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

班级:会计0905 组号:第五组 组长:王伶 执笔:吴博文

一. 审计目标

(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

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

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

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

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会计记录概况:实行对B公司的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进行审计,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

(一)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实质性程序

检查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该表由审计人员根据客户提供的明细账编制,期末账面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合计数,与未审数核对一致。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1383349元,本期计提折旧215176.48元,增加净值116817252元,从表中看到,2004年12月起停用的部分设备,05年折旧未提取,与准则、制度的规定不符,经复核,不予补提。

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

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 (底稿见索引C1-1-2),审计人员审核固定资产原价17073180.16元,累计折旧审定金额5867656.94元。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实质性分析程序:

增减不同时期对比,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各期之间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可能相差很大,审计人员应深入分析其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B公司本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分析:

购入固定资产原值33349,在建工程完成1600000,合计1633349元,累计折旧39426.48元

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分析: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原值3123473.16元,累计折旧1371701.51元,清理收入213900元,清理净损益-1537871.65元,说明本期折旧提取数1471173.63元,与成本费用列支数核对一致。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数分析与“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发生额核对一致。

检查固定资产增加

被审计单位如果不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加,将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中的重要内容

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凭证手续是否齐备,形成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5)。

1、通过收集会计政策,获取客户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与分类(底稿见索引C1-2-1);

2、抽查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运单等文件,测试文件上单位名称是否与客户单位一致,其入账时间、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结合权证的查验,发现问题:本期新增抵债的世纪商厦不具备所有权(底稿见索引C1-4-1);

进一步追查、取证抵债协议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勘察确实出租给其他单位的情况后,审计人员认为实质是3年租赁权而非所有权,与准则的规定不符。应调整至“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底稿见索引C1-5)。

检查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的竣工决算报告、移交验收报告,与在建工程相关记录核对相符;

4.B公司未审数中,并无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在实地盘点时,发现: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底稿见索引C1-3-3);经检查工程审价报告书,并与在建工程、产品产量统计记录等核对后,审计人员认为该厂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作暂估入账调整(底稿见索引C1-3-3)。

5、检查投资投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与投资合同规定作价一致,需经评估确认的,应检查是否已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全;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6、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增加的固定资产,查验有关协议、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入账价值是否正确,并形成专门底稿;经查验,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入账价值是否正确。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固定资产的减少:

(一)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等。有的被审计单位在全面清查固定资产时,常常会出现固定资产账存实亡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或使用部门不了解报废固定资产与会计核算两者间的关系,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未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在会计账户上作相应的核算所致,这样势必造成财务报表失真。审计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其审计要点如下:

(1) 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 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

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 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

损益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 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分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1,复核

本期是否有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替换了原有固定资产。2.分析营业外收支等账户,查明有无处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支。3.若某种产品因故停产,追查其专用生产设备等的处理情况。4.向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查询本期有无未作会计分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

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1、形成收集书面制度及会计制度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2-1);

2、就所收集的内控制度及会计政策规定,实施符合性测试,形成测试记录(底稿见索引C1-2-2)。

(三)执行“实地抽查重要的、新增的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实际存在”程序

1、从客户设备管理部门取得固定资产台账,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明细清单核对相符;

2、会同客户财务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对照台账上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对实物进行盘点核对(从账到实物,确认真实性),并将所盘点到的实物与台账进行核对(从实物到账,确认完整性),做好盘点核对记录,获取盘点清单(底稿见索引C1-3-2);

3、汇总盘点记录,统计盘点结果,形成盘点小结(底稿见索引C1-3-1);

4、对盘点中存在的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形成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3-3~C1-3-4)。

经盘点,发现问题:

(1)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

经进一步追查,该幢车间是2005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的,因工程决算审价报告书在2006年1月15日才送达(底稿见索引C1-3-4~C1-3-X)而列在“在建工程”项目。

经与“在建工程”项目审计人员核实后,予以结转为“固定资产”处理(底稿见索引C1-3-3)。

(2)车间里盘盈1条生产线

经查,系账面在2005年2月已经出售,盘点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交给购买方。

于下面“减少固定资产的查验”程序进行追查(底稿见索引C1-6-1)。

(3)盘亏缝纫机、进口缝纫机、下料机、内线机、变速抛机各1台

经核实,B公司设备供应部认为“该设备已经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拟报废”, 总经理于2005年12月25日批注“同意报废”,财务于2005年12月28日收到上述设备处置款8万元,由于设备供应部的上述设备报废申请没及时交给财务,导致财务未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审计人员予以作报废调整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

(4)盘亏老厂房

盘点时了解到,明星路老厂房已经在2005年12月被拆除,B公司财务未及时作账务处理。

审计人员予以调整至“固定资产清理”(底稿见索引C1-3-4)。

(四)执行“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客户所有”程序

1、获取并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与明细账核对,形成查验底稿(底稿见索引C1-4-1~C1-4-2);

2、检查权证上权利人名称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致;

经查,发现问题:

(1)世纪商厦3楼A座房产未见到所有权证

与下面的“新增固定资产抽查情况”一起追查(底稿见索引C1-5)。

(2)轿车(2000)的车主不是B公司

进一步追查、取证公司的书面解释说明以及何黎明关于该轿车的权属声明(底稿见索引C1-4-3-1~C1-4-3-2)。

3、检查产权证上所记录的资产相关明细信息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4、关注有无抵押、质押、担保、查封、冻结等权利受限制事项。

经查,所取得的房产证无“他项权利事项”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 但“短期借款”项目的审计人员告知,借款合同订有房产抵押的条款(底稿见“短期借款”索引F1)。

发现问题:房产证的“他项权利”记录不完整;

审计人员要求前往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查询B公司的房产所有权属状况; 查询结果:确实有以“浏河口路厂房”作抵押向农业银行贷款的记录,系由农业银行向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办理的登记手续,B公司的房产证信息未及时更新。

(五)执行“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程序

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凭证手续是否齐备,形成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5)。

1、通过收集会计政策,获取客户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与分类(底稿见索引C1-2-1);

2、抽查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运单等文件,测试文件上单位名称是否与客户单位一致,其入账时间、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结合权证的查验,发现问题:本期新增抵债的世纪商厦不具备所有权(底稿见索引C1-4-1);

进一步追查、取证抵债协议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勘察确实出租给其他单位的情况后,审计人员认为实质是3年租赁权而非所有权,与准则的规定不符。应调整至“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底稿见索引C1-5)。

3、检查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的竣工决算报告、移交验收报告,与在建工程相关记录核对相符;

B公司未审数中,并无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

审计人员在实地盘点时,发现: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底稿见索引

C1-3-3);

经检查工程审价报告书,并与在建工程、产品产量统计记录等核对后,审计人员认为该厂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作暂估入账调整(底稿见索引C1-3-3)。

4、检查投资投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与投资合同规定作价一致,需经评估确认的,应检查是否已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5、查明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是否确实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加的原值是否真实,重新确定的剩余折旧年限是否恰当;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6、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增加的固定资产,查验有关协议、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入账价值是否正确,并形成专门底稿;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六)执行“检查本期减少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程序

1、检查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确认是否经授权批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6-1~C1-6-2);

经逐项检查,并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发现:

(1)本期1月份报废的不需用设备已超额计提折旧

考虑数额较小,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

(2)本期2月份已作出售处理的不需用生产线,盘点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交给购买方(盘点记录见索引C1-3-2)

审计人员怀疑交易虚假,进一步取证资产收购协议、查见公司已收到对方的支票解款。再通过了解其他审计人员对大额银行存款和关联方往来的查验,确认系出售行为实质未实现的关联方交易。

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予以调整恢复原账面记录。

2、将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金额与“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核对,确认是否相符;

核对思路:

(1)按本期减少的项目(固定资产名称)分别列示其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和清理收入如下:

(2)将上述固定资产的净值与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数额核对

3、检查是否存在未作账务处理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经实地盘点,发现:实物已经报废或被拆除,未作账务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

追查后,确认应予减少固定资产。

(七)执行“结合银行借款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抵押、担保情况,如有应取证并提请作必要披露”程序

结合所有权的查验,检查在产权证的“他项权利登记”栏内有无抵押情况,与长(短)期借款合同、贷款卡信息核对是否相符,并统计出分大类的已抵押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

(八)执行“检查有无关联方之间固定资产购、售活动,是否经授权,价格是否公允”程序

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少的查证,存在关联方销售行为。

发现:虽经授权,但资产实际并未转移(底稿见索引C1-6-1);

经追查、取证、核实后,予以审计调整。

(九)执行“查明所计提的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额计入当期产品成本或费用”程序

按审定的各类别固定资产增减变动金额(底稿见索引C1-1),计算复核本期折旧金额是否正确;并将本期计提的折旧金额与在成本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折旧金额进行核对,确认相符,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执行“对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等手续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按规定计提折旧”程序

根据审定的对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等手续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3-3),了解实际开始使用日期及其估计的折旧年限,复核计算提取的折旧是否正确,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一)执行“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追溯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是否正确”程序

经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1-3)的折旧进行复核计算,发现:本期提取的折旧不正确

经按大类复核,主要为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少计。由于这些固定资产本期均已处置,考虑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底稿见索引C2-2)。

(十二)执行“注意固定资产处置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

结合对减少固定资产原值的查验(底稿见索引C1-6-1),复核计算相应的折旧(底稿见索引C2-2),并与“固定资产清理”等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1)。

(十三)执行“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正确,与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中折旧费核对是否一致”程序

根据审定固定资产的实际用途,判断本期计提的折旧在成本费用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核对各列支金额是否一致,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四)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查验的重要提示及说明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提示及说明:

1、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查验各项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所有权,以及增减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累计折旧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复核计算折旧金额及其分配的正确性、配比性。

2、本项目较为重要的查验程序为:

(1)固定资产增减行为的合法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现场勘察和产权证明文件的查验;

(3)复核计算,主要是固定资产增减入账价值以及应计折旧金额的复核计算。

3、根据“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的审定数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审定数)”(底稿见索引C1-1)时注意,其中固定资产的“本年增加”和“本年减少”分别按本期固定资产实物的真实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填列。

4、对固定资产盘亏或报废所形成的损失,需经专项审计并报税务部门批准后方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5、说明:B公司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的审计底稿,虽列举了目前一些较为常见的案例,但并未包括所有的审计方法和所有情况。随着审计环境不断变化、审计风险的日益加大以及新准则的实施,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也将不断出现。

审计心得:

初次独自做固定资产的审计,感觉没一点头绪,逻辑很乱,觉得审计很难,有些数据,表格看的头昏眼花了,都不晓得要从哪里开始了,很多数据要进行对比,觉得好繁琐。所以又重新回归书本,这样才有了点头绪。我觉得审计真的很重要,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还可以从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让各方面得到提

高,在审计的过程中,要细心,要耐心,要将书本与实践的资料相结合,才能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让实践里更好的融入了理论。

如果做审计,确实需要很扎实的专业只是,不然在审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审计知识,这样在实践中才会觉得顺利,所以学审计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充实,不断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一切都会学好的,且没有阻力。

班级:会计0905 组号:第五组 组长:王伶 执笔:吴博文

一. 审计目标

(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

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

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

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

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会计记录概况:实行对B公司的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进行审计,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

(一)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实质性程序

检查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该表由审计人员根据客户提供的明细账编制,期末账面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合计数,与未审数核对一致。本期增加固定资产原值1383349元,本期计提折旧215176.48元,增加净值116817252元,从表中看到,2004年12月起停用的部分设备,05年折旧未提取,与准则、制度的规定不符,经复核,不予补提。

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

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 (底稿见索引C1-1-2),审计人员审核固定资产原价17073180.16元,累计折旧审定金额5867656.94元。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实质性分析程序:

增减不同时期对比,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各期之间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可能相差很大,审计人员应深入分析其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B公司本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分析:

购入固定资产原值33349,在建工程完成1600000,合计1633349元,累计折旧39426.48元

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分析: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原值3123473.16元,累计折旧1371701.51元,清理收入213900元,清理净损益-1537871.65元,说明本期折旧提取数1471173.63元,与成本费用列支数核对一致。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数分析与“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发生额核对一致。

检查固定资产增加

被审计单位如果不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加,将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中的重要内容

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凭证手续是否齐备,形成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5)。

1、通过收集会计政策,获取客户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与分类(底稿见索引C1-2-1);

2、抽查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运单等文件,测试文件上单位名称是否与客户单位一致,其入账时间、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结合权证的查验,发现问题:本期新增抵债的世纪商厦不具备所有权(底稿见索引C1-4-1);

进一步追查、取证抵债协议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勘察确实出租给其他单位的情况后,审计人员认为实质是3年租赁权而非所有权,与准则的规定不符。应调整至“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底稿见索引C1-5)。

检查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的竣工决算报告、移交验收报告,与在建工程相关记录核对相符;

4.B公司未审数中,并无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在实地盘点时,发现: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底稿见索引C1-3-3);经检查工程审价报告书,并与在建工程、产品产量统计记录等核对后,审计人员认为该厂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作暂估入账调整(底稿见索引C1-3-3)。

5、检查投资投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与投资合同规定作价一致,需经评估确认的,应检查是否已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全;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6、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增加的固定资产,查验有关协议、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入账价值是否正确,并形成专门底稿;经查验,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入账价值是否正确。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固定资产的减少:

(一)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等。有的被审计单位在全面清查固定资产时,常常会出现固定资产账存实亡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或使用部门不了解报废固定资产与会计核算两者间的关系,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未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在会计账户上作相应的核算所致,这样势必造成财务报表失真。审计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其审计要点如下:

(1) 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2) 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

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3) 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固定资产

损益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4) 检查是否存在未作会计分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1,复核

本期是否有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替换了原有固定资产。2.分析营业外收支等账户,查明有无处置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支。3.若某种产品因故停产,追查其专用生产设备等的处理情况。4.向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查询本期有无未作会计分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

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1、形成收集书面制度及会计制度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2-1);

2、就所收集的内控制度及会计政策规定,实施符合性测试,形成测试记录(底稿见索引C1-2-2)。

(三)执行“实地抽查重要的、新增的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实际存在”程序

1、从客户设备管理部门取得固定资产台账,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明细清单核对相符;

2、会同客户财务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对照台账上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对实物进行盘点核对(从账到实物,确认真实性),并将所盘点到的实物与台账进行核对(从实物到账,确认完整性),做好盘点核对记录,获取盘点清单(底稿见索引C1-3-2);

3、汇总盘点记录,统计盘点结果,形成盘点小结(底稿见索引C1-3-1);

4、对盘点中存在的盘盈、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形成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3-3~C1-3-4)。

经盘点,发现问题:

(1)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

经进一步追查,该幢车间是2005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的,因工程决算审价报告书在2006年1月15日才送达(底稿见索引C1-3-4~C1-3-X)而列在“在建工程”项目。

经与“在建工程”项目审计人员核实后,予以结转为“固定资产”处理(底稿见索引C1-3-3)。

(2)车间里盘盈1条生产线

经查,系账面在2005年2月已经出售,盘点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交给购买方。

于下面“减少固定资产的查验”程序进行追查(底稿见索引C1-6-1)。

(3)盘亏缝纫机、进口缝纫机、下料机、内线机、变速抛机各1台

经核实,B公司设备供应部认为“该设备已经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拟报废”, 总经理于2005年12月25日批注“同意报废”,财务于2005年12月28日收到上述设备处置款8万元,由于设备供应部的上述设备报废申请没及时交给财务,导致财务未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审计人员予以作报废调整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

(4)盘亏老厂房

盘点时了解到,明星路老厂房已经在2005年12月被拆除,B公司财务未及时作账务处理。

审计人员予以调整至“固定资产清理”(底稿见索引C1-3-4)。

(四)执行“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客户所有”程序

1、获取并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与明细账核对,形成查验底稿(底稿见索引C1-4-1~C1-4-2);

2、检查权证上权利人名称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致;

经查,发现问题:

(1)世纪商厦3楼A座房产未见到所有权证

与下面的“新增固定资产抽查情况”一起追查(底稿见索引C1-5)。

(2)轿车(2000)的车主不是B公司

进一步追查、取证公司的书面解释说明以及何黎明关于该轿车的权属声明(底稿见索引C1-4-3-1~C1-4-3-2)。

3、检查产权证上所记录的资产相关明细信息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4、关注有无抵押、质押、担保、查封、冻结等权利受限制事项。

经查,所取得的房产证无“他项权利事项”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 但“短期借款”项目的审计人员告知,借款合同订有房产抵押的条款(底稿见“短期借款”索引F1)。

发现问题:房产证的“他项权利”记录不完整;

审计人员要求前往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查询B公司的房产所有权属状况; 查询结果:确实有以“浏河口路厂房”作抵押向农业银行贷款的记录,系由农业银行向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办理的登记手续,B公司的房产证信息未及时更新。

(五)执行“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程序

检查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凭证手续是否齐备,形成抽查记录(底稿见索引C1-5)。

1、通过收集会计政策,获取客户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与分类(底稿见索引C1-2-1);

2、抽查新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运单等文件,测试文件上单位名称是否与客户单位一致,其入账时间、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结合权证的查验,发现问题:本期新增抵债的世纪商厦不具备所有权(底稿见索引C1-4-1);

进一步追查、取证抵债协议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勘察确实出租给其他单位的情况后,审计人员认为实质是3年租赁权而非所有权,与准则的规定不符。应调整至“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底稿见索引C1-5)。

3、检查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的竣工决算报告、移交验收报告,与在建工程相关记录核对相符;

B公司未审数中,并无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

审计人员在实地盘点时,发现:厂区内标准厂房盘盈1幢(底稿见索引

C1-3-3);

经检查工程审价报告书,并与在建工程、产品产量统计记录等核对后,审计人员认为该厂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作暂估入账调整(底稿见索引C1-3-3)。

4、检查投资投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否与投资合同规定作价一致,需经评估确认的,应检查是否已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5、查明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是否确实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加的原值是否真实,重新确定的剩余折旧年限是否恰当;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6、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增加的固定资产,查验有关协议、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入账价值是否正确,并形成专门底稿;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增加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六)执行“检查本期减少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程序

1、检查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确认是否经授权批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6-1~C1-6-2);

经逐项检查,并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发现:

(1)本期1月份报废的不需用设备已超额计提折旧

考虑数额较小,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

(2)本期2月份已作出售处理的不需用生产线,盘点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交给购买方(盘点记录见索引C1-3-2)

审计人员怀疑交易虚假,进一步取证资产收购协议、查见公司已收到对方的支票解款。再通过了解其他审计人员对大额银行存款和关联方往来的查验,确认系出售行为实质未实现的关联方交易。

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予以调整恢复原账面记录。

2、将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金额与“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核对,确认是否相符;

核对思路:

(1)按本期减少的项目(固定资产名称)分别列示其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和清理收入如下:

(2)将上述固定资产的净值与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数额核对

3、检查是否存在未作账务处理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经实地盘点,发现:实物已经报废或被拆除,未作账务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

追查后,确认应予减少固定资产。

(七)执行“结合银行借款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抵押、担保情况,如有应取证并提请作必要披露”程序

结合所有权的查验,检查在产权证的“他项权利登记”栏内有无抵押情况,与长(短)期借款合同、贷款卡信息核对是否相符,并统计出分大类的已抵押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

(八)执行“检查有无关联方之间固定资产购、售活动,是否经授权,价格是否公允”程序

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少的查证,存在关联方销售行为。

发现:虽经授权,但资产实际并未转移(底稿见索引C1-6-1);

经追查、取证、核实后,予以审计调整。

(九)执行“查明所计提的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额计入当期产品成本或费用”程序

按审定的各类别固定资产增减变动金额(底稿见索引C1-1),计算复核本期折旧金额是否正确;并将本期计提的折旧金额与在成本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折旧金额进行核对,确认相符,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执行“对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等手续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按规定计提折旧”程序

根据审定的对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等手续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3-3),了解实际开始使用日期及其估计的折旧年限,复核计算提取的折旧是否正确,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一)执行“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追溯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计算是否正确”程序

经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1-3)的折旧进行复核计算,发现:本期提取的折旧不正确

经按大类复核,主要为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少计。由于这些固定资产本期均已处置,考虑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底稿见索引C2-2)。

(十二)执行“注意固定资产处置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

结合对减少固定资产原值的查验(底稿见索引C1-6-1),复核计算相应的折旧(底稿见索引C2-2),并与“固定资产清理”等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1)。

(十三)执行“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正确,与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中折旧费核对是否一致”程序

根据审定固定资产的实际用途,判断本期计提的折旧在成本费用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核对各列支金额是否一致,形成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十四)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查验的重要提示及说明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提示及说明:

1、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查验各项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所有权,以及增减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累计折旧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复核计算折旧金额及其分配的正确性、配比性。

2、本项目较为重要的查验程序为:

(1)固定资产增减行为的合法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现场勘察和产权证明文件的查验;

(3)复核计算,主要是固定资产增减入账价值以及应计折旧金额的复核计算。

3、根据“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的审定数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审定数)”(底稿见索引C1-1)时注意,其中固定资产的“本年增加”和“本年减少”分别按本期固定资产实物的真实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填列。

4、对固定资产盘亏或报废所形成的损失,需经专项审计并报税务部门批准后方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5、说明:B公司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的审计底稿,虽列举了目前一些较为常见的案例,但并未包括所有的审计方法和所有情况。随着审计环境不断变化、审计风险的日益加大以及新准则的实施,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也将不断出现。

审计心得:

初次独自做固定资产的审计,感觉没一点头绪,逻辑很乱,觉得审计很难,有些数据,表格看的头昏眼花了,都不晓得要从哪里开始了,很多数据要进行对比,觉得好繁琐。所以又重新回归书本,这样才有了点头绪。我觉得审计真的很重要,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还可以从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让各方面得到提

高,在审计的过程中,要细心,要耐心,要将书本与实践的资料相结合,才能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让实践里更好的融入了理论。

如果做审计,确实需要很扎实的专业只是,不然在审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审计知识,这样在实践中才会觉得顺利,所以学审计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充实,不断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一切都会学好的,且没有阻力。


    相关文章

    [审计基础与实务]拓展实训答案

    <审计基础与实务>拓展实训答案 [解析] (1)不影响独立性.存款业务受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不是办理存款银行所能左右的. (2)不影响独立性.手册上登载的地址.电话等内容是职业道德允许的,手册是应银行要求编制的,致送客户或非客户 ...

    审计案例研究__电大__蓝皮本_答案_综合案例分析题

    审计案例研究 电大 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综合案例分析题 1 2.答案: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必须明确甲方与乙方的责任与义务甲方的责任与义务.本案例在这方面表述不明确.甲方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

    审计报告分析

    审 计 报 告 十车审字[2011]112号 十堰邦尼房地产交易咨询有限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贵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0年度 的损益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企业改制调账的问题

    改制企业:如何建账与调账 2006-9-6 8:54:58来源:纳税服务网作者:[大中小] 企业改制经批准后,通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通过聘请合法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资产清查.报表审计.资产评估,经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确认或备案后, ...

    南开17春秋学期[西方财务会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企业购入商品的零售价格为$10,000,可获得30%的商业折扣,则记入"购货"帐户的金额为( ) . $10,000 . $7,000 . $17,000 . $3 ...

    基金会20年度审计报告(示范文本)

    基金会 20 年度 审 计 报 告 (示范文本) 目 录 一.审计报告 二.基金会财务相关情况表 三.资产负债表 四.业务活动表 五.现金流量表 六.财务报表附注 七.管理建议书 委托单位: 审计单位: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页 次 审 ...

    审计学综合题

    综合题备考 一.乙公司系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均于次年的四月对外公布,2007年度发生的相关交易和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1)乙公司会计政策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考虑是否计提 ...

    2012浙江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备资料)

    1.企业购进材料4 000元,款未付,这笔经济业务应该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C).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以上均可 [解析]赊购原材料,并未付款,所以编制转账凭证. 2.下列账户中,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格式的是(D). ...

    财务会计相关英语

    AAA 美国会计学会 Abacus <算盘>杂志 abacus 算盘 Abandonment 废弃,报废;委付 abandonment value 废弃价值 abatement ①减免②冲销 ability to 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