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金牌数第一名和足球世界杯第一名谁在体坛更有影响力?

【farmer3fist的回答(482票)】: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首战哥斯达黎加,为了阻止学生逃学看球,学校提前3天开始早中晚由教务处主任轮流广播禁止上学期间看世界杯以及处罚条例。

然而到了中国队比赛日那天,该来的还是来了,学生们无视处罚,无视禁止,公然踩雷,根据目测,整个学校逃走了将近一半的学生。为了挽回面子,学校只能被迫广播“为了支持中国队比赛,学校破例放一天假,但仅限第一场对哥斯达黎加的比赛”。

那还只是对哥斯达黎加,对巴西和土耳其逃走了更多的学生,学校也只能无奈地睁只眼闭只眼,既不鼓励也不处罚。很多老师也趁这个机会赶紧回家看世界杯去了。

以上这个例子我能说,世界杯把奥运会秒得渣都不剩么,因为奥运会期间,该干嘛干嘛,没骚动没暴乱,秩序井然。。

好吧,我说的奥运是指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9月开始10月结束的,所以正好是上课期间。是我高中唯一经历过一次的奥运,后面几届确实都是暑假了没错。

----------------------

评论里有网友质疑说为什么明明是晚上踢巴西和土耳其还要逃课,来解释一下。因为我们那边高中都要上晚自习的,周一上到周六,所以不逃课没法看。其实当时大家对中国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可惜中国队不太争气,踢巴西和土耳其场面上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比分太难看了,好在还有0:8的沙特垫底 。。。

==============

来说个欧洲杯的。大学期间,宿舍一向11点半断电。那年是04年,欧洲杯的比赛是在葡萄牙举行,比赛时间通常在凌晨。有一天比赛,记得是法国对英格兰,像往常一样,舍监准时在11点半拉断了电闸。

紧接着5秒钟后,我们整个宿舍楼爆发出了排山倒海般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声。“舍管尼玛逼,来电,来电。。。。”请自行脑补圆月弯刀中那几个虾兵蟹将说古天乐长相平平时b站弹幕爆发的情景。。。那声音震耳欲聋,迅速引发了对面几栋宿舍楼的响应,整个校园都是叫来电的。在这种压力下,可能舍管连请示领导的时间都没有了,5分钟后就拉开了电闸,然后来电的那一刹那,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都回去看球了。

尼玛,到底人类是有多爱看足球!!!

---

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 - -!

【夫西地酸的回答(126票)】:

02年世界杯,我上小学,中国踢哥斯达黎加是首秀,正是上课时间,老师没有上课,而是打开教室里的电视,跟一群毛头孩子一起看比赛。老师特地嘱咐我们不要出声,免得让别的班同学知道。结果中国队失球时,全教学楼都是丧气的呼喊声。哈哈。看来大家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因为那届世界杯是在中国的邻国举办,很多比赛的时间恰好都是晚上饭点过后。每当有比赛,市区百货大楼广场上的大屏幕就会直播比赛,广场上全是人,不少小孩被父亲扛在肩上看比赛。我记得阿根廷踢英格兰那一场,贝克汉姆罚入复仇的点球后,全广场瞬间沸腾了。

很多人对韩国路人转黑也是那一年,最星光璀璨的意大利和最优雅的西班牙被韩国用为人不耻的方式淘汰。很多人80后90后有了今生唯一挚爱的球星是那一年——罗纳尔多,克洛泽,卡恩。那一年决赛过后,大街上好多留着罗纳尔多茶壶盖发型的小朋友。

这都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突然觉得自己真是老了啊。

【李暘的回答(3334票)】:

当然是足球世界杯夺冠。无论体坛内还是体坛外,都是世界杯夺冠影响力更大。

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天安门广场可没有大规模的热爱体育的群众自发游行庆祝。

就算只是世界杯出线,在民众当中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奥运会金牌数第一。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经历过国足世界杯夺冠(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吧),所以只能说一下经历世界杯出线。那是我亲身的经历。

2001年10月7日的“出线日”,我和三个舍友(其中一个还是我的同事)在宿舍看完了国足主场1:0胜阿曼的比赛,第一个念头就是:

“去天安门,打车也要去。”

我们当时没经验,打车说直接到天安门,司机师傅一听就笑了,说到不了,现在已经人山人海了,你们赶时间的话,去五棵松坐地铁吧,然后到了五棵松,坐一号线地铁到了王府井站。

在五棵松站开始,无数兴奋的球迷挤在地铁里,就跟现在——你没看错,就是现在,不是2001年——早八点的上班高峰一样。

其中有很多女士和孩子,也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孩子肯定不太明白大人为什么高兴,但几乎所有大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超过承受能力的欣喜。

不知道是谁,在到了万寿路站的时候,突然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几乎车厢里所有的人都开始唱起来。

这种重大游行时刻,在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根本不让下车的,只能坐到王府井站下车,不过无所谓,一到站,大家蜂拥着出地铁,然后就看到无数的人,欢呼着往出站口走。他们大喊着:“中国队,牛×!”但同时也非常遵守秩序。

出了王府井站的C口,一眼望过去都是人,每个人都兴高采烈。人行道上是人,自行车道上也是人,主干道上的汽车都走不动,估计也不愿意走吧,毫无节制地鸣着喇叭,还有人从车窗里探出半个身子,大喊:“我们出线了!”

在自行车道的虚线上,平均五到六米就有两名警察,“个别地方”还是三名。上了年纪的神情非常紧张,但更多都是露着笑容的。不少年轻的后生比上了年纪的还紧张——他们特别怕出现不可预知的意外。

在天安门东站的北出口(没记错应该是B口),往西(也就是天安门方向)走不到三米,就看到七八条汉子,有些头上绑着头巾,有些拿着国旗,坐在北出口旁边的马路牙子上痛哭。有一面抽烟一面哭的,有抱头痛哭的,也有一面朝天磕头一面哭的,还有的咧着嘴笑,却笑不出来,最后变成了哭声。

当时人流汹涌,但是所有人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都会立刻让出一片地方来。还有人非常友善地去拍拍他们的肩膀,抱一抱他们。

“我说哥几个!出线了,今天该高兴!”有人去安慰。

“是高兴啊!我就是高兴到忍不住啊!”其中一条汉子一面哭一面回应。

走到地下过街道——过去就是天安门广场——过去以后,一群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吹着喇叭跑过来,有节奏地大喊:“中国队,牛×!”

一路上如果只是正常对话的声调,根本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也听不到旁边人在说什么,要凑近对方耳朵才能听见。

在广场里,你能看到的人,10个有8个和疯了一样,挥舞国旗,放肆大喊,喊到最后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什么了。当时有相机的人才是真幸福,啪啪啪地合影。不过合影貌似也没什么×用,人挤人到什么程度,你拿着相机拍照,身体每一秒钟都有可能被旁边的人碰到;被拍摄的人根本就没有地方摆造型,身前身后随时会出现不知道是谁的欢呼群众。36张胶卷能有一张拍得好的就不错了。

我手头有个理光的傻瓜相机,但因为是晚上,没有地方买胶卷,事先也没做好心理准备,只知道“今天不加班,绝对不加”。

激情的庆祝也有带有温情的一面,这一幕我没看到,是我一个朋友说的。我们事先说好,要是被人流冲散,一定要在10点半之前到天安门西站的南出口互相等候,坐不上地铁好歹也能一起打车回去。结果一进广场,立刻身不由己,几个照面之后身边就都是别人了。

我那朋友看到有小孩被父母抱着,大声哭喊着“饿了”,但人已经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短时间内根本就很难走出去。就算你能走出去,也搞不到吃的,前门大栅栏一带的饭馆早就被挤爆了。不过立刻就有女球迷挤过来,拿出随身带的面包蛋糕递给这孩子的父母,大声说“吃!能吃多少吃多少!阿姨请客!”另外,还有人围过来给水给煮鸡蛋的。

欢庆场面其实就是竭嘶底里地欢呼大叫,国人好歹还是比较传统的,没热情到见人就亲吻的程度,至少我的视野里没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也被人抱了几十次,这一点都不夸张。

各种革命歌曲唱了一次又一次,一面唱一面哭的到处都是。特别是“歌唱我们心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全身起鸡皮疙瘩。

我们算是幸运的,到得早,后来才知道赶来天安门的人越来越多,东起建国门,西到礼士路,绝对是水泄不通。为了安全起见,行人都不让原地停留了,只能双向走动,更不用说进天安门广场。4年以后,看了《足球之夜》的纪录片《出线日》,才明白那天晚上,去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的人数前前后后多达50万。

我们从王府井向西走,一直走到礼士路,才下的地铁,坐回五棵松,又打车回的宿舍。机动车道也是在二环复兴门开始,才慢慢能走通的。

当时坐的还是1.2元的夏利,往世纪城方向返程的时候,司机师傅说没吃饭,我们立刻说“一起一起,我们请客”,结果司机师傅说“拉完了这趟就回家,家里四邻五舍二十几个等着,下了饺子,备了小二(红星二锅头)”,就不掺和我们这桌了。

至于这次出线,在体坛内多有影响力,去看2005年10月6日那期的《足球之夜》,有个纪录片《出线日》,就明白了。

出线日链接:

[足球之夜]出线日:我们出线了!

[足球之夜]追忆十年——出线之路的点滴

在第二个链接的下方,有很多出线日的短片剪辑,可以一个一个点击来看。

【沈晓波的回答(378票)】:

亮明个人观点:世界杯冠军的影响力远大于奥运会奖牌榜第一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三个问题:单项运动足球与奥运项目加起来哪个影响力大;世界杯与奥运会哪个影响力大;对于世界杯,冠军有多大影响力,而对于奥运会,奖牌榜第一,又有多大影响力。

- 前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说。

奥运会及世界杯的有如今巨大的影响力,其实都是IOC和FIFA营销的成果,区别在于,奥运会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营销爆点,而世界杯,是FIFA以这个赛事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足球全体系的营销闭环。

先列举一些现象:相比奥运会,更多人愿意为看世界杯付出代价,比如熬夜、迟到、请假、辞职、翻墙出学校等等,想尽一切办法看球,如果看不到急得扎耳挠腮,睡不着觉,而看奥运会,更多的是图一个高兴。因此衍生出世界杯病的说法,但甚少有提到奥运会病。

世界杯期间,很容易碰到穿着各国队服的人,世界杯后,表现出色的球队队服会出现在无数个野球场上,呈现到处是「小世界杯」的景象,而比较少看到人穿着奥运相关或者是自己支持的奥运队的服装(在中国北京奥运会是特例)。

世界杯正赛只有32个国家,关注度却覆盖全球,像小组赛里加纳、科特迪瓦、斯洛文尼亚等平时存在感很弱的国家的比赛,也会有不少观众,进入淘汰赛后对于球迷来说更是每场必看;而在奥运会,不论是观众,还是媒体,几乎所有的焦点都在本国队伍,只有百米飞人大战等少数比赛才能吸引大量无利益相关的观众。范尼凯克提升了400米世界纪录0.15秒的战绩,足够石破天惊,但在各门户网站的位置,并不显著,在知乎,也没有多少人讨论,男排决赛这种重头戏,必须点进排球的子项目,往下滚几屏才能看到寥寥数条报道,知乎上更是无人关注,说白了,奥运会大部分关注点是民族情怀,真正关注赛事价值的并不多。

世界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世界杯结束,有很多新的观众转化为球迷继续关注各种足球赛事;奥运会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但大部分奥运会结束就各找各妈了,从普通观众转化为各个单项赛事的爱好者概率不高。

世界杯的预选赛阶段,已经是高关注度赛事,欧文当年拿金球奖,世预赛对德国的帽子戏法有很高的加成作用;奥运会的预选赛关注度很低,焦点都在16天的正赛。

世界杯的参赛队中,有相当多的球迷可以认全巴德意西英法等强队大名单所有成员及弱队的部分球员,在世界杯期间,新的观众很容易在身边找到一些可以从战术、球员特点,到球队典故、球员八卦进行比较深入科普的老球迷,而奥运会,大多观众对比赛、对运动员的了解比较少,看比赛基本依赖解说的科普。

资本是影响力的风向标,资本的风向,就是对各项影响力考量的综合评定,反过来资本投入之后又会放大这个影响力。资本对足球的关注度、投入就不用具体说了,现在中国的资本席卷五大联赛,足球周边创业的团队拿到风投的也数不过来。

…………

说这些现象,世界杯对文化领域的入侵是全面的,品牌忠诚度极高,而奥运会的影响力局限于自身。世界杯更多的是依靠运动本身来吸引观众,奥运会,更多依赖的是政治正确、民族情节等象征意义加成。

造成转化率、品牌忠诚度差距的原因,在于IOC和FIFA运营方式的差别,奥运会是一个独立爆点,而FIFA以世界杯为流量入口,把足球打造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大闭环,还撬动了多个产业,从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

用张图简略示意一下这个闭环

可以看出,世界杯为职业赛事提供了流量,反过来俱乐部赛事又对导入的流量进行强化教育,这个循环越滚越强大,产业化、规模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作为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运动,联赛才是基础,俱乐部的技战术水平高于国家队比赛也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世界杯作为这个体系中的流量入口功能不可替代,没有世界杯,俱乐部赛事也很难有今天的高度。

世界杯也好,奥运会也好,他们都是商业产品,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执掌人对产品的打磨,及后续对产品的运营。而为什么FIFA通过世界杯,把足球整成了世界第一运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IOC却做不到?

第一、足球运动自身的魅力,这个具体不多说,要想成功,首先得产品底子好。

第二、FIFA在自身资源不弱于IOC的情况下,却只需要集中资源运营一项赛事,受众精准,相比之下奥运会的焦点非常分散。

第三、IOC与FIFA的性质不同,奥运会与世界杯性质也不同,这一项重点说。

和国内体育总局与各管理中心的上下级关系不同,IOC与单项协会并无归属关系。IOC只是一个组织协调机构,对单项的管理权,都在单项协会手上,即使是在IOC旗下的赛事,例如奥运会,IOC虽有管辖权,但大多数情况赛事的判罚、仲裁,运动员的禁赛、处罚等等还是由单项协会决定。

相比之下,FIFA可以说是体育界最有实权的权力机构,从规则制订、执法到发展规划、利益分配,FIFA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大一统,这对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决定性的。

统一游戏规则,全球范围交流畅通,利益上雨露均沾,取得好成绩的给及重奖,成绩不佳的弱国,也给予扶持。拿2014年世界杯来说,只要报名参加预选赛,就可以获得75万美元奖金,进入32强,有800万美元的奖金,夺冠3500万美元。而俱乐部如果有球员参加世界杯,FIFA也会发放相当数额的奖金。实际上,并不是单项协会就一定可以如此强势,最典型的FIBA与NBA的规则就不同,FIBA世界杯的影响力,也不符篮球职业化的发达程度,而橄榄球更是分裂成多个流派。

两相对比,IOC只能针对奥运会进行营销,无力整合上下游资源,而FIFA则是全球足球界一盘棋,打磨产品、整体运营、分享利益、推动发展。

具体到赛事上,奥运会是类似于淘宝网的综合平台,无自有产品,世界杯则相当于Apple的旗舰店。对奥运会来说,致命的是几个顶级品牌(高度职业化的单项),放在自己平台上的产品要么是阉割版,要么干脆不参加。例如足球、篮球、网球、拳击几个单项,都不是顶级赛事。

成功的赛事,火爆的运动,都少不了商业天才的运作,没有尤伯罗斯和阿维兰热这样的商业天才,奥运会和世界杯也达不到今天的兴盛,两大赛事,都是营销的典范。但是尤伯罗斯只是一届奥组委主席,阿维兰热却执掌FIFA数十年。

- 现在说说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奖牌榜第一,在赛事内部,有多大影响力。

世界杯冠军,毫无疑问是世界足坛的最高荣誉,是众星捧月的王者,是当届赛事的最大赢家;但奖牌榜的座次就不是这样了。

而奖牌榜的排名呢?这并不是一个官方荣誉,IOC官方也不会发布奖牌榜,实际上奖牌榜、金牌榜都是由媒体、民间自发进行的数据统计。

奖牌榜上总数漂亮,还得分析它的数据构成。奥运会有28个大项,306块金牌,每个赛事,每块金牌的影响力并不相同。奥组委官方,把28个大项分为五档做为分红依据,如果奖牌都分布在四档五档赛事,单纯数量多,影响力未必大,数量少,也未必影响力小。在同一个大项下,小项的影响力也不均等;除了赛事本身,运动员自身的战绩带来的影响力也不同。

具体的例子,比如牙买加在本届奥运会获得6金3银2铜,奖牌榜16位,对于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来说算不错,但实际上,这个排位完全低谷了牙买加在奥运会上的影响力,有博尔特这个百年罕见的巨星,以及整体在短跑上的碾压优势,使得牙买加在最近三届奥运会的影响力,至少是前三的水准,如果不是菲尔普斯,说牙买加的风头盖过美国也不为过。再如撑杆跳关注度并不高,前几年因为伊辛巴耶娃的存在,生生被她一个人带成了热门项目。

1936年欧文斯在田径赛场上的壮举,80年过去了影响力犹在,1992年乔丹的那支梦之队,2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但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两届奥运会奖牌榜是怎么排的。再过几十年,刘翔会被中国体育史铭记,菲尔普斯和博尔特,他们的光芒一定还是万分闪耀,再或者,回忆起女排2004年和今年夺冠历程,必然也是荡气回,热血沸腾,但到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也不会准确得数清过往奥运会的奖牌榜。

综上,对数据、排行的热衷是人的天性,但这只是奥运会价值的一个维度,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赛事、运动本事的价值。

【银色子弹的回答(532票)】:

奥运会是和平年代的盛会 但世界杯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冯浩然的回答(3票)】:

很多知友提到,「奥运金牌榜第一美国在体育世界的影响力超过世界杯冠军德国,因此奥运金牌榜第一的影响力超过世界杯冠军」。个人觉得如此逻辑推定有些不妥,因为奥运金牌第一更多是美国在体育世界地位和影响力的彰显,是应然的结果,有一定的体坛地位巩固和影响力提升作用,但并非得了金牌榜第一,美国才有了这般地位和影响力。

这个问题太过宏大,因为缺乏数据支撑,所以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世界杯和奥运会在体坛的影响力是比较接近的,它们之间的差距要小于和第三大体育赛事间的差距。

奥运会在体坛之外的影响力,包括政治、文化、社会、辐射群体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要高于单一赛事性质的世界杯。

「世界杯冠军」之于「世界杯」的影响力占比,要高于「奥运金牌榜第一」之于「奥运会」的影响力占比。

「世界杯冠军」和「奥运金牌榜第一」在体坛影响力的高低,见仁见智吧,个人倾向于「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略高一线。

对于大国而言,综合国力、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等会大幅提振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经过国家资源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后,奥运会的成绩提升效果要显著好于世界杯,换言之,奥运会的成绩提升难度要显著低于世界杯。

对比近几届的奥运会金牌榜和世界杯的前列国家可以看到,从期望到结果,「奥运会金牌榜第一」有着更高的应然之理,而世界杯冠军有着更高的变数。赛事的不可预测性有助于增添魅力和提升激情。

奥运会有着深刻的国家主体背景和政治层面的综合国力比拼意味,受众有着极高的本国归属感和依附感,所以「奥运金牌榜第一」的体坛影响力主要集中于也限于本国国内。而世界杯相对来说更接近体育的本质,虽然也有着很高的国家象征意义,但还有着超越国度、肤色和文化的特殊魅力,「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突出的影响力。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电视转播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赛事商业推广和体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杯在辐射群体和体坛影响力方面的提升空间,应当要好于焦点过度分散的奥运会。

足球球迷容易高估「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而非足球迷则较易低估「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这是正常且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类现象也通行于各类事务的价值判断。

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程度,也已经足够说明足球这项运动超凡的影响力了。

【王大二的回答(25票)】:

别说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就是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甚至都拿了,也就是一句“我靠,真TM牛逼”;你再让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出个线试试?反正进12强赛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不止我一个。

【十号胖狐狸的回答(10票)】:

当然是世界杯影响力更大。

奥运会毫无悬念,美国已经预定了2020和2024的第一。

但是2018世界杯?说不定英格兰夺冠了呢?!

【东尼大根的回答(20票)】:

我跟你讲,你现在把基督山炸了,对巴西人的伤害都不一定比得上那场 1:7 ,奥运会算个什么鲷东西呀。

【黄伟hao的回答(81票)】:

我对奥运会唯一的不满就是它占着本该放英超的体育台了。

原文地址:知乎

【farmer3fist的回答(482票)】: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首战哥斯达黎加,为了阻止学生逃学看球,学校提前3天开始早中晚由教务处主任轮流广播禁止上学期间看世界杯以及处罚条例。

然而到了中国队比赛日那天,该来的还是来了,学生们无视处罚,无视禁止,公然踩雷,根据目测,整个学校逃走了将近一半的学生。为了挽回面子,学校只能被迫广播“为了支持中国队比赛,学校破例放一天假,但仅限第一场对哥斯达黎加的比赛”。

那还只是对哥斯达黎加,对巴西和土耳其逃走了更多的学生,学校也只能无奈地睁只眼闭只眼,既不鼓励也不处罚。很多老师也趁这个机会赶紧回家看世界杯去了。

以上这个例子我能说,世界杯把奥运会秒得渣都不剩么,因为奥运会期间,该干嘛干嘛,没骚动没暴乱,秩序井然。。

好吧,我说的奥运是指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9月开始10月结束的,所以正好是上课期间。是我高中唯一经历过一次的奥运,后面几届确实都是暑假了没错。

----------------------

评论里有网友质疑说为什么明明是晚上踢巴西和土耳其还要逃课,来解释一下。因为我们那边高中都要上晚自习的,周一上到周六,所以不逃课没法看。其实当时大家对中国还是充满了希望的。。可惜中国队不太争气,踢巴西和土耳其场面上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比分太难看了,好在还有0:8的沙特垫底 。。。

==============

来说个欧洲杯的。大学期间,宿舍一向11点半断电。那年是04年,欧洲杯的比赛是在葡萄牙举行,比赛时间通常在凌晨。有一天比赛,记得是法国对英格兰,像往常一样,舍监准时在11点半拉断了电闸。

紧接着5秒钟后,我们整个宿舍楼爆发出了排山倒海般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声。“舍管尼玛逼,来电,来电。。。。”请自行脑补圆月弯刀中那几个虾兵蟹将说古天乐长相平平时b站弹幕爆发的情景。。。那声音震耳欲聋,迅速引发了对面几栋宿舍楼的响应,整个校园都是叫来电的。在这种压力下,可能舍管连请示领导的时间都没有了,5分钟后就拉开了电闸,然后来电的那一刹那,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都回去看球了。

尼玛,到底人类是有多爱看足球!!!

---

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 - -!

【夫西地酸的回答(126票)】:

02年世界杯,我上小学,中国踢哥斯达黎加是首秀,正是上课时间,老师没有上课,而是打开教室里的电视,跟一群毛头孩子一起看比赛。老师特地嘱咐我们不要出声,免得让别的班同学知道。结果中国队失球时,全教学楼都是丧气的呼喊声。哈哈。看来大家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因为那届世界杯是在中国的邻国举办,很多比赛的时间恰好都是晚上饭点过后。每当有比赛,市区百货大楼广场上的大屏幕就会直播比赛,广场上全是人,不少小孩被父亲扛在肩上看比赛。我记得阿根廷踢英格兰那一场,贝克汉姆罚入复仇的点球后,全广场瞬间沸腾了。

很多人对韩国路人转黑也是那一年,最星光璀璨的意大利和最优雅的西班牙被韩国用为人不耻的方式淘汰。很多人80后90后有了今生唯一挚爱的球星是那一年——罗纳尔多,克洛泽,卡恩。那一年决赛过后,大街上好多留着罗纳尔多茶壶盖发型的小朋友。

这都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突然觉得自己真是老了啊。

【李暘的回答(3334票)】:

当然是足球世界杯夺冠。无论体坛内还是体坛外,都是世界杯夺冠影响力更大。

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天安门广场可没有大规模的热爱体育的群众自发游行庆祝。

就算只是世界杯出线,在民众当中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奥运会金牌数第一。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经历过国足世界杯夺冠(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吧),所以只能说一下经历世界杯出线。那是我亲身的经历。

2001年10月7日的“出线日”,我和三个舍友(其中一个还是我的同事)在宿舍看完了国足主场1:0胜阿曼的比赛,第一个念头就是:

“去天安门,打车也要去。”

我们当时没经验,打车说直接到天安门,司机师傅一听就笑了,说到不了,现在已经人山人海了,你们赶时间的话,去五棵松坐地铁吧,然后到了五棵松,坐一号线地铁到了王府井站。

在五棵松站开始,无数兴奋的球迷挤在地铁里,就跟现在——你没看错,就是现在,不是2001年——早八点的上班高峰一样。

其中有很多女士和孩子,也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孩子肯定不太明白大人为什么高兴,但几乎所有大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超过承受能力的欣喜。

不知道是谁,在到了万寿路站的时候,突然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几乎车厢里所有的人都开始唱起来。

这种重大游行时刻,在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根本不让下车的,只能坐到王府井站下车,不过无所谓,一到站,大家蜂拥着出地铁,然后就看到无数的人,欢呼着往出站口走。他们大喊着:“中国队,牛×!”但同时也非常遵守秩序。

出了王府井站的C口,一眼望过去都是人,每个人都兴高采烈。人行道上是人,自行车道上也是人,主干道上的汽车都走不动,估计也不愿意走吧,毫无节制地鸣着喇叭,还有人从车窗里探出半个身子,大喊:“我们出线了!”

在自行车道的虚线上,平均五到六米就有两名警察,“个别地方”还是三名。上了年纪的神情非常紧张,但更多都是露着笑容的。不少年轻的后生比上了年纪的还紧张——他们特别怕出现不可预知的意外。

在天安门东站的北出口(没记错应该是B口),往西(也就是天安门方向)走不到三米,就看到七八条汉子,有些头上绑着头巾,有些拿着国旗,坐在北出口旁边的马路牙子上痛哭。有一面抽烟一面哭的,有抱头痛哭的,也有一面朝天磕头一面哭的,还有的咧着嘴笑,却笑不出来,最后变成了哭声。

当时人流汹涌,但是所有人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都会立刻让出一片地方来。还有人非常友善地去拍拍他们的肩膀,抱一抱他们。

“我说哥几个!出线了,今天该高兴!”有人去安慰。

“是高兴啊!我就是高兴到忍不住啊!”其中一条汉子一面哭一面回应。

走到地下过街道——过去就是天安门广场——过去以后,一群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吹着喇叭跑过来,有节奏地大喊:“中国队,牛×!”

一路上如果只是正常对话的声调,根本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也听不到旁边人在说什么,要凑近对方耳朵才能听见。

在广场里,你能看到的人,10个有8个和疯了一样,挥舞国旗,放肆大喊,喊到最后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喊什么了。当时有相机的人才是真幸福,啪啪啪地合影。不过合影貌似也没什么×用,人挤人到什么程度,你拿着相机拍照,身体每一秒钟都有可能被旁边的人碰到;被拍摄的人根本就没有地方摆造型,身前身后随时会出现不知道是谁的欢呼群众。36张胶卷能有一张拍得好的就不错了。

我手头有个理光的傻瓜相机,但因为是晚上,没有地方买胶卷,事先也没做好心理准备,只知道“今天不加班,绝对不加”。

激情的庆祝也有带有温情的一面,这一幕我没看到,是我一个朋友说的。我们事先说好,要是被人流冲散,一定要在10点半之前到天安门西站的南出口互相等候,坐不上地铁好歹也能一起打车回去。结果一进广场,立刻身不由己,几个照面之后身边就都是别人了。

我那朋友看到有小孩被父母抱着,大声哭喊着“饿了”,但人已经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短时间内根本就很难走出去。就算你能走出去,也搞不到吃的,前门大栅栏一带的饭馆早就被挤爆了。不过立刻就有女球迷挤过来,拿出随身带的面包蛋糕递给这孩子的父母,大声说“吃!能吃多少吃多少!阿姨请客!”另外,还有人围过来给水给煮鸡蛋的。

欢庆场面其实就是竭嘶底里地欢呼大叫,国人好歹还是比较传统的,没热情到见人就亲吻的程度,至少我的视野里没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也被人抱了几十次,这一点都不夸张。

各种革命歌曲唱了一次又一次,一面唱一面哭的到处都是。特别是“歌唱我们心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全身起鸡皮疙瘩。

我们算是幸运的,到得早,后来才知道赶来天安门的人越来越多,东起建国门,西到礼士路,绝对是水泄不通。为了安全起见,行人都不让原地停留了,只能双向走动,更不用说进天安门广场。4年以后,看了《足球之夜》的纪录片《出线日》,才明白那天晚上,去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的人数前前后后多达50万。

我们从王府井向西走,一直走到礼士路,才下的地铁,坐回五棵松,又打车回的宿舍。机动车道也是在二环复兴门开始,才慢慢能走通的。

当时坐的还是1.2元的夏利,往世纪城方向返程的时候,司机师傅说没吃饭,我们立刻说“一起一起,我们请客”,结果司机师傅说“拉完了这趟就回家,家里四邻五舍二十几个等着,下了饺子,备了小二(红星二锅头)”,就不掺和我们这桌了。

至于这次出线,在体坛内多有影响力,去看2005年10月6日那期的《足球之夜》,有个纪录片《出线日》,就明白了。

出线日链接:

[足球之夜]出线日:我们出线了!

[足球之夜]追忆十年——出线之路的点滴

在第二个链接的下方,有很多出线日的短片剪辑,可以一个一个点击来看。

【沈晓波的回答(378票)】:

亮明个人观点:世界杯冠军的影响力远大于奥运会奖牌榜第一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三个问题:单项运动足球与奥运项目加起来哪个影响力大;世界杯与奥运会哪个影响力大;对于世界杯,冠军有多大影响力,而对于奥运会,奖牌榜第一,又有多大影响力。

- 前两个问题放在一起说。

奥运会及世界杯的有如今巨大的影响力,其实都是IOC和FIFA营销的成果,区别在于,奥运会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营销爆点,而世界杯,是FIFA以这个赛事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足球全体系的营销闭环。

先列举一些现象:相比奥运会,更多人愿意为看世界杯付出代价,比如熬夜、迟到、请假、辞职、翻墙出学校等等,想尽一切办法看球,如果看不到急得扎耳挠腮,睡不着觉,而看奥运会,更多的是图一个高兴。因此衍生出世界杯病的说法,但甚少有提到奥运会病。

世界杯期间,很容易碰到穿着各国队服的人,世界杯后,表现出色的球队队服会出现在无数个野球场上,呈现到处是「小世界杯」的景象,而比较少看到人穿着奥运相关或者是自己支持的奥运队的服装(在中国北京奥运会是特例)。

世界杯正赛只有32个国家,关注度却覆盖全球,像小组赛里加纳、科特迪瓦、斯洛文尼亚等平时存在感很弱的国家的比赛,也会有不少观众,进入淘汰赛后对于球迷来说更是每场必看;而在奥运会,不论是观众,还是媒体,几乎所有的焦点都在本国队伍,只有百米飞人大战等少数比赛才能吸引大量无利益相关的观众。范尼凯克提升了400米世界纪录0.15秒的战绩,足够石破天惊,但在各门户网站的位置,并不显著,在知乎,也没有多少人讨论,男排决赛这种重头戏,必须点进排球的子项目,往下滚几屏才能看到寥寥数条报道,知乎上更是无人关注,说白了,奥运会大部分关注点是民族情怀,真正关注赛事价值的并不多。

世界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世界杯结束,有很多新的观众转化为球迷继续关注各种足球赛事;奥运会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但大部分奥运会结束就各找各妈了,从普通观众转化为各个单项赛事的爱好者概率不高。

世界杯的预选赛阶段,已经是高关注度赛事,欧文当年拿金球奖,世预赛对德国的帽子戏法有很高的加成作用;奥运会的预选赛关注度很低,焦点都在16天的正赛。

世界杯的参赛队中,有相当多的球迷可以认全巴德意西英法等强队大名单所有成员及弱队的部分球员,在世界杯期间,新的观众很容易在身边找到一些可以从战术、球员特点,到球队典故、球员八卦进行比较深入科普的老球迷,而奥运会,大多观众对比赛、对运动员的了解比较少,看比赛基本依赖解说的科普。

资本是影响力的风向标,资本的风向,就是对各项影响力考量的综合评定,反过来资本投入之后又会放大这个影响力。资本对足球的关注度、投入就不用具体说了,现在中国的资本席卷五大联赛,足球周边创业的团队拿到风投的也数不过来。

…………

说这些现象,世界杯对文化领域的入侵是全面的,品牌忠诚度极高,而奥运会的影响力局限于自身。世界杯更多的是依靠运动本身来吸引观众,奥运会,更多依赖的是政治正确、民族情节等象征意义加成。

造成转化率、品牌忠诚度差距的原因,在于IOC和FIFA运营方式的差别,奥运会是一个独立爆点,而FIFA以世界杯为流量入口,把足球打造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大闭环,还撬动了多个产业,从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

用张图简略示意一下这个闭环

可以看出,世界杯为职业赛事提供了流量,反过来俱乐部赛事又对导入的流量进行强化教育,这个循环越滚越强大,产业化、规模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作为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运动,联赛才是基础,俱乐部的技战术水平高于国家队比赛也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世界杯作为这个体系中的流量入口功能不可替代,没有世界杯,俱乐部赛事也很难有今天的高度。

世界杯也好,奥运会也好,他们都是商业产品,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执掌人对产品的打磨,及后续对产品的运营。而为什么FIFA通过世界杯,把足球整成了世界第一运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IOC却做不到?

第一、足球运动自身的魅力,这个具体不多说,要想成功,首先得产品底子好。

第二、FIFA在自身资源不弱于IOC的情况下,却只需要集中资源运营一项赛事,受众精准,相比之下奥运会的焦点非常分散。

第三、IOC与FIFA的性质不同,奥运会与世界杯性质也不同,这一项重点说。

和国内体育总局与各管理中心的上下级关系不同,IOC与单项协会并无归属关系。IOC只是一个组织协调机构,对单项的管理权,都在单项协会手上,即使是在IOC旗下的赛事,例如奥运会,IOC虽有管辖权,但大多数情况赛事的判罚、仲裁,运动员的禁赛、处罚等等还是由单项协会决定。

相比之下,FIFA可以说是体育界最有实权的权力机构,从规则制订、执法到发展规划、利益分配,FIFA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大一统,这对足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决定性的。

统一游戏规则,全球范围交流畅通,利益上雨露均沾,取得好成绩的给及重奖,成绩不佳的弱国,也给予扶持。拿2014年世界杯来说,只要报名参加预选赛,就可以获得75万美元奖金,进入32强,有800万美元的奖金,夺冠3500万美元。而俱乐部如果有球员参加世界杯,FIFA也会发放相当数额的奖金。实际上,并不是单项协会就一定可以如此强势,最典型的FIBA与NBA的规则就不同,FIBA世界杯的影响力,也不符篮球职业化的发达程度,而橄榄球更是分裂成多个流派。

两相对比,IOC只能针对奥运会进行营销,无力整合上下游资源,而FIFA则是全球足球界一盘棋,打磨产品、整体运营、分享利益、推动发展。

具体到赛事上,奥运会是类似于淘宝网的综合平台,无自有产品,世界杯则相当于Apple的旗舰店。对奥运会来说,致命的是几个顶级品牌(高度职业化的单项),放在自己平台上的产品要么是阉割版,要么干脆不参加。例如足球、篮球、网球、拳击几个单项,都不是顶级赛事。

成功的赛事,火爆的运动,都少不了商业天才的运作,没有尤伯罗斯和阿维兰热这样的商业天才,奥运会和世界杯也达不到今天的兴盛,两大赛事,都是营销的典范。但是尤伯罗斯只是一届奥组委主席,阿维兰热却执掌FIFA数十年。

- 现在说说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奖牌榜第一,在赛事内部,有多大影响力。

世界杯冠军,毫无疑问是世界足坛的最高荣誉,是众星捧月的王者,是当届赛事的最大赢家;但奖牌榜的座次就不是这样了。

而奖牌榜的排名呢?这并不是一个官方荣誉,IOC官方也不会发布奖牌榜,实际上奖牌榜、金牌榜都是由媒体、民间自发进行的数据统计。

奖牌榜上总数漂亮,还得分析它的数据构成。奥运会有28个大项,306块金牌,每个赛事,每块金牌的影响力并不相同。奥组委官方,把28个大项分为五档做为分红依据,如果奖牌都分布在四档五档赛事,单纯数量多,影响力未必大,数量少,也未必影响力小。在同一个大项下,小项的影响力也不均等;除了赛事本身,运动员自身的战绩带来的影响力也不同。

具体的例子,比如牙买加在本届奥运会获得6金3银2铜,奖牌榜16位,对于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来说算不错,但实际上,这个排位完全低谷了牙买加在奥运会上的影响力,有博尔特这个百年罕见的巨星,以及整体在短跑上的碾压优势,使得牙买加在最近三届奥运会的影响力,至少是前三的水准,如果不是菲尔普斯,说牙买加的风头盖过美国也不为过。再如撑杆跳关注度并不高,前几年因为伊辛巴耶娃的存在,生生被她一个人带成了热门项目。

1936年欧文斯在田径赛场上的壮举,80年过去了影响力犹在,1992年乔丹的那支梦之队,2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但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两届奥运会奖牌榜是怎么排的。再过几十年,刘翔会被中国体育史铭记,菲尔普斯和博尔特,他们的光芒一定还是万分闪耀,再或者,回忆起女排2004年和今年夺冠历程,必然也是荡气回,热血沸腾,但到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也不会准确得数清过往奥运会的奖牌榜。

综上,对数据、排行的热衷是人的天性,但这只是奥运会价值的一个维度,还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赛事、运动本事的价值。

【银色子弹的回答(532票)】:

奥运会是和平年代的盛会 但世界杯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冯浩然的回答(3票)】:

很多知友提到,「奥运金牌榜第一美国在体育世界的影响力超过世界杯冠军德国,因此奥运金牌榜第一的影响力超过世界杯冠军」。个人觉得如此逻辑推定有些不妥,因为奥运金牌第一更多是美国在体育世界地位和影响力的彰显,是应然的结果,有一定的体坛地位巩固和影响力提升作用,但并非得了金牌榜第一,美国才有了这般地位和影响力。

这个问题太过宏大,因为缺乏数据支撑,所以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世界杯和奥运会在体坛的影响力是比较接近的,它们之间的差距要小于和第三大体育赛事间的差距。

奥运会在体坛之外的影响力,包括政治、文化、社会、辐射群体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要高于单一赛事性质的世界杯。

「世界杯冠军」之于「世界杯」的影响力占比,要高于「奥运金牌榜第一」之于「奥运会」的影响力占比。

「世界杯冠军」和「奥运金牌榜第一」在体坛影响力的高低,见仁见智吧,个人倾向于「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略高一线。

对于大国而言,综合国力、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等会大幅提振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经过国家资源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后,奥运会的成绩提升效果要显著好于世界杯,换言之,奥运会的成绩提升难度要显著低于世界杯。

对比近几届的奥运会金牌榜和世界杯的前列国家可以看到,从期望到结果,「奥运会金牌榜第一」有着更高的应然之理,而世界杯冠军有着更高的变数。赛事的不可预测性有助于增添魅力和提升激情。

奥运会有着深刻的国家主体背景和政治层面的综合国力比拼意味,受众有着极高的本国归属感和依附感,所以「奥运金牌榜第一」的体坛影响力主要集中于也限于本国国内。而世界杯相对来说更接近体育的本质,虽然也有着很高的国家象征意义,但还有着超越国度、肤色和文化的特殊魅力,「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突出的影响力。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电视转播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赛事商业推广和体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杯在辐射群体和体坛影响力方面的提升空间,应当要好于焦点过度分散的奥运会。

足球球迷容易高估「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而非足球迷则较易低估「世界杯冠军」的体坛影响力,这是正常且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类现象也通行于各类事务的价值判断。

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程度,也已经足够说明足球这项运动超凡的影响力了。

【王大二的回答(25票)】:

别说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就是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甚至都拿了,也就是一句“我靠,真TM牛逼”;你再让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出个线试试?反正进12强赛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不止我一个。

【十号胖狐狸的回答(10票)】:

当然是世界杯影响力更大。

奥运会毫无悬念,美国已经预定了2020和2024的第一。

但是2018世界杯?说不定英格兰夺冠了呢?!

【东尼大根的回答(20票)】:

我跟你讲,你现在把基督山炸了,对巴西人的伤害都不一定比得上那场 1:7 ,奥运会算个什么鲷东西呀。

【黄伟hao的回答(81票)】:

我对奥运会唯一的不满就是它占着本该放英超的体育台了。

原文地址:知乎


    相关文章

    袁伟民:时代让我敢于说真话(20091022)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引轩然大波 袁伟民:时代让我敢于说真话■悉尼奥运反兴奋剂,让中国180度翻身 ■重提北京申奥内幕,为让人们重视国家利益 ◎文/ 本报记者 蒋蒋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一本<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仿 ...

    当代体育明星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影响

    作者:邹克宁余文龙刘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年02期 1 前言 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观众,观众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本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通讯设备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体育运动不再受体育场馆和地区国别的 ...

    第一届亚洲运动会有多少个比赛项目

    第一届亚运会于1951年3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共进行了6大类运动(田径.游泳含水球.篮球.足球.自由车和举重)的比赛,有11个国家489位选手参加. 第一届亚运会 时间:1951年3月4日-3月11日 地点:印度 新德里 1949年2月 ...

    苍蝇老虎一起打

    权力过大无人监管 自去年7月,中纪委第十一巡视组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开展专项巡视工作以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省市地方体育局被调查的官员已达10余人之多.除了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中国马术协会副主席沈利红和肖天妻子田桦外,早些时候国 ...

    红二代伍绍祖:连升三级授予少将军衔

    1980年代,伍绍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钻研精神,得到张爱萍将军的赏识,"连升三级"成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伍绍祖是最后一任国家体委主任,同时也是首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他不仅拟定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法 ...

    阅读材料(2014年3月9日)

    体育的进步 进步总在不经意间,一点点发生. 进行到第十个年头的2013CCTV 体坛风云人物评选,虽然没了冠名赞助商安踏,但当这些从小在体校的封闭集训体制中长大,穿衣.吃饭.睡觉都有专人看管的运动员,一个个盛装出席走上红地毯时,他们已经表现 ...

    十二运手册内容

    一.小V如数家珍(十二运认知常识) 1.标识篇:会徽.吉祥物.志愿者.V计划 会徽 会徽:中国力量 继往开来 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会徽充分展现了体育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突出了辽宁特色.壮美全运藉 ...

    01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 128 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曾经几次获得世界重量级冠军? 3 129.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因为什么原因,而公然违抗征兵法? 曾反对美国参与越南战争 130.乔丹带领芝加哥公牛队几次夺得NBA总冠军? 6 131.乔丹本人几次被评为NBA最 ...

    体育人物励志图片展活动策划及图片

    育才中学体育励志图片展活动策划 ● 活动主题: 励志自我,顽强拼搏.享受运动,努力学习. ● 活动目的: "青少年学生人生迷茫现象"是一个引起各方重视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