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非洲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于是,五角大楼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军事司令部――非洲司令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的不安。

  到非洲去

  2000年首届中非论坛召开后,一些个体华商来到非洲,带来了价格合理、非常适合非洲人消费水平和消费兴趣的中国商品,深受非洲市场的欢迎。早期或首批开店从商的华人大多赚个钵满盆溢,这时媒体用“想发财、去非洲”、“到非洲淘金去”、“非洲遍地是黄金”来炒作并不过分。

  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是人就能开店“捡金子”的活儿,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蜂拥而至。BBC此前播出过一部电视纪录片中展示了非洲西海岸国家安哥拉正在兴建的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工地,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来自中国大陆。纪录片中的当地人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并且对中国帮助修建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表示赞扬。

  另外,中国缺少多元化的石油供给点。在非洲大陆投资石油和进口石油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之非洲诸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对外资具有强烈需求,中国此时大举进入非洲定有斩获。受“石油政治”和“中国能源威胁论”的影响,中国着意淡化在非洲的正当能源利益。在1995年,中国开始较大规模进口苏丹石油;1997年,西方国家撤出苏丹,中国公司趁势进入,中石油(CNPC)现已成为苏丹能源部门的最大股东。中国耗资150亿美元在苏丹铺设输油管道1500公里,构筑起从油田到苏丹港的石油运输通道。2006年,安哥拉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2007年,中国从安哥拉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15.32%。

  若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即可减少对其它地区的石油依赖。尽管石油利益并非中国在非利益的全部,但是已经成为联结中非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且成为中国在非洲利益之重要载体。

  中非经济互补双赢

  世界银行2008年一份报告称,中国成为新兴国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最大投资国。这个报告说,渴求能源的新兴经济体与急需基础建设投资的非洲贫穷国家间已经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非洲对基础设施的急迫需求与中国基础设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相吻合。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过在这个地区的投资,也为它们换取了维持本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须的自然资源。中国在2006年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获取的自然资源出口额价值220亿美元,远远超出2001年时的30亿美元。在这些资源当中,石油所占比例高达80%。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也会从援助非洲中获益。获得一个稳定的资源出口渠道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毕竟中国在中东和俄罗斯的能源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稳定。

  然而中国的投资一直遭到西方诟病。2006年斯特劳访问尼日利亚时委婉指出,中国在非洲实行的是“新殖民主义”或“新经济帝国主义”。西方批评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无视非洲困境,在政治上控制非洲国家。“当前,非洲国家的主要问题是消除贫困,而中国的援非目的并非在此。中国对非采取自上而下的援助方式,这加剧了受援国的精英主义,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的分化,加剧了腐败在非洲的蔓延……中国的援助无疑会鼓励苏丹、乍得、津巴布韦等国独裁和专制。”

  尽管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引起很多的批评和争议,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是在和独立的主权国家打交道,按照双方签署的商业合同行事,所以并不存在所谓“新殖民主义”的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和商人来说,重要的是遵守当地法律,照顾当地的利益和发展,而非洲将从这样的发展中受益,就像中国从过去几十年的外国投资中受益一样。

  2009年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称,坚决为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在非洲的经济扩张活动做辩护。同时他却明确批评了西方的发展援助:西方国家的援助没有推动非洲向前发展――

  “欧洲人和美国人的确批评中国人,说他们来到非洲后不提人权问题或者不尊重环保标准。是的,欧洲人更注重人权等问题。然而,这帮助非洲发展了吗?毕竟欧洲的援助以及最近美国的援助并没有推动非洲向前发展。我们的资源被剥夺,为他人所用。西方公司严重地污染了非洲――它们至今仍这么做。想想它们往象牙海岸倾倒核垃圾或者想想索马里被欧洲公司当作垃圾场吧。中国人则带来了非洲所需要的东西:投资,还有为政府和公司提供的贷款。中国投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人们不应该把人权问题当作取消对非洲资金援助的借口。这种新竞争对非洲很有好处,它帮助了我们。”

  中国在非洲大陆遭遇挑战

  中国的援非计划,大多没有附加政治条件,在这一点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非援助方式明显不同,这也得到非洲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然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援非方式并不赞同,担心这会打乱西方苦心经营多年的有条件援助模式,不利于非洲社会的“真正进步”。这些指责给中国在非洲的行动增加了舆论压力。

  据维基解密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认为,中国在非洲威胁到了其利益,中国的商品抢占了美国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尼日利亚成为中国名利前茅的石油供应商也影响了美国利益,安哥拉同中国的关系也同样让美国眼红。

  众所周知,美国目前是非洲石油的最大消费者,而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是黑油出口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有储量丰富的钽――这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中国是非洲石油的第二大买家。就这样,非洲变成华盛顿与北京的战场。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于是,五角大楼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军事司令部――非洲司令部。

  美国在非洲的扩张态势为中国在非利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而其它国家对非洲事务的参与亦成为中国在非利益的制约因素。俄罗斯不断加大对非投资。近年来,非俄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总额达60亿美元。俄罗斯还计划减免非洲国家200亿美元的债务,并将扩大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旨在拓展其在非利益。

  此外,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绪方贞子近期也宣称,日本将在援非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至2012年前,日本援非资金将增至20亿美元。同时,日本政府还公布了多项对非援助项目,如建立公共保健体系、维护供水安全和提供初级教育等。另外,日本还在国际协力银行设立“非洲投资倍增支援基金”。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于是,五角大楼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军事司令部――非洲司令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起了许多西方国家的不安。

  到非洲去

  2000年首届中非论坛召开后,一些个体华商来到非洲,带来了价格合理、非常适合非洲人消费水平和消费兴趣的中国商品,深受非洲市场的欢迎。早期或首批开店从商的华人大多赚个钵满盆溢,这时媒体用“想发财、去非洲”、“到非洲淘金去”、“非洲遍地是黄金”来炒作并不过分。

  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是人就能开店“捡金子”的活儿,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蜂拥而至。BBC此前播出过一部电视纪录片中展示了非洲西海岸国家安哥拉正在兴建的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工地,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来自中国大陆。纪录片中的当地人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并且对中国帮助修建包括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表示赞扬。

  另外,中国缺少多元化的石油供给点。在非洲大陆投资石油和进口石油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之非洲诸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对外资具有强烈需求,中国此时大举进入非洲定有斩获。受“石油政治”和“中国能源威胁论”的影响,中国着意淡化在非洲的正当能源利益。在1995年,中国开始较大规模进口苏丹石油;1997年,西方国家撤出苏丹,中国公司趁势进入,中石油(CNPC)现已成为苏丹能源部门的最大股东。中国耗资150亿美元在苏丹铺设输油管道1500公里,构筑起从油田到苏丹港的石油运输通道。2006年,安哥拉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2007年,中国从安哥拉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15.32%。

  若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即可减少对其它地区的石油依赖。尽管石油利益并非中国在非利益的全部,但是已经成为联结中非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且成为中国在非洲利益之重要载体。

  中非经济互补双赢

  世界银行2008年一份报告称,中国成为新兴国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最大投资国。这个报告说,渴求能源的新兴经济体与急需基础建设投资的非洲贫穷国家间已经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非洲对基础设施的急迫需求与中国基础设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相吻合。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通过在这个地区的投资,也为它们换取了维持本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须的自然资源。中国在2006年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获取的自然资源出口额价值220亿美元,远远超出2001年时的30亿美元。在这些资源当中,石油所占比例高达80%。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也会从援助非洲中获益。获得一个稳定的资源出口渠道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毕竟中国在中东和俄罗斯的能源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稳定。

  然而中国的投资一直遭到西方诟病。2006年斯特劳访问尼日利亚时委婉指出,中国在非洲实行的是“新殖民主义”或“新经济帝国主义”。西方批评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无视非洲困境,在政治上控制非洲国家。“当前,非洲国家的主要问题是消除贫困,而中国的援非目的并非在此。中国对非采取自上而下的援助方式,这加剧了受援国的精英主义,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的分化,加剧了腐败在非洲的蔓延……中国的援助无疑会鼓励苏丹、乍得、津巴布韦等国独裁和专制。”

  尽管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引起很多的批评和争议,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是在和独立的主权国家打交道,按照双方签署的商业合同行事,所以并不存在所谓“新殖民主义”的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和商人来说,重要的是遵守当地法律,照顾当地的利益和发展,而非洲将从这样的发展中受益,就像中国从过去几十年的外国投资中受益一样。

  2009年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称,坚决为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在非洲的经济扩张活动做辩护。同时他却明确批评了西方的发展援助:西方国家的援助没有推动非洲向前发展――

  “欧洲人和美国人的确批评中国人,说他们来到非洲后不提人权问题或者不尊重环保标准。是的,欧洲人更注重人权等问题。然而,这帮助非洲发展了吗?毕竟欧洲的援助以及最近美国的援助并没有推动非洲向前发展。我们的资源被剥夺,为他人所用。西方公司严重地污染了非洲――它们至今仍这么做。想想它们往象牙海岸倾倒核垃圾或者想想索马里被欧洲公司当作垃圾场吧。中国人则带来了非洲所需要的东西:投资,还有为政府和公司提供的贷款。中国投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人们不应该把人权问题当作取消对非洲资金援助的借口。这种新竞争对非洲很有好处,它帮助了我们。”

  中国在非洲大陆遭遇挑战

  中国的援非计划,大多没有附加政治条件,在这一点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非援助方式明显不同,这也得到非洲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然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援非方式并不赞同,担心这会打乱西方苦心经营多年的有条件援助模式,不利于非洲社会的“真正进步”。这些指责给中国在非洲的行动增加了舆论压力。

  据维基解密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认为,中国在非洲威胁到了其利益,中国的商品抢占了美国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尼日利亚成为中国名利前茅的石油供应商也影响了美国利益,安哥拉同中国的关系也同样让美国眼红。

  众所周知,美国目前是非洲石油的最大消费者,而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是黑油出口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有储量丰富的钽――这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中国是非洲石油的第二大买家。就这样,非洲变成华盛顿与北京的战场。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给美国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于是,五角大楼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军事司令部――非洲司令部。

  美国在非洲的扩张态势为中国在非利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而其它国家对非洲事务的参与亦成为中国在非利益的制约因素。俄罗斯不断加大对非投资。近年来,非俄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总额达60亿美元。俄罗斯还计划减免非洲国家200亿美元的债务,并将扩大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旨在拓展其在非利益。

  此外,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绪方贞子近期也宣称,日本将在援非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至2012年前,日本援非资金将增至20亿美元。同时,日本政府还公布了多项对非援助项目,如建立公共保健体系、维护供水安全和提供初级教育等。另外,日本还在国际协力银行设立“非洲投资倍增支援基金”。

  


    相关文章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述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姚 桂梅 一 经济增长与贫困并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全球经济增长起伏不定,但影响力有限的非洲经济却保持了12年的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5- ...

    非洲经济的特点

    非洲经济特点与农牧业的地位 一.经济的特点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非洲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许多非洲国家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不仅烘托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氛围,也为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非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

    日本的对非洲政策和中日关系

    国际问题论坛 2008年秋季号 ·39· 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廉德瑰 [内容提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日本的对非政策论述它的大国外交问题,同时也关注了日本的大国化与我国的应对,即中日两国在非洲问题上合作的可能性问题.本文认为,战后日 ...

    非洲市场的主要特点

    非洲市场的主要特点 21世纪初仿佛启动了一个"非洲世纪",这个曾被世界边缘化的大陆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地方.近年来,非洲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与非洲几十年来奠定的友好合作基础,使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和对 ...

    贾庆林: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加强中非团结合作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在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亚的斯亚贝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贾庆林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30日   03 版) ...

    中国抨击西方在非洲殖民统治

    2013-03-21 04:31:25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有702人参与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非洲欠发达状态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非洲前,中国官员对西方有关中国"新殖民主义"的 ...

    中国援助实惠非洲

    西方的援非项目主要是在做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培训,促进民主良政,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中国的援助绝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是为了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月31日至8月10日的11天时间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跑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六 ...

    新兴大国与非洲关系的理论意义

    摘要:新兴大国与非洲关系的快速发展,不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它不仅能提供来自新兴大国和非洲的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洞察,还可提供有潜力改变既有线性思维模式的非线性国际关系理论洞察,更可提供源于南南合作和应对非洲复杂情况挑战 ...

    中国人留给非洲的十大印象

    中国人留给非洲的十大印象 作者:刘植荣 我在非洲几年,通过密切接触部长.省长.企业家.酋长.村民等各个层次的非洲人,勾勒出中国人留给非洲的印象,也就是非洲人眼里的中国人.我们可以以非洲人作为一面镜子,看看中国人在非洲人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