向前的步伐,时不时被鞋里的沙硌得脚疼. ...

    我读宪法征文

    "我读宪法"征文 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我读宪法有感 翻开<宪法>,我的思绪开始神游在古圣先贤的掷地有声的经典理论中. 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齐法家.齐国是 ...

    大作文调查报告

    大作文调查报告 时间:三月一日 地点:玲珑塔 现状: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有个玲珑公园,公园里的玲珑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间,沉默无语.实际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辉煌的建筑群中的一部分. 来历:故事: 明朝万历皇 ...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盛才进)

    欲成大事业,必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有感 官滩中心小学 盛才进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所创立的阳明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王阳明以及后世无数杰出人物的成功密码.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人无不从中受益.美国哈 ...

    乡关何处2010年第12期

    丙寅年深秋,我挽起裤腿,冒着��的秋雨,背上铺盖卷离开了故乡. 我那时还不知道几百年前就在离我家乡几公里的地方,曾经有一个人也随他的祖辈离开故乡,辗转于大清河边,一步一步走进明朝的权力中心--风光的茔地经历几百年的的风雨后,却没有了故乡的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