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是好习惯 长寿之乡饮食养生秘诀第一章 由"吃"引出的问题

健康就是好习惯 长寿之乡饮食养生秘诀

第一章 由“吃”引出的问题

[日期:2012-09-28]来源:  作者:大隐[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由“吃”引出的问题

饮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几个长寿之乡走访时,我喜欢问一些在身边玩耍的小孩子:你们为什么要吃饭?他们都会说,不吃就饿,所以要吃饭。但我在访问长寿老人的时候就会换一个问题:你们怎么吃饭?他们的回答多到可以写成一本书了。所以吃饭绝不是一件小事,懂得吃的人都是睿智的人。

上面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吃饭的学问,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比如,吃饭是为生存(营养)还是为享受(口感)?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吃得好还是吃得合适?这些问题大凡都是关心健康的成年人日常思考的事情,有的也未必就能一下子找到答案,但如果你去长寿之乡走走看看,或许这些疑问都能慢慢解开了,不至于让你的生活无所适从。

生存(营养)?还是享受(口感)?

我们每天吃饭到底是为了活着还是为了享受美食呢?如果是在没饭吃的时代,我相信所有人吃饭都是为了补充身体的能量,为了活下去,不吃饭哪来力气啊?而现在条件好了,吃饭不愁,所以吃饭就有了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生存,还有一个就是为了享受,即满足口感。

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饥饿作斗争的历史。如果一顿饭既能让你战胜饥饿,获得营养,又能让你享受美味,那就是完美的饮食了。我称它是健康的饮食。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还不能把营养和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的饭菜所含营养比较丰富,但口感不一定就好;有的饭菜口感好,但营养价值却不高,甚至对人体有害。举个例子,我在浙江奉化的南岙村发现,很多孩子不爱吃苦瓜,因为苦瓜很苦,很多人吃起来不习惯,其实苦瓜中的苦味素能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活血、消炎退热的作用,另外,苦瓜中存在一种活性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具有抗癌作用。在这里,营养和口感就产生了矛盾。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吃炸薯片、炸鸡腿,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因为这些食品经过油炸后,香酥可口,口感很好,但你要知道,营养专家告诉我们,薯片和鸡腿油炸后维生素会大量损失,而油经过高温后能产生苯并芘,那是一种致癌物质,吃了对人体有害。还有的食品,如海鲜、饿肝、猪蹄等,胆固醇含量高,但口感好,吃多了血管会堵塞,会得脂肪肝、痛风。我们周围有很多得脂肪肝的入都是因为吃了太多口感好的东西。

养和口感有时就是一副矛与盾。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大家吃饱饭,就知道文明礼貌了。管仲在这里把吃从动物性层面上升到一个社会层面。但也还是一个生物生存的状态,是一个高层的状况。如果我们再升华到文化层面,那么就是说,吃饭不但是为了生存,提升文明水平,而且是社会交往和享受美食文化的需要。但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吃,都应该是与健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是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吃什么?怎么吃?

既然我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还要是美味的享受,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吃什么呢?怎么吃呢?

吃什么,是属于饮食结构的相关问题,这里笼统地是指食物的荤素和精粗的搭配。

人对饮食的偏爱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习惯造成的口味差异。有的人喜欢吃荤,有的人喜欢吃素,有的喜欢吃精粮,有的人喜欢吃粗粮。即使是在长寿之乡,饮食偏爱也是存在的,江苏长寿之乡如皋、南通、海安一带的人喜欢吃玉米面、红薯(他们叫山芋)、羊肉和海鲜,浙江温州临江镇长寿村西洲岛的人喜欢吃荠菜、火腿和海鲜。尽管饮食都有偏好,但也许是无意之中,他们的总体膳食还是营养均衡。所以,是随其自然还是用更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我们的饮食,很值得研究。

我们知道,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如果按重量计算,60%是碳水化合物,30%是蛋白质,还有10%是脂肪。

说到碳水化合物,其实营养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专家把它分为“低纤维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精加工谷物、糖类和甜味剂,和“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如豆类、薯类、蔬菜、水果。出于健康的考虑,营养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多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高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较慢,这样体内血糖水平不会升高得太快,而且纤维会促进消化系统蠕动,减慢其对热量的吸收。与此相反,低纤维碳水化合物会迅速被机体转化为单糖,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对健康不利。所以,当一个普通人懂得了这一点,就可以养成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的习惯。

再拿蛋白质来说,蛋白质按照来源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芝麻、核桃等,以及“动物性蛋白质”如牛肉、羊肉、猪肉、禽肉、蛋类、鱼以及奶类。营养专家认为,如果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中,植物性蛋白质少于20%,动物性蛋白质多于10%,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身体不良的反应。

脂肪也可以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主要来自猪牛羊等动物,而植物性脂肪主要来自坚果类植物。对健康有利的吃法是,每天摄入的脂肪中,来自“植物性脂肪”的比重越大越好,少食用动物性脂肪。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可以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应该吃什么。‘那就是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以达到营养均衡,健康长寿的目的。

知道吃什么后,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所谓怎么吃,其实是指食物的加工方式,还有就是要讲究吃相。

我们知道,食物的加工,简单地说有两个原则,一是根据食物的特点以不破坏食物内在的营养为好;二是少添加调味剂,尽量保持原味。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安徽石台和浙江的南岙、西洲岛和长乐村都有这样的食物加工习惯,讲究原汁原味是这些长寿之乡家庭烹饪的高境界。

关于吃相,中国有句老话说,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就是说我们吃饭要有一个好习惯。浙江地方民谚说“没个吃相算不上个人”。在宁波奉化的南岙村以及兰溪诸葛镇的长乐村一带,农村的小孩不许端着碗站在门口吃饭的。那里的民风对吃相很讲究。

有的人经常暴饮暴食,有的人喜欢狼吞虎咽。这些都是不好的吃相。吃相不好不但影响风度,还危害健康。

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道动力一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导致头昏脑涨、精神恍惚、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研究还发现.暴饮暴食后2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几率增加4倍。

吃饭要细嚼慢咽,有的人吃起饭菜来一大口,不把食物嚼碎就吞咽下去,或者饭菜一出锅,温度很高,就吃下去。这样做不仅吃相不好,而且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一方面粗硬或滚烫的食物容易刮去上消化道黏膜表面所覆盖的黏液,擦破食道黏膜,形成疤痕,使上消化道特别是食道狭窄;另一方面,上消化道的黏膜及其表面的黏液是器官的保护层,保护层遭到破坏后,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癌物质容易侵害消化道而发生癌变。再有,就是没有经过咀嚼咬碎的食物进入胃部后增加胃的负担,容易引起胃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吃什么和怎么吃,很有学问,不可随心所欲。

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前者是数量的问题,后者则关系到吃饭的时间和顺序。

我们每天都吃饭,而饭量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每天消耗的体能不同,所以需要摄取的营养量也就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所谓的“食物金字塔”也只是提供的一个参考标准:五谷类每天约300~500克;蔬菜类每天约400~500克;水果类每天约100~200克;奶类及豆类每天150克;鱼、禽、肉、蛋每天125~20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这个参考标准大多数人都记不住。我在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和浙江奉化的南岙村做过调查,发现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标准,他们其实只是靠感觉来控制饮食量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习惯,即吃饱了,就放下筷子。有的人习惯吃饱了后再添一点也是有的。但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吃撑了。当然吃八分饱是最好的。为什么提倡只吃八分饱?本书会有专门的章节说明。

关于什么时间吃的问题,其实是告诉你吃饭的顺序。我们每天进食无非就是饭、菜、汤和水果这些东西,按什么顺序吃大有学问的。民谚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就是说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有助于润滑消化道,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这样可以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感觉口渴,这时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水果什么时候吃?浙江兰溪和温州一带的人一般在饭前吃,而江苏如皋、泰州一带的人则在饭后半小时。他们的这些习惯可能是一种当地饮食传统,但其实这都是符合健康习惯的。为什么吃水果有这种讲究?这是因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而果糖是不需要通过胃来消化直接进入小肠就被吸收。而饭菜中的淀粉及蛋白质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如果进餐时先吃饭再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会阻塞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搅和在胃里,水果在体内37C温度下会产生发酵反应,易引起胀气,给消化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正确的进餐顺序应为:汤_蔬菜_饭→肉→(半小时后食用)水果。

如果食用了海味,最好是饭后两个小时再吃水果。温州西洲岛的人吃海鲜后就不吃水果,因为水果中的鞣酸易和海味品中的钙、铁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造成恶心腹痛。这也是这些长寿村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另外一个吃的时间问题,是指吃饭要按点按顿。就是三顿饭都要吃,而且要有规律的时间。不能想吃就吃,吃个不停;也不能过了点还不吃,两顿并着一顿吃。

不要经常吃宵夜也是一个原则。日本医学专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常吃宵夜易引发胃癌。专家对30 一40岁年龄层的人进行饮食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我们知道,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一般两三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的修复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再有,夜间睡眠时吃下的食物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会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时间滞留在胃中,那危害就更大。

健康就是好习惯 长寿之乡饮食养生秘诀

第一章 由“吃”引出的问题

[日期:2012-09-28]来源:  作者:大隐[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由“吃”引出的问题

饮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几个长寿之乡走访时,我喜欢问一些在身边玩耍的小孩子:你们为什么要吃饭?他们都会说,不吃就饿,所以要吃饭。但我在访问长寿老人的时候就会换一个问题:你们怎么吃饭?他们的回答多到可以写成一本书了。所以吃饭绝不是一件小事,懂得吃的人都是睿智的人。

上面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吃饭的学问,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比如,吃饭是为生存(营养)还是为享受(口感)?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吃得好还是吃得合适?这些问题大凡都是关心健康的成年人日常思考的事情,有的也未必就能一下子找到答案,但如果你去长寿之乡走走看看,或许这些疑问都能慢慢解开了,不至于让你的生活无所适从。

生存(营养)?还是享受(口感)?

我们每天吃饭到底是为了活着还是为了享受美食呢?如果是在没饭吃的时代,我相信所有人吃饭都是为了补充身体的能量,为了活下去,不吃饭哪来力气啊?而现在条件好了,吃饭不愁,所以吃饭就有了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生存,还有一个就是为了享受,即满足口感。

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饥饿作斗争的历史。如果一顿饭既能让你战胜饥饿,获得营养,又能让你享受美味,那就是完美的饮食了。我称它是健康的饮食。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还不能把营养和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的饭菜所含营养比较丰富,但口感不一定就好;有的饭菜口感好,但营养价值却不高,甚至对人体有害。举个例子,我在浙江奉化的南岙村发现,很多孩子不爱吃苦瓜,因为苦瓜很苦,很多人吃起来不习惯,其实苦瓜中的苦味素能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活血、消炎退热的作用,另外,苦瓜中存在一种活性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具有抗癌作用。在这里,营养和口感就产生了矛盾。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吃炸薯片、炸鸡腿,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因为这些食品经过油炸后,香酥可口,口感很好,但你要知道,营养专家告诉我们,薯片和鸡腿油炸后维生素会大量损失,而油经过高温后能产生苯并芘,那是一种致癌物质,吃了对人体有害。还有的食品,如海鲜、饿肝、猪蹄等,胆固醇含量高,但口感好,吃多了血管会堵塞,会得脂肪肝、痛风。我们周围有很多得脂肪肝的入都是因为吃了太多口感好的东西。

养和口感有时就是一副矛与盾。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是说粮食充足,大家吃饱饭,就知道文明礼貌了。管仲在这里把吃从动物性层面上升到一个社会层面。但也还是一个生物生存的状态,是一个高层的状况。如果我们再升华到文化层面,那么就是说,吃饭不但是为了生存,提升文明水平,而且是社会交往和享受美食文化的需要。但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吃,都应该是与健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是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吃什么?怎么吃?

既然我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还要是美味的享受,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吃什么呢?怎么吃呢?

吃什么,是属于饮食结构的相关问题,这里笼统地是指食物的荤素和精粗的搭配。

人对饮食的偏爱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习惯造成的口味差异。有的人喜欢吃荤,有的人喜欢吃素,有的喜欢吃精粮,有的人喜欢吃粗粮。即使是在长寿之乡,饮食偏爱也是存在的,江苏长寿之乡如皋、南通、海安一带的人喜欢吃玉米面、红薯(他们叫山芋)、羊肉和海鲜,浙江温州临江镇长寿村西洲岛的人喜欢吃荠菜、火腿和海鲜。尽管饮食都有偏好,但也许是无意之中,他们的总体膳食还是营养均衡。所以,是随其自然还是用更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我们的饮食,很值得研究。

我们知道,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如果按重量计算,60%是碳水化合物,30%是蛋白质,还有10%是脂肪。

说到碳水化合物,其实营养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专家把它分为“低纤维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精加工谷物、糖类和甜味剂,和“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如豆类、薯类、蔬菜、水果。出于健康的考虑,营养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多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高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较慢,这样体内血糖水平不会升高得太快,而且纤维会促进消化系统蠕动,减慢其对热量的吸收。与此相反,低纤维碳水化合物会迅速被机体转化为单糖,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对健康不利。所以,当一个普通人懂得了这一点,就可以养成吃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的习惯。

再拿蛋白质来说,蛋白质按照来源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如黄豆、黑豆、芝麻、核桃等,以及“动物性蛋白质”如牛肉、羊肉、猪肉、禽肉、蛋类、鱼以及奶类。营养专家认为,如果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中,植物性蛋白质少于20%,动物性蛋白质多于10%,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身体不良的反应。

脂肪也可以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主要来自猪牛羊等动物,而植物性脂肪主要来自坚果类植物。对健康有利的吃法是,每天摄入的脂肪中,来自“植物性脂肪”的比重越大越好,少食用动物性脂肪。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可以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应该吃什么。‘那就是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以达到营养均衡,健康长寿的目的。

知道吃什么后,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所谓怎么吃,其实是指食物的加工方式,还有就是要讲究吃相。

我们知道,食物的加工,简单地说有两个原则,一是根据食物的特点以不破坏食物内在的营养为好;二是少添加调味剂,尽量保持原味。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安徽石台和浙江的南岙、西洲岛和长乐村都有这样的食物加工习惯,讲究原汁原味是这些长寿之乡家庭烹饪的高境界。

关于吃相,中国有句老话说,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就是说我们吃饭要有一个好习惯。浙江地方民谚说“没个吃相算不上个人”。在宁波奉化的南岙村以及兰溪诸葛镇的长乐村一带,农村的小孩不许端着碗站在门口吃饭的。那里的民风对吃相很讲究。

有的人经常暴饮暴食,有的人喜欢狼吞虎咽。这些都是不好的吃相。吃相不好不但影响风度,还危害健康。

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道动力一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导致头昏脑涨、精神恍惚、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研究还发现.暴饮暴食后2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几率增加4倍。

吃饭要细嚼慢咽,有的人吃起饭菜来一大口,不把食物嚼碎就吞咽下去,或者饭菜一出锅,温度很高,就吃下去。这样做不仅吃相不好,而且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一方面粗硬或滚烫的食物容易刮去上消化道黏膜表面所覆盖的黏液,擦破食道黏膜,形成疤痕,使上消化道特别是食道狭窄;另一方面,上消化道的黏膜及其表面的黏液是器官的保护层,保护层遭到破坏后,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癌物质容易侵害消化道而发生癌变。再有,就是没有经过咀嚼咬碎的食物进入胃部后增加胃的负担,容易引起胃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吃什么和怎么吃,很有学问,不可随心所欲。

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前者是数量的问题,后者则关系到吃饭的时间和顺序。

我们每天都吃饭,而饭量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每天消耗的体能不同,所以需要摄取的营养量也就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所谓的“食物金字塔”也只是提供的一个参考标准:五谷类每天约300~500克;蔬菜类每天约400~500克;水果类每天约100~200克;奶类及豆类每天150克;鱼、禽、肉、蛋每天125~20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这个参考标准大多数人都记不住。我在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和浙江奉化的南岙村做过调查,发现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标准,他们其实只是靠感觉来控制饮食量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习惯,即吃饱了,就放下筷子。有的人习惯吃饱了后再添一点也是有的。但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吃撑了。当然吃八分饱是最好的。为什么提倡只吃八分饱?本书会有专门的章节说明。

关于什么时间吃的问题,其实是告诉你吃饭的顺序。我们每天进食无非就是饭、菜、汤和水果这些东西,按什么顺序吃大有学问的。民谚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就是说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有助于润滑消化道,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这样可以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感觉口渴,这时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水果什么时候吃?浙江兰溪和温州一带的人一般在饭前吃,而江苏如皋、泰州一带的人则在饭后半小时。他们的这些习惯可能是一种当地饮食传统,但其实这都是符合健康习惯的。为什么吃水果有这种讲究?这是因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而果糖是不需要通过胃来消化直接进入小肠就被吸收。而饭菜中的淀粉及蛋白质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如果进餐时先吃饭再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会阻塞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搅和在胃里,水果在体内37C温度下会产生发酵反应,易引起胀气,给消化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正确的进餐顺序应为:汤_蔬菜_饭→肉→(半小时后食用)水果。

如果食用了海味,最好是饭后两个小时再吃水果。温州西洲岛的人吃海鲜后就不吃水果,因为水果中的鞣酸易和海味品中的钙、铁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造成恶心腹痛。这也是这些长寿村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另外一个吃的时间问题,是指吃饭要按点按顿。就是三顿饭都要吃,而且要有规律的时间。不能想吃就吃,吃个不停;也不能过了点还不吃,两顿并着一顿吃。

不要经常吃宵夜也是一个原则。日本医学专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常吃宵夜易引发胃癌。专家对30 一40岁年龄层的人进行饮食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我们知道,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一般两三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的修复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再有,夜间睡眠时吃下的食物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会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时间滞留在胃中,那危害就更大。


    相关文章

    [转载]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 丰富的老人养生保健常识

    ·老年慢性病患者,保管好自己的病历 ·更年期便秘饮食调理最重要 ·吃完粗粮不宜多喝水? ·老年人夏季的养生方法 ·预防胃癌必吃的5种食物! ·养生:老人的健脑之道 ·老年人的行为禁忌 ·滥用抗生素 易得哮喘病 ·老人"手抖&quo ...

    中老年健康养生必读 享用一生的健康方案

    内容简介 随着时光的流逝,每个人都会变老.同为中老年时期,有的人精神抖擞,有说有笑地快乐生活着,而有的人则被疾病所折磨.事实上,懂得健康养生之道的人,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仍然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懂得关爱自己,科学安排 ...

    五个手指的秘密

    五个手指的秘密 手掌厚实有弹性 代表活力充沛,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或生活,都充满干劲,所以最有盈利的本能.相学家认为,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头脑是财富之本,想要赚大钱,假如没有傲人的背景和贵人相助,光是凭藉自己的能力,那么身体的本钱就变得相当主 ...

    老年人保健知识,老年人保健养生,老年人保健常识

    ·更年期便秘饮食调理最重要·人到中年寂寞来了你就喊 ·性爱可使老人延年益寿·可以长寿的生活方式 ·春节老年人禁忌·老人如何防止记忆力减退 ·戴假牙八项注意需知道·老人适当限食能长寿 ·老人发生五更泻,怎么办·以动养生可防治老年病 ·保眼有道 ...

    [健康之友]

    豆类食品会引起痛风吗 大笑是最好的养肺方法 高血压,遗传还是习惯 老人,活的是一种心态 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应- 冬季进补防误区 防心梗从日常起居做起 健健康康过冬天 清热润肺话柿子 如何选购加湿器 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qu ...

    人类长寿的秘诀

    人类为何相对于哺乳动物长寿?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秘密 生物寿命各有不同.形成寿命机制众说纷纭,困惑至今.本文想从新的角度揭示这一自然现象.揭开发生在我们身上.却不为人知.不为重视的神秘面纱.从而推进人们自身保健,进一步拓展人类寿命极限.希望该文 ...

    [转载]4千多百岁老人的调查!转自戈壁红柳

    四千多百岁老人的调查! 别误解--锻炼不重要 别误解--饮食习惯不重要 绝大多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 我省百岁老人爱吃腌菜爱喝白开水 通讯员:葛玉荣 王向前 扬子晚报记者:于英杰 省政协在南京举行<欢度百岁--江苏长寿 ...

    好色皇帝乾隆长寿背后的秘密

    好色皇帝乾隆长寿背后的秘密 有句话说:"做皇帝难,做好皇帝难,做长寿的好皇帝,更难!"但是乾隆皇帝都做到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中国帝王长寿排行榜前三甲分别是:第三名--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名--南北 ...

    港澳台养生资讯

    内容提要 本书为港.澳.台地区华人媒体有关养生问题的最新资讯.涉及四季养生.日常生活养生.心理养生.睡眠养生等方方面面.观念新,案例丰富,科学性,实用性强.对提高读者养生保健的专业知识有较大帮助.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浏览全书 目录 1 养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