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人文精神内涵解读

◆ ◆ ◆ ◆ 

儒学的人文精神内涵解读 

◆赵 娟 

( 山东警察学院 )  

【 摘要】儒 学经历先秦、 两汉 、 宋、 明、 清几度 变迁 , 内容有 了很 大变化 , 但精神 内涵具有一致 性, 体现 为 以人 为本 的价值取 向、 贵和持 中的  做人 态度 、 自强不 息的奋斗精神 、 豁达 乐观的积极 心态和 身任天下的责任 意识 。   【 关键词】儒 学 人 为精神  以人为本 贵和持 中  

儒 学 由孔 子 初 创 , 以“ 仁” 为其 理 论 核 心 , 讲求“ 礼” 与 “中庸 ” 之 道 。 其  之 道 适 用 于一 切 领 域 。在 子 张 、 子夏谁 更贤能 的问题上 。 孔 子 认 为 子 张 常  后. 孟子“ 仁政” 学说 与 “ 性善论” 、 苟子的“ 性恶论 ” 等 对 孔 子 的 思 想 做 了 发  常 超 过 周 礼 的 要 求 , 子夏 常 常达 不 到 周 礼 的 要 求 , “ 过犹不及 ” , 超 过 和达 不 

展: 西汉董仲舒以“ 天人 感应 ” 为核心 , 吸收“ 阴阳五行” 说, 极力宣 扬“ 君权  到的结果是一致 的, 都不够贤能 ; 孔子在《 论语 ・ 八 佾》对《 关雎》 的评价 是 

神 授 ”, 强调“ 三纲 五常” , 提 出“ 大一统” 学说 , 在 文化 方 面 提 出 “ 罢黜 百家 ,   “ 乐而不 淫, 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 , 《关雎》 这首诗 , 欢乐而不放纵 , 悲哀而不 

独尊儒术” 的主张并被汉武 帝所采纳 , 使儒学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 方意识 , 实  伤痛快 , 情感表达地恰到好处 , 表现 了对音乐的中和之美 的赞许。   现对儒学 的第一次改造 ; 宋、 明、 清 时代 的朱熹 等人在儒 学 的基 础上 , 兼而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 以继承孔孟 道统和 复兴儒 学为 己任 , 把封 建的等 级  护封建统治秩序 的长治久安 , 实现对儒学的第 二次改造 。  

下五个方面。  

三、 自强 不 息 的奋 斗精 神 

《 周易》 日: “ 天行健 , 君子 以自强不息 ; 地势坤 , 君子以厚德载物 。 ” 自强 

孔子本身就是这种精神 的代表 , 尽管 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各 国国君所  忘忧 , 不知老 之将 至” ( 《 论语 ・ 述而》) 。对于 “ 饱食终 日, 无所用心” 的人 ,   孔子说“ 难 矣哉 ” ( 《 论语 ・阳货》) , 就是说 那些整天只知道 吃饱 饭 , 对什么 

事 都 不 关 心 的 人 是很 难 成事 的 。  

四、 豁 达 乐 观 的 积极 心态 

制度 、 道德规范抬到 了“ 天理 ” 的高度 , 要 求人 们“ 存天理 ” “ 去人欲 ” , 以维  不息的奋斗精神 是儒 学的精神 内涵 中重要的一方面 。   尽管儒学经历几度变迁 , 但 其基本 的精神 内涵是一 致 的, 主要包括 以  接受

, 但他仍“ 知其不可而 为之” ( 《 论语 ・ 宪问》 ) , 且依 旧“ 发愤忘食 , 乐以  

以 人 为 本 的 价 值 取 向 

儒学非常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 认 为 人是 一 切 之 本 。   在 对 待 人 与 自然 界 其 他 生 物 的 关 系 上 , 儒 学家认 为人是 更为可 贵的 ,  

如马厩失火被焚时 , 孔子所问的是“ 伤人乎 ” , 并没有问是否伤及 马; 苟子则  生而无知 , 禽兽有知而无义 , 人有生有知亦 有义 , 故最 为天下贵也 ”( 《苟子 

在儒学家看来 , 积极 进 取 、 自强 不 息 的 人 生 态 度 , 始 终 要 以豁 达 乐 观 的    用层进法推导 出万物之 中人最为贵 的道理 , 他说 “ 水火有气而 无生, 草木有  心 境 为 基 础 。

孔子奋斗一生 , 终无所遇 , 但却没有失掉信心 , 并且善于在 日常生活 中  着简单的生活 , 却仍然乐在 其中, 因为对他 来说 , 不义而来 的富贵 如同浮云 

王制篇》) ; 朱熹也认 为人与禽兽不 同, 具有仁义礼智信五 常之 性, 所 以宇  发 掘 快 乐 , 他说 : “ 学 而 时 习之 ,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他 过  在对待人与天的关系上 , 儒学强调先人后神 、 天人合一。孔子对 天命 、   般, 不值得拥有 ; 他 面对“ 老之将至”, 仍然能够“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他 

宙 中“ 人为最灵” 。  

鬼神存有信仰和敬畏 , 《 论语》 中有“ 畏天命” “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 “ 敬鬼神  甚至将是否具有积极心 态作 为区分 “ 君子” 和“ 小人 ” 的标志。所以 , 当他 的  一箪 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 不 改 其 乐 ” 时, 孔 子 评  而远之” 等的论述 , 但在论到人时, 他说“ 未能事人 , 焉 能事 鬼” ( 《 论语 ・先  学 生 颜 回 “ 进》) , 可见把人放 在了首 位 ; 即使 董仲舒 把 “ 天” 神化 为超 自然的主 宰 , 但  价他 : “ 贤哉 , 回也 ” ( 《 论语 ・ 雍也》) 。  

也一再强调人 “ 最为天下贵” ( 《 春 秋 繁 露 ・天 地 阴 阳》) , 人与 天互相感应 ,  

五、 身 任 天 下 的 责 任 意 识 

儒学强调“ 积极八世 ” , 在 社 会 中 实 现 自我 价 值 , 具有 “ 自 任 以 天 下 之  天人合一 , 可见 , 在神学 的形式下 , 人依然是价值关怀 的中心 。   在 对 待 人 民与 君 主 的 关 系 上 , 儒 学 强 调 民贵 君 轻 。《 礼 记 ・缁 衣 》 记 载  重 ” 的 责 任 意识 。   孔 子 的话 : “ 民 以君 为 心 , 君以民为体 ” , “ 心 以体全 , 亦以体伤。君 以民存 ,   的身 体 。心 脏 因有 身 体 保 护 而 不

受 伤 害 , 也 因身体 而受伤 害, 君 主 因 有 民 

孔子说 : “ 士志于道而耻 恶衣 恶食者 , 未足与 议也”( 《 论语 ・ 里 仁》) ;  

卫 灵 公 》) 。 由此 可见 , 孔子认为“ 士” 应 当 以天 下 为 己任 , 而 不 该 过 多 关 

亦 以 民亡 ” 。 意 思 是 说 人 民把 君 主 当作 自 己 的 心 脏 , 君 主 把 人 民 当作 自 己  “ 士而怀居 , 不足以为士矣”( 《 论 语 ・宪问》) ; “ 君子 忧道不 忧贫 ” ( 《 论语 

众 才存在 , 也 因民众而 灭亡。孟 子说 “ 民为贵 , 社 稷次之 , 君 为轻 ”( 《孟子  注个体生命的需 求。所 以。 “ 士不 可 以不 弘毅 , 任 重而道 远。 ”( 《 论 语 -泰 

尽心下》) 。苟子说则用“ 舟” 与“ 水” 的关系来比喻君 民关系, 国君如舟 ,   伯》 ) 。孔子本身就是具有这种担 当精神 的代表 , 他说: “ 苟有 用我者 , 期月  

百姓如水, 水可 以载舟 , 也可 以覆舟 , 所 以百姓 为国家之本。北宋程 颢程颐  而 已可也 , 三年有成。 ” ( 《 论语 ・子路》 ) 孟子也说 : “ 如欲平治天下 , 当今 之  宣称 “ 民惟邦本 ” ( 《文集》 卷五 ) , 人 民是 国家之本。朱熹 认为 “ 天 下之务 ,   世, 舍我其谁也? ” 《 孟子 ・ 公孙丑下》 。   莫 大于恤 民” ( 《宋史 ・朱熹 传》) 。可见 , 人 民为本 的思想 贯 穿于儒 学之 

始终 。  

综上所述 , 儒学是“ 以人 为本 ” 的学 问, 其 以“ 和” 为处事行礼 的最高境 

界, 以 中庸 之 道 为 人 生 的 最 高 追 求 , 通 过 自强 不 息 、 不 断奋斗 的生活 态度 ,   以及 乐观 豁 达 的心 态 , 实现 “ 修 身、 齐家 、 治 国、 平天下 ” 的 人 生 目标 。儒 学 

二、 贵 和 持 中 的做 人 态 度 

和, 是指世 间万物一种 和谐 、 均衡 的状态 。贵 和 , 即以和 为贵 。《论语  博大精深 , 个 中内涵经过历代儒 学家的诠 释得到 了充分 的发挥 , 其外延 随 

学而》中说 : “ 礼之用 , 和 为贵 ” , 把“ 和” 作 为处 事、 行礼 的最高 境界。不  着 时代 的变 迁 亦 得 到 了 不 断 的 延 伸 。 时 至 今 日 , 儒 学 作 为 国 学 的 主 要 载 

同事物之 间互相搭配 、 融 合、 平衡 , 就 能达到“ 和” 的圆满状 态。例如 , 对于  体 ,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 去探究其精神内涵 。 以及其背后所 反映的我 国自古  孔子对于政治的看法 , 《 左传 ・ 昭公二十 年》 记载 : “ 仲尼 曰: 善哉 f政宽则  至今 一脉相承 的人文精神 , 为今 日国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文化支持。   民慢 , 慢则 纠之以猛 ,

猛则 民残 , 残则旋之 以宽。宽以济猛 , 猛 以济宽 , 政是 

以和。 ” 可见 , 执 政 时宽 和 与 严 厉 搭 配 才 能 达 到 “ 和 ”的 最 高 境 界 。 “ 和” 并  不 是 无 原 则地 求 “ 一 致 ”, 为人处事方面 , 儒 学讲 究 “ 和 而 不 同” 。  

参考文献 :  

[ 1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 0 1 1 .  

中, 是 指在实现 “ 和” 这 个 目标的过程 中, 应该采取 的一种不偏不倚 的  行为方式 。持 中, 就是持守 “ 中庸” 之道。在孔子看 来 , “中庸 ” 之 道是立 身  行事的最 高标 准。“ 中者 , 无过无不及之 名也。庸 , 平常也 ” ( 朱 熹《中庸章 

[ 2 ] 白慧静. 儒家文化与唐代 文人 的担 当精神[ J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  

2 0 1 1 , ( O 2 ) .  

[ 3 ] 洪修 平. 论 儒 学 的人 文精 神及 其 现代 意 义 [ J ] .中国社 会科 学 ,  

2 0 0 0 , ( 0 6) .  

句》 ) 。 中庸之道 , 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 , 无过无不及 , 并且始终如一 。中庸 

1 8 8  0 5/ 2 01 4  

◆ ◆ ◆ ◆ 

儒学的人文精神内涵解读 

◆赵 娟 

( 山东警察学院 )  

【 摘要】儒 学经历先秦、 两汉 、 宋、 明、 清几度 变迁 , 内容有 了很 大变化 , 但精神 内涵具有一致 性, 体现 为 以人 为本 的价值取 向、 贵和持 中的  做人 态度 、 自强不 息的奋斗精神 、 豁达 乐观的积极 心态和 身任天下的责任 意识 。   【 关键词】儒 学 人 为精神  以人为本 贵和持 中  

儒 学 由孔 子 初 创 , 以“ 仁” 为其 理 论 核 心 , 讲求“ 礼” 与 “中庸 ” 之 道 。 其  之 道 适 用 于一 切 领 域 。在 子 张 、 子夏谁 更贤能 的问题上 。 孔 子 认 为 子 张 常  后. 孟子“ 仁政” 学说 与 “ 性善论” 、 苟子的“ 性恶论 ” 等 对 孔 子 的 思 想 做 了 发  常 超 过 周 礼 的 要 求 , 子夏 常 常达 不 到 周 礼 的 要 求 , “ 过犹不及 ” , 超 过 和达 不 

展: 西汉董仲舒以“ 天人 感应 ” 为核心 , 吸收“ 阴阳五行” 说, 极力宣 扬“ 君权  到的结果是一致 的, 都不够贤能 ; 孔子在《 论语 ・ 八 佾》对《 关雎》 的评价 是 

神 授 ”, 强调“ 三纲 五常” , 提 出“ 大一统” 学说 , 在 文化 方 面 提 出 “ 罢黜 百家 ,   “ 乐而不 淫, 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 , 《关雎》 这首诗 , 欢乐而不放纵 , 悲哀而不 

独尊儒术” 的主张并被汉武 帝所采纳 , 使儒学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 方意识 , 实  伤痛快 , 情感表达地恰到好处 , 表现 了对音乐的中和之美 的赞许。   现对儒学 的第一次改造 ; 宋、 明、 清 时代 的朱熹 等人在儒 学 的基 础上 , 兼而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 以继承孔孟 道统和 复兴儒 学为 己任 , 把封 建的等 级  护封建统治秩序 的长治久安 , 实现对儒学的第 二次改造 。  

下五个方面。  

三、 自强 不 息 的奋 斗精 神 

《 周易》 日: “ 天行健 , 君子 以自强不息 ; 地势坤 , 君子以厚德载物 。 ” 自强 

孔子本身就是这种精神 的代表 , 尽管 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各 国国君所  忘忧 , 不知老 之将 至” ( 《 论语 ・ 述而》) 。对于 “ 饱食终 日, 无所用心” 的人 ,   孔子说“ 难 矣哉 ” ( 《 论语 ・阳货》) , 就是说 那些整天只知道 吃饱 饭 , 对什么 

事 都 不 关 心 的 人 是很 难 成事 的 。  

四、 豁 达 乐 观 的 积极 心态 

制度 、 道德规范抬到 了“ 天理 ” 的高度 , 要 求人 们“ 存天理 ” “ 去人欲 ” , 以维  不息的奋斗精神 是儒 学的精神 内涵 中重要的一方面 。   尽管儒学经历几度变迁 , 但 其基本 的精神 内涵是一 致 的, 主要包括 以  接受

, 但他仍“ 知其不可而 为之” ( 《 论语 ・ 宪问》 ) , 且依 旧“ 发愤忘食 , 乐以  

以 人 为 本 的 价 值 取 向 

儒学非常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 认 为 人是 一 切 之 本 。   在 对 待 人 与 自然 界 其 他 生 物 的 关 系 上 , 儒 学家认 为人是 更为可 贵的 ,  

如马厩失火被焚时 , 孔子所问的是“ 伤人乎 ” , 并没有问是否伤及 马; 苟子则  生而无知 , 禽兽有知而无义 , 人有生有知亦 有义 , 故最 为天下贵也 ”( 《苟子 

在儒学家看来 , 积极 进 取 、 自强 不 息 的 人 生 态 度 , 始 终 要 以豁 达 乐 观 的    用层进法推导 出万物之 中人最为贵 的道理 , 他说 “ 水火有气而 无生, 草木有  心 境 为 基 础 。

孔子奋斗一生 , 终无所遇 , 但却没有失掉信心 , 并且善于在 日常生活 中  着简单的生活 , 却仍然乐在 其中, 因为对他 来说 , 不义而来 的富贵 如同浮云 

王制篇》) ; 朱熹也认 为人与禽兽不 同, 具有仁义礼智信五 常之 性, 所 以宇  发 掘 快 乐 , 他说 : “ 学 而 时 习之 ,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他 过  在对待人与天的关系上 , 儒学强调先人后神 、 天人合一。孔子对 天命 、   般, 不值得拥有 ; 他 面对“ 老之将至”, 仍然能够“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他 

宙 中“ 人为最灵” 。  

鬼神存有信仰和敬畏 , 《 论语》 中有“ 畏天命” “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 “ 敬鬼神  甚至将是否具有积极心 态作 为区分 “ 君子” 和“ 小人 ” 的标志。所以 , 当他 的  一箪 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 不 改 其 乐 ” 时, 孔 子 评  而远之” 等的论述 , 但在论到人时, 他说“ 未能事人 , 焉 能事 鬼” ( 《 论语 ・先  学 生 颜 回 “ 进》) , 可见把人放 在了首 位 ; 即使 董仲舒 把 “ 天” 神化 为超 自然的主 宰 , 但  价他 : “ 贤哉 , 回也 ” ( 《 论语 ・ 雍也》) 。  

也一再强调人 “ 最为天下贵” ( 《 春 秋 繁 露 ・天 地 阴 阳》) , 人与 天互相感应 ,  

五、 身 任 天 下 的 责 任 意 识 

儒学强调“ 积极八世 ” , 在 社 会 中 实 现 自我 价 值 , 具有 “ 自 任 以 天 下 之  天人合一 , 可见 , 在神学 的形式下 , 人依然是价值关怀 的中心 。   在 对 待 人 民与 君 主 的 关 系 上 , 儒 学 强 调 民贵 君 轻 。《 礼 记 ・缁 衣 》 记 载  重 ” 的 责 任 意识 。   孔 子 的话 : “ 民 以君 为 心 , 君以民为体 ” , “ 心 以体全 , 亦以体伤。君 以民存 ,   的身 体 。心 脏 因有 身 体 保 护 而 不

受 伤 害 , 也 因身体 而受伤 害, 君 主 因 有 民 

孔子说 : “ 士志于道而耻 恶衣 恶食者 , 未足与 议也”( 《 论语 ・ 里 仁》) ;  

卫 灵 公 》) 。 由此 可见 , 孔子认为“ 士” 应 当 以天 下 为 己任 , 而 不 该 过 多 关 

亦 以 民亡 ” 。 意 思 是 说 人 民把 君 主 当作 自 己 的 心 脏 , 君 主 把 人 民 当作 自 己  “ 士而怀居 , 不足以为士矣”( 《 论 语 ・宪问》) ; “ 君子 忧道不 忧贫 ” ( 《 论语 

众 才存在 , 也 因民众而 灭亡。孟 子说 “ 民为贵 , 社 稷次之 , 君 为轻 ”( 《孟子  注个体生命的需 求。所 以。 “ 士不 可 以不 弘毅 , 任 重而道 远。 ”( 《 论 语 -泰 

尽心下》) 。苟子说则用“ 舟” 与“ 水” 的关系来比喻君 民关系, 国君如舟 ,   伯》 ) 。孔子本身就是具有这种担 当精神 的代表 , 他说: “ 苟有 用我者 , 期月  

百姓如水, 水可 以载舟 , 也可 以覆舟 , 所 以百姓 为国家之本。北宋程 颢程颐  而 已可也 , 三年有成。 ” ( 《 论语 ・子路》 ) 孟子也说 : “ 如欲平治天下 , 当今 之  宣称 “ 民惟邦本 ” ( 《文集》 卷五 ) , 人 民是 国家之本。朱熹 认为 “ 天 下之务 ,   世, 舍我其谁也? ” 《 孟子 ・ 公孙丑下》 。   莫 大于恤 民” ( 《宋史 ・朱熹 传》) 。可见 , 人 民为本 的思想 贯 穿于儒 学之 

始终 。  

综上所述 , 儒学是“ 以人 为本 ” 的学 问, 其 以“ 和” 为处事行礼 的最高境 

界, 以 中庸 之 道 为 人 生 的 最 高 追 求 , 通 过 自强 不 息 、 不 断奋斗 的生活 态度 ,   以及 乐观 豁 达 的心 态 , 实现 “ 修 身、 齐家 、 治 国、 平天下 ” 的 人 生 目标 。儒 学 

二、 贵 和 持 中 的做 人 态 度 

和, 是指世 间万物一种 和谐 、 均衡 的状态 。贵 和 , 即以和 为贵 。《论语  博大精深 , 个 中内涵经过历代儒 学家的诠 释得到 了充分 的发挥 , 其外延 随 

学而》中说 : “ 礼之用 , 和 为贵 ” , 把“ 和” 作 为处 事、 行礼 的最高 境界。不  着 时代 的变 迁 亦 得 到 了 不 断 的 延 伸 。 时 至 今 日 , 儒 学 作 为 国 学 的 主 要 载 

同事物之 间互相搭配 、 融 合、 平衡 , 就 能达到“ 和” 的圆满状 态。例如 , 对于  体 ,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 去探究其精神内涵 。 以及其背后所 反映的我 国自古  孔子对于政治的看法 , 《 左传 ・ 昭公二十 年》 记载 : “ 仲尼 曰: 善哉 f政宽则  至今 一脉相承 的人文精神 , 为今 日国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文化支持。   民慢 , 慢则 纠之以猛 ,

猛则 民残 , 残则旋之 以宽。宽以济猛 , 猛 以济宽 , 政是 

以和。 ” 可见 , 执 政 时宽 和 与 严 厉 搭 配 才 能 达 到 “ 和 ”的 最 高 境 界 。 “ 和” 并  不 是 无 原 则地 求 “ 一 致 ”, 为人处事方面 , 儒 学讲 究 “ 和 而 不 同” 。  

参考文献 :  

[ 1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 0 1 1 .  

中, 是 指在实现 “ 和” 这 个 目标的过程 中, 应该采取 的一种不偏不倚 的  行为方式 。持 中, 就是持守 “ 中庸” 之道。在孔子看 来 , “中庸 ” 之 道是立 身  行事的最 高标 准。“ 中者 , 无过无不及之 名也。庸 , 平常也 ” ( 朱 熹《中庸章 

[ 2 ] 白慧静. 儒家文化与唐代 文人 的担 当精神[ J ]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  

2 0 1 1 , ( O 2 ) .  

[ 3 ] 洪修 平. 论 儒 学 的人 文精 神及 其 现代 意 义 [ J ] .中国社 会科 学 ,  

2 0 0 0 , ( 0 6) .  

句》 ) 。 中庸之道 , 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 , 无过无不及 , 并且始终如一 。中庸 

1 8 8  0 5/ 2 01 4  


    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txt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作者:翔日葵的微笑 已被分享2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 ...

    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

    1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必修一 政治文明史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核心考点: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自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郡 ...

    学界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学界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1. 陈明评论―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等于<丧家狗:我读 ...

    论儒学和杜威实用主义的对话_董礼

    24 论儒学和杜威实用主义的对话 董 礼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五四以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我们也感受到了种种尴尬的局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既得益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便利, ...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近代部分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纲要求]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 ...

    儒学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儒学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摘要]在中国儒学尊卑有序的"礼"文化的长期熏陶下,社会意识中等级差别的观念根深蒂固.个人在具有级差阶梯的社会中必然会产生"趋上心理",并因此导致"争先 ...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第一章 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对中国传统文化见解 曾子在<论语"学而>中说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风俗淳厚.文化底蕴厚重是先前哲人们所推崇的人类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