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读后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日出给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巴金说他看到了上海的伟大奇观,刘白羽体会了“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海涅站在布罗肯高峰又说那是“绯红的小球”,屠格涅夫则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欣,看见“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红日”。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移,大诗人杜甫、李白、屈原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歌颂过日出,那是人类文明永存的美好记忆!

——摘自刘长春《第一缕曙光的祝福》

以前,陆陆续续地读过刘长春的一些散文篇什,留下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那大致是随意中颇见个人性情,自然中葆有人文底蕴。这次集中阅读了他的散文新作集《大地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觉是,刘长春那些看似歌吟风花雪月的散文,在赞颂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丽之中,托出的是对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与留连,背后还常常孕有对景物的日趋颓变与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叹与惋惜。因而,那看起来像是“颂歌”的作品,读着读着就变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怅惘,由若有所失转入一种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无雪,这在今天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并非正常。刘长春在《江南无雪》里,记叙了他在童年时代的“关于寒冷和飘雪的记忆”:那时候的“故乡的冬天”,“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而现在的江南,“没有寒冷,也没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过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无雪的冬天的两相比照中,写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变与缺失,而还内含了对“大气污染”、“地球变暖”等生态失衡现象的忧思与忧虑。与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闻雷又遇冰雹》一文。这篇文章由隆冬时分的先是高温天气居高不下,接着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声大作,风雨撼窗”,描绘了江南天气日见异常的另一种表现。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结尾处写道,“倾听惊雷,倾听冰雹,倾听暴雨,倾听大风,其实也是倾听大自然的教训。”话语不温不火,个中自含深意。还有《鱼之忧乐》,写因人们的过度捕捞而使灵河的“将军鱼”几近“灭绝”;《不见大雁》写因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大雁绝迹从而也使天台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为历史的记忆。在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气、景致与物种的变异与消失,就生存环境的现实危机发出了一声声叹息,也就维护环境的时不我待发出了一声声呼吁。

另有一些篇什,则是由来忆往,抚今追昔,在一种现场的胜景游历与超然的精神遨游的相互连结之中,慨叹文明的流失与文化的退隐。《遗憾的西安》的写作,系作者的西安之行的有感而发。对于西安,他怀着美好憧憬乘兴而来,然而,没有王维诗中“青青柳色新”的那种景致,有的只是“枯竭的河水”、“狭窄的河床”和“裸露着的石子滩”;而“灞柳风雪”不仅毫无踪影,压根就“找不到古灞桥”。最后,只好与古都西安“黯然伤别”。《古城墙漫步》一文,由西安因保留了城墙带来的自豪,说到北京因拆除了城墙留下的遗憾,尔后又说到台州府城临海的古城门的被拆除、古城墙的被改建,以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所流行的“仿古热”,历数了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可惜”的古建筑拆除,临了一句“如何看待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感喟,诘问中不无愤懑,简洁中透着深沉。作者是远足旅行的爱好者,更是赏鉴文明的有心人,在他的笔下,古代文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近代文明也在种种名目的蚕食之下岌岌可危。现代著名散文家陆蠡在天台平桥镇的故居,因无人把它当回事,已日益“颓败”(《陆蠡故居》);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台州中学的故居——“佩弦楼”,经历了一番“拆与不拆”的争论后,“到底还是拆了”(《台州中学的“佩弦楼”》)。在讲述这些事件时,作者没有太多的议论和直接的评断,但溢渗在字行间的失落与遗憾却殷殷可感,那同样也隐隐撞击着读者,让人为之惋惜,引人深长思之。

刘长春的散文,入手平实,行文自然,似乎是信手拈来,确乎又钩深致远;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外在上虽不有意刻削,而内里却有一条情思的主线,并用它来串结细节,连缀感悟。这种“外松”而“内紧”的状态,正是好的散文作品的重要品质之一。其次,我还很喜欢他的散文语言,那总体上说是简朴又雅致,敏动又感性,间或在叙事中跃然而出的感叹与感喟,常常精警又凝练,怡情又悦性。如《萤火虫洞之光》中的“世界上许多独一无二的景点,因为独一无二的构思而相得益彰。”如《不见大雁》中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天空寂寞,人也寂寞。”这些语言,情与理相交融,思与诗相结合,给他的作品平添了不少色彩,增加了许多韵致。然而,让人感到不足的是,这样有滋有味的语言表达,似乎还比较少见;而那种由“物”说起,最终落到“人”的套路,似乎又太多见。看来,散文写作之于刘长春,还有需要进而解决的问题,而这,也使他还有着相当的发展空间。

刘长春,男,1951年生于浙江台州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矿业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多年来,已在《当代》、《十月》、《美文》、《作家》、《中华散文》、《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文学作品150万字,著有散文集《旅途》、《山水境界》、《天台山笔记》、《墨海笔记》等八种,散文集《大地笔记》曾获第三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等。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日出给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巴金说他看到了上海的伟大奇观,刘白羽体会了“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海涅站在布罗肯高峰又说那是“绯红的小球”,屠格涅夫则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欣,看见“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红日”。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移,大诗人杜甫、李白、屈原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歌颂过日出,那是人类文明永存的美好记忆!

——摘自刘长春《第一缕曙光的祝福》

以前,陆陆续续地读过刘长春的一些散文篇什,留下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那大致是随意中颇见个人性情,自然中葆有人文底蕴。这次集中阅读了他的散文新作集《大地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先前的印象更清晰了,已有的感受也更深刻了。我的感觉是,刘长春那些看似歌吟风花雪月的散文,在赞颂山水之神奇,花木之瑰丽之中,托出的是对自然的造化、天然的情趣的崇尚与留连,背后还常常孕有对景物的日趋颓变与文明的悄然流失的慨叹与惋惜。因而,那看起来像是“颂歌”的作品,读着读着就变成了“挽歌”,引人同他一起由欣忭到怅惘,由若有所失转入一种若有所思的境界

江南无雪,这在今天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现象,其实并非正常。刘长春在《江南无雪》里,记叙了他在童年时代的“关于寒冷和飘雪的记忆”:那时候的“故乡的冬天”,“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而现在的江南,“没有寒冷,也没有雪”,以至于在孩子那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冬天怎么不下雪了?”作者在自己过去有雪的冬天和如今孩子无雪的冬天的两相比照中,写出的不只是童趣的演变与缺失,而还内含了对“大气污染”、“地球变暖”等生态失衡现象的忧思与忧虑。与这篇文章恰成反比的,是《三九闻雷又遇冰雹》一文。这篇文章由隆冬时分的先是高温天气居高不下,接着是某日“天地忽然黑暗,混沌一片,雷声大作,风雨撼窗”,描绘了江南天气日见异常的另一种表现。有意味的是,作者在结尾处写道,“倾听惊雷,倾听冰雹,倾听暴雨,倾听大风,其实也是倾听大自然的教训。”话语不温不火,个中自含深意。还有《鱼之忧乐》,写因人们的过度捕捞而使灵河的“将军鱼”几近“灭绝”;《不见大雁》写因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大雁绝迹从而也使天台八景之一的“清溪落雁”成为历史的记忆。在这些篇什里,作者由天气、景致与物种的变异与消失,就生存环境的现实危机发出了一声声叹息,也就维护环境的时不我待发出了一声声呼吁。

另有一些篇什,则是由来忆往,抚今追昔,在一种现场的胜景游历与超然的精神遨游的相互连结之中,慨叹文明的流失与文化的退隐。《遗憾的西安》的写作,系作者的西安之行的有感而发。对于西安,他怀着美好憧憬乘兴而来,然而,没有王维诗中“青青柳色新”的那种景致,有的只是“枯竭的河水”、“狭窄的河床”和“裸露着的石子滩”;而“灞柳风雪”不仅毫无踪影,压根就“找不到古灞桥”。最后,只好与古都西安“黯然伤别”。《古城墙漫步》一文,由西安因保留了城墙带来的自豪,说到北京因拆除了城墙留下的遗憾,尔后又说到台州府城临海的古城门的被拆除、古城墙的被改建,以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所流行的“仿古热”,历数了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可惜”的古建筑拆除,临了一句“如何看待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感喟,诘问中不无愤懑,简洁中透着深沉。作者是远足旅行的爱好者,更是赏鉴文明的有心人,在他的笔下,古代文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近代文明也在种种名目的蚕食之下岌岌可危。现代著名散文家陆蠡在天台平桥镇的故居,因无人把它当回事,已日益“颓败”(《陆蠡故居》);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台州中学的故居——“佩弦楼”,经历了一番“拆与不拆”的争论后,“到底还是拆了”(《台州中学的“佩弦楼”》)。在讲述这些事件时,作者没有太多的议论和直接的评断,但溢渗在字行间的失落与遗憾却殷殷可感,那同样也隐隐撞击着读者,让人为之惋惜,引人深长思之。

刘长春的散文,入手平实,行文自然,似乎是信手拈来,确乎又钩深致远;这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外在上虽不有意刻削,而内里却有一条情思的主线,并用它来串结细节,连缀感悟。这种“外松”而“内紧”的状态,正是好的散文作品的重要品质之一。其次,我还很喜欢他的散文语言,那总体上说是简朴又雅致,敏动又感性,间或在叙事中跃然而出的感叹与感喟,常常精警又凝练,怡情又悦性。如《萤火虫洞之光》中的“世界上许多独一无二的景点,因为独一无二的构思而相得益彰。”如《不见大雁》中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天空寂寞,人也寂寞。”这些语言,情与理相交融,思与诗相结合,给他的作品平添了不少色彩,增加了许多韵致。然而,让人感到不足的是,这样有滋有味的语言表达,似乎还比较少见;而那种由“物”说起,最终落到“人”的套路,似乎又太多见。看来,散文写作之于刘长春,还有需要进而解决的问题,而这,也使他还有着相当的发展空间。

刘长春,男,1951年生于浙江台州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矿业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多年来,已在《当代》、《十月》、《美文》、《作家》、《中华散文》、《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

文学作品150万字,著有散文集《旅途》、《山水境界》、《天台山笔记》、《墨海笔记》等八种,散文集《大地笔记》曾获第三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等。


    相关文章

    一个人的奥运会观后感

    一个人的奥运会 看了影片<一个人的奥运会>才对那个年代的运动员,更确切的说是中国运动员有了一个更生动,更立体的认识,因为我所看到的运动员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也没有动荡的社会环境...少了很多干扰.但因为横空的炮火昭示的中日战争, ...

    圆明园的读后感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遗产上无法拟补的损失,里面有数不计数的奇珍异宝和图书文物.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园内的许多珍贵历史文物洗劫一空,最后, ...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只贝1教学实录长春版

    <一只贝>教学实录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见过贝壳吧?你们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呢?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吗? 生1:是一只非常漂亮而且颜色也非常鲜艳. 生2:花纹很漂亮,有很多纹理而且纹理也非常漂亮 生3:我见过的一只贝壳是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00字

    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 ...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学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迪斯尼和米老鼠 1教案 长春版

    迪斯尼和米老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准相关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句子可以细细地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过程与方法: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感想 2012年10月24日下午,我们怀揣着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敬再一次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此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400字300字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如怒火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圆明园有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建筑宏伟,闻名于世,与其它园林相比,别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