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解读

发布时间: 2013-06-13 来源:省发改委规划处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日前,我省正式发布《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以下简称《现代化指标体系》),这是根据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对江苏工作新要求,对我省2011年制定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的丰富升级。

一、编制的总体把握

《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省内外专家及各地各部门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修订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四点:一是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重点任务,进一步突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体现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用“五个新”对“两个率先”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即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形成社会建设新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新体系。三是体现江苏“两个率先”必须取得的过硬成果,使之具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满意度。四是体现国家层面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要求,将之结合到全省指标体系的修订中。

二、指标体系调整情况

此次修订后,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原来的四大类30项44个指标扩展到五大类30项53个指标,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鲜明发展导向,更加突出了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要求。其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文明素质水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等指标均为首次列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比例、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得到强化。

三、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30项、53个指标具体为:经济发展10项、权重29分;人民生活5项、权重20分;社会发展7项、权重23分;民主法治3项、权重9分;生态环境5项、权重19分。另设1项评判指标,即人民群众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满意度,作为综合评判的必达

指标。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指一定时期内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值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常住人口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百分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GDP×100%

3.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该指标是反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用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资料来源:经信部门。计算公式: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4.城镇化率(%)。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城镇化率=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年末常住总人口×100%

5.信息化发展水平(%)。该指标是评价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衡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发展水平由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发展效果指数。资料来源:经信部门。计算公式:信息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指数×20%+产业技术指数×20%+知识支撑指数×20%+应用消费指数×20%+发展效果指数×20%

6.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综合得分作为指标值。该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程度,从农业产出效益、科技进步、产业经营、设施装备、生态环境、支持保障等6个方面综合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7.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发经费支出/GDP×100%

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

9.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拥有省级以上自主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与GDP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计算公式: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GDP×100%

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指每万人口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资料来源:科技部门、知识产权部门。计算公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常住总人口×10000

11.居民收入水平。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3个子项。资料来源:调查总队、统计部门。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指将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和调查户记帐补贴后的人均收入。家庭总收入只包括城镇居民以现金形式获得的收入。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3)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目标值(70000元)的人口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目标值(32000元)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标人口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12.居民住房水平。包括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和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2个子项。成套住房是指室外配套设施(道路、水、电、气等)和室内居住功能(具备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基本齐全的住房。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

(1)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城镇国有土地上登记的成套住房面积/城镇国有土地上登记的住宅总面积×100%。

(2)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农村家庭成套住房面积/农村家庭住宅

总面积×100%

农村家庭成套住房面积=混合结构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配套设施达标比例。满足配套设施达标的住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以行政村为单位,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农户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均达到90%以上;道路满足基本出行需求比例达100%。

13、居民健康水平。包括人均预期寿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和国民体质合格率等3个子项。

(1)人均预期寿命(岁)。指在当前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同批出生的人平均一生可存活的年数。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2)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指一个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数。资料来源:卫生部门。计算公式: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年末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1000

(3)居民体质合格率(%)。指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城乡居民人数的比例,是反映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医疗保障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其体质健康状况的指标。资料来源:体育部门。计算公式: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城乡居民人数/人口总数×100%

14、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包括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和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2个子项。资料来源:交通部门。

(1)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指中等以上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重。公共交通出行包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及城市轮渡等出行方式;总出行包括公共交通出行和家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等其他所有方式。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量和总出行量的统计范围包括省辖市建成区和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的县级城市建成区。计算公式: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量/总出行量×100%

(2)镇村公交开通率(%)。指已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个数占乡镇总数的比重。镇村公交指以乡镇为单位或者相邻几个乡镇为片区,连接乡镇至行政村(镇与镇之间、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具有公交基本特征的客运线路。计算公式:镇村公交开通率=已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个数/乡镇总数×100%

15.现代教育发展水平(%)。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综合得分作为指标值。该指标反映教育现代化程度,从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

献度和教育满意度等8个方面综合反映现代教育发展状况。资料来源:教育部门。

16.人力资源水平。包括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和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2个子项。

(1)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人年)。指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数。研发(R&D)人员指参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的工作人员。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R&D人员全时当量数/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0000

(2)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人)。指每万劳动力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人数。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高级技工人数+技师人数+高级技师人数)/从业人数×10000

17.基本社会保障。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和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等5个子项。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之和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含城镇居民参加新农合人数)以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之和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人社部门、卫生部门。计算公式: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参加新农合人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3)失业保险覆盖率(%)。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个体经济组织及其雇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和人员。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失业保险覆盖率=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4)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该指标包括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各类棚户和危旧房片区改造覆盖率、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住房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健全率、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达标率和住房公积金覆盖率等七项内容。对各单项指标分别赋权重加总合成。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率(15%)+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各类棚户区和危旧房片区改造覆盖率(15%)住房公积金覆盖率(20%)+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10%)+住房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健全率(10%)+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达标率(10%)

(5)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指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的各类养老床位数。资料来源:民政部门。计算公式: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公办、民办以及社会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床位数(含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床位数)总和/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数×1000

18.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资料来源:调查总队、统计部门。

19.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包括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2个子项。资料来源:民政部门。

(1)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指达到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数占城市社区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城市和谐社区达标数/城市社区总数×100%

(2)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指达到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数占农村社区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农村和谐社区达标数/农村社区总数×100%

2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与GDP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GDP×100%

21.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指按照本地区常住人口计算的每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资料来源:文化部门、体育部门。计算公式: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年末常住人口

22、居民文明素质水平。包括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居民综合阅读

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等3个子项。

(1)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在“了解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术语和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到标准的18岁至69岁的居民人数占18岁至69岁居民总人数的比例。资料来源:科技协会。计算公式: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18岁至69岁居民人数/18岁至69岁居民总人数×100%

(2)居民综合阅读率(%)。指18-70岁居民对各种媒介(包含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网络在线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阅读方式)的阅读率,主要体现全民阅读参与情况。委托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取得。资料来源:宣传部门。

(3)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16-70岁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注册志愿者是指依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规定》明确的条件和程序,在文明办、民政、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等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每年志愿服务时间在24小时及以上的人员。资料来源:宣传部门。

23.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反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成效,根据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计算所得。资料来源:纪检部门。

24.法治建设满意度(%)。指通过对党政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公共权力行使、公民意识与社会秩序、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和民生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等方面的调查,反映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成果的满意程度,通过第三方民调机构调查取得。资料来源:政法部门。

25.公众安全感(%)。既反映公众的安全程度,也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个部门工作绩效的认可程度,通过第三方民调机构调查取得。资料来源:政法部门。

26.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指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

2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吨二氧化碳/万元)。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量。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排放量+燃油排放量+燃气排放量+电力调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电力调出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料来源:发改部门。计算公

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年度排放总量/本年度地区生产总值

28.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包括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等4个子项。资料来源:环保部门。

(1)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GDP

(2)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硫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GDP

(3)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氨氮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氨氮排放量/GDP

(4)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氮氧化物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氮氧化物排放量/GDP

29.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和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6个子项。

(1)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指按国家环保部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要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资料来源:环保部门。计算公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全年天数×100%

(2)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指地表水质达到Ⅰ、Ⅱ、Ⅲ类地表水断面数占监测断面总数的比重。以国家和地方水质监测断面为基础,考核全省及各地优良水质比例。资料来源:环保部门。计算公式: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地表水质好于Ⅲ类以上地表水断面数/监测断面总数×100%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城乡生活垃圾产生

(4)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指报告期内城镇污水达标处理总量与排放总量的比率。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达标处理总量/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00%

(5)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是指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的比例。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的村庄个数/规划布点的村庄总数×100%

(6)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是指达到村庄环境整治标准的村庄个数占村庄总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庄个数/村庄总数×100%

30.绿化水平。包括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2个子项。

(1)林木覆盖率(%)。指林木覆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土地面积中扣除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水面及重盐碱地等面积。资料来源:林业部门。计算公式:林木覆盖率=林木覆盖面积/土地面积×100%

(2)城镇绿化覆盖率(%)。指城镇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统计范围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绿化覆盖率=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之和/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之和×100%

评判指标: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满意度(%)。这是公众参与的主观感受指标,反映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的认可程度,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采用问卷、电话访问等抽样调查方式取得。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四、指标考核要求

修订后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是2011年发布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完善版。原指标体系不再使用。修订后的指标体系监测范围为省和省辖市。从2013年开始,首先对苏南五市进行监测评价。苏南五市可根据该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所辖县(市、区)制定相应的监测评价办法。全省和苏中、苏北地区省辖市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要求后,再用修订后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监测评价。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2013年修订,试行)

注:(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值为2010年不变价;(2)涉及人均的指标,按常住人口计算。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解读

发布时间: 2013-06-13 来源:省发改委规划处

【加入收藏】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日前,我省正式发布《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以下简称《现代化指标体系》),这是根据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对江苏工作新要求,对我省2011年制定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的丰富升级。

一、编制的总体把握

《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省内外专家及各地各部门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修订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四点:一是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重点任务,进一步突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体现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用“五个新”对“两个率先”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即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形成社会建设新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新体系。三是体现江苏“两个率先”必须取得的过硬成果,使之具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满意度。四是体现国家层面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要求,将之结合到全省指标体系的修订中。

二、指标体系调整情况

此次修订后,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原来的四大类30项44个指标扩展到五大类30项53个指标,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鲜明发展导向,更加突出了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要求。其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文明素质水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等指标均为首次列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比例、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得到强化。

三、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30项、53个指标具体为:经济发展10项、权重29分;人民生活5项、权重20分;社会发展7项、权重23分;民主法治3项、权重9分;生态环境5项、权重19分。另设1项评判指标,即人民群众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满意度,作为综合评判的必达

指标。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指一定时期内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值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常住人口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百分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GDP×100%

3.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该指标是反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用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资料来源:经信部门。计算公式: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4.城镇化率(%)。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城镇化率=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年末常住总人口×100%

5.信息化发展水平(%)。该指标是评价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衡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发展水平由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发展效果指数。资料来源:经信部门。计算公式:信息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指数×20%+产业技术指数×20%+知识支撑指数×20%+应用消费指数×20%+发展效果指数×20%

6.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综合得分作为指标值。该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程度,从农业产出效益、科技进步、产业经营、设施装备、生态环境、支持保障等6个方面综合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7.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发经费支出/GDP×100%

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指一定时期内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

9.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拥有省级以上自主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与GDP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计算公式: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GDP×100%

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指每万人口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资料来源:科技部门、知识产权部门。计算公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常住总人口×10000

11.居民收入水平。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3个子项。资料来源:调查总队、统计部门。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指将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和调查户记帐补贴后的人均收入。家庭总收入只包括城镇居民以现金形式获得的收入。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3)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目标值(70000元)的人口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目标值(32000元)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标人口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12.居民住房水平。包括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和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2个子项。成套住房是指室外配套设施(道路、水、电、气等)和室内居住功能(具备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基本齐全的住房。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

(1)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城镇国有土地上登记的成套住房面积/城镇国有土地上登记的住宅总面积×100%。

(2)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农村家庭成套住房面积/农村家庭住宅

总面积×100%

农村家庭成套住房面积=混合结构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配套设施达标比例。满足配套设施达标的住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以行政村为单位,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农户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均达到90%以上;道路满足基本出行需求比例达100%。

13、居民健康水平。包括人均预期寿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和国民体质合格率等3个子项。

(1)人均预期寿命(岁)。指在当前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同批出生的人平均一生可存活的年数。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2)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指一个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数。资料来源:卫生部门。计算公式: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年末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1000

(3)居民体质合格率(%)。指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城乡居民人数的比例,是反映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医疗保障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其体质健康状况的指标。资料来源:体育部门。计算公式: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城乡居民人数/人口总数×100%

14、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包括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和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2个子项。资料来源:交通部门。

(1)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指中等以上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重。公共交通出行包括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及城市轮渡等出行方式;总出行包括公共交通出行和家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等其他所有方式。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量和总出行量的统计范围包括省辖市建成区和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的县级城市建成区。计算公式: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量/总出行量×100%

(2)镇村公交开通率(%)。指已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个数占乡镇总数的比重。镇村公交指以乡镇为单位或者相邻几个乡镇为片区,连接乡镇至行政村(镇与镇之间、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具有公交基本特征的客运线路。计算公式:镇村公交开通率=已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个数/乡镇总数×100%

15.现代教育发展水平(%)。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监测综合得分作为指标值。该指标反映教育现代化程度,从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

献度和教育满意度等8个方面综合反映现代教育发展状况。资料来源:教育部门。

16.人力资源水平。包括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和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2个子项。

(1)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人年)。指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数。研发(R&D)人员指参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的工作人员。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计算公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R&D人员全时当量数/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0000

(2)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人)。指每万劳动力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人数。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高级技工人数+技师人数+高级技师人数)/从业人数×10000

17.基本社会保障。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和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等5个子项。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之和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含城镇居民参加新农合人数)以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之和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人社部门、卫生部门。计算公式: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参加新农合人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3)失业保险覆盖率(%)。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个体经济组织及其雇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的其他单位和人员。资料来源:人社部门。计算公式:失业保险覆盖率=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应参保人数×100%

(4)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该指标包括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各类棚户和危旧房片区改造覆盖率、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住房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健全率、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达标率和住房公积金覆盖率等七项内容。对各单项指标分别赋权重加总合成。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率(15%)+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各类棚户区和危旧房片区改造覆盖率(15%)住房公积金覆盖率(20%)+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10%)+住房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健全率(10%)+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达标率(10%)

(5)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指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的各类养老床位数。资料来源:民政部门。计算公式: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公办、民办以及社会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床位数(含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床位数)总和/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数×1000

18.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资料来源:调查总队、统计部门。

19.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包括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2个子项。资料来源:民政部门。

(1)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指达到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数占城市社区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城市和谐社区达标数/城市社区总数×100%

(2)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指达到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数占农村社区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农村和谐社区达标数/农村社区总数×100%

2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与GDP之比。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GDP×100%

21.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指按照本地区常住人口计算的每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资料来源:文化部门、体育部门。计算公式: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年末常住人口

22、居民文明素质水平。包括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居民综合阅读

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等3个子项。

(1)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在“了解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术语和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到标准的18岁至69岁的居民人数占18岁至69岁居民总人数的比例。资料来源:科技协会。计算公式: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18岁至69岁居民人数/18岁至69岁居民总人数×100%

(2)居民综合阅读率(%)。指18-70岁居民对各种媒介(包含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网络在线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阅读方式)的阅读率,主要体现全民阅读参与情况。委托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取得。资料来源:宣传部门。

(3)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人口比例(%)。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16-70岁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注册志愿者是指依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规定》明确的条件和程序,在文明办、民政、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等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每年志愿服务时间在24小时及以上的人员。资料来源:宣传部门。

23.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反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成效,根据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计算所得。资料来源:纪检部门。

24.法治建设满意度(%)。指通过对党政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公共权力行使、公民意识与社会秩序、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和民生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等方面的调查,反映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成果的满意程度,通过第三方民调机构调查取得。资料来源:政法部门。

25.公众安全感(%)。既反映公众的安全程度,也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个部门工作绩效的认可程度,通过第三方民调机构调查取得。资料来源:政法部门。

26.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指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资料来源:统计部门。计算公式: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

2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吨二氧化碳/万元)。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量。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排放量+燃油排放量+燃气排放量+电力调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电力调出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料来源:发改部门。计算公

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年度排放总量/本年度地区生产总值

28.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包括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等4个子项。资料来源:环保部门。

(1)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GDP

(2)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硫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GDP

(3)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氨氮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氨氮排放量/GDP

(4)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指一定时期内氮氧化物排放量与GDP的比值。GDP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计算公式: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氮氧化物排放量/GDP

29.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和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6个子项。

(1)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指按国家环保部新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要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资料来源:环保部门。计算公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全年天数×100%

(2)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指地表水质达到Ⅰ、Ⅱ、Ⅲ类地表水断面数占监测断面总数的比重。以国家和地方水质监测断面为基础,考核全省及各地优良水质比例。资料来源:环保部门。计算公式: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地表水质好于Ⅲ类以上地表水断面数/监测断面总数×100%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城乡生活垃圾产生

(4)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指报告期内城镇污水达标处理总量与排放总量的比率。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达标处理总量/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00%

(5)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是指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的比例。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康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的村庄个数/规划布点的村庄总数×100%

(6)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是指达到村庄环境整治标准的村庄个数占村庄总数的比重。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庄个数/村庄总数×100%

30.绿化水平。包括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2个子项。

(1)林木覆盖率(%)。指林木覆盖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林木覆盖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土地面积中扣除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水面及重盐碱地等面积。资料来源:林业部门。计算公式:林木覆盖率=林木覆盖面积/土地面积×100%

(2)城镇绿化覆盖率(%)。指城镇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统计范围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资料来源:住建部门。计算公式:城镇绿化覆盖率=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之和/城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之和×100%

评判指标: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满意度(%)。这是公众参与的主观感受指标,反映人民群众对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的认可程度,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采用问卷、电话访问等抽样调查方式取得。资料来源:统计部门。

四、指标考核要求

修订后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是2011年发布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完善版。原指标体系不再使用。修订后的指标体系监测范围为省和省辖市。从2013年开始,首先对苏南五市进行监测评价。苏南五市可根据该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所辖县(市、区)制定相应的监测评价办法。全省和苏中、苏北地区省辖市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要求后,再用修订后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监测评价。

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2013年修订,试行)

注:(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值为2010年不变价;(2)涉及人均的指标,按常住人口计算。


    相关文章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摘要]随着江苏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对畜牧兽医类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我院采取中高职"3+3"分段培养的方式,从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从学制衔接到课程对接向深化内涵转变,统筹制定 ...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与江苏持续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事关江苏未来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根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深入江苏发展的实践层面,探讨江苏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更好更快地构建江苏现代产业新体系, ...

    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李源潮 (2006年11月8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江苏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小康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这次大会的主题 ...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2006年11月8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江苏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小康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以 ...

    2010年学习考察情况汇报

    4月18-22日,遵照市委汪书记指示,我们赴昆山就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短暂的学习考察,深感发达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解放,观念超前,思路开阔,干事创业大手笔,经济发展大气魄,城市面貌大变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南京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南京城市概况及历史进程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 ...

    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概念与功能

    作者:公丕祥 江海学刊 2014年12期 一般来说,法律政策乃是政府基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需要,按照国家法治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大政方针,从全国或特定地区的具体法治情形出发所提出的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政策安排.时下,随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 ...

    乡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

    一.学习要求 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县十四届五次党代会及镇十二届五次党代会精神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为新一轮发展探路的实 ...

    江苏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时间表

    2011年11月06日 18:48:0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新华网南京11月6日电(记者冯诚.王骏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人均预期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