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地理版图--另一种山水的读法

扬州慢

韩晗

扬州这个地方,一直是中国文人向往期待的去处。写扬州的文章诗句数不胜数。就连我这个题目,也都是从词牌里面扒下来的。

最早听说扬州是在一份报纸上,报纸已经发黄,里面介绍了关于扬州的风土人情。其中最出名的是扬州的瘦西湖和大明寺。在那份报道里面,扬州被戏称为“二分明月”,在扬州的广陵路还有一个二分明月楼。这个典故知道的人很多。是源于徐凝的一首《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徐凝的笔下,扬州变成了一个堆满愁绪的地方。中国在中世纪那个时代,没有世界一流的小说家,但是那些写诗歌出身的作家们却充斥着整个儿浮躁奢华的风气。慢慢地,我们就开始习惯了,最后一直发展到向往,向往扬州那个地方。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扬州既是一种初游,又是最后一次光临。他们来扬州不久之后就要离去。在光临之前,诗歌使他们了解扬州的主要渠道,等他们离去,回想的,还是诗歌。

诗歌和扬州就成了游客们心中的悖论,扬州也就成了属于诗歌的城市。

提到扬州,最著名的还是瘦西湖,瘦西湖里面,第一景理应是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的出名,大概是源于宋代词人们的那些词。宋代的词人多半休闲,在那个干净的时代,休闲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仿佛不休闲就不能成为词人一样。一旦休闲了,很多本不该出现的愁绪也都一一出现。在那些词句里面,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景色。原本景色没有太大的意义,一旦被愁绪的词句所浸泡,也就都充满了那样的味道。

即使这样,扬州的桥对于人们来说还有一种“间离效果”。在那些文人墨客笔下,二十四桥成为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所意指的是事关太平盛世的风月,是包容情怀的景色,也是那些文人茶壶里的茶,酒杯里的酒。但是我能听见更多声音,那就是站在二十四桥旁,用着很大的声音喊着:“二十四桥呢?二十四桥在哪?”二十四桥就在它脚下,就在扬州。

说到扬州,就不能不说姜夔。

姜夔就是这样一个词人,在中国词坛上,像他这样的词人还真不少。屈指一数,柳永、秦观比比皆是。这种词风一直传到后来的纳兰性德和苏曼殊才算告一段落。他们都是慢节奏的词人,不求闻达于世,只是图一个畅快。比如说画坛里的八大山人,他们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他们只会为了想创作而创作。

这是创作的一种境界。说到底,姜夔仍旧是一个不得志的词人。魏晋时代的狂狷之美已经在唐代荡然无存。在宋代那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谁还会去选择“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方式呢?姜夔是聪明人,也是糊涂的。他成为了一个极为另类的个体。但是在南宋那个另类的时代——三十年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姜夔走遍了整个中国,却没有能像徐霞客那样,做到浩瀚江河,一眼全收。

姜夔到扬州,正好是金兵第二次洗劫之后。整个扬州破败萧条,他不由得回想起五年前来到扬州的绝美景色。杜牧来过扬州,留下了“十年一曲扬州梦”的词句,有“四帅”之称的诗人李绅也吟咏出了“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墙近斗牛”的名言,对于姜夔来说,这些人都是前者,他的自负和傲慢决定他也会在这里也留下光耀千古的词章。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别人来了,是在歌舞升平的日子乘兴饮酒,而他姜夔,则是在兵荒马乱的日子,并且是被皇帝贬谪,落魄至此。

这一来一往,语气和情感都不一样了。姜夔穿过瘦西湖长长的走廊,对面就是百年前欧阳修大宴文友的平山堂,他摔了摔衣袖,不甚痛快的对着桥那头放声大喊: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一喊,喊掉了中国文人心中长期的块垒,喊出了南宋文人们胸里愤懑的情绪。姜夔走了,再也没有人这样喊。倒不是喊不出来,而是那些声音太小了,根本没有办法盖过姜夔那声震金裂帛的嘶喊。

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普通的桥。和陈逸飞笔下的双桥一样,并没有什么神来之处,但是却拥有神来之笔。一支笔和一个不得志的词人就把这座桥写得活灵活现。在他的笔下,这座桥飞龙走凤,令人神往。

老年的姜夔,算真是走到了烈士暮年。年轻时高呼“嗟呼!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的姜夔,再也没有了那种豪放的境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扬州,又恢复了当年小桥流水、暖玉温香的场面。疲于奔命的姜夔在这里选择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姜夔最后一次踏上二十四桥,据说是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这个动荡的时代。桥上已经出现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场景。一批批的歌妓们在桥上哼唱着江南小调,年迈的姜夔已经开始有了“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的哀叹,往年的那些场景,那些风物,都一一从脑海滑过,象碎片一般的风景,最后在姜夔干瘪的嘴唇里浓缩成了简简单单的四句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曲终过尽松林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那些广为流传的名篇就是这样诞生在快而慢、动荡而又安逸的社会里的。谁也不知道,这些词人为什么会这样多愁善感,但是他们就是这样冗长而又重复着自己的审美意境。那座单孔的拱桥,就成为了姜夔情感的映射,他和一个叫小红的妓女定居在了扬州,这里是他的

归宿,又是他的起点,这座桥,成为了他宿命的一个牵绕。

次年,姜夔死于扬州,在离这座桥只有三十多米的小亭子里。

从读书台到幽州台

文/唐毅

第一次到射洪县,我立刻想到了陈子昂,那位开大唐一代诗风的蜀中才子,他的老家就在射洪。射洪县唐属梓州,今归遂宁市辖。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秀峰连连的一片山野之中,还藏着一个读书台,那就是唐代诗人、政治家陈子昂年轻时读书的地方。

读书台是一围书院,位于该县金华山,山上还有一座金华山观。中国有很多山是没有名字的,所谓名山,恐怕多少都与文化名人扯上了一点关系,人以山传,山以人名。很难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那首千古绝唱的意象里没有一点故乡读书台的影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群山肃立,聆听一代诗人苍凉的吟哦。史料记载:公元六九六年,皇太后武则天派她的侄子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懂军事,陈子昂曾献奇计,未被采纳。这首诗就是作者从军失意时写的,他感到像古代乐毅、燕昭王那样的英雄人物未能遇见;而后来的英雄人物,自己又没看见,于是就发出了深沉的慨叹,这里包含有作者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在陈子昂的故乡,他是颇受爱戴的。不为别的,就为他一首豪情万丈的《登幽州台歌》和留在故乡的读书台。

从古代到现代,抖落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明朝的迷雾和清朝落日的余晖。我站在读书台傻傻地想,假如一千年前我就站在这个小小的院落,脑子里也许满是严谨的格律、工稳的韵脚。然而,陈子昂就是陈子昂,他不拘形式,五言也罢,六言也罢,只想发出一种惊天动地的感喟。登上幽州城头,陈子昂心绪大变。本来,一位随军参谋,多半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智者形象,但为诗人,便有几分放达。可是抱歉得很,我至今不知道陈子昂其时的心情是好是坏?大约总有几分悲滞,几分张狂。

我去过幽州(即今北京),可惜没有去过幽州台,也就是不曾登临过幽州城头。但可以想见,那时还远不是泱泱中华首善之区的北京,城外是一片号角连营的边塞战地,孤独的诗人诗情澎湃,以空旷寂寞的文字,向我们阐释了一种苍茫的宇宙观。

幽州不是诗歌的圣地,只是陈子昂生命的一个驿站。从读书台到幽州台也许并不诗意,要不是他的《登幽州台歌》,也许谁也不会将一位随军参谋同北京联系起来。

我走在陈子昂曾无数次走过的金华山道,唐诗的文脉如徐徐的轻风,正是从这里吹向长安,让正襟危坐的巍峨都城为之动容。

民国二十九年修撰的《遂宁县志》有一篇《射洪金华书院记》,当我读到“其文翰议论在史册”这一句时,不由一惊,能得到后人评说如此,陈子昂生前所受的委屈还算没有白受。能够让自身的苦难,把诗文上载史册、雕镂人心,是足可欣慰的。

也许,《登幽州台歌》并非陈子昂刻意为之,寥寥数句,似是脱口而出,实则厚积薄发,所以至今仍屹立在唐诗的源头。

幽州的前面是荒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陈子昂身后是家国的山川。天地悠悠,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次选择,大多数人选择平坦,选择幸福与繁华;有的则只能选择坎坷、苦难和荒凉。这是与初衷无关的。

陈子昂本是一介书生,但在他身上,还有那么一点读书人应有的侠气。不然,他不会选择从军的路,也就不会成就一个有个性的陈子昂,当然就更不会有《登幽州台歌》的罕见绝唱了。

还是说读书台吧。金华山前山的道观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华阳观,唐时名九华观。陈子昂在《春日登金华山观》中咏道: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迟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读书台,简简单单一个小院落,却留下了许多古代大师级人物的足迹。陈子昂自不消说。杜甫来了,他来的目的简单而又明确,为凭吊陈子昂而来;到宋代,黄庭坚来了,还留有手迹在此,当然也是为凭吊陈子昂而来。而来得最多的,还是景仰陈诗的天下读书人。

所以,有邑人撰联,不无自豪地说:

千山景色此间有,

万古书台别地无。

陈子昂是带着《登幽州台歌》回到读书台的。金华山风光依旧,不过,当年风流倜傥的青年学子如今已渐入中年,脸上多了几许沧桑。

在初唐文化的大背景下,陈子昂仅是一个低级官员,放到今天,充其量不过县处级。但就是这样一个县处级,后人写史至唐,总是绕不过他。他以自己的独立人格,成为万代景仰的一座高峰。他遭遇了时代大变革,却又回避了这种“大变革”,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写过《大周受命颂》的陈子昂,写过《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写过无数表章奏书的陈子昂,在大周朝的歌舞声中,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可谁也没有想到,正是那首后来给他带来无上荣誉的《登幽州台歌》,使才华横溢的陈子昂蒙受了不白之冤,最后冤死在故乡射洪县城的监狱里,年仅四十二岁。

我站在读书台旧址,望向射洪县城,真想向每一位来这里游览的人说,陈子昂的悲剧,在于他生前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读书人,那些手握刑具将其迫害致死的人,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位将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的伟大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

可是,北风吹来,小小的书院又添了几片落叶,游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汨罗江边诗心留

翻翻一般的文史资料记载,都说杜甫晚年出蜀之后,潦倒死于湖湘一带舟中,一代诗圣,魂归何处?那些华光耀眼的诗句背后穷困落泊的人生,注定飘泊,又在何处作为他最后的驻点?

在湘江流域这一支并不起眼的支流—— 汩罗江,却奇迹般地挽留了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巨人的脚步,人云:屈原在其下游汩罗,以水为坟;杜甫在其上游平江,堆土为墓。

公元770年夏,杜甫由潭州(长沙)出发,经衡阳去郴州,途经耒阳,正遇大水,无奈只好回棹北上。据平江杜文贞祠《杜氏家谱》载,杜甫与当时昌江(平江)县令为好友,耒阳遇大水之后,他便折道迂回,从湘江入汩罗江,逆流而上,原想投靠好友,此时杜甫贫病交加,写完《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奉韵呈湖南好友》后,客死船中。葬于汩罗江上游平江县城东南十六公里处的大桥乡小田村。宋朝王得臣有诗:

水与汩罗接,天心深有存。

运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大源。

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

若说屈原投身汩罗江,是国运与个人命运的必然,那么杜甫之猝于此,纯是偶然。那么是谁“运”?又是谁来“移”?冥冥之中或有天意?

自汩罗市乘车至平江县城约两个多小时。在平江汽车站的对面,找到至长寿的县内班车,途经小田。春雨连绵,风萧且寒,上了中巴车,卖票的用平江土话问我:“到泥得?”(到哪里)。到小田村约需三十分钟车程。

破旧潮湿的中巴车满载着人驶出平江县城,向乡间奔去,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路标,我只是向着一个传闻中存在的村庄前进。透过玻璃窗映入眼帘的只有田野间冬天的枯草,只有青山,和散落在山间的村庄,过了一个村又一个村,只见一条清亮的山涧从山上奔流下来,沿着公路奔流,山重水复,我生怕坐过,不停追问。

突然有人喊道:小田到了。车停,在风雨之中,我的双脚落在了乡间的土路上,一条约三、四米宽的机耕路延伸向烟雨迷朦的村庄深处,路旁只有一家小店,几辆摩托车停在店前,雨水从屋檐上嘀嘀嗒嗒地落下来。

搭摩托车进村,入村的土路上,泥浆四溅,雨更密,风更急,冻得人几乎丧失了思绪,一路上只见村庄,路旁是一片片枯黄的冬草,细瘦的茎在寒风中颤抖,屋檐底下偶遇的村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这个风雨中的独行客,仍是一重又一重的山路,一重又一重的村庄,向着山野的更深处飞驰。上了一段山坡,是更狭窄的泥路,摩托车在青青的茶树丛中穿行,前方依然望不到尽头,只有青山,只有雨水,只有云雾。

蓦然,在云雾飘渺的山野间,在从林掩映中出现了一幢华丽的古建筑,我忙问那是否是杜家祠堂,摩托车夫答不是,但也相距不远了。

终于,摩托车下了山路,拐入了一个村庄,一排古建筑出现在眼前,它仿佛在时光中被遗落了许久,又在今世的孤清中独守着遥远的记忆。祠旁是一所小学学校,祠门紧闭。摩托车夫上前敲门,用平江土话嘀咕了一阵,祠门始开,从黑暗中露出了守门老汉那张祥和而苍老的脸。

进入杜文贞祠。祠堂正在修缮期间,散发着油漆与木料的沉郁气息。听闻廊外所余莲花瓣覆盆式柱基依然为唐代构件。官厅外有匾额:诗圣遗阡。厅内空荡无物,左侧有诗画及残字,摩托车夫念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右壁有邑人李文度所作《杜墓行》,天色昏暗,字迹繁密,不甚清晰,字壁左上方有一大块已遭破坏,守墓老者说,是文革时所破坏。粗读《杜墓行》,大意讲述杜甫晚年流落湖湘,卒于汩罗江上,唯汩罗江平江县小田村杜甫墓为真迹等等。

守墓老者带我们从官厅左侧出,入一庭院,中植老树一棵,从前方出,即可见杜甫墓,墓前青石铺地,据载,该墓原癸山丁向,花砖结顶,原墓碑为红石,清朝改为青石,青石碑上书: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文革期间,杜墓曾遭局部破坏,并从墓内取出石灯两件,糯米泥敷柳藤球三个,球内藏帛绢,已腐烂,上似有黑墨迹,疑为杜甫手迹。经文物 工作者鉴定,墓室确属唐代风格。

如今,墓外青砖围墙围住半山,墓前寂寞清冷,空无一人,绕墓三匝,不由感慨万千。雨水润湿了墓地,润湿了青石碑,依故乡的风俗,本应点一串鞭炮,燃一柱清香,以示对先人的追思与怀念,可惜行程匆匆,又兼风雨,竟未及准备。而摩托车夫操手立在栏外等候,眼神茫然,用平江土话悠悠然道:“有么哩好拜的呐!”

出墓右行,有清朝所建“铁屏诗社”,据摩托车夫说,杜甫墓原与铁屏诗社地下相通,传文革时有红卫兵进入过,内还藏有不少古书。

守墓老者手提着竹编的小手炉,寂寥地坐在门槛内,据史载,杜甫葬于小田村天井湖后,留其子宗武、孙嗣业守墓。在这乡间,还有杜家冲,均为杜氏后人。问守墓老者,平江乡话又有所难懂,道杜氏家族确有后人,但已不在祠堂之处,每到清明,杜家后人来此扫墓,热闹非常。

天色渐晚,雨未停,遥远而切近的杜家冲隐藏在小田村的山野沟壑之间。我相信,这支杜氏家族的后人,一定已深深地融入这片平江土地上,也许在乡间的路上,我遇到过他们,他们过着乡间的平淡日子,曾用那样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但流传在他们的血液中,必有一种属于杜氏家族独特而神圣的东西。

在匆忙间,我别了杜文贞祠,云雾缭绕的乡野僻壤,恍若仙境,回首那山野深处,只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青山何其有幸葬诗圣!也唯有在此世外桃源,诗人那颗漂泊的心才得以安宁,唐代的旧迹才得以免除几世几代的变迁。就让它们静静地沉睡在这寂静的乡间吧!

在平江回汩罗的路上,过将军山隧道后,又见江流,江面有木舟悠然前行,河流在群山的环抱下,不知所始,不知所终。从未料故乡的山山水水,原是如此的宽广而富含自然的诗意。可惜,我已分辨不出此江是否为汩罗江,但这已不再重要,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数千年前的那些夜晚,诗人的孤舟在江面上飘行,也只有如此宽阔而自由的山水之间,才留驻和宽慰那颗自由而凄苦的轻魂吧。这几日在平江的逗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的,除了山就是田野,除了田野就是江,而它们把我心上的灰尘,洗涤得干干净净,我那在城市的苍茫天空下久困而昏睡的思绪,重又被点燃。

江水、江枫、河岸、孤舟……

这些在《离骚》和杜诗中出现的字眼和物象,反复地在我的眼前跳跃。

杜甫生前由湘江转道汩罗江,那他必是从汩罗江下游逆流而上,在那里,必曾途经屈原投江的今汩罗市楚塘乡地段。杜甫曾赠诗李白: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不料却终是他自己一语成谶。这条若干年前屈子投江的小江流,竟无意中牵引着诗圣生命中最后的归宿。

若说中国文学史上存在有“贬官文化”,而杜甫与李白,他们连“贬官”都不是,他们是盛世的异数,是与官道无缘的异类,虽有才华,却屡试不第,或与官场逆行倒施,心怀天下之忧,却与政权无缘,盛名之下,却是穷困潦倒的真实人生。与杜甫同时代、同命运的李白,却是他同病相怜、心心相念的挚友,他们于天宝四年分别后,此生再未有过会面。

那汩罗江上飘零的孤舟,如何载得动诗人的满怀愁绪?星垂月涌,老病艰难,一缕诗魂,顿时飘散于天地之间。那远去的魂灵,如那江面上沙鸥孤独的身影,在遥远的天地间飘扬,最终消散。暮色苍苍,江雾迷离,又何处可慰藉平生萧瑟?

唯有诗句,唯有那浸润在诗笺背后那条淡蓝的汩罗江水,它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中国文化之根,为那些飘泊的魂灵提供了最温暖的归宿。春去冬来,江南的潺潺流水终年温润如玉,或可安抚他们那历经沧桑的心吧?

爱情名园——沈园

朱兵

去绍兴,就要去绍兴的沈园,去领略一下那两首千古绝唱宋词诞生的地方,去体会那世间曾有过的,缠绵悱恻800多年的爱情的传说。

从鲁迅路下车,过放翁桥,就到了沈园。就像默默的爱、深深的情,沈园其实是淹没在一片江南的旧宅里,含蓄而静谧,没有任何的张扬。或许是落着雨,园中的人不多,显现出一种静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衬着阴霾晦暗的天空,营建出一种肃然的古意,只有一池绿水在蒙蒙烟雨中浅唱低吟着沈园曾经的欢颜和刻骨的痛楚。

新规划修整过的园子,被划成了东、西、中三个景区,东区双桂堂,辟有陆游纪念馆,西区是历代遗迹区,有浑朴的孤鹤轩和刻有《钗头凤》的残墙断垣,中区以葫芦型的水池为中心,是宋代遗迹区。东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闲云亭,登亭可揽全园之胜。孤鹤轩之北,有碧池一泓,池东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为冠芳楼。沈园色调典雅相宜,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我驻足在诗壁前,细细品读陆游之《钗头凤》,勾起我对那个凄惋的爱情悲剧的记忆:

公元1155年,31岁的陆游就是在这里遇见前妻唐婉,引发内心巨大的感情波澜。一别经年,虽然女嫁男娶,但两情相连,此时猝然相逢,同时涌出满腔的感慨。唐婉以酒肴相待陆游,更令陆游无限惆怅。心事凭谁诉?情不自禁的陆游提笔在白粉墙上写下那首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唐婉得知后,柔肠寸断,用原调悄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风送黄昏花易落……人成各,今非昨……”,不久竟抑郁而死。爱情,生生死死,刻骨铭心!

沈园的雨一直在下,细软细软地飘洒着。偌大的园内,看不到什么游人。远处,淡淡的古乐随雨飘来,悠悠扬扬,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几分冰凉的忧思、几分潮湿的惆怅。

徘徊在沈家园中,默默吟咏着动人的诗篇,那满园的秋色也似乎因此而显得分外凝重。我努力找寻着旧日故事的点点滴滴,却无处谴怀我深深的叹息。《钗头凤》的悲惨结局让人扼腕,但婚变后的陆游终于走出家门,"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成就了千秋诗名,于唐琬而言,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走出这座牵动着我思绪的沈园,雨依然在下,出口处卧着一块“断云”石,“断云”即“断缘”,椭圆的大石被人为的断成两截,石的中间却执拗的丝丝相牵,惊人心魄。是一份“断缘”,也是一份永远的“牵缘”。世间的情爱也许都是这样牵牵绊绊,“剪不断;理还乱”,又有何人可以说得清楚?

诗人因沈园而崇高,沈园因诗人而千古。我不敢,也不愿再去沈园,因为人一生有一次真爱,人也就满足了,因此沈园一生去一次,也就够了。

烟雨迷蒙滕王阁

柴福善

来南昌,别的都可不看,而滕王阁却不能不看,那是飘逸着文采风流的天下名楼。

来时正值春天,又洒落着江南习以为常的迷蒙烟雨,周遭的修竹绿草鲜花便格外的水灵,映衬着高阁更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沿着石阶,我一阶阶走进滕王阁,即使脚步再轻,也踏响了历史的回声。想那李元婴,贵为唐高祖李渊二十二子,李世民登基后,封其为滕王。只因他政治颓唐,行为不检,侄儿皇帝李治看着不满,毫不留情,把他一贬再贬,直至贬到偏僻荒凉的洪州(今南昌)。贬了也是皇叔,谁人又敢奈何?天高皇帝远,声色犬马,为所欲为,根本无须顾忌。为“游乐宴集”,竟心血来潮,灵机一动,于赣江岸边荒丘之上,大兴土木,精心建构了一座阁楼,并以封名而名。成天阁中饮酒歌舞作乐,以至荒废了政事。怎奈物极必反,赏心乐事不长,便被削去食邑,再贬安徽滁州,进而又千里迢迢地贬到更荒凉的四川隆州去了。人去阁空,王勃对此发问:“阁中帝子今何在”?不在了,自然就“佩玉鸣鸾罢歌舞”,冷寂得只有“槛外长江空自流”了。

冷寂也就冷寂了,本来不过一阁而已。要知滕王到隆州,依然我行我素,宏修衙宇,又建“滕王亭”。隆州再荒凉,也荒凉不了大唐皇叔,而他也一定非常在意自己这顶封号,不然为什么每有所建,总打上“滕王”印记呢?怎奈这印记也于世无补,因为滕王亭与滕王一起,早湮没于历史尘埃中了。洪州滕王阁,虽因滕王离去而冷落一时,却独存至今,名扬天下,大概这是滕王始料未及的。应该说,因滕王而有滕王阁,使滕王阁名声鹊起,则王勃一序!江山再好,毕竟还须文章相助。那王勃六岁作文,十岁精通六经,十四岁应举及第,神童早慧,可惜英年早逝,南海探父,溺水受惊而死,时年二十六岁。如天假其年,或许不让李杜。莫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单就一篇《滕王阁序》,不但流传千秋,而且成就了滕王阁。相传他探父途中,乘船受阻,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余里,赶到洪州。这未免有些神话演绎,但王勃九九重阳到达洪都府,想必是真。那时阎都督盛宴遍请名儒,为帝子阁作文。王勃酒酣之下,文思泉涌,腕底生风,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使群儒顿惊,争相传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奇文不胫而走,竟传诵至今。仿佛王勃就为滕王阁而生,要不怎么作完《滕王阁序》,就溺水归天了呢?序也就成了绝笔。序文传至宫中,高宗李治读罢,连称“罕世奇才。”记起曾因《檄英王斗鸡文》而错逐了他,便问王勃今在何处,当得知已死,喟然长叹!叹什么呢?自古大才难为用,连天都不假其年!想王勃有此一文于世,足慰平生了!

从此,登临高阁,把酒临风,相与酬唱应和。滕王阁自有王勃作序后,就别是人间翰墨场了。韩愈、白居易、辛弃疾、王安石等文豪都先后留下文心墨迹,连明太祖朱元璋也阁中大宴文臣武将,犒赏三军,滕王阁风光至极了。阁自滕王始建,千余年来,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再高大瑰伟绝特,也经不得屡屡兵燹,以至沧桑之下,屡废屡兴,屡兴屡废,兴兴废废废废兴兴竟达二十八次,连阁址也六次迁徙,无须曾几何时,滕王阁早已不可复识了。每复兴之际,总有序文以志,唐时继王勃之后,又有王绪、王仲舒《滕王阁赋》、《滕王阁记》,时称“三王”。而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曾奉御史之命,作《新修滕王阁记》,想到“滕王阁昔日已有三王之闻名海内,于今我亦能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都觉“荣耀之至”,可见其影响了。当然,韩愈无论文才,还是官位,都当仁不让的,所以欣然受命,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按说韩愈五十二岁,应该是阅历丰富、思想成熟、文笔精道之时,要知王勃当时年仅二十六岁,但终归是应景之作,虽然后人认为韩文应列于王文之先,也曾人为的列先了,可不久还是实事求是的又列回了,高下自在人心,绝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至于另外二王之文,并不因韩愈推崇而经久,早已失传,未曾留下片言只字。莫道“三王之后岂无文”,其实王勃之后就已经无文了。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可始终独领风骚者只有王勃。苏东坡才高八斗,也曾登临,大概自知眼前有景道不得了,只匆匆给后人留下一幅王勃序文书法,走了。对于韩愈之文,人们也只记得一句:“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终归是大家,一言而为天下法。所以,如果说李白属于黄河,苏轼属于长江,那么,王勃无疑属于滕王阁!滕王阁有了王勃,已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对于滕王,历经高祖等五代皇帝,而得以善终,恐怕并非用“一无是处”所能了得,其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定论。但文以阁成,阁以文传,以至承传至今,这是不争的事实。设若滕王阁没有这多沧桑,这多兴废,也许就没有这多诗文,这多内涵,这多底蕴,这多魅力了。“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生花妙笔,描绘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而纵观阁运,与国运何曾可分,几乎逢乱世则废,遇治世则兴,说一部高阁兴衰史,就是有唐以来朝代更迭兴替的缩影,不为过。

滕王阁在章江门外,襟三江而带五湖。向城临江,滨临南浦,面对西山,充分体现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意境。我真想在十月金秋,一个日将落未落的傍晚,好好感怀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骛齐飞的情景的。可惜我是春天来的,登临阁顶,极目远眺,也只见一天迷蒙烟雨,一切只有凭空想象了。也好,独自凭栏,既然不能视通万里,那就思接千载吧,无论如何,烟雨是迷蒙不住悠悠情思的……

扬州慢

韩晗

扬州这个地方,一直是中国文人向往期待的去处。写扬州的文章诗句数不胜数。就连我这个题目,也都是从词牌里面扒下来的。

最早听说扬州是在一份报纸上,报纸已经发黄,里面介绍了关于扬州的风土人情。其中最出名的是扬州的瘦西湖和大明寺。在那份报道里面,扬州被戏称为“二分明月”,在扬州的广陵路还有一个二分明月楼。这个典故知道的人很多。是源于徐凝的一首《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徐凝的笔下,扬州变成了一个堆满愁绪的地方。中国在中世纪那个时代,没有世界一流的小说家,但是那些写诗歌出身的作家们却充斥着整个儿浮躁奢华的风气。慢慢地,我们就开始习惯了,最后一直发展到向往,向往扬州那个地方。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扬州既是一种初游,又是最后一次光临。他们来扬州不久之后就要离去。在光临之前,诗歌使他们了解扬州的主要渠道,等他们离去,回想的,还是诗歌。

诗歌和扬州就成了游客们心中的悖论,扬州也就成了属于诗歌的城市。

提到扬州,最著名的还是瘦西湖,瘦西湖里面,第一景理应是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的出名,大概是源于宋代词人们的那些词。宋代的词人多半休闲,在那个干净的时代,休闲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仿佛不休闲就不能成为词人一样。一旦休闲了,很多本不该出现的愁绪也都一一出现。在那些词句里面,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景色。原本景色没有太大的意义,一旦被愁绪的词句所浸泡,也就都充满了那样的味道。

即使这样,扬州的桥对于人们来说还有一种“间离效果”。在那些文人墨客笔下,二十四桥成为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所意指的是事关太平盛世的风月,是包容情怀的景色,也是那些文人茶壶里的茶,酒杯里的酒。但是我能听见更多声音,那就是站在二十四桥旁,用着很大的声音喊着:“二十四桥呢?二十四桥在哪?”二十四桥就在它脚下,就在扬州。

说到扬州,就不能不说姜夔。

姜夔就是这样一个词人,在中国词坛上,像他这样的词人还真不少。屈指一数,柳永、秦观比比皆是。这种词风一直传到后来的纳兰性德和苏曼殊才算告一段落。他们都是慢节奏的词人,不求闻达于世,只是图一个畅快。比如说画坛里的八大山人,他们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他们只会为了想创作而创作。

这是创作的一种境界。说到底,姜夔仍旧是一个不得志的词人。魏晋时代的狂狷之美已经在唐代荡然无存。在宋代那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谁还会去选择“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方式呢?姜夔是聪明人,也是糊涂的。他成为了一个极为另类的个体。但是在南宋那个另类的时代——三十年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姜夔走遍了整个中国,却没有能像徐霞客那样,做到浩瀚江河,一眼全收。

姜夔到扬州,正好是金兵第二次洗劫之后。整个扬州破败萧条,他不由得回想起五年前来到扬州的绝美景色。杜牧来过扬州,留下了“十年一曲扬州梦”的词句,有“四帅”之称的诗人李绅也吟咏出了“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墙近斗牛”的名言,对于姜夔来说,这些人都是前者,他的自负和傲慢决定他也会在这里也留下光耀千古的词章。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别人来了,是在歌舞升平的日子乘兴饮酒,而他姜夔,则是在兵荒马乱的日子,并且是被皇帝贬谪,落魄至此。

这一来一往,语气和情感都不一样了。姜夔穿过瘦西湖长长的走廊,对面就是百年前欧阳修大宴文友的平山堂,他摔了摔衣袖,不甚痛快的对着桥那头放声大喊: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一喊,喊掉了中国文人心中长期的块垒,喊出了南宋文人们胸里愤懑的情绪。姜夔走了,再也没有人这样喊。倒不是喊不出来,而是那些声音太小了,根本没有办法盖过姜夔那声震金裂帛的嘶喊。

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普通的桥。和陈逸飞笔下的双桥一样,并没有什么神来之处,但是却拥有神来之笔。一支笔和一个不得志的词人就把这座桥写得活灵活现。在他的笔下,这座桥飞龙走凤,令人神往。

老年的姜夔,算真是走到了烈士暮年。年轻时高呼“嗟呼!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的姜夔,再也没有了那种豪放的境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扬州,又恢复了当年小桥流水、暖玉温香的场面。疲于奔命的姜夔在这里选择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姜夔最后一次踏上二十四桥,据说是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这个动荡的时代。桥上已经出现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场景。一批批的歌妓们在桥上哼唱着江南小调,年迈的姜夔已经开始有了“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的哀叹,往年的那些场景,那些风物,都一一从脑海滑过,象碎片一般的风景,最后在姜夔干瘪的嘴唇里浓缩成了简简单单的四句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萧,曲终过尽松林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那些广为流传的名篇就是这样诞生在快而慢、动荡而又安逸的社会里的。谁也不知道,这些词人为什么会这样多愁善感,但是他们就是这样冗长而又重复着自己的审美意境。那座单孔的拱桥,就成为了姜夔情感的映射,他和一个叫小红的妓女定居在了扬州,这里是他的

归宿,又是他的起点,这座桥,成为了他宿命的一个牵绕。

次年,姜夔死于扬州,在离这座桥只有三十多米的小亭子里。

从读书台到幽州台

文/唐毅

第一次到射洪县,我立刻想到了陈子昂,那位开大唐一代诗风的蜀中才子,他的老家就在射洪。射洪县唐属梓州,今归遂宁市辖。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秀峰连连的一片山野之中,还藏着一个读书台,那就是唐代诗人、政治家陈子昂年轻时读书的地方。

读书台是一围书院,位于该县金华山,山上还有一座金华山观。中国有很多山是没有名字的,所谓名山,恐怕多少都与文化名人扯上了一点关系,人以山传,山以人名。很难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那首千古绝唱的意象里没有一点故乡读书台的影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群山肃立,聆听一代诗人苍凉的吟哦。史料记载:公元六九六年,皇太后武则天派她的侄子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懂军事,陈子昂曾献奇计,未被采纳。这首诗就是作者从军失意时写的,他感到像古代乐毅、燕昭王那样的英雄人物未能遇见;而后来的英雄人物,自己又没看见,于是就发出了深沉的慨叹,这里包含有作者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在陈子昂的故乡,他是颇受爱戴的。不为别的,就为他一首豪情万丈的《登幽州台歌》和留在故乡的读书台。

从古代到现代,抖落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明朝的迷雾和清朝落日的余晖。我站在读书台傻傻地想,假如一千年前我就站在这个小小的院落,脑子里也许满是严谨的格律、工稳的韵脚。然而,陈子昂就是陈子昂,他不拘形式,五言也罢,六言也罢,只想发出一种惊天动地的感喟。登上幽州城头,陈子昂心绪大变。本来,一位随军参谋,多半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智者形象,但为诗人,便有几分放达。可是抱歉得很,我至今不知道陈子昂其时的心情是好是坏?大约总有几分悲滞,几分张狂。

我去过幽州(即今北京),可惜没有去过幽州台,也就是不曾登临过幽州城头。但可以想见,那时还远不是泱泱中华首善之区的北京,城外是一片号角连营的边塞战地,孤独的诗人诗情澎湃,以空旷寂寞的文字,向我们阐释了一种苍茫的宇宙观。

幽州不是诗歌的圣地,只是陈子昂生命的一个驿站。从读书台到幽州台也许并不诗意,要不是他的《登幽州台歌》,也许谁也不会将一位随军参谋同北京联系起来。

我走在陈子昂曾无数次走过的金华山道,唐诗的文脉如徐徐的轻风,正是从这里吹向长安,让正襟危坐的巍峨都城为之动容。

民国二十九年修撰的《遂宁县志》有一篇《射洪金华书院记》,当我读到“其文翰议论在史册”这一句时,不由一惊,能得到后人评说如此,陈子昂生前所受的委屈还算没有白受。能够让自身的苦难,把诗文上载史册、雕镂人心,是足可欣慰的。

也许,《登幽州台歌》并非陈子昂刻意为之,寥寥数句,似是脱口而出,实则厚积薄发,所以至今仍屹立在唐诗的源头。

幽州的前面是荒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陈子昂身后是家国的山川。天地悠悠,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次选择,大多数人选择平坦,选择幸福与繁华;有的则只能选择坎坷、苦难和荒凉。这是与初衷无关的。

陈子昂本是一介书生,但在他身上,还有那么一点读书人应有的侠气。不然,他不会选择从军的路,也就不会成就一个有个性的陈子昂,当然就更不会有《登幽州台歌》的罕见绝唱了。

还是说读书台吧。金华山前山的道观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华阳观,唐时名九华观。陈子昂在《春日登金华山观》中咏道: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迟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读书台,简简单单一个小院落,却留下了许多古代大师级人物的足迹。陈子昂自不消说。杜甫来了,他来的目的简单而又明确,为凭吊陈子昂而来;到宋代,黄庭坚来了,还留有手迹在此,当然也是为凭吊陈子昂而来。而来得最多的,还是景仰陈诗的天下读书人。

所以,有邑人撰联,不无自豪地说:

千山景色此间有,

万古书台别地无。

陈子昂是带着《登幽州台歌》回到读书台的。金华山风光依旧,不过,当年风流倜傥的青年学子如今已渐入中年,脸上多了几许沧桑。

在初唐文化的大背景下,陈子昂仅是一个低级官员,放到今天,充其量不过县处级。但就是这样一个县处级,后人写史至唐,总是绕不过他。他以自己的独立人格,成为万代景仰的一座高峰。他遭遇了时代大变革,却又回避了这种“大变革”,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写过《大周受命颂》的陈子昂,写过《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写过无数表章奏书的陈子昂,在大周朝的歌舞声中,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可谁也没有想到,正是那首后来给他带来无上荣誉的《登幽州台歌》,使才华横溢的陈子昂蒙受了不白之冤,最后冤死在故乡射洪县城的监狱里,年仅四十二岁。

我站在读书台旧址,望向射洪县城,真想向每一位来这里游览的人说,陈子昂的悲剧,在于他生前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读书人,那些手握刑具将其迫害致死的人,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位将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的伟大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

可是,北风吹来,小小的书院又添了几片落叶,游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汨罗江边诗心留

翻翻一般的文史资料记载,都说杜甫晚年出蜀之后,潦倒死于湖湘一带舟中,一代诗圣,魂归何处?那些华光耀眼的诗句背后穷困落泊的人生,注定飘泊,又在何处作为他最后的驻点?

在湘江流域这一支并不起眼的支流—— 汩罗江,却奇迹般地挽留了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巨人的脚步,人云:屈原在其下游汩罗,以水为坟;杜甫在其上游平江,堆土为墓。

公元770年夏,杜甫由潭州(长沙)出发,经衡阳去郴州,途经耒阳,正遇大水,无奈只好回棹北上。据平江杜文贞祠《杜氏家谱》载,杜甫与当时昌江(平江)县令为好友,耒阳遇大水之后,他便折道迂回,从湘江入汩罗江,逆流而上,原想投靠好友,此时杜甫贫病交加,写完《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奉韵呈湖南好友》后,客死船中。葬于汩罗江上游平江县城东南十六公里处的大桥乡小田村。宋朝王得臣有诗:

水与汩罗接,天心深有存。

运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大源。

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

若说屈原投身汩罗江,是国运与个人命运的必然,那么杜甫之猝于此,纯是偶然。那么是谁“运”?又是谁来“移”?冥冥之中或有天意?

自汩罗市乘车至平江县城约两个多小时。在平江汽车站的对面,找到至长寿的县内班车,途经小田。春雨连绵,风萧且寒,上了中巴车,卖票的用平江土话问我:“到泥得?”(到哪里)。到小田村约需三十分钟车程。

破旧潮湿的中巴车满载着人驶出平江县城,向乡间奔去,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路标,我只是向着一个传闻中存在的村庄前进。透过玻璃窗映入眼帘的只有田野间冬天的枯草,只有青山,和散落在山间的村庄,过了一个村又一个村,只见一条清亮的山涧从山上奔流下来,沿着公路奔流,山重水复,我生怕坐过,不停追问。

突然有人喊道:小田到了。车停,在风雨之中,我的双脚落在了乡间的土路上,一条约三、四米宽的机耕路延伸向烟雨迷朦的村庄深处,路旁只有一家小店,几辆摩托车停在店前,雨水从屋檐上嘀嘀嗒嗒地落下来。

搭摩托车进村,入村的土路上,泥浆四溅,雨更密,风更急,冻得人几乎丧失了思绪,一路上只见村庄,路旁是一片片枯黄的冬草,细瘦的茎在寒风中颤抖,屋檐底下偶遇的村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这个风雨中的独行客,仍是一重又一重的山路,一重又一重的村庄,向着山野的更深处飞驰。上了一段山坡,是更狭窄的泥路,摩托车在青青的茶树丛中穿行,前方依然望不到尽头,只有青山,只有雨水,只有云雾。

蓦然,在云雾飘渺的山野间,在从林掩映中出现了一幢华丽的古建筑,我忙问那是否是杜家祠堂,摩托车夫答不是,但也相距不远了。

终于,摩托车下了山路,拐入了一个村庄,一排古建筑出现在眼前,它仿佛在时光中被遗落了许久,又在今世的孤清中独守着遥远的记忆。祠旁是一所小学学校,祠门紧闭。摩托车夫上前敲门,用平江土话嘀咕了一阵,祠门始开,从黑暗中露出了守门老汉那张祥和而苍老的脸。

进入杜文贞祠。祠堂正在修缮期间,散发着油漆与木料的沉郁气息。听闻廊外所余莲花瓣覆盆式柱基依然为唐代构件。官厅外有匾额:诗圣遗阡。厅内空荡无物,左侧有诗画及残字,摩托车夫念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右壁有邑人李文度所作《杜墓行》,天色昏暗,字迹繁密,不甚清晰,字壁左上方有一大块已遭破坏,守墓老者说,是文革时所破坏。粗读《杜墓行》,大意讲述杜甫晚年流落湖湘,卒于汩罗江上,唯汩罗江平江县小田村杜甫墓为真迹等等。

守墓老者带我们从官厅左侧出,入一庭院,中植老树一棵,从前方出,即可见杜甫墓,墓前青石铺地,据载,该墓原癸山丁向,花砖结顶,原墓碑为红石,清朝改为青石,青石碑上书: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文革期间,杜墓曾遭局部破坏,并从墓内取出石灯两件,糯米泥敷柳藤球三个,球内藏帛绢,已腐烂,上似有黑墨迹,疑为杜甫手迹。经文物 工作者鉴定,墓室确属唐代风格。

如今,墓外青砖围墙围住半山,墓前寂寞清冷,空无一人,绕墓三匝,不由感慨万千。雨水润湿了墓地,润湿了青石碑,依故乡的风俗,本应点一串鞭炮,燃一柱清香,以示对先人的追思与怀念,可惜行程匆匆,又兼风雨,竟未及准备。而摩托车夫操手立在栏外等候,眼神茫然,用平江土话悠悠然道:“有么哩好拜的呐!”

出墓右行,有清朝所建“铁屏诗社”,据摩托车夫说,杜甫墓原与铁屏诗社地下相通,传文革时有红卫兵进入过,内还藏有不少古书。

守墓老者手提着竹编的小手炉,寂寥地坐在门槛内,据史载,杜甫葬于小田村天井湖后,留其子宗武、孙嗣业守墓。在这乡间,还有杜家冲,均为杜氏后人。问守墓老者,平江乡话又有所难懂,道杜氏家族确有后人,但已不在祠堂之处,每到清明,杜家后人来此扫墓,热闹非常。

天色渐晚,雨未停,遥远而切近的杜家冲隐藏在小田村的山野沟壑之间。我相信,这支杜氏家族的后人,一定已深深地融入这片平江土地上,也许在乡间的路上,我遇到过他们,他们过着乡间的平淡日子,曾用那样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但流传在他们的血液中,必有一种属于杜氏家族独特而神圣的东西。

在匆忙间,我别了杜文贞祠,云雾缭绕的乡野僻壤,恍若仙境,回首那山野深处,只见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青山何其有幸葬诗圣!也唯有在此世外桃源,诗人那颗漂泊的心才得以安宁,唐代的旧迹才得以免除几世几代的变迁。就让它们静静地沉睡在这寂静的乡间吧!

在平江回汩罗的路上,过将军山隧道后,又见江流,江面有木舟悠然前行,河流在群山的环抱下,不知所始,不知所终。从未料故乡的山山水水,原是如此的宽广而富含自然的诗意。可惜,我已分辨不出此江是否为汩罗江,但这已不再重要,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数千年前的那些夜晚,诗人的孤舟在江面上飘行,也只有如此宽阔而自由的山水之间,才留驻和宽慰那颗自由而凄苦的轻魂吧。这几日在平江的逗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的,除了山就是田野,除了田野就是江,而它们把我心上的灰尘,洗涤得干干净净,我那在城市的苍茫天空下久困而昏睡的思绪,重又被点燃。

江水、江枫、河岸、孤舟……

这些在《离骚》和杜诗中出现的字眼和物象,反复地在我的眼前跳跃。

杜甫生前由湘江转道汩罗江,那他必是从汩罗江下游逆流而上,在那里,必曾途经屈原投江的今汩罗市楚塘乡地段。杜甫曾赠诗李白: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不料却终是他自己一语成谶。这条若干年前屈子投江的小江流,竟无意中牵引着诗圣生命中最后的归宿。

若说中国文学史上存在有“贬官文化”,而杜甫与李白,他们连“贬官”都不是,他们是盛世的异数,是与官道无缘的异类,虽有才华,却屡试不第,或与官场逆行倒施,心怀天下之忧,却与政权无缘,盛名之下,却是穷困潦倒的真实人生。与杜甫同时代、同命运的李白,却是他同病相怜、心心相念的挚友,他们于天宝四年分别后,此生再未有过会面。

那汩罗江上飘零的孤舟,如何载得动诗人的满怀愁绪?星垂月涌,老病艰难,一缕诗魂,顿时飘散于天地之间。那远去的魂灵,如那江面上沙鸥孤独的身影,在遥远的天地间飘扬,最终消散。暮色苍苍,江雾迷离,又何处可慰藉平生萧瑟?

唯有诗句,唯有那浸润在诗笺背后那条淡蓝的汩罗江水,它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中国文化之根,为那些飘泊的魂灵提供了最温暖的归宿。春去冬来,江南的潺潺流水终年温润如玉,或可安抚他们那历经沧桑的心吧?

爱情名园——沈园

朱兵

去绍兴,就要去绍兴的沈园,去领略一下那两首千古绝唱宋词诞生的地方,去体会那世间曾有过的,缠绵悱恻800多年的爱情的传说。

从鲁迅路下车,过放翁桥,就到了沈园。就像默默的爱、深深的情,沈园其实是淹没在一片江南的旧宅里,含蓄而静谧,没有任何的张扬。或许是落着雨,园中的人不多,显现出一种静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衬着阴霾晦暗的天空,营建出一种肃然的古意,只有一池绿水在蒙蒙烟雨中浅唱低吟着沈园曾经的欢颜和刻骨的痛楚。

新规划修整过的园子,被划成了东、西、中三个景区,东区双桂堂,辟有陆游纪念馆,西区是历代遗迹区,有浑朴的孤鹤轩和刻有《钗头凤》的残墙断垣,中区以葫芦型的水池为中心,是宋代遗迹区。东南有俯仰亭,西南有闲云亭,登亭可揽全园之胜。孤鹤轩之北,有碧池一泓,池东有冷翠亭,池西有六朝井亭,井亭之西为冠芳楼。沈园色调典雅相宜,花木扶疏成趣,颇具宋代园林特色。我驻足在诗壁前,细细品读陆游之《钗头凤》,勾起我对那个凄惋的爱情悲剧的记忆:

公元1155年,31岁的陆游就是在这里遇见前妻唐婉,引发内心巨大的感情波澜。一别经年,虽然女嫁男娶,但两情相连,此时猝然相逢,同时涌出满腔的感慨。唐婉以酒肴相待陆游,更令陆游无限惆怅。心事凭谁诉?情不自禁的陆游提笔在白粉墙上写下那首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唐婉得知后,柔肠寸断,用原调悄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风送黄昏花易落……人成各,今非昨……”,不久竟抑郁而死。爱情,生生死死,刻骨铭心!

沈园的雨一直在下,细软细软地飘洒着。偌大的园内,看不到什么游人。远处,淡淡的古乐随雨飘来,悠悠扬扬,使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几分冰凉的忧思、几分潮湿的惆怅。

徘徊在沈家园中,默默吟咏着动人的诗篇,那满园的秋色也似乎因此而显得分外凝重。我努力找寻着旧日故事的点点滴滴,却无处谴怀我深深的叹息。《钗头凤》的悲惨结局让人扼腕,但婚变后的陆游终于走出家门,"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成就了千秋诗名,于唐琬而言,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走出这座牵动着我思绪的沈园,雨依然在下,出口处卧着一块“断云”石,“断云”即“断缘”,椭圆的大石被人为的断成两截,石的中间却执拗的丝丝相牵,惊人心魄。是一份“断缘”,也是一份永远的“牵缘”。世间的情爱也许都是这样牵牵绊绊,“剪不断;理还乱”,又有何人可以说得清楚?

诗人因沈园而崇高,沈园因诗人而千古。我不敢,也不愿再去沈园,因为人一生有一次真爱,人也就满足了,因此沈园一生去一次,也就够了。

烟雨迷蒙滕王阁

柴福善

来南昌,别的都可不看,而滕王阁却不能不看,那是飘逸着文采风流的天下名楼。

来时正值春天,又洒落着江南习以为常的迷蒙烟雨,周遭的修竹绿草鲜花便格外的水灵,映衬着高阁更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沿着石阶,我一阶阶走进滕王阁,即使脚步再轻,也踏响了历史的回声。想那李元婴,贵为唐高祖李渊二十二子,李世民登基后,封其为滕王。只因他政治颓唐,行为不检,侄儿皇帝李治看着不满,毫不留情,把他一贬再贬,直至贬到偏僻荒凉的洪州(今南昌)。贬了也是皇叔,谁人又敢奈何?天高皇帝远,声色犬马,为所欲为,根本无须顾忌。为“游乐宴集”,竟心血来潮,灵机一动,于赣江岸边荒丘之上,大兴土木,精心建构了一座阁楼,并以封名而名。成天阁中饮酒歌舞作乐,以至荒废了政事。怎奈物极必反,赏心乐事不长,便被削去食邑,再贬安徽滁州,进而又千里迢迢地贬到更荒凉的四川隆州去了。人去阁空,王勃对此发问:“阁中帝子今何在”?不在了,自然就“佩玉鸣鸾罢歌舞”,冷寂得只有“槛外长江空自流”了。

冷寂也就冷寂了,本来不过一阁而已。要知滕王到隆州,依然我行我素,宏修衙宇,又建“滕王亭”。隆州再荒凉,也荒凉不了大唐皇叔,而他也一定非常在意自己这顶封号,不然为什么每有所建,总打上“滕王”印记呢?怎奈这印记也于世无补,因为滕王亭与滕王一起,早湮没于历史尘埃中了。洪州滕王阁,虽因滕王离去而冷落一时,却独存至今,名扬天下,大概这是滕王始料未及的。应该说,因滕王而有滕王阁,使滕王阁名声鹊起,则王勃一序!江山再好,毕竟还须文章相助。那王勃六岁作文,十岁精通六经,十四岁应举及第,神童早慧,可惜英年早逝,南海探父,溺水受惊而死,时年二十六岁。如天假其年,或许不让李杜。莫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单就一篇《滕王阁序》,不但流传千秋,而且成就了滕王阁。相传他探父途中,乘船受阻,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余里,赶到洪州。这未免有些神话演绎,但王勃九九重阳到达洪都府,想必是真。那时阎都督盛宴遍请名儒,为帝子阁作文。王勃酒酣之下,文思泉涌,腕底生风,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使群儒顿惊,争相传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奇文不胫而走,竟传诵至今。仿佛王勃就为滕王阁而生,要不怎么作完《滕王阁序》,就溺水归天了呢?序也就成了绝笔。序文传至宫中,高宗李治读罢,连称“罕世奇才。”记起曾因《檄英王斗鸡文》而错逐了他,便问王勃今在何处,当得知已死,喟然长叹!叹什么呢?自古大才难为用,连天都不假其年!想王勃有此一文于世,足慰平生了!

从此,登临高阁,把酒临风,相与酬唱应和。滕王阁自有王勃作序后,就别是人间翰墨场了。韩愈、白居易、辛弃疾、王安石等文豪都先后留下文心墨迹,连明太祖朱元璋也阁中大宴文臣武将,犒赏三军,滕王阁风光至极了。阁自滕王始建,千余年来,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再高大瑰伟绝特,也经不得屡屡兵燹,以至沧桑之下,屡废屡兴,屡兴屡废,兴兴废废废废兴兴竟达二十八次,连阁址也六次迁徙,无须曾几何时,滕王阁早已不可复识了。每复兴之际,总有序文以志,唐时继王勃之后,又有王绪、王仲舒《滕王阁赋》、《滕王阁记》,时称“三王”。而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曾奉御史之命,作《新修滕王阁记》,想到“滕王阁昔日已有三王之闻名海内,于今我亦能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都觉“荣耀之至”,可见其影响了。当然,韩愈无论文才,还是官位,都当仁不让的,所以欣然受命,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按说韩愈五十二岁,应该是阅历丰富、思想成熟、文笔精道之时,要知王勃当时年仅二十六岁,但终归是应景之作,虽然后人认为韩文应列于王文之先,也曾人为的列先了,可不久还是实事求是的又列回了,高下自在人心,绝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至于另外二王之文,并不因韩愈推崇而经久,早已失传,未曾留下片言只字。莫道“三王之后岂无文”,其实王勃之后就已经无文了。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可始终独领风骚者只有王勃。苏东坡才高八斗,也曾登临,大概自知眼前有景道不得了,只匆匆给后人留下一幅王勃序文书法,走了。对于韩愈之文,人们也只记得一句:“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终归是大家,一言而为天下法。所以,如果说李白属于黄河,苏轼属于长江,那么,王勃无疑属于滕王阁!滕王阁有了王勃,已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对于滕王,历经高祖等五代皇帝,而得以善终,恐怕并非用“一无是处”所能了得,其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定论。但文以阁成,阁以文传,以至承传至今,这是不争的事实。设若滕王阁没有这多沧桑,这多兴废,也许就没有这多诗文,这多内涵,这多底蕴,这多魅力了。“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生花妙笔,描绘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而纵观阁运,与国运何曾可分,几乎逢乱世则废,遇治世则兴,说一部高阁兴衰史,就是有唐以来朝代更迭兴替的缩影,不为过。

滕王阁在章江门外,襟三江而带五湖。向城临江,滨临南浦,面对西山,充分体现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意境。我真想在十月金秋,一个日将落未落的傍晚,好好感怀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骛齐飞的情景的。可惜我是春天来的,登临阁顶,极目远眺,也只见一天迷蒙烟雨,一切只有凭空想象了。也好,独自凭栏,既然不能视通万里,那就思接千载吧,无论如何,烟雨是迷蒙不住悠悠情思的……


    相关文章

    李少君专访:雾霾时代,诗歌何为?

    李少君:雾霾时代,诗歌何为? □李 东 作为诗人,李少君老师心系自然山水,创作出大量有关自然环境的诗歌,在雾霾笼罩的季节给心灵一方净土:作为诗歌评论家,他不遗余力为推动诗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提倡的"草根性诗学"成了新世 ...

    二年级中华大家庭教案

    二年级中华大家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版图的基础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文化. 3.激发学生对中国版图.中国文化的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中队长:全体 ...

    8款超好看的客厅装饰画 好看又实用!

    8款超好看的客厅装饰画 好看又实用! 有的人喜欢实用,有的人需要好看的,有的人想要舒适安静,而有的人想要现代时尚.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客厅装饰画的选择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和需求,而市面上现在也有很多的客厅装饰画能够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客厅装饰画玲琅 ...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 ...

    树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树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深圳艺泰画廊书画培训老师.专业画家 张清平(阿泰) 树是山之衣,画山水先画树.<芥子园画谱>中说:"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 ...

    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何所似? 化学化工学院 孙敏芝 101130099 摘要:苏轼代表了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他的作品因为他坎坷的一生有了深厚的内涵.他以其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才思,文学家的天赋,于古代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中弹出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精 ...

    古诗教学五读法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太大,但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语言文字学习材料.特别自新大纲颁步以来,古诗教学的地位越显重要,不仅增加了课内教学量,而且规定了80篇推荐背诵篇目.那么,如何顺应新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 ...

    一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1我的家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地址,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了解家乡地址途径 1 问家人 2 看户口本 3 看来信 4 ...

    "马一角与夏半边",残山剩水的边角之思

    写在前面 马远构图多用边角形式,夏圭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宋朝在军事上给人的印象不甚强悍,并且受到外族的侵扰.但是宋朝的商业极其发达,相对富庶的生活让各种文艺得以发展,中华文明的许多方面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