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作者:杨少垒蒋永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03期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分析框架

  对于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柯炳生认为,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战略、方式和途径。①高帆认为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实质一致性与路径差异性”之间的某种组合。②更进一步地,对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也有学者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如卫龙宝等认为其主要内容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富民强农的基本目标、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按照整体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市场潜力的优势,全面增强科技支撑、综合生产、市场竞争的能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功能多样、产品安全、技术密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郑晶认为其内容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④此外,白文周(2008)、朱新方(2008)、赫修贵(2009)等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综观以上几种观点,应该说,现阶段理论界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刻和具有针对性的,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作者认为,要从理论上解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必须对其包含的三个关键词——“特色”、“道路”和“科学”进行深入解读,并揭示其内在之间的紧密联系。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在这方面明显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从关键词的角度看,首先,“特色”指的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它是我们选择具体建设道路的基础,不同的“特色”决定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必须以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为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既要体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定性和世界规律性,又要充分展现“中国特色”,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其次,“科学”则是指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我国的具体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十七大将其科学内涵表述为“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四者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道路”指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对“道路”的选择必须既体现我国面临的特殊国情,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涵义。借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构成,我们将“道路”总结为“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三者结合的理论体系,该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分析框架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逻辑起点

  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农情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起点,现阶段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特殊的人地矛盾、基本制度、区域条件和宏观背景等四大方面。这些特殊的条件不仅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和具体模式的选择设置了多种边界。

  1.特殊的人地矛盾

  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农业自然资源仍然存在着短缺的情况,其中人多地少的资源矛盾最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总人口由12.76亿人增加到了13.41亿人,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但同时,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却从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减少幅度为6.4%。2010年的人均耕地量仅为1.37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我国人均耕地占有水平大致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⑤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刚性需求的增加,因灾损毁土地和退耕还林占用土地等原因的影响,耕地资源在未来会逐步减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占用400万亩土地。⑥同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尖锐。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报告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的高峰,人均占有耕地也将下降到1.1亩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⑦在这样的耕地资源情况约束下,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将面临严峻挑战。

  2.特殊的基本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若干制度的变迁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前提。

  (1)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制度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以政府的身份“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⑧。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后决定实行集体所有的制度,这既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又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相符合,是公有制在农村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运用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坚持集体所有的属性不变,能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⑨

  (2)家庭为主的农业经营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均分地权为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凭借其充分激励和无需监督的内在优势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我国粮食总产量年年快速增长,到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突破4000亿千克。但同时,这一制度也造成了土地的封闭性、凝固性使用,在经历了边际效应飞速递增的阶段后,其弊端开始逐步显露,土地面积的细碎化、经营的分散化、调整的频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内在绩效的进一步发挥,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新的制约。

  农业生产具有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的特性,土地是其发展的自然基础,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但是,如何消除原有制度带来的弊端,突破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瓶颈”,充分利用制度内生的强劲生命力也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特殊的区域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首先,就自然区域情况看,农业的发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明显,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周围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性使得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各区域在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布局和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其次,就经济区域角度看,经济发展程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仅就传统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划分来看,它们之间的发展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在各区域内部,也有较大差异,如东部中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经济发展快,而部分偏僻地区则发展缓慢。再次,就行政区域情况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治理体制。从利益关系角度讲,我国政府目前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是各级政府利益争夺的部门化。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各个部门都有着自己的利益;二是各级政府之间利益争夺的层级化;三是地方政府之间利益争夺的区域化。⑩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方面,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将其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但是各地方政府之间仍然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倾向,集中表现在要素流动、财税博弈、发展速度、绩效评价等方面。各行政区域之间在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影响。

  4.特殊的宏观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环境也更加复杂。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特殊背景主要有:

  (1)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指引下,中央政府采取了人民公社、户籍制度以及统购统销等手段,不断攫取农业剩余,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1953-1981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集体组织内部积累获得的收入总计为8000多亿元,而对农业的投资却只有800亿元左右。(11)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二元经济的弊端,并采取了一系列缝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措施,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二元结构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大,资本投入偏差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方面。不断加深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现代化具有不可忽略的销蚀和阻碍作用,(12)因此,如何突破二元经济的束缚,在结构转换中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便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特殊难题。

  (2)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和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工业化方面看,2010年年底,我国工业总产值为160867亿元,是1978年的100倍;从城镇化方面看,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7亿,城镇化率已达到49.9%。并且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13)我国城镇化率从20%提高至40%,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却用了上百年时间,这不得不称之为“中国奇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给农业现代化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农业发展所需的耕地资源会不断减少,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有更宽阔的转移渠道,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带动和支持作用也将逐步增强。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利用这些机遇,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三农”发展战略。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面对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加深的局势,中央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以期对传统“城乡分治,工农分离”路径的偏差进行矫正,从而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并在城乡互动、工农互促中推进城乡一体化。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三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经济结构却出现了很多内在的矛盾。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农业,也必须顺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尽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14)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服从和遵循中央“三农”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将“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新战略全面贯穿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过程的始终。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可以表述为“核心要义、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三大内容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理论体系。即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以我国特殊的人地矛盾、基本制度、区域状况和宏观背景为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为核心要义,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利益协调为根本方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我国农业的物质装备、科技贡献率、规模经营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等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将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作为核心要义。

  (1)机械化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就曾精辟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实现农业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可以大量节约农业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可以提高农业的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有效提高抗旱、杀虫的效率,增强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我国机耕、机播和机收的面积分别为91152、58974、47484千公顷,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为62.9%、37.4%、31.2%,(15)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机械化程度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机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2)科技化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过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每次更换良种一般可增产10-30%,科学施用化肥可增产16%,改进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可增产4-8%,施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挽回产量损失10-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了明显增长,已经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至“十五”时期的48.0%,(16)但是这个水平仍然比欧美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较低的农业科技水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形成了较大制约,因此,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3)规模化

  大量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在现有土地制度下,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细碎呈条块分割状态,严重阻碍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规模经营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规模经营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优化农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经营收益,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Wan等的实证研究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观点,即我国土地的零碎化制约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如果消除土地零碎化现象,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则我国的粮食产量每年将增加7140万吨。(17)表1的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民实际经营的耕地中,多数面积不足1亩,少数面积在3亩以上,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象十分突出,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4)产业化

  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其实施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8)此外,郭建宇在山西省的调研表明,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如:农户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增加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机会,从而扩大其收入来源;龙头企业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增进农户生产效益。(19)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发展迅速,组织模式不断创新,但是总体来看,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基地建设规模不合理,农业产业链较短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采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就显得尤为迫切。

  (5)市场化

  约翰·梅尔认为,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产品的大部分都是由生产产品的农场所消费,市场只起着极其一般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开始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开始提高,人们收入增加引起农产品以及市场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三大变化的发生将引起市场重要性的迅速提高。(20)因此,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进程中,进一步改善市场效能,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年底,农业部定点市场总数已达到776个,(21)这对于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市场交易无序,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农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电子市场等新型市场形式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目标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三点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特殊商品,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22)粮食安全更是与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各个国家都对此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近年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粮食危机频发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更是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将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作为农业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为此采取了诸如“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多种积极措施。从总体上看,几十年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是卓有成效的,粮食安全的整体形势是比较好的。

  但是,良好的形势和取得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粮食问题上高枕无忧,粮食需求、生产等情况表明,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大危机。首先,从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情况看,大量研究显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或从事非农产业,农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23)马永欢等对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由表2可以看出,即使以比较保守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基础进行估算,2015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也将达到53193.7万吨,2020年将达到54785.8万吨,总量不断攀升。(24)其次,从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看,统计数据显示,1999-2010年,虽然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我国人均占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2010年的人均占有量为409千克,仅仅比1999年高3千克。此外,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还潜伏着巨大的威胁,据对安徽省的调查,粮食生产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如:耕地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粮农生产能力弱化等,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觉。(25)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继续将保持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主要目标,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积极运用各种粮食支持政策和手段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的充分供给,以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经济上和物质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健康生活的需要。

  

  (2)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将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进程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类:一是低收入国家的粮食问题,即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面对国内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获得足够的粮食,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二是高收入国家的农业调整问题,即如何在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问题,即与城市中一些已经摆脱绝对贫困的人口相比,部分农民的生活还显得比较贫寒。因此,政府应对这种相对贫困给予足够重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这三种类型的农业问题相对应,农业发展将从“粮食问题优先阶段”转向“农业调整问题优先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也将从“如何廉价提供农产品”向“如何防止农民收入相对减少”转变(如图2所示)。(26)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当前我们已经跨过低收入门槛,正在向更高阶段的目标迈进。因此,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我们应将防止农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2年以后,我们对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将其列入“三农”政策的核心目标。从政策的实施来看,其效果十分明显,农民收入确实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收入来源渠道也不断多元化。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收入绝对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缺乏稳定的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和先进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从而提高农民的直接生产收入;鼓励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上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流出土地的租金收入;支持农民采取入股的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运作下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的“股金”分红收入;稳定并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农民务农种粮的各种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此外,还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中去,以此增加农民的外出务工收入。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是指农业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增长,而是要与维护、提高资源基础,保护生态平衡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已经取得全世界的公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来看,第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缺乏。耕地、水等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十分有限。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灌溉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27)第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突出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盐碱化,植被资源减退等方面。据第二次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和南方丘陵地区的12个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8%,土壤流失量占全国的50%。(28)第三,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9)第四,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2000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年份的农业受灾面积在4000万公顷以上,受灾面积占成灾面积的比重在5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农业发展形势和资源约束条件,尽快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为此,我们不仅要维护农业的长期高产出水平,保持农、林、牧、渔各业产出水平的稳定性,而且要维护好耕地、植被等自然资源,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合理化。(30)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利益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核心,也是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动力,各种制度的确立以及经济行为的发生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博弈而最终达成利益均衡的结果。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关系重要环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应在各种利益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才能顺畅进行。因此,我们将利益协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法。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涉及多种利益关系,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从利益主体角度而言,其中涉及的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他们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利益目标如下表3所示。

  (1)从中央政府角度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推进、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以及自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希望依靠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和资源约束,提高农业效益和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特别是粮、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并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支撑,进而为整个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支持农业现代化也是中央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性选择。

  (2)从地方政府角度讲,其行为具有三重目标:第一,作为中央政府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和农村经济繁荣,保证中央政策的有效实施;第二,部分地区由于受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条件欠缺或者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对这些地区而言,将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由于农业现代化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树立“样板工程”、显示政绩的需要,也有推进农业发展的动机。

  (3)从农民的角度讲,舒尔茨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其参与市场的行为是理性的、有效率的。因此,对于“理性小农”而言,他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获取更多收入。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获取的收入较为有限,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直接生产收入。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使农民节约出自己的剩余劳动力,长期或季节性地从事其他非农职业,从而获取非农就业收益。

  (4)企业是一种不同于市场交易的合约形式,它具有节约交易费用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的功能。企业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相比小农的分散经营而言,企业参与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解决我国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难题,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进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5)专业合作组织是由农民自愿联合组成的经济组织,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利益目标为:首先,为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搭建平台,并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服务,以组织的形式解决小农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其次,集体行为是个体成员选择的结果,当大多数集体成员有了某种行为的动机时,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集体组织会根据一致性原则或多数同意原则确定是否实施该行为,以此增加集体总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32)因此,对于农民以资金、土地等入股组建的合作组织而言,其参与农业现代化是为了在尊重成员意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合作组织的收益,并在扣除一定收益作为积累后返还给组织成员,以此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由表3得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目标既统一又对立,从而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不同主体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在坚持统筹兼顾的这一根本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协调和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以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顺利推进。

  注释:

  ①柯炳生:《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若干认识》,《红旗文稿》2008年第4期。

  ②高帆:《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如何体现?》,《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卫龙宝、储德平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2期。

  ④郑晶:《中国农业增长及其效率研究——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⑤(22)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⑥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2007年第22期。

  ⑦《我国人均占有水和耕地资源量均临近国际警戒线》,《天津日报》2001年1月15日。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95页。

  ⑨蒋永穆、杨少垒:《利益协调推进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新模式》,《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

  ⑩欧阳日辉、吴春红:《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经济经纬》2008年第5期。

  (11)陈国庆:《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生及其影响》,《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2)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

  (13)课题组:《我国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矛盾将越发尖锐》,《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19日。

  (14)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求是》2010年第10期。

  (15)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9》,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16)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17)Guang H.Wan,Enjiang Cheng.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Applied Economics,2001,33(2).

  (18)范小建:《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0期。

  (19)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l期。

  (20)[美]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何宝玉等译,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第317页。

  (21)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61页。

  (2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研究小组:《“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24)马永欢、牛文元:《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25)课题组:《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调查与思考——来自安徽农村的报告》,《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

  (26)[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沈金虎等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8-23页。

  (27)陈晓华:《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0期。

  (28)郑晔:《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29)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监测》2006年第4期。

  (30)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32)徐旭、蒋文华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作者介绍:杨少垒,蒋永穆,四川大学,成都 610064 杨少垒,男 (1983-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蒋永穆,男 (1968-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经济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作者:杨少垒蒋永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03期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分析框架

  对于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柯炳生认为,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战略、方式和途径。①高帆认为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实质一致性与路径差异性”之间的某种组合。②更进一步地,对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也有学者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如卫龙宝等认为其主要内容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富民强农的基本目标、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按照整体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人力资源、市场潜力的优势,全面增强科技支撑、综合生产、市场竞争的能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功能多样、产品安全、技术密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郑晶认为其内容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④此外,白文周(2008)、朱新方(2008)、赫修贵(2009)等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综观以上几种观点,应该说,现阶段理论界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刻和具有针对性的,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作者认为,要从理论上解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必须对其包含的三个关键词——“特色”、“道路”和“科学”进行深入解读,并揭示其内在之间的紧密联系。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在这方面明显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从关键词的角度看,首先,“特色”指的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它是我们选择具体建设道路的基础,不同的“特色”决定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必须以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为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既要体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定性和世界规律性,又要充分展现“中国特色”,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其次,“科学”则是指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我国的具体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十七大将其科学内涵表述为“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四者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道路”指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对“道路”的选择必须既体现我国面临的特殊国情,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涵义。借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构成,我们将“道路”总结为“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三者结合的理论体系,该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分析框架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逻辑起点

  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农情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起点,现阶段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特殊的人地矛盾、基本制度、区域条件和宏观背景等四大方面。这些特殊的条件不仅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和具体模式的选择设置了多种边界。

  1.特殊的人地矛盾

  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农业自然资源仍然存在着短缺的情况,其中人多地少的资源矛盾最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总人口由12.76亿人增加到了13.41亿人,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但同时,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却从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减少幅度为6.4%。2010年的人均耕地量仅为1.37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我国人均耕地占有水平大致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⑤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刚性需求的增加,因灾损毁土地和退耕还林占用土地等原因的影响,耕地资源在未来会逐步减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占用400万亩土地。⑥同时,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尖锐。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报告曾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的高峰,人均占有耕地也将下降到1.1亩左右,均临近国际上一般承认的警戒线。⑦在这样的耕地资源情况约束下,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将面临严峻挑战。

  2.特殊的基本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若干制度的变迁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前提。

  (1)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制度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以政府的身份“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⑧。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后决定实行集体所有的制度,这既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又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相符合,是公有制在农村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运用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坚持集体所有的属性不变,能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⑨

  (2)家庭为主的农业经营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均分地权为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凭借其充分激励和无需监督的内在优势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我国粮食总产量年年快速增长,到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突破4000亿千克。但同时,这一制度也造成了土地的封闭性、凝固性使用,在经历了边际效应飞速递增的阶段后,其弊端开始逐步显露,土地面积的细碎化、经营的分散化、调整的频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内在绩效的进一步发挥,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新的制约。

  农业生产具有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的特性,土地是其发展的自然基础,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但是,如何消除原有制度带来的弊端,突破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瓶颈”,充分利用制度内生的强劲生命力也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特殊的区域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首先,就自然区域情况看,农业的发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明显,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周围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性使得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各区域在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布局和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其次,就经济区域角度看,经济发展程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仅就传统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划分来看,它们之间的发展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在各区域内部,也有较大差异,如东部中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经济发展快,而部分偏僻地区则发展缓慢。再次,就行政区域情况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治理体制。从利益关系角度讲,我国政府目前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是各级政府利益争夺的部门化。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各个部门都有着自己的利益;二是各级政府之间利益争夺的层级化;三是地方政府之间利益争夺的区域化。⑩在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方面,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将其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但是各地方政府之间仍然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倾向,集中表现在要素流动、财税博弈、发展速度、绩效评价等方面。各行政区域之间在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影响。

  4.特殊的宏观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外环境也更加复杂。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特殊背景主要有:

  (1)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指引下,中央政府采取了人民公社、户籍制度以及统购统销等手段,不断攫取农业剩余,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1953-1981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集体组织内部积累获得的收入总计为8000多亿元,而对农业的投资却只有800亿元左右。(11)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二元经济的弊端,并采取了一系列缝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措施,但是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二元结构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大,资本投入偏差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方面。不断加深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现代化具有不可忽略的销蚀和阻碍作用,(12)因此,如何突破二元经济的束缚,在结构转换中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便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特殊难题。

  (2)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和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工业化方面看,2010年年底,我国工业总产值为160867亿元,是1978年的100倍;从城镇化方面看,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7亿,城镇化率已达到49.9%。并且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13)我国城镇化率从20%提高至40%,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却用了上百年时间,这不得不称之为“中国奇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给农业现代化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农业发展所需的耕地资源会不断减少,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有更宽阔的转移渠道,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带动和支持作用也将逐步增强。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利用这些机遇,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三农”发展战略。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面对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加深的局势,中央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以期对传统“城乡分治,工农分离”路径的偏差进行矫正,从而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并在城乡互动、工农互促中推进城乡一体化。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三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经济结构却出现了很多内在的矛盾。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农业,也必须顺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尽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14)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服从和遵循中央“三农”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将“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新战略全面贯穿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过程的始终。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可以表述为“核心要义、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三大内容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理论体系。即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以我国特殊的人地矛盾、基本制度、区域状况和宏观背景为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为核心要义,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利益协调为根本方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我国农业的物质装备、科技贡献率、规模经营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等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将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作为核心要义。

  (1)机械化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就曾精辟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实现农业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可以大量节约农业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可以提高农业的土地和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有效提高抗旱、杀虫的效率,增强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积极作用。2008年,我国机耕、机播和机收的面积分别为91152、58974、47484千公顷,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为62.9%、37.4%、31.2%,(15)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机械化程度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业机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2)科技化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过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粮、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种,每次更换良种一般可增产10-30%,科学施用化肥可增产16%,改进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可增产4-8%,施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挽回产量损失10-2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了明显增长,已经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至“十五”时期的48.0%,(16)但是这个水平仍然比欧美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较低的农业科技水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形成了较大制约,因此,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3)规模化

  大量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在现有土地制度下,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细碎呈条块分割状态,严重阻碍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规模经营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规模经营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优化农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经营收益,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Wan等的实证研究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观点,即我国土地的零碎化制约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如果消除土地零碎化现象,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则我国的粮食产量每年将增加7140万吨。(17)表1的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民实际经营的耕地中,多数面积不足1亩,少数面积在3亩以上,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象十分突出,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4)产业化

  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其实施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8)此外,郭建宇在山西省的调研表明,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如:农户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增加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机会,从而扩大其收入来源;龙头企业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增进农户生产效益。(19)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发展迅速,组织模式不断创新,但是总体来看,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基地建设规模不合理,农业产业链较短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采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就显得尤为迫切。

  (5)市场化

  约翰·梅尔认为,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产品的大部分都是由生产产品的农场所消费,市场只起着极其一般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开始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开始提高,人们收入增加引起农产品以及市场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三大变化的发生将引起市场重要性的迅速提高。(20)因此,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进程中,进一步改善市场效能,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年底,农业部定点市场总数已达到776个,(21)这对于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市场交易无序,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农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电子市场等新型市场形式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目标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三点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特殊商品,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22)粮食安全更是与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安全”问题,各个国家都对此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近年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世界粮食危机频发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更是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将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作为农业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为此采取了诸如“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多种积极措施。从总体上看,几十年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是卓有成效的,粮食安全的整体形势是比较好的。

  但是,良好的形势和取得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粮食问题上高枕无忧,粮食需求、生产等情况表明,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大危机。首先,从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情况看,大量研究显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或从事非农产业,农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23)马永欢等对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由表2可以看出,即使以比较保守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基础进行估算,2015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也将达到53193.7万吨,2020年将达到54785.8万吨,总量不断攀升。(24)其次,从我国粮食的生产情况看,统计数据显示,1999-2010年,虽然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我国人均占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2010年的人均占有量为409千克,仅仅比1999年高3千克。此外,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还潜伏着巨大的威胁,据对安徽省的调查,粮食生产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如:耕地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粮农生产能力弱化等,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觉。(25)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继续将保持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主要目标,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积极运用各种粮食支持政策和手段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的充分供给,以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经济上和物质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健康生活的需要。

  

  (2)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将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进程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类:一是低收入国家的粮食问题,即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面对国内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获得足够的粮食,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二是高收入国家的农业调整问题,即如何在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的贫困问题,即与城市中一些已经摆脱绝对贫困的人口相比,部分农民的生活还显得比较贫寒。因此,政府应对这种相对贫困给予足够重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这三种类型的农业问题相对应,农业发展将从“粮食问题优先阶段”转向“农业调整问题优先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也将从“如何廉价提供农产品”向“如何防止农民收入相对减少”转变(如图2所示)。(26)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当前我们已经跨过低收入门槛,正在向更高阶段的目标迈进。因此,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我们应将防止农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2年以后,我们对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并将其列入“三农”政策的核心目标。从政策的实施来看,其效果十分明显,农民收入确实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收入来源渠道也不断多元化。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收入绝对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缺乏稳定的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因此,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通过采用农业机械和先进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从而提高农民的直接生产收入;鼓励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础上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流出土地的租金收入;支持农民采取入股的形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统一运作下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的“股金”分红收入;稳定并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农民务农种粮的各种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此外,还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中去,以此增加农民的外出务工收入。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是指农业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增长,而是要与维护、提高资源基础,保护生态平衡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已经取得全世界的公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来看,第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缺乏。耕地、水等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十分有限。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灌溉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27)第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突出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盐碱化,植被资源减退等方面。据第二次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和南方丘陵地区的12个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8%,土壤流失量占全国的50%。(28)第三,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9)第四,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2000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年份的农业受灾面积在4000万公顷以上,受灾面积占成灾面积的比重在5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农业发展形势和资源约束条件,尽快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为此,我们不仅要维护农业的长期高产出水平,保持农、林、牧、渔各业产出水平的稳定性,而且要维护好耕地、植被等自然资源,与人工生态相结合,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合理化。(30)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利益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核心,也是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动力,各种制度的确立以及经济行为的发生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博弈而最终达成利益均衡的结果。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关系重要环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应在各种利益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才能顺畅进行。因此,我们将利益协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方法。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涉及多种利益关系,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等。从利益主体角度而言,其中涉及的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他们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利益目标如下表3所示。

  (1)从中央政府角度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推进、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以及自然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希望依靠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和资源约束,提高农业效益和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特别是粮、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并为工业和其他产业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支撑,进而为整个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支持农业现代化也是中央政府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性选择。

  (2)从地方政府角度讲,其行为具有三重目标:第一,作为中央政府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和农村经济繁荣,保证中央政策的有效实施;第二,部分地区由于受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条件欠缺或者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对这些地区而言,将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由于农业现代化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树立“样板工程”、显示政绩的需要,也有推进农业发展的动机。

  (3)从农民的角度讲,舒尔茨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其参与市场的行为是理性的、有效率的。因此,对于“理性小农”而言,他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获取更多收入。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获取的收入较为有限,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直接生产收入。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使农民节约出自己的剩余劳动力,长期或季节性地从事其他非农职业,从而获取非农就业收益。

  (4)企业是一种不同于市场交易的合约形式,它具有节约交易费用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的功能。企业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相比小农的分散经营而言,企业参与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解决我国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难题,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进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5)专业合作组织是由农民自愿联合组成的经济组织,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利益目标为:首先,为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搭建平台,并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服务,以组织的形式解决小农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其次,集体行为是个体成员选择的结果,当大多数集体成员有了某种行为的动机时,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集体组织会根据一致性原则或多数同意原则确定是否实施该行为,以此增加集体总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32)因此,对于农民以资金、土地等入股组建的合作组织而言,其参与农业现代化是为了在尊重成员意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合作组织的收益,并在扣除一定收益作为积累后返还给组织成员,以此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由表3得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目标既统一又对立,从而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不同主体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在坚持统筹兼顾的这一根本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协调和平衡各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以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顺利推进。

  注释:

  ①柯炳生:《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若干认识》,《红旗文稿》2008年第4期。

  ②高帆:《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如何体现?》,《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卫龙宝、储德平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2期。

  ④郑晶:《中国农业增长及其效率研究——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⑤(22)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瓶颈”约束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⑥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2007年第22期。

  ⑦《我国人均占有水和耕地资源量均临近国际警戒线》,《天津日报》2001年1月15日。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95页。

  ⑨蒋永穆、杨少垒:《利益协调推进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新模式》,《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

  ⑩欧阳日辉、吴春红:《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经济经纬》2008年第5期。

  (11)陈国庆:《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生及其影响》,《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2)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

  (13)课题组:《我国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矛盾将越发尖锐》,《经济参考报》2011年9月19日。

  (14)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求是》2010年第10期。

  (15)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9》,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16)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17)Guang H.Wan,Enjiang Cheng.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Applied Economics,2001,33(2).

  (18)范小建:《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0期。

  (19)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的农户增收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l期。

  (20)[美]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何宝玉等译,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第317页。

  (21)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1》,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61页。

  (2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研究小组:《“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24)马永欢、牛文元:《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25)课题组:《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调查与思考——来自安徽农村的报告》,《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

  (26)[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沈金虎等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8-23页。

  (27)陈晓华:《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0期。

  (28)郑晔:《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29)周生贤:《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监测》2006年第4期。

  (30)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32)徐旭、蒋文华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作者介绍:杨少垒,蒋永穆,四川大学,成都 610064 杨少垒,男 (1983-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蒋永穆,男 (1968-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经济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_杨少垒

    2013年1月 第14卷第1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TheJournalofShanghaiAdministrationInstituteJan.,2013Vol.14,No1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76(201 ...

    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三重审视_依据_内涵和意义_黄洁

    政治 <实事求是> 2013年第2期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重审视: 依据.内涵和意义 黄 洁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

    学习十7大心得体会--中国特色****旗帜定位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7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把中国特色****作为一面伟大旗帜高举,是十7大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十7大的一个突出贡献.我们党对中国特色* ...

    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定位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面伟大旗帜高举,是十七大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十七大的一个突出贡献.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 ...

    2015版最新毛概课程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门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 ...

    十八大新党章六个方面的修改

    十八大新党章六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qu ...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政权属于人民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执掌政权.运行治权的体系和过程,是指在坚持.巩固和完善中国政治经济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科学民主依法有效地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 ...

    浅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_张博涵

    党团建设青年与社会 浅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张博涵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引起了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并在全国高校掀起 ...

    中国梦统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2014年10月29日 16:5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孙向军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水平上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