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_密州四曲_

第29卷第09期2014年0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

Vol.29,No.09

Sep.2014

论苏轼的“密州四曲”

乔云峰

(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山东诸城262200)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十年生死》虽然在悼亡词形式上有所继承,但于摘要:

内容上则为开拓,当为第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集苏轼多年词风探索成果于一身,厚积薄发,终于成为开启词史上豪放一派的壮词;苏轼修葺而为千年名胜的超然台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苏轼登台而作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用诗语描绘了北方小城的美丽春景,又富有哲理,堪称景妙论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为中秋绝唱,又以诗词形式集中国中秋文化之大成,对中国传统中秋节的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容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定化,成为中秋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中秋诗词当之无愧千古佳作。此四首作于密州的佳作,应当誉之为“密州四曲”。

关键词:密州四曲;悼亡;出猎;超然;中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4)09-0006-07

OnSuShi’sMizhouFourPoems

QIAOYunfeng

sChaorantai,ZhuchengShandong262200,China)(TheManagementOfficeofZhucheng’

,hisAbstract:SuShicreatedmorepoemsinMizhou.In“JangchengZi:TenYearsLifeandDeath”

missingofhisex-wifeWangFu,wasthefirstmourningpoemwhichhasthenewcontentsandthegoodrepu-tationforlongtime.“JiangchengZi:MizhouHunting”wasthefirstfamouspoemofforthrightschool,whichincludedhismoreyearsthinkingandcumulativeness.AfterSushirepairedChaorantai,thethousandsofyears’placeofinterest,itwaswell-knownatthattime.Once,heclimbedonChaorantaiandcreated“WangJiangnan:ChaorantaiPoem”,describingthebeautifulsceneryoftheNorthernspring,fullofphilosophicalthinkingThispoemwasavividdescriptionofbeautifulsceneryandnottobeexplained.”“ShuidiaoGetou:WhenwilltheMoonbeClearandBright”wasnotonlythefamousMid-autumnpoem,butalsohadtherichestculturalcontentsoftheMid-AutumnFestival.AdmiringthefullmoonintraditionalChineseMid-AutumnFestival,foodandreunionculturalcontentintheformofpoetrywereimmobilizedasarepresenta-tiveofmid-autumnculture,andtheeternalmasterpieceofthemid-autumnpoetry.AsthefourpoemsallcreatedinMizhou,wemaypraiseit“MizhouFourPoems”.

KeyWords:MizhouFourPoems;Mourning;Hunting;Chaoran;Mid-AutumnFestival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离杭州通判任来知密州,十二月三日到密州,时年39岁,

343

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离任[1]302、。来密州时的苏轼在政治上并不是太如意。神宗任用王安石变

法,苏轼的变法主张与其不合,便自请外任到了杭

州。从苏辙《超然台赋序》中可知,“子瞻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三年中,朝庭的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政局的变化对苏

收稿日期:2013-11-25

作者简介:乔云峰(1973-),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省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苏轼文化。

6

升迁无望,回京不能,只好自请到密轼更为不利,

州了。苏轼在这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创作了词20首,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这“密州四曲”:出猎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超然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提起“密州四曲”,首先要说“密州三曲”。被胡乔木赞誉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先生在其《瞿髯论词绝句》一书中有一首作品论及苏轼,其词曰:“猎余豪气勃燕然,月下悼亡忆弟篇。一扫风花出肺腑,密州三曲月经天。”鉴于夏先生在词研究领域的地位,从此,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为“密州三曲”的说法流传开来。2012年9月2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山东诸城主办了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邀请了部分国内著名的苏轼研究专家参加,笔者作为诸城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诸城超然台管理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在陪同与会的苏学专家参观超然台时,专家们吟诵了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身临其境的专家们更加领悟到苏轼对密州人民、对密州这块土地的热爱,在谈及“密州三曲”时,有人认为这首超然词完全可以与“密州三曲”媲美,应该共称“密州四曲”。笔者非常同意这种说法,并且认为这《望江南·超然台作》也与另外三曲一样,在词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2012年中秋节,因专家们的提议而兴奋,笔者作《超然台中秋望月》诗一首,表达对苏轼密州四曲的敬意与密州人民的深情感谢。诗曰:

超然台上月初升,把酒中秋拜长公。水调一歌雄宇内,密州四曲震京东。

人生离合两娇子,世宦奔波半老翁。万里婵娟谁与共,今宵起舞好乘风。据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的全部词作为350首,其词作大体上以被贬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而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在其一生的词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标志着苏轼自成一家的开始。本文将结合“密州四曲”论述密州词在苏轼及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的小序说得非常清楚,作于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也就是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

说起悼亡作品,有人认为《诗经》中就出现了。一首是《邶风》中的《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蛡兮袇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还有一首是《唐风》中的《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就这两首诗之内容来看,称它为悼亡诗也无

不可。但为什么后世有争论呢,主要是在经历了汉儒们以经解诗之后,它的本来面目已经很难看到了。就我国诗歌发展的情况以及《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看,个人认为这是两首悼亡诗是可信的,只不过《葛生》更应该是代言体。整个汉朝没有人出来继承这个传统,到了西晋,著名的诗人潘岳就写出三首悼亡诗。南北朝时期有见于《玉台新咏》《文苑英华》的沈约所作《悼亡诗》。进入唐朝,诗歌大盛,悼亡诗就非常多了,著名的还是元稹的《遣悲怀》等。唐中到晚期,词体诞生了。在诗的领域中早有佳作的悼亡主题也出现了尝试性的作品。比较早的是《花间词》中后蜀张泌的《浣溪沙》: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关于这首词,不少研究者认为其主人公的身

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

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十年生死两茫茫,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7

份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稍后又有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其中一首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陈祖美先生考评,这首作品并非大多数论者所说的那样是一首“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作品,而是一首本事词,是在李煜大周后

[2]491

病逝一周年之后为她写的。如果陈先生所论可信的话,那么这首作品也就只是一首悼亡词而已。

关于苏轼这首悼亡词,现代学者评价甚高,王保

〈江城子〉珍先生曾在《永恒的悼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文中摘取各家所论重点进行论述。[1]583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苏轼的悼亡词提升了词中女主角的身份地位。以往词中女主角多为歌妓之类,而这首《江城子》中的女主角,是作者以平等对待的爱妻;二是既写了对亡妻的悼念,又包括

词人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叹,抒发伤时情绪;三是这首词就是一首本事词,也就是说,苏轼所记的梦是词人自己真正做了那个梦,而不是有所寄托虚构了一个梦。

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者绝少也。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这封信向我们透露了不少信息。一是苏轼对那种“萧然有远古风味”之文的赞叹,“然此风之亡也久矣”则表示出对当下文风的不满。苏轼写在其友文与可《超然台赋》后的话也体现出了这样的思想:

余友文与可,非今世之人也,古之人也。其文非今之文也,古之文也。其为《超然》辞,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关,其《远游》、《大人》之流乎?熙宁九年四月六日。

(《书文与可〈超然台赋〉后》)

二是苏轼的创作态度是明确坚持这种文风。“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如果舍弃这种文风而改习当下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所指导的

之文,就错了。可惜,那种良好的古文风“知在宋代,全面兴起的词逐渐成了“言情”的工“经义”

爱者绝少”。三是自己一直坚持作这一类文风的文具,而诗呢,则侧重于“言志”了。就悼亡诗来说,苏

“不可不作,特未暇耳”,只要有条件了就一定轼之后,除了南宋的陆游、李壁之外就比较少了。章,

坚决不与“经义”之文妥协。四是最后谈到自而词以悼亡的作品则佳作时有。宋朝的应有贺铸、要写,

己最近的创作成果。自己最近作了一首《江城子》,陆游等人,清代的纳兰性德更是有名,甚至后来毛

,充满着自信,要与婉约派分庭抗泽东主席的《蝶恋花》也被看作有名的悼亡词。所“亦自是一家”

礼。结果呢,“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以,苏轼的这首悼亡词,虽然不是第一首把悼亡内容引入词体的,但确实当得起是第一首真正有影

响的悼亡词。苏轼通过自己的天才词笔,给婉约词增添了新题材与新风格。

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世词论家多以这首《江城子》为豪放词的开山作品,认为它标志着豪放派的诞生。此论甚是,但有一点词论家没有强调清楚,那就是苏轼是有意识地要专门开创一个与婉约派相抗衡的词流派,并且有着强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壮举,也为之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去探索。在来到密州之后,词人的天才与密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豪放的民风相撞击,最终创作了这一标志性的作品。

苏轼自己词的创作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

[3]1

程。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苏轼词应该是《华清引》,这首作品写于英宗治平元年(1064),当时苏轼29岁。苏轼曾给堂兄子明写过一封信《与子明兄》,信上说:“记得应举时,兄能讴歌甚妙,弟虽不会,然常令人唱,为作。”由此看来苏轼写词要比写诗晚得多。神宗熙宁四年(1074)苏轼通判杭州之后,作词多了起来,按照有编年的统计,三年共作近50

《江城子·密州出猎》:渐进终二、

成、开启一派的豪放壮词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老夫聊发少年狂,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十月间。关于这首词,苏轼有一封与朋友鲜于侁的信是不能不提到的。《与鲜于子骏三首》(之二):

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所惠诗

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然此风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但时独于闲处

8

已经涉猎到了传统上诗的题材领首。就内容而言,

域,比如赠别词、思乡词、忆旧词等。这也为以后自己进一步丰富的题材范围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词作也有部分作品体现出了豪放词的苗头。如《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和《行香子·过七里滩》。作于熙宁六年的《临江仙·风水洞作》更是体现出了几近豪放的特色: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熙宁七年秋天,苏轼从杭州起程来知密州。在路上他作了一首《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

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有评论家认为这应该是词史上第一首纯以议论抒怀的词。这首词大量运用诗的东西,包括典故、史实、经史、诗文等,进一步突破诗与词的界限,扩大词的领域与境界,似乎预示着在密州这个地方,苏轼的词风要发生重大转变。来到密州的苏轼更是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自己词的创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成为苏轼正式宣告自己豪放风格与婉约相抗衡的宣战书。后来史家与词论家都把这首词当成豪放派的开山之作,在中国词史上,豪放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正式诞生了。刘乃昌先生在《东坡豪放词漫议》中就说:“从词的发展史上看,我们应该确认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豪放词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苏轼通过自己词的创作实践,在内容上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既扩大了词的题材,又丰富了词的风格。苏轼自己就主张词“盖诗之裔”(《祭张子野文》),所以他从题材上进一步打破诗与词的界限,几乎做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东坡词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风格上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诗庄词媚”的说法。豪放词不仅可以言志,还可以叙事,甚至可以议论。也有

人认为苏轼以出猎抒写爱国情怀,开南宋时期爱

国抗战词之先。总之,苏轼以自己的天才词作,使豪放词派最终形成,也形成自己词的第一个高峰,与婉约派相抗,终于激活了宋代词坛,最终成就了宋词堪与唐诗相媲美的高峰。

《望江南·超然台作》:景妙论三、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春天,是作者登台望远有感而作。关于超然台,在苏轼修葺之前那儿就有一个台子,在密州故城北城墙上,靠近西北角的那个地方,原是北魏时期在城墙上所筑,后来一般称为“北台”,苏轼在自己修葺后也常称其为“北台”,比如那首《雪夜书北台壁》诗。关于超然台的修葺时间,最直接最权威的说法应该是苏轼自己在《超然台记》中所说:“余处钱塘移守胶西……处之期年……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间大体应该在熙宁八年(1075)的秋后冬初,如果正好按“期年”的说法,苏轼于熙宁七年十二月初三来密州,那个时候已经是天寒地冻,以北方的气候收拾房子、台子恐怕没有那么理想了,最佳的时间应该是秋末冬初,庄稼已经收拾完毕,天高气爽,正好施工。城墙上的台子一般是作战争目的来使用的,主要是瞭望,储存石头、木料、石灰等战备物品,但北宋时期,密州并不靠近边境,台子的军事功能发挥不了多少,日渐破败了。苏轼就把它修葺起来,并请他的弟弟当时在齐州(今济南)任掌书记的苏辙给台子取名字。苏辙深知其兄之意,就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命之曰“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赋》以寄。苏辙在这篇赋的序言中说: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

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噶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

9

超然不累于物故邪。

从这儿可以看出苏轼修葺台子的目的。而苏轼呢?“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苏轼刚来密州的时候,心里是充满着失望的,“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苏轼采取了“贵清静而民自定”的理政方针,带领百姓灭蝗抗旱,与民休息。一年之后,情况就有了很大改观,“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既然与老百姓建立了如此融洽的鱼水般的关系,登上超然台的苏轼当然是“一朝看尽长安花”了。“风细柳斜斜”,春意正浓,“试上超然台上看”,这时的心情绝对与刚来密州时的“寂寞山城人老也”不同,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登上自己动手修葺的超然台,那应该是多么惬意的感觉啊!“半壕春水一城花”就是略带夸张的写实了,密州城西有扶淇河,背面有潍河流过,城中还有沧湾,城内不缺水,半城花也是非常现实的景色。“烟雨暗千家”,则是一幅水彩画了,苏轼深谙绘画的原理,把它运用到词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图景。一词写尽北方山城春色,至今无人能及。“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作者于春花烟雨中咨嗟什么呢?寒食后就是清明节了,按照当时风俗,应该是给亲人上坟扫墓了。而自己呢,却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密州,咨嗟也是理所当然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既然不能归去,还是不要思念了吧,清明后,就可以生新火了,正好今年的新茶也下来了,那就来品尝一下当地的新茶。诸城的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地处北纬35度线附近,是茶树能安全越冬的最北端了,其茶生长缓慢,冬眠期长,所以这儿的春茶味道特别好。苏轼的品茗就是最好的证明。通判杭州三年,苏轼也是尽职尽责,恪尽所能,却“三年不得代”,而按宋朝对官员“文官三年一磨勘”与“历纸”的制度,才华横溢的苏轼当然会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朝中的改革还是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己“因法便民”的主张当然还不被采纳。三年时期一到,苏轼只好自请到密州了。也许是心中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太

强烈了,也许是对密州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真的

到了密州,还是让苏轼大吃一惊,旱蝗相仍,“盗贼满野,狱讼充斥”。但就是面对这样的残酷的现实,自己带领百姓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使密州的情况发生了如此的变化,怎能不高兴,不要思念家乡,还是品尝一下密州的新茶吧。

“诗酒趁年华”,是这首词的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呢?不少人就认为,“年华”与开头的“春未老”呼应,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面对春未去而人将老的痛楚,应该忘却现实的困难,就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苏轼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在不得意的处境中只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解读。结合密州地处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苏轼刚来密州时“旱蝗相继”,“盗贼满野,狱讼充斥”的现实,经过苏轼一年的治理,情况大大改观,所以又修葺了超然台,这怎么能说明苏轼要以喝酒享乐来麻醉自己呢,这怎么又会是苏轼的超然思想呢?苏轼心中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并且也一直从政,但骨子里却是个文人,纵观中国历史,只有在宋朝,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诗,对真正的文人而言就是生命,就是寄托,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建中靖国元年正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真州(今仪征)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苏轼对诗词创作的重视。酒呢,是诗人的佐料,是诗的添加剂与催化剂,是正常的生活,也是正确的生活,尤其是苏轼的酒,不是追求那种日日烂醉如泥,而是那种恰到好处,那种刺激灵感又不失理智的酒。当我们把“诗”看成事业,把“酒”看成正确的享受的生活的方式时,你会发现,苏轼说得是多么好啊!干事业要趁青春年少,享受生活也要有好身体好时光。近九百年之后,大作家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之说,才使苏轼真正地找到了知己。“诗酒趁年华”,不要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吓倒,不要被贫乏的物质生活所困扰,不要纠结于官场上得不到提升,更不要迷恋那种灯红酒绿,既然自己主政密州,就要为密州老百姓做点事,给他们营造一个和平而安定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生活,而自己呢,则要在这个现实

10

生活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去享受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这才是超然,这才是真正的超然思想,不同于道家的脱离尘世的超然。

再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词也包含了苏轼的超然思想。熙宁八年秋末冬初苏轼主持修葺了超然台,然后又与苏辙相和,作了《超然台记》,明确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超然思想。熙宁九年春天,苏轼登超然台作此词,也应该会受到或者潜在地受到自己刚刚提出的超然思想的影响。从时间上来看,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为超然词也是有充分根据的。

通过这样解读,我们会发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确实充满了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超然思想,但它又是通过美丽的景色描写来展现,只有了解了苏轼知密州的情况,才能对这首词的全部内含全部掌握。这首超然词完全有资格与悼亡词、出猎词与中秋词相提并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中秋节赏月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一个从祭祀到拜月再到赏月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秋赏月与上古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七月》一篇,描绘人们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据《说文》,秋为“禾穀孰也”。唐朝泉州人欧阳詹在其《长安玩月诗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况埃瓩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入西楼。则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可见唐朝人赏月已经形成习俗。据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据刘德增先生考证,《全唐诗》中咏中秋的

[4]诗多达111首,其中当然不乏赏月之作。《东京梦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集中

秋文化之大成的千古绝唱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这首著名的词作已经是屡见不鲜,这儿笔者想从文化学、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千古名词,探讨它对中国中秋文化的形成所发挥的任用。2012年9月的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上,笔者提交了《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中秋文化的贡献》的论文,现摘其要论如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于苏轼知密州时期,是熙宁九年中秋在千年名台超然台上饮酒望月时即兴创作的,它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之前中秋的习俗用诗词的形式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后世中秋节传统的赏月、团圆与美食等文化内涵的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秋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月,古代很早就有祭祀的记载。唐时赏月与祭祀就已经相提并论了。但在唐朝,中秋还没有固定为节日。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得到了正式名称,并且受到官方与民间的重视,成为一个重大的有影响力的节日。宋末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月夕’。”此处乃“八月十五中秋节”首次见于正式文字记载。宋元以降,中秋渐与元旦(即后来的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华录》《新编醉翁谈录》都有记载。这篇《水调歌头》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诗人面对中秋明月,心绪万端。世人赏月,大多徒叹明月之明、之圆、之大、之亮,大诗人赏月呢,则产生出如此的千古佳作。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团圆的习俗。中国长期的农业经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而中秋的明月又正好契合了人们向往团圆的心理,更易触发游子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情感。月亮也是古人常用的一个意象,考察这个意象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就占了主要地位。当这种文化符号定型之后,思乡、怀人、伤别就成了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这种情感的的最佳选择。其实,早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对于中秋节的团圆习俗,唐人也多有涉及。到了宋朝,人们过中秋节更强调家庭生活的团圆,娱乐活动也重点放在家中,团圆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梦梁录》卷四说:“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还有要“团围子女,以酬佳节”。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也载有“中秋摘星楼赏月家宴”的内容。可见,中秋节已经成为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这首《水调歌头》下阕主要怀人,也即小序中所说的“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月圆人离,是人间憾事,诗人便追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故意责问明月,更反衬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11

“人有悲欢离合,更体现苏轼对胞弟的深情思念。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上面的人与月的对立一下子到了人与月的相通相融,表达了诗人的达观,哲理意味十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则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出对兄弟苏辙的祝福,也传达了苏轼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样,苏轼就把人生经常的离别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从而更加强化了中秋明月期盼团圆的文化内涵。因为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人们赋予中秋“团圆”的符号,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对家庭与人伦关系的和谐的追求,中秋节这种文化符号对于我们中国人的亲情、家庭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与促进作用。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美食的习俗。这个包括饮酒、各种果品、食品等。这儿只说一下月饼。在宋朝,就应该出现了类似月饼的食品了。苏轼有《留别廉守》诗云:“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苏轼稍后的郑望之在其《膳夫录·说郛》“汴中

[5]

节食”条下云:“中秋,玩月羹。”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叙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人情时提到“月饼”,可能是“月饼”之名称首次见于文献资料。在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与朋友们在超然台上,“欢饮达旦,大醉”,有美酒,肯定也会有美食,有那种“中有酥与饴”的“如嚼月”的小饼也未可知。无论怎样,中秋之夜,赏月饮酒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了。对于这首《水调歌头》,除了它所涵盖的明显的中秋文化,实

际上它还包括了一种潜在的中秋文化,那就是通

过月亮对宇宙、对时空、对自然进而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知密州时期是苏轼词创作新风格的定型期,也是词人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虽然总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词的品质却是独步平生。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悼亡词、出猎词、超然词与中秋词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也是奠定苏轼在词学领袖地位的时期。为什么知密州时期会取得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呢?

首先是苏轼个人的创作才能与人生经历的积累。苏轼作为大才子与诗词歌赋等各体的通才是举世公认的,这个不需要再论述。从其人生经历来看,知密州时期正是苏轼从老家眉山出来在社会上活动20年左右,也曾在京城、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接触到了各种人与事等,阅历丰富。词创作方面,从29岁开始,经过十年学习领悟,尤其是杭州的积累,到密州时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其次是密州浓厚的文化氛使苏轼的思想发生的与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个方面,张崇琛教授有过专门的文章论述。张教授认为密州以儒为主、兼融各家的学术氛围对苏轼以综合性为特征的思想形成有“聚合效应”;密州古朴、淳厚、豪壮的民俗对对身处其中的苏轼有潜移默化之功;格调朴野的“东州乐府”文化则是苏轼文学创作特别是词创作发生转折与飞跃的触媒。同时,苏轼不断地与苏辙、文与可、鲜于侁等朋友相互切磋交流、共同学习进步也应该是他词创作得以突飞猛进的添加剂。

参考文献:

中华书局,1998.[1]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

[2]李增坡.苏轼在密州[M].济南:齐鲁书社,1995.

[3]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苏轼全集校注:第九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4]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J].文史哲,2003(6).[5]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方忠]

12

第29卷第09期2014年0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

Vol.29,No.09

Sep.2014

论苏轼的“密州四曲”

乔云峰

(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山东诸城262200)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十年生死》虽然在悼亡词形式上有所继承,但于摘要:

内容上则为开拓,当为第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集苏轼多年词风探索成果于一身,厚积薄发,终于成为开启词史上豪放一派的壮词;苏轼修葺而为千年名胜的超然台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苏轼登台而作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用诗语描绘了北方小城的美丽春景,又富有哲理,堪称景妙论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仅为中秋绝唱,又以诗词形式集中国中秋文化之大成,对中国传统中秋节的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容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定化,成为中秋文化的典型代表诗词、中秋诗词当之无愧千古佳作。此四首作于密州的佳作,应当誉之为“密州四曲”。

关键词:密州四曲;悼亡;出猎;超然;中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4)09-0006-07

OnSuShi’sMizhouFourPoems

QIAOYunfeng

sChaorantai,ZhuchengShandong262200,China)(TheManagementOfficeofZhucheng’

,hisAbstract:SuShicreatedmorepoemsinMizhou.In“JangchengZi:TenYearsLifeandDeath”

missingofhisex-wifeWangFu,wasthefirstmourningpoemwhichhasthenewcontentsandthegoodrepu-tationforlongtime.“JiangchengZi:MizhouHunting”wasthefirstfamouspoemofforthrightschool,whichincludedhismoreyearsthinkingandcumulativeness.AfterSushirepairedChaorantai,thethousandsofyears’placeofinterest,itwaswell-knownatthattime.Once,heclimbedonChaorantaiandcreated“WangJiangnan:ChaorantaiPoem”,describingthebeautifulsceneryoftheNorthernspring,fullofphilosophicalthinkingThispoemwasavividdescriptionofbeautifulsceneryandnottobeexplained.”“ShuidiaoGetou:WhenwilltheMoonbeClearandBright”wasnotonlythefamousMid-autumnpoem,butalsohadtherichestculturalcontentsoftheMid-AutumnFestival.AdmiringthefullmoonintraditionalChineseMid-AutumnFestival,foodandreunionculturalcontentintheformofpoetrywereimmobilizedasarepresenta-tiveofmid-autumnculture,andtheeternalmasterpieceofthemid-autumnpoetry.AsthefourpoemsallcreatedinMizhou,wemaypraiseit“MizhouFourPoems”.

KeyWords:MizhouFourPoems;Mourning;Hunting;Chaoran;Mid-AutumnFestival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离杭州通判任来知密州,十二月三日到密州,时年39岁,

343

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离任[1]302、。来密州时的苏轼在政治上并不是太如意。神宗任用王安石变

法,苏轼的变法主张与其不合,便自请外任到了杭

州。从苏辙《超然台赋序》中可知,“子瞻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三年中,朝庭的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政局的变化对苏

收稿日期:2013-11-25

作者简介:乔云峰(1973-),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省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苏轼文化。

6

升迁无望,回京不能,只好自请到密轼更为不利,

州了。苏轼在这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创作了词20首,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这“密州四曲”:出猎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超然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提起“密州四曲”,首先要说“密州三曲”。被胡乔木赞誉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先生在其《瞿髯论词绝句》一书中有一首作品论及苏轼,其词曰:“猎余豪气勃燕然,月下悼亡忆弟篇。一扫风花出肺腑,密州三曲月经天。”鉴于夏先生在词研究领域的地位,从此,称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为“密州三曲”的说法流传开来。2012年9月2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山东诸城主办了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邀请了部分国内著名的苏轼研究专家参加,笔者作为诸城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诸城超然台管理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在陪同与会的苏学专家参观超然台时,专家们吟诵了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身临其境的专家们更加领悟到苏轼对密州人民、对密州这块土地的热爱,在谈及“密州三曲”时,有人认为这首超然词完全可以与“密州三曲”媲美,应该共称“密州四曲”。笔者非常同意这种说法,并且认为这《望江南·超然台作》也与另外三曲一样,在词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2012年中秋节,因专家们的提议而兴奋,笔者作《超然台中秋望月》诗一首,表达对苏轼密州四曲的敬意与密州人民的深情感谢。诗曰:

超然台上月初升,把酒中秋拜长公。水调一歌雄宇内,密州四曲震京东。

人生离合两娇子,世宦奔波半老翁。万里婵娟谁与共,今宵起舞好乘风。据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的全部词作为350首,其词作大体上以被贬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而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在其一生的词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标志着苏轼自成一家的开始。本文将结合“密州四曲”论述密州词在苏轼及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的小序说得非常清楚,作于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也就是熙宁八年正月二十日夜。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

说起悼亡作品,有人认为《诗经》中就出现了。一首是《邶风》中的《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蛡兮袇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还有一首是《唐风》中的《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就这两首诗之内容来看,称它为悼亡诗也无

不可。但为什么后世有争论呢,主要是在经历了汉儒们以经解诗之后,它的本来面目已经很难看到了。就我国诗歌发展的情况以及《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看,个人认为这是两首悼亡诗是可信的,只不过《葛生》更应该是代言体。整个汉朝没有人出来继承这个传统,到了西晋,著名的诗人潘岳就写出三首悼亡诗。南北朝时期有见于《玉台新咏》《文苑英华》的沈约所作《悼亡诗》。进入唐朝,诗歌大盛,悼亡诗就非常多了,著名的还是元稹的《遣悲怀》等。唐中到晚期,词体诞生了。在诗的领域中早有佳作的悼亡主题也出现了尝试性的作品。比较早的是《花间词》中后蜀张泌的《浣溪沙》: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关于这首词,不少研究者认为其主人公的身

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

一首格高千古、影响后世的悼亡词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十年生死两茫茫,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7

份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稍后又有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其中一首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陈祖美先生考评,这首作品并非大多数论者所说的那样是一首“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作品,而是一首本事词,是在李煜大周后

[2]491

病逝一周年之后为她写的。如果陈先生所论可信的话,那么这首作品也就只是一首悼亡词而已。

关于苏轼这首悼亡词,现代学者评价甚高,王保

〈江城子〉珍先生曾在《永恒的悼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文中摘取各家所论重点进行论述。[1]583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苏轼的悼亡词提升了词中女主角的身份地位。以往词中女主角多为歌妓之类,而这首《江城子》中的女主角,是作者以平等对待的爱妻;二是既写了对亡妻的悼念,又包括

词人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叹,抒发伤时情绪;三是这首词就是一首本事词,也就是说,苏轼所记的梦是词人自己真正做了那个梦,而不是有所寄托虚构了一个梦。

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者绝少也。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这封信向我们透露了不少信息。一是苏轼对那种“萧然有远古风味”之文的赞叹,“然此风之亡也久矣”则表示出对当下文风的不满。苏轼写在其友文与可《超然台赋》后的话也体现出了这样的思想:

余友文与可,非今世之人也,古之人也。其文非今之文也,古之文也。其为《超然》辞,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关,其《远游》、《大人》之流乎?熙宁九年四月六日。

(《书文与可〈超然台赋〉后》)

二是苏轼的创作态度是明确坚持这种文风。“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如果舍弃这种文风而改习当下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所指导的

之文,就错了。可惜,那种良好的古文风“知在宋代,全面兴起的词逐渐成了“言情”的工“经义”

爱者绝少”。三是自己一直坚持作这一类文风的文具,而诗呢,则侧重于“言志”了。就悼亡诗来说,苏

“不可不作,特未暇耳”,只要有条件了就一定轼之后,除了南宋的陆游、李壁之外就比较少了。章,

坚决不与“经义”之文妥协。四是最后谈到自而词以悼亡的作品则佳作时有。宋朝的应有贺铸、要写,

己最近的创作成果。自己最近作了一首《江城子》,陆游等人,清代的纳兰性德更是有名,甚至后来毛

,充满着自信,要与婉约派分庭抗泽东主席的《蝶恋花》也被看作有名的悼亡词。所“亦自是一家”

礼。结果呢,“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以,苏轼的这首悼亡词,虽然不是第一首把悼亡内容引入词体的,但确实当得起是第一首真正有影

响的悼亡词。苏轼通过自己的天才词笔,给婉约词增添了新题材与新风格。

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世词论家多以这首《江城子》为豪放词的开山作品,认为它标志着豪放派的诞生。此论甚是,但有一点词论家没有强调清楚,那就是苏轼是有意识地要专门开创一个与婉约派相抗衡的词流派,并且有着强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壮举,也为之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去探索。在来到密州之后,词人的天才与密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豪放的民风相撞击,最终创作了这一标志性的作品。

苏轼自己词的创作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

[3]1

程。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苏轼词应该是《华清引》,这首作品写于英宗治平元年(1064),当时苏轼29岁。苏轼曾给堂兄子明写过一封信《与子明兄》,信上说:“记得应举时,兄能讴歌甚妙,弟虽不会,然常令人唱,为作。”由此看来苏轼写词要比写诗晚得多。神宗熙宁四年(1074)苏轼通判杭州之后,作词多了起来,按照有编年的统计,三年共作近50

《江城子·密州出猎》:渐进终二、

成、开启一派的豪放壮词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老夫聊发少年狂,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十月间。关于这首词,苏轼有一封与朋友鲜于侁的信是不能不提到的。《与鲜于子骏三首》(之二):

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所惠诗

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然此风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但时独于闲处

8

已经涉猎到了传统上诗的题材领首。就内容而言,

域,比如赠别词、思乡词、忆旧词等。这也为以后自己进一步丰富的题材范围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词作也有部分作品体现出了豪放词的苗头。如《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和《行香子·过七里滩》。作于熙宁六年的《临江仙·风水洞作》更是体现出了几近豪放的特色: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熙宁七年秋天,苏轼从杭州起程来知密州。在路上他作了一首《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

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有评论家认为这应该是词史上第一首纯以议论抒怀的词。这首词大量运用诗的东西,包括典故、史实、经史、诗文等,进一步突破诗与词的界限,扩大词的领域与境界,似乎预示着在密州这个地方,苏轼的词风要发生重大转变。来到密州的苏轼更是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自己词的创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成为苏轼正式宣告自己豪放风格与婉约相抗衡的宣战书。后来史家与词论家都把这首词当成豪放派的开山之作,在中国词史上,豪放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正式诞生了。刘乃昌先生在《东坡豪放词漫议》中就说:“从词的发展史上看,我们应该确认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豪放词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苏轼通过自己词的创作实践,在内容上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既扩大了词的题材,又丰富了词的风格。苏轼自己就主张词“盖诗之裔”(《祭张子野文》),所以他从题材上进一步打破诗与词的界限,几乎做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东坡词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风格上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诗庄词媚”的说法。豪放词不仅可以言志,还可以叙事,甚至可以议论。也有

人认为苏轼以出猎抒写爱国情怀,开南宋时期爱

国抗战词之先。总之,苏轼以自己的天才词作,使豪放词派最终形成,也形成自己词的第一个高峰,与婉约派相抗,终于激活了宋代词坛,最终成就了宋词堪与唐诗相媲美的高峰。

《望江南·超然台作》:景妙论三、高、千年未解的的超然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春天,是作者登台望远有感而作。关于超然台,在苏轼修葺之前那儿就有一个台子,在密州故城北城墙上,靠近西北角的那个地方,原是北魏时期在城墙上所筑,后来一般称为“北台”,苏轼在自己修葺后也常称其为“北台”,比如那首《雪夜书北台壁》诗。关于超然台的修葺时间,最直接最权威的说法应该是苏轼自己在《超然台记》中所说:“余处钱塘移守胶西……处之期年……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间大体应该在熙宁八年(1075)的秋后冬初,如果正好按“期年”的说法,苏轼于熙宁七年十二月初三来密州,那个时候已经是天寒地冻,以北方的气候收拾房子、台子恐怕没有那么理想了,最佳的时间应该是秋末冬初,庄稼已经收拾完毕,天高气爽,正好施工。城墙上的台子一般是作战争目的来使用的,主要是瞭望,储存石头、木料、石灰等战备物品,但北宋时期,密州并不靠近边境,台子的军事功能发挥不了多少,日渐破败了。苏轼就把它修葺起来,并请他的弟弟当时在齐州(今济南)任掌书记的苏辙给台子取名字。苏辙深知其兄之意,就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命之曰“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赋》以寄。苏辙在这篇赋的序言中说: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

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日不遑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噶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

9

超然不累于物故邪。

从这儿可以看出苏轼修葺台子的目的。而苏轼呢?“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苏轼刚来密州的时候,心里是充满着失望的,“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苏轼采取了“贵清静而民自定”的理政方针,带领百姓灭蝗抗旱,与民休息。一年之后,情况就有了很大改观,“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既然与老百姓建立了如此融洽的鱼水般的关系,登上超然台的苏轼当然是“一朝看尽长安花”了。“风细柳斜斜”,春意正浓,“试上超然台上看”,这时的心情绝对与刚来密州时的“寂寞山城人老也”不同,而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登上自己动手修葺的超然台,那应该是多么惬意的感觉啊!“半壕春水一城花”就是略带夸张的写实了,密州城西有扶淇河,背面有潍河流过,城中还有沧湾,城内不缺水,半城花也是非常现实的景色。“烟雨暗千家”,则是一幅水彩画了,苏轼深谙绘画的原理,把它运用到词中,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图景。一词写尽北方山城春色,至今无人能及。“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作者于春花烟雨中咨嗟什么呢?寒食后就是清明节了,按照当时风俗,应该是给亲人上坟扫墓了。而自己呢,却是身在千里之外的密州,咨嗟也是理所当然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既然不能归去,还是不要思念了吧,清明后,就可以生新火了,正好今年的新茶也下来了,那就来品尝一下当地的新茶。诸城的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地处北纬35度线附近,是茶树能安全越冬的最北端了,其茶生长缓慢,冬眠期长,所以这儿的春茶味道特别好。苏轼的品茗就是最好的证明。通判杭州三年,苏轼也是尽职尽责,恪尽所能,却“三年不得代”,而按宋朝对官员“文官三年一磨勘”与“历纸”的制度,才华横溢的苏轼当然会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朝中的改革还是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己“因法便民”的主张当然还不被采纳。三年时期一到,苏轼只好自请到密州了。也许是心中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太

强烈了,也许是对密州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真的

到了密州,还是让苏轼大吃一惊,旱蝗相仍,“盗贼满野,狱讼充斥”。但就是面对这样的残酷的现实,自己带领百姓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使密州的情况发生了如此的变化,怎能不高兴,不要思念家乡,还是品尝一下密州的新茶吧。

“诗酒趁年华”,是这首词的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呢?不少人就认为,“年华”与开头的“春未老”呼应,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面对春未去而人将老的痛楚,应该忘却现实的困难,就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苏轼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在不得意的处境中只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解读。结合密州地处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苏轼刚来密州时“旱蝗相继”,“盗贼满野,狱讼充斥”的现实,经过苏轼一年的治理,情况大大改观,所以又修葺了超然台,这怎么能说明苏轼要以喝酒享乐来麻醉自己呢,这怎么又会是苏轼的超然思想呢?苏轼心中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并且也一直从政,但骨子里却是个文人,纵观中国历史,只有在宋朝,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诗,对真正的文人而言就是生命,就是寄托,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建中靖国元年正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真州(今仪征)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苏轼对诗词创作的重视。酒呢,是诗人的佐料,是诗的添加剂与催化剂,是正常的生活,也是正确的生活,尤其是苏轼的酒,不是追求那种日日烂醉如泥,而是那种恰到好处,那种刺激灵感又不失理智的酒。当我们把“诗”看成事业,把“酒”看成正确的享受的生活的方式时,你会发现,苏轼说得是多么好啊!干事业要趁青春年少,享受生活也要有好身体好时光。近九百年之后,大作家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之说,才使苏轼真正地找到了知己。“诗酒趁年华”,不要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吓倒,不要被贫乏的物质生活所困扰,不要纠结于官场上得不到提升,更不要迷恋那种灯红酒绿,既然自己主政密州,就要为密州老百姓做点事,给他们营造一个和平而安定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生活,而自己呢,则要在这个现实

10

生活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去享受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这才是超然,这才是真正的超然思想,不同于道家的脱离尘世的超然。

再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这首词也包含了苏轼的超然思想。熙宁八年秋末冬初苏轼主持修葺了超然台,然后又与苏辙相和,作了《超然台记》,明确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超然思想。熙宁九年春天,苏轼登超然台作此词,也应该会受到或者潜在地受到自己刚刚提出的超然思想的影响。从时间上来看,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为超然词也是有充分根据的。

通过这样解读,我们会发现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确实充满了哲理,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超然思想,但它又是通过美丽的景色描写来展现,只有了解了苏轼知密州的情况,才能对这首词的全部内含全部掌握。这首超然词完全有资格与悼亡词、出猎词与中秋词相提并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中秋节赏月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一个从祭祀到拜月再到赏月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秋赏月与上古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七月》一篇,描绘人们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据《说文》,秋为“禾穀孰也”。唐朝泉州人欧阳詹在其《长安玩月诗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况埃瓩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花上浮,升东林,入西楼。则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可见唐朝人赏月已经形成习俗。据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据刘德增先生考证,《全唐诗》中咏中秋的

[4]诗多达111首,其中当然不乏赏月之作。《东京梦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集中

秋文化之大成的千古绝唱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这首著名的词作已经是屡见不鲜,这儿笔者想从文化学、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千古名词,探讨它对中国中秋文化的形成所发挥的任用。2012年9月的苏轼“中秋词”暨中秋文化研讨会上,笔者提交了《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中秋文化的贡献》的论文,现摘其要论如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于苏轼知密州时期,是熙宁九年中秋在千年名台超然台上饮酒望月时即兴创作的,它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之前中秋的习俗用诗词的形式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对后世中秋节传统的赏月、团圆与美食等文化内涵的固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秋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月,古代很早就有祭祀的记载。唐时赏月与祭祀就已经相提并论了。但在唐朝,中秋还没有固定为节日。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得到了正式名称,并且受到官方与民间的重视,成为一个重大的有影响力的节日。宋末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月夕’。”此处乃“八月十五中秋节”首次见于正式文字记载。宋元以降,中秋渐与元旦(即后来的春节)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华录》《新编醉翁谈录》都有记载。这篇《水调歌头》的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诗人面对中秋明月,心绪万端。世人赏月,大多徒叹明月之明、之圆、之大、之亮,大诗人赏月呢,则产生出如此的千古佳作。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团圆的习俗。中国长期的农业经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思想,而中秋的明月又正好契合了人们向往团圆的心理,更易触发游子思念亲人、怀念故乡的情感。月亮也是古人常用的一个意象,考察这个意象所包涵的文化内容,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就占了主要地位。当这种文化符号定型之后,思乡、怀人、伤别就成了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这种情感的的最佳选择。其实,早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对于中秋节的团圆习俗,唐人也多有涉及。到了宋朝,人们过中秋节更强调家庭生活的团圆,娱乐活动也重点放在家中,团圆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梦梁录》卷四说:“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还有要“团围子女,以酬佳节”。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十也载有“中秋摘星楼赏月家宴”的内容。可见,中秋节已经成为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这首《水调歌头》下阕主要怀人,也即小序中所说的“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月圆人离,是人间憾事,诗人便追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故意责问明月,更反衬出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11

“人有悲欢离合,更体现苏轼对胞弟的深情思念。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上面的人与月的对立一下子到了人与月的相通相融,表达了诗人的达观,哲理意味十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则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出对兄弟苏辙的祝福,也传达了苏轼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样,苏轼就把人生经常的离别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从而更加强化了中秋明月期盼团圆的文化内涵。因为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人们赋予中秋“团圆”的符号,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对家庭与人伦关系的和谐的追求,中秋节这种文化符号对于我们中国人的亲情、家庭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与促进作用。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美食的习俗。这个包括饮酒、各种果品、食品等。这儿只说一下月饼。在宋朝,就应该出现了类似月饼的食品了。苏轼有《留别廉守》诗云:“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苏轼稍后的郑望之在其《膳夫录·说郛》“汴中

[5]

节食”条下云:“中秋,玩月羹。”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叙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人情时提到“月饼”,可能是“月饼”之名称首次见于文献资料。在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与朋友们在超然台上,“欢饮达旦,大醉”,有美酒,肯定也会有美食,有那种“中有酥与饴”的“如嚼月”的小饼也未可知。无论怎样,中秋之夜,赏月饮酒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了。对于这首《水调歌头》,除了它所涵盖的明显的中秋文化,实

际上它还包括了一种潜在的中秋文化,那就是通

过月亮对宇宙、对时空、对自然进而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知密州时期是苏轼词创作新风格的定型期,也是词人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虽然总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词的品质却是独步平生。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悼亡词、出猎词、超然词与中秋词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也是奠定苏轼在词学领袖地位的时期。为什么知密州时期会取得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呢?

首先是苏轼个人的创作才能与人生经历的积累。苏轼作为大才子与诗词歌赋等各体的通才是举世公认的,这个不需要再论述。从其人生经历来看,知密州时期正是苏轼从老家眉山出来在社会上活动20年左右,也曾在京城、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接触到了各种人与事等,阅历丰富。词创作方面,从29岁开始,经过十年学习领悟,尤其是杭州的积累,到密州时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其次是密州浓厚的文化氛使苏轼的思想发生的与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个方面,张崇琛教授有过专门的文章论述。张教授认为密州以儒为主、兼融各家的学术氛围对苏轼以综合性为特征的思想形成有“聚合效应”;密州古朴、淳厚、豪壮的民俗对对身处其中的苏轼有潜移默化之功;格调朴野的“东州乐府”文化则是苏轼文学创作特别是词创作发生转折与飞跃的触媒。同时,苏轼不断地与苏辙、文与可、鲜于侁等朋友相互切磋交流、共同学习进步也应该是他词创作得以突飞猛进的添加剂。

参考文献:

中华书局,1998.[1]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

[2]李增坡.苏轼在密州[M].济南:齐鲁书社,1995.

[3]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苏轼全集校注:第九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4]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J].文史哲,2003(6).[5]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方忠]

12


    相关文章

    苏轼的敌人

    5学术界6(双月刊) 总第129期,2008.2 ACADEMICSINCHINA No.2Mar.20081史实追踪2 苏轼的敌人 o莫砺锋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1摘 要2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 ...

    [苏轼信佛吗]苏轼祖籍在哪里

    [苏轼信佛吗]苏轼祖籍在哪里 苏轼祖籍 苏轼的祖籍在河北栾城.根据<旧唐书>记载,苏轼的祖先苏味道是河北栾城人士.苏味道的一个儿子在四川眉县生活,后来便有了眉县苏氏.苏轼的父亲苏洵,以及弟弟苏辙都是眉县苏氏一族.所以,苏轼是唐代 ...

    苏轼和王弗

    苏轼和王弗 王弗,一个叫多情才子垂泪的女人. 北宋年间,中岩有座书院,青神乡贡进士王方执教时,好友苏洵送他儿子苏轼到中岩书院读书.苏轼聪明好学,王方喜爱在心.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之余常 ...

    活得有滋有味的苏轼--从苏轼作品看他的生活情趣

    活得有滋有味的苏轼 --从苏轼作品看他的生活情趣 陆蓉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苏轼不仅是个文豪.诗人.书画家.思想家,还是个崇尚个性,懂得和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个人生活丰富多彩,喜好旅游,美食.艺术.健身等,这些都在 ...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一. 摘要 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以及苏轼的 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二. 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 ...

    论苏轼和陶诗的意蕴

    摘要:苏轼一生著作卷帙浩繁,然而在逝前却只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总结其一生.人生在于体验,体验给我们思考的起点,同时又使我们关心生命意义超过关心生命本身,这就是苏轼和陶诗所传达出来的意蕴.� 关键词:苏轼;和 ...

    苏轼的旷达精神及其特点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8卷第1期2009年03月 JournalofChangshaTelecommunications and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 V01.8No.1 Mar.2009 苏轼的旷达精 ...

    苏轼发了句牢骚话就被贬谪,知道那句牢骚话是什么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少时便负才名,博通经史.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之后名满天下,他的文章诗篇为天下所推崇,渐渐盖过了欧阳修,成为了文坛领袖.可就这样的一位大文豪,却曾因为一首诗差点丧命,甚至已经写好了绝命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

    王朝云:苏东坡患难中的红颜知己

    苏轼 的爱情如 他的仕途 一 朝 云 仞 来 苏 家 时 , 并 样行得 极为坎坷 .一生有 不通文璺.往 日在青楼里所 过 两次 正娶 ,夫妻 感情非 常 深厚 ,但遗憾 的是 都未 能相 习 ,无非是调琴弄曲轻歌曼 舞并烹茶待客等.朝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