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

涟水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稿纸

课题:《鱼,我所欲也》 主备人:蒋其雷 审核人:于海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性善论”的要点:

(1)

(2)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1 二次备课

5.学生自习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概括本文大意: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2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 (3)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 对比 排比。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二次备课

3

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生1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益。瓴。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4

涟水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稿纸

课题:《鱼,我所欲也》 主备人:蒋其雷 审核人:于海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5.引导学生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鉴赏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性善论”的要点:

(1)

(2)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4.学生齐读课文。

1 二次备课

5.学生自习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概括本文大意: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2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 (3)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 对比 排比。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二次备课

3

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生1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益。瓴。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4


    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教案5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一文议论性很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思想,修辞.论证方法上均有特色,必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得深刻,故课堂仍宜采用诵读教法.通过诵渎,认识孟子"舍生取义 ...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案) 教学目标: 一.把握"鼓.少.王.疾.直.与.田"等文言词语. 二.学习对比描写,领会其妙处. 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4索溪峪的野教案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第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们已经随作者进行了一场奇异的游历,我们探访山中的好友:聆听了大自然美妙的音韵:参观了草虫独特的住宅.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曹敬庄,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去探寻那里的独特的美景.(板书课题< ...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参考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参考答案 教案一 一.生字.词掌握 吟诵 唱和 瀑布 挺拔 身躯 清爽 陡峭 俏丽 精致 蕴含 侠客 静谧 小巷 烘烤 遨游 亲吻 神奇 优雅 欢悦 清脆 凝聚 辨认 清晰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庞然大物 不拘 ...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全文. 2. 通过理解,体会武夷山山险水清的特点.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 教具准备: 1. 多媒体 2. 生字卡片 三. 教学步骤: (一) 复习 1.导语:孩子 ...

    [社戏]教案新2

    <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美好的童年往事:劳动人民的淳朴可爱 2.语言的生动性. 3.课文的思路和重要段落的作用:叙事的详略 [教学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 ...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案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案 夫子河中心学校 胡盼盼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 无限性和两面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 ...

    小学生廉洁教育教案

    六(1)班学生廉洁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清廉洁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增强学生以德立身.清政廉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2.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从小培养学生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 ...

    第四课索溪峪的"野"公开课教案

    第四课<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桂花小学 李政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 2.方法与能力: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