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篇时代意义和"道"内涵

浅议《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时代意义和“道”的内涵 摘要文学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明确的观念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酝酿形成的。本文将从刘勰所处的时代环境角度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原道》篇中所指出的“自然之道”的内涵,同时明确其时代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然之道 时代环境 内容 形式 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被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标志。《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外部规律,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体观和创作论,它是对前世文学创作的一个总结,并对后世文学创作规范和风格的确立具有指导意义。

如果说《文心雕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指挥棒和方向标,那么其开宗之篇《原道》就可以说是《文心雕龙》的根本核心。刘勰在这一篇里首先明确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根本看法,意图阐明文学艺术的“本然”,以求得指导文艺创作的“道”的真谛。而后的49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论述的。《原道》篇的“道”字,所指的就是文学的本源。刘勰在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自己的观点:“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也就是说,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自然。那么,如何理解刘勰所提出的“自然”呢?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下面,我

们就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对刘勰的观点加以阐释。

一 内容上追求自然,强调文学的独立地位

任何一种文学观念都是在当时大的时代社会背景中形成的,刘勰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也不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文学的自觉意识加强。在秦汉时期,文学所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肖武本纪》载: “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立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这里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儒学。到南朝宋文帝时,就发展为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代范晔《后汉书》中也将《文宛列传》单列和《儒林列传》等并立。这些都说明人们开始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对文学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文学作为一种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从而确立文学独立的地位。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转变:魏晋以后,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经学束缚,文学作品的政治教化功能被削弱,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的作品有了显著增加,汉代大赋转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文人抒发个性情感之作《古诗十九首》更是被后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文学独立地位的追求。刘勰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提出了他的“自然之道”,从“道”源于自然这个角度将文学从传统儒学中独立出来。

《原道》开篇就指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将文学之源一下子就推至太极,与天地并生,虽然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刘勰对文学起源的误解,但这恰恰体现出刘勰鲜明的观点——文学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天地同时诞生的,不是任何观念学说的附庸。接着刘勰进一步解释: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

从“形文”、“声文”推至“情文”,从自然之文进而推出人文之文,认为文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天地之文如此,与天地并为宇宙“三才”的人的创作也应如此,从而得出“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的结论。 刘勰在其文体论中,将各种文体归为两大类:“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在这种大的划分框架中,再分别介绍各自的行文特点和创作要求。这种对不同文体的划分是以文学本身的特性为依据,而非根据政治教化功用的不同,“文笔之分”正是刘勰肯定并重视文学独立性的具体体现。

可见,刘勰所强调的文源于自然,是对传统文学的政治教化工具观的反驳和批判,他高举“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大旗,是为了给文学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让文学真正发挥其言个人欲言之言、抒个人欲抒之情的抒情功效。

本文由此认为,后世柳冕、韩愈等所强调的“以文明道”、“文以载道”的观念,和刘勰的“文以明道”的观念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柳冕、韩愈等所看重的文学功用正是它的教化功用。柳冕在《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中说:“文章之道,不根教化,别是一枝耳。”;与柳冕相比,韩愈虽在关注文章教化功用的同时,“又甚好其言辞”(《答陈书生》),但在“文以载道”的层面上,还是与刘勰所强调的相差甚远。刘勰虽然在《原道》中提及孔子,但并不是侧重孔子的理论观点、儒家教化,只是借孔子的名望,来说明其“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的观点罢了。正如清代纪昀所云:“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盖识其本乃不逐其末。”

二 形式上追求平实,反对浮靡文风

早在后汉灵帝,就“颇好俳辞,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然后来出现过建安风骨的慷慨悲歌,但两晋尤其是西晋时期,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诗人在创作中很难再发出建安时期的慷慨之音,他们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在了形式技巧的翻新上,而不再注重作品中的内容。魏晋之后的南朝,因为偏安江南,文人士大夫一般都不关心现实,多贪图享乐,因而形成了浮靡绮丽的文风。刘勰正是针对这种“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文风,提出了文学创作要求自然之美的创作主张,反对矫揉造作,指出“夫岂外饰,盖自然耳”,纪昀评此:“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

刘勰反对崇尚空谈、偏重技巧的形式主义文风。在他看来,文章中的内在精神应该是首要的,因此他认为“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虽然“采缛于正始”,但是“力柔于建安。

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批评“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可以看出,刘勰对于西晋诗人的创作观念是持否定态度的。

刘勰反对创作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但他又强调文学创作要讲究文采、对偶、声律,《原道》篇中以天地、日月、山川、龙凤、虎豹、云霞和花木等等自然界的实物来说明“文采”的多样性和“原道”的重要性。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刘勰用17篇文章分17个角度对如何构思、如何想象、如何遣词酌句、如何使用修辞等创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占到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刘勰用如此多的笔墨对创作形式和技巧进行分析说明,是否与他反对的形式主义相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刘勰所强调的“自然”不是那种毫无美感、信笔涂鸦的随性之笔,而是强调创作要出自自然之心,文章要有发乎于真情实感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形式上的修饰,这样的文章才是成功之作。比如,他在《征圣》篇说的“衔华而佩实”;《程器》篇说的“贵器用而兼文采”;《辨骚》篇说的“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三 “道”的本义及《原道》篇的积极意义

关于“道”的解释,有“儒家之道”和“自然之道”的说法。前者注明了刘勰的文人崇圣思想,即《五经》所指的圣人之道,这也是历代文人学子所推崇的正宗的创作之道。所以就有:“‘道’者何?‘卓尔’之儒道也。文士必原儒道。”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创作

中,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紧接着的《徵圣》、《宗经》篇中都强调了“原道”的重要意义,刘勰“因文明道”的主张也显而易见,故有“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提倡“因文明道”即是把文学摆到了正统的位置上,把文学创作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即立意要明确。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庄子的“自然之道”,提倡文采、对偶和声律。就是要从自然出发,这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开篇第一句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后面接着写日月、山川等,指出这些文采都是出于自然之手,“心生而立言,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从内容上看,以上两个说法是矛盾的,正统之道和自然之道应该是相悖的两个方面,不可相提并论,此处将儒家的人道与道家的天道混淆,历代为学者们所质疑。

但是,退到公元5世纪中叶,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原道》篇,从文学创作的内容上肯定了文学的独立地位,所以提纲挈领,放在开篇之首;从形式上对前朝的浮靡文风进行了批判,同时又大篇幅地强调文学创作要有迸发的思想、有高蹈的精神内涵,注重创作过程中灵感与艺术想象的重要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首先,强调了文学的独立地位。刘勰是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源于“自然之道”的提倡者,《文心雕龙》是对古今中外无数关于文学起源学说的综合和归纳。在《原道》篇中,刘勰高举“心生而

言立,言立而文明”的大旗,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让文学真正发挥各尽其言、各抒其情的功效。另外,文学是独立于不论是模仿说、游戏说、劳动实践说还是其他各种关于文学起源的说法,都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虽然有先后、正误之分,但都是从自然的角度对文学创作进行了归纳。刘勰的“自然说”是对一切起源说法的总结,在本质上对文学起源进行了归纳,成为中古文学理论的立论依据。

其次,强调了文学创作中“为文之用心”的创作意图,从“自然之道”出发,为以后各篇中有关文与人、文与质、文与时代等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提纲挈领、统领各篇的作用,也体现了刘勰创作思路的严密和审慎。另外,“为文之用心”又从理论上为反对浮靡文风和形式主义提供了凭据,形式主义在本质上是与文章追求自然平实相违背的。

从《文心雕龙》的创作背景来看,1500多年前的刘勰受时代、环境和个人思想的限制,难免有不周全之处,其思想也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学说中周旋,但追其贡献而言,确是不可小觑的。

综上所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所提出的创作应当遵循“自然之道”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他要求文学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应该抒发个人情感,讲究文采、对偶和声律;在形式上要反对浮靡文风,作者情感应与文体形式相统一,是与当时的时代发展特点紧密相关的,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他的“因文明道”的文学

理论有传统的说教意味,却也是后世韩愈、柳宗元等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基石,后人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和文学发展的特点,对刘勰的观点加以继承和发展,指导着文学的不断变化和前进。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赵仲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张海明:《原道文学观及其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5] 莫恒全:《文心雕龙原道说美学思想刍议》,《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6] 张文勋:《刘勰“原道”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辐射》,《云南学术探索》,1996年第2期。

[7] 汪耀楠:《〈文心雕龙·原道〉辨》,《武汉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8] 孙媛、王志奎:《天人合一,心无交感——论〈原道〉篇体现的古典生态智慧》,《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9] 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况晓慢,女,1980—,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

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董方旭,男,1984—,河南许昌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浅议《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时代意义和“道”的内涵 摘要文学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明确的观念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酝酿形成的。本文将从刘勰所处的时代环境角度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原道》篇中所指出的“自然之道”的内涵,同时明确其时代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然之道 时代环境 内容 形式 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被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标志。《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外部规律,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体观和创作论,它是对前世文学创作的一个总结,并对后世文学创作规范和风格的确立具有指导意义。

如果说《文心雕龙》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指挥棒和方向标,那么其开宗之篇《原道》就可以说是《文心雕龙》的根本核心。刘勰在这一篇里首先明确了他对文学本质的根本看法,意图阐明文学艺术的“本然”,以求得指导文艺创作的“道”的真谛。而后的49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论述的。《原道》篇的“道”字,所指的就是文学的本源。刘勰在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自己的观点:“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也就是说,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自然。那么,如何理解刘勰所提出的“自然”呢?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下面,我

们就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对刘勰的观点加以阐释。

一 内容上追求自然,强调文学的独立地位

任何一种文学观念都是在当时大的时代社会背景中形成的,刘勰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也不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文学的自觉意识加强。在秦汉时期,文学所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肖武本纪》载: “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立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这里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儒学。到南朝宋文帝时,就发展为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代范晔《后汉书》中也将《文宛列传》单列和《儒林列传》等并立。这些都说明人们开始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对文学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文学作为一种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从而确立文学独立的地位。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转变:魏晋以后,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经学束缚,文学作品的政治教化功能被削弱,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的作品有了显著增加,汉代大赋转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文人抒发个性情感之作《古诗十九首》更是被后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文学独立地位的追求。刘勰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提出了他的“自然之道”,从“道”源于自然这个角度将文学从传统儒学中独立出来。

《原道》开篇就指出“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将文学之源一下子就推至太极,与天地并生,虽然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刘勰对文学起源的误解,但这恰恰体现出刘勰鲜明的观点——文学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天地同时诞生的,不是任何观念学说的附庸。接着刘勰进一步解释: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

从“形文”、“声文”推至“情文”,从自然之文进而推出人文之文,认为文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天地之文如此,与天地并为宇宙“三才”的人的创作也应如此,从而得出“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的结论。 刘勰在其文体论中,将各种文体归为两大类:“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在这种大的划分框架中,再分别介绍各自的行文特点和创作要求。这种对不同文体的划分是以文学本身的特性为依据,而非根据政治教化功用的不同,“文笔之分”正是刘勰肯定并重视文学独立性的具体体现。

可见,刘勰所强调的文源于自然,是对传统文学的政治教化工具观的反驳和批判,他高举“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的大旗,是为了给文学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让文学真正发挥其言个人欲言之言、抒个人欲抒之情的抒情功效。

本文由此认为,后世柳冕、韩愈等所强调的“以文明道”、“文以载道”的观念,和刘勰的“文以明道”的观念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柳冕、韩愈等所看重的文学功用正是它的教化功用。柳冕在《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中说:“文章之道,不根教化,别是一枝耳。”;与柳冕相比,韩愈虽在关注文章教化功用的同时,“又甚好其言辞”(《答陈书生》),但在“文以载道”的层面上,还是与刘勰所强调的相差甚远。刘勰虽然在《原道》中提及孔子,但并不是侧重孔子的理论观点、儒家教化,只是借孔子的名望,来说明其“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的观点罢了。正如清代纪昀所云:“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盖识其本乃不逐其末。”

二 形式上追求平实,反对浮靡文风

早在后汉灵帝,就“颇好俳辞,下习其风,益尚华靡。”虽然后来出现过建安风骨的慷慨悲歌,但两晋尤其是西晋时期,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诗人在创作中很难再发出建安时期的慷慨之音,他们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在了形式技巧的翻新上,而不再注重作品中的内容。魏晋之后的南朝,因为偏安江南,文人士大夫一般都不关心现实,多贪图享乐,因而形成了浮靡绮丽的文风。刘勰正是针对这种“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文风,提出了文学创作要求自然之美的创作主张,反对矫揉造作,指出“夫岂外饰,盖自然耳”,纪昀评此:“齐梁文藻,日竞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

刘勰反对崇尚空谈、偏重技巧的形式主义文风。在他看来,文章中的内在精神应该是首要的,因此他认为“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虽然“采缛于正始”,但是“力柔于建安。

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批评“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可以看出,刘勰对于西晋诗人的创作观念是持否定态度的。

刘勰反对创作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但他又强调文学创作要讲究文采、对偶、声律,《原道》篇中以天地、日月、山川、龙凤、虎豹、云霞和花木等等自然界的实物来说明“文采”的多样性和“原道”的重要性。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刘勰用17篇文章分17个角度对如何构思、如何想象、如何遣词酌句、如何使用修辞等创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占到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刘勰用如此多的笔墨对创作形式和技巧进行分析说明,是否与他反对的形式主义相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刘勰所强调的“自然”不是那种毫无美感、信笔涂鸦的随性之笔,而是强调创作要出自自然之心,文章要有发乎于真情实感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形式上的修饰,这样的文章才是成功之作。比如,他在《征圣》篇说的“衔华而佩实”;《程器》篇说的“贵器用而兼文采”;《辨骚》篇说的“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三 “道”的本义及《原道》篇的积极意义

关于“道”的解释,有“儒家之道”和“自然之道”的说法。前者注明了刘勰的文人崇圣思想,即《五经》所指的圣人之道,这也是历代文人学子所推崇的正宗的创作之道。所以就有:“‘道’者何?‘卓尔’之儒道也。文士必原儒道。”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创作

中,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紧接着的《徵圣》、《宗经》篇中都强调了“原道”的重要意义,刘勰“因文明道”的主张也显而易见,故有“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提倡“因文明道”即是把文学摆到了正统的位置上,把文学创作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即立意要明确。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庄子的“自然之道”,提倡文采、对偶和声律。就是要从自然出发,这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开篇第一句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后面接着写日月、山川等,指出这些文采都是出于自然之手,“心生而立言,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从内容上看,以上两个说法是矛盾的,正统之道和自然之道应该是相悖的两个方面,不可相提并论,此处将儒家的人道与道家的天道混淆,历代为学者们所质疑。

但是,退到公元5世纪中叶,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原道》篇,从文学创作的内容上肯定了文学的独立地位,所以提纲挈领,放在开篇之首;从形式上对前朝的浮靡文风进行了批判,同时又大篇幅地强调文学创作要有迸发的思想、有高蹈的精神内涵,注重创作过程中灵感与艺术想象的重要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首先,强调了文学的独立地位。刘勰是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源于“自然之道”的提倡者,《文心雕龙》是对古今中外无数关于文学起源学说的综合和归纳。在《原道》篇中,刘勰高举“心生而

言立,言立而文明”的大旗,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让文学真正发挥各尽其言、各抒其情的功效。另外,文学是独立于不论是模仿说、游戏说、劳动实践说还是其他各种关于文学起源的说法,都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虽然有先后、正误之分,但都是从自然的角度对文学创作进行了归纳。刘勰的“自然说”是对一切起源说法的总结,在本质上对文学起源进行了归纳,成为中古文学理论的立论依据。

其次,强调了文学创作中“为文之用心”的创作意图,从“自然之道”出发,为以后各篇中有关文与人、文与质、文与时代等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提纲挈领、统领各篇的作用,也体现了刘勰创作思路的严密和审慎。另外,“为文之用心”又从理论上为反对浮靡文风和形式主义提供了凭据,形式主义在本质上是与文章追求自然平实相违背的。

从《文心雕龙》的创作背景来看,1500多年前的刘勰受时代、环境和个人思想的限制,难免有不周全之处,其思想也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等学说中周旋,但追其贡献而言,确是不可小觑的。

综上所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所提出的创作应当遵循“自然之道”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他要求文学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应该抒发个人情感,讲究文采、对偶和声律;在形式上要反对浮靡文风,作者情感应与文体形式相统一,是与当时的时代发展特点紧密相关的,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他的“因文明道”的文学

理论有传统的说教意味,却也是后世韩愈、柳宗元等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基石,后人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和文学发展的特点,对刘勰的观点加以继承和发展,指导着文学的不断变化和前进。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赵仲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张海明:《原道文学观及其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5] 莫恒全:《文心雕龙原道说美学思想刍议》,《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6] 张文勋:《刘勰“原道”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辐射》,《云南学术探索》,1996年第2期。

[7] 汪耀楠:《〈文心雕龙·原道〉辨》,《武汉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

[8] 孙媛、王志奎:《天人合一,心无交感——论〈原道〉篇体现的古典生态智慧》,《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9] 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况晓慢,女,1980—,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

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董方旭,男,1984—,河南许昌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教务处。


    相关文章

    中国国学网-- [文心雕龙·养气]研究质疑三题

    <文心雕龙·养气>研究质疑三题 发布时间: 2007-10-19 11:19:15 被阅览数: 359 次 来源: 光明网 文字 [ 大 中 小 ] ) <养气>篇居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中的什么位置?刘 ...

    楚辞与王粲的_登楼赋_

    志赋>,班固的<幽通赋>,蔡邕的<述行赋>等作品中突现的主要 为骚体赋的抒情功能,而在继承楚辞抒情功能的同时,汉代骚体赋也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面貌,汉代骚体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了散文思维方式的影响,体现了独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基 本 知 识 1. 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quo ...

    北师大古代文学思考题

    先秦文学思考题 比较<诗经>中 " 国风 " 和 " 小雅 " 诗的风格特征. 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论 ...

    汉字中的心理学 (二) | 精彩美文

    分享到豆瓣百度收藏开心网人人网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0 实际上,文字现象,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得汉字素有历史文化"化石"之称.就汉字文化的研究而言,所强调的 ...

    刘勰的_宗经_辩正

    2004年3月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Mar.,2004Vol.31 No.2 第31卷 第2期 □重塑文学史: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 刘勰的"宗经"辩正 孙蓉蓉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

    从盛唐诗歌探看盛唐"风骨"及其成因

    摘 要:"风骨"作为一个传统美学范畴有着深厚内涵和意义,刘勰以"风骨"论从文章的整体性入手,追求文气流动的审美效果.这一美学思想至盛唐,在其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新的审美意识,本文拟就" ...

    [文心雕龙·原道·第一]诠释

    2014-04-04 句读原文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為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 ...

    中国古代文论1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表面上看,往往是随感而发的,缺乏系统性,的共成体系的. 中国古代文论受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辨证法思维因素影响. 3.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最早. 4.最早运豕评点的是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