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

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 10级会计八班 郝乐平

摘要: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会计的产生发展,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环境与会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

的发展,而且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 计工作的影响.只有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新的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促进我国会计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环境 会计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发展 环境的关系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也同其存在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还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映。因此,在充分考虑资源型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现行的相关会计核算体系中应该设置具体的核算科目,来反映

会计总是与经济紧密相连的,经济不能离开会计,会计也不能离开经济,经济与会计之间是同步发展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会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在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它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上发展的。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的变革必将引起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史

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就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和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等,都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经济萌芽在沿海地区的出现,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而且账房组织制度已经形成。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法”和“天地合账法”等记账方法。从15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自此,中国的会计开始沦落。20世纪初,西方现代复式簿记传入我国,主要在海关、邮政、银行、铁路及大的工商业中使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在吸收西方会计精华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兼收并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 、1949-1979年,曲折中向前发展

建国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它要求会计改革为经济恢复服务。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成为该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其要求构

建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1950年7月1日起试行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结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它的发布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会计核算方面混乱的局面。之后中央相关部门先后发布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

1952年底,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中共中央适时地提出“一体两翼”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占相当大数量的由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的企业,由于受到机器简陋、工序不全和产品经营范围狭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若是按照财政部已经发布的会计制度组织核算,在业务上就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就开始出台。“一五”时期所颁发的一系列标准会计制度和部分简易会计制度,如《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私营企业会计制度》,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上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会计制度的改革原则和三条基本方针,涌现出“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违背会计基本规律的现象,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被大大地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针对“大跃进”和“冒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工业七十条”和 “商业四十条”等经济运行基本法规出台的基础上,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标志着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随后,在“四清”“五反”运动荡涤之下,再次构建了分行业、分规模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框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深重灾难,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几近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开始步入全面恢复的新时期。

2 、1979-1992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

十二大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立即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然而,我国企业当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按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特别是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使得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人员在会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过于详细的成本报表也使得保守商业秘密成为困难,以致外方人员沿用本国会计惯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部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首先,是拓展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容。国务院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于1984年3月颁发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此为基础,财政部于1986年 12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规范企业成本核算;此外,为了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革,国务院还于1985年4月颁发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上述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使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是加快涉外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外资企业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由于它的经营模式与国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核算要求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为此,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经营方法和方式,结合其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3、 1992-本世纪初,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1997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与此相配套,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配合新税制改革,制定实施新税制会计处理办法。为了配合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规范企业税制改革的会计核算,根据有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包括《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及《关于资源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新税制会计核算办法。

4、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创新纪元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其中基本会计准则根据199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进行的修 改,16项具体会计准则是在2005年前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2项具体会计准则为全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 会计惯例,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 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在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环境下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

环境指会计周围所处的各种条件与状况。会计环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不同人有不同认识。有人认 为,会计的环境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环境、环境、经济环境与环境。有人认为,会计的社会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经济环境。还有人认为,能够对 会计产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传统因素、因素、环境因素、会计主体因素和会计学科的相关学科因素 等。在会计环境的各种因素中,有些是主要的因素,有些是次要的因素,从各种因素对会计的影响来,我们认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经 济环境因素、科技环境因素和管理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1、从经济体制看

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 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 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3、从经济调控方式看

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高度集权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下,经济调控方式一

般也采纳集权方式,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 实施,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 现各种调控,政府的干预较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规范制定与管理呈协会型,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4、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

发达的证券市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会计目标主要确定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三、 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国内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等都都对我国的会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回顾。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会计主体假设,由于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因而用 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和rdquo;来定义比较确切。持续经营假设,可以重新表述为 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和rdquo;,对于会计分期假设,原来的涵义仍将存在,但对于一些完成交易后即行解散的临时性组织而言。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 货币计量假设,将发展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随着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员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识随着会计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随着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会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有关预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员将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的、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复合型会计人员。

1、 中国加入WTO

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与诸多西方经济大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定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这些协议是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通过谈判签署的。它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这些协议虽然是由政府通过谈判签署的,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产品制造者、服务提供者和进出口商进行商业活动。进入WTO意味着关税壁垒将不再存在,外国投资者享有本国国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围内可进行更自由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发明创造、设计(知识产权)的交换等等。市场竞争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无疑会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将面临着机会和挑战。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尽早制定出应付入世冲击的种种对策,以推动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2、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变迁,会计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有所发展,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网络的存在使现行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这就将会计信息系统转化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利用互联网与企业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交换并发布信息,势必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高自动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结论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纵观我国会计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我国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并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精要的评论,从而强化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这一观点。然后,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体系上如何与时俱,如何进行制度完善,体制创新,如何积极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等几个侧面予以详解。以此为例,说明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计量三个方面的冲击。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会计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5-01.

[2] 孙铮,贺建刚.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J].《会计研究》,2008,07:8-10.

[3] 杨天来.新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及动因浅析[J].2007-06-10.

[4] 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9.

[5] 胡寄窗.《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C].见:谈敏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 薛云奎.会计大趋势—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7] 陈毓圭.中国会计发展展望[J].会计研究,1999,(10).

[8] 王瑞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趋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研究的项目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4,(1).

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 10级会计八班 郝乐平

摘要: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会计的产生发展,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环境与会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会计

的发展,而且会计对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 计工作的影响.只有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新的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促进我国会计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环境 会计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发展 环境的关系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也同其存在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还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映。因此,在充分考虑资源型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现行的相关会计核算体系中应该设置具体的核算科目,来反映

会计总是与经济紧密相连的,经济不能离开会计,会计也不能离开经济,经济与会计之间是同步发展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会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在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它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上发展的。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的变革必将引起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 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史

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就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和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等,都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经济萌芽在沿海地区的出现,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而且账房组织制度已经形成。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法”和“天地合账法”等记账方法。从15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自此,中国的会计开始沦落。20世纪初,西方现代复式簿记传入我国,主要在海关、邮政、银行、铁路及大的工商业中使用。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在吸收西方会计精华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兼收并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 、1949-1979年,曲折中向前发展

建国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它要求会计改革为经济恢复服务。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成为该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其要求构

建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1950年7月1日起试行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结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它的发布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会计核算方面混乱的局面。之后中央相关部门先后发布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

1952年底,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中共中央适时地提出“一体两翼”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占相当大数量的由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的企业,由于受到机器简陋、工序不全和产品经营范围狭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若是按照财政部已经发布的会计制度组织核算,在业务上就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就开始出台。“一五”时期所颁发的一系列标准会计制度和部分简易会计制度,如《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私营企业会计制度》,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上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会计制度的改革原则和三条基本方针,涌现出“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违背会计基本规律的现象,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被大大地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针对“大跃进”和“冒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工业七十条”和 “商业四十条”等经济运行基本法规出台的基础上,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标志着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随后,在“四清”“五反”运动荡涤之下,再次构建了分行业、分规模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框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深重灾难,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几近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开始步入全面恢复的新时期。

2 、1979-1992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

十二大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立即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然而,我国企业当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按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特别是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使得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人员在会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过于详细的成本报表也使得保守商业秘密成为困难,以致外方人员沿用本国会计惯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部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首先,是拓展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容。国务院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于1984年3月颁发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此为基础,财政部于1986年 12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规范企业成本核算;此外,为了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革,国务院还于1985年4月颁发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上述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使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是加快涉外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外资企业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由于它的经营模式与国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核算要求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为此,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经营方法和方式,结合其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3、 1992-本世纪初,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1997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与此相配套,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配合新税制改革,制定实施新税制会计处理办法。为了配合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规范企业税制改革的会计核算,根据有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包括《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及《关于资源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新税制会计核算办法。

4、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创新纪元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其中基本会计准则根据199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进行的修 改,16项具体会计准则是在2005年前已经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2项具体会计准则为全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 会计惯例,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 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在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环境下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

环境指会计周围所处的各种条件与状况。会计环境究竟包括哪些方面,不同人有不同认识。有人认 为,会计的环境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环境、环境、经济环境与环境。有人认为,会计的社会环境分为政治法律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经济环境。还有人认为,能够对 会计产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传统因素、因素、环境因素、会计主体因素和会计学科的相关学科因素 等。在会计环境的各种因素中,有些是主要的因素,有些是次要的因素,从各种因素对会计的影响来,我们认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经 济环境因素、科技环境因素和管理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1、从经济体制看

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 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 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 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3、从经济调控方式看

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高度集权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下,经济调控方式一

般也采纳集权方式,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 实施,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 现各种调控,政府的干预较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规范制定与管理呈协会型,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4、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

发达的证券市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会计目标主要确定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三、 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国内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等都都对我国的会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回顾。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会计主体假设,由于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因而用 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和rdquo;来定义比较确切。持续经营假设,可以重新表述为 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和rdquo;,对于会计分期假设,原来的涵义仍将存在,但对于一些完成交易后即行解散的临时性组织而言。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 货币计量假设,将发展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随着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员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识随着会计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随着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会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有关预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员将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的、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复合型会计人员。

1、 中国加入WTO

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与诸多西方经济大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定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这些协议是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通过谈判签署的。它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这些协议虽然是由政府通过谈判签署的,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产品制造者、服务提供者和进出口商进行商业活动。进入WTO意味着关税壁垒将不再存在,外国投资者享有本国国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范围内可进行更自由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发明创造、设计(知识产权)的交换等等。市场竞争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无疑会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加入WTO的冲击和影响,将面临着机会和挑战。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尽早制定出应付入世冲击的种种对策,以推动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2、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变迁,会计作为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有所发展,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网络的存在使现行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这就将会计信息系统转化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利用互联网与企业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交换并发布信息,势必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高自动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结论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本文纵观我国会计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我国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并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精要的评论,从而强化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这一观点。然后,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体系上如何与时俱,如何进行制度完善,体制创新,如何积极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等几个侧面予以详解。以此为例,说明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计量三个方面的冲击。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会计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5-01.

[2] 孙铮,贺建刚.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J].《会计研究》,2008,07:8-10.

[3] 杨天来.新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及动因浅析[J].2007-06-10.

[4] 杨时展.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9.

[5] 胡寄窗.《新中国经济思想史纲要》[C].见:谈敏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 薛云奎.会计大趋势—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7] 陈毓圭.中国会计发展展望[J].会计研究,1999,(10).

[8] 王瑞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趋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研究的项目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4,(1).


    相关文章

    简析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

    简析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 摘要: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对我国会计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以及会计制度改革历程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使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顺应时代潮 ...

    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现代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 ...

    绿色会计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一直在为可持续发展做努力.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也要求社会中的企业必须要提供绿色的产品.虽然企业都是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注重环保意识,这样才能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摘要: 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全球正在努力采取措施来抑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此时传统的会计已受到巨大挑战,想要立足于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发展环境会计势在必行且十分紧迫.通过以上对我国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 ...

    中国环境会计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人类生存环境问题正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人口的增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结合自然环境学.财务会计学和经济学产生了新兴的会计学科--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学通过各种计量手段对会计主体给自然环境资源造成的收益及损失进行判断.计量.报告,从而协调社会 ...

    多方面探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客观环境因素

    会计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 其产生.存在与发展都要依赖于特定的环境.会计作 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又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总是密切依存于生产发展的客观环境.会计的发展体现了不同环境下的会计价值.会计思想.会计文化和会计技术等. ...

    有关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因素

    黑 龙 江 大 学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 目: 浅析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 因素 学 年 专 姓 学 院: 级: 业: 名: 号: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7 级 会计学 马冬雪 20073948 张德红 指导教师: 2 ...

    环境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环境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2013-5-3 10:40 刘建峥 一.环境成本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的新特点 环境成本会计又被称作是绿色会计或者环保会计,它是在当前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在 ...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田昆儒 康剑青 宋东亮 [摘要]本文从社会责任 会计 产生与 发展 的原因及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概念.要素.目标.基本假设.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概括介绍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现状. 一. 中国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