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浙江省上虞中学 陈培正 312300

教与学的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八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判断力的种类;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常用物理量,如位移、加速度、速度;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由力和初速度决定的,并能根据具体的受力特点,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物体的运动方式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确定平衡位置,能判断出运动的往复性是一个关键;打破已有位移概念的约束,建立起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新的位移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对回复力和位移的分析,知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并能根据受力特点,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机械振动,能找出振动中的回复力;

2、掌握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会判断简谐运动; 3、能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一次全振动中各量的变化情况; 4、通过弹簧振子模型,了解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5、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受力和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建立,回复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机械振动概念的建立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几种运动,如最简单的直线运动,稍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再到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课件上显示出四种运动的名称);我们还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是由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决定的。

教师:这四种运动受力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用课件依次显示。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加复杂的运动,先来看几个实例。

实验一:小球穿在细杆上的水平弹簧振子(振几次后停止),提出平衡位置; 实验二:小球在两个对接斜面轨道间的运动。 实验三:竖直弹簧振子;

实验四:单摆。(在课件上展出四个实验的三维动画) 教师:通过上面的四个实验,请大家归纳小球的运动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机械振动的概念。

课件上板书: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否机械振动,请同学们举例。 学生:(踊跃举例)

教师:机械振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机械振动。

(二)机械振动的研究:

教师:物体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提示:应从哪个角度入手研究?) 学生:应从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研究

教师:那我们就从受力分析入手(课件展出实验一动画),小球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弹力

教师:小球在平衡位置左侧和右侧弹力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都指向平衡位置。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二的动画)小球振动的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重力

教师:(课件展示小球受力图)重力产生几个效果? 学生:两个

教师:(课件展示重力分解图)确切地说,使小球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沿斜面的一个分力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三动画)小球上下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弹力或合力)

课件展示出小球在平衡位置上下方的小球受力图,学生体验后总结得出:使小球振动的力是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教师:(课件展出实验四动画)小球来回摆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的一个分力。

{若学生回答是合力,则可作如下讨论:

教师:(课件展示小球的受力图)小球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做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向心力,是什么提供向心力?

学生: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沿绳子方向的分力的合力

教师: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沿绳子方向的合力不等于零,即小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小球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

教师: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归纳物体振动的原因?

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振动的原因是:物体在振动中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能返回到平衡位置,我们称它为回复力。

教师:回复力是从效果来定义的,还是从性质来定义的? 学生:效果

教师:我们以前是否学过根据效果来定义的力? 学生:有,如向心力。

教师:回复力与向心力一样都是从效果来定义的,它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也可以几个力的合力。

(课件上板书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回复力的概念)

教师:现在我们以回复力比较简单的实验一来研究。(重做实验一)为什么振了几次就停止了?

学生:因为有摩擦力 教师:如果摩擦力再小些呢? 学生:振动次数将更多

展出用气垫导轨的弹簧振子,介绍后演示,振动次数很多。 教师:如果没有摩擦力呢?

学生:将永远振动下去(课件展出水平弹簧振子动画)

教师:如果小球(或滑块)受到的摩擦可以忽略,弹簧的质量比小球(或滑块)小得多,也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把这样的系统称为弹簧振子,其中的小球(或滑块)常称为振子。(同时课件展示这段文字)

教师:这种系统我们在生活中找得到吗? 学生:找不到

教师:对,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经常用到,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如“质点”

教师:(课件展示出弹簧振子)现在我们就以弹簧振子为例,来研究振子的回复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弹簧的形变量 教师:弹簧的形变量与谁有关? 学生:小球的位置

教师:小球的位置可用哪个物体量来描述? 学生:位移

教师:通过分析知道,振子的回复力应该与小球的位移有一定的关系,请问位移是怎样定义的?

学生: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

教师:所以我们应先规定一个位移的起点,当振子压缩到弹簧最短时的B

点释

放,请问以哪点为位移的起始位置好?

学生:B点(平衡位置O点) 教师:请分别说出理由?

学生甲:B点是振子释放开始运动的起点

学生乙:O点是平衡位置,振子的运动关于O点对称

教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现在我们分别以O和B为位移的起点,一起来探索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比较以哪一点为位移的起点较好。我们规定B向O为位移的正方向,(课件展示振子从B向O运动,然后暂停在B与O间的某位置一)振子从B向O靠近平衡位置时,分别以O或B为位移的起点,请问振子的位移怎么变?方向如何?

学生甲:以O为位移的起点,振子的位移变小,方向为负 学生乙:以B为位移的起点,振子的位移变大,方向为正

教师来回巡视,后请同学总结。

学生:以O为起点,回复力F与位移X的关系为F= —kX,以B为起点关系很难找或较复杂。

教师: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研究机械振动中,以平衡位置为位移的起点较好;第二:若以平衡位置O为位移的起点,则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为F= —kX。课件依次显示板书,并提问:F、X、k和负号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F表示振子受到的回复力,X表示振子相对与平衡位置的位移,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F与位移X的方向始终相反。

(三)简谐运动的研究

教师:从平衡位置的角度来说,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我们把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

动,叫做简谐运动。(课件展示简谐运动定义的板书)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请同学总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

学生:回复力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或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课件板书受力特点)

教师:再作几点说明,第一:k是什么?

学生:k是一个比例常数,若是弹簧振子则k又是劲度系数。

教师:第二:若某振动是简谐运动,则一定满足F= —kX,若某振动满足F= —kX,则它一定是简谐运动,所以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来判断,即是否满足F= —kX(课件显示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

教师:刚才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一起分析了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下面以弹簧振子为例来分析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课件显示板书,鼠标点击板书中的加速度,显示弹簧振子动画),请问:在振动中振子的加速度有没有变?如何变?依据是什么?

学生:在变,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越来越小,因为振子的位移变小,回复力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振子的加速度也在变小。

教师:很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依据位移的变化,来判断回复力的变化,最后得出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课件展示振子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三维动画,后用鼠标点击板书中的速度,再进入弹簧振子的三维动画),请问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大小怎么变?依据是什么?

学生:速度越来越大,根据回复力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可知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做加速运动。

教师:那振子在远离平衡位置时,它的速度如何变? 学生:越来越小

教师总结判断速度变化的方法和依据(课件展示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三维动画),再问:振子在远离平衡时做什么运动?

学生: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 教师: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做什么运动? 学生: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

教师总结振子的运动规律,并与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平抛和匀速圆周运动等相比较,总结与上述四种运动的异同。

(四)巩固练习

教师:刚才分析了简谐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关系,还分析了它的受力特点及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现在我们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判断刚才的实

验二是否是简谐运动?(课件展示小球在斜面轨道间振动的三维动画)说明理由。

学生:不是,因为小球的回复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而小球在一个斜面上运动时,这个力的大小不变,所以它不是简谐运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同时展示三维动画中的回复力分析图,加以总结。 教师:实验三可以看成是竖直的弹簧振子,它是简谐运动吗?(课件展示三维动画)

学生:是(不是) 教师: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F= -kX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示学生:先找出平衡位置,分析弹簧的形变量,找出重力与弹力的关系,设振子运动到某一位置,分析弹簧的形变量、振子的位移,寻找回复力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关系(课件展示受力分析、回复力、位移、弹簧形变量等),然后由学生自己证明。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反馈学生的证明,并加以适当的说明和补充。 教师:下面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分析一次完整的往复运动中,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能量的变化情况。(课件展示题目、表格、振动的三维动画)

师生共同完成振子靠近位置过程中各量的变化情况(课件备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的三维动画,以作提示),余下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浙江省上虞中学 陈培正 312300

教与学的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八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能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判断力的种类;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常用物理量,如位移、加速度、速度;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由力和初速度决定的,并能根据具体的受力特点,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物体的运动方式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确定平衡位置,能判断出运动的往复性是一个关键;打破已有位移概念的约束,建立起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新的位移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对回复力和位移的分析,知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并能根据受力特点,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机械振动,能找出振动中的回复力;

2、掌握简谐运动中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会判断简谐运动; 3、能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一次全振动中各量的变化情况; 4、通过弹簧振子模型,了解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5、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受力和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建立,回复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机械振动概念的建立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几种运动,如最简单的直线运动,稍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再到曲线运动中的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课件上显示出四种运动的名称);我们还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式是由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决定的。

教师:这四种运动受力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用课件依次显示。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加复杂的运动,先来看几个实例。

实验一:小球穿在细杆上的水平弹簧振子(振几次后停止),提出平衡位置; 实验二:小球在两个对接斜面轨道间的运动。 实验三:竖直弹簧振子;

实验四:单摆。(在课件上展出四个实验的三维动画) 教师:通过上面的四个实验,请大家归纳小球的运动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机械振动的概念。

课件上板书: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

教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否机械振动,请同学们举例。 学生:(踊跃举例)

教师:机械振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机械振动。

(二)机械振动的研究:

教师:物体为什么会做往复运动?(提示:应从哪个角度入手研究?) 学生:应从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研究

教师:那我们就从受力分析入手(课件展出实验一动画),小球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弹力

教师:小球在平衡位置左侧和右侧弹力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都指向平衡位置。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二的动画)小球振动的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重力

教师:(课件展示小球受力图)重力产生几个效果? 学生:两个

教师:(课件展示重力分解图)确切地说,使小球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沿斜面的一个分力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三动画)小球上下振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弹力或合力)

课件展示出小球在平衡位置上下方的小球受力图,学生体验后总结得出:使小球振动的力是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教师:(课件展出实验四动画)小球来回摆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的一个分力。

{若学生回答是合力,则可作如下讨论:

教师:(课件展示小球的受力图)小球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做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向心力,是什么提供向心力?

学生: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沿绳子方向的分力的合力

教师: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沿绳子方向的合力不等于零,即小球所受的合力不等于小球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

教师: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归纳物体振动的原因?

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振动的原因是:物体在振动中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能返回到平衡位置,我们称它为回复力。

教师:回复力是从效果来定义的,还是从性质来定义的? 学生:效果

教师:我们以前是否学过根据效果来定义的力? 学生:有,如向心力。

教师:回复力与向心力一样都是从效果来定义的,它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也可以几个力的合力。

(课件上板书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回复力的概念)

教师:现在我们以回复力比较简单的实验一来研究。(重做实验一)为什么振了几次就停止了?

学生:因为有摩擦力 教师:如果摩擦力再小些呢? 学生:振动次数将更多

展出用气垫导轨的弹簧振子,介绍后演示,振动次数很多。 教师:如果没有摩擦力呢?

学生:将永远振动下去(课件展出水平弹簧振子动画)

教师:如果小球(或滑块)受到的摩擦可以忽略,弹簧的质量比小球(或滑块)小得多,也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把这样的系统称为弹簧振子,其中的小球(或滑块)常称为振子。(同时课件展示这段文字)

教师:这种系统我们在生活中找得到吗? 学生:找不到

教师:对,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经常用到,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如“质点”

教师:(课件展示出弹簧振子)现在我们就以弹簧振子为例,来研究振子的回复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弹簧的形变量 教师:弹簧的形变量与谁有关? 学生:小球的位置

教师:小球的位置可用哪个物体量来描述? 学生:位移

教师:通过分析知道,振子的回复力应该与小球的位移有一定的关系,请问位移是怎样定义的?

学生: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

教师:所以我们应先规定一个位移的起点,当振子压缩到弹簧最短时的B

点释

放,请问以哪点为位移的起始位置好?

学生:B点(平衡位置O点) 教师:请分别说出理由?

学生甲:B点是振子释放开始运动的起点

学生乙:O点是平衡位置,振子的运动关于O点对称

教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现在我们分别以O和B为位移的起点,一起来探索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比较以哪一点为位移的起点较好。我们规定B向O为位移的正方向,(课件展示振子从B向O运动,然后暂停在B与O间的某位置一)振子从B向O靠近平衡位置时,分别以O或B为位移的起点,请问振子的位移怎么变?方向如何?

学生甲:以O为位移的起点,振子的位移变小,方向为负 学生乙:以B为位移的起点,振子的位移变大,方向为正

教师来回巡视,后请同学总结。

学生:以O为起点,回复力F与位移X的关系为F= —kX,以B为起点关系很难找或较复杂。

教师: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研究机械振动中,以平衡位置为位移的起点较好;第二:若以平衡位置O为位移的起点,则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为F= —kX。课件依次显示板书,并提问:F、X、k和负号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F表示振子受到的回复力,X表示振子相对与平衡位置的位移,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F与位移X的方向始终相反。

(三)简谐运动的研究

教师:从平衡位置的角度来说,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我们把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

动,叫做简谐运动。(课件展示简谐运动定义的板书)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请同学总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

学生:回复力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或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课件板书受力特点)

教师:再作几点说明,第一:k是什么?

学生:k是一个比例常数,若是弹簧振子则k又是劲度系数。

教师:第二:若某振动是简谐运动,则一定满足F= —kX,若某振动满足F= —kX,则它一定是简谐运动,所以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来判断,即是否满足F= —kX(课件显示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

教师:刚才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一起分析了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下面以弹簧振子为例来分析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课件显示板书,鼠标点击板书中的加速度,显示弹簧振子动画),请问:在振动中振子的加速度有没有变?如何变?依据是什么?

学生:在变,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越来越小,因为振子的位移变小,回复力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振子的加速度也在变小。

教师:很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依据位移的变化,来判断回复力的变化,最后得出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课件展示振子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三维动画,后用鼠标点击板书中的速度,再进入弹簧振子的三维动画),请问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大小怎么变?依据是什么?

学生:速度越来越大,根据回复力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可知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做加速运动。

教师:那振子在远离平衡位置时,它的速度如何变? 学生:越来越小

教师总结判断速度变化的方法和依据(课件展示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三维动画),再问:振子在远离平衡时做什么运动?

学生: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 教师:振子靠近平衡位置时做什么运动? 学生: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

教师总结振子的运动规律,并与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平抛和匀速圆周运动等相比较,总结与上述四种运动的异同。

(四)巩固练习

教师:刚才分析了简谐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与位移变化的关系,还分析了它的受力特点及判断简谐运动的依据,现在我们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判断刚才的实

验二是否是简谐运动?(课件展示小球在斜面轨道间振动的三维动画)说明理由。

学生:不是,因为小球的回复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而小球在一个斜面上运动时,这个力的大小不变,所以它不是简谐运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同时展示三维动画中的回复力分析图,加以总结。 教师:实验三可以看成是竖直的弹簧振子,它是简谐运动吗?(课件展示三维动画)

学生:是(不是) 教师: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F= -kX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示学生:先找出平衡位置,分析弹簧的形变量,找出重力与弹力的关系,设振子运动到某一位置,分析弹簧的形变量、振子的位移,寻找回复力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关系(课件展示受力分析、回复力、位移、弹簧形变量等),然后由学生自己证明。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反馈学生的证明,并加以适当的说明和补充。 教师:下面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分析一次完整的往复运动中,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能量的变化情况。(课件展示题目、表格、振动的三维动画)

师生共同完成振子靠近位置过程中各量的变化情况(课件备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的三维动画,以作提示),余下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相关文章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课件教学设计题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材: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 作者:王凤君 单位: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日期: 2014-5-1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设计思 ...

    1.1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赛教用)

    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本节课的<飞机的投弹与平抛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也是以后电磁场中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 "装饰艺术"运动 ...

    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重难点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重难点分析 第五章 曲线运动 5.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 ...

    必修2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 ...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方案

    2. 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思想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 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如:乘坐车辆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错误.本节课 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

    论文关于小学学生对田径兴趣培养的探讨

    关于小学学生对田径兴趣培养的探讨 内容提要:为了提高小学的田径运动兴趣,本人对250名学生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小学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自身因素.教师自身因素.田径教学模式.田径运动器材和场地对田径运动教与学制约等影响田 ...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素质.创新教育为中心,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着重进行科学锻炼 ...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考研复习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 2. 3. 4.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 ...

    [1.2时间和位移(2)]教学设计

    <1.2 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 广东省揭东县登岗中学 郑国勇 [教学目标]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