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

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已经十来年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开展的形式与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据我所知,农村的大部分学校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貌似神合,根本就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新课改的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配套不齐。

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硬件投入,基本消灭了危房,但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与城内学校相比还差得很远。

二、 师资情况堪忧。

由于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教师编制逐渐超编,很难有机会更换新鲜血液,教师逐渐偏老龄化,。在教学中采取的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很难让他们改变。农村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没有人想来。城内学生拥挤不堪,造成教师缺编,每年都要考调一部分教师进城。这样农村学校年轻优秀的教师又走掉了一部分。更加剧了农村学校的恶性循环。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适应,不少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面对新的课程和教学要求,教师会觉得不知所措。

三、 学生的综合能力没跟上。

现在的学生是比以前的见识多一些,但农村学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婆婆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这些老人只负责学生的生活,对学习帮不上什么忙。农村逐渐趋于冷清,信息也比较闭塞。学生能够接触新事物的无非是家里的电视。家长也不支持,他们看中的是学生的分数。

教育的落后首先是管理的落后,管理的落后根本上是观念的落后。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提升质量,需要政府在办学经费、教师配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统一思想;用具有活力的机制,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激起广大农村教师对教育的憧憬、向往与投入。振奋精神,重塑形象——勤勉、严谨、热爱,以饱满的精神创造辉煌。

我们不得不承认,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的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理论走向实际,思想成为事实,的确不那么简单。根深蒂固的制度、

偏见和惯例是当前课改面临的重重阻力。面对这次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应该怎样推进农村学校课程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素质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提升

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基于这种现状,眼前的首要任务是要转变教师观念,让他们尽快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用全新的育人理念去驾驭教材,营造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力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教师成长为民主型、合作型和研究型教师。其次是要教师明了自己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轨迹,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应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自己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决策者。当然,它要求教师有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专业训练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这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更是一项严峻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省和检讨,搜寻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充电”,以实现知识构架的更新与重组,素质的提高与攀跃。还有就是要认真落实农村师资培训,让这项工作高起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育者必须要先受教育,因此,培训各级农村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校长、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新课程的特征,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新教学策略的掌握、教师具有根据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是至关重

要的环节。要通过建立、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制度,使教师受到广泛、持久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首先得到终身教育的机会。当前,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的“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能使大家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于更好地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学校办学条件适时得以改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逐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更新教学资源和引进教学设备,都需要物质支持。无艺体、科技活动器材,无实验室、电教室及其设备,有的学校正常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粉笔、挂图、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设备都满足不了,保证学生的教学实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难上加难。这种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不仅在素质上、观念上落后于发达地区,在需要较大经济力量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也显得严重不足。能否逐步改变这些现状,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实要求我们:在实施校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为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课程改革实践提供较好的环境。另外,增加教师编制和必要的教学设施,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也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学效益。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和利用本地课程资

源,努力实现自己在课改中的价值。

三、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及时转变

有良知的教育从教育管理者做起。尽管根源有种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罪魁祸首,此话绝不为过!长期以来,在各个领域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教育领导者却习惯于所谓的“规范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使得追求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喜爱标新立异的学生没有生存空间,校园里丧失了应有的生气与鲜活;同时,在教育质量的评价上,他们热衷于“淡化过程,强化结果”的简单模式。在这种“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下,来自各个层面的唯一要求就是学生考试要有“高分数”,于是乎教师演绎成了“灌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我们的领导和家长成了管制学生、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帮凶”,让他们好不容易孕育、滋生出来的叛逆精神和创造激情日益丧失殆尽。毋庸讳言,当前在许多学校,分数的高低是教师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领导衡量教师教学好坏的标准!这种传统的评价是一种不太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体现在所重视的相对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和班级排队,有利于论功行赏,因为这样比任何形式更直观、更直接、更简单。当前“分数恐慌”在校园弥漫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会使教育迷失方向,而且会使学生和教师逐渐丧失在学习生活、教育生活中的主体精神和幸福感,而逐步沦为“分数”的奴隶,甚至最终因恐慌、恐惧而“厌学”或“厌教”。

在我国现行教育中,尽管“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很多地区和学校却背道而弛,“应试教育”开展得很“扎实”,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分数第一”造成的应试化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严重超负荷、教师工作压力和负担

太重。扼杀了我国青少年的自由思想和创新精神,使学校教育偏离了方向,使中小学教师的心灵蒙上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加快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步伐。

学习,本来是人类为使自己摆脱愚昧,获取智慧,陶冶情操,追求心灵愉悦,掌握基本生存技能的快事,却变成了“做题为考试,考试为分数”的苦差,教师和学生一道在其中痛苦地呻吟、绝望地挣扎。分数对那些面对选择的人为说非常重要,如上大学以至于选择某些职业, 都要经过考试。然而对于那些正在成长发育、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们来说, 分数真的也那么重要吗? 中国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分数第一”的怪圈,何时撕下“分数”这块遮羞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快乐的学生时代,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这是中国教育和全社会应该好好反思的课题!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对差生百般歧视,想方设法把他(她)们赶出自己的教室。一个小错误就停课,剥夺差生的考试权,硬把学生往绝路上逼,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有时演变为恶性事故,给教师、学生、家庭造成巨大危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种“毁人不倦”的现状必须尽快结束!

“新课改”需要勇气和胆识,需要执着和智慧。加强领导培训,更新理念,提高校长能力和素质,很有必要。今天,我们的领导应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大胆探索,重构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要适应课改新形势,不断给大脑充电,不断修炼人性修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学校的管理应当坚持对老师少一点管卡,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帮助;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把表现的机会更多地给予老师,彰显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的进步。试想一个学校有这样一位管理者、领头人,老师们、学生们又怎能不发展、不成才呢?

四、尽快出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评估办法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统一的标准。势必会把师生限制在书山题海之中。有几个敢“冒应试教育之大不韪”去放开手脚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小而言之,是指各个学校中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各个学校受大环境中应试教育的制约,为了保住本单位的升学率,保住本单位在各种评比中的名次,于是都煞费苦心的在本单位制定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与应试成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教师备课、上课、写教案等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条条框框中,谁如果超出这种框框,轻则受到批评,重则被罚款。在这种条条框框之中工作,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怎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又怎能得到实现呢?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试想,在种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中,在各级领导严密的监督检查下,有多少教师敢对教材进行取舍?在这种缺失了个性自由的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教师有心情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去进行新课程改革呢?于是乎都得过且过,只好依然让学生们背啊,做啊,熬时间啊!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新课程改革,还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却缺失。

毋庸讳言,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绝大部分的家长,几乎是社会各界,都是以学生考分的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分、分、分,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教师的命根。名誉、奖金、晋升和评优,有哪一样离得开考分?不管白猫黑猫,能教出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猫”。那些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校长的宣传报道,在罗列人物的先进事迹时,有哪几篇不提用考分计算出来的升学率?考试排名压力是教师一块很大的心病,要命的是:考试往往不是考学生的能力,而是考学生的熟练程度。在此情况下,为避免学生考不好引起家长埋怨、学校领导不满和社

会误解,不少教师在“课改”的背后,仍偷偷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于是,为考分,许多活泼的儿童过早地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多少稚嫩的肩膀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为考分,众多教师软硬兼施逼迫学生没完没了地学习。孩子的考分,是家庭的一切,是教育的全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样的氛围和重荷之下,怎能不凭分数来评判教师?分数是硬通货,是考核教师的法宝。教师的命运就攥在学生的考分中,学校的荣辱兴衰系于考分!迫于现状,作为教师,我们正在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各种层出不穷的方法,以毁灭学生天性和能力的代价去换取那可怜的分数和升学率的,并乐此不疲,正所谓“毁人不倦”!

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已根深蒂固,分数仍是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校长、教师、学生都脱离不了现实。长期以来,学校只将应付升学和统考要求的科目作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而不考的学科则是可有可无,没价值的。学校课程只考虑“升学”和“培养英才”的需要,很少考虑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并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业失败”。这种课程评价的误导,很难使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适应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 教学效果评定中如何使用考试和考试分数?我本人的主张,不是要废除考试,而是要改良考试。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而是以考试分数为整个评价体系的一项指标,给考试分数一定的比重和地位。

我们应当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一批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其任务是: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

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必须在严格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终结性评价——考试是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其他评价形式和手段不能取代的独特之处。但是这种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它只反映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应试教育下终结性评价的负导向和负激励已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性评价则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这些特点明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照教育的终极目的,思考教改的变化,审视当前的考试升学制度,考察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在实践中把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评价功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切合实际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真正回归它的本质!

不难发现,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彻底撼动了传统的课程观与教学观。这就促使原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要及时地做出回应和相应的调整,以触动和激励教师转变育人观念,改进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应当认真考虑能够调动教师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改革评价学生、班级、教师、学校乃至教育行政区域教学成绩的评价方法,让传统教法教出的成绩不再占优势。要想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新的评价、奖励机制。如果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标准及方式不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就不会去“既找麻烦,又冒风险”。必须明确,如果这项

工作落不到实处,我们的许多教师会采取等待、观望甚至抵触等消极态度,使这次课程改革游离于浅层次的口头之上,新的课程体系难以顺利推进。

五、构筑起稳固的教研合作平台

现实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大都拘泥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缺少参与、民主、开放、合作意识,更缺乏有广阔视野和扎实的本土实践精神的学科、教研带头人„„教师很难做到将新课程理论全面准确地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偏远一些的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短缺现象更为严重,教师兼职现象普遍。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很难得到较高层次和水平的教学指导,这些无疑给推行课程改革设置了诸多障碍。而课程改革要得到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并取得成功,必须建立最广泛的合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的特点,核定数量较为充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同时,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等等。在学校内部,要以新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为切入口,借助教研活动、教研理论报刊、远程教育信息工具等载体,在教师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如果我们用更高的目光审视这次课改的全景,我们会领悟到,课程改革呼唤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课程开发的对话与大协作,即努力构建一个硕大的教研合作平台,有校内教师间的协作,有中小学之间、中小学与大学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甚至有国际同行之间的协作,从而形成课程改革实验合作研究的共同体和大网络,以此来支撑起世界“一流课程,一流教育”的创造。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应该是全社会关心的事情,特别要关注中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运动,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企望设计一套没有任何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按部就班的实施。很多问题都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产生,又不断找到解决的方案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在经费分配、资源建设和专业指导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深入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效益,不仅需要广大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切实转变他们的观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够走出“新课改”的困境。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更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共同长期不懈地努力。走进农村教育,正视现实,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密切合作,在现代教育理论与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不断发展。“新课改”像一场世纪春雨,正悄悄地洒向每个教师的心田。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面对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坚信,一场影响中国发展根基的课程改革必将像拨正了航向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doc 点击下载..

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已经十来年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开展的形式与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据我所知,农村的大部分学校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貌似神合,根本就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新课改的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配套不齐。

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硬件投入,基本消灭了危房,但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与城内学校相比还差得很远。

二、 师资情况堪忧。

由于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教师编制逐渐超编,很难有机会更换新鲜血液,教师逐渐偏老龄化,。在教学中采取的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很难让他们改变。农村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没有人想来。城内学生拥挤不堪,造成教师缺编,每年都要考调一部分教师进城。这样农村学校年轻优秀的教师又走掉了一部分。更加剧了农村学校的恶性循环。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适应,不少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面对新的课程和教学要求,教师会觉得不知所措。

三、 学生的综合能力没跟上。

现在的学生是比以前的见识多一些,但农村学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婆婆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这些老人只负责学生的生活,对学习帮不上什么忙。农村逐渐趋于冷清,信息也比较闭塞。学生能够接触新事物的无非是家里的电视。家长也不支持,他们看中的是学生的分数。

教育的落后首先是管理的落后,管理的落后根本上是观念的落后。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提升质量,需要政府在办学经费、教师配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统一思想;用具有活力的机制,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激起广大农村教师对教育的憧憬、向往与投入。振奋精神,重塑形象——勤勉、严谨、热爱,以饱满的精神创造辉煌。

我们不得不承认,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的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理论走向实际,思想成为事实,的确不那么简单。根深蒂固的制度、

偏见和惯例是当前课改面临的重重阻力。面对这次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应该怎样推进农村学校课程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素质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提升

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基于这种现状,眼前的首要任务是要转变教师观念,让他们尽快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用全新的育人理念去驾驭教材,营造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力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教师成长为民主型、合作型和研究型教师。其次是要教师明了自己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轨迹,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应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自己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决策者。当然,它要求教师有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专业训练和较强的敬业精神。这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更是一项严峻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省和检讨,搜寻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充电”,以实现知识构架的更新与重组,素质的提高与攀跃。还有就是要认真落实农村师资培训,让这项工作高起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育者必须要先受教育,因此,培训各级农村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校长、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新课程的特征,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新教学策略的掌握、教师具有根据实际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是至关重

要的环节。要通过建立、完善在职教师的培训制度,使教师受到广泛、持久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首先得到终身教育的机会。当前,教育部和财政部发起的“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能使大家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于更好地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学校办学条件适时得以改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逐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更新教学资源和引进教学设备,都需要物质支持。无艺体、科技活动器材,无实验室、电教室及其设备,有的学校正常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粉笔、挂图、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设备都满足不了,保证学生的教学实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难上加难。这种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不仅在素质上、观念上落后于发达地区,在需要较大经济力量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也显得严重不足。能否逐步改变这些现状,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实要求我们:在实施校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为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课程改革实践提供较好的环境。另外,增加教师编制和必要的教学设施,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也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学效益。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和利用本地课程资

源,努力实现自己在课改中的价值。

三、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及时转变

有良知的教育从教育管理者做起。尽管根源有种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罪魁祸首,此话绝不为过!长期以来,在各个领域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教育领导者却习惯于所谓的“规范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使得追求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喜爱标新立异的学生没有生存空间,校园里丧失了应有的生气与鲜活;同时,在教育质量的评价上,他们热衷于“淡化过程,强化结果”的简单模式。在这种“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下,来自各个层面的唯一要求就是学生考试要有“高分数”,于是乎教师演绎成了“灌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我们的领导和家长成了管制学生、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帮凶”,让他们好不容易孕育、滋生出来的叛逆精神和创造激情日益丧失殆尽。毋庸讳言,当前在许多学校,分数的高低是教师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领导衡量教师教学好坏的标准!这种传统的评价是一种不太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体现在所重视的相对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和班级排队,有利于论功行赏,因为这样比任何形式更直观、更直接、更简单。当前“分数恐慌”在校园弥漫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会使教育迷失方向,而且会使学生和教师逐渐丧失在学习生活、教育生活中的主体精神和幸福感,而逐步沦为“分数”的奴隶,甚至最终因恐慌、恐惧而“厌学”或“厌教”。

在我国现行教育中,尽管“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很多地区和学校却背道而弛,“应试教育”开展得很“扎实”,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分数第一”造成的应试化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严重超负荷、教师工作压力和负担

太重。扼杀了我国青少年的自由思想和创新精神,使学校教育偏离了方向,使中小学教师的心灵蒙上一层抹不去的阴影,加快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步伐。

学习,本来是人类为使自己摆脱愚昧,获取智慧,陶冶情操,追求心灵愉悦,掌握基本生存技能的快事,却变成了“做题为考试,考试为分数”的苦差,教师和学生一道在其中痛苦地呻吟、绝望地挣扎。分数对那些面对选择的人为说非常重要,如上大学以至于选择某些职业, 都要经过考试。然而对于那些正在成长发育、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们来说, 分数真的也那么重要吗? 中国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分数第一”的怪圈,何时撕下“分数”这块遮羞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快乐的学生时代,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这是中国教育和全社会应该好好反思的课题!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师对差生百般歧视,想方设法把他(她)们赶出自己的教室。一个小错误就停课,剥夺差生的考试权,硬把学生往绝路上逼,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有时演变为恶性事故,给教师、学生、家庭造成巨大危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这种“毁人不倦”的现状必须尽快结束!

“新课改”需要勇气和胆识,需要执着和智慧。加强领导培训,更新理念,提高校长能力和素质,很有必要。今天,我们的领导应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大胆探索,重构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要适应课改新形势,不断给大脑充电,不断修炼人性修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学校的管理应当坚持对老师少一点管卡,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帮助;少一点评估,多一点引领。把表现的机会更多地给予老师,彰显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的进步。试想一个学校有这样一位管理者、领头人,老师们、学生们又怎能不发展、不成才呢?

四、尽快出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评估办法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统一的标准。势必会把师生限制在书山题海之中。有几个敢“冒应试教育之大不韪”去放开手脚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小而言之,是指各个学校中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各个学校受大环境中应试教育的制约,为了保住本单位的升学率,保住本单位在各种评比中的名次,于是都煞费苦心的在本单位制定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与应试成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教师备课、上课、写教案等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条条框框中,谁如果超出这种框框,轻则受到批评,重则被罚款。在这种条条框框之中工作,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怎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又怎能得到实现呢?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试想,在种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中,在各级领导严密的监督检查下,有多少教师敢对教材进行取舍?在这种缺失了个性自由的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教师有心情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去进行新课程改革呢?于是乎都得过且过,只好依然让学生们背啊,做啊,熬时间啊!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新课程改革,还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却缺失。

毋庸讳言,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绝大部分的家长,几乎是社会各界,都是以学生考分的高低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分、分、分,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教师的命根。名誉、奖金、晋升和评优,有哪一样离得开考分?不管白猫黑猫,能教出考高分的学生就是“好猫”。那些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校长的宣传报道,在罗列人物的先进事迹时,有哪几篇不提用考分计算出来的升学率?考试排名压力是教师一块很大的心病,要命的是:考试往往不是考学生的能力,而是考学生的熟练程度。在此情况下,为避免学生考不好引起家长埋怨、学校领导不满和社

会误解,不少教师在“课改”的背后,仍偷偷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于是,为考分,许多活泼的儿童过早地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多少稚嫩的肩膀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为考分,众多教师软硬兼施逼迫学生没完没了地学习。孩子的考分,是家庭的一切,是教育的全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样的氛围和重荷之下,怎能不凭分数来评判教师?分数是硬通货,是考核教师的法宝。教师的命运就攥在学生的考分中,学校的荣辱兴衰系于考分!迫于现状,作为教师,我们正在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各种层出不穷的方法,以毁灭学生天性和能力的代价去换取那可怜的分数和升学率的,并乐此不疲,正所谓“毁人不倦”!

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已根深蒂固,分数仍是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校长、教师、学生都脱离不了现实。长期以来,学校只将应付升学和统考要求的科目作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而不考的学科则是可有可无,没价值的。学校课程只考虑“升学”和“培养英才”的需要,很少考虑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并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业失败”。这种课程评价的误导,很难使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适应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 教学效果评定中如何使用考试和考试分数?我本人的主张,不是要废除考试,而是要改良考试。不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而是以考试分数为整个评价体系的一项指标,给考试分数一定的比重和地位。

我们应当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一批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其任务是: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

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必须在严格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终结性评价——考试是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其他评价形式和手段不能取代的独特之处。但是这种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它只反映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应试教育下终结性评价的负导向和负激励已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性评价则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这些特点明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照教育的终极目的,思考教改的变化,审视当前的考试升学制度,考察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在实践中把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评价功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切合实际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让教育真正回归它的本质!

不难发现,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彻底撼动了传统的课程观与教学观。这就促使原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要及时地做出回应和相应的调整,以触动和激励教师转变育人观念,改进教学策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应当认真考虑能够调动教师们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改革评价学生、班级、教师、学校乃至教育行政区域教学成绩的评价方法,让传统教法教出的成绩不再占优势。要想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新的评价、奖励机制。如果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标准及方式不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就不会去“既找麻烦,又冒风险”。必须明确,如果这项

工作落不到实处,我们的许多教师会采取等待、观望甚至抵触等消极态度,使这次课程改革游离于浅层次的口头之上,新的课程体系难以顺利推进。

五、构筑起稳固的教研合作平台

现实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大都拘泥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缺少参与、民主、开放、合作意识,更缺乏有广阔视野和扎实的本土实践精神的学科、教研带头人„„教师很难做到将新课程理论全面准确地应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偏远一些的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短缺现象更为严重,教师兼职现象普遍。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很难得到较高层次和水平的教学指导,这些无疑给推行课程改革设置了诸多障碍。而课程改革要得到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并取得成功,必须建立最广泛的合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的特点,核定数量较为充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同时,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等等。在学校内部,要以新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为切入口,借助教研活动、教研理论报刊、远程教育信息工具等载体,在教师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如果我们用更高的目光审视这次课改的全景,我们会领悟到,课程改革呼唤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课程开发的对话与大协作,即努力构建一个硕大的教研合作平台,有校内教师间的协作,有中小学之间、中小学与大学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甚至有国际同行之间的协作,从而形成课程改革实验合作研究的共同体和大网络,以此来支撑起世界“一流课程,一流教育”的创造。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应该是全社会关心的事情,特别要关注中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运动,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企望设计一套没有任何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按部就班的实施。很多问题都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产生,又不断找到解决的方案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在经费分配、资源建设和专业指导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深入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效益,不仅需要广大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切实转变他们的观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够走出“新课改”的困境。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关心和支持,更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共同长期不懈地努力。走进农村教育,正视现实,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密切合作,在现代教育理论与中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不断发展。“新课改”像一场世纪春雨,正悄悄地洒向每个教师的心田。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面对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坚信,一场影响中国发展根基的课程改革必将像拨正了航向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新课程改革.doc 点击下载..


    相关文章

    教育部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 ...

    国家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国家教育部xx年工作要点xx年01月04日08:50xx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 ...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忠县农村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实施&quo ...

    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 ...

    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 ...

    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工作要点

    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国家和 ...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 ...

    教育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18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太原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

    xx年是全面落实太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xxx"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市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为目标,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提升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