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纲-必修一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朝: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2、商朝

(1)宗法制: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占卜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3、周朝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土建邦”,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以同姓分封为主,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分封依据)。

②对象:姬姓贵族子弟、功臣、商朝旧贵族。

③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④作用:巩固周朝统治,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宗法制(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第一子)

①含义与地位: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②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1)从公园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此外,秦朝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3)公元前214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经过激战,终于平定了岭南。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秦朝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5)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

(1)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定义:中央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

(3)设置

①郡:直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 ②县:隶属于郡,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③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④亭:非地方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

(4)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意义: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承秦制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1)设置: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2)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时间:隋朝建立,唐朝发展完善。

(2)职能

①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当时,在门下省还设置政事堂,作为三省长官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官员)、户(财政)、礼(外交、考试)、兵(军事)、刑、工。

(3)意义: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关,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 “枢密院”掌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4、元朝行省制度

(1)设置:元代确立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既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 云南、湖广、江浙(浙江所在行省)、江西、岭北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

(2)与中央关系

①权利行使需受中央节制各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②军政事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③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④为保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调整好中央和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该制度下,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发展趋势分别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其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四、专职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1)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因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时设立。

(3)地位: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受司礼监的太监的牵制。

(4)评价: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没有法定的地位,是专制皇权加强的标志,对皇权难以构成威胁。被司礼监太监牵制,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2、清朝军机处

(1)直接原因: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3)职能演变: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4)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简、速)

③政策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密)

(5)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6)密折制

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思想上: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外部: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

(2)内部: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

3、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军事

①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②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完整。

(3)经济

①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②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黄海海战

(1)原因: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 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

(2)性质:是中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3)时间:1894年

(4)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5)结果: 黄海海战后主力尚存,李鸿章“避战自保”,丧失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主要斗争力量:丘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3)重大战役:大甲溪战役

(4)结果:敌强我弱,清政府的腐败,最后台湾全部陷落

(5)意义: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日本统治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来没停息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1)过程: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

(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②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1)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害。

(2)细菌战、毒气战、活人实验:日本在侵华期间,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东北七三一部队)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

①决定因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事件及标志:1935年,华北事变)

②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2)形成过程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转折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④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游击队改为八路军、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台湾光复.

(2)意义

①国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③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⑥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目的: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2)主要力量: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和部分留日学生。

(3)时间:1905年

(4)地点:日本东京

(5)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在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上被阐释为“三民主义”)

(6)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

(2)结果: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临时政府性质是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颁布

(2)制定机构:参议院

(3)目的:(直接)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维护共和制度

(4)内容

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自由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5)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

(6)性质及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①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社会:移风易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变化。

⑤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

①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5)性质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建党初期(中共一大和二大)

(1)中共一大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③内容

a、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b、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④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①时间:1922年

②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

3、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1)兴起: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①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②合作方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2)高潮:北伐战争

①时间:1926—1927年

②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③打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主力:国民革命军

⑤概况:取得巨大胜利,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连克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直捣南京、上海。

(3)失败

①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②失败原因

a.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b.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掌握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

4、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1)南昌起义

①原因: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②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领导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红军长征

①原因

a根本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b.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②经过

a.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b.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县,同当地红军会师。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③意义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如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

c.红军主力达到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5、解放战争(1946—1949)

(1)三大战役

1948年底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4)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内容

①规定国名、国旗、国徽、(代)国歌等;

②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在1954全国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在1954《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标志:开国大典

(3)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以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牢固的基石。中国进入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地方各级人大的召开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时间:1954年9月。

(3)内容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b.权利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e.意义: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一届政协的召开

②正式建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发展: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标志

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意义

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3)确立过程

①《共同纲领》中规定。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

③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1955)、广西、宁夏(1958)、西藏(1965)

(4)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2)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遭到破坏。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时间:1978年

(2)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三拨乱反正一决策)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核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意义

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利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0年8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

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3)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此部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5)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确定下来。

(6)总结: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基本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3)提出过程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

方针,并建议两岸实现“三通”。

②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

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构想。

(4)评价:“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 在尊重历史和

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

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0年,全国人大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①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意义

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②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开辟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港澳回归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战略的正确,被各方接受。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

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同一天,宣布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民间交流日益频繁: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通邮、通商、

通航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2008年12月15日,“三通”正式实现)

③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

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⑤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两岸关系的现状

祖国大陆和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

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4)推动和阻碍两岸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

③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⑤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猖獗。

②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5)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①港澳问题:殖民侵略问题,国际问题,英军葡军必须撤出

①台湾问题: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内政问题;可以保留军队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

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

国际关系。

(2)提出

①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

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后发展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1955亚非会议)、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发展为平等互利-1954访印)、和平共处。

(4)意义

①国内: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2、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1954年,周恩来率团出席。

②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影响与结果: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

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

紧张局势。

(2)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新兴民族国家大量涌现。

②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③人物:周恩来率团参加。

④主题: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⑤评价

a.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亚非会议。

b.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c.会议对世界影响:万隆会议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之间增强了了

解,加强了合作.会议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

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d.会议对中国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更多的亚非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⑥求同存异

同:亚非国家近代都有着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支持

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2)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3)意义

①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使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舞台。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共同要求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

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

(2)过程

①1971年3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两日交往的大门(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

个中国原则。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

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意义

①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中日建交

(1)原因

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中日友好的历史渊源。

③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

正式建交。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

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中国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坚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背景: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

区域合作模式。

(2)过程

①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五国元首定

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②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3)意义

①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大的外交实践。

②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④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时间: BC6C初

(2)内容

①经济

a.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实行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②政治

a.按财产多寡划分4个等级;(打破贵族的世袭官制;提高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b.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不包括第

四等级)

c.设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受理公民投诉

(3)特点:中立(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4)影响

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

基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但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1)时间: BC5C

(2)内容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

③“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④“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⑤“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⑥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提高了公民尤其是低等

级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3)意义:大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本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2)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3)评价

①积极

a.促使国家政治、经济获得空前繁荣。

b.其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c.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②消极

a.民主范围: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b.性质: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雅

典后来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三、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定义: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习惯法

①时间:罗马建城(BC8C)到共和国(BC509)建立之初。

②弊端: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②时间:公元前449年。

③评价

a.局限性: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

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b.进步性: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

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3)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①含义:从罗马建国(罗马共和国)(BC509)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

②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③内容及特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

则不够完善;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④作用: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国热情与

参政的积极性。

万民法

①时间:无。

②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③内容及特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作用: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

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法学思想——自然法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西塞罗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主张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1)维系罗马统治: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

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

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1、光荣革命

(1)概况:

1688年,英国议会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作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历

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国王权利来源于议会,奠定了君主立宪

制的政治基础。

(2)意义: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而不是神,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3)内容/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掌握了立法、财政、军事等权力。

(4)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

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保留了君主,但统而不治,仅仅是国家的象征。(虚君)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3)责任内阁制是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4)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利膨胀。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分权与制衡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利构建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

期 4 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

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

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

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③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

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2)联邦制原则——中央和地方分权

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②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③评价

a.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既有利于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

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

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b.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地位,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特点: 分权和制衡

(4)评价

①(地位)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

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大洲和小州 、南方和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

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给劳动者

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特别是1825年以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造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

贫困,工人阶级享有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

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

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

①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③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当时革命实践,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揭露分析。

①1842年,恩格斯在前往英国的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

会面。1844年,两人第二次会面。1845年第三次

②1844年,马克思发表《导言》,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

为同盟起草纲领。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3)影响: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背景: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

度的革命浪潮。

②1917年3月8日,统治俄国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

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

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过渡)。

③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④1917年7月1日,工兵反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

⑤1917年10月,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

⑥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1月7日晨,除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

个别据点外,几乎整个首都落入了起义者手中;11月7日上午,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

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11月

7日下午开始包围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拉开总攻的序幕,当时,彼得格勒造船厂的

华工赤卫队也参加了攻打冬宫的战斗。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①时间:1917年11月7日攻打冬宫的同时,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召开全俄工兵代

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②内容: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

农代表苏维埃,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 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国际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 革命的新时代。它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

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①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的军事力量空

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加之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极力在欧

洲扩张自己的势力,美国认为苏联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阻碍。

(2)形成过程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①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③1947年6月,针对欧洲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

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

④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①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②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③1955年成立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友好互助条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1)条件

①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2)形成过程

①1951年4月,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建立。它的建

立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

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六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以上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④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⑤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加快步伐。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3)诞生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4)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1)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两极格局终结后,欧共体成员国更加感到有必要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2)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势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

(3)标志: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

(4)影响: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5)货币: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1)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

(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和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了贡献。

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朝: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2、商朝

(1)宗法制: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占卜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3、周朝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土建邦”,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以同姓分封为主,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分封依据)。

②对象:姬姓贵族子弟、功臣、商朝旧贵族。

③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④作用:巩固周朝统治,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宗法制(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第一子)

①含义与地位: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②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1)从公园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此外,秦朝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3)公元前214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经过激战,终于平定了岭南。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秦朝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5)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

(1)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定义:中央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

(3)设置

①郡:直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 ②县:隶属于郡,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③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④亭:非地方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

(4)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意义: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承秦制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1)设置: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2)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时间:隋朝建立,唐朝发展完善。

(2)职能

①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当时,在门下省还设置政事堂,作为三省长官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官员)、户(财政)、礼(外交、考试)、兵(军事)、刑、工。

(3)意义: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关,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 “枢密院”掌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4、元朝行省制度

(1)设置:元代确立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既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 云南、湖广、江浙(浙江所在行省)、江西、岭北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

(2)与中央关系

①权利行使需受中央节制各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②军政事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③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④为保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调整好中央和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采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该制度下,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发展趋势分别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其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四、专职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1)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因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朱棣时设立。

(3)地位: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受司礼监的太监的牵制。

(4)评价: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没有法定的地位,是专制皇权加强的标志,对皇权难以构成威胁。被司礼监太监牵制,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2、清朝军机处

(1)直接原因: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3)职能演变: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4)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简、速)

③政策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密)

(5)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6)密折制

雍正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剥夺了人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思想上: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外部: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

(2)内部: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

3、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军事

①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②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完整。

(3)经济

①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②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黄海海战

(1)原因: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 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

(2)性质:是中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3)时间:1894年

(4)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5)结果: 黄海海战后主力尚存,李鸿章“避战自保”,丧失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主要斗争力量:丘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3)重大战役:大甲溪战役

(4)结果:敌强我弱,清政府的腐败,最后台湾全部陷落

(5)意义: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日本统治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来没停息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

(1)过程: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

(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②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1)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害。

(2)细菌战、毒气战、活人实验:日本在侵华期间,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东北七三一部队)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原因

①决定因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事件及标志:1935年,华北事变)

②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2)形成过程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转折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④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游击队改为八路军、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0月25日,台湾光复.

(2)意义

①国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③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⑥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目的: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2)主要力量: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和部分留日学生。

(3)时间:1905年

(4)地点:日本东京

(5)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在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上被阐释为“三民主义”)

(6)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史称辛亥革命.

(2)结果: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临时政府性质是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颁布

(2)制定机构:参议院

(3)目的:(直接)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维护共和制度

(4)内容

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自由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④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5)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

(6)性质及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①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社会:移风易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变化。

⑤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

①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5)性质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建党初期(中共一大和二大)

(1)中共一大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③内容

a、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b、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④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①时间:1922年

②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

3、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1)兴起: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①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②合作方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2)高潮:北伐战争

①时间:1926—1927年

②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③打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主力:国民革命军

⑤概况:取得巨大胜利,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连克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直捣南京、上海。

(3)失败

①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②失败原因

a.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b.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掌握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

4、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1)南昌起义

①原因: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②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领导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3)红军长征

①原因

a根本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b.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②经过

a.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

b.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县,同当地红军会师。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③意义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如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

c.红军主力达到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5、解放战争(1946—1949)

(1)三大战役

1948年底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4)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内容

①规定国名、国旗、国徽、(代)国歌等;

②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在1954全国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在1954《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标志:开国大典

(3)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以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牢固的基石。中国进入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条件:地方各级人大的召开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时间:1954年9月。

(3)内容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b.权利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e.意义: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过程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一届政协的召开

②正式建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发展: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标志

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意义

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3)确立过程

①《共同纲领》中规定。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

③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1955)、广西、宁夏(1958)、西藏(1965)

(4)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2)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遭到破坏。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时间:1978年

(2)主题报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三拨乱反正一决策)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核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意义

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利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0年8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

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3)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此部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5)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确定下来。

(6)总结: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基本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3)提出过程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

方针,并建议两岸实现“三通”。

②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

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构想。

(4)评价:“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 在尊重历史和

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

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0年,全国人大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①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回归的意义

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②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开辟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④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港澳回归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战略的正确,被各方接受。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

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同一天,宣布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民间交流日益频繁: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通邮、通商、

通航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2008年12月15日,“三通”正式实现)

③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

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⑤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两岸关系的现状

祖国大陆和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

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4)推动和阻碍两岸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

③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⑤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猖獗。

②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5)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①港澳问题:殖民侵略问题,国际问题,英军葡军必须撤出

①台湾问题: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内政问题;可以保留军队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

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

国际关系。

(2)提出

①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

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后发展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1955亚非会议)、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发展为平等互利-1954访印)、和平共处。

(4)意义

①国内: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2、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1954年,周恩来率团出席。

②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影响与结果: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

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

紧张局势。

(2)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新兴民族国家大量涌现。

②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③人物:周恩来率团参加。

④主题: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⑤评价

a.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亚非会议。

b.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c.会议对世界影响:万隆会议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之间增强了了

解,加强了合作.会议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

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d.会议对中国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更多的亚非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⑥求同存异

同:亚非国家近代都有着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支持

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2)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3)意义

①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使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舞台。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共同要求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要。

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

(2)过程

①1971年3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两日交往的大门(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

个中国原则。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

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意义

①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中日建交

(1)原因

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中日友好的历史渊源。

③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

正式建交。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

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中国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坚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背景: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

区域合作模式。

(2)过程

①上海五国机制: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五国元首定

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

②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3)意义

①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大的外交实践。

②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④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时间: BC6C初

(2)内容

①经济

a.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实行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②政治

a.按财产多寡划分4个等级;(打破贵族的世袭官制;提高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b.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不包括第

四等级)

c.设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受理公民投诉

(3)特点:中立(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4)影响

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

基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但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1)时间: BC5C

(2)内容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

③“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④“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⑤“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⑥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放工资和补贴(提高了公民尤其是低等

级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3)意义:大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本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2)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

(3)评价

①积极

a.促使国家政治、经济获得空前繁荣。

b.其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c.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②消极

a.民主范围: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b.性质: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雅

典后来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三、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定义: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习惯法

①时间:罗马建城(BC8C)到共和国(BC509)建立之初。

②弊端: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②时间:公元前449年。

③评价

a.局限性: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

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b.进步性: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

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3)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①含义:从罗马建国(罗马共和国)(BC509)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

②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③内容及特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

则不够完善;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④作用: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国热情与

参政的积极性。

万民法

①时间:无。

②适用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③内容及特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作用: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

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法学思想——自然法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西塞罗

被誉为“自然法之父”。(主张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

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1)维系罗马统治: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

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

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1、光荣革命

(1)概况:

1688年,英国议会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作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历

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国王权利来源于议会,奠定了君主立宪

制的政治基础。

(2)意义: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而不是神,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3)内容/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掌握了立法、财政、军事等权力。

(4)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

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保留了君主,但统而不治,仅仅是国家的象征。(虚君)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3)责任内阁制是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4)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利膨胀。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分权与制衡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利构建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

期 4 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

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

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

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③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

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2)联邦制原则——中央和地方分权

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②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③评价

a.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既有利于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

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

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b.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地位,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特点: 分权和制衡

(4)评价

①(地位)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

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大洲和小州 、南方和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

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根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给劳动者

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特别是1825年以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造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

贫困,工人阶级享有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

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

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

①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③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当时革命实践,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揭露分析。

①1842年,恩格斯在前往英国的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

会面。1844年,两人第二次会面。1845年第三次

②1844年,马克思发表《导言》,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

为同盟起草纲领。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3)影响: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背景: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

度的革命浪潮。

②1917年3月8日,统治俄国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

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

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过渡)。

③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④1917年7月1日,工兵反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

⑤1917年10月,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

⑥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1月7日晨,除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

个别据点外,几乎整个首都落入了起义者手中;11月7日上午,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

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11月

7日下午开始包围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拉开总攻的序幕,当时,彼得格勒造船厂的

华工赤卫队也参加了攻打冬宫的战斗。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①时间:1917年11月7日攻打冬宫的同时,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召开全俄工兵代

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②内容: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

农代表苏维埃,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 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国际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 革命的新时代。它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

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①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的军事力量空

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加之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极力在欧

洲扩张自己的势力,美国认为苏联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阻碍。

(2)形成过程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①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③1947年6月,针对欧洲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

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

④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①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②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③1955年成立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友好互助条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1)条件

①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2)形成过程

①1951年4月,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建立。它的建

立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

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六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以上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④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⑤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加快步伐。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3)诞生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4)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1)原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两极格局终结后,欧共体成员国更加感到有必要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2)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势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

(3)标志: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

(4)影响: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5)货币: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1)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

(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和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了贡献。

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相关文章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 ...

    课题研究成果名称(如

    课题研究成果名称(如"日本右翼思潮的根源") 华南师大附中 高一( )班 张三 2005年10月 指导老师:廖耀良 (补充说明:页眉可点击菜单"视图"找:小论文题目可以用黑体字加粗:此处空两行:页面要 ...

    必修三历史复习提纲(详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文化领域:" ...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奴隶制社会) 第二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考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第 ...

    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七复习提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习题答案]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二节 1. 信息的基本概念p3:利用文字.符号. ...

    必修三复习提纲1.2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 ...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必修三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第1课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井田制被瓦解,分封制破坏,周王室力量衰落.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 二 ...

    历史必修三知识提纲

    必修三知识提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1.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 (1)"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