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的更新_河北省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

Planning城镇规划

场所的更新

——河北省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

姜允芳  赵淑红  李  媛  陈  威

    摘要:本文论述了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中场所理念的保留与延续,体现了小城市和城镇形态类型的体育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前言

    场所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它具有与人类活动、行为、心理等相关的整体氛围,使用者对场所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是说,空间只有被赋予某种场所精神,与人类的活动发生关联,对人类活动产生意义的时候,才能被称为场所。场所的更新最为重要的是保留这种场所精神。因而,在一定意义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动态的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场所空间的表达是其核心内容,体现空间连续性的地域文化特征。

    体育公园作为一种空间复合形态的运动场所,是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体育公园的概念。我国关于体育公园的定义为:以突出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划船、球类、体操等为主的公园,并具有较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及符合技术标准的设施。该类公园应保证绿地与体育场地的平衡发展。

    体育公园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的一种场所,其规划

设计以及改建重建需要保留其场所精神。河北省遵化市是河北省唐山市行政区域内的县级市,以清朝入关后皇陵选址地清东陵而闻名。遵化体育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促使建成的,促进了遵化及周边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体育场所已经成为遵化重要的标志性建筑。1992年遵化撤县设市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原有的场地和设施因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的使用需求。因而,在现有基地上进行适当的规划改建形成遵化市新型的城市体育公园是城市功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项目组成员遵循场所理念,对小城市体育公园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二、项目概况与分析    (一)地理区位与用地概况

    该基地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建成区中部偏北,毗邻遵化市老城区,东部与人民广场仅一路之隔(文化路)。人民广场是近年来遵化市投资兴建的集中公共绿地,已成为市民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之一,其东部即是遵化图书馆。基地周边文化路是城市的主要干道之一,南部规划一条15米道路红线的城市支路。体育公园与周围区片形成遵化市重要的文体活动中心。    体育公园规划用地范围5.96公顷。原有用地约3公顷左右,是市区中惟一的集中性体育活动场地,包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总平面图体育公园改建规划鸟瞰图

小城镇建设27

Planning城镇规划

括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健身房、一个门球场地、两个篮球场、一个游泳池以及一些儿童游乐场等主要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现有场地和设施已经陈旧,场地各类运动功能混乱,沿文化路一侧摊贩和临时建筑混杂,严重影响该地段的景观形象。    (二)拆留分析

    从经济和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合理确定现有场地和设施的拆留。根据现场调查和征询意见,提出以下保留并改建的场地和设施:

    1.400米标准运动场(含足球场)。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对跑道、足球场以及排水系统进行适当的改建,不仅见效快,而且比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场地节约大量资金。

    2.游泳池。现有的游泳池于2003年夏季已经由承包者进行过改建,更换了泳池的贴面材料。拟建的体育公园在保留该场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附属用房和设施,从景观上与整个体育公园相协调。    3.篮球场馆。该场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该场馆进行适当的加固和改建,使之成为全天候球场,可以继续发挥其作用。    4.门球场。门球运动是遵化市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门球场地应该在规划中予以保留。但现有门球场地非标准场地,而且设施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将根据规划布局异地改建为标准门球场。    (三) 物质空间分析    1.场地空间

    虽然目前基地内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较为齐全,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布局较为混乱,空间缺乏

组织和过渡。    2.交通组织

    基地内的各种场地和设施没有规划形成有效、合理的交通组织,且没有组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

    3.建筑风貌

    场地内现有建筑在建筑风貌上无法满足当今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因而,在其建筑风格、材料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规划协调,与当代体育公园的整体景观意象相融合。    4.公共绿地

    基地内所到之处都是黄土砂石、杂草丛生,没有可以驻足的休憩场所和公共绿地,根本不能满足作为体育公园所需的绿地率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遵化市城市建设相关资料以及体育公园现状用地的详细具体的调查,该现状用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建成区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住人口的剧增,现状用地规模已经难以满足市级体育公园规模的需要。但用地所限,结合周边用地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对体育公园原有用地范围进行适度调整。

    2.基地东部人民广场的建设,周边区域土地的再开发,现有的体育公园风貌已经不适应于城市中心区的景观形象。

    3.基地现状功能布局凌乱,基地内现有设施都是未经统一规划而是根据需要随意划地兴建的。因而各

类设施需要重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空间序列分析图体育公园改建规划道路交通分析图

28小城镇建设

Planning城镇规划

    4.基地使用性质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多种目标的综合需求。

    5.基地内建筑用地面积较大,而且多数建筑已经比较陈旧,建筑饰面多为灰色混凝土抹面。保留现有可以利用的建筑,考虑景观性与经济性的功能,有些建筑(如篮球体育场馆)需进一步维护整修,拆除严重影响景观的建筑。

    6.基地现状绿化基础差,绿化率低。缺乏一定面积的公众休闲活动空间,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要求。

    三、场所改建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一)场所结构的协调性     1.总体布局的结构协调性

    规划基地毗邻遵化市老城区,东面是人民广场。规划需要考虑与旧城的协调统一,空间序列及轴向联结考虑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以及与开敞空间人民广场的整体关联性,反映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的呼应协调。西面和北面是职校等文教类建筑群用地,在用地布局上考虑场地中体育设施提供城区居民使用的同时兼顾周边学校的便利使用。

    综上,结合城市概况、城市发展以及基地现状周边环境,规划改建提出“一馆、一池、两条景观带、三条景观控制轴、四个功能分区、五个景观点”的布局结构。

    “一馆”,是指保留的20世纪70年代建的体育馆,在现有基础上改建为室内体育馆。

    “一池”,是指具有一定基础的已经改建后建议保留的游泳池设施。

    “两条景观带”,是指一条沿道路的林荫景观带,

另一条是环标准体育场的绿化景观带。

    “三条景观控制轴”,是指场所以及景观节点关键性的线性景观空间。东西轴包括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和门球场——体育馆前广场——林荫道——体育场。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是与东部人民广场相关联的轴线,门球场——体育馆前广场——林荫道——体育场是运动场地区内部的主要联系轴,串联标志性的体育馆,空间丰富多样。南北轴是次入口——中心广场——体育馆前广场——体育场馆形成的第三条景观控制轴。    “四个功能分区”,是指体育公园布局中运动场地区、建筑场馆区、休闲健身区和娱乐游憩区四个主要功能区。 各区提供居民不同的景观以及活动场所。    “五个景观点”,是指景观控制轴上串联着的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景观节点,包括两个入口空间(主入口空间、南向次入口空间)、中心广场、儿童老人活动场地、体育馆。这些景观节点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公园规划有两处标志性景观:中心广场和体育场馆,都是该地区标志性景观。    2.道路交通系统的结构关联性

    体育公园通过基地东侧4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文化路以及南侧15米宽的城市支路与城市相联系。内部交通根据人流方向、运动场地和设施布局,结合城市肌理、周边环境以及人的行为心理来组织,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与人民广场的人流组织以及视觉景观的关联,主入口由原有的位置改变为设置在文化路一侧与人民广场入口对应的位置。通过人行通道的组织与人民广场连为一体。    (二) 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表达    1.功能语言的关联表达

    原有场地上的功能设施有着一定的历史文脉,有着当地居民多年生活与运动习惯的选择性,体现居民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功能分区图体育公园景观形象透视图

小城镇建设29

Planning城镇规划

的需求和意向。规划中的体育公园将保留原有的使用功能,改善功能较为单一的现状,充分提供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同时增加公众活动交流的空间。通过不同形式场所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运动交流的需求,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整个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包括:运动场地区、建筑场馆区、休闲健身区和娱乐游憩区。

    (1)建筑场馆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央,是以体育馆(即原来的篮球场馆)为中心,它联系着东西两侧的运动场地,是南北向轴线上重要的景观节点,也是整个体育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体育馆新加顶棚,减少天气影响,保证常年开放。

    (2)运动场地区:由运动场馆区两侧的用地组成,是体育公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原有场地和设施上改建的体育场、游泳池和功能保留易地新建的一个门球场,两个篮球场,增设了两个网球场、两个排球场和四个羽毛球场。设施规划相对集中,类型多样化。设计注重场地、环境、服务设施与用地现状、周边环境相结合。场地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标准化特征,创造一个丰富、互通、流动的系统。    (3)休闲健身区:位于体育公园北部,利用原有3幢职业技术学校公共建筑改建成为室内健身、康体、休闲场馆。包括乒乓球、壁球、台球、棋牌、咖啡吧、茶餐厅等。在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公建主体,通过增设落地玻璃、木质露台形成半室外空间,加强室内外视觉上、交流上的联系。

    (4)娱乐游憩区:位于体育公园的东南区,是居民休闲娱乐绿化区。其空间位置考虑与用地东侧的人民广场形成关联性的空间功能以及视觉上的秩序与关联。空间布局反映当地居民需求,提供了老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以及其他有关休憩设施。场地竖向设计平缓的缓坡,既增加了自然的氛围,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从空间上起到一定的障景作用,并与入口及轴线的空间规划形成强烈的空间变化的对比。    2.建筑形态语言的符号与意象表达    (1)体育场馆

    体育馆位于体育公园的东北侧,是体育公园中保留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南面直对体育公园中心广场。遵化市地处北方,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清代皇陵选址所在地),满族居民比例较大。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有

场馆的结构特征,采用了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建筑语言符号以及色彩,力求古朴。由于该体育场形体较小,高度较低,在上方直接加顶棚加剧了低矮的感觉。因此,规划设计将顶棚分为两部分,在较长的东西两侧观众席上方为梭形的圆弧片,比赛场地及南北侧的局部坐席上方为天窗顶棚,满足采光要求。梭形屋盖和天窗在同一球面上,以大实大虚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长轴方向的两片梭形的圆弧片之间因出挑的弧线而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同南面的广场相呼应。    屋架采用网架支撑,屋面采用轻钢板以减轻原有结构的荷重,在视觉上以曲面的方式使人们不会看到大面的棚面,并反映居民现代生活需求的时代性。由于考虑到减轻压抑感,屋面离观众席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而因地形所限,东西向出挑不多,为了防止雨水的飘进,在支柱的上部选取清代古建和当地民居建筑的符号语言,以木栅栏连接,同时也丰富了立面。为减少工程量,墙身未作太多的改动,主要在一二层楼之间的墙面饰以不规则长度的横向彩条(以奥运五色为主),色彩宏厚古朴,有一定的重量感,体现北方地域建筑的风格。    (2)娱乐设施用房

    大球场北面的建筑由于每个单体都不大,改做体育公园中多功能娱乐厅缺乏整体感,建筑分离缺乏活动的连续性,因此本次规划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将两幢建筑之间的二层相连贯通,形成一个较大的露台可以安排适宜于室外的娱乐服务性设施。连接的露台以木质感为主,在扶手和楼梯的位置以钢和玻璃结合的方式加强现代、休闲的感觉。建筑屋顶考虑与公园景观整体的协调,建议采用灰瓦。    (三)场所基底的生态景观化

    体育公园由于功能的选择需要改善场所的硬质基底,规划建成运动在景中的园林空间。基地的生态景观化以及文化积淀的表达成为体育公园场所改建规划的重中之重。

    1.景观与绿化系统的有机组织

    整个体育公园的景观结构包括景观控制轴、景观带、景观廊道、景观节点和空间标识组成,它们把体育公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    通过三条景观控制轴: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景观轴线;门球场——体育馆前

30小城镇建设

Planning城镇规划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景观分析图

体育公园景观小品与设施规划设计举例

广场——林荫道——体育场景观轴线;次入口——中设计的意义在于寻求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体育公园类型心广场——体育馆前广场——体育场馆景观轴线的组的一种模式尝试。原有基地的改建满足居民就近体育织联系周围环境空间以及场所原有的景观序列。在景锻炼与生活运动的需求是可行的,也是小城市城市规观控制轴上串联着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景观节点,模发展的要求与设施建设经济性的体现。

包括入口、广场、体育场地、体育场馆等,这些景观节点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公园有两参考文献:

处标志性景观,一处是中心广场,另一处是体育场馆,    1.马俊 孟祥彬.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中国园林.2005/4

其位置显著,都是该地区标志性景观,也是场所精神    2.[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延续的重要特质之一。

    3.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    改建规划中大量增加绿化空间,有机连接各功能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空间,协调景观特色以及完善空间生态格局。绿化种植以遵化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绿化结作者:

姜允芳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构,在整片的绿色中点缀有色树种,形成丰富色彩。赵淑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    2.景观小品与设施的和谐统一

李  媛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讲师

    公园小品和设施根据体育公园的规划构思,景陈  威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墙、花架、雕塑、树丛、花坛乃至园路、铺地、园灯、坐椅等等,无一不追求简洁的现代气息,色调与材质又取自遵化传统建筑的风格。小品设计在体现景观整体风貌的同时,又能各自独立成景,并与体育文化环境相呼应,讲究个体美与群体美的和谐统一。园林铺地符合功能导向、经纬分明,格局古朴;园路自由畅顺,移步触目皆成景。    四、结语

    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突出了体育运动和游憩活动的两大功能。改建规划力求居民运动在园林空间中,体现了规划结构、功能与景观生态的协调统一。其具体特征归纳为结构关联、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环境空间的生态协调性。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

小城镇建设31

Planning城镇规划

场所的更新

——河北省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

姜允芳  赵淑红  李  媛  陈  威

    摘要:本文论述了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中场所理念的保留与延续,体现了小城市和城镇形态类型的体育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前言

    场所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它具有与人类活动、行为、心理等相关的整体氛围,使用者对场所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是说,空间只有被赋予某种场所精神,与人类的活动发生关联,对人类活动产生意义的时候,才能被称为场所。场所的更新最为重要的是保留这种场所精神。因而,在一定意义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动态的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场所空间的表达是其核心内容,体现空间连续性的地域文化特征。

    体育公园作为一种空间复合形态的运动场所,是伴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体育公园的概念。我国关于体育公园的定义为:以突出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划船、球类、体操等为主的公园,并具有较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及符合技术标准的设施。该类公园应保证绿地与体育场地的平衡发展。

    体育公园作为城市特定空间的一种场所,其规划

设计以及改建重建需要保留其场所精神。河北省遵化市是河北省唐山市行政区域内的县级市,以清朝入关后皇陵选址地清东陵而闻名。遵化体育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庄则栋促使建成的,促进了遵化及周边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个体育场所已经成为遵化重要的标志性建筑。1992年遵化撤县设市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展开,原有的场地和设施因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的使用需求。因而,在现有基地上进行适当的规划改建形成遵化市新型的城市体育公园是城市功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项目组成员遵循场所理念,对小城市体育公园建设进行规划设计。    二、项目概况与分析    (一)地理区位与用地概况

    该基地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建成区中部偏北,毗邻遵化市老城区,东部与人民广场仅一路之隔(文化路)。人民广场是近年来遵化市投资兴建的集中公共绿地,已成为市民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之一,其东部即是遵化图书馆。基地周边文化路是城市的主要干道之一,南部规划一条15米道路红线的城市支路。体育公园与周围区片形成遵化市重要的文体活动中心。    体育公园规划用地范围5.96公顷。原有用地约3公顷左右,是市区中惟一的集中性体育活动场地,包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总平面图体育公园改建规划鸟瞰图

小城镇建设27

Planning城镇规划

括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健身房、一个门球场地、两个篮球场、一个游泳池以及一些儿童游乐场等主要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现有场地和设施已经陈旧,场地各类运动功能混乱,沿文化路一侧摊贩和临时建筑混杂,严重影响该地段的景观形象。    (二)拆留分析

    从经济和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合理确定现有场地和设施的拆留。根据现场调查和征询意见,提出以下保留并改建的场地和设施:

    1.400米标准运动场(含足球场)。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对跑道、足球场以及排水系统进行适当的改建,不仅见效快,而且比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场地节约大量资金。

    2.游泳池。现有的游泳池于2003年夏季已经由承包者进行过改建,更换了泳池的贴面材料。拟建的体育公园在保留该场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附属用房和设施,从景观上与整个体育公园相协调。    3.篮球场馆。该场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该场馆进行适当的加固和改建,使之成为全天候球场,可以继续发挥其作用。    4.门球场。门球运动是遵化市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门球场地应该在规划中予以保留。但现有门球场地非标准场地,而且设施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将根据规划布局异地改建为标准门球场。    (三) 物质空间分析    1.场地空间

    虽然目前基地内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较为齐全,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布局较为混乱,空间缺乏

组织和过渡。    2.交通组织

    基地内的各种场地和设施没有规划形成有效、合理的交通组织,且没有组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

    3.建筑风貌

    场地内现有建筑在建筑风貌上无法满足当今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因而,在其建筑风格、材料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规划协调,与当代体育公园的整体景观意象相融合。    4.公共绿地

    基地内所到之处都是黄土砂石、杂草丛生,没有可以驻足的休憩场所和公共绿地,根本不能满足作为体育公园所需的绿地率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遵化市城市建设相关资料以及体育公园现状用地的详细具体的调查,该现状用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建成区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住人口的剧增,现状用地规模已经难以满足市级体育公园规模的需要。但用地所限,结合周边用地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对体育公园原有用地范围进行适度调整。

    2.基地东部人民广场的建设,周边区域土地的再开发,现有的体育公园风貌已经不适应于城市中心区的景观形象。

    3.基地现状功能布局凌乱,基地内现有设施都是未经统一规划而是根据需要随意划地兴建的。因而各

类设施需要重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空间序列分析图体育公园改建规划道路交通分析图

28小城镇建设

Planning城镇规划

    4.基地使用性质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多种目标的综合需求。

    5.基地内建筑用地面积较大,而且多数建筑已经比较陈旧,建筑饰面多为灰色混凝土抹面。保留现有可以利用的建筑,考虑景观性与经济性的功能,有些建筑(如篮球体育场馆)需进一步维护整修,拆除严重影响景观的建筑。

    6.基地现状绿化基础差,绿化率低。缺乏一定面积的公众休闲活动空间,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要求。

    三、场所改建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一)场所结构的协调性     1.总体布局的结构协调性

    规划基地毗邻遵化市老城区,东面是人民广场。规划需要考虑与旧城的协调统一,空间序列及轴向联结考虑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以及与开敞空间人民广场的整体关联性,反映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的呼应协调。西面和北面是职校等文教类建筑群用地,在用地布局上考虑场地中体育设施提供城区居民使用的同时兼顾周边学校的便利使用。

    综上,结合城市概况、城市发展以及基地现状周边环境,规划改建提出“一馆、一池、两条景观带、三条景观控制轴、四个功能分区、五个景观点”的布局结构。

    “一馆”,是指保留的20世纪70年代建的体育馆,在现有基础上改建为室内体育馆。

    “一池”,是指具有一定基础的已经改建后建议保留的游泳池设施。

    “两条景观带”,是指一条沿道路的林荫景观带,

另一条是环标准体育场的绿化景观带。

    “三条景观控制轴”,是指场所以及景观节点关键性的线性景观空间。东西轴包括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和门球场——体育馆前广场——林荫道——体育场。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是与东部人民广场相关联的轴线,门球场——体育馆前广场——林荫道——体育场是运动场地区内部的主要联系轴,串联标志性的体育馆,空间丰富多样。南北轴是次入口——中心广场——体育馆前广场——体育场馆形成的第三条景观控制轴。    “四个功能分区”,是指体育公园布局中运动场地区、建筑场馆区、休闲健身区和娱乐游憩区四个主要功能区。 各区提供居民不同的景观以及活动场所。    “五个景观点”,是指景观控制轴上串联着的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景观节点,包括两个入口空间(主入口空间、南向次入口空间)、中心广场、儿童老人活动场地、体育馆。这些景观节点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公园规划有两处标志性景观:中心广场和体育场馆,都是该地区标志性景观。    2.道路交通系统的结构关联性

    体育公园通过基地东侧4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文化路以及南侧15米宽的城市支路与城市相联系。内部交通根据人流方向、运动场地和设施布局,结合城市肌理、周边环境以及人的行为心理来组织,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考虑与人民广场的人流组织以及视觉景观的关联,主入口由原有的位置改变为设置在文化路一侧与人民广场入口对应的位置。通过人行通道的组织与人民广场连为一体。    (二) 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表达    1.功能语言的关联表达

    原有场地上的功能设施有着一定的历史文脉,有着当地居民多年生活与运动习惯的选择性,体现居民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功能分区图体育公园景观形象透视图

小城镇建设29

Planning城镇规划

的需求和意向。规划中的体育公园将保留原有的使用功能,改善功能较为单一的现状,充分提供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同时增加公众活动交流的空间。通过不同形式场所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运动交流的需求,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整个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包括:运动场地区、建筑场馆区、休闲健身区和娱乐游憩区。

    (1)建筑场馆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央,是以体育馆(即原来的篮球场馆)为中心,它联系着东西两侧的运动场地,是南北向轴线上重要的景观节点,也是整个体育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体育馆新加顶棚,减少天气影响,保证常年开放。

    (2)运动场地区:由运动场馆区两侧的用地组成,是体育公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原有场地和设施上改建的体育场、游泳池和功能保留易地新建的一个门球场,两个篮球场,增设了两个网球场、两个排球场和四个羽毛球场。设施规划相对集中,类型多样化。设计注重场地、环境、服务设施与用地现状、周边环境相结合。场地设计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标准化特征,创造一个丰富、互通、流动的系统。    (3)休闲健身区:位于体育公园北部,利用原有3幢职业技术学校公共建筑改建成为室内健身、康体、休闲场馆。包括乒乓球、壁球、台球、棋牌、咖啡吧、茶餐厅等。在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公建主体,通过增设落地玻璃、木质露台形成半室外空间,加强室内外视觉上、交流上的联系。

    (4)娱乐游憩区:位于体育公园的东南区,是居民休闲娱乐绿化区。其空间位置考虑与用地东侧的人民广场形成关联性的空间功能以及视觉上的秩序与关联。空间布局反映当地居民需求,提供了老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以及其他有关休憩设施。场地竖向设计平缓的缓坡,既增加了自然的氛围,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从空间上起到一定的障景作用,并与入口及轴线的空间规划形成强烈的空间变化的对比。    2.建筑形态语言的符号与意象表达    (1)体育场馆

    体育馆位于体育公园的东北侧,是体育公园中保留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南面直对体育公园中心广场。遵化市地处北方,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清代皇陵选址所在地),满族居民比例较大。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有

场馆的结构特征,采用了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建筑语言符号以及色彩,力求古朴。由于该体育场形体较小,高度较低,在上方直接加顶棚加剧了低矮的感觉。因此,规划设计将顶棚分为两部分,在较长的东西两侧观众席上方为梭形的圆弧片,比赛场地及南北侧的局部坐席上方为天窗顶棚,满足采光要求。梭形屋盖和天窗在同一球面上,以大实大虚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长轴方向的两片梭形的圆弧片之间因出挑的弧线而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同南面的广场相呼应。    屋架采用网架支撑,屋面采用轻钢板以减轻原有结构的荷重,在视觉上以曲面的方式使人们不会看到大面的棚面,并反映居民现代生活需求的时代性。由于考虑到减轻压抑感,屋面离观众席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而因地形所限,东西向出挑不多,为了防止雨水的飘进,在支柱的上部选取清代古建和当地民居建筑的符号语言,以木栅栏连接,同时也丰富了立面。为减少工程量,墙身未作太多的改动,主要在一二层楼之间的墙面饰以不规则长度的横向彩条(以奥运五色为主),色彩宏厚古朴,有一定的重量感,体现北方地域建筑的风格。    (2)娱乐设施用房

    大球场北面的建筑由于每个单体都不大,改做体育公园中多功能娱乐厅缺乏整体感,建筑分离缺乏活动的连续性,因此本次规划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将两幢建筑之间的二层相连贯通,形成一个较大的露台可以安排适宜于室外的娱乐服务性设施。连接的露台以木质感为主,在扶手和楼梯的位置以钢和玻璃结合的方式加强现代、休闲的感觉。建筑屋顶考虑与公园景观整体的协调,建议采用灰瓦。    (三)场所基底的生态景观化

    体育公园由于功能的选择需要改善场所的硬质基底,规划建成运动在景中的园林空间。基地的生态景观化以及文化积淀的表达成为体育公园场所改建规划的重中之重。

    1.景观与绿化系统的有机组织

    整个体育公园的景观结构包括景观控制轴、景观带、景观廊道、景观节点和空间标识组成,它们把体育公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    通过三条景观控制轴:主入口广场——林荫道——中心广场——景墙景观轴线;门球场——体育馆前

30小城镇建设

Planning城镇规划

体育公园改建规划景观分析图

体育公园景观小品与设施规划设计举例

广场——林荫道——体育场景观轴线;次入口——中设计的意义在于寻求小城市以及小城镇体育公园类型心广场——体育馆前广场——体育场馆景观轴线的组的一种模式尝试。原有基地的改建满足居民就近体育织联系周围环境空间以及场所原有的景观序列。在景锻炼与生活运动的需求是可行的,也是小城市城市规观控制轴上串联着大小不同、景观各异的景观节点,模发展的要求与设施建设经济性的体现。

包括入口、广场、体育场地、体育场馆等,这些景观节点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园景观空间序列。公园有两参考文献:

处标志性景观,一处是中心广场,另一处是体育场馆,    1.马俊 孟祥彬.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中国园林.2005/4

其位置显著,都是该地区标志性景观,也是场所精神    2.[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延续的重要特质之一。

    3.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    改建规划中大量增加绿化空间,有机连接各功能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空间,协调景观特色以及完善空间生态格局。绿化种植以遵化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结合形成复层绿化结作者:

姜允芳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构,在整片的绿色中点缀有色树种,形成丰富色彩。赵淑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    2.景观小品与设施的和谐统一

李  媛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讲师

    公园小品和设施根据体育公园的规划构思,景陈  威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墙、花架、雕塑、树丛、花坛乃至园路、铺地、园灯、坐椅等等,无一不追求简洁的现代气息,色调与材质又取自遵化传统建筑的风格。小品设计在体现景观整体风貌的同时,又能各自独立成景,并与体育文化环境相呼应,讲究个体美与群体美的和谐统一。园林铺地符合功能导向、经纬分明,格局古朴;园路自由畅顺,移步触目皆成景。    四、结语

    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突出了体育运动和游憩活动的两大功能。改建规划力求居民运动在园林空间中,体现了规划结构、功能与景观生态的协调统一。其具体特征归纳为结构关联、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环境空间的生态协调性。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

小城镇建设31


    相关文章

    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案例研究

    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案例研究 一.传统旅游强县旅游创新发展 (一)江西婺源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 ...

    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 设计主题 1 确保防洪行洪安全,在此基础上改造河道景观并拓宽至公园. 2 以人为本.利用生态.景观.文化.功能相结合的方法,从尺度.功能和设施内容等多方面体现对场地的关注和对使用人群的关怀. 3通过局部保留原有场所基质,在满足 ...

    7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

    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 中国城市 中国市县 吉林县区 吉林地名 吉林城市 敦化市地处长白山北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四周环山,气候高寒湿润.敦化市在全州8县市之中,面积最大,总面积 11.962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其中汉族占 9 ...

    后工业景观

    后工业景观·概念 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是指"工业之后的景观".基本含义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不仅如此,新建 ...

    多伦路及周边地区文化.商业整体形象策划项目书

    目录 项目综述 61. 环境优势 6(1) 交通环境 6(2) 商业环境 9(3) 科技.教育.文化环境 11(4) 人口环境 12(5) 功能辐射 132. 工程策划 14(1) 营销策略 14(2) 广告策略 14(3) 效益预测 14 ...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对策考察研究 一.背景解读--德国鲁尔区的衰退与复兴 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 尔河.利伯河之间,具有发达的内河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条件.鲁尔区工业历史悠久,在德国的近代工业发展历 ...

    [法律法规]武汉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

    [阅读全文] (1998年10月29日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8年11月27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 ...

    典型事迹材料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毕业生基层就业 典 型 事 迹 材 料 李杰,男,1982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唐山人.2006年7月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大学毕业便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贵州 ...

    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工业建筑单体改造策略分析 1.概况与本文概要 工业遗存改造源自美国苏荷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它不推倒建筑重建, 而是在忠实于旧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原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将旧工业厂房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价值更清晰的显示,使之焕发第二次生命.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