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

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

三个特征:

1、该资产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

2、企业有明确意图将该资产持有至到期:

3、企业有能力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企业有足够的财物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持有至到期。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科目设置:

“持有至到期投资”下设三个明细科目:

——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应收未收利息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应收未收利息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方式有:按面值取得,溢价取得、折价取得。 这是由于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存在差异的反映。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按照采用实际利息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法:按照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的方法。 摊余成本: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积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记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应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

实际利率法下: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调整摊销额=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当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时,利息调整摊销额为负数,则,应从期初摊余成本中减去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

反之,则需要从期初摊余成本中加上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的核算

2007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购入乙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后一次支付。A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确定实际利率R r≈10%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007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08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09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10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11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收回本金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1309

贷: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

设置三个明细科目:本金、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案例:P187 例5-4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续)

假设该公司购买的的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而利息不按照复利计算,则,该公司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为

(59×5+1250)(1+R)-5=1000 R≈9%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007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计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31 贷:投资收益 90 2008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和应计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39 贷:投资收益 98 最后一年,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 1250

——应计利息 29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发现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科目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设二级明细包括:“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

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例1:2005年4月20日,甲公司按每股7.6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费用2500元。股票购买价格汇总包含每股0.20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股利在5月10日发放。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4 500

应收股利 16 000

贷:银行存款 610 500

借:银行存款 16 000

贷:应收股利 1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续)

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应按债券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例2:2006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 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8%、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购买款为620 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成本) 600 000

——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0 000

贷:银行存款 62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可供出售债券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或贷)

可供出售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或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案例3

接案例2,计算实际利率

48000(1+i)-1+48000(1+i)-2+48000(1+i)-3+600000(1+i)-3=620000 i≈6.74%

200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1 78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 212

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1 36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 631

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0 84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 157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4:资料接案例1 ,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6.20元。甲公司进行期末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80000×6.2-594 500=98 5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8 5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594500-98500=496000

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6.60元。

公允价值变动=80000×6.6-496000=32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2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496000+32000=528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案例5

接例4,甲公司持有的8万股的乙公司股票,市价持续下跌,到了2007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已跌至3.50元,甲公司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市价回升至每股5.20元。

2007年12月31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资本公积的累积损失=98 500-32 000=66 500

资产减值损失=528 000-80000×3.5+66 500=314 5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14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6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8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528000-248000=280000

2008年12月31日,恢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帐面余额

公允价值回升金额=80000×5.2-280000=136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6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6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280000+136000=416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例6:2009年2月20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的8万股股票出售,实际收到价款408000元。

出售日,乙公司股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贷方)为136000元,账面余额为416000元。其中,成本为594500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为178500(98500-32000+248000-136000)

借:银行存款 408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4 500

投资收益 128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

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

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为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直接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如果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通过增发60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乙公司20%股权,按照增发前后的平均股价计算,这些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0400万元,为增发该股份,甲公司支付了400万元的佣金和手续费。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4 0000 000

贷:股本 60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4 000 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

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 1 年以上(含 1年)。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行为不完全是自愿进行和完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因此不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是按照被合并方的帐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以支付货币资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 (享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价款)

非现金资产 (合并方资产的帐面价值)

资本公积 (或者在借方)

以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享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 (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 (或者在借方)

如果是贷方大于借方,冲减资本公积,如果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案例

2007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团内S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8.68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继续按照其固定法人资格经营。合并日, S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440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4 040 000

贷:股本 10 000 000

资本公积 34 040 000

案例2

甲、乙公司同属于丙公司的子公司。甲公司与2007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的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公司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1元。乙公司2007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甲公司在2007年3月1日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 000 000

资本公积 1 800 000

盈余公积 1 000 000

未分配利润 200 000

贷:股本 15 000 00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由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资源进行的交易行为,因此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以支付货币资金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价款)

应收股利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

贷:银行存款

以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应按照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贷:固定资产等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利得

案例

A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以本企业的有关资产取得B公司70%的股权。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下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 000 000

累计摊销 8 000 000

贷:无形资产 64 000 000

银行存款 16 000 000

营业外收入 28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成本法: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适用范围: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

1、被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获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案例

甲公司2005年1月1日以24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3%股份,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9万元。乙公司为一家未上市企业,其股权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

甲公司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后,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表: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090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90 000

2005年3月5日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27 000 000×3%

贷:投资收益 810 000

2006年4月2日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1 440 000

贷:投资收益 1 44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权益法: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

权益法的一般核算程序

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2、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

3、在持有投资期间,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或减少投资收益

其他因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甲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5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也如此),甲公司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接上例,如果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为36000万元,甲公司计算应享有

36000×30%=108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800万元应记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8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8 000 000

2、损益调整的核算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案例

例:甲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5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也如此),甲公司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假设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分析:由于投资是被投资单位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因此不需要对净损益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0×30%

贷:投资收益 720万元

案例2

2001年7月1日,华联公司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600万股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交易税费12万元。该股份占乙公司普通股股份的25%,华联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2001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500万元;2002年2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2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820万元;2003年3月6日,乙公司宣告200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5元。

2003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250万元;2004年4月15日,乙公司宣告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股票股利0.30股。

2004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980万元;2005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5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000万元,未进行利润分配。

2006年度,乙公司报告净亏损600万元,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弥补亏损后,于2006年4月6日宣告20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7年度,乙公司继续发生亏损500万元,未进行利润分配。

2001年7月1日,初始投资成本=1600×1.5+12=2412万元>9000×25%=2250万元,因此,按照2412万元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 24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24 120 000

2001年度,调整损益 1500×25%×6/12=187.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1 875 000

贷:投资收益 1 875 000

2002年2月10日,确认应收股利1600×0.1=1 600 000

借:应收股利 1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600 000

2002年度,调整损益 1820×25%=45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4 550 000

贷:投资收益 4 550 000

2003年3月5日,确认应收股利1600×0.15=240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4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400 000

2003年度,确认收益1250×25%=31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3 125 000

贷:投资收益 3 125 000

股票股利=1600×0.3=480万股,则持有股票总数1600+480=2080万股 2004年度,确认收益980×25%=24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2 450 000

贷:投资收益 2 450 000

2005年4月10日,确认应收股利2080×0.1=208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08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080 000

2005年度,确认收益1000×25%=2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2 500 000

贷:投资收益 2 500 000

2006年度,确认损失600×25%=150万元

借:投资收益 1 5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500 000

2006年4月5日,确认应收股利2080×0.1=208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08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080 000

2007年度,确认损失500×25%=125万元

借:投资收益 1 2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250 000

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调整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者做相反分录)

例: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起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200万元,除该事项之外,B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6400万元。假定A企业与B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B企业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也相同。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9 200 000

——其他权益变动 3 600 000

贷:投资收益 19 2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6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 (借方小于贷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借方大于贷方)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案例

华联公司对持有的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4月5日将丙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收到转让价款4500万元,其中包括应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300万元。转让日,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650万元,其中,成本2200万元,损益调整(借方)12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借方)2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45 0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2 500 000

——损益调整 12 000 000

——其他权益变动 2 500 000

应收股利 3 000 000

投资收益 5 5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500 000

贷:投资收益 2 5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列报和披露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小结

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值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

按照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确定投资收益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实际利率法。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重大影响四种关系。

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相同。

成本法适用于无重大影响和控制,权益法适用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收益,但如果收到清算性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

权益法下,按照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持股比例调整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应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受到现金股利,视为投资的收回。

期末出现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

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

三个特征:

1、该资产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

2、企业有明确意图将该资产持有至到期:

3、企业有能力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企业有足够的财物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持有至到期。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科目设置:

“持有至到期投资”下设三个明细科目:

——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应收未收利息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应收未收利息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方式有:按面值取得,溢价取得、折价取得。 这是由于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存在差异的反映。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按照采用实际利息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法:按照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的方法。 摊余成本: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积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企业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记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应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

实际利率法下: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调整摊销额=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当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时,利息调整摊销额为负数,则,应从期初摊余成本中减去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

反之,则需要从期初摊余成本中加上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的核算

2007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购入乙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后一次支付。A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确定实际利率R r≈10%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007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08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09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10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2011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收回本金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1309

贷: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

设置三个明细科目:本金、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案例:P187 例5-4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续)

假设该公司购买的的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而利息不按照复利计算,则,该公司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为

(59×5+1250)(1+R)-5=1000 R≈9%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007年12月31日,确定投资收益和应计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31 贷:投资收益 90 2008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和应计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39 贷:投资收益 98 最后一年,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 1250

——应计利息 29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发现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科目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设二级明细包括:“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

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例1:2005年4月20日,甲公司按每股7.6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费用2500元。股票购买价格汇总包含每股0.20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股利在5月10日发放。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4 500

应收股利 16 000

贷:银行存款 610 500

借:银行存款 16 000

贷:应收股利 1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续)

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应按债券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例2:2006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 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8%、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购买款为620 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成本) 600 000

——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0 000

贷:银行存款 62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可供出售债券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或贷)

可供出售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或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案例3

接案例2,计算实际利率

48000(1+i)-1+48000(1+i)-2+48000(1+i)-3+600000(1+i)-3=620000 i≈6.74%

200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1 78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 212

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1 36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 631

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8 000

贷:投资收益 40 84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 157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例4:资料接案例1 ,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6.20元。甲公司进行期末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80000×6.2-594 500=98 5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8 5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594500-98500=496000

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6.60元。

公允价值变动=80000×6.6-496000=32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2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2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496000+32000=528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案例5

接例4,甲公司持有的8万股的乙公司股票,市价持续下跌,到了2007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已跌至3.50元,甲公司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市价回升至每股5.20元。

2007年12月31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资本公积的累积损失=98 500-32 000=66 500

资产减值损失=528 000-80000×3.5+66 500=314 5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14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6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8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528000-248000=280000

2008年12月31日,恢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帐面余额

公允价值回升金额=80000×5.2-280000=136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6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6 000

调整后乙公司股票帐面余额=280000+136000=416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例6:2009年2月20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的8万股股票出售,实际收到价款408000元。

出售日,乙公司股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贷方)为136000元,账面余额为416000元。其中,成本为594500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为178500(98500-32000+248000-136000)

借:银行存款 408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94 500

投资收益 128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

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包括四方面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控制:投资企业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包括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说可以通过章程、协议、法律等其他方式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或者说能够任免董事会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

上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与其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的权利,但不能控制或者一起共同控制。

无重大影响:非前三者。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又包括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从公开市场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16000万元,另在购买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4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64 000 000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为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佣金等与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直接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如果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例:甲公司于2006年3月1日通过增发60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乙公司20%股权,按照增发前后的平均股价计算,这些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0400万元,为增发该股份,甲公司支付了400万元的佣金和手续费。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4 0000 000

贷:股本 60 0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4 000 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

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 1 年以上(含 1年)。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行为不完全是自愿进行和完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因此不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是按照被合并方的帐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以支付货币资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 (享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价款)

非现金资产 (合并方资产的帐面价值)

资本公积 (或者在借方)

以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 (享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股本 (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 (或者在借方)

如果是贷方大于借方,冲减资本公积,如果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案例

2007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团内S公司的原股东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8.68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继续按照其固定法人资格经营。合并日, S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4404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4 040 000

贷:股本 10 000 000

资本公积 34 040 000

案例2

甲、乙公司同属于丙公司的子公司。甲公司与2007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的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公司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1元。乙公司2007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甲公司在2007年3月1日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2 000 000

资本公积 1 800 000

盈余公积 1 000 000

未分配利润 200 000

贷:股本 15 000 00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由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资源进行的交易行为,因此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以支付货币资金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

借:长期股权投资 (实际支付价款)

应收股利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

贷:银行存款

以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被合并方的股权,应按照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贷:固定资产等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利得

案例

A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以本企业的有关资产取得B公司70%的股权。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下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 000 000

累计摊销 8 000 000

贷:无形资产 64 000 000

银行存款 16 000 000

营业外收入 28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成本法: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适用范围: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

1、被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获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案例

甲公司2005年1月1日以24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3%股份,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9万元。乙公司为一家未上市企业,其股权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

甲公司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后,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表: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090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90 000

2005年3月5日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27 000 000×3%

贷:投资收益 810 000

2006年4月2日分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1 440 000

贷:投资收益 1 44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权益法: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

权益法的一般核算程序

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2、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损益。

3、在持有投资期间,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增加或减少投资收益

其他因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甲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5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也如此),甲公司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接上例,如果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为36000万元,甲公司计算应享有

36000×30%=108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800万元应记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8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8 000 000

2、损益调整的核算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案例

例:甲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5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也如此),甲公司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假设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分析:由于投资是被投资单位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因此不需要对净损益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0×30%

贷:投资收益 720万元

案例2

2001年7月1日,华联公司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1600万股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交易税费12万元。该股份占乙公司普通股股份的25%,华联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

2001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500万元;2002年2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2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820万元;2003年3月6日,乙公司宣告200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5元。

2003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250万元;2004年4月15日,乙公司宣告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股票股利0.30股。

2004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980万元;2005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200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5年度,乙公司报告净收益1000万元,未进行利润分配。

2006年度,乙公司报告净亏损600万元,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弥补亏损后,于2006年4月6日宣告20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0元。 2007年度,乙公司继续发生亏损500万元,未进行利润分配。

2001年7月1日,初始投资成本=1600×1.5+12=2412万元>9000×25%=2250万元,因此,按照2412万元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 24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24 120 000

2001年度,调整损益 1500×25%×6/12=187.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1 875 000

贷:投资收益 1 875 000

2002年2月10日,确认应收股利1600×0.1=1 600 000

借:应收股利 1 6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600 000

2002年度,调整损益 1820×25%=45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4 550 000

贷:投资收益 4 550 000

2003年3月5日,确认应收股利1600×0.15=240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4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400 000

2003年度,确认收益1250×25%=31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3 125 000

贷:投资收益 3 125 000

股票股利=1600×0.3=480万股,则持有股票总数1600+480=2080万股 2004年度,确认收益980×25%=24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2 450 000

贷:投资收益 2 450 000

2005年4月10日,确认应收股利2080×0.1=208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08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080 000

2005年度,确认收益1000×25%=2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2 500 000

贷:投资收益 2 500 000

2006年度,确认损失600×25%=150万元

借:投资收益 1 5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500 000

2006年4月5日,确认应收股利2080×0.1=208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08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2 080 000

2007年度,确认损失500×25%=125万元

借:投资收益 1 2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 250 000

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调整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者做相反分录)

例: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起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200万元,除该事项之外,B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6400万元。假定A企业与B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B企业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也相同。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9 200 000

——其他权益变动 3 600 000

贷:投资收益 19 2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6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自权益法转按成本法核算的,除构成企业合并的以外,应按中止采用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 (借方小于贷方)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借方大于贷方)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案例

华联公司对持有的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4月5日将丙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收到转让价款4500万元,其中包括应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300万元。转让日,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650万元,其中,成本2200万元,损益调整(借方)12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借方)2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45 0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2 500 000

——损益调整 12 000 000

——其他权益变动 2 500 000

应收股利 3 000 000

投资收益 5 5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500 000

贷:投资收益 2 5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列报和披露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小结

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值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

按照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确定投资收益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实际利率法。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

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重大影响四种关系。

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相同。

成本法适用于无重大影响和控制,权益法适用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作为投资收益,但如果收到清算性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

权益法下,按照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持股比例调整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应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受到现金股利,视为投资的收回。

期末出现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相关文章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习题答案

    金融资产课件-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习题答案 1.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 ...

    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转回判断中时间价值观的运用

    □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转回判断中时间价值观的运用 张萍 (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南昌330088) [摘要]本文介绍了时间价值观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转回判断中的具体应用,认为在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减值转回时 ...

    银行会计核算办法_债券投资业务.

    XX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核算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债券投资业务核算,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应用指南.<X ...

    非流动资产类新会计准则会计分录

    非流动资产类新会计准则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不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 ...

    注册会计师-会计讲义第二章

    第二章 金融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重点  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重点关注处置损益及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 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原则及会计处理 第一节 金融资 ...

    金融资产重分类调整会计处理例解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的规定比之以前更加详细,尤其在金融资产方面.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其中,库存现 ...

    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总结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一)1.广义的金融资产   广义的金融资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资产负债表中除了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之外的资产。具体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 ...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 ...

    新准则会计分录大全

    贷:银行存款 库存现金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应付内部单位款 7. 月终,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按照材料科目并分别情况进行汇总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上月收料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