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主旨探微

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杨文明

关键词:《书愤》 主旨  南宋与金

《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时南宋政权建立已有60 年的历史。南宋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仍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然而南宋天子主张妥协退让,投降派在朝廷中占上风,从国势和兵力看,南宋没有收复中原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们的内心世界都相当压抑和激愤,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他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压抑和激愤的,《书愤》一诗便是这种压抑和激愤的必然产物了。

《书愤》中“愤”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这与诗人的人格品质、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愤”之一——尊严和人格的被侮辱感。皇帝既是一个人,更是一个象征和代表,象征着中原汉民族的最高尊严,也代表着中原汉民族的最大利益。北宋末年,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国虏禁囚辱而死,这实际上严重的侮辱了中原汉族的群体尊严和汉族文人的个体人格,使南宋有志文人的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激愤难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愤和压抑感充满了南宋文人的内心世界。

“分”之二——民族利益的被侵犯感。中原大地是块沃土,地处地球的北半球,属于温带气候区,江河流域,土肥水丰,“随便几粒种子入土便会开花结果,长出谷物”,这也是中华文明自原人阶段起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原是最好的农耕区,“华夏”即“开花”“发芽”之意,即农耕文明的最好见证。北方金国的少数民族屡屡侵犯中原,其目的实质上是抢夺中原农耕区,这对于中原汉族的生存区域和生存依据构成了威胁和侵犯。失掉中原农业区的南宋汉族文人们,内心自然充满着仇恨、压抑、激愤和 痛苦。

“愤”之三——家园故土沦丧的漂泊感。中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文化长期的中心,中原汉民族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游荡侵扰”,而是在中原大地安居乐业,视中原故土为“社”——把地尊敬为土神,“稽”——把农作物尊崇为谷神,这片大地上埋葬着汉族人的祖先,也寄托着汉族人的未来。中原是汉民族最稳定、最长期、最深情的家。丢失这个故土家园的汉族文人们一定是异常悲愤的。

“愤”之四——收复中原的复仇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其说建功立业,倒不如说复仇。政权的更迭必然是血流成河的,而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驱逐出某一地理区域,更是惨不忍睹的。多少英雄落难!多少尸骨难收!时过60多年的南宋文人武将们之所以激愤难平,是因为民族仇恨难消。

“愤”之五——无力收复中原的无奈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那么,南宋有没有能力收复中原呢?今天看来,实际上南宋从国力和军事上没有将金少数民族政权驱逐出中原的绝对优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实陆游在羡慕诸葛亮北伐的同时,更深刻的流露着无法收复中原的无奈情绪。

“愤”之五——南宋朝廷中主战派居下风的压抑感。天子主和,外交软弱,南宋朝廷自始至终被笼罩在妥协退让的氛围之中,没有收复中原的大气候。作为南宋的有志文人和为数不多的势单力薄的主战派将领们,感到十分压抑和激愤。

《书愤》的主旨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愤”之情是诗人的进步、责任、高尚,以及那个扭曲的时代决定的。

杨文明

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杨文明

关键词:《书愤》 主旨  南宋与金

《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时南宋政权建立已有60 年的历史。南宋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仍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然而南宋天子主张妥协退让,投降派在朝廷中占上风,从国势和兵力看,南宋没有收复中原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们的内心世界都相当压抑和激愤,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他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压抑和激愤的,《书愤》一诗便是这种压抑和激愤的必然产物了。

《书愤》中“愤”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这与诗人的人格品质、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愤”之一——尊严和人格的被侮辱感。皇帝既是一个人,更是一个象征和代表,象征着中原汉民族的最高尊严,也代表着中原汉民族的最大利益。北宋末年,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国虏禁囚辱而死,这实际上严重的侮辱了中原汉族的群体尊严和汉族文人的个体人格,使南宋有志文人的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激愤难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愤和压抑感充满了南宋文人的内心世界。

“分”之二——民族利益的被侵犯感。中原大地是块沃土,地处地球的北半球,属于温带气候区,江河流域,土肥水丰,“随便几粒种子入土便会开花结果,长出谷物”,这也是中华文明自原人阶段起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原是最好的农耕区,“华夏”即“开花”“发芽”之意,即农耕文明的最好见证。北方金国的少数民族屡屡侵犯中原,其目的实质上是抢夺中原农耕区,这对于中原汉族的生存区域和生存依据构成了威胁和侵犯。失掉中原农业区的南宋汉族文人们,内心自然充满着仇恨、压抑、激愤和 痛苦。

“愤”之三——家园故土沦丧的漂泊感。中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文化长期的中心,中原汉民族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游荡侵扰”,而是在中原大地安居乐业,视中原故土为“社”——把地尊敬为土神,“稽”——把农作物尊崇为谷神,这片大地上埋葬着汉族人的祖先,也寄托着汉族人的未来。中原是汉民族最稳定、最长期、最深情的家。丢失这个故土家园的汉族文人们一定是异常悲愤的。

“愤”之四——收复中原的复仇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其说建功立业,倒不如说复仇。政权的更迭必然是血流成河的,而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驱逐出某一地理区域,更是惨不忍睹的。多少英雄落难!多少尸骨难收!时过60多年的南宋文人武将们之所以激愤难平,是因为民族仇恨难消。

“愤”之五——无力收复中原的无奈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那么,南宋有没有能力收复中原呢?今天看来,实际上南宋从国力和军事上没有将金少数民族政权驱逐出中原的绝对优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实陆游在羡慕诸葛亮北伐的同时,更深刻的流露着无法收复中原的无奈情绪。

“愤”之五——南宋朝廷中主战派居下风的压抑感。天子主和,外交软弱,南宋朝廷自始至终被笼罩在妥协退让的氛围之中,没有收复中原的大气候。作为南宋的有志文人和为数不多的势单力薄的主战派将领们,感到十分压抑和激愤。

《书愤》的主旨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愤”之情是诗人的进步、责任、高尚,以及那个扭曲的时代决定的。

杨文明


    相关文章

    [上海八年级语文]古诗文梳理

    上海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面对逆境 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儒家代表之一. 2. 主旨:中心论点: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优裕的环境能消 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 3. ...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疏通情节,理顺结构: (2)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3)积累本课重点文言知识. [导读材料] 1.背景: 在东汉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 ...

    诗歌鉴赏术语整理

    诗歌鉴赏术语 一.评价主旨类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意境多种多样,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悲壮苍凉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幽美恬静如"花落家童未扫, ...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研究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精品优质公开]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研究·第4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3. 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 ...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三年级 <弟子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 ...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结尾段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结尾段的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或照应题目.开头,或拓宽内容,或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或兼而有之. 典例一: <遥远的炊烟>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 ...

    病起书怀⑴

    病起书怀(陆游七言律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⑴病起:病愈. 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 ⑶孤臣:孤立无助 ...

    高考理解性默写.

    <孔子语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术语)

    一.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近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近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