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专题训练一答案

真题领悟:1. 解析 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0时区在东8区的西边,相差8个时区,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即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答案 A

2. 解析 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原则上以180°经线为界;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或24时) 所在经线。当飞机飞行14小时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此时0时日界线为90°E,90°E 以东到180°经线为6月23日,90°E 以西到180°经线为6月22日,故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3/4。

答案 D

预测演练:1. 解析 根据甲地的经度为178°E 可知其所在时区为东十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当北京时间为1时48分时,甲地的区时为1时48分+4小时=5时48分,因为没有跨越日界线,所以日期不变。

答案 C

2. 解析 由于M 、N 分别是晨线、昏线与L 纬线的交点,故MN 之间为昼弧。若MN 经度差为120°,则L 纬线该日的昼长为8小时,M 此时正值日出,地方时为8时;而Q 与M 同位于晨线上,故图示时刻Q 点为6时(因为赤道上始终是6时日出) ,即M 地的地方时比Q 点早2小时;当Q 点日落时,Q 点地方时为18时,故M 点地方时为20时。

答案 C

3. 解析 第(1)题,正常情况下,2011年12月29日午夜之后的日期为12月30日,萨摩亚将日期更改为31日,说明该国向西越过日界线,成为最早迎接新的一天的国家之一。第(2)题,萨摩亚由日界线东侧跨到西侧,其日期与日界线西侧的国家保持一致,所以该国家最可能是新西兰。

答案 (1)C (2)B

二、真题领悟:1. 解析 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证明该点日落时间不断提前,经历着昼变短的过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北半球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昼变短,南半球自12月22日一直到次年的6月22日,昼变短。A 项中悉尼地处南半球,5月处在昼变短的时间段内,正确。华盛顿、孟买都位于北半球,变短时间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B 、D 两项错误。C 项中好

望角位于南半球,9月份处于昼变长的时间段,C 项错误。

答案 A

2. 解析 由北京时间和玻利维亚的经度范围计算可知,卫星发射时,玻利维亚不是傍晚,故A 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接近90°;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且纬度较高,该日可出现极昼现象,故C 项正确;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故D 项错误。 答案 C

3. 解析 北半球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全球都是6时进入白昼,此时120°E 地方时为6时。东半球自20°W 向东至160°E ,据此可知东半球上120°E ~160°E 为白昼,东半球白昼占40个经度,占全球360个经度的1/9。

答案 D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上海日出时间是6:36,日落时间是16:51,计算得知上海的昼长是10小时15分。第(2)题,除春秋分日,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根据表格中各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分别计算各个城市的昼长与夜长,比较各个城市的昼长与夜长的差即可判断。

答案 (1)C (2)C

2. 解析 依据图示的指北针,可以判断该日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说明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当地的昼长应小于12小时,我国属于中低纬度的国家,因此该日的昼长不会是3小时。结合图中显示的甲、乙、丙、丁的位臵,可以明显看出丁地只是日出后的短暂时间内不被太阳照到,此后一直到日落均有日照,故丁地接受日照的时间最长。

答案 (1)D (2)C

三、真题领悟:1. 解析 第(1)题,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 位臵时,泰山站处于正午时刻,地方时为12时,此时泰山地方时大约为14:40,A 项错误;东京地方时大约为16:16,夕阳西斜,B 项正确;纽约地方时大约为凌晨2时左右,C 项错误;开普敦接近8时,D 项错误。第(2)题,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次日为2月9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 项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短;泰山站开始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6°09′S 且直射点南移,故D 项错误。

答案 (1)B (2)C

2. 解析 6月21日,太阳直射在23°26′N 附近,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 =90°-纬度差,计算可得徐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9°26′,甲国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7°34′,故A 项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故B 项错误。徐州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影子朝北,加拉加斯位于直射点以南,正午影子朝南,故C 项错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越往北,日出日落的方位角越大,故D 项错误。

答案 A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由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图中显示三个月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降低转为升高,说明H 为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值,即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H 时为6月22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Ⅰ为5月、Ⅱ为6月、Ⅲ为7月。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阶段Ⅰ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流动;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时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则7月份,悉尼还是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珠江三角洲已经进入汛期。

答案 (1)B (2)C

2.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差算出该地经度为30°E ,A 项正确。第(2)题,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纬度介于21.5°和66.5°之间,只有C 和D 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 项符合。

答案 (1)A (2)C

四、真题领悟:1. 解析 第(1)题,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6月22日前后,因此6月初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且靠近夏至点,故选D 。甲、乙、丙分别是1月初、12月初和7月初。第(2)题,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是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由乙到甲速度越来越快,故A 项错误。太阳位于甲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反之;太阳位于乙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故B 项错误。甲地为1月初,最接近近日点,故C 项错误。

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地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时刻和方位均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故D 项正确。

答案 (1)D (2)D

2. 解析 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时,影长小于塔高,P <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无影长,P =0;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时,影长大于塔高,P >1。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H =90°-纬度差=90°-23°26′=66°34′,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P <1但不等于0,A 项错。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P =0,B 项错。冬至日时,H =90°-纬度差=90°-(23°26′+23°26′) =43°08′,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P >1,C 项错,D 项正确。

答案 D

3. 解析 第(1)题,当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1°N 或其以北的某一纬线上,该日越往北,昼长越长,由甲、乙两地的日出时间可计算出甲地昼长时间较乙地昼长时间长,就南北方向而言,甲地位于乙地以北。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两地均位于晨线上。根据该日晨线的倾斜状况,结合两地南北方向上的位臵关系可推断出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第(2)题,据材料判断该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季。欧洲北部的暴风雪多出现于冬季,A 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 项错误;此时段为南半球冬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的好望角温和多雨,C 项错误;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夏秋季节活动频繁,D 项正确。

答案 (1)B (2)D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10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方向为西南方,故小王的身影朝向东北方向。第(2)题,10月3日和3月11日距离冬至日的天数大致相等,这两天太阳的日落方位相同。

答案 (1)B (2)A

2. 解析 甲、乙两地同时日出,甲、乙两地是同一经线上纬度不同的两地,由此可推出晨线和经线重合,为地球上的春、秋分日,两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夜等长,D 项正确。甲、乙两地同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为北半球夏至日,A 项错。冬至日晨昏线和经线圈不能重合,B 项错。两分日日落时间地方时为18时,不是区时18时,C 项错。

答案 D

学以致用:1. 解析 第(1)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读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 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读夜半球在右侧,120°E 为子夜0时;“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指出南极圈极昼,故选D 。第(2)题,南极圈极昼,所以,直射23°26′S ,120°E 为子夜,故60°W 为12时,故C 正确。

答案 (1)D (2)C

限时规范实验:1. 解析 根据题意,图中Q 、P 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并且是在晨昏线上,则Q 、P 必定都在赤道上,且平分赤道。若Q 点地方时为5点,那么P 点就是与Q 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上的点,其地方时为17点(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差12小时) ,所以该题正确选项应为B 。 答案 B

2. 解析 P 地的对跖点Q 纬度与P 地度数相同,南北相反,经度相差180°。P 地昼长和夜长与Q 地夜长相等。假如P 地的昼长为T 小时,则Q 地夜长为T 小时,日出时刻=当地夜长/2。故选B 。

答案 B

3. 解析 第3题,根据已知条件:每天同一时刻,同一条经线上,P 点在66.5°~90°的纬度范围(极区范围) 。则P 点可能为晨、昏线的交点,此点在同一经线上高低纬往返运动。可能是12时或24(0)时。选C 。若选择其他项,则P 点有在晨线或昏线上两种可能。全年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或者日落。第4题,根据已知条件:中纬度,时间差相等,则P 点位于晨或昏线上,时差相等推出跨越经度差相等,此图又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利用经线“向高纬方向经线之间距离缩短”的规律判断L 1<L 2。故B 正确。

答案 3.C 4.B

5. 解析 150°E 向东到122°W 小于180°,故该纬线肯定不是赤道,根据题意,150°E 向东到122°W 之间为白昼,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处于夜晚并且即将迎来日出,故A 错误,而新加坡此时位于晨线附近,即将迎来日出,B 正确。伦敦为子夜时分,华盛顿为傍晚时分,故C 、D 错误。

答案 B

6. 解析 从题目信息可知,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说明该地无极昼

极夜现象,不可能位于寒带,A 项错;若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且向北移动,该地太阳高度变小,至北回归线时达最小,而后直射点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又逐渐增大;另一种是,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南,向南移动至南回归线,而后北移,这种情况太阳直射点可能两次经过赤道,B 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既可能向北移动,也可能向南移动,该地白昼不一定先变短后变长,C 项错,该地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可能两次经过赤道,昼夜长短状况并不完全相同,D 项错误,故选B 。

答案 B

7.8.9. 解析 第7题,该图是以O 点为中心的地球侧视图,F 、G 为赤道上的点,推断FG 表示赤道。与FG 垂直的线表示地轴。H 、I 是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该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所以HI 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反;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等,季节相反,地方时相差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只有春秋分日时相同,故C 项正确。第8题,图中FOG 为赤道上的点,FG 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根据数学知识,可以推断FG 之间的经度差为60°,又因为FG 之间经度范围为4月12日,以外为其他日期,可知F(或G) 所在的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或0点所在的经线。当F 所在经线为180°时,G 所在经线为120°W ,地方时为0点,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4月13日16点;当F 所在经线为0点时,G 所在经线为180°,地方时为4点,则北京时间是4月12日0点。综合分析,选项B 正确。第9题,图中FG 是地球表面上的两点,其直线距离为地球的半径,可知FG 之间的弧度数为60°,又因为O 点为南极点,所以FG 两点与南极点间相差30°,两点都位于60°S 纬线上,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以计算F 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5°。选项C 正确。

答案 7.C 8.B 9.C

10.11. 解析 第10题,根据夏至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可计算出甲地纬度为

33°26′N 或13°26′N ,若是13°26′N 则5月21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应接近90°,与材料不符,因此确定甲地纬度为33°26′N ;根据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8°34′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满和大暑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乙地纬度为2°N ;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可确定丙地纬度为23°26′S ;根据丁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34′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雪、

大寒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丁地纬度为16°N 。所以四地按照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乙、丁、丙、甲,选项B 正确。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比乙地大,A 错误;乙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4°34′,B 错误;乙地和丁地都有太阳直射现象,所以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是90°,C 正确;当太阳直射在甲、丙两地中间的纬线5°N 时,甲、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而一年中5°N 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10.B 11.C

综合题:

12.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D 点所在的经线为180°,NC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经度为135°W ;北半球80°至90°之间出现极夜现象,故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0°S 。第(2)题,北京经度为116°E ,零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与北京处于同一天,而零时经线为45°E 。第(3)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可能向南或向北,假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匀速运动,可根据3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移动了23°26′来计算,则该日日期大致为11月初或2月初。第(4)题,若此日过后,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扩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则图中A 点距太阳直射点将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将减小,因此A 点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的差值将逐渐缩小;而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将增大。 答案 (1)(10°S,135°W)

(2)45°E 向东至180°

(3)11月初 2月初

(4)缩小 增大

13. 解析 第(1)题,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①地太阳高度无变化,①地应为北极点;②地恰好发生极昼现象,其纬度值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等于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值) 是互余的,则②地纬度为北纬(90°-h) ;③地昼长为12小时,则③地位于赤道。第(2)题,①地的太阳高度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点最北可到达23°26′N ,则h 的最大值为23°26′;H 2为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其最小值为66°34′;H 1为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其值固定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值的2倍,即2h 。第(3)题,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纬h ,则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南纬(90°-h) 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h 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②地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赤道,则

③地位于②地南方;由于②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正午) 北京时间为12时,由此可判断②地位于120°E 经线上,③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由此可计算出③地位于30°E 经线上,即③地位于②地西侧;综上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 (1)90°N 北纬(90°-h) 0°

(2)23°26′ 66°34′ 2h

(3)南纬(90°-h) 及其以南地区 由北纬h 向南北两侧递减

(4)西南 根据②地发生极昼现象可判定②地位于北半球,③地昼夜等长,可确定其在赤道上;②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②地位于120°E 经线上,③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则③地位于30°E 经线上。

真题领悟:1. 解析 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0时区在东8区的西边,相差8个时区,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即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答案 A

2. 解析 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原则上以180°经线为界;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或24时) 所在经线。当飞机飞行14小时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此时0时日界线为90°E,90°E 以东到180°经线为6月23日,90°E 以西到180°经线为6月22日,故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3/4。

答案 D

预测演练:1. 解析 根据甲地的经度为178°E 可知其所在时区为东十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当北京时间为1时48分时,甲地的区时为1时48分+4小时=5时48分,因为没有跨越日界线,所以日期不变。

答案 C

2. 解析 由于M 、N 分别是晨线、昏线与L 纬线的交点,故MN 之间为昼弧。若MN 经度差为120°,则L 纬线该日的昼长为8小时,M 此时正值日出,地方时为8时;而Q 与M 同位于晨线上,故图示时刻Q 点为6时(因为赤道上始终是6时日出) ,即M 地的地方时比Q 点早2小时;当Q 点日落时,Q 点地方时为18时,故M 点地方时为20时。

答案 C

3. 解析 第(1)题,正常情况下,2011年12月29日午夜之后的日期为12月30日,萨摩亚将日期更改为31日,说明该国向西越过日界线,成为最早迎接新的一天的国家之一。第(2)题,萨摩亚由日界线东侧跨到西侧,其日期与日界线西侧的国家保持一致,所以该国家最可能是新西兰。

答案 (1)C (2)B

二、真题领悟:1. 解析 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证明该点日落时间不断提前,经历着昼变短的过程。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北半球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昼变短,南半球自12月22日一直到次年的6月22日,昼变短。A 项中悉尼地处南半球,5月处在昼变短的时间段内,正确。华盛顿、孟买都位于北半球,变短时间自6月22日至12月22日,B 、D 两项错误。C 项中好

望角位于南半球,9月份处于昼变长的时间段,C 项错误。

答案 A

2. 解析 由北京时间和玻利维亚的经度范围计算可知,卫星发射时,玻利维亚不是傍晚,故A 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接近90°;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且纬度较高,该日可出现极昼现象,故C 项正确;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故D 项错误。 答案 C

3. 解析 北半球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全球都是6时进入白昼,此时120°E 地方时为6时。东半球自20°W 向东至160°E ,据此可知东半球上120°E ~160°E 为白昼,东半球白昼占40个经度,占全球360个经度的1/9。

答案 D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上海日出时间是6:36,日落时间是16:51,计算得知上海的昼长是10小时15分。第(2)题,除春秋分日,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差异越大。根据表格中各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分别计算各个城市的昼长与夜长,比较各个城市的昼长与夜长的差即可判断。

答案 (1)C (2)C

2. 解析 依据图示的指北针,可以判断该日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说明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当地的昼长应小于12小时,我国属于中低纬度的国家,因此该日的昼长不会是3小时。结合图中显示的甲、乙、丙、丁的位臵,可以明显看出丁地只是日出后的短暂时间内不被太阳照到,此后一直到日落均有日照,故丁地接受日照的时间最长。

答案 (1)D (2)C

三、真题领悟:1. 解析 第(1)题,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 位臵时,泰山站处于正午时刻,地方时为12时,此时泰山地方时大约为14:40,A 项错误;东京地方时大约为16:16,夕阳西斜,B 项正确;纽约地方时大约为凌晨2时左右,C 项错误;开普敦接近8时,D 项错误。第(2)题,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次日为2月9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 项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北移,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短;泰山站开始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6°09′S 且直射点南移,故D 项错误。

答案 (1)B (2)C

2. 解析 6月21日,太阳直射在23°26′N 附近,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 =90°-纬度差,计算可得徐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9°26′,甲国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7°34′,故A 项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故B 项错误。徐州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影子朝北,加拉加斯位于直射点以南,正午影子朝南,故C 项错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越往北,日出日落的方位角越大,故D 项错误。

答案 A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由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图中显示三个月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降低转为升高,说明H 为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值,即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H 时为6月22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Ⅰ为5月、Ⅱ为6月、Ⅲ为7月。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阶段Ⅰ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流动;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时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则7月份,悉尼还是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珠江三角洲已经进入汛期。

答案 (1)B (2)C

2.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差算出该地经度为30°E ,A 项正确。第(2)题,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纬度介于21.5°和66.5°之间,只有C 和D 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 项符合。

答案 (1)A (2)C

四、真题领悟:1. 解析 第(1)题,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6月22日前后,因此6月初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且靠近夏至点,故选D 。甲、乙、丙分别是1月初、12月初和7月初。第(2)题,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是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由乙到甲速度越来越快,故A 项错误。太阳位于甲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反之;太阳位于乙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故B 项错误。甲地为1月初,最接近近日点,故C 项错误。

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地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时刻和方位均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故D 项正确。

答案 (1)D (2)D

2. 解析 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时,影长小于塔高,P <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无影长,P =0;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时,影长大于塔高,P >1。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H =90°-纬度差=90°-23°26′=66°34′,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P <1但不等于0,A 项错。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P =0,B 项错。冬至日时,H =90°-纬度差=90°-(23°26′+23°26′) =43°08′,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P >1,C 项错,D 项正确。

答案 D

3. 解析 第(1)题,当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1°N 或其以北的某一纬线上,该日越往北,昼长越长,由甲、乙两地的日出时间可计算出甲地昼长时间较乙地昼长时间长,就南北方向而言,甲地位于乙地以北。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两地均位于晨线上。根据该日晨线的倾斜状况,结合两地南北方向上的位臵关系可推断出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第(2)题,据材料判断该段时间为北半球夏季。欧洲北部的暴风雪多出现于冬季,A 项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 项错误;此时段为南半球冬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的好望角温和多雨,C 项错误;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夏秋季节活动频繁,D 项正确。

答案 (1)B (2)D

预测演练:1. 解析 第(1)题,10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方向为西南方,故小王的身影朝向东北方向。第(2)题,10月3日和3月11日距离冬至日的天数大致相等,这两天太阳的日落方位相同。

答案 (1)B (2)A

2. 解析 甲、乙两地同时日出,甲、乙两地是同一经线上纬度不同的两地,由此可推出晨线和经线重合,为地球上的春、秋分日,两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夜等长,D 项正确。甲、乙两地同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为北半球夏至日,A 项错。冬至日晨昏线和经线圈不能重合,B 项错。两分日日落时间地方时为18时,不是区时18时,C 项错。

答案 D

学以致用:1. 解析 第(1)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读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 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读夜半球在右侧,120°E 为子夜0时;“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指出南极圈极昼,故选D 。第(2)题,南极圈极昼,所以,直射23°26′S ,120°E 为子夜,故60°W 为12时,故C 正确。

答案 (1)D (2)C

限时规范实验:1. 解析 根据题意,图中Q 、P 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并且是在晨昏线上,则Q 、P 必定都在赤道上,且平分赤道。若Q 点地方时为5点,那么P 点就是与Q 点所在经线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上的点,其地方时为17点(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差12小时) ,所以该题正确选项应为B 。 答案 B

2. 解析 P 地的对跖点Q 纬度与P 地度数相同,南北相反,经度相差180°。P 地昼长和夜长与Q 地夜长相等。假如P 地的昼长为T 小时,则Q 地夜长为T 小时,日出时刻=当地夜长/2。故选B 。

答案 B

3. 解析 第3题,根据已知条件:每天同一时刻,同一条经线上,P 点在66.5°~90°的纬度范围(极区范围) 。则P 点可能为晨、昏线的交点,此点在同一经线上高低纬往返运动。可能是12时或24(0)时。选C 。若选择其他项,则P 点有在晨线或昏线上两种可能。全年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或者日落。第4题,根据已知条件:中纬度,时间差相等,则P 点位于晨或昏线上,时差相等推出跨越经度差相等,此图又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利用经线“向高纬方向经线之间距离缩短”的规律判断L 1<L 2。故B 正确。

答案 3.C 4.B

5. 解析 150°E 向东到122°W 小于180°,故该纬线肯定不是赤道,根据题意,150°E 向东到122°W 之间为白昼,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处于夜晚并且即将迎来日出,故A 错误,而新加坡此时位于晨线附近,即将迎来日出,B 正确。伦敦为子夜时分,华盛顿为傍晚时分,故C 、D 错误。

答案 B

6. 解析 从题目信息可知,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大于0°,说明该地无极昼

极夜现象,不可能位于寒带,A 项错;若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且向北移动,该地太阳高度变小,至北回归线时达最小,而后直射点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又逐渐增大;另一种是,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南,向南移动至南回归线,而后北移,这种情况太阳直射点可能两次经过赤道,B 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既可能向北移动,也可能向南移动,该地白昼不一定先变短后变长,C 项错,该地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可能两次经过赤道,昼夜长短状况并不完全相同,D 项错误,故选B 。

答案 B

7.8.9. 解析 第7题,该图是以O 点为中心的地球侧视图,F 、G 为赤道上的点,推断FG 表示赤道。与FG 垂直的线表示地轴。H 、I 是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该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所以HI 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反;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等,季节相反,地方时相差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只有春秋分日时相同,故C 项正确。第8题,图中FOG 为赤道上的点,FG 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根据数学知识,可以推断FG 之间的经度差为60°,又因为FG 之间经度范围为4月12日,以外为其他日期,可知F(或G) 所在的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或0点所在的经线。当F 所在经线为180°时,G 所在经线为120°W ,地方时为0点,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4月13日16点;当F 所在经线为0点时,G 所在经线为180°,地方时为4点,则北京时间是4月12日0点。综合分析,选项B 正确。第9题,图中FG 是地球表面上的两点,其直线距离为地球的半径,可知FG 之间的弧度数为60°,又因为O 点为南极点,所以FG 两点与南极点间相差30°,两点都位于60°S 纬线上,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以计算F 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5°。选项C 正确。

答案 7.C 8.B 9.C

10.11. 解析 第10题,根据夏至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可计算出甲地纬度为

33°26′N 或13°26′N ,若是13°26′N 则5月21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应接近90°,与材料不符,因此确定甲地纬度为33°26′N ;根据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8°34′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满和大暑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乙地纬度为2°N ;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可确定丙地纬度为23°26′S ;根据丁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34′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雪、

大寒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丁地纬度为16°N 。所以四地按照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乙、丁、丙、甲,选项B 正确。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比乙地大,A 错误;乙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4°34′,B 错误;乙地和丁地都有太阳直射现象,所以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是90°,C 正确;当太阳直射在甲、丙两地中间的纬线5°N 时,甲、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而一年中5°N 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10.B 11.C

综合题:

12.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D 点所在的经线为180°,NC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经度为135°W ;北半球80°至90°之间出现极夜现象,故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0°S 。第(2)题,北京经度为116°E ,零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与北京处于同一天,而零时经线为45°E 。第(3)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可能向南或向北,假设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匀速运动,可根据3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移动了23°26′来计算,则该日日期大致为11月初或2月初。第(4)题,若此日过后,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扩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则图中A 点距太阳直射点将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将减小,因此A 点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的差值将逐渐缩小;而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将增大。 答案 (1)(10°S,135°W)

(2)45°E 向东至180°

(3)11月初 2月初

(4)缩小 增大

13. 解析 第(1)题,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①地太阳高度无变化,①地应为北极点;②地恰好发生极昼现象,其纬度值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等于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值) 是互余的,则②地纬度为北纬(90°-h) ;③地昼长为12小时,则③地位于赤道。第(2)题,①地的太阳高度值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点最北可到达23°26′N ,则h 的最大值为23°26′;H 2为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其最小值为66°34′;H 1为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其值固定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值的2倍,即2h 。第(3)题,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纬h ,则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南纬(90°-h) 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h 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②地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赤道,则

③地位于②地南方;由于②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即正午) 北京时间为12时,由此可判断②地位于120°E 经线上,③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由此可计算出③地位于30°E 经线上,即③地位于②地西侧;综上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 (1)90°N 北纬(90°-h) 0°

(2)23°26′ 66°34′ 2h

(3)南纬(90°-h) 及其以南地区 由北纬h 向南北两侧递减

(4)西南 根据②地发生极昼现象可判定②地位于北半球,③地昼夜等长,可确定其在赤道上;②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②地位于120°E 经线上,③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则③地位于30°E 经线上。


    相关文章

    地理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面向实战 决胜细节 ---2016届高考二.三轮复习策略 不同轮次复习的作用与价值 (1)教师讲评中注重向学生展示审取文字材料和图表的思维过程. (2)综合信息,抓命题主线,主线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 (3)注重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 (4)培 ...

    高考题专题训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09"辽宁) 南极中山站(69°22′24″ S,76°22′40″ 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 正式开站 ...

    2015年--2016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年--2016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一轮复习目标要求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 ...

    教育名言12条:教育应该面向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未来

    [题外话]2015年12月5日上午骑行九仙山,车友陈同行往返,相约山下的还有同行张及其同事.中午有事返回,52公里.下午骑行岳父母家,老婆坐公交去,比她早到3分钟.6日早骑行返回,老婆在中午和岳母有妻侄开车送回,往返骑行33公里:晚饭后和老 ...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

    高三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 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把握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区别和联系.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 ...

    大气热力过程和气温

    微专题5:大气热力过程和气温 高三一部地理 李传礼 20121208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典型例题](2015·广东文综,10,4分)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 ...

    高三学生如何静心复习

    高三学生如何静心复习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许多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都出现了波动,甚至感到焦虑.对此,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实验中学学生心理辅导教师董 云老师表示,感到焦虑很正常,适当的焦虑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好处. ...

    教学工作总结的概念

    六指中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5 年 6 月 30 日 篇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 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q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