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解读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2.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展示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各种图片(包括自然、社会、教育等方面) ,例如,沿北纬40°自东向西反映自然差异的东部森林景观、中部草原景观、西部荒漠景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交通线密度、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图等。让学生对我国区域存在差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请同学们讨论,我国各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

(见学生用书第13页)

1.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未包括港、澳、台)

图中标注字母的省区属于中部经济地带,其简称分别为:a 黑、b 吉、c 内蒙古、d 晋、e f g h i

2.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

①差异表现⎨ 的能力强

⎪⎩中、西部:对外开放晚,开放程度低②影响

区域 开放 程度

东部

地区

经济 发达

1.如何区别经济地带、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提示】 经济地带是地域空间上的战略划分,是层次最高的划分;经济特区是实行特

1. 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2.南、北方自然环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目的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3.区位分析

(1) (2) 4.意义

(1)缩小东西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

3.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公平。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

4.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 西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见学生用书第14页)

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就是沿海各省级行政单位吗?

【提示】 不是。(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中北京不临海,其他都临海。(2)东部经济地带暂未包括临海的香港、澳门和台湾。

续表

2.东、中、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部分区域随着资源开发,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时期。

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1.利用简称巧记三个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牢(辽) 记(冀) 京津鲁,输(苏) 了沪浙闽,外加粤桂琼。 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进(晋) 入(豫) 鄂湘碗(皖) ,干(赣) 了。

西部经济地带: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南川滇黔渝藏。 2.数字法巧记西部大开发地区范围

10+2+3:“10”就是西南、西北10个省区市,“2”就是加上广西和内蒙古2个自治区,“3”就是在此之外的湘西、恩施和延边3个民族自治州。

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 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__(大、小) 一些。材料二告诉我们,各地带GDP 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__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 .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 、GDP B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 、GDP C .人均GDP 、经济发展水平、GDP D .GDP 、人均GDP 、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 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如果单纯使用各经济地带的GDP 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综合应用GDP 与人均GDP 比较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GDP 和人均GDP 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西部相对较慢

(3)小 东部 中部 西部 经济发展水平

1.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 【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最冷月均温0 ℃等温线。

(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其原因。 【提示】 主要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主要原因:

比较而言,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获得较多的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透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 位于湖北以( ) A .南 B .北 C .东 D .西

(2)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措施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 是湘,它位于湖北省的南方。第(2)题,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区域差异时,可根据下图进行:

【答案】 (1)A

(2)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 国家发改委在宁夏银川召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继续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和东西合作交流等方面,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哪些制约因素?基础工作应该是什么?

【提示】 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开展边境贸易的地区优势;制约因素有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基础工作是做好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1.地理条件

(1)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镍、铝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水能资源丰富。另外,西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也很丰富;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漫长的国界线,便于与邻国的经济联系。

(3)第二亚欧大陆桥、南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对外联系加强。 (4)广阔的潜在市场。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

(6)不利条件:西北干旱,西南多山;交通不便;工业较落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

2.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西部大开发的措施

(1)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努力改善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西部的开发。

(2)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例如修建运输通道、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3)要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4)要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 (2)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3)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设。 【解析】 西部大开发划定的区域除了西部地带外,还包括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来分析。

【答案】 (1)略。

(2)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改革开放晚等。

(3)基础设施 生态环

(见学生用书第17页)

教材P 15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1.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所对应的饼状图的比重只是区域内部的相对产值,为了便于三者比较要注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饼状图进行比较。

2.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未来,东部地带高新技术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还占有较大比重,未来将向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方向发展。

[图表应用]

1.东部地带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与全国相比,关系怎样?

【提示】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比较三个经济地带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关系。 【提示】 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

3.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能说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发达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落后,因为中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远高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

教材第19~20页活动

我国 的区 域发 展差

异东、中、

西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南方与北

方差异优势条件发展方向限制因素

(见学生用书第18页)

1.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 )

A .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 .成都、武汉、南昌

C .沈阳、太原、西安 D .昆明、长沙、福州

【解析】 A 项中的乌鲁木齐、西安都位于西部经济地带,郑州位于中部经济地带;B 项中的武汉、南昌均位于中部经济地带;C 项三个城市分别位于东、中、西经济地带。

【答案】 D

2.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A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解析】 西部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缺乏,技术落后。

【答案】 C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3~5题。

3.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

A .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

B .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

C .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D .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4.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 )

A .交通便利 B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土地资源丰富

5.下列既属于沿边省区的省会(首府) ,又属于特大城市的一组是( )

A .乌鲁木齐、拉萨、昆明

B .哈尔滨、长春、兰州、乌鲁木齐

C .沈阳、长春、呼和浩特、昆明

D .长春、银川、昆明、兰州

【解析】 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读图弄清开放地区的时空变化。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

城市;从空间上看:东部→中、西部。第4题,东部地带的优势表现在气候、地形、地理区位、开发历史、原有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科技水平、交通等诸多方面。第5题,拉萨、呼和浩特、银川都不属于特大城市。

【答案】 3.D 4.D 5.B

6.读青海省与广东省(陆地部分) 的轮廓示意图,完成下表。

【解析】 山地为主,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由于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较低。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较高。

【答案】

(见学生用书第99页)

一、选择题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划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

A .经济发展速度

B .经济结构

C .经济发展水平

D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A .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 .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 .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 .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 第1题,划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结合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可知,吉林、内蒙古、江西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故答案选D 项。

【答案】 1.C 2.D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 .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 .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 .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4.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

A .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 .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 .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 .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5.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第3题,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东部地带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第4题,由图读出比重得出结论。第5题,②和③表述的是自然条件的差异,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之所以发展较快、水平较高,与其产业结构、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

【答案】 3.D 4.B 5.A

6. A .1倍多 B .2倍多

C .3倍多 D .4倍多

7.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的( )

A .1倍多 B .2倍多

C .3倍多 D .4倍多

【解析】 本题组考查的是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 。第6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GDP 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地区的4倍多,但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地区的近2倍。第7题,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相近,但东部地区的GDP 是中部地区的2倍多。

【答案】 6.B 7.B

9题。

8. A .①是中国最早出现黄叶满山、金针铺地之景色的地方,但秋景极短

B .②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看不到一丝绿意

C .③稻浪飘香、橘满枝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D .④秋天十分不明显,阳光灿烂、绿树成萌、雨水渐少

9.与⑤对应的耕作制度是( )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解析】 第8题,呼伦贝尔境内的植被有草原、草原森林、森林,秋天时皆被秋风吹黄,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境内的大兴安岭的树木披上了金黄色,残留些许绿意。第9题,长沙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熟制为一年两熟。

【答案】 8.B 9.C

10.(2013·株洲期末)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

A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 .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C .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 .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所以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需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答案】 B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 的增长,据此完成11~12题。

三个地带GDP 的增长

1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 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是最发达的,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解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来代表,它是一个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图示三个经济地带的GDP 增长的折线图代表了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体现了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答案】 11.A 12.B

二、综合题

13.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相关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人口、GDP 、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构成

图乙 产业构成

(1)图甲中A 、B 、C 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从图________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___________的不平衡。

【解析】 第(1)题,图甲中的曲线反映的是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GDP 、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代表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GDP 可以代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国际化可以通过对外开放程度来反映。第(3)题,城市化水平可以通过三次产业构成来反映,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第一产业比重越小,城市化水平越高。第(4)题,两图中的信息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

【答案】 (1)西部 中部 东部 ② ③ ①

(2)出口额 外商直接投资额

(3)乙 ① ②

(4)经济发展水平

14.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

(2)20世纪80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

(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之。

(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工业,与之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_。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解析】 甲为新疆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它们一个临边,一个临海;一个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地区,另一个有浦东开发区,都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新疆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又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而且光照丰富,很适合棉花和瓜果的生产,属于我国的商品棉与瓜果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但能源矿产缺乏,因而与新疆在能源与

纺织方面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两区域境内的著名河流分别是塔里木河与长江,塔里木河主要作用是解决了荒漠地区水源短缺的问题,长江则主要发挥了水运廉价且运量大的优势。从交通看,长江三角洲河运与海运方便;新疆地域辽阔,铁路运输最有利。

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

(3)甲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4)纺织 能源 西气东输

(5)甲区域采用铁路运输,乙区域采用水路运输。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解读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2.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3.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展示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各种图片(包括自然、社会、教育等方面) ,例如,沿北纬40°自东向西反映自然差异的东部森林景观、中部草原景观、西部荒漠景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交通线密度、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图等。让学生对我国区域存在差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请同学们讨论,我国各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

(见学生用书第13页)

1.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未包括港、澳、台)

图中标注字母的省区属于中部经济地带,其简称分别为:a 黑、b 吉、c 内蒙古、d 晋、e f g h i

2.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对外开放早,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

①差异表现⎨ 的能力强

⎪⎩中、西部:对外开放晚,开放程度低②影响

区域 开放 程度

东部

地区

经济 发达

1.如何区别经济地带、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

【提示】 经济地带是地域空间上的战略划分,是层次最高的划分;经济特区是实行特

1. 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2.南、北方自然环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目的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3.区位分析

(1) (2) 4.意义

(1)缩小东西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

3.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公平。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强调公平。

4.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 西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见学生用书第14页)

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就是沿海各省级行政单位吗?

【提示】 不是。(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中北京不临海,其他都临海。(2)东部经济地带暂未包括临海的香港、澳门和台湾。

续表

2.东、中、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部分区域随着资源开发,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时期。

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1.利用简称巧记三个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牢(辽) 记(冀) 京津鲁,输(苏) 了沪浙闽,外加粤桂琼。 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进(晋) 入(豫) 鄂湘碗(皖) ,干(赣) 了。

西部经济地带: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南川滇黔渝藏。 2.数字法巧记西部大开发地区范围

10+2+3:“10”就是西南、西北10个省区市,“2”就是加上广西和内蒙古2个自治区,“3”就是在此之外的湘西、恩施和延边3个民族自治州。

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 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__(大、小) 一些。材料二告诉我们,各地带GDP 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__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 .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 、GDP B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 、GDP C .人均GDP 、经济发展水平、GDP D .GDP 、人均GDP 、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 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如果单纯使用各经济地带的GDP 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综合应用GDP 与人均GDP 比较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GDP 和人均GDP 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西部相对较慢

(3)小 东部 中部 西部 经济发展水平

1.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 【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最冷月均温0 ℃等温线。

(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其原因。 【提示】 主要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主要原因:

比较而言,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获得较多的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透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 位于湖北以( ) A .南 B .北 C .东 D .西

(2)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措施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 是湘,它位于湖北省的南方。第(2)题,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区域差异时,可根据下图进行:

【答案】 (1)A

(2)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 国家发改委在宁夏银川召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研究制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继续大力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和东西合作交流等方面,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哪些制约因素?基础工作应该是什么?

【提示】 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开展边境贸易的地区优势;制约因素有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基础工作是做好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1.地理条件

(1)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镍、铝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水能资源丰富。另外,西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也很丰富;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漫长的国界线,便于与邻国的经济联系。

(3)第二亚欧大陆桥、南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对外联系加强。 (4)广阔的潜在市场。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

(6)不利条件:西北干旱,西南多山;交通不便;工业较落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

2.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西部大开发的措施

(1)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努力改善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西部的开发。

(2)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例如修建运输通道、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3)要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4)要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 (2)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3)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设。 【解析】 西部大开发划定的区域除了西部地带外,还包括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来分析。

【答案】 (1)略。

(2)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改革开放晚等。

(3)基础设施 生态环

(见学生用书第17页)

教材P 15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1.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所对应的饼状图的比重只是区域内部的相对产值,为了便于三者比较要注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饼状图进行比较。

2.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未来,东部地带高新技术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还占有较大比重,未来将向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方向发展。

[图表应用]

1.东部地带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与全国相比,关系怎样?

【提示】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比较三个经济地带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关系。 【提示】 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

3.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能说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发达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落后,因为中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远高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

教材第19~20页活动

我国 的区 域发 展差

异东、中、

西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南方与北

方差异优势条件发展方向限制因素

(见学生用书第18页)

1.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 )

A .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 .成都、武汉、南昌

C .沈阳、太原、西安 D .昆明、长沙、福州

【解析】 A 项中的乌鲁木齐、西安都位于西部经济地带,郑州位于中部经济地带;B 项中的武汉、南昌均位于中部经济地带;C 项三个城市分别位于东、中、西经济地带。

【答案】 D

2.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A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解析】 西部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缺乏,技术落后。

【答案】 C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3~5题。

3.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

A .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

B .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

C .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D .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4.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 )

A .交通便利 B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土地资源丰富

5.下列既属于沿边省区的省会(首府) ,又属于特大城市的一组是( )

A .乌鲁木齐、拉萨、昆明

B .哈尔滨、长春、兰州、乌鲁木齐

C .沈阳、长春、呼和浩特、昆明

D .长春、银川、昆明、兰州

【解析】 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读图弄清开放地区的时空变化。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

城市;从空间上看:东部→中、西部。第4题,东部地带的优势表现在气候、地形、地理区位、开发历史、原有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科技水平、交通等诸多方面。第5题,拉萨、呼和浩特、银川都不属于特大城市。

【答案】 3.D 4.D 5.B

6.读青海省与广东省(陆地部分) 的轮廓示意图,完成下表。

【解析】 山地为主,深居内陆,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由于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较低。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较高。

【答案】

(见学生用书第99页)

一、选择题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划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

A .经济发展速度

B .经济结构

C .经济发展水平

D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A .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 .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 .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 .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 第1题,划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结合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可知,吉林、内蒙古、江西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故答案选D 项。

【答案】 1.C 2.D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 .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 .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 .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4.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

A .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 .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 .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 .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5.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第3题,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东部地带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第4题,由图读出比重得出结论。第5题,②和③表述的是自然条件的差异,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之所以发展较快、水平较高,与其产业结构、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

【答案】 3.D 4.B 5.A

6. A .1倍多 B .2倍多

C .3倍多 D .4倍多

7.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的( )

A .1倍多 B .2倍多

C .3倍多 D .4倍多

【解析】 本题组考查的是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 。第6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GDP 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地区的4倍多,但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是西部地区的近2倍。第7题,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相近,但东部地区的GDP 是中部地区的2倍多。

【答案】 6.B 7.B

9题。

8. A .①是中国最早出现黄叶满山、金针铺地之景色的地方,但秋景极短

B .②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看不到一丝绿意

C .③稻浪飘香、橘满枝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D .④秋天十分不明显,阳光灿烂、绿树成萌、雨水渐少

9.与⑤对应的耕作制度是( )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解析】 第8题,呼伦贝尔境内的植被有草原、草原森林、森林,秋天时皆被秋风吹黄,偌大的草原空旷、萧瑟,境内的大兴安岭的树木披上了金黄色,残留些许绿意。第9题,长沙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熟制为一年两熟。

【答案】 8.B 9.C

10.(2013·株洲期末)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

A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 .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C .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交流

D .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所以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需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答案】 B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 的增长,据此完成11~12题。

三个地带GDP 的增长

1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 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是最发达的,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解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来代表,它是一个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图示三个经济地带的GDP 增长的折线图代表了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体现了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答案】 11.A 12.B

二、综合题

13.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相关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人口、GDP 、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构成

图乙 产业构成

(1)图甲中A 、B 、C 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从图________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___________的不平衡。

【解析】 第(1)题,图甲中的曲线反映的是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GDP 、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可以代表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GDP 可以代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国际化可以通过对外开放程度来反映。第(3)题,城市化水平可以通过三次产业构成来反映,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第一产业比重越小,城市化水平越高。第(4)题,两图中的信息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

【答案】 (1)西部 中部 东部 ② ③ ①

(2)出口额 外商直接投资额

(3)乙 ① ②

(4)经济发展水平

14.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

(2)20世纪80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

(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之。

(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工业,与之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_。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解析】 甲为新疆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它们一个临边,一个临海;一个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地区,另一个有浦东开发区,都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新疆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又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而且光照丰富,很适合棉花和瓜果的生产,属于我国的商品棉与瓜果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但能源矿产缺乏,因而与新疆在能源与

纺织方面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两区域境内的著名河流分别是塔里木河与长江,塔里木河主要作用是解决了荒漠地区水源短缺的问题,长江则主要发挥了水运廉价且运量大的优势。从交通看,长江三角洲河运与海运方便;新疆地域辽阔,铁路运输最有利。

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

(3)甲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4)纺织 能源 西气东输

(5)甲区域采用铁路运输,乙区域采用水路运输。


    相关文章

    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鄢飞 科技管理研究 2015年12期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5.17.015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5)17-0082-07 修回日期:20 ...

    _广东省外贸区域发展差异与外贸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0卷第1 期第3 2014年1月 国际经贸探索 30N o. 1Vol. J A N . 201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广东省外贸区域发展差异与外贸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杨友孝 ...

    基于区域差异特征的区域发展政策选择

    2007年第6期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No. 6 2007 基于区域差异特征的区域发展政策选择 刘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上海200237) 摘 要:笔者通过对我国"十五"时期区域差异特征的深入分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产业结构视角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 任 凤,李豫新,付金存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视角,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对1995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 ...

    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以及成因研究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以及成因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 璐 王 利 [1] 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根据[摘要] 这个定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 ...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并对比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划分界线及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4.理解我国西部大 ...

    区域经济差异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区域经济差异及原因分析 作者:杨秀英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研究区域经济对实现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陕西省渭南市和宝鸡市2 ...

    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

    一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研究 (一)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已经从各个层次表现出来,这些差异对实体经济增长.技术成长过程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冲击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成为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

    构建适应"三大发展战略"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的几点建议

    中共界别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培育竞争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走具有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