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十二五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讨论稿)

丽水市十二五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丽水市教育局

普通高中规划编写课题组

二零一零年九月

目 录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3

(一)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3

(二) 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4

(三)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明显提升---------------------------------------4

(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5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5

(一) 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6

(二) 优质高中生源流失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6

(三)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和制约了高中质量--------------6

(四)教师队伍建设滞后-------------------------------------------------7

(五)面临普及与质量提高的双重矛盾-------------------------------------7

三、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

四、十二五高中发展规划--------------------------------------------------------------------------8

(一)指导思想--------------------------------------------------------------------------------------8

(二)工作方针-------------------------------------------------------------------------------------8

(三)目标-------------------------------------------------------------------------------------------9

(四)重大项目------------------------------------------------------------------------------------10

(五)保障措施------------------------------------------------------------------------------------14

(六)实施与评估---------------------------------------------------------------------------------16

为了振兴丽水高中教育,大力普及和巩固高中入学率,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积极开发与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实现由薄弱高中向优质高中转变,提高丽水市高中教育整体竞争力,摆脱高中教育相对滞后局面,实现高中教育“资源优质,体系完善,特色明显、质量满意”,更好地满足丽水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与浙江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的若干意见》,特此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背景下,丽水高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勤俭办学、均衡发展,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为重点,以调整高中学校布局和硬件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基本解决了“上高中难”的问题,为丽水今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底线由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阶段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服高中教育经费紧缺等困难,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绩显著。截止十一五末,我市初升高比例为94.97%,比九五末提高60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12.24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同时,我市还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投入和扶持力度,制订和颁布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高中就学优惠政策,通过少数民族初升高考生优惠加分、举办民族班、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等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初升高比例,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初升高比例93.50%,比十五末提高了13.45个百分点。

(二)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十一五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四个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十一五”规划要求,高中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截止十一五末,缙云中学、遂昌中学、青田中学、庆元中学、龙泉中学等学校相继完成整体迁建,丽水中学、云和中学、松阳一中等学校投资扩建,保证“一县一所重点高中”。全市有高中18所,其中省一级重点中学9所,省二级重点中学2所,省三级重点中学1所;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2所,省二级重点综合高中4所。高中校舍面积666747平方米,高中在校生数35295人,校均规模1858人,生均日常公用经费2193.30元,高中计算机配置达到6086台。

(三)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间,市教育局积极筹措经费,大力提升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业务水平。通过组织和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管理与质量”校长论坛,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依托市实验学校创建“绿谷名师培养工作站”,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创新实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教育手段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构建教师在职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体制,大幅提高了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截止十一五末,丽水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达到97.77%,比十五末增长12.15个百分点。全市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高中专任教师为1697人,占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71.39%。

(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十一五期间,通过组队参加省中学生篮球联赛、首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兰亭奖”书法大赛,举办“阳光下成长”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确立了巡讲、话剧、交响乐、儿童剧等演出计划。积极开展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的创建,组织景宁、松阳、云和、遂昌申报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高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丽水高中教育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高中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更新,高中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强,推进高中新课改困难不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高中办学自主权尚未很好落实,教育活力亟待增强;教育投入总体不足,高中负债办学情况较为严重。

(一)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十一五期间,受经济总量有限的制约,我市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是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而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突出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相对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来源较为单一、教育经费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学校负债办学情况较为严重。

(二)优质高中生源流失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说,部分学生流动(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而且是能够促进教育竞争和发展的,但是,丽水出现了大规模或者群体性的优生流失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高中优质生源流失更为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以前主要是高中阶段流失,现在主要是从初中和小学,以至于幼儿园就是开始流失。严重影响丽水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本地就读的信心。

(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和制约了高中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系统性的工程,丽水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不高和下降,与丽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受条件和环境限制,丽水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整体教育质量不高,特别是由于高中优秀教师流失,引不进外地优秀教师和应届优秀大学生,丽水补充高中师资的主要办法是从农村高中和其他初中抽调优秀教师到高中,初中教师被抽调后,初中又从小学教师中抽调,直接影响了丽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高中教育质量。

(四)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尽管十一五期间,全市高中教师接受了大量培训和业务指导,高中教师素质整体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迅速发展的高中教育事业和教师培训情况来看,丽水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还是略显滞后,突出表现为:高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短缺,特别是名师匮乏;教师不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对高考缺乏研究;教师招聘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尚未建立合理的教师准入和转岗机制;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培训以学历提高为主,专业培训不够。

(五)面临普及与质量提高的双重矛盾

丽水积极响应普及高中的教育政策,在高中教育普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受丽水“一县一所高中”学校布局的影响与制约,为了满足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高中的规模和班额迅猛扩张,导致学校规模和班额过于庞大,虽然满足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但却影响了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丽水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丽水高中教育发展要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即“教育资源优质、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特色明显、教育质量满意”。“十二五”是关键的五年,任务非常艰巨,挑战异常严峻。如果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阻止高中质量继续下滑,那么丽水的学生、教师和群众将对高中教育失去信心和信任,高中教育发展势必陷入“瘫痪”状态;但同时,丽水高中教育又将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痛定思痛,锐意创新,那么丽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丽水高中教育发展将是冬去春来,开创新的篇章。

四、十二五高中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高中整体竞争力为主题,兼顾普及和效益,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特色与品牌创建为突破口,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能力为宗旨,推动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

(二)工作方针

——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以高位均衡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差别、校际差别,关注每所学校,关注每个学生,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规模适度、强化质量。高中教育发展要保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办学规模,更要突出办学质量,尽快改变“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家长管得苦”的应试教育倾向,树立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内涵、突出特色。加强高中教育内涵和软环境建设,要把改善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作为丽水高中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均衡发展、质量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为每一个高中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奠定基础,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

2.具体目标

——完善高中学校布局与结构。尽快完成初、高中剥离工作;按照人口比例,保持学校适度规模,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县1+1+1 高中”(以优质教育为主的精品高中、以普及高中为主的普通高中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高中)的发展雏形,在规模效益与公平正义之间保持平衡,达到高中普及与质量提高共同发展。

——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全市高中三级梯队发展。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对高中进行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全市高中三级梯队发展。争取在2015年建成丽水中学和缙云中学为教育现代化示范高中的第一梯队、其他普通高中为第二梯队、综合高中为第三梯队的三级发展格局。

——开发和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和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城带乡,实现薄弱高中向优质高中转型。到2015年,实现一县一所优质高中,有步骤地实现城乡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让孩子能在家门口上优质高中。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继续巩固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基础上,加大提高“高学历”教师比例和名师建设。到2015年,争取全市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5%以上,省特级教师达到30人、省级教坛新秀80人、市级名师300人。高中阶段专任教师队伍职称比例形成以中、高级职称为主的格局,高级职称达40%,中级职称达45%,初级职称为15%。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明显改善。

——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不断创新,着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重大项目

1.城乡高中一体化建设工程(高中普及工程)

适应城市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强郊区和大型居住区新建学校的软件建设和管理。强化优质高中对口支援,探索集团式发展,完善委托管理,切实保障郊区和新建学校办学质量。

2.教育现代化高中示范工程(精品高中工程)

依据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按照省一级重点高中标准,控制学校规模与班额,实施小班化教学,从2011年起,由学校自行申报和上级审批,力争在2015年建成5所教育现代化示范高中。

3.学校特色与品牌创建工程

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小班化教学。鼓励学校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采取特殊的培养方式。从2011年起,通过对特色和品牌学校进行扶持和奖励,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有丽水特色和品牌的高中教育发展框架。

4.百名师范生免费培养工程

为了保证优质师资来源,由丽水市政府出台政策,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实施,委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丽水定向培养百名师范生,签订就业服务协议。

5.教师卓越培训工程

根据不同学科需要,以专业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教师等级培训制度。建立并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着力构建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培训模式。依托“教育共同体”、“名师工作室”、 “绿谷工程”和“青蓝工程”等平台,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构建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合理梯队。加快教师队伍学历学位达标步伐,到2015年,省特级教师达到30人、省级教坛新秀80人、市级名师100人,高中阶段学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拥有率达5%以上。

6.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通过校园局域网,建立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互动平台(包括名师课堂、百家讲坛、名师工作室、新课标媒体教案、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电子图书等),加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辐射面。实施名师轮岗制度,让丽水每所高中、每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共享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同时,也能降低教师培训成本,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更使教育公平由数量向质量纵深发展。

7.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工程

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县和市三级《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和学生学业水平进行监控与评估,通过定期发布质量监控报告及广泛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活动,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及对反馈信息的反思,能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能促使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8.高中新课改和高考命题研究工程

丽水高中教育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和贯彻好高中新课改的精神,缺乏对高考改革和变化的研究。由市教育局组建高中新课改和高考研究室,与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等高校机构合作,专门对高考命题进行研究,并对全市高考进行培训和辅导。

9.国际合作与区域联盟工程

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多渠道开展国际教育资源,加强师生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开阔学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管理现代化学校的能力;注重“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发展战略,吸纳海外优秀师资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扩大本地教师海外进修、交流和考察的规模。

充分发掘和利用“长三角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框架和机制,加强与重要城市中心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确定一批干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实习实训等共建共享基地。

进一步推进与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教科研合作,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开展高水平教师培训,建立高品质实验基地,借力提升高中教育竞争力。

10.“五个校园”建设工程

建设丽水“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到2012年,全市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设施等安全要求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学校法制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率达到100%,建成平安校园示范学校19所,全市平安校园达标率达到100%。全市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率达到100%,体育场地达标率达到80%,体育教师配备率达到80%以上,体育卫生条件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建成健康校园示范学校19所,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合格率达95%以上。全市每所校园绿化率超过30%,建成绿色校园示范学校15所,绿色校园达标率达到80%。建成数字校园示范学校16所,数字校园达标率达到85%以上,初步建成浙西南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建成人文校园示范学校15所,人文校园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市普通高中学校100%建成文明学校。到2015年,新建丽水第五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学校,投资8.21亿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高中学校质量包干制度

推动丽水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摆脱丽水高中教育滞后面貌,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凝聚师生员工和全社会的力量,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维护教育公平,关注困难群体,提供惠及全民、有质量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不断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和效益。

由县主管教育领导、教育局领导抓高中教育建设,实行高中教育质量包干和负责制度,责任到人,年底量化考核。

2.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中教育投入体制,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布局结构变化相适应,教育投入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相适应。

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按照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同一区域内高中实行以在校生为基础的均等化拨款制度。

3.健全教育法制环境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及时查处各类教育违规违法办学行为,依法建立规范教育秩序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规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行政许可、政府信息公开等专项执法检查。强化行政程序规范,完善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救济制度。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以完善各类学校“章程”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完善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健全学校内部救济制度,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国有资产和学校法人财产。开展普法教育,推广“依法治校示范校”模式。

4.规范和整顿高中招生秩序,严格控制跨县招生指标

高中生源和招生是高中教育教学保障的基础,针对以往存在的各学校哄抢高中生源情况,由市教育局出面协调,统一规范和整顿高中招生秩序,严格控制跨县招生指标,从大局出发,摆脱学校狭隘利益主义,将优质生源纳入统一管理,按照生源地计算高考上线率,保证优生优教。

5.去除行政化,实施校长、教师职级制

按照职级管理制度规定,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一律取消校长、教师的行政级别,全部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实行职级制度,不再有行政级别,而且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教师实行职级制,不仅是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而且是校长、教师角色回归本位的举措,更是按照教育规律管理学校的必要制度。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少受其它部门的干扰,校长、教师只对教育部门负责,可以不用分心从事不必要的社会活动;校长、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学校本身的发展,更多关注学校的本旨,立足于教书育人。同时,它还有利于使校长、教师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校长、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也有利于那些有教学经验、尊重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充实到教师队伍来发挥特长。

(六)实施与评估

《丽水十二五高中教育规划》(下简称高中规划)是指导丽水未来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纲要性文件。必须切实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监督考核,有效推进《高中规划》的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

1.建立实施机制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高中规划》作出的部署和要求,实行分工负责。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高中规划》的实施与协调,政府各部门要结合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高中规划》中的相关任务。要把《高中规划》与建设计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远近结合,形成合力,使《高中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县、本部门和学校实施《高中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完善评估制度

《高中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要纳入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和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高中规划》实施一个时段之后,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组织开展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在《高中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政府审议,并向市人大报告。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高中规划》时,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

3.加强监督检查

做好《高中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规划,不断提高公众规划意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环境。

市和区(县)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高中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加强和改进《高中规划》贯彻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高中规划》落实情况通过教育督导报告等形式定期公布。根据各部门和各区(县)的实施情况和社会各方面反馈情况,实行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

丽水市十二五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讨论稿)

丽水市教育局

普通高中规划编写课题组

二零一零年九月

目 录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3

(一)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3

(二) 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4

(三)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明显提升---------------------------------------4

(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5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5

(一) 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6

(二) 优质高中生源流失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6

(三)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和制约了高中质量--------------6

(四)教师队伍建设滞后-------------------------------------------------7

(五)面临普及与质量提高的双重矛盾-------------------------------------7

三、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

四、十二五高中发展规划--------------------------------------------------------------------------8

(一)指导思想--------------------------------------------------------------------------------------8

(二)工作方针-------------------------------------------------------------------------------------8

(三)目标-------------------------------------------------------------------------------------------9

(四)重大项目------------------------------------------------------------------------------------10

(五)保障措施------------------------------------------------------------------------------------14

(六)实施与评估---------------------------------------------------------------------------------16

为了振兴丽水高中教育,大力普及和巩固高中入学率,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积极开发与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实现由薄弱高中向优质高中转变,提高丽水市高中教育整体竞争力,摆脱高中教育相对滞后局面,实现高中教育“资源优质,体系完善,特色明显、质量满意”,更好地满足丽水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与浙江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的若干意见》,特此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背景下,丽水高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勤俭办学、均衡发展,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为重点,以调整高中学校布局和硬件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基本解决了“上高中难”的问题,为丽水今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底线由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阶段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服高中教育经费紧缺等困难,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绩显著。截止十一五末,我市初升高比例为94.97%,比九五末提高60个百分点,比十五末提高12.24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同时,我市还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投入和扶持力度,制订和颁布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高中就学优惠政策,通过少数民族初升高考生优惠加分、举办民族班、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等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初升高比例,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初升高比例93.50%,比十五末提高了13.45个百分点。

(二)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

十一五期间,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四个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十一五”规划要求,高中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截止十一五末,缙云中学、遂昌中学、青田中学、庆元中学、龙泉中学等学校相继完成整体迁建,丽水中学、云和中学、松阳一中等学校投资扩建,保证“一县一所重点高中”。全市有高中18所,其中省一级重点中学9所,省二级重点中学2所,省三级重点中学1所;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2所,省二级重点综合高中4所。高中校舍面积666747平方米,高中在校生数35295人,校均规模1858人,生均日常公用经费2193.30元,高中计算机配置达到6086台。

(三)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间,市教育局积极筹措经费,大力提升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业务水平。通过组织和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管理与质量”校长论坛,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依托市实验学校创建“绿谷名师培养工作站”,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创新实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教育手段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构建教师在职集中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体制,大幅提高了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截止十一五末,丽水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达到97.77%,比十五末增长12.15个百分点。全市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高中专任教师为1697人,占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71.39%。

(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十一五期间,通过组队参加省中学生篮球联赛、首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兰亭奖”书法大赛,举办“阳光下成长”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确立了巡讲、话剧、交响乐、儿童剧等演出计划。积极开展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的创建,组织景宁、松阳、云和、遂昌申报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高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丽水高中教育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高中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更新,高中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强,推进高中新课改困难不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高中办学自主权尚未很好落实,教育活力亟待增强;教育投入总体不足,高中负债办学情况较为严重。

(一)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十一五期间,受经济总量有限的制约,我市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是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而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突出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相对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来源较为单一、教育经费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学校负债办学情况较为严重。

(二)优质高中生源流失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说,部分学生流动(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而且是能够促进教育竞争和发展的,但是,丽水出现了大规模或者群体性的优生流失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高中优质生源流失更为严重,且呈低年级、低龄化流失趋势。以前主要是高中阶段流失,现在主要是从初中和小学,以至于幼儿园就是开始流失。严重影响丽水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本地就读的信心。

(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和制约了高中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系统性的工程,丽水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不高和下降,与丽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受条件和环境限制,丽水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整体教育质量不高,特别是由于高中优秀教师流失,引不进外地优秀教师和应届优秀大学生,丽水补充高中师资的主要办法是从农村高中和其他初中抽调优秀教师到高中,初中教师被抽调后,初中又从小学教师中抽调,直接影响了丽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高中教育质量。

(四)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尽管十一五期间,全市高中教师接受了大量培训和业务指导,高中教师素质整体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迅速发展的高中教育事业和教师培训情况来看,丽水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还是略显滞后,突出表现为:高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短缺,特别是名师匮乏;教师不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对高考缺乏研究;教师招聘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尚未建立合理的教师准入和转岗机制;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培训以学历提高为主,专业培训不够。

(五)面临普及与质量提高的双重矛盾

丽水积极响应普及高中的教育政策,在高中教育普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受丽水“一县一所高中”学校布局的影响与制约,为了满足普及高中教育的需要,高中的规模和班额迅猛扩张,导致学校规模和班额过于庞大,虽然满足了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但却影响了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丽水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丽水高中教育发展要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即“教育资源优质、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特色明显、教育质量满意”。“十二五”是关键的五年,任务非常艰巨,挑战异常严峻。如果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阻止高中质量继续下滑,那么丽水的学生、教师和群众将对高中教育失去信心和信任,高中教育发展势必陷入“瘫痪”状态;但同时,丽水高中教育又将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痛定思痛,锐意创新,那么丽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丽水高中教育发展将是冬去春来,开创新的篇章。

四、十二五高中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高中整体竞争力为主题,兼顾普及和效益,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特色与品牌创建为突破口,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能力为宗旨,推动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

(二)工作方针

——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以高位均衡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差别、校际差别,关注每所学校,关注每个学生,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规模适度、强化质量。高中教育发展要保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办学规模,更要突出办学质量,尽快改变“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家长管得苦”的应试教育倾向,树立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内涵、突出特色。加强高中教育内涵和软环境建设,要把改善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作为丽水高中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均衡发展、质量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为每一个高中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奠定基础,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

2.具体目标

——完善高中学校布局与结构。尽快完成初、高中剥离工作;按照人口比例,保持学校适度规模,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县1+1+1 高中”(以优质教育为主的精品高中、以普及高中为主的普通高中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高中)的发展雏形,在规模效益与公平正义之间保持平衡,达到高中普及与质量提高共同发展。

——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全市高中三级梯队发展。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对高中进行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全市高中三级梯队发展。争取在2015年建成丽水中学和缙云中学为教育现代化示范高中的第一梯队、其他普通高中为第二梯队、综合高中为第三梯队的三级发展格局。

——开发和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和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城带乡,实现薄弱高中向优质高中转型。到2015年,实现一县一所优质高中,有步骤地实现城乡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让孩子能在家门口上优质高中。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继续巩固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的基础上,加大提高“高学历”教师比例和名师建设。到2015年,争取全市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5%以上,省特级教师达到30人、省级教坛新秀80人、市级名师300人。高中阶段专任教师队伍职称比例形成以中、高级职称为主的格局,高级职称达40%,中级职称达45%,初级职称为15%。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明显改善。

——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不断创新,着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重大项目

1.城乡高中一体化建设工程(高中普及工程)

适应城市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强郊区和大型居住区新建学校的软件建设和管理。强化优质高中对口支援,探索集团式发展,完善委托管理,切实保障郊区和新建学校办学质量。

2.教育现代化高中示范工程(精品高中工程)

依据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由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按照省一级重点高中标准,控制学校规模与班额,实施小班化教学,从2011年起,由学校自行申报和上级审批,力争在2015年建成5所教育现代化示范高中。

3.学校特色与品牌创建工程

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特色课程,实施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小班化教学。鼓励学校对具有特殊才能学生采取特殊的培养方式。从2011年起,通过对特色和品牌学校进行扶持和奖励,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有丽水特色和品牌的高中教育发展框架。

4.百名师范生免费培养工程

为了保证优质师资来源,由丽水市政府出台政策,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实施,委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丽水定向培养百名师范生,签订就业服务协议。

5.教师卓越培训工程

根据不同学科需要,以专业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教师等级培训制度。建立并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着力构建专题化、菜单式、互动型培训模式。依托“教育共同体”、“名师工作室”、 “绿谷工程”和“青蓝工程”等平台,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构建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合理梯队。加快教师队伍学历学位达标步伐,到2015年,省特级教师达到30人、省级教坛新秀80人、市级名师100人,高中阶段学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拥有率达5%以上。

6.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通过校园局域网,建立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互动平台(包括名师课堂、百家讲坛、名师工作室、新课标媒体教案、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电子图书等),加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辐射面。实施名师轮岗制度,让丽水每所高中、每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共享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同时,也能降低教师培训成本,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更使教育公平由数量向质量纵深发展。

7.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工程

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县和市三级《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和学生学业水平进行监控与评估,通过定期发布质量监控报告及广泛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活动,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及对反馈信息的反思,能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能促使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8.高中新课改和高考命题研究工程

丽水高中教育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和贯彻好高中新课改的精神,缺乏对高考改革和变化的研究。由市教育局组建高中新课改和高考研究室,与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等高校机构合作,专门对高考命题进行研究,并对全市高考进行培训和辅导。

9.国际合作与区域联盟工程

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多渠道开展国际教育资源,加强师生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开阔学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管理现代化学校的能力;注重“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发展战略,吸纳海外优秀师资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扩大本地教师海外进修、交流和考察的规模。

充分发掘和利用“长三角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框架和机制,加强与重要城市中心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确定一批干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实习实训等共建共享基地。

进一步推进与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教科研合作,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开展高水平教师培训,建立高品质实验基地,借力提升高中教育竞争力。

10.“五个校园”建设工程

建设丽水“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到2012年,全市校舍建设和教学设备设施等安全要求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学校法制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率达到100%,建成平安校园示范学校19所,全市平安校园达标率达到100%。全市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率达到100%,体育场地达标率达到80%,体育教师配备率达到80%以上,体育卫生条件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建成健康校园示范学校19所,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合格率达95%以上。全市每所校园绿化率超过30%,建成绿色校园示范学校15所,绿色校园达标率达到80%。建成数字校园示范学校16所,数字校园达标率达到85%以上,初步建成浙西南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建成人文校园示范学校15所,人文校园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市普通高中学校100%建成文明学校。到2015年,新建丽水第五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学校,投资8.21亿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高中学校质量包干制度

推动丽水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摆脱丽水高中教育滞后面貌,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凝聚师生员工和全社会的力量,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维护教育公平,关注困难群体,提供惠及全民、有质量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不断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和效益。

由县主管教育领导、教育局领导抓高中教育建设,实行高中教育质量包干和负责制度,责任到人,年底量化考核。

2.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中教育投入体制,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布局结构变化相适应,教育投入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相适应。

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按照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同一区域内高中实行以在校生为基础的均等化拨款制度。

3.健全教育法制环境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及时查处各类教育违规违法办学行为,依法建立规范教育秩序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规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行政许可、政府信息公开等专项执法检查。强化行政程序规范,完善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救济制度。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以完善各类学校“章程”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完善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健全学校内部救济制度,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国有资产和学校法人财产。开展普法教育,推广“依法治校示范校”模式。

4.规范和整顿高中招生秩序,严格控制跨县招生指标

高中生源和招生是高中教育教学保障的基础,针对以往存在的各学校哄抢高中生源情况,由市教育局出面协调,统一规范和整顿高中招生秩序,严格控制跨县招生指标,从大局出发,摆脱学校狭隘利益主义,将优质生源纳入统一管理,按照生源地计算高考上线率,保证优生优教。

5.去除行政化,实施校长、教师职级制

按照职级管理制度规定,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一律取消校长、教师的行政级别,全部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实行职级制度,不再有行政级别,而且全部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教师实行职级制,不仅是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而且是校长、教师角色回归本位的举措,更是按照教育规律管理学校的必要制度。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少受其它部门的干扰,校长、教师只对教育部门负责,可以不用分心从事不必要的社会活动;校长、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学校本身的发展,更多关注学校的本旨,立足于教书育人。同时,它还有利于使校长、教师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校长、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也有利于那些有教学经验、尊重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充实到教师队伍来发挥特长。

(六)实施与评估

《丽水十二五高中教育规划》(下简称高中规划)是指导丽水未来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纲要性文件。必须切实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监督考核,有效推进《高中规划》的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

1.建立实施机制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高中规划》作出的部署和要求,实行分工负责。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高中规划》的实施与协调,政府各部门要结合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高中规划》中的相关任务。要把《高中规划》与建设计划、行动计划以及年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远近结合,形成合力,使《高中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县、本部门和学校实施《高中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完善评估制度

《高中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要纳入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和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高中规划》实施一个时段之后,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组织开展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在《高中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政府审议,并向市人大报告。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高中规划》时,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

3.加强监督检查

做好《高中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规划,不断提高公众规划意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规划办事的良好环境。

市和区(县)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高中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加强和改进《高中规划》贯彻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高中规划》落实情况通过教育督导报告等形式定期公布。根据各部门和各区(县)的实施情况和社会各方面反馈情况,实行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


    相关文章

    礼嘉中学四五普法总结

    礼嘉中学四五普法总结 武进区礼嘉中学 政教处 1996年至xx年,我校组织实施了第三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则,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取得了明显成效,被中共常州市党委、常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三五法制教育先进集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 ...

    丽水市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

    丽水市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 丽水市气象局 二○一六年七月 前 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事关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 ...

    甘肃省博物馆

    妙相庄严--甘肃省博物馆藏佛教文物展 佛教在传入我国内地的过程中,甘肃全境是最早得闻佛法的地域.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甘肃的武威.天水就有佛教传入,比一般认为佛教传入内地的时间早了300多年.两汉时,有明确记载大月氏国王的使者口授佛经给秦景宪 ...

    市财政局法制科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 --市财政局法制科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科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实行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财政工作实际,进一步 ...

    隋代李静训墓研究

    作者:周繁文 华夏考古 2012年04期 1957年在西安城西梁家庄附近发现一座隋墓①,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为隋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李敏的第四女李静训,其曾祖李贤.祖父李崇皆曾显赫一时,她自幼随外祖母深居宫中,备受恩宠.该墓保存完好.纪年明确 ...

    我国在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分析

    作者:周文岩 西北人口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4)01-0043-03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而受教育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也是 ...

    乡镇六五普法规划

    委[2011]89号 中共某某镇委员会 某某镇人民政府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2011--2015) 各村(居).镇直各有关单位: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已经顺利实施了"五五" 普法规 ...

    四五普法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年,——按照“四五”普法工作年度计划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的法规宣传,狠抓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全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了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 1.目前我国实施了几个五年普法规划? 答:我国从1986以来,已完成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