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症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

作者:谢吟灵,陈咸川,陈敬贤

【摘要】 目的:观察活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予降脂药辛伐他汀40 mg,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脉方,1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Tch、LDL浓度,活脉中药可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对降脂无促进或阻碍作用;治疗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活脉方可能有消减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中医药疗法;@活脉方 治疗应用;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中药

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一种非侵害性早期动脉壁改变的标志,可作为评价下肢动脉硬化有价值的指标。本文通过收集股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和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合用,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股动脉IMT和血脂水平,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为中药复方在干预股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可能机理提供一定的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老年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脉瘀阻证)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74-91岁,平均年龄(80.97±4.05)岁;合并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5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12例。对照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69-89岁,平均年龄(79.41±4.93)岁;合并高血压病36例,糖尿病1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目前股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主要是靠超声检查,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或检出粥样硬化斑块是评价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较成熟无创性检测方法,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分级分别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学》,以股动脉IMT>1.0mm为增厚。局部隆起,增厚>1.5mm,并向管腔内突,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周围血管疾病的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症,属血脉瘀阻证型。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上述西医、中医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入选患者年龄≥60岁;入院后行股动脉超声确诊为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排除标准: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肢体缺血性疾病。排除孕妇、哺乳期患者、精神病患者、急性期感染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4 观察指标 治疗1个疗程(3个月)的病例,再次收集所需临床疗效指标:观测中医证候积分;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作统计学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公司研制)4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2周。

2.2 治疗组 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中药汤剂(黄芪15g,当归15 g,地龙6 g,桑椹15 g,丹参15 g,茶树根10 g,泽泻9 g,石菖蒲9 g,由我院制剂室提供,每袋140 mL。),每日2袋,早、晚餐后各服1袋。12周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中医证候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症[1],将股动脉粥样硬化症常见的证候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疼痛程度、肢体麻木、皮温下降、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舌体瘀点、瘀斑、涩脉或无脉等,分别按照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为0、2、4、6分,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分别累计得分进行比较。

3.1.2 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3.2 结果

3.2.1 两组总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总疗效结果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3 两组治疗前后股动脉IMT均值的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股动脉IMT值的变化(略)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4 讨论

笔者认为,根据病理特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属中医“瘀血”“痰浊”范畴,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病在血脉,而根在脏腑。对于本病,痰、湿、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理因素;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邪留血脉、脉络损伤、脉道枯涩、血府失柔,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关键,故拟活脉方主治。

现代药理证实:活脉方中黄芪[2]、当归[3]具有抗炎,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益气养血;丹参[4]活血通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靶器官血流量;桑椹子[5]滋阴养血,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地龙[6]有走窜搜络,通瘀和脉之效;石菖蒲[7]、泽泻[8]化痰泻浊利水,助中焦以健运,现代药理证实泽泻有降血脂、抗炎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茶树根[9]清热通瘀利脉,且能抗炎、改善高脂血症。诸药并用,标本齐治,以奏气血和顺,经脉通利之效,可通过全面调节脂代谢、调整机体的机能;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结论:(1)股动脉粥样硬化不仅由于脂质沉积在血管壁所致,同时它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时期都是突出的变化。因此,对于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同时降脂和抗炎治疗可有效改善股动脉血管壁增厚,从而起到干预和控制股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2)活脉方可调节脂代谢、对抗慢性炎症,从而有效改善股动脉增厚,达到了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在其整个进程中都能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3)活脉方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试行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383.

[2]张红珍.黄芪、三七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10):115.

[3]葛 岚,程晓昱,胡业彬.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2):127-128.

[4]李 伟.丹参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0):595-597.

[5]杨小兰.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研究注[J].中国粮油学报,2001,16(4):8-9.

[6]张建强,史 功.虫类药在周围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05,(2):99.

[7]吴启端,方永奇,陈奕芝,等.石菖蒲挥发油及细辛醚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4):244-247.

[8]徐 晖.泽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3):77-78.

[9]周荣根.茶树根制剂对94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1,42(3):162.

作者:谢吟灵,陈咸川,陈敬贤

【摘要】 目的:观察活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予降脂药辛伐他汀40 mg,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脉方,1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Tch、LDL浓度,活脉中药可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对降脂无促进或阻碍作用;治疗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活脉方可能有消减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中医药疗法;@活脉方 治疗应用;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中药

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一种非侵害性早期动脉壁改变的标志,可作为评价下肢动脉硬化有价值的指标。本文通过收集股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和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合用,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股动脉IMT和血脂水平,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为中药复方在干预股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可能机理提供一定的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老年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脉瘀阻证)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74-91岁,平均年龄(80.97±4.05)岁;合并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5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12例。对照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69-89岁,平均年龄(79.41±4.93)岁;合并高血压病36例,糖尿病1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目前股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主要是靠超声检查,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或检出粥样硬化斑块是评价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较成熟无创性检测方法,股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分级分别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学》,以股动脉IMT>1.0mm为增厚。局部隆起,增厚>1.5mm,并向管腔内突,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周围血管疾病的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症,属血脉瘀阻证型。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上述西医、中医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入选患者年龄≥60岁;入院后行股动脉超声确诊为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排除标准: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肢体缺血性疾病。排除孕妇、哺乳期患者、精神病患者、急性期感染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4 观察指标 治疗1个疗程(3个月)的病例,再次收集所需临床疗效指标:观测中医证候积分;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作统计学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公司研制)4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2周。

2.2 治疗组 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中药汤剂(黄芪15g,当归15 g,地龙6 g,桑椹15 g,丹参15 g,茶树根10 g,泽泻9 g,石菖蒲9 g,由我院制剂室提供,每袋140 mL。),每日2袋,早、晚餐后各服1袋。12周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中医证候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症[1],将股动脉粥样硬化症常见的证候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疼痛程度、肢体麻木、皮温下降、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舌体瘀点、瘀斑、涩脉或无脉等,分别按照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为0、2、4、6分,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分别累计得分进行比较。

3.1.2 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3.2 结果

3.2.1 两组总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总疗效结果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3 两组治疗前后股动脉IMT均值的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股动脉IMT值的变化(略)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4 讨论

笔者认为,根据病理特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属中医“瘀血”“痰浊”范畴,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病在血脉,而根在脏腑。对于本病,痰、湿、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理因素;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邪留血脉、脉络损伤、脉道枯涩、血府失柔,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关键,故拟活脉方主治。

现代药理证实:活脉方中黄芪[2]、当归[3]具有抗炎,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益气养血;丹参[4]活血通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靶器官血流量;桑椹子[5]滋阴养血,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地龙[6]有走窜搜络,通瘀和脉之效;石菖蒲[7]、泽泻[8]化痰泻浊利水,助中焦以健运,现代药理证实泽泻有降血脂、抗炎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茶树根[9]清热通瘀利脉,且能抗炎、改善高脂血症。诸药并用,标本齐治,以奏气血和顺,经脉通利之效,可通过全面调节脂代谢、调整机体的机能;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结论:(1)股动脉粥样硬化不仅由于脂质沉积在血管壁所致,同时它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时期都是突出的变化。因此,对于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同时降脂和抗炎治疗可有效改善股动脉血管壁增厚,从而起到干预和控制股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2)活脉方可调节脂代谢、对抗慢性炎症,从而有效改善股动脉增厚,达到了多途径、多靶点干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在其整个进程中都能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3)活脉方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试行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383.

[2]张红珍.黄芪、三七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10):115.

[3]葛 岚,程晓昱,胡业彬.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2):127-128.

[4]李 伟.丹参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0):595-597.

[5]杨小兰.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研究注[J].中国粮油学报,2001,16(4):8-9.

[6]张建强,史 功.虫类药在周围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05,(2):99.

[7]吴启端,方永奇,陈奕芝,等.石菖蒲挥发油及细辛醚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4):244-247.

[8]徐 晖.泽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3):77-78.

[9]周荣根.茶树根制剂对94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1,42(3):162.


    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黄永信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一步导致下肢肢体缺血的疾病.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普遍进食肉类.脂类增加,以及人口逐渐老龄化,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在疾病早期,下肢缺血 ...

    警惕: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自我检查方法

    2011年04月11日14:20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4月11日电(记者 陈烨菲) 4月8日,"下肢动脉硬化缺血性疾病诊疗亟待规范"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接受了 ...

    血管超声讲稿

    血管超声讲稿 第一节.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㈠超声检查观测内容 ①血管走行.管腔有无扩张或狭窄 ②内膜厚度.回声.是否光滑 ③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 ④血流动力学改变 ⑤疗效评价 ㈡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①颈动脉粥样硬化症,包括颈动脉狭窄.闭塞 ...

    [转载]中风后遗症 的 推拿康复法

    中风后遗症 的 推拿康复法 脑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 ...

    3 骨科五种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一.概述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及体征,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占成人病人中10-15%. 二.诊断标准 (一) 症状 1.神经根型: 颈肩痛,可放射至手指,手握功减弱,手指麻木, ...

    良伴-高血压心脏病 24

    共 1561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心脏病·全蒜 心脏病·全蒜. 阅5  转自老枪No007  公众公开  11-10-07 18:13 中风后遗症治疗案 中风后遗症治疗案 中风后遗症.07-02-23复诊:其子代诉,药后不再说胡话 ...

    胸痛的鉴别诊断

    胸痛的鉴别诊断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 冠心病.心绞痛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炎症.精神高度紧张等原因可造成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至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的氧气供需 不平衡,因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 ...

    刘沛然学术思想

    第12卷 第8期 2010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8 Aug . ,2010 刘沛然学术思想 刘胜春 (唐山开滦医疗集团赵各庄医院 ...

    王秀珍刺血疗法

    王秀珍刺血疗法(摘要) 一.针刺放血的医疗作用 针刺放血施用于临床,通过治疗观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医疗作用. ㈠ 泻热:针刺放血可以退热,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一般来予,针刺放血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