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考前宝典)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

a b c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一.正弦定理: sin A sin B sin C

a ⎧

a =2R sin A (sinA =) ⎪2R ⎪

b ⎪

)

推论:a :b :c =sin A :sin B :sin C 变形:⎨b =2R sin B (sinB =2R ⎪

c ⎪222

b +c -a c =2R sin C (sinC =) ⎪cos A =2R ⎩2bc

222二.余弦定理: a =b +c -2bc cos A

a 2+c 2-b 2

cos B = b 2=a 2+c 2-2ac cos B 2ac

a 2+b 2-c 2c 2=a 2+b 2-2ab cos C cos C =

2ab

111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S ∆ABC =bc sin A =ac sin B =ab sin C ,

222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 定义:a n+1-a n =d(常数)

2. 通项公式:a n =a 1+(n -1)∙d 或a n =a m +(n -m )∙d

n (n -1)d

22

4. 重要性质(1)m +n =p +q ⇒a m +a n =a p +a q

3. 求和公式:S n =

n (1+n )

=n a 1+

(2) 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 定义:

a n +1

=q (q ≠0) a n

n -1

n -m

2. 通项公式:a n =a 1∙q 或a n =a m ∙q 3. 求和公式: S n =na 1( , q =1)

a 1(1-q n ) a 1-a n q

S n ==q ≠1)

1-q 1-q

4. 重要性质(1)n =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p +q ⇒a m a n =a p a q

(2)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比数列(q ≠-1或m 为奇数)

1.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 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 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 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 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 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1.

11113. =(-)

(2n -1)(2n +1) 22n -12n +1 15. =(n +1-n )

n +n +1

111

1 1=- 1 1

2. =(-) n (n +1) n n +1n (n +k ) k n n +k

4.

1111

=[-]

n (n +1)(n +2) 2n (n +1) (n +1)(n +2)

四. 数列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

1.. 找规律(观察法). 2..若为等差等比(公式法) 3. 已知Sn, 用(Sn 法)即用公式a n =⎨4. 叠加法 5. 叠乘法等

(n =1)⎧S 1

()S -S n ≥2n -1⎩n

第三章:不等式

2

2

一.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三部曲1. 化不等式为标准式ax +bx+c>0或 ax+bx+c0)。

2. 计算△的值,确定方程ax 2+bx +c =0的根。

3. 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特别的:若二次项系数a 为正且有两根时写解集用口决:(不等号)大于0取两边,小于0取中间

二. 分式不等式的求解通法:

(1)标准化:①右边化零,②系数化正.

(2)转 换: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依据:两数的商与积同号)

f (x ) 1>0⇔f (x ) ∙g (x ) >0 g (x )

f (x ) (2)≥0⇔f (x ) ∙g (x ) ≥0且g (x ) ≠0

g (x )

f (x ) f (x )

(3≥a ⇔-a ≥0,再通分

g (x ) g (x ) 三. 二元一次不等式Ax+B y+C>0(A 、B 不同时为0),确定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用口诀:同上异下 (注意:包含边界直线用实线,否则用虚线)

四.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步骤:画(可行域)移(平行线)求(交点坐标,最优解,最值)答.

常用的解分式不等式的同解变形法则为

五. 基本不等式:

a +b

≥a ≥0, b ≥0)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

旧知识回顾:1. 求方程ax +bx +c =0的根方法:

(1)十字相乘法:左列分解二次项系数a ,右列分解常数项c ,交叉相乘再相加凑成一次项系数b 。

(2)求根公式:x 1,2

-b ± =

2a

2

0a ≠0) 的两根,则有x 1+x 2=-2.韦达定理:若x 1, x 2是方程ax +bx +c =(

M

3.对数类:log a M+loga N=loga MN log a M-log a N=loga N log a M N =Nloga M (M.>0,N>0)

b c

, x 1∙x 2= a a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

第一章 三角函数

a b c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一.正弦定理: sin A sin B sin C

a ⎧

a =2R sin A (sinA =) ⎪2R ⎪

b ⎪

)

推论:a :b :c =sin A :sin B :sin C 变形:⎨b =2R sin B (sinB =2R ⎪

c ⎪222

b +c -a c =2R sin C (sinC =) ⎪cos A =2R ⎩2bc

222二.余弦定理: a =b +c -2bc cos A

a 2+c 2-b 2

cos B = b 2=a 2+c 2-2ac cos B 2ac

a 2+b 2-c 2c 2=a 2+b 2-2ab cos C cos C =

2ab

111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S ∆ABC =bc sin A =ac sin B =ab sin C ,

222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 定义:a n+1-a n =d(常数)

2. 通项公式:a n =a 1+(n -1)∙d 或a n =a m +(n -m )∙d

n (n -1)d

22

4. 重要性质(1)m +n =p +q ⇒a m +a n =a p +a q

3. 求和公式:S n =

n (1+n )

=n a 1+

(2) 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 定义:

a n +1

=q (q ≠0) a n

n -1

n -m

2. 通项公式:a n =a 1∙q 或a n =a m ∙q 3. 求和公式: S n =na 1( , q =1)

a 1(1-q n ) a 1-a n q

S n ==q ≠1)

1-q 1-q

4. 重要性质(1)n =

三.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p +q ⇒a m a n =a p a q

(2)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比数列(q ≠-1或m 为奇数)

1.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可采用求和公式(公式法).

2. 非等差等比数列可考虑(分组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 等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若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则采用(拆项相消法) 求和.

注意(1):若数列的通项可分成两项之和(或三项之和)则可用(分组求和法)。

(2)若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 采用(错位相减法). 过程:乘公比再两式错位相减

(3)若数列的通项可拆成两项之差, 通过正负相消后剩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为(拆项相消法).

常见的拆项公式:1.

11113. =(-)

(2n -1)(2n +1) 22n -12n +1 15. =(n +1-n )

n +n +1

111

1 1=- 1 1

2. =(-) n (n +1) n n +1n (n +k ) k n n +k

4.

1111

=[-]

n (n +1)(n +2) 2n (n +1) (n +1)(n +2)

四. 数列求通项公式方法总结:

1.. 找规律(观察法). 2..若为等差等比(公式法) 3. 已知Sn, 用(Sn 法)即用公式a n =⎨4. 叠加法 5. 叠乘法等

(n =1)⎧S 1

()S -S n ≥2n -1⎩n

第三章:不等式

2

2

一.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三部曲1. 化不等式为标准式ax +bx+c>0或 ax+bx+c0)。

2. 计算△的值,确定方程ax 2+bx +c =0的根。

3. 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特别的:若二次项系数a 为正且有两根时写解集用口决:(不等号)大于0取两边,小于0取中间

二. 分式不等式的求解通法:

(1)标准化:①右边化零,②系数化正.

(2)转 换: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依据:两数的商与积同号)

f (x ) 1>0⇔f (x ) ∙g (x ) >0 g (x )

f (x ) (2)≥0⇔f (x ) ∙g (x ) ≥0且g (x ) ≠0

g (x )

f (x ) f (x )

(3≥a ⇔-a ≥0,再通分

g (x ) g (x ) 三. 二元一次不等式Ax+B y+C>0(A 、B 不同时为0),确定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用口诀:同上异下 (注意:包含边界直线用实线,否则用虚线)

四.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步骤:画(可行域)移(平行线)求(交点坐标,最优解,最值)答.

常用的解分式不等式的同解变形法则为

五. 基本不等式:

a +b

≥a ≥0, b ≥0)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

旧知识回顾:1. 求方程ax +bx +c =0的根方法:

(1)十字相乘法:左列分解二次项系数a ,右列分解常数项c ,交叉相乘再相加凑成一次项系数b 。

(2)求根公式:x 1,2

-b ± =

2a

2

0a ≠0) 的两根,则有x 1+x 2=-2.韦达定理:若x 1, x 2是方程ax +bx +c =(

M

3.对数类:log a M+loga N=loga MN log a M-log a N=loga N log a M N =Nloga M (M.>0,N>0)

b c

, x 1∙x 2= a a


    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宝典(文科分册)

    知识宝典 (数学篇-高中版) 目录 必修1 ............................................................................................... - ...

    2014届高三数学[考前指导]3

    2014届高三数学<考前指导> 专题三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本专题内容来自必修4.必修5) 一.知识归纳 三角部分1.应用诱导公式,重点是"函数名称"与"正负号"的正确判断,一般常用&q ...

    2014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寿县迎河中学 龙如山 一. 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

    语文学法指导

    语文学法指导 语文是什么?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 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主要的我们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学好语文了. 一.立足课堂,严谨治学 ...

    高一期中考试总结

    篇一:新高一期中考试总结 新高 一期中考试总结 随着高中一年级期 中考试的结束,高一学生对高中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有了一定的融合,第一次大型考试对 学生前一段对知识的把握,思维的调整,方法的总结,很有必要的一次检阅,结合考试情况 进行认真总 ...

    广东省惠州市高中数学教材目录(理科)

    高中数学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 ...

    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梳理我省10年来中高考[微博]30多名状元的好习惯 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 ...

    2004-2005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

    2004-2005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教材分析 高级中学 王文新 第九章(A)"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简介 一.内容与要求 (一)本章主要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本章的具体知识点主要 ...

    高中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英语短文改错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短文改错是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多年来,由于该题的难度较大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原因.而要想解决短文改错解题难的问题,认识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