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战略

中国文化战略

——寻找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

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这是中国人历经沧桑巨变之后迎来的壮丽气象。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文化的“软”因素。

这时,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就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那么,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将作何选择?

一、新轴心时代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是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基础,文化战略的制定也必须立足于对时代的把握。

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处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视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以公元前500年左右为中心,从西方的古希腊到东方的中国出现了一次文明的爆发,确立了至今人类仍然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他称这段时期为“轴心时代”。

其时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大转折之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思想和文化的空前活跃和繁荣,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跌宕起伏的现实生活中不仅展开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而且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景观。

轴心时代在不同地域产生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经漫长演化岁月之后的一次智慧和力量的爆发。今天,人类文明也有了爆炸性的生长。

与“轴心时代”比较,杜维明先生等引申出“新轴心时代”的概念,以此来描述当今人类社会经历的巨大变迁。对于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和技术的进步,而且更表现为人类的精神价值、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转变。

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只有成就与喜悦,还有矛盾和冲突,其中之一就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英国学者约翰·汤姆林森认为:“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在世界文化碰撞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将处于何种位置?经历了两千年的漫漫长路,尤其是经历了最近一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浴火重生,中国文化有理由想象:在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应该再次创造新的辉煌。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之中。

在走过了20世纪谋求独立解放的坚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中国人迎来了峰回路转的新契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稳步向世界大国迈进。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不可阻挡,甚至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大国的兴盛不仅需要经济的繁荣,更意味着整体国力的提升,尤其包含了文化的兴盛。

比较起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创造,我们自然可以想象:在当下的“新轴心时代”同样伴随着文化的繁荣。这并不是再度重温天朝帝国的梦想,而是在新时代的全球视野中重塑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不仅是走向大国理想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本身。

社会改革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匹配的文化形态。市场经济的改革必然需要特定的文化支持,不论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还是在异域文化中发现价值。

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走到了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时刻,文化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长久的一个难题。制度的变革可以通过权力来推进,文化的变革则需要潜移默化的自我认同才能化为日常生活的规范。

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化进程需要并推动着文化的变革。民主和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实现民主和法治不仅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移植和再造的过程。

在数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民主和法治,需要从文化的根上进行反思和考量,进而在文化的深层播下民主和法治的理念之种。没有人们对民主的自觉要求,没有对法治的自觉信仰,即便是在制度层面上建立起形式上的民主和法治,也可能会成为沙滩上的高楼随时面临倾倒的威胁。

从历史上看,中国从西方引进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已为时不短,但是向前迈出的步伐还十分有限。我们需要从文化的反思和建构中寻找更扎实的根基。

在人们为中国崛起额手称庆之时,一种隐忧占据了我们的心头。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崛起并非水到渠成、自然实现的过程,如果不在文化发展上实现较大突破,这个过程可能会延缓很多。

面对国际、国内的挑战,中国文化并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应对力量,而是显得捉襟见肘、步步为营、处处后退。审视中国当下文化世界的基本状况,就会发现它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与价值体系转变的一个表现,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必须要跨越的阶段。

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相比,文化建设更为根本,也更为艰难。

360pskdocImg_4_xyz

二、中国文化的当代困境中国文化的脉流未曾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辉煌和百年的生死轮回之后,中国文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使得它能够应对时代的挑战,在传统中生长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芽。

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面前,中国文化曾经表现得非常被动,甚至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今天,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尤其是中国人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这时,文化选择就不再是一种被迫做出的抗争,而是积极创造自己新生活的推动力量。这就需要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发现和认清自己面对的问题和矛盾。

这不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心的表现。不能不承认,中国文化还面对着深刻的难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依然存在着。

传统文化与意义世界早已面临危机。中国文化曾长期陶醉于以自己的辉煌成就铸造的思想牢笼中,陶醉于狭隘的视野所营造的封闭世界里。

360pskdocImg_5_xyz

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下,在经历了与西方文化反复的比较和冲撞后,人们发现在器物和制度的背后是传统文化阻碍着国家的进步,于是传统文化成为批判的矛头所向。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冲刷和洗礼,传统意义世界的堡垒已经被摧毁,留下的只是断壁残垣。

传统文化曾经为人安排的意义世界轰然倒塌,人们顿失所倚,乐园已失,夫复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正在受到动摇,核心的价值体系、符号系统正在或者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从国家意识形态到国民教育体系、从精英阶层的主流话语到市井语言都显示了这样的一种传统的缺位。

主流文化价值系统受到了挑战。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向世界的开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人们的观念,主流价值体系受到了冲击。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根本上都无法取代主流文化的地位,它的发展方向如何极其关键。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正视当下世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敢于在正视问题中寻找真实而非虚假的价值认同,在真正走向生活实践的进程中创造性地发展自己,是主流文化必须面对的课题。

社会转型带来了新的意义迷失。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时代。

经济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和信仰层面的需求则需要文化建设。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存的最重要的文化走向之一,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现实的合理性。

在游戏和狂欢中人们释放自己的能量,焦虑的心灵在彷徨中寻找到了安慰。然而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中,人们也日益失去了对生活的批判态度,社会整体在精神层面上更趋向于扁平化。

360pskdocImg_6_xyz

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来说,最重要的要有其文化深层的稳定结构。从现实看,社会文化系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紊乱,道德颠覆、信仰迷失、精神空虚、理想淡化。

这在无形之中也抵消着经济发展的成就。从国际上看,与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较,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还缺少实际的影响力和足够的吸引力。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声音还很弱,中国还主要是文化进口国,鲜有文化的输出。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全世界的商场都有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但是中国在众多高科技领域、核心竞争领域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创意的产生不是一两个天才所能实现的,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依赖于整个文化生命力的勃兴。

最直接的创造力来自民众之中,所以社会的进步就突出地表现为人的解放。但是一种文化是否能促进人的解放,是否能使人拥有更多的创造的自由,还取决于这种文化本身。

只有继续改造与建设自己的文化,人的创造活力的涓涓溪流才能最终融会成滔滔江水。从现实的角度看,文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尤其需要建设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体系和意义世界。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更多地贡献于世界。很多人期待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西方文明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的时候,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许多内在的精神和价值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美国学者郝大维与安乐哲这样认为:“一个民主化的全球化形式的实现,其希望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这样一种可能性:亚洲——主要是中国——将能够提供文化价值观和典章制度,而且这些价值观和典章制度足以对世界的其他部分产生吸引力,以弱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支配地位。”

这种判断固然有些理想的成分,但人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文化能够为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支持。然而,仅仅将老祖宗的一些宝贝翻译和介绍给世界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宝藏,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躺在祖先的成就上自我陶醉,呈现于世界的只能是虚幻的遐想。传统文化是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被创造出来的。

在面对时代课题中参与现代生活、在自我革新与创造中贡献思想,这才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360pskdocImg_7_xyz

三、文化战略的基点:重建意义世界在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卷入了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成为国民最普遍的欲求。

到处林立的脚手架、到处涌动的人群、汽车时代的到来、购物中心的火爆,这一切都给中国人带来了不曾有过的狂喜。人们在消费和占有财富的狂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走过了田园时代,人们已经很难再驻足下来,甚至没有心思欣赏两边的风景。似乎为一种魔法所支配,发展就是一切,财富就是目的。

这种物质的追求无可厚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然而生活不能止于此,生命的终极意义不能就此而实现。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人们愈来愈少关注心灵,灵魂的世界似乎在物质的丰裕中淡淡远离人们而去。我们总感觉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背后似乎有某种欠缺。

当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候,一种心灵深处的呼唤开始袭来,生活的终极理想是什么?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静沉思,考察一下我们的时代的精神生活。这不是一种达到别的目的的手段,而就是目的本身。

在心灵世界的安顿中,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根本。社会生活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的运动,表现为经济的增长、物质的丰裕、制度的变革,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运动,表现为思想的成长、价值的确立、文化的变迁。

在经济、政治变革的背后总有某种精神理念支配着社会生活,它们构成社会运动的思想基础和深层律动,社会精神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人类生活的核心。这里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不是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区别于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而主要指居于一个共同体生活核心层面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

它们体现了这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理念与价值。在世界混乱、价值颠覆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如何去安顿自己的灵魂,这需要我们在建设混凝土累积起来的家园的同时建设精神的家园,其核心是构建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360pskdocImg_8_xyz

人是追求意义的生命,文化则提供着一个共同体的意义安排。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架构。

一个良好的社会不仅有物质的富足、制度的正义,更应该有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实。文化的贫乏、精神世界的困顿与意义世界的迷失是一个社会衰败的象征。

一个没有文化支撑、意义系统混乱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感召力和精神支撑的社会。不能相信人们在精神困顿意义迷失中获得幸福。

重建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意义世界,是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文化危机的核心是意义世界的危机。

当旧的意义世界不能够解释并安顿生命的时候,一种内在的动力就会催生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也是一个文化的力量所在——它还有足够的活力去改变自己获得新生。

如果这种变革的愿望消失,如果不能为自己找到新的意义世界,危机就会变成覆灭的事实。在传统意义世界动摇甚至面临危机之时,整个社会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需求。

当社会产生这种巨大的需求之时,如果文化迟滞于满足这种需求,各种粗制滥造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人们内心深处的对根本意义的诉求需要精致的思想和文化来回答,这就是一个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的使命。

文化走向多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于多元文化和价值的认同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更不意味着对于肤浅和平庸的接受。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共同体来讲,它需要有一种根本的、深刻的、体现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主导文化。这是一个社会和共同体存在的精神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

那么,如何保留传统又能走向现代,如何立足于中国人的生活实践和文化基础,又借鉴域外文明顺应世界潮流?这是谁的意义世界、何种意义世界?需要的是一个大一统的意识形态,还是一个基于自由和个性解放之上的多元化世界?是依靠理性的哲学精神还是诉诸非理性的宗教信仰?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文化和意义重建中遇到的根本矛盾,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360pskdocImg_9_xyz

四、文化战略与公民的参与。

既然文化的根本使命是回答人及其意义世界的诉求,那么什么能够回答当代中国人的这种诉求,什么就具有这种合理性,就是选择文化战略的基本依据。

在新轴心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的复兴将成为改变世界文化格局的一个因素。中国文化巨大的生命力蕴藏于历史之中,也在我们当下的生命中表现出来。

纵观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文化是最具有潜力可以与西方文化相媲美的文化实体之一,它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文化的碰撞甚至冲突的现实之上,文化战略不仅是探讨一种产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计。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的努力不仅是要通过发展文化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寻找到精神和价值的支撑,建构继承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的意义世界。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根本需求,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精神支持。

这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坚持走回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一味亦步亦趋坚持跟在西方后面的全盘西化,而是要在汲取二者合理性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新路来。这是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庞大、千头万绪的课题,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当下与未来、精英与大众、政府与民间等各种力量共同交织在一起,共同演奏着文化生活的交响曲。在走向理性化的时代,中国社会在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制定清晰的文化战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360pskdocImg_10_xyz

在文化战略的选择和制定中,人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中国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增强。文化战略的主体是政府、知识界还是民众,这要看人们对文化的自觉程度。

在考虑文化实体的命运时,这种集体意志不应该是非理性的判断,它依然有赖理性探讨基础之上的选择。中国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政府掌握着最重要的资源,对文化战略的制定也责无旁贷。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它不是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的物质实践活动,更依赖于民众自身的价值认同、心理状态与信仰选择。所以文化战略就不仅是政府的行为,更应该是全体国民集体意志的选择。

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

尤其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坐标中,建设居于文化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这不仅是走向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

360pskdocImg_11_xyz

更多详情,敬请阅读周易玄老师新著《国学旨归》系列丛书,也可百度检索“国学旨归”进行了解。

相关事宜,可以与工作室助手周博康老师联系:[1**********]

中国文化战略

——寻找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

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这是中国人历经沧桑巨变之后迎来的壮丽气象。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文化的“软”因素。

这时,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就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那么,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将作何选择?

一、新轴心时代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是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基础,文化战略的制定也必须立足于对时代的把握。

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处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视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以公元前500年左右为中心,从西方的古希腊到东方的中国出现了一次文明的爆发,确立了至今人类仍然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他称这段时期为“轴心时代”。

其时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大转折之中,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思想和文化的空前活跃和繁荣,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跌宕起伏的现实生活中不仅展开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而且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景观。

轴心时代在不同地域产生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经漫长演化岁月之后的一次智慧和力量的爆发。今天,人类文明也有了爆炸性的生长。

与“轴心时代”比较,杜维明先生等引申出“新轴心时代”的概念,以此来描述当今人类社会经历的巨大变迁。对于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和技术的进步,而且更表现为人类的精神价值、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转变。

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只有成就与喜悦,还有矛盾和冲突,其中之一就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英国学者约翰·汤姆林森认为:“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在世界文化碰撞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将处于何种位置?经历了两千年的漫漫长路,尤其是经历了最近一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浴火重生,中国文化有理由想象:在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应该再次创造新的辉煌。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之中。

在走过了20世纪谋求独立解放的坚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中国人迎来了峰回路转的新契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稳步向世界大国迈进。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不可阻挡,甚至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忧”。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大国的兴盛不仅需要经济的繁荣,更意味着整体国力的提升,尤其包含了文化的兴盛。

比较起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创造,我们自然可以想象:在当下的“新轴心时代”同样伴随着文化的繁荣。这并不是再度重温天朝帝国的梦想,而是在新时代的全球视野中重塑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不仅是走向大国理想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本身。

社会改革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匹配的文化形态。市场经济的改革必然需要特定的文化支持,不论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还是在异域文化中发现价值。

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走到了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时刻,文化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长久的一个难题。制度的变革可以通过权力来推进,文化的变革则需要潜移默化的自我认同才能化为日常生活的规范。

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化进程需要并推动着文化的变革。民主和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实现民主和法治不仅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移植和再造的过程。

在数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民主和法治,需要从文化的根上进行反思和考量,进而在文化的深层播下民主和法治的理念之种。没有人们对民主的自觉要求,没有对法治的自觉信仰,即便是在制度层面上建立起形式上的民主和法治,也可能会成为沙滩上的高楼随时面临倾倒的威胁。

从历史上看,中国从西方引进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已为时不短,但是向前迈出的步伐还十分有限。我们需要从文化的反思和建构中寻找更扎实的根基。

在人们为中国崛起额手称庆之时,一种隐忧占据了我们的心头。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崛起并非水到渠成、自然实现的过程,如果不在文化发展上实现较大突破,这个过程可能会延缓很多。

面对国际、国内的挑战,中国文化并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应对力量,而是显得捉襟见肘、步步为营、处处后退。审视中国当下文化世界的基本状况,就会发现它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与价值体系转变的一个表现,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必须要跨越的阶段。

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相比,文化建设更为根本,也更为艰难。

360pskdocImg_4_xyz

二、中国文化的当代困境中国文化的脉流未曾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辉煌和百年的生死轮回之后,中国文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使得它能够应对时代的挑战,在传统中生长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芽。

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面前,中国文化曾经表现得非常被动,甚至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今天,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尤其是中国人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这时,文化选择就不再是一种被迫做出的抗争,而是积极创造自己新生活的推动力量。这就需要对当下中国文化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尤其是发现和认清自己面对的问题和矛盾。

这不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心的表现。不能不承认,中国文化还面对着深刻的难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依然存在着。

传统文化与意义世界早已面临危机。中国文化曾长期陶醉于以自己的辉煌成就铸造的思想牢笼中,陶醉于狭隘的视野所营造的封闭世界里。

360pskdocImg_5_xyz

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下,在经历了与西方文化反复的比较和冲撞后,人们发现在器物和制度的背后是传统文化阻碍着国家的进步,于是传统文化成为批判的矛头所向。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冲刷和洗礼,传统意义世界的堡垒已经被摧毁,留下的只是断壁残垣。

传统文化曾经为人安排的意义世界轰然倒塌,人们顿失所倚,乐园已失,夫复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正在受到动摇,核心的价值体系、符号系统正在或者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从国家意识形态到国民教育体系、从精英阶层的主流话语到市井语言都显示了这样的一种传统的缺位。

主流文化价值系统受到了挑战。市场取向的改革和向世界的开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冲击了人们的观念,主流价值体系受到了冲击。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根本上都无法取代主流文化的地位,它的发展方向如何极其关键。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正视当下世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敢于在正视问题中寻找真实而非虚假的价值认同,在真正走向生活实践的进程中创造性地发展自己,是主流文化必须面对的课题。

社会转型带来了新的意义迷失。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时代。

经济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和信仰层面的需求则需要文化建设。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存的最重要的文化走向之一,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现实的合理性。

在游戏和狂欢中人们释放自己的能量,焦虑的心灵在彷徨中寻找到了安慰。然而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中,人们也日益失去了对生活的批判态度,社会整体在精神层面上更趋向于扁平化。

360pskdocImg_6_xyz

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来说,最重要的要有其文化深层的稳定结构。从现实看,社会文化系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紊乱,道德颠覆、信仰迷失、精神空虚、理想淡化。

这在无形之中也抵消着经济发展的成就。从国际上看,与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相比较,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还缺少实际的影响力和足够的吸引力。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声音还很弱,中国还主要是文化进口国,鲜有文化的输出。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全世界的商场都有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产品,但是中国在众多高科技领域、核心竞争领域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创意的产生不是一两个天才所能实现的,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依赖于整个文化生命力的勃兴。

最直接的创造力来自民众之中,所以社会的进步就突出地表现为人的解放。但是一种文化是否能促进人的解放,是否能使人拥有更多的创造的自由,还取决于这种文化本身。

只有继续改造与建设自己的文化,人的创造活力的涓涓溪流才能最终融会成滔滔江水。从现实的角度看,文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尤其需要建设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体系和意义世界。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更多地贡献于世界。很多人期待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西方文明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的时候,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许多内在的精神和价值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美国学者郝大维与安乐哲这样认为:“一个民主化的全球化形式的实现,其希望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这样一种可能性:亚洲——主要是中国——将能够提供文化价值观和典章制度,而且这些价值观和典章制度足以对世界的其他部分产生吸引力,以弱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的支配地位。”

这种判断固然有些理想的成分,但人们有理由期待中国文化能够为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支持。然而,仅仅将老祖宗的一些宝贝翻译和介绍给世界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宝藏,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躺在祖先的成就上自我陶醉,呈现于世界的只能是虚幻的遐想。传统文化是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被创造出来的。

在面对时代课题中参与现代生活、在自我革新与创造中贡献思想,这才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360pskdocImg_7_xyz

三、文化战略的基点:重建意义世界在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卷入了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成为国民最普遍的欲求。

到处林立的脚手架、到处涌动的人群、汽车时代的到来、购物中心的火爆,这一切都给中国人带来了不曾有过的狂喜。人们在消费和占有财富的狂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走过了田园时代,人们已经很难再驻足下来,甚至没有心思欣赏两边的风景。似乎为一种魔法所支配,发展就是一切,财富就是目的。

这种物质的追求无可厚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然而生活不能止于此,生命的终极意义不能就此而实现。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人们愈来愈少关注心灵,灵魂的世界似乎在物质的丰裕中淡淡远离人们而去。我们总感觉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背后似乎有某种欠缺。

当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候,一种心灵深处的呼唤开始袭来,生活的终极理想是什么?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静沉思,考察一下我们的时代的精神生活。这不是一种达到别的目的的手段,而就是目的本身。

在心灵世界的安顿中,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根本。社会生活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的运动,表现为经济的增长、物质的丰裕、制度的变革,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运动,表现为思想的成长、价值的确立、文化的变迁。

在经济、政治变革的背后总有某种精神理念支配着社会生活,它们构成社会运动的思想基础和深层律动,社会精神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人类生活的核心。这里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不是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区别于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而主要指居于一个共同体生活核心层面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

它们体现了这个共同体的生活方式、理念与价值。在世界混乱、价值颠覆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如何去安顿自己的灵魂,这需要我们在建设混凝土累积起来的家园的同时建设精神的家园,其核心是构建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360pskdocImg_8_xyz

人是追求意义的生命,文化则提供着一个共同体的意义安排。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架构。

一个良好的社会不仅有物质的富足、制度的正义,更应该有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实。文化的贫乏、精神世界的困顿与意义世界的迷失是一个社会衰败的象征。

一个没有文化支撑、意义系统混乱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感召力和精神支撑的社会。不能相信人们在精神困顿意义迷失中获得幸福。

重建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意义世界,是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文化危机的核心是意义世界的危机。

当旧的意义世界不能够解释并安顿生命的时候,一种内在的动力就会催生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也是一个文化的力量所在——它还有足够的活力去改变自己获得新生。

如果这种变革的愿望消失,如果不能为自己找到新的意义世界,危机就会变成覆灭的事实。在传统意义世界动摇甚至面临危机之时,整个社会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需求。

当社会产生这种巨大的需求之时,如果文化迟滞于满足这种需求,各种粗制滥造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人们内心深处的对根本意义的诉求需要精致的思想和文化来回答,这就是一个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的使命。

文化走向多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于多元文化和价值的认同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更不意味着对于肤浅和平庸的接受。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共同体来讲,它需要有一种根本的、深刻的、体现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主导文化。这是一个社会和共同体存在的精神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

那么,如何保留传统又能走向现代,如何立足于中国人的生活实践和文化基础,又借鉴域外文明顺应世界潮流?这是谁的意义世界、何种意义世界?需要的是一个大一统的意识形态,还是一个基于自由和个性解放之上的多元化世界?是依靠理性的哲学精神还是诉诸非理性的宗教信仰?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文化和意义重建中遇到的根本矛盾,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360pskdocImg_9_xyz

四、文化战略与公民的参与。

既然文化的根本使命是回答人及其意义世界的诉求,那么什么能够回答当代中国人的这种诉求,什么就具有这种合理性,就是选择文化战略的基本依据。

在新轴心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的复兴将成为改变世界文化格局的一个因素。中国文化巨大的生命力蕴藏于历史之中,也在我们当下的生命中表现出来。

纵观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文化是最具有潜力可以与西方文化相媲美的文化实体之一,它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文化的碰撞甚至冲突的现实之上,文化战略不仅是探讨一种产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计。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的努力不仅是要通过发展文化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寻找到精神和价值的支撑,建构继承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的意义世界。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根本需求,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精神支持。

这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坚持走回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也不是一味亦步亦趋坚持跟在西方后面的全盘西化,而是要在汲取二者合理性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新路来。这是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庞大、千头万绪的课题,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当下与未来、精英与大众、政府与民间等各种力量共同交织在一起,共同演奏着文化生活的交响曲。在走向理性化的时代,中国社会在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制定清晰的文化战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360pskdocImg_10_xyz

在文化战略的选择和制定中,人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中国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增强。文化战略的主体是政府、知识界还是民众,这要看人们对文化的自觉程度。

在考虑文化实体的命运时,这种集体意志不应该是非理性的判断,它依然有赖理性探讨基础之上的选择。中国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政府掌握着最重要的资源,对文化战略的制定也责无旁贷。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它不是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的物质实践活动,更依赖于民众自身的价值认同、心理状态与信仰选择。所以文化战略就不仅是政府的行为,更应该是全体国民集体意志的选择。

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

尤其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坐标中,建设居于文化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这不仅是走向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

360pskdocImg_11_xyz

更多详情,敬请阅读周易玄老师新著《国学旨归》系列丛书,也可百度检索“国学旨归”进行了解。

相关事宜,可以与工作室助手周博康老师联系:[1**********]


    相关文章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位置意识"与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位置意识"与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 栏目:地区分析 | 加入时间:2010-6-26 17:54:47 | 来源: | 作者:佚名 | 点击:117 「内容提要」作者对软实力的理论特征进行了抽象概括, ...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战略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战略 (2013-05-24 16:09) 标签: 国家语言战略 孔子学院 汉语推广 文化 分类: 国家语言战略 2013年05月13日15:49 来源:环球财经 从语言学习人数来看,国家汉办仅在2009年曾公开宣布全球超 ...

    "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思考

    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14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103 王绍森, 杨哲, 赵亚敏. ...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作用和意义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既契合了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倡议打造的"命运共同体"中"平等合作. ...

    中国通信服务陕西公司企业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国通信服务陕西公司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参考题库 (解答)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利泽万物.创新服务 企业文化手册中对企业使命的定义是什么? 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使 ...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 ...

    传檄精神渊薮 布道人文风尚

    2012年11月13日 12: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办者.著名民主爱国人士.教育家张澜. 校训题写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 前身创办者.四川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 校友.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杨森. 为师者.数学大师.教育家何鲁. 校友. ...

    浅谈我国国际战略演进的轨迹与当前中国的国际角色

    浅谈我国国际战略演进的轨迹与当前中国的国际角色定位 [摘要]当代中国外交从青涩初萌到游刃有余相对成熟的风雨兼程经历了六十余载.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一边倒",争取中间地带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抗,"一 ...

    湖北省发展战略

    [第153期]湖北省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战略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为湖北省纪检干部培训班学员作的报 告摘要.报告分三次讲.涵三部分.第一部分,湖北省的基本情况.五大优势:第二部分,湖北省的发展战略:"两圈一带":第三部分,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