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化学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可控/“活性”聚合是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目前在高分子科学领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的合成方法有“活性”开环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活性”阳离子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等 本文采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 聚4 -乙烯吡啶P4- VP 和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PS-b-P4-VP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 量分布以及结构分别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和红外IR 进行了表征并用原子 力显微镜AFM 研究了PS-b-P4-VP 对PS 与P4-VP 共混体系的增容性结果表明 在氮氧稳定自由基 ( HTEMPO· ) 存在下用过氧化苯甲酰( BPO ) 引发苯乙烯聚 合所制备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在1.15 -1.25 范围将该聚苯乙烯溶于4-乙烯吡啶 在135 ± 2 _ 时可以继续引发 4-乙烯吡啶进行聚合反应且4-乙烯吡啶的聚合反应 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在1.12 - 1.3 范围分子量在14000 g / mol 20000 g / mol 范围内IR 谱图说明共聚物为嵌段共聚物AFM 结果说明所 合成的嵌段共聚物PS-b-P4-VP 是PS 与P4-VP 的良好增溶剂

另外本文采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聚苯乙烯聚苯乙 烯与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刷子” 此方法分以下几步进行: (_) 将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单晶硅表面(_)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 ) 为催化剂将2,2,6,6-四甲基哌啶-N-氧基-1-羟( HTEMPO· ) 引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末端(_) 在HTEMPO· 存在下 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在单晶硅的表面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在单晶硅表面制备出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刷子”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光电子能谱( XPS ) 的测试结果表明带有引发剂的烷氧基链 吡啶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共聚物以化学键的方式被锚接到了单晶

1

硅上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可由反应时间控制随着接枝时间的增加表面趋于平坦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 终止剂法 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法 氮氧自由基法 聚合 应用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 展望

1.1 可控/ 活性聚合的应用

1.1.1 合成聚合物

1.1.1.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 ATRP ) 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性”聚合方法是由王锦山等和Sawamoto 等分别独立发现的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以制备AB 型ABA 型ABC 型以及多嵌段型的各种嵌段共聚物

程广楼等[6]用此方法合成了苯乙烯( St ) 与丙烯酸丁酯 ( BA ) 和 St 与 MMA 的嵌段共聚物以及丙烯酸甲酯 ( MA ) 与异丁基乙烯基醚( IBVE ) 的嵌段共聚物 刘等[7-11]合成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对硝基苯酯( NPMA ) 的嵌段共聚物 PS-b-PNPMA 并研究了其在氯仿和二甲基亚砜中不同的自组装行为华曼[12-14]等以á -溴代丙酸乙酯为小分子为引发剂氯化亚铜和联二吡啶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端基为卤原子的单分散 PS-X 预聚体 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氯化亚铜和N,N, N_,N _,N _-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 联二吡啶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 引发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聚合得到相对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最后使该共聚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从而得到了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色谱仪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Davis 等[15]报道了利用ATRP 方式合成的多种ABC 型三嵌段聚合物 参与聚合的单体包括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啶等Eastwood 等[ 16-27]报道了苯乙烯( St ) 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 M ) 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如五嵌段共聚物P(M-S-M-S-M) 和 P(S-M-S-M-S)

1.1.1.2 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

大量研究表明2, 2, 6, 6-四甲基-1-哌啶氧化物 ( TEMPO· ) 是用于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进行“活性”聚合的引发剂如: 周其凤等[28, 29]首次成功地将TEMPO· 引发 体系用于液晶基元单体2, 5 - 双 ( 4-甲氧基苯氧羰基) 苯乙烯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甲壳型液晶聚合物并和第二单体苯乙烯聚合得到了窄分子量分布的二嵌段共聚物邹友思等[ 30]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 分子链末端带有稳定自由基( TEMPO· ) 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 分别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 甲基丙烯酸乙酯( EMA )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 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DAEA ) 等极性单体形成两嵌段共聚物氮氧稳定自由基这类引发体系聚合的一大特点是聚合工艺较简单可合成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大分子如树枝-线状杂化结构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1-33 ]等其缺点是氮氧自由基的价格较贵合成困难目前较多采用的仅有TEMPO 及其一些衍生物在聚合过程中增长链自由基和氮氧自由基可发生歧化终止的副反应而影响控制的程度

但 Moad 等[34] 认为这些缺点可以避免他们采用新的一类氮氧自由基2, 2, 5, 5- ( tetraalkylimidazolidin-4-one-1-oxyl) 或其衍生物替代TEMPO· 组成的聚合体系 得到了分子量控制和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等认为这类聚合反应具有比TEMPO· 聚合体系更好的“活性”聚合特征并且这类氮氧自由 基具有较易合成无挥发性和聚合副反应较少等优点

1.1.1.3 可逆加成- 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澳大利亚Moad 等于1998年报道了一种新的控制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即二硫代酯的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 RAFT ) “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35] 从现有的RAFT 研究报道来看所采用的链转移试剂分为两类一类是双硫酯这是在最早报道中所采用的链转移剂较为常用的有双硫苯甲酸酯和双硫氨基甲酸酯它们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多步有机合成才能完成另一类是三硫酯Rizzardo 等的研究表明三硫碳酸酯是一种有效的链转移试剂三硫碳酸酯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可以由一个或两个好的均裂离去基团制得其制备方法较为简便而且产率较高伯或仲双烷基三硫碳酸酯是通过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KOH 水溶液加 CS 2 处理卤代烷制得[36] 由于RAFT 适用的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变化范围宽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手段对于嵌段共聚物和其它结构更复杂物质的合成十分有利例如在8_0

时以双硫苯甲酸酯为链转移试剂用偶氮二异丁腈( AIBN ) 引发马来酸酐与苯乙 烯共聚所得产物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并且组分间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为1_1 杨润苗等以双硫酯作为链转移剂AIBN 作为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RAFT )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PS 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在 AIBN 引发下 以制得的大分子为链转移剂以DMF 为溶剂 8_0 下采用 RAFT 方法 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

尽管RAFT 的研究仅停留在实验阶段距实现工业化的仍有较大差距, 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

1.1.2 合成聚合物“刷子”

在聚合物“刷子”的合成中分子链与表面或界面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键连接两种方法所谓物理吸附是指具有表面“活性”的聚合物分子或末端带有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分子在材料表面或界面的自组装是一种可逆过程[37-39] 但由于基体与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多以范德华力或氢键连接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聚合物“刷子”在热或溶剂作用下表现出不稳定性[40] 而化学键连接法可以克服物理吸附法存在的缺点因而本文重点介绍化学键连接法

所谓化学键连接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以共价键方式连接于基体的表面这一过程 是不可逆的是更有效的修饰材料表面的方法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发展趋势共价键 连接法又可分为“接枝到表面”和“从表面接枝”两种技术

1.1.2.1 氮氧调控聚合

氮氧调控聚合 ( NMP ) 是一种基于氮氧稳定自由基的“活性”聚合Husseman 等

[52]

使用此方法已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刷子”( 如Fig.1.7 ) 首先将含稳定自由基引发剂的分子键合在硅片表面继而在120 _的条件下引发聚合16 小时内可得到超过100nm 厚的聚苯乙烯“刷子” 带有引发剂基团的硅片加热到120 _时烷氧胺会解离生成一个烃自由基和一个稳定的氮氧自由基 ( TEMPO· ) TEMPO· 自由基对增长的聚合物链进行封端的过程是可逆的故可用来控制链增长这一点可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相比在ATRP 中卤素原子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增长链之间发生可逆转移Blomberg 等[53]用表面引发NMP 技术制备了交联中空的

纳米粒子可用于药物传输

1.1.2.2 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 — 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RAFT ) 是一种可控的聚合反应链增长是通过常规方法 ( 例如自由基聚合所采用AIBN 做引发剂 ) 来引发的链转移剂是二硫代酸酯反应具有很高的活性在Baum 和Brittain [54]的研究中以二硫苯作链转移剂用含偶氮类引发剂基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在硅表面引发聚合9_0 下反应48 小时可制得11 nm 厚的PS“刷子”( 如Fig.1.8 ) 和28 nm 厚的PMMA“刷子” 研究发现少量的游离自由基引发剂 ( AIBN ) 的存在对于“刷子”的生长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杂质的存在会迅速终止正在增长的聚合物链所以反应体系的纯度要求较高与ATRP 或NMP 技术相比尽管这种聚合过程耗时较长但反应活性是非常高的可以在形成“刷子”的聚合物链上进行二次引发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刷子” 如PS-b-PDMA 和PDMA-b-PMMA 引发次数甚至可以达到六次聚合物“刷子”的厚度随引发次数(反应时间) 成线性增加趋势这表明“刷子”的生长几乎是无终止的

1.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由于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制备聚合物“刷子”具有单体适用范围广分 布指数M W /MN 低以及合成的聚合物带有官能化端基等特点近年来在聚合物“刷子”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活性”离子聚合相比表面引发ATRP 更容易发生条件温和

利用ATRP 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引发聚合制备聚合物“刷子” 早期的工作是1998年由Ejaz 等[55]做的随后Matyjaszeuski 等[56]报道了一种无需引发剂的可控聚合在此反应中二价Cu 络合物被作为钝化剂椭偏仪测试结果表明“刷子”的厚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基本成线性关系合成的PS“刷子” 10 nm 可再次引发单体丙烯酸甲酯MA 进行“活性”聚合反应形成PS-b-PMA 嵌段共聚物“刷子” 预测20 小时PMA“刷子”厚度可达到100 nm 但由于引发效率在逐渐下降所以实际得到的PMA“刷子”仅为90 nm 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链末端被聚合物所包埋 或是发生了终止反应

表面引发聚合在液相中反应速度较快聚合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生成的聚 合物可以是水溶性的例如PMMA 和PGMA 低温下表面引发聚合有以下优点首 先对温升十分敏感的基底可适用于此反应其次可以减少自发热聚合和副反应如 酯交换Jones 和Huck [57]报道在液相中反应35 分钟可制得30 nm 厚的PMMA “刷 子” 反应时间和“刷子”厚度基本呈线性关系说明反应是可控的据文献报道水可用来加速ATRP 反应有水的存在下短时间内生成非常厚的聚合物“刷子”Huang[58]等采用ATRP 方法在金表面上引发聚合12 小时内生成了70 nm 厚PHEMA“子” 在相同的条件下本体聚合仅能得到6nm 的聚合物“刷子”

Bruening 等[59]用ATRP 技术室温下合成了交联的乙二醇二甲丙烯酸酯“刷子” ESDMA “刷子”的侧链上带有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可使生成的“刷子”发生交联其 化学稳定性高于线性聚合物“刷子” 如Fig.1.9 Bruening 等用类似的方法还制备了PDMAEMA“刷子”和PHEMA-b-PDMAEMA 嵌段聚合物“刷子” 在合成嵌段共聚物“刷子”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端基官能团以使其保持反应“活性” 可用CuBr/bpy 溶液对体系进行骤冷Bruening 等对混合卤化物催化剂/钝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uBr/CuBr2 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而CuCl/CuBr2 却可更好的使“刷子”厚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C-Cl 键的键能高于C-Br 键在制备三嵌段的共聚物“刷子”的过程中Bruening 等对终止反应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CuBr 2/bpy 溶液对反应体系进行骤冷可以有效抑制聚合反应从而较好地保留住了链端的Br 原子提高“刷子”的稳定性利于随后的嵌段聚合通过骤冷和再引发Bruering 等在金表面制备了PMA-b-PMMA-b-PHEMA“刷子” 并用椭偏仪和反射红外光谱FTIR 来证实了其结构用碘将PMMA 聚合物“刷子”从金表面脱离出来凝胶渗透色谱GPC 测试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布较窄

其它聚合技术也适用于表面引发聚合反应Brittain 等[60]通过碳正离子聚合的方法 合成了PS-b-PMMA“刷子” Jones 等[61]已经成功地利用液相ATRP 技术在金表面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 “刷子” 这种“刷子”的亲/疏水性依赖于温度的变化可用于表面的智能化Boyes 等报道了一种制备电解质“刷子”的方法即利用叔丁基异丙烯酸酯来进行可控聚合然后再用HCl 溶液对产物进行水解可制 得聚丙烯酸“刷子”

2.1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合物

“活性”聚合是合成具有规整结构高分子的重要手段1956 年美国科学家 Szwarc [1]

首次提出了“活性” 聚合 ( living polymerization ) 的概念之后“活性”聚合在高分子科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活性”聚合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者开发了许多“活性”聚合体系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2 -15] 可逆加成- 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16 - 23] 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24] 阳离子“活性”聚合[25, 26] 阴离子“活性”聚合[27 - 29] 开环“活性”聚合[30 - 33] 配位“活性”聚合[34] 不死聚合[35]等但离子型聚合对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适用范围较窄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适用范围较广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因而“活性”自由基聚合倍受研究者的青睐

Matyjaszewski 和 Müller 指出了有关“活性”和“可控”聚合的含义[36] 所谓“活性”聚合是指聚合过程中不存在增长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的聚合反应存在可逆终止(可逆失活) 反应即增长链自由基可与其它物质(如外加的自由基) 可逆结合成“休眠种” 在反应条件下形成的“休眠种”可再形成自由基链增长反应可继续进行这样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在反应过程中绝对不存在增长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的反应体系较少只是聚合过程中增长的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整个反应体系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离子“活性”聚合是通过离子的可逆失活形成“休眠种” 抑制了质子链转移终止副反应而实现了“活性”聚合

2.2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机理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按照下面的可逆反应进行在单体聚合反应进行时外加的 稳定自由基 X· 可与“活性”自由基 P· 迅速进行失活反应, 生成“休眠种” P —X P — X能可逆分解又形成 X· 及活性种自由基 P· 而实现链增长反应体系中的 7 自由基活性种 P· 可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减少自由基活性种之间的不可逆终止作用使聚合反应得到控制在活性种浓度足够低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由“休眠种” P —X 的浓度而不是 P· 的浓度决定

稳定自由基 X· 主要为 TEMPO (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 2,2,6,6-四甲基-1-哌啶氮氧自由基 ) TEMPO· 属于稳定的有机自由基

进行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的单体主要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和苯乙烯共聚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氯甲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 氧基苯乙烯N -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2.3 PS P4-VP 的合成

2.3.1 引发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 (HTEMPO·) 制备

在一个250 mL 的单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甲醇过氧化氢水溶液水乙二 胺四乙酸钨酸钠二水合物 ( NaWO4·2H 2O )和四甲基哌啶醇电磁搅拌将温度控制 在3_0 反应 36 小时将混合物取出减压蒸馏 ( 100 _ / 30 mmHg ) 至体系无馏分 蒸出得到棕红色液态粗产物粗产物中加入20 mL 饱和碳酸钾 ( K2CO 3 ) 搅拌一小时后出现棕红色沉淀过滤真空干燥 48 小时后用环己烷重结晶三次得到橙色 针状结晶产物在X4 显微熔点测定仪上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测得熔点 ( Tm ) 为72.5并用红外光谱 ( IR )对其进行表征

2.4 PS P4VP“活性”聚合的结果与讨论

2.4.1 PS 的结果与讨论

2.4.1.1 苯乙烯的“ 活性” 聚合反应

Table 2.1 给出了引发体系 [ HTEMPO·] / [ BPO ] (摩尔比) 不同时反应24 h 时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数据显示出 [ HTEMPO·] / [ BPO ] 为 1.8 时是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且聚合速度也较快

Table 2.1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S

HTEMPO · Reaction Mn(10-4) Mw/Mn

/BPO Time / h (PS)

1.0/1 24 4.25 1.26

1.2/1 24 13.03 1.25

1.5/1 24 12.35 1.23

1.8/1 24 11.96 1.19

2.0/1 24 10.02 1.21

3.0/1 24 8.15 1.18

r_e.action temperature, 135± 2 HTEMPO· / BPO 为摩尔比

表2.1 中数据表明所合成的 PS 分子量分布较窄在 1.18 到 1.3 的范围内根 据 Michael [41] 等的理论我们推测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如 Fig 2.2 所示加热到 _95 时BPO 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 2 同时 HTEMPO· 自由基也诱导 BPO 分解 HTEMPO· 和所产生的 “初级自由基” 2 结合形成稳定的“中间产物” 4 在反应体系中也可能存在“初级自由基” 2 引发单体产生“单体自由基” 如果

HTEMPO· 不能和“单体自由基” 结合 聚合反应将按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反应产生链自由基体系中链自由基的含量随 HTEMPO· 浓度增加而降低 在 HTEMPO· 过量时 几乎所有的自由基都被HTEMPO· 终止 聚合反应是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进行聚合表中的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数据证明此聚合反应是按“活性” 自由基聚合的机理进行聚合

图 2.4 给出的是 HTEMPO· / BPO 配比为1.8 / 1时反应时间与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关系图由图可见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分子量逐渐变大且反应时间与分子量大 小基本成线性关系这说明聚合反应符合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由图可知聚 合物的分子量可由反应时间来控制

图 2.4 聚苯乙烯分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2.5 聚苯乙烯的热分析

Fig. 2-5 是聚苯乙烯的DSC 和TG 谱图由图可见聚苯乙烯在92.2 _ 时发生玻璃化转变比文献[42] 所报道的1_00 要低 由文献可知当分子量较低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分子量超过一定值临界分子量后Tg 将不再依赖于分子量了这是因为在分子链的两头各有一个链端链段这种链端链段的活动能力要比一般的链段来得大分子量越低时链端链段的比例越高所以Tg 也越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链端链段的比例不断地减少所以Tg 不断增高分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链端链段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Tg 与分子量的关系不大因为“活性”自由基聚合聚合速度比较慢所得产物的分子量比较低没有达到聚苯乙烯的临界分子量所以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偏低在Fig. 2-5 的TG 图上可以看到聚苯乙烯在9_6.4 时有失重现象是由水分及溶剂的挥发造成的在Fig. 2-5 的 DSC 图上可以看到聚苯乙烯在250 _时出现一个吸热峰同时在TG 图上出现稍微的增重现象可以推测聚苯乙烯在2_50 时发生氧化反应

图 2.5 聚苯乙烯的热分析

2.6 结 论

(1) 合成了橙色针状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产物在X4 显微熔点测定仪上测得熔点 ( Tm ) 为72.5 并用红外光谱 ( IR )对其进行表征由Fig. 2.1 知IR: 3411.55 cm -1( .OH ) 1363.61 cm -1( .N-O ) 与文献值一致

(2) 在 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 氧化物自由基 ( HTEMPO · ) 和过氧化苯甲酰BPO 存在下苯乙烯按“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聚合所得到的PS 分子量分布在1. 18-1.3 范围

(3) [ HTEMPO· ] / [ BPO ] 为1.8 时所合成的PS 分子量分布最窄分子量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二者基本成线性关系说明聚合反应按照“活性”聚合的机理进行

(4) 在 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 氧化物自由基 ( HTEMPO · ) 和过氧化苯甲酰BPO 存在下4-乙烯吡啶按“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聚合所得到的P4-VP 分子量分布在1.17-1.25 范围

结论与展望

本文用可控/“活性”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均聚物和嵌段

共聚物并对嵌段聚合物的增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增溶剂并且随着增溶剂量的增加增容效果越好同时采用此方法在单晶硅的表面 制备了苯乙烯“刷子” 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的无规共聚物“刷子”以及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的嵌段共聚物“刷子” 结果表明聚合物以化学键的方式被锚到单晶硅表面聚合物“刷子”层的厚度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采用“活性”聚合的方法在基体表面制备聚合物“刷子”的研究刚开始起步聚合物“刷子”独特的物理性能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形成“刷子”的聚合物链一端以共价键的形式键合到材料表面另一端可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另外“刷子”上可接上功能团也可形成嵌段聚合物“刷子” 这些性能为其应用开辟了新方向在微接触印刷成像膜分离技术胶体粒子稳定智能阀微型反应器以及控制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刷子”的出现使材料表面的智能化成为可能其发展势头已初见端倪可以预见聚合物“刷子”将成为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一种全新手段

为达到用聚合物“刷子”对基体表面性能进行有效控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探索更加方便的制备聚合物“刷子”的方法抑制接枝过程中的副反应深入研究聚合物接枝机理等

参考文献:

[1] 安冬, 李慧, 赵镇, 盛艳, 韩哲文.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

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J].涂料工业, 2010,40(8):16-24.

[2] 娄宇, 胡娜, 李继航, 陈明清.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进展[J].

化学世界, 2010(8):497-512.

[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应用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

报, 2009,6:59-67.

[4] 徐霞, 邢铁玲.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综述

篇, 2010,24(8):89-93.

[5] 杨兴兵, 张立武, 刘静.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响应型聚合物中的应用[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0,13(4):14-16.

[6] Kasala Dayananda,Bong Soo Pi,Biochemical bone markersand bone mass study

in recently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out osteoporosis[J].Polymer,2007,48:758-762.

[7] 陈玲玲, 徐晓冬, 冯四伟, 李春明, 马存贵, 李占双.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

成聚丙烯腈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 2010:87-92.

[8] 徐群娜, 马建中, 鲍艳.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J].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24(6):85-88.

[9] 董小宁, 张俊彦, 卞凤玲.2,3,4,5,6-五氟苯乙烯聚合物刷的制备和表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4(6):87.

[10] 张洪文, 正路大辅, 高田忠彦.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从聚酯薄

膜表面接枝聚合物刷[C].2006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厦门,2006.

[11] 胡敏奇, 邵立东, 江丹, 毕韵梅.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树形聚合物合成中的

应用[J].化学世界, 2010:113-117.

[12] 朱麟勇, 童晓峰, 李妙贞, 等. 化学学报[J].2000,58(6):609-611.

[13] 肖乃玉, 翟万京, 钟乐, 白卫东, 赵晓娟. 含醛基聚合物的“活性" /可控自由

基聚合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24(8):64-68.

[14] Sun G R,Cheng C,W ooley K L.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of 4-vinyIbenzalde—hyde[J].Macromolecules,2007,40

(4):793.

[15] Liu H,Jiang X Z,Fan J,et a1.Aldehyde surface-functionalized shell CROSS—

linked micelles with pH—tunable core swella—bility and their bioconjugation with lysozym[J].Macromolecules,2007,40(25):9074.

[16] 唐龙祥, 范保林, 屈龙, 刘春华, 王平华. 负载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

合成及应用[J].应用化学, 2010,27(8):882-886.

[17] 郭立娟, 刘义刚, 郭拥军, 冯茹森. 冯文梅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体系及其

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 2010,38(6):5-12.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可控/“活性”聚合是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目前在高分子科学领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的合成方法有“活性”开环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活性”阳离子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等 本文采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 聚4 -乙烯吡啶P4- VP 和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PS-b-P4-VP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 量分布以及结构分别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和红外IR 进行了表征并用原子 力显微镜AFM 研究了PS-b-P4-VP 对PS 与P4-VP 共混体系的增容性结果表明 在氮氧稳定自由基 ( HTEMPO· ) 存在下用过氧化苯甲酰( BPO ) 引发苯乙烯聚 合所制备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在1.15 -1.25 范围将该聚苯乙烯溶于4-乙烯吡啶 在135 ± 2 _ 时可以继续引发 4-乙烯吡啶进行聚合反应且4-乙烯吡啶的聚合反应 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在1.12 - 1.3 范围分子量在14000 g / mol 20000 g / mol 范围内IR 谱图说明共聚物为嵌段共聚物AFM 结果说明所 合成的嵌段共聚物PS-b-P4-VP 是PS 与P4-VP 的良好增溶剂

另外本文采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聚苯乙烯聚苯乙 烯与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刷子” 此方法分以下几步进行: (_) 将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单晶硅表面(_)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 ) 为催化剂将2,2,6,6-四甲基哌啶-N-氧基-1-羟( HTEMPO· ) 引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末端(_) 在HTEMPO· 存在下 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在单晶硅的表面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在单晶硅表面制备出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嵌段共聚物“刷子”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光电子能谱( XPS ) 的测试结果表明带有引发剂的烷氧基链 吡啶共聚物以及聚苯乙烯与4-乙烯吡啶共聚物以化学键的方式被锚接到了单晶

1

硅上接枝聚合物层的厚度可由反应时间控制随着接枝时间的增加表面趋于平坦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 终止剂法 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法 氮氧自由基法 聚合 应用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 展望

1.1 可控/ 活性聚合的应用

1.1.1 合成聚合物

1.1.1.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 ATRP ) 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性”聚合方法是由王锦山等和Sawamoto 等分别独立发现的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以制备AB 型ABA 型ABC 型以及多嵌段型的各种嵌段共聚物

程广楼等[6]用此方法合成了苯乙烯( St ) 与丙烯酸丁酯 ( BA ) 和 St 与 MMA 的嵌段共聚物以及丙烯酸甲酯 ( MA ) 与异丁基乙烯基醚( IBVE ) 的嵌段共聚物 刘等[7-11]合成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对硝基苯酯( NPMA ) 的嵌段共聚物 PS-b-PNPMA 并研究了其在氯仿和二甲基亚砜中不同的自组装行为华曼[12-14]等以á -溴代丙酸乙酯为小分子为引发剂氯化亚铜和联二吡啶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端基为卤原子的单分散 PS-X 预聚体 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氯化亚铜和N,N, N_,N _,N _- 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 联二吡啶组成的混合体系为催化剂 引发甲基丙烯酸叔丁酯聚合得到相对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最后使该共聚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从而得到了两亲性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色谱仪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Davis 等[15]报道了利用ATRP 方式合成的多种ABC 型三嵌段聚合物 参与聚合的单体包括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吡啶等Eastwood 等[ 16-27]报道了苯乙烯( St ) 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 M ) 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如五嵌段共聚物P(M-S-M-S-M) 和 P(S-M-S-M-S)

1.1.1.2 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

大量研究表明2, 2, 6, 6-四甲基-1-哌啶氧化物 ( TEMPO· ) 是用于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进行“活性”聚合的引发剂如: 周其凤等[28, 29]首次成功地将TEMPO· 引发 体系用于液晶基元单体2, 5 - 双 ( 4-甲氧基苯氧羰基) 苯乙烯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甲壳型液晶聚合物并和第二单体苯乙烯聚合得到了窄分子量分布的二嵌段共聚物邹友思等[ 30]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 分子链末端带有稳定自由基( TEMPO· ) 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 分别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 甲基丙烯酸乙酯( EMA )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 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DAEA ) 等极性单体形成两嵌段共聚物氮氧稳定自由基这类引发体系聚合的一大特点是聚合工艺较简单可合成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大分子如树枝-线状杂化结构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1-33 ]等其缺点是氮氧自由基的价格较贵合成困难目前较多采用的仅有TEMPO 及其一些衍生物在聚合过程中增长链自由基和氮氧自由基可发生歧化终止的副反应而影响控制的程度

但 Moad 等[34] 认为这些缺点可以避免他们采用新的一类氮氧自由基2, 2, 5, 5- ( tetraalkylimidazolidin-4-one-1-oxyl) 或其衍生物替代TEMPO· 组成的聚合体系 得到了分子量控制和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等认为这类聚合反应具有比TEMPO· 聚合体系更好的“活性”聚合特征并且这类氮氧自由 基具有较易合成无挥发性和聚合副反应较少等优点

1.1.1.3 可逆加成- 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澳大利亚Moad 等于1998年报道了一种新的控制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即二硫代酯的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 RAFT ) “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35] 从现有的RAFT 研究报道来看所采用的链转移试剂分为两类一类是双硫酯这是在最早报道中所采用的链转移剂较为常用的有双硫苯甲酸酯和双硫氨基甲酸酯它们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多步有机合成才能完成另一类是三硫酯Rizzardo 等的研究表明三硫碳酸酯是一种有效的链转移试剂三硫碳酸酯的显著特征是它们可以由一个或两个好的均裂离去基团制得其制备方法较为简便而且产率较高伯或仲双烷基三硫碳酸酯是通过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KOH 水溶液加 CS 2 处理卤代烷制得[36] 由于RAFT 适用的单体范围广反应条件变化范围宽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手段对于嵌段共聚物和其它结构更复杂物质的合成十分有利例如在8_0

时以双硫苯甲酸酯为链转移试剂用偶氮二异丁腈( AIBN ) 引发马来酸酐与苯乙 烯共聚所得产物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并且组分间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为1_1 杨润苗等以双硫酯作为链转移剂AIBN 作为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RAFT )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PS 大分子链转移剂然后在 AIBN 引发下 以制得的大分子为链转移剂以DMF 为溶剂 8_0 下采用 RAFT 方法 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

尽管RAFT 的研究仅停留在实验阶段距实现工业化的仍有较大差距, 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

1.1.2 合成聚合物“刷子”

在聚合物“刷子”的合成中分子链与表面或界面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键连接两种方法所谓物理吸附是指具有表面“活性”的聚合物分子或末端带有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分子在材料表面或界面的自组装是一种可逆过程[37-39] 但由于基体与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多以范德华力或氢键连接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聚合物“刷子”在热或溶剂作用下表现出不稳定性[40] 而化学键连接法可以克服物理吸附法存在的缺点因而本文重点介绍化学键连接法

所谓化学键连接是指聚合物分子链以共价键方式连接于基体的表面这一过程 是不可逆的是更有效的修饰材料表面的方法已成为当今的主要发展趋势共价键 连接法又可分为“接枝到表面”和“从表面接枝”两种技术

1.1.2.1 氮氧调控聚合

氮氧调控聚合 ( NMP ) 是一种基于氮氧稳定自由基的“活性”聚合Husseman 等

[52]

使用此方法已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刷子”( 如Fig.1.7 ) 首先将含稳定自由基引发剂的分子键合在硅片表面继而在120 _的条件下引发聚合16 小时内可得到超过100nm 厚的聚苯乙烯“刷子” 带有引发剂基团的硅片加热到120 _时烷氧胺会解离生成一个烃自由基和一个稳定的氮氧自由基 ( TEMPO· ) TEMPO· 自由基对增长的聚合物链进行封端的过程是可逆的故可用来控制链增长这一点可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相比在ATRP 中卤素原子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增长链之间发生可逆转移Blomberg 等[53]用表面引发NMP 技术制备了交联中空的

纳米粒子可用于药物传输

1.1.2.2 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 — 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RAFT ) 是一种可控的聚合反应链增长是通过常规方法 ( 例如自由基聚合所采用AIBN 做引发剂 ) 来引发的链转移剂是二硫代酸酯反应具有很高的活性在Baum 和Brittain [54]的研究中以二硫苯作链转移剂用含偶氮类引发剂基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在硅表面引发聚合9_0 下反应48 小时可制得11 nm 厚的PS“刷子”( 如Fig.1.8 ) 和28 nm 厚的PMMA“刷子” 研究发现少量的游离自由基引发剂 ( AIBN ) 的存在对于“刷子”的生长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杂质的存在会迅速终止正在增长的聚合物链所以反应体系的纯度要求较高与ATRP 或NMP 技术相比尽管这种聚合过程耗时较长但反应活性是非常高的可以在形成“刷子”的聚合物链上进行二次引发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刷子” 如PS-b-PDMA 和PDMA-b-PMMA 引发次数甚至可以达到六次聚合物“刷子”的厚度随引发次数(反应时间) 成线性增加趋势这表明“刷子”的生长几乎是无终止的

1.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由于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制备聚合物“刷子”具有单体适用范围广分 布指数M W /MN 低以及合成的聚合物带有官能化端基等特点近年来在聚合物“刷子”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活性”离子聚合相比表面引发ATRP 更容易发生条件温和

利用ATRP 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引发聚合制备聚合物“刷子” 早期的工作是1998年由Ejaz 等[55]做的随后Matyjaszeuski 等[56]报道了一种无需引发剂的可控聚合在此反应中二价Cu 络合物被作为钝化剂椭偏仪测试结果表明“刷子”的厚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基本成线性关系合成的PS“刷子” 10 nm 可再次引发单体丙烯酸甲酯MA 进行“活性”聚合反应形成PS-b-PMA 嵌段共聚物“刷子” 预测20 小时PMA“刷子”厚度可达到100 nm 但由于引发效率在逐渐下降所以实际得到的PMA“刷子”仅为90 nm 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链末端被聚合物所包埋 或是发生了终止反应

表面引发聚合在液相中反应速度较快聚合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生成的聚 合物可以是水溶性的例如PMMA 和PGMA 低温下表面引发聚合有以下优点首 先对温升十分敏感的基底可适用于此反应其次可以减少自发热聚合和副反应如 酯交换Jones 和Huck [57]报道在液相中反应35 分钟可制得30 nm 厚的PMMA “刷 子” 反应时间和“刷子”厚度基本呈线性关系说明反应是可控的据文献报道水可用来加速ATRP 反应有水的存在下短时间内生成非常厚的聚合物“刷子”Huang[58]等采用ATRP 方法在金表面上引发聚合12 小时内生成了70 nm 厚PHEMA“子” 在相同的条件下本体聚合仅能得到6nm 的聚合物“刷子”

Bruening 等[59]用ATRP 技术室温下合成了交联的乙二醇二甲丙烯酸酯“刷子” ESDMA “刷子”的侧链上带有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可使生成的“刷子”发生交联其 化学稳定性高于线性聚合物“刷子” 如Fig.1.9 Bruening 等用类似的方法还制备了PDMAEMA“刷子”和PHEMA-b-PDMAEMA 嵌段聚合物“刷子” 在合成嵌段共聚物“刷子”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端基官能团以使其保持反应“活性” 可用CuBr/bpy 溶液对体系进行骤冷Bruening 等对混合卤化物催化剂/钝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uBr/CuBr2 并不能很好的控制反应而CuCl/CuBr2 却可更好的使“刷子”厚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C-Cl 键的键能高于C-Br 键在制备三嵌段的共聚物“刷子”的过程中Bruening 等对终止反应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CuBr 2/bpy 溶液对反应体系进行骤冷可以有效抑制聚合反应从而较好地保留住了链端的Br 原子提高“刷子”的稳定性利于随后的嵌段聚合通过骤冷和再引发Bruering 等在金表面制备了PMA-b-PMMA-b-PHEMA“刷子” 并用椭偏仪和反射红外光谱FTIR 来证实了其结构用碘将PMMA 聚合物“刷子”从金表面脱离出来凝胶渗透色谱GPC 测试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布较窄

其它聚合技术也适用于表面引发聚合反应Brittain 等[60]通过碳正离子聚合的方法 合成了PS-b-PMMA“刷子” Jones 等[61]已经成功地利用液相ATRP 技术在金表面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 “刷子” 这种“刷子”的亲/疏水性依赖于温度的变化可用于表面的智能化Boyes 等报道了一种制备电解质“刷子”的方法即利用叔丁基异丙烯酸酯来进行可控聚合然后再用HCl 溶液对产物进行水解可制 得聚丙烯酸“刷子”

2.1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合物

“活性”聚合是合成具有规整结构高分子的重要手段1956 年美国科学家 Szwarc [1]

首次提出了“活性” 聚合 ( living polymerization ) 的概念之后“活性”聚合在高分子科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活性”聚合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者开发了许多“活性”聚合体系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2 -15] 可逆加成- 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16 - 23] 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24] 阳离子“活性”聚合[25, 26] 阴离子“活性”聚合[27 - 29] 开环“活性”聚合[30 - 33] 配位“活性”聚合[34] 不死聚合[35]等但离子型聚合对反应条件要求比较苛刻适用范围较窄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适用范围较广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因而“活性”自由基聚合倍受研究者的青睐

Matyjaszewski 和 Müller 指出了有关“活性”和“可控”聚合的含义[36] 所谓“活性”聚合是指聚合过程中不存在增长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的聚合反应存在可逆终止(可逆失活) 反应即增长链自由基可与其它物质(如外加的自由基) 可逆结合成“休眠种” 在反应条件下形成的“休眠种”可再形成自由基链增长反应可继续进行这样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在反应过程中绝对不存在增长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的反应体系较少只是聚合过程中增长的链终止反应或不可逆链转移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整个反应体系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离子“活性”聚合是通过离子的可逆失活形成“休眠种” 抑制了质子链转移终止副反应而实现了“活性”聚合

2.2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机理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按照下面的可逆反应进行在单体聚合反应进行时外加的 稳定自由基 X· 可与“活性”自由基 P· 迅速进行失活反应, 生成“休眠种” P —X P — X能可逆分解又形成 X· 及活性种自由基 P· 而实现链增长反应体系中的 7 自由基活性种 P· 可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减少自由基活性种之间的不可逆终止作用使聚合反应得到控制在活性种浓度足够低的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由“休眠种” P —X 的浓度而不是 P· 的浓度决定

稳定自由基 X· 主要为 TEMPO (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 2,2,6,6-四甲基-1-哌啶氮氧自由基 ) TEMPO· 属于稳定的有机自由基

进行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的单体主要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和苯乙烯共聚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氯甲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 氧基苯乙烯N -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2.3 PS P4-VP 的合成

2.3.1 引发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 (HTEMPO·) 制备

在一个250 mL 的单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甲醇过氧化氢水溶液水乙二 胺四乙酸钨酸钠二水合物 ( NaWO4·2H 2O )和四甲基哌啶醇电磁搅拌将温度控制 在3_0 反应 36 小时将混合物取出减压蒸馏 ( 100 _ / 30 mmHg ) 至体系无馏分 蒸出得到棕红色液态粗产物粗产物中加入20 mL 饱和碳酸钾 ( K2CO 3 ) 搅拌一小时后出现棕红色沉淀过滤真空干燥 48 小时后用环己烷重结晶三次得到橙色 针状结晶产物在X4 显微熔点测定仪上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测得熔点 ( Tm ) 为72.5并用红外光谱 ( IR )对其进行表征

2.4 PS P4VP“活性”聚合的结果与讨论

2.4.1 PS 的结果与讨论

2.4.1.1 苯乙烯的“ 活性” 聚合反应

Table 2.1 给出了引发体系 [ HTEMPO·] / [ BPO ] (摩尔比) 不同时反应24 h 时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数据显示出 [ HTEMPO·] / [ BPO ] 为 1.8 时是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且聚合速度也较快

Table 2.1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S

HTEMPO · Reaction Mn(10-4) Mw/Mn

/BPO Time / h (PS)

1.0/1 24 4.25 1.26

1.2/1 24 13.03 1.25

1.5/1 24 12.35 1.23

1.8/1 24 11.96 1.19

2.0/1 24 10.02 1.21

3.0/1 24 8.15 1.18

r_e.action temperature, 135± 2 HTEMPO· / BPO 为摩尔比

表2.1 中数据表明所合成的 PS 分子量分布较窄在 1.18 到 1.3 的范围内根 据 Michael [41] 等的理论我们推测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如 Fig 2.2 所示加热到 _95 时BPO 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 2 同时 HTEMPO· 自由基也诱导 BPO 分解 HTEMPO· 和所产生的 “初级自由基” 2 结合形成稳定的“中间产物” 4 在反应体系中也可能存在“初级自由基” 2 引发单体产生“单体自由基” 如果

HTEMPO· 不能和“单体自由基” 结合 聚合反应将按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反应产生链自由基体系中链自由基的含量随 HTEMPO· 浓度增加而降低 在 HTEMPO· 过量时 几乎所有的自由基都被HTEMPO· 终止 聚合反应是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进行聚合表中的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数据证明此聚合反应是按“活性” 自由基聚合的机理进行聚合

图 2.4 给出的是 HTEMPO· / BPO 配比为1.8 / 1时反应时间与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关系图由图可见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分子量逐渐变大且反应时间与分子量大 小基本成线性关系这说明聚合反应符合氮氧调控自由基聚合的机理由图可知聚 合物的分子量可由反应时间来控制

图 2.4 聚苯乙烯分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2.5 聚苯乙烯的热分析

Fig. 2-5 是聚苯乙烯的DSC 和TG 谱图由图可见聚苯乙烯在92.2 _ 时发生玻璃化转变比文献[42] 所报道的1_00 要低 由文献可知当分子量较低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分子量超过一定值临界分子量后Tg 将不再依赖于分子量了这是因为在分子链的两头各有一个链端链段这种链端链段的活动能力要比一般的链段来得大分子量越低时链端链段的比例越高所以Tg 也越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链端链段的比例不断地减少所以Tg 不断增高分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链端链段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Tg 与分子量的关系不大因为“活性”自由基聚合聚合速度比较慢所得产物的分子量比较低没有达到聚苯乙烯的临界分子量所以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偏低在Fig. 2-5 的TG 图上可以看到聚苯乙烯在9_6.4 时有失重现象是由水分及溶剂的挥发造成的在Fig. 2-5 的 DSC 图上可以看到聚苯乙烯在250 _时出现一个吸热峰同时在TG 图上出现稍微的增重现象可以推测聚苯乙烯在2_50 时发生氧化反应

图 2.5 聚苯乙烯的热分析

2.6 结 论

(1) 合成了橙色针状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产物在X4 显微熔点测定仪上测得熔点 ( Tm ) 为72.5 并用红外光谱 ( IR )对其进行表征由Fig. 2.1 知IR: 3411.55 cm -1( .OH ) 1363.61 cm -1( .N-O ) 与文献值一致

(2) 在 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 氧化物自由基 ( HTEMPO · ) 和过氧化苯甲酰BPO 存在下苯乙烯按“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聚合所得到的PS 分子量分布在1. 18-1.3 范围

(3) [ HTEMPO· ] / [ BPO ] 为1.8 时所合成的PS 分子量分布最窄分子量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二者基本成线性关系说明聚合反应按照“活性”聚合的机理进行

(4) 在 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 氧化物自由基 ( HTEMPO · ) 和过氧化苯甲酰BPO 存在下4-乙烯吡啶按“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聚合所得到的P4-VP 分子量分布在1.17-1.25 范围

结论与展望

本文用可控/“活性”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均聚物和嵌段

共聚物并对嵌段聚合物的增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增溶剂并且随着增溶剂量的增加增容效果越好同时采用此方法在单晶硅的表面 制备了苯乙烯“刷子” 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的无规共聚物“刷子”以及苯乙烯和4-乙烯吡啶的嵌段共聚物“刷子” 结果表明聚合物以化学键的方式被锚到单晶硅表面聚合物“刷子”层的厚度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采用“活性”聚合的方法在基体表面制备聚合物“刷子”的研究刚开始起步聚合物“刷子”独特的物理性能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形成“刷子”的聚合物链一端以共价键的形式键合到材料表面另一端可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另外“刷子”上可接上功能团也可形成嵌段聚合物“刷子” 这些性能为其应用开辟了新方向在微接触印刷成像膜分离技术胶体粒子稳定智能阀微型反应器以及控制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刷子”的出现使材料表面的智能化成为可能其发展势头已初见端倪可以预见聚合物“刷子”将成为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一种全新手段

为达到用聚合物“刷子”对基体表面性能进行有效控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探索更加方便的制备聚合物“刷子”的方法抑制接枝过程中的副反应深入研究聚合物接枝机理等

参考文献:

[1] 安冬, 李慧, 赵镇, 盛艳, 韩哲文.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

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J].涂料工业, 2010,40(8):16-24.

[2] 娄宇, 胡娜, 李继航, 陈明清.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进展[J].

化学世界, 2010(8):497-512.

[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应用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

报, 2009,6:59-67.

[4] 徐霞, 邢铁玲.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综述

篇, 2010,24(8):89-93.

[5] 杨兴兵, 张立武, 刘静.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响应型聚合物中的应用[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0,13(4):14-16.

[6] Kasala Dayananda,Bong Soo Pi,Biochemical bone markersand bone mass study

in recently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out osteoporosis[J].Polymer,2007,48:758-762.

[7] 陈玲玲, 徐晓冬, 冯四伟, 李春明, 马存贵, 李占双.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

成聚丙烯腈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 2010:87-92.

[8] 徐群娜, 马建中, 鲍艳.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J].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24(6):85-88.

[9] 董小宁, 张俊彦, 卞凤玲.2,3,4,5,6-五氟苯乙烯聚合物刷的制备和表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4(6):87.

[10] 张洪文, 正路大辅, 高田忠彦.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从聚酯薄

膜表面接枝聚合物刷[C].2006中日纺织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厦门,2006.

[11] 胡敏奇, 邵立东, 江丹, 毕韵梅.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树形聚合物合成中的

应用[J].化学世界, 2010:113-117.

[12] 朱麟勇, 童晓峰, 李妙贞, 等. 化学学报[J].2000,58(6):609-611.

[13] 肖乃玉, 翟万京, 钟乐, 白卫东, 赵晓娟. 含醛基聚合物的“活性" /可控自由

基聚合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综述篇, 2010,24(8):64-68.

[14] Sun G R,Cheng C,W ooley K L.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of 4-vinyIbenzalde—hyde[J].Macromolecules,2007,40

(4):793.

[15] Liu H,Jiang X Z,Fan J,et a1.Aldehyde surface-functionalized shell CROSS—

linked micelles with pH—tunable core swella—bility and their bioconjugation with lysozym[J].Macromolecules,2007,40(25):9074.

[16] 唐龙祥, 范保林, 屈龙, 刘春华, 王平华. 负载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

合成及应用[J].应用化学, 2010,27(8):882-886.

[17] 郭立娟, 刘义刚, 郭拥军, 冯茹森. 冯文梅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体系及其

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 2010,38(6):5-12.


    相关文章

    13级培养方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一.院系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年7月,首任院长是朱清时院士,第二任院长是俞书勤教授,第三任院长是钱逸泰院士,第四任院长是吴奇院士, 现任院长是李灿院士 . 学院现由化学物理系.化学系.材料 ...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的分类.性质以及研究前景 一.超分子的概述 超分子化学由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化学学科,它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太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Lehn 给超分子化学起 ...

    华东理工大学2012

    专业目 线学校的线比较容易,因为就是国家线 A 区的,但是上化学工程的专业线一般都要在 340+, 如果要保险上要在 360+.记得单科也一定要过线,可以参考一下往年的华东理工校内录取分 数线: 021-64252359 化工学院(001) ...

    精 品[精品]00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2011 精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 招生学院.专业. 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 生 码及名称 人 数 00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72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招生 考试科目 导师 备注 17 ...

    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中英文名称与简介

    生产实习(Advanced Practicum)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带生到工厂和科研院所了解和实践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同时配合仿真实习软件掌握化工生产工艺的操作,为学生进社会工作打好基础.材料学院开 ...

    我国无机化学发展概况

    我国无机化学发展概况 我国的化学发展史渊源流长.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会制作陶器,后来还在世界上率先制作了瓷器,到了清代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更是大放异彩,名传海外.殷代(公元前2500-2000年)时 ...

    高分子与现代社会发展

    高分子与现代社会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 罗本升 [1**********]65 作为一名高分子专业的学生,我抱着了解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态度选了这门课.一个学期块玩了,自己也从老师的十几次授课中获益良多.结合自己所学以及课上老师的讲述,联系 ...

    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徐光宪

    学科进展与展望:<中国科学基金>2002年第2期 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 徐光宪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提出21世纪化学的定义,内涵,六大发 ...

    拓扑学原理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化学工程师 Sum178No.7 文章编号:1002-1124(2010)07-0038-05 Chemical Engineer 2010年第7 期 拓扑学原理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石海信,黄冬梅,谭铭基,洪春美 (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与生活

    化学学科的分类:一级学科: 化学: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及化学工程等:交叉边缘科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按研究划分: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