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

②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

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

⑤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发明翻车。

⑥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3、农耕技术的提高(精耕细作)

4、农作物品种增多

①商周:五谷六畜。

②两汉:稻和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西域的葡萄、石榴、胡豆、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隋唐: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棉花的种植扩大,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明朝: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⑦清朝: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5、耕地面积增加

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6、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①春秋战国: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西汉:汉武帝治理黄河。

③三国:蜀国在都江堰设置堰官进行维护。

④隋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元朝政府将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贯起来。大运河从杭州到大都全长三千余里,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水利枢纽。

7、历朝采取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时期秦国商殃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③西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

④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

⑤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⑥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⑧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⑨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评价: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缓和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过度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商业

㈠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⑴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⑵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⑶两汉: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⑷隋唐: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⑸两宋:北宋:a. 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杭州)最为繁荣。

⑹元朝:①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②海外贸易发达。(泉州)

⑺明清——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②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

㈡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⑴两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被称为“五都”。

⑵隋唐——城市的兴旺: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②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a. 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会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地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b. 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c. 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

⑶两宋: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扬州商业十分兴旺。南宋:临安繁华一时。

⑷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㈢古代货币的发展概况

⑴秦: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⑵两汉:汉武帝铸五铢钱。

⑶隋:仍铸五铢钱。

⑷唐: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⑸北宋: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⑹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㈣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⑴秦汉:中国的铁器、丝帛传往朝鲜、日本。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

⑵宋元:①北宋政府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泉州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③元朝:对外贸易繁荣超过前代。

⑶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⑴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⑵标志:明中期以后(15世纪末),苏州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用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⑶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发展缓慢)的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全》第58页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全》第59页

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全》第34页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全》第20页

第三讲 政治制度

一、制度

1、基本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作用《全》第12页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全》第48页

2、中央官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全》第49页

3、地方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巩固了奴隶主统治,扩大疆域;但易地方割据。 2)、郡县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改革,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郡国并行制

西汉:刘邦推行,汉武帝推恩令和附益法解除王国威胁。

4)、“蕃汉分治”制

辽:民族分治,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猛安谋克制

金:兵农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6)、行省制

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

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7)、八旗制

后金:兵民合一。为清朝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八旗

军自身的腐败,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兴起的湘军、淮军,对其冲击很大,特别清朝编练“新军”的大规模进行,八旗军寿终正寝。

8) 、土司制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由当地少数民族

担任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9) 、“改土归流”

①形成与发展:明朝时对西南少数民族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的流官直接统治;

清朝时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实施。

②特点:由朝廷选派的流动官员代替原来地方世袭官吏管理地方。

③影响: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

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况,而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选官制度

1)、察举制

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

为官的制度。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九品中正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3)、科举制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清朝废除。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全》第48页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

1、封建盛世局面

1)、概念:

治世或盛世,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一般出现在朝代初期。

2)、类型:

第一,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

第二,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3) 、表现

(1)文景之治

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稳定统治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第

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

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战争、册封、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

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评价: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落后于世界潮流。

2、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②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③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④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

⑤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1、概念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类型

①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

②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

③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3、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①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②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④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政府收入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利益,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4、著名君主的政绩

①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②汉武帝:推恩令,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出使

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⑤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⑥康熙帝:奖励垦荒,更名田,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抵御外族侵略。

第六讲 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封建社会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8年。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

①全国大统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西晋的短期统一;

隋唐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时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空前辽阔的时期;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

②大分裂时期:主要包括三次大分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年) 的割据混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的大分裂;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907—1279年) 的民族政权并立。

③大统一时期的分裂局面:大统一时期也曾经有少数分裂局面的出现。

西汉前期的王国问题引起的地方分裂割据;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763—907年) 的藩镇割据

清朝前期的“三藩之乱”(康熙时期) 。

2、中国疆域变迁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

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

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中国古代主要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全》第59页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科技

1、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儒家思想

①儒学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③确立正统:西汉董仲舒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⑤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其核心内容为: “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⑥继承评判:明清进步的思想家。

明朝李贽: “异端”进步思想家,反封建的思想先驱,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清初:a.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政策。b.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c.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地位的演变及其历史原因《全》第9页

2、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⑵秦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③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教育家。

⑶隋唐:①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

⑷两宋:①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③朱熹以白鹿洞书院作为研讨、传布经学、教育的中心。

⑸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

⑹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3、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全》43页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十九项科技成果《全》第45页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全》第56页

第八讲 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

(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开元初,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

海郡王,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

辖区;《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

(1)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

归属中央政权。

(2)隋唐:在西突厥地区,唐太宗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

(3)宋元:元朝时,设岭北行省、察合台汗国。

(4)明清: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

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

(1) 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的少数民族--“西南夷”地区设郡。

(2)隋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宋元:元朝时,设四川、云南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同时,在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4)明清: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

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部分“改土归流;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4)、台湾

(1)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

(2)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3)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

(4)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概念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族融为一体,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是大部分消失)

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主要途径

①、友好往来: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融合的基本途

径。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时期,这种交流从未间断过。

②、婚姻关系:和亲现象在古代民族交往中比比皆是,例如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蕃关

系,成为汉藏两族友谊和团结的历史见证。

③、民族迁徒:少数民族迁往中原或是汉族人来到边疆,都使得民族间的隔阂减少。例如

秦始皇在打败匈奴后,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④、少数民族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加

快,为后来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国家统一局面: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王朝统治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

国家不断得到发展。

⑥、民族战争:在古代史上,也时而会爆发一些民族战争,它迫使战乱地区的人民逃往异

乡躲避灾难,从而各民族间的接触增加,交往相应变多。

3)、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元朝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4)、作用

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繁荣。

3、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徒

1)、流向

①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其主体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如元朝的女真、

蒙古人南下。

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其主体是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③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与当地

人融合,元朝时形成回族。

2)、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全》第40页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

②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

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

⑤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发明翻车。

⑥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3、农耕技术的提高(精耕细作)

4、农作物品种增多

①商周:五谷六畜。

②两汉:稻和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西域的葡萄、石榴、胡豆、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隋唐: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棉花的种植扩大,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明朝: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⑦清朝: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5、耕地面积增加

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6、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①春秋战国: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西汉:汉武帝治理黄河。

③三国:蜀国在都江堰设置堰官进行维护。

④隋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元朝政府将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贯起来。大运河从杭州到大都全长三千余里,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水利枢纽。

7、历朝采取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时期秦国商殃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③西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

④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

⑤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⑥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⑧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⑨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评价: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缓和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过度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商业

㈠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⑴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⑵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⑶两汉: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⑷隋唐: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⑸两宋:北宋:a. 东京等大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夜市),有娱乐贸易场所“瓦肆”。南宋: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商业城市以临安(杭州)最为繁荣。

⑹元朝:①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②海外贸易发达。(泉州)

⑺明清——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②商业的持续繁荣使商人阶层日趋稳定,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晋商和徽商。

㈡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⑴两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被称为“五都”。

⑵隋唐——城市的兴旺: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②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a. 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会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江南地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唐朝后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繁华的夜市也是扬州城的一个特点。b. 成都物产富饶,与扬州号为“天下繁殖”。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c. 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广州。

⑶两宋:北宋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扬州商业十分兴旺。南宋:临安繁华一时。

⑷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马可·波罗称之为“天堂”。泉州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旅行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大港。㈢古代货币的发展概况

⑴秦: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⑵两汉:汉武帝铸五铢钱。

⑶隋:仍铸五铢钱。

⑷唐: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⑸北宋: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⑹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㈣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⑴秦汉:中国的铁器、丝帛传往朝鲜、日本。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

⑵宋元:①北宋政府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②南宋:泉州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③元朝:对外贸易繁荣超过前代。

⑶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⑴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⑵标志:明中期以后(15世纪末),苏州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用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⑶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发展缓慢)的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全》第58页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全》第59页

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全》第34页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全》第20页

第三讲 政治制度

一、制度

1、基本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作用《全》第12页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全》第48页

2、中央官制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全》第49页

3、地方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巩固了奴隶主统治,扩大疆域;但易地方割据。 2)、郡县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改革,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3)、郡国并行制

西汉:刘邦推行,汉武帝推恩令和附益法解除王国威胁。

4)、“蕃汉分治”制

辽:民族分治,加速契丹封建化进程,也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猛安谋克制

金:兵农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6)、行省制

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

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7)、八旗制

后金:兵民合一。为清朝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八旗

军自身的腐败,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兴起的湘军、淮军,对其冲击很大,特别清朝编练“新军”的大规模进行,八旗军寿终正寝。

8) 、土司制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由当地少数民族

担任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9) 、“改土归流”

①形成与发展:明朝时对西南少数民族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的流官直接统治;

清朝时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实施。

②特点:由朝廷选派的流动官员代替原来地方世袭官吏管理地方。

③影响: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发展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

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况,而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选官制度

1)、察举制

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制是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

为官的制度。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九品中正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3)、科举制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清朝废除。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全》第48页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

1、封建盛世局面

1)、概念:

治世或盛世,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一般出现在朝代初期。

2)、类型:

第一,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

第二,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3) 、表现

(1)文景之治

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稳定统治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第

一个盛世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

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战争、册封、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

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

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侵、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评价: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落后于世界潮流。

2、古代治乱兴衰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大致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是否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②统治阶级是否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

③是否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④是否实行了合理的民族政策。

⑤是否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1、概念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春秋时期管仲改革、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类型

①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

②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

③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3、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

①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②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④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政府收入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利益,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4、著名君主的政绩

①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②汉武帝:推恩令,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出使

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⑤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⑥康熙帝:奖励垦荒,更名田,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抵御外族侵略。

第六讲 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封建社会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8年。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

①全国大统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

西晋的短期统一;

隋唐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时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空前辽阔的时期;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

②大分裂时期:主要包括三次大分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年) 的割据混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的大分裂;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907—1279年) 的民族政权并立。

③大统一时期的分裂局面:大统一时期也曾经有少数分裂局面的出现。

西汉前期的王国问题引起的地方分裂割据;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763—907年) 的藩镇割据

清朝前期的“三藩之乱”(康熙时期) 。

2、中国疆域变迁

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

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

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中国古代主要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全》第59页

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思想教育科技

1、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儒家思想

①儒学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③确立正统:西汉董仲舒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⑤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其核心内容为: “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⑥继承评判:明清进步的思想家。

明朝李贽: “异端”进步思想家,反封建的思想先驱,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清初:a.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政策。b.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c.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地位的演变及其历史原因《全》第9页

2、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⑵秦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③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教育家。

⑶隋唐:①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

⑷两宋:①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③朱熹以白鹿洞书院作为研讨、传布经学、教育的中心。

⑸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

⑹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3、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全》43页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十九项科技成果《全》第45页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全》第56页

第八讲 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

(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开元初,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

海郡王,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

辖区;《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

(1)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

归属中央政权。

(2)隋唐:在西突厥地区,唐太宗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

(3)宋元:元朝时,设岭北行省、察合台汗国。

(4)明清: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

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

(1) 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的少数民族--“西南夷”地区设郡。

(2)隋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宋元:元朝时,设四川、云南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同时,在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4)明清: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

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部分“改土归流;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4)、台湾

(1)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

(2)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3)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

(4)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概念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族融为一体,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是大部分消失)

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主要途径

①、友好往来: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融合的基本途

径。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时期,这种交流从未间断过。

②、婚姻关系:和亲现象在古代民族交往中比比皆是,例如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蕃关

系,成为汉藏两族友谊和团结的历史见证。

③、民族迁徒:少数民族迁往中原或是汉族人来到边疆,都使得民族间的隔阂减少。例如

秦始皇在打败匈奴后,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④、少数民族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加

快,为后来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国家统一局面: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王朝统治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

国家不断得到发展。

⑥、民族战争:在古代史上,也时而会爆发一些民族战争,它迫使战乱地区的人民逃往异

乡躲避灾难,从而各民族间的接触增加,交往相应变多。

3)、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元朝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4)、作用

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繁荣。

3、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徒

1)、流向

①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其主体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如元朝的女真、

蒙古人南下。

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其主体是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③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与当地

人融合,元朝时形成回族。

2)、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全》第40页


    相关文章

    [历史教材目录]高中教科书[历史]目录(人民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目录(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学习与探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部分 [专题学习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一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课教学简案 政治类 根据2012年考点,我们从以下角度对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类内容进行复习: 一.佛山考纲目标要求 (一)[政治.行政制度] 考点1.(中等难度选择题) 考点2.(简单选择题) 考点3.(中等难度选择题) 考点 ...

    北大历史系课表

    中国古代史文献阅读与研究(上) 清史研究 专业必修 3.0 1-16 1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 限毕业班选修 任选 3.0 1-16 1 徐 凯 教授 周三5-7 一教从第六节开112 始上课 限本专业选修,中古史 敦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结构

    必修二 经济(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提示] 本专题主要涉及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经济政策四部分内容.古代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大括号)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必修二 经济(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提示] 本专题主要涉及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经济政策四部分内容.古代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

    附件1: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健康体魄和完美人格.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本专业将按照"宽口径.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导学案

    自主探究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情境再现] 你知道下列历史上有作为的杰出皇帝都是谁呢? 好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 (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 ...

    20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在历史这门科目的学习中同学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有很多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及时的进行整理总结.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20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