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训练目标:

1、明白在作文中学写一点抒情性语言;

2、在作文赏析中懂得抒情的方法; 3、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训练重点: 作文中恰当的运用一些抒情的方法 训练难点:

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课前准备:

[解说] 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我们有的是丰富的想像,敏感的心灵,敏锐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青春的我们已经学会了在成功和失败中品味人生,在希望和迷惘中放歌抒怀。但是,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章显得矫揉造作,或者不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的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因此,学会在作文时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们学习“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语言”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阅读以下三个语段,找出各段中的抒情句子,并说说各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抒情?

[示例1]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2] 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3] 数学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

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三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抒情句子。(例1)是告诉了读者“我”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的情感。(例2)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之后所抒发的感情。(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多了四个反问句。 三、要点点拨:

(例1)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最后一句的抒情才有了依托。由此可见,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叙述必须告诉读者4个问题,即“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 【叙述基础上的抒情】

(例2)是建立在描写的基础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 描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 【描写基础上的抒情】

(例2)主要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原稿要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特别是议论与抒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例3)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不满与反抗,使整个一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显突出,思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与议论想结合的抒情】

【总 结】

通过上面一个实例的反复演练,同学们可以看到,融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为一体进行间接抒情,较单一的直接抒情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法宝。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

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四、拓展阅读

(一)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

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

此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快要写到父亲攀爬的背影,先做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描写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他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点评式) (二)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懂得抒情的手法运用

下边是赵越同学的一篇《牵挂》,感受一下文章的抒情性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手法。

牵挂 江苏 赵越

一直认为,牵挂是远远高于爱的。因为,一定是爱极了才会去牵挂,去思念。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终于有了牵挂,体验到那比爱还珍贵的滋味。

“天上的暴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您的怀里。”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诗句。牵挂,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这只离家的鸟紧紧地和巢系在一起。我没有一对顺风耳,可我能每时每刻听到巢中鸟妈妈那焦急、慈爱的呼唤;

我没有一双千里眼,可当我因牵挂而满眼泪花时,我能清楚地看到鸟妈妈眼中也满是泪花!

(黑体部分是冰心的诗句,你还记得她另外一句么?不妨写下来!

上边的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抒情? ) 妈妈是春天,有妈妈的孩子就像时时刻刻拥有春天一样,多么幸福!可是,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唠叨也在我们身边:“起床要快,吃饭要文雅,走路要如风……”“上课要好好听,要团结友爱,要……”要是哪天腿上蹭块皮,妈妈又是一串“炮弹”。这真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没病也会逼出病来。

(这是一个细节吗?)

可是,一旦爱唠叨的妈妈不在身边了,那个春天也就顿时消失了。太阳不出来,一天阴沉沉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叶子也不绿了,小草也不长了。这时候 ,才喜欢上了妈妈的唠叨,觉得那些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只可惜从前没有听清它;等到妈妈又在自己的身边时,才觉得阳光明媚,小鸟又欢唱了……

看来,那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失去的,才能感到它的珍贵。的确,只有失去它,才会牵挂 它;只有牵挂它,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爱它!

(体会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本文中还有哪些?你准备在今后怎么收集和感悟这样一些话?说说看,你现在记得几句么?)

父爱是一本书,深奥含蓄。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了,才读得懂。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炽热的火光。他们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照亮两代人。

小时候,外公每月值一次夜班,途中要路过一条小河,每个月的那一天,外婆总是很忧虑。我问为什么,妈妈轻轻地告诉我:“外婆挂念你外公呢,他不会游泳。”我奇怪,那么大的人也会掉到河里吗?(这又是一个细节!)

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蹦出几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家里的大门锁了没有?外婆的药吃了没有?爷爷一盘棋下完了没有……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夜深人静,只有我在静静地想。(像这样的排比还有吗?)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问题,还有那个谜,慢慢地,我悟出,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份亲情的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爱,因为我有牵挂,如丝线般的牵挂,线的那一头,是我那温馨可爱的家。

(优美抒情的语言,恰切生动的比喻,这样的结尾真是耐人寻味,余味悠长啊!) 妈妈的手套

冬天,天气的确很寒冷。妈妈总是戴着手套,似乎从没见她摘下来,甚至是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依然还戴着那双手套。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的手是非常漂亮的,既修长又匀称。所以,我更加疑惑,妈妈为什么不让手“见天日”呢?有一次,我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老是戴着手套啊!天已这么热。”我伸手想替妈妈摘下手套,她赶紧捂住,急忙说:“没什么,摘下来多冷啊!”嗯,我想想也是,就没再追问。

有一天,妈妈在洗碗,也是戴着塑胶手套洗。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说一句话。等碗洗好后,妈妈摘下手套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一把抓住了妈妈的手——那只泛着苍白、关节处龟裂的手。我凝望着妈妈的手,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 妈妈挣开我的手,迅速的戴好手套。我说:“妈妈,你的手怎么变成这样了。”妈妈沉默不语。看着碗,看着这整洁的家,我顿时明白了,大冷的冬天妈妈还老是把手浸在冷水中,能不这样吗?我埋下头,眼泪不争气的淌了下来。

妈妈缓了缓情绪,说:“傻丫头,哭什么,又不是没手了。到了春天,就会好的。嗯,别哭了,没关系的。”谁说没关系呢?不知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看到妈妈一个人在涂抹药膏。以前的我不知道,现在我才发现,我这个女儿当得是多么的不称职呀。妈妈又说:“还有,千万别把这件事告诉给别人,特别是你爸爸,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行吗?”我点了点头,却又像在摇头。

从那时起,我不再“养尊处优”了。我试着帮妈妈做些家务。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性情有了那么大的转变,只有妈妈欣慰地望着我,眼眸中蕴含着感动。 在我心里,妈妈的手套是最美丽的饰物。因为这里包含着妈妈对我和爸爸的爱,还有对这个家的爱。

分享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

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

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的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的。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会肯让呢!于是,夹起来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这样,谦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块荷包蛋夹到我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

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块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

“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 “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

“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 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

“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都不要。”我撒娇道。 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块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

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小结:

请同学们就以上赏析谈谈自己的感受!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

训练目标:

1、明白在作文中学写一点抒情性语言;

2、在作文赏析中懂得抒情的方法; 3、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训练重点: 作文中恰当的运用一些抒情的方法 训练难点:

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课前准备:

[解说] 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我们有的是丰富的想像,敏感的心灵,敏锐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考。青春的我们已经学会了在成功和失败中品味人生,在希望和迷惘中放歌抒怀。但是,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章显得矫揉造作,或者不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的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因此,学会在作文时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们学习“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语言”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阅读以下三个语段,找出各段中的抒情句子,并说说各在什么基础之上进行抒情?

[示例1]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2] 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示例3] 数学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

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三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抒情句子。(例1)是告诉了读者“我”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的情感。(例2)是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之后所抒发的感情。(例3)是在(例2)的基础上多了四个反问句。 三、要点点拨:

(例1)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最后一句的抒情才有了依托。由此可见,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叙述必须告诉读者4个问题,即“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 【叙述基础上的抒情】

(例2)是建立在描写的基础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 描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 【描写基础上的抒情】

(例2)主要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原稿要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特别是议论与抒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例3)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应试教育的不满与反抗,使整个一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显突出,思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与议论想结合的抒情】

【总 结】

通过上面一个实例的反复演练,同学们可以看到,融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为一体进行间接抒情,较单一的直接抒情更具艺术魅力,这正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法宝。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

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四、拓展阅读

(一)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

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

此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快要写到父亲攀爬的背影,先做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一处写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描写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他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点评式) (二)学会欣赏,在欣赏中懂得抒情的手法运用

下边是赵越同学的一篇《牵挂》,感受一下文章的抒情性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手法。

牵挂 江苏 赵越

一直认为,牵挂是远远高于爱的。因为,一定是爱极了才会去牵挂,去思念。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终于有了牵挂,体验到那比爱还珍贵的滋味。

“天上的暴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您的怀里。”这是冰心写给母亲的诗句。牵挂,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这只离家的鸟紧紧地和巢系在一起。我没有一对顺风耳,可我能每时每刻听到巢中鸟妈妈那焦急、慈爱的呼唤;

我没有一双千里眼,可当我因牵挂而满眼泪花时,我能清楚地看到鸟妈妈眼中也满是泪花!

(黑体部分是冰心的诗句,你还记得她另外一句么?不妨写下来!

上边的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来抒情? ) 妈妈是春天,有妈妈的孩子就像时时刻刻拥有春天一样,多么幸福!可是,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唠叨也在我们身边:“起床要快,吃饭要文雅,走路要如风……”“上课要好好听,要团结友爱,要……”要是哪天腿上蹭块皮,妈妈又是一串“炮弹”。这真让人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没病也会逼出病来。

(这是一个细节吗?)

可是,一旦爱唠叨的妈妈不在身边了,那个春天也就顿时消失了。太阳不出来,一天阴沉沉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叶子也不绿了,小草也不长了。这时候 ,才喜欢上了妈妈的唠叨,觉得那些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只可惜从前没有听清它;等到妈妈又在自己的身边时,才觉得阳光明媚,小鸟又欢唱了……

看来,那句话真是不错:只有失去的,才能感到它的珍贵。的确,只有失去它,才会牵挂 它;只有牵挂它,才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爱它!

(体会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本文中还有哪些?你准备在今后怎么收集和感悟这样一些话?说说看,你现在记得几句么?)

父爱是一本书,深奥含蓄。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了,才读得懂。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炽热的火光。他们总把自己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照亮两代人。

小时候,外公每月值一次夜班,途中要路过一条小河,每个月的那一天,外婆总是很忧虑。我问为什么,妈妈轻轻地告诉我:“外婆挂念你外公呢,他不会游泳。”我奇怪,那么大的人也会掉到河里吗?(这又是一个细节!)

每天晚上,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蹦出几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家里的大门锁了没有?外婆的药吃了没有?爷爷一盘棋下完了没有……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夜深人静,只有我在静静地想。(像这样的排比还有吗?)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问题,还有那个谜,慢慢地,我悟出,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份亲情的爱。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爱,因为我有牵挂,如丝线般的牵挂,线的那一头,是我那温馨可爱的家。

(优美抒情的语言,恰切生动的比喻,这样的结尾真是耐人寻味,余味悠长啊!) 妈妈的手套

冬天,天气的确很寒冷。妈妈总是戴着手套,似乎从没见她摘下来,甚至是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依然还戴着那双手套。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的手是非常漂亮的,既修长又匀称。所以,我更加疑惑,妈妈为什么不让手“见天日”呢?有一次,我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老是戴着手套啊!天已这么热。”我伸手想替妈妈摘下手套,她赶紧捂住,急忙说:“没什么,摘下来多冷啊!”嗯,我想想也是,就没再追问。

有一天,妈妈在洗碗,也是戴着塑胶手套洗。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没说一句话。等碗洗好后,妈妈摘下手套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一把抓住了妈妈的手——那只泛着苍白、关节处龟裂的手。我凝望着妈妈的手,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 妈妈挣开我的手,迅速的戴好手套。我说:“妈妈,你的手怎么变成这样了。”妈妈沉默不语。看着碗,看着这整洁的家,我顿时明白了,大冷的冬天妈妈还老是把手浸在冷水中,能不这样吗?我埋下头,眼泪不争气的淌了下来。

妈妈缓了缓情绪,说:“傻丫头,哭什么,又不是没手了。到了春天,就会好的。嗯,别哭了,没关系的。”谁说没关系呢?不知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看到妈妈一个人在涂抹药膏。以前的我不知道,现在我才发现,我这个女儿当得是多么的不称职呀。妈妈又说:“还有,千万别把这件事告诉给别人,特别是你爸爸,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行吗?”我点了点头,却又像在摇头。

从那时起,我不再“养尊处优”了。我试着帮妈妈做些家务。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性情有了那么大的转变,只有妈妈欣慰地望着我,眼眸中蕴含着感动。 在我心里,妈妈的手套是最美丽的饰物。因为这里包含着妈妈对我和爸爸的爱,还有对这个家的爱。

分享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

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

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的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

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的。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会肯让呢!于是,夹起来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这样,谦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块荷包蛋夹到我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

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块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

“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 “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

“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 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

“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都不要。”我撒娇道。 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块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

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小结:

请同学们就以上赏析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关文章

    第一次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次作文指导教案 综合性学习1<雨的诉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主题 ...

    中考前作文辅导

    中考前作文辅导 一.炼标题 文章的标题非常重要.好的题目,会使判卷老师耳目一新.眼睛而之一亮,留下非常良好的"初次印象". 俗话说的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 ...

    怎样学写散文

    怎样学写散文 所谓散文,从广义说,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从狭义说,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 感情充沛, 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 ...

    最好的记叙文

    第一次心碎 心动无痕,心碎却有声,那是一种宛如玻璃打碎在地上的声音,那晶莹剔透.原来心碎 的感觉,是这样令人难以释怀,第一次心碎,让我感受了人间的冷暖. 湛蓝的画布上打翻一杯新鲜的橙汁,那是冬至的傍晚,路上的行人都赶着回家吃饭,我 与朋友走 ...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新)

    让议论抒情成就作文的精彩 精当的议论抒情,有如碧蓝天空中的一片白云,又如斜晖将没时的一抹彩霞:有如山中的一泓清泉,又如平静水面上的一朵浪花:有如平湖中的一蓬绿荷,又如芳草地上的一树桃花,往往可以成为作文中美丽的风景,生辉的亮点. 记叙文的中 ...

    作文从模仿开始

    作文从模仿开始 何湘君 (宁波鄞州古林镇中学,浙江宁波鄞州,315177) 摘 要:大多数中学生对写作有恐惧心理,原因是不知该写什么,不知该怎么写.因为他们的生活积累还很少,阅读量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闭门造车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不易 ...

    高中作文评语集锦(800字)

    高中作文评语集锦 字 迹 a.本子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很惭愧,我字没有你写的好看?? b.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 ...

    初中作文批改参考评语参考

    初中作文批改参考评语 [A]: 一.记述类 词雅文练,写景生动. 布局新颖,用词简达. 娓娓细说,清婉可喜. 写景状物,入木三分. 层次井然,结构严谨行文洒脱,趣味隽永. 淡远情逸,隽永含蓄. 平铺直叙,亦有情韵. 简洁流畅,意义深长. 言 ...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记叙类文章的丰富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记叙类文章的丰富 第二单元 丰富 "丰富"是高分作文的一个重特征.是"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判标准.<考试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