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谈怎样提高化学成绩

本文作者是我的朋友刘英迪,曾经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本科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后被美国加州大学化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她学习化学的体会。 化学就是一种东西加上另一种东西,砰的一声变成一种新东西。小的时候,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对我如是说。那时候,我就觉得化学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么?化学化学,变化的学问。闭上眼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洁白的雪,漆黑的碳,这一切的一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是的,化学离我们不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发现一个化学的苍穹,那里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提起化学来,有许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重点中学的同学,常常感到头疼,说它不好学,有的还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从一个侧面说明,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和数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不同。的确是这样,学数学、物理,主要是理解好基本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等,在掌握好这些基本的东东后,就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建立的思想,并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而化学则不同,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面的学科,必然叙述性的文字就比较多。此外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很强,实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化学不同于学数学、物理。

我自己在学习化学时,体会到要学好化学,首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要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生活中的涂料、食品、药物、日常用品,没有一个能跟化学脱离关系的。了解了这些,学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上好多东西其实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的。谈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用来照明用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就使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可以“变成”其他物质的。当书中又提到铁生锈时,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铁为什么会生锈?锈是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使我们在学习时有兴趣,学得就比较扎实。

其次,我体会到要学好化学,必须狠抓基础。有许多同学对抓基础很不重视。认为基础的东西只要知道了懂了就行了。但我切身体会到,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抓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升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奥赛选拔赛,并且被选在化学竞赛班里面培训。当时,课程很紧,3天讲一个部分,不到一个月就讲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完大学化学的全部课程。培训班采用自然淘汰的体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原来80多人的班级越来越小,到我们高三竞赛的时候,班里只剩10多个人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抓基础,理解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化学,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注意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对各个定律定理也只是知道它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使我在做题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讲一道题目,我就会一道题目。当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只有束手无策。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两块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们搞混,遇到题目根本不知道应该按照哪种类型来入手去做,只会做老师教过的几个有明确特点的题型,当遇到变一点样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题意去解题。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先不急于做题,而是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

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 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

2. 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

3. 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

以上说的是类比记忆的几种方法,下面谈谈联想记忆的方法。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

1. 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 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 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 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

5. 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 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

7. 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8. 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 除氦外,纵行中,每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但电子层数不同。

2. 横行中,每组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 纵行中,核电荷数为2、10、18一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他们是稀有气体。

4. 第二、第三行都是从活泼的金属元素开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转化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最后一种都是稀有气体。

我觉得,经过我上面介绍的几个方法,还是可以把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牢靠的。在考试复习阶段,我不是很赞同搞题海战术,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做很多的练习。即使老师给的题目,我在高三复习的阶段也是适当做一些而不是全都做完。不论在什么时候的复习,都应该以把握基本知识为最大的目标。高三复习的时候,我把三册课本首先全部看了一遍,然后对重要的部分又看了两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用太多其他的资料,对学校发的题目,只是适当做一部分。但由于基础的东西抓得牢,而高考又是以“注重基础,检验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能力”为指导思想,所以在高考和考前的屡次模拟考和月考中,我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题目,因此化学也成为我高考时最拿手、最能得分的科目。因此,我觉得自己学习化学最得益于在高一的时候注意到了基础的重要性,然后在后面几年的学习中,找到了门路。

我最后谈一下,学化学要重视实验。因为中学化学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它的每一个知识都是从千百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我无论是观察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实验。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而且也要注意实验装置,要在头脑中问一下,这样设计

的根据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觉得只有像这样抱着科学的态度,多想想,不迷信,观察演示实验才会有帮助。在做分组实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认真做,要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由于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加强记忆,记忆要讲究方法,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法,都是很有帮助的。而针对于实验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做过的相关实验现象来帮助记忆。Cu+2H2SO4(浓)=CuSO4+2H2O+SO2这个化学方程式,是由Cu+2H2SO4(浓)=CuO+H2O+SO2和CuO+H2SO4=CuSO4+H2O两个方程式合并起来的。我们在做实验时,就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记忆。当硫酸量较少时,或者在反应的开始阶段,出现黑色物质,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知道,由Cu 与硫酸反应,黑色物质只能是氧化铜,气体为二氧化硫,当有加入硫酸或者硫酸过量的时候,溶液又变成了蓝绿色,可以知道又生成了硫酸铜,这样就可以把这两个方程式都记住了。当把这两个式子合并的时候,其实就像数学算式相加一样,就得到了Cu+2H2SO4(浓)=CuSO4+2H2O+SO2。所以说要做好实验,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也容易使得记忆有效果。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上面所谈的都是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能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可能对一些人不适用。我认为,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兼收并蓄,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但一定要适合自己),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化学这种文理特点均有的学科,一定要把握其特点,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本文作者是我的朋友刘英迪,曾经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本科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后被美国加州大学化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她学习化学的体会。 化学就是一种东西加上另一种东西,砰的一声变成一种新东西。小的时候,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对我如是说。那时候,我就觉得化学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么?化学化学,变化的学问。闭上眼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洁白的雪,漆黑的碳,这一切的一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是的,化学离我们不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发现一个化学的苍穹,那里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提起化学来,有许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重点中学的同学,常常感到头疼,说它不好学,有的还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从一个侧面说明,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和数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不同。的确是这样,学数学、物理,主要是理解好基本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等,在掌握好这些基本的东东后,就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建立的思想,并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而化学则不同,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面的学科,必然叙述性的文字就比较多。此外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很强,实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化学不同于学数学、物理。

我自己在学习化学时,体会到要学好化学,首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要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生活中的涂料、食品、药物、日常用品,没有一个能跟化学脱离关系的。了解了这些,学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上好多东西其实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的。谈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用来照明用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就使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可以“变成”其他物质的。当书中又提到铁生锈时,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铁为什么会生锈?锈是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使我们在学习时有兴趣,学得就比较扎实。

其次,我体会到要学好化学,必须狠抓基础。有许多同学对抓基础很不重视。认为基础的东西只要知道了懂了就行了。但我切身体会到,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抓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升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奥赛选拔赛,并且被选在化学竞赛班里面培训。当时,课程很紧,3天讲一个部分,不到一个月就讲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完大学化学的全部课程。培训班采用自然淘汰的体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原来80多人的班级越来越小,到我们高三竞赛的时候,班里只剩10多个人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抓基础,理解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化学,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注意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对各个定律定理也只是知道它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使我在做题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讲一道题目,我就会一道题目。当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只有束手无策。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两块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们搞混,遇到题目根本不知道应该按照哪种类型来入手去做,只会做老师教过的几个有明确特点的题型,当遇到变一点样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题意去解题。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先不急于做题,而是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

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 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

2. 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

3. 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

以上说的是类比记忆的几种方法,下面谈谈联想记忆的方法。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

1. 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 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 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 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

5. 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 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

7. 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

8. 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 除氦外,纵行中,每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但电子层数不同。

2. 横行中,每组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 纵行中,核电荷数为2、10、18一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他们是稀有气体。

4. 第二、第三行都是从活泼的金属元素开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转化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最后一种都是稀有气体。

我觉得,经过我上面介绍的几个方法,还是可以把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牢靠的。在考试复习阶段,我不是很赞同搞题海战术,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做很多的练习。即使老师给的题目,我在高三复习的阶段也是适当做一些而不是全都做完。不论在什么时候的复习,都应该以把握基本知识为最大的目标。高三复习的时候,我把三册课本首先全部看了一遍,然后对重要的部分又看了两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用太多其他的资料,对学校发的题目,只是适当做一部分。但由于基础的东西抓得牢,而高考又是以“注重基础,检验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能力”为指导思想,所以在高考和考前的屡次模拟考和月考中,我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题目,因此化学也成为我高考时最拿手、最能得分的科目。因此,我觉得自己学习化学最得益于在高一的时候注意到了基础的重要性,然后在后面几年的学习中,找到了门路。

我最后谈一下,学化学要重视实验。因为中学化学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它的每一个知识都是从千百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我无论是观察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实验。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而且也要注意实验装置,要在头脑中问一下,这样设计

的根据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觉得只有像这样抱着科学的态度,多想想,不迷信,观察演示实验才会有帮助。在做分组实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认真做,要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由于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加强记忆,记忆要讲究方法,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法,都是很有帮助的。而针对于实验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做过的相关实验现象来帮助记忆。Cu+2H2SO4(浓)=CuSO4+2H2O+SO2这个化学方程式,是由Cu+2H2SO4(浓)=CuO+H2O+SO2和CuO+H2SO4=CuSO4+H2O两个方程式合并起来的。我们在做实验时,就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记忆。当硫酸量较少时,或者在反应的开始阶段,出现黑色物质,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知道,由Cu 与硫酸反应,黑色物质只能是氧化铜,气体为二氧化硫,当有加入硫酸或者硫酸过量的时候,溶液又变成了蓝绿色,可以知道又生成了硫酸铜,这样就可以把这两个方程式都记住了。当把这两个式子合并的时候,其实就像数学算式相加一样,就得到了Cu+2H2SO4(浓)=CuSO4+2H2O+SO2。所以说要做好实验,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也容易使得记忆有效果。 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上面所谈的都是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能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可能对一些人不适用。我认为,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兼收并蓄,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但一定要适合自己),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化学这种文理特点均有的学科,一定要把握其特点,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2100年全国各地高考状元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北京: 理科头名:梁思齐 北京理科第一名为人大附中的梁思齐,697分.加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获得的20分加分,他的总分是717分.梁思齐此前已经被保送北大化学学院,但同时也报了港校.他说自己平 ...

    校长在高考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对待高考的态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战略上藐视 战略上藐视,就是要正确认识高考,有一个好心态,处理好高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考是一次全国性的测验,是选拔性考试,只要按平时水平发挥,就会有相应的 ...

    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梳理我省10年来中高考[微博]30多名状元的好习惯 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 ...

    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当前位置:>学习>学习方法>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6-04-05编辑:贵凤 手机版 每年的状元们都会分享自己的手记学习方法,他们成功的共性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大家 ...

    来自北大部分清华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来自北大部分清华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李瑶(661分,长治市理科状元,北京大学): 一.课本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阶段,特别高三复习阶段,要注重基础,反复研读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每看一遍课本,都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收获. 二.要养成良好的 ...

    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学霸英语错题集_2014高考状元笔记

    北师大二附理科学霸高中数学笔记05_2014高考状元笔记 北师大二附理科学霸高中数学笔记05_2014高考状元笔记. 紫曦唯幂1  公开  14-08-09 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学霸化学错题集_2014高考状元笔记 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学霸化学错题 ...

    李晓鹏系统学习方法绝密公开

    李晓鹏系统学习方法; 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 一.记住:时间并不重要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

    高考状元高三生活经验谈

    高考状元高三生活经验谈 傅必振:对我来说,印象比小常更模糊,因为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03年这个时候刚刚学完高中知识,准备进入暑假. 因为我们暑假是要补课的,所以就开始复习这些东西了.作为一个刚进入高三的学生来说,对于未来是非常迷茫的.因为我 ...

    2012四川理科高考状元

    2012四川理科高考状元:仗义才女最重细节(图)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2-06-23 10:59:21 高蕊馨与父母合照. 她 高中三年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列 入选清华"领军计划",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