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看林语堂编译_论语_

第26卷第2期Vol.26No.2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年4月

Apr.2010

从顺应论看林语堂编译《论语》

李昕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根据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观,译者的翻译行为是一系列动态的选择过程,译者的任务是顺应目标语读者的时间、语境和语言的结构特征,从而让其译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林语堂有选择《论语》,其翻译行为顺应了当时目的语读者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及语言特征,成功地地编译了中国经典作品实现了翻译目的。

关键词:顺应论;编译;《论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0)02-0035-03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 )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提出了语用综观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是出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选择发生在语言的每一个层次上。说话人不仅选择语言形式,同时还选择使用策略。语言具备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

[1]

满足交际的需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译

言的一种特性, 它使人们能够从多种可变的因素中灵活地选择语言表达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的要在语言实践中, 语言使用过程中所作出的语言选择求。

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语言顺应论的提出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性。

首先,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 由于时交际环境、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所代背景、

欲达到的预期目的等方面的原因, 原语与译语难以完具体的交际场合, 全对应。只要译语顺应了读者对象、

达到了翻译的目的,那么, 这种译法就是可接受的。严复用古雅的语言翻译西方的新理论, 译程中按照需要采用了增添、删减、改写和附加按语等方法, 以顺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需要和封建士大夫对汉以前字法和句法的嗜好, 不但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还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

在翻译界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及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之争,从顺应论来看,其实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都是具体的翻译方法,它们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只是众多翻译方法中的几种而已,绝不是全部。胡译、乱译以外的所有翻译方法其实并无正误之分、

者与原文作者和目标读者之间构成双向交流的整体。同时翻译也是一系列的选择过程,包括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生成及文本生命的历程等过程。在这一为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选择过程中,译者需进行多重动态的选择,即顺应的过程,译作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林语堂编译的《论语》正是其在综观各种因素下进行动态顺应的产物。下面本文将结合顺应论来探究林语堂编译的《论语》。

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

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 而这种选择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作出的动态顺应。顺应是语

收稿日期:2010-01-1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林语堂翻译艺术研究”(08C509)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简介:李昕燕(1979-),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35

优劣之别, 既然译者可以随交际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地乱译以外的每一种译法都采用翻译策略, 那么, 胡译、

有其可取之处, 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这是顺应论对翻译的另一个启示。

二、《论语》的重新选材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涉政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治、伦理、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论语》所用语言简练,用意深远,富有哲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提倡儒学的措施,会中,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神化孔子、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成了知人救世、被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林语堂对于20世纪儒家学说的现代处境抱有深切忧虑,认为儒家思想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或者一种与经济行为直接相战。作为一种政治理论,

关的价值评判体系,儒家学说不可避免地将被现代工业社会的一整套理论规范标准所取代。但是,作为一“人文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关注“生活行为和社会种

林语堂认为,儒家学说依然会在行为的基本观念”,

[2]

三、《论语》的重新分章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每篇的篇名大都由该篇第一章的前几个字附加顺序数来构成,每篇由若干章组成,从表面上看似乎篇与篇、章与章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林语堂认为西方文化的长处从表面上看是它的物质繁荣、工业发达、提倡科学、追求进步,另一方面,“科学的物质主义”侵蚀西方对客观性的过分偏执使

了人文思想。对于中国文化,林语堂大力宣扬中国文化中包含的人生智慧、近情精神(近情指“保持自然本性的人”),对中庸生活的提倡尤其不遗余力,称它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正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利弊的不同,从而使中西文化交流互补成为可能,也成为必需。从文化本身的需要出发,林语堂指出对西方人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人道沦丧以因对物质的极端追求而导致的心灵萎缩、

及权力的膨胀,主张西方应跳出学究式的理论圈子,“重返于向中国学习生活的艺术,尤其是近情精神,以人性社会及生活范畴”。[4]

因此,站在编辑兼翻译的立场上,林语堂把原有《论语》重新划分成11章[此“章”(英语是chapter )和原来的“章”(英语可用passage )不是同指]。在第一章里,林语堂就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孔子思想的特征及对孔他编译《论语》的计划、所用翻译子思想特征的评价、

策略,这样,西方读者首先就对孔子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来的阅读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在第二章,林语堂就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包括他的少年时代,成年时期及其一生坎坷的经历。而后顺其自然地就转到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礼”、“中庸”及其对社会伦理和政治主张的介绍,这样,西方读者就对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接着,林语堂又对孔子充满智慧和富有哲理的语录分10个小节进行了翻译。每一个小节都有一个主题,避免了原来的《论语》里各章之间缺少联系的缺陷。关于孔哀公问子对社会秩序的主张,共三章:论以六艺施教、及理想社会。最后的三章分别以论教育、论音乐及孟子为主题。[5]

从顺应论来看,译者必须顺应目标语读者语境和语言的结构特征,才能顺利实现翻译目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林语堂做得非常出色,他对于西方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及西方语言结构特征了如指掌,对《论语》原文的重新编排与选录, 毫无疑问考虑到了译文接受者的情况。在该书导言部分, 他明确意识到“西方人

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行为中占据其应该拥有的阵地。而也正是通过《论语》,儒家学说才为西方人所知。林语堂主要不是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关注人生、人性、生活等方面探讨孔子的孔子, 而是从伦理、独特性。

[3]

如前所说,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一般来说,源语文本是顺程。从时间顺应的角度来看,

应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译者在理解过程中,当然要顺应源语文本创作时的时间环境,但在翻译时,又要顺应译文读者所处时代的时间环境,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正是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为了顺应当时西方读者对孔子这一文化形象知之不多或存在误解的背《论语》的20篇共492章里节选了景,林语堂从现存203章作为他编译的对象。事实上,林语堂对《论语》原文的重新选材非常慎重。由于深知英语读者的需要以及西方文明所缺少的中国古典的人文情怀, 因而在编译大度、富于智慧的过程中, 他选取特别能表现孔子幽默、

章节, 竭力塑造了一个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教条主因此,在顺应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义桎梏的新孔子。

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下,林语堂对《论语》的重新选材成功地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和重新塑造了孔子的文化形象。

36·

读《论语》而研究儒家思想时, 最大的困难是在于西方的读书习惯。他们要求的是接连不断的讲述, 作者要一直说下去, 他们听着才满意。像由全书中摘取一行一句, 用一两天不断去思索, 在头脑中体会消化, 再由自己的反省与经验去证实, 他们根本不肯这样”。因此,林语堂对《论语》的重新划分章节,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结构特征及阅读习惯,成为西方读者了解孔子及其学说的入门之作,为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论语》的翻译方法选择

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翻译《论语》的方法有很多,如理雅各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之法,韦利的文学再现法,利斯的中西文化比较法,辜鸿铭的以西释中法,黄继忠的忠实原文的直译法,许渊冲的意译美译法等译者可以随交际环境的变化而灵等。[6]从顺应论来看,

乱译以外的每一种译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那么, 胡译、

法都有其可取之处, 都有其适用的场合。以上这些翻译《论语》作出了各自方法都各具其特色,对于向外推广的贡献。

林语堂选择了编译法,身兼编辑和翻译二职。林《论语》过程中,一方面作为编辑重新选材语堂在编译

和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并增删内容;另一方面利用他中西文化背景的优势,并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论语》的精髓,的差异,为西方读者通俗化地翻译出减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困难,成功地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从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管窥林语堂娴熟的翻译技巧。

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Hence the tripod of the K ’ung house bore the inscrip-tion:With the first promotion, I bend my head; with the second promotion, I bend my neck; and with the third pro-motion, I bend my back. [5]

在这个例子中,林语堂把原文的三个动词“偻”、“伛”、“俯”译成三个具有排比形式的“主谓宾”结构。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里,“单音节性”是其审美规范,而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却是崇尚连贯性很强的以句子组成的段落阅读,因此,在翻译汉语中极具凝练意义的单个词时,林语堂都予以句化。这其实也与他自己提倡句译的翻译主张是一致的。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林语堂编译《论语》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林语堂顺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 在译介中国文化时, 他所选择的文本基本符合西方文化的各种规范, 能够满足当时西方人的文化心理需求, 并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手段和策略。林语堂在英译《论语》过程中采取编译的形式———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和增删内容,顺应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并成功地塑造了孔子文化形象。[7]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8-63.

[2]林语堂. 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M]//林太乙. 林语堂传. 西2000:266. 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M]//林语堂英文作品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M]//林语堂的思想与生活.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4-35.

[5]王晨婕. 从目的论视角解读林语堂英译《论语》中的“叛逆”现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34-137. (1

[6]杨平.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21-32.

[7]岳峰,周秦超. 理雅各与韦利的《论语》英译本中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2009,(2):102-109、144.

On The Analect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from the Theory of Adaption

LI Xi-yan

(School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Jef. Verschueren's theory of adaptation, transl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making choices. A translator should adapt a source work to the time, contex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target reader so as to make the work acceptable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Analect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due to its adaptat ion to the time, cultural contex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target readers at that time. Key words:theory of adaptation; edit and translate; The Analects

·37

第26卷第2期Vol.26No.2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年4月

Apr.2010

从顺应论看林语堂编译《论语》

李昕燕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部,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根据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观,译者的翻译行为是一系列动态的选择过程,译者的任务是顺应目标语读者的时间、语境和语言的结构特征,从而让其译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林语堂有选择《论语》,其翻译行为顺应了当时目的语读者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及语言特征,成功地地编译了中国经典作品实现了翻译目的。

关键词:顺应论;编译;《论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0)02-0035-03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 )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提出了语用综观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是出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选择发生在语言的每一个层次上。说话人不仅选择语言形式,同时还选择使用策略。语言具备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

[1]

满足交际的需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译

言的一种特性, 它使人们能够从多种可变的因素中灵活地选择语言表达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的要在语言实践中, 语言使用过程中所作出的语言选择求。

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语言顺应论的提出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性。

首先,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 由于时交际环境、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所代背景、

欲达到的预期目的等方面的原因, 原语与译语难以完具体的交际场合, 全对应。只要译语顺应了读者对象、

达到了翻译的目的,那么, 这种译法就是可接受的。严复用古雅的语言翻译西方的新理论, 译程中按照需要采用了增添、删减、改写和附加按语等方法, 以顺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需要和封建士大夫对汉以前字法和句法的嗜好, 不但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还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

在翻译界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及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之争,从顺应论来看,其实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都是具体的翻译方法,它们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只是众多翻译方法中的几种而已,绝不是全部。胡译、乱译以外的所有翻译方法其实并无正误之分、

者与原文作者和目标读者之间构成双向交流的整体。同时翻译也是一系列的选择过程,包括文本的选择,文本的生成及文本生命的历程等过程。在这一为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选择过程中,译者需进行多重动态的选择,即顺应的过程,译作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林语堂编译的《论语》正是其在综观各种因素下进行动态顺应的产物。下面本文将结合顺应论来探究林语堂编译的《论语》。

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

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 而这种选择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作出的动态顺应。顺应是语

收稿日期:2010-01-1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林语堂翻译艺术研究”(08C509)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简介:李昕燕(1979-),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35

优劣之别, 既然译者可以随交际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地乱译以外的每一种译法都采用翻译策略, 那么, 胡译、

有其可取之处, 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这是顺应论对翻译的另一个启示。

二、《论语》的重新选材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涉政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治、伦理、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论语》所用语言简练,用意深远,富有哲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提倡儒学的措施,会中,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神化孔子、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成了知人救世、被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林语堂对于20世纪儒家学说的现代处境抱有深切忧虑,认为儒家思想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或者一种与经济行为直接相战。作为一种政治理论,

关的价值评判体系,儒家学说不可避免地将被现代工业社会的一整套理论规范标准所取代。但是,作为一“人文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关注“生活行为和社会种

林语堂认为,儒家学说依然会在行为的基本观念”,

[2]

三、《论语》的重新分章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每篇的篇名大都由该篇第一章的前几个字附加顺序数来构成,每篇由若干章组成,从表面上看似乎篇与篇、章与章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林语堂认为西方文化的长处从表面上看是它的物质繁荣、工业发达、提倡科学、追求进步,另一方面,“科学的物质主义”侵蚀西方对客观性的过分偏执使

了人文思想。对于中国文化,林语堂大力宣扬中国文化中包含的人生智慧、近情精神(近情指“保持自然本性的人”),对中庸生活的提倡尤其不遗余力,称它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正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利弊的不同,从而使中西文化交流互补成为可能,也成为必需。从文化本身的需要出发,林语堂指出对西方人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人道沦丧以因对物质的极端追求而导致的心灵萎缩、

及权力的膨胀,主张西方应跳出学究式的理论圈子,“重返于向中国学习生活的艺术,尤其是近情精神,以人性社会及生活范畴”。[4]

因此,站在编辑兼翻译的立场上,林语堂把原有《论语》重新划分成11章[此“章”(英语是chapter )和原来的“章”(英语可用passage )不是同指]。在第一章里,林语堂就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孔子思想的特征及对孔他编译《论语》的计划、所用翻译子思想特征的评价、

策略,这样,西方读者首先就对孔子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来的阅读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在第二章,林语堂就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包括他的少年时代,成年时期及其一生坎坷的经历。而后顺其自然地就转到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礼”、“中庸”及其对社会伦理和政治主张的介绍,这样,西方读者就对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接着,林语堂又对孔子充满智慧和富有哲理的语录分10个小节进行了翻译。每一个小节都有一个主题,避免了原来的《论语》里各章之间缺少联系的缺陷。关于孔哀公问子对社会秩序的主张,共三章:论以六艺施教、及理想社会。最后的三章分别以论教育、论音乐及孟子为主题。[5]

从顺应论来看,译者必须顺应目标语读者语境和语言的结构特征,才能顺利实现翻译目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林语堂做得非常出色,他对于西方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及西方语言结构特征了如指掌,对《论语》原文的重新编排与选录, 毫无疑问考虑到了译文接受者的情况。在该书导言部分, 他明确意识到“西方人

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行为中占据其应该拥有的阵地。而也正是通过《论语》,儒家学说才为西方人所知。林语堂主要不是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关注人生、人性、生活等方面探讨孔子的孔子, 而是从伦理、独特性。

[3]

如前所说,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一般来说,源语文本是顺程。从时间顺应的角度来看,

应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译者在理解过程中,当然要顺应源语文本创作时的时间环境,但在翻译时,又要顺应译文读者所处时代的时间环境,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

正是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为了顺应当时西方读者对孔子这一文化形象知之不多或存在误解的背《论语》的20篇共492章里节选了景,林语堂从现存203章作为他编译的对象。事实上,林语堂对《论语》原文的重新选材非常慎重。由于深知英语读者的需要以及西方文明所缺少的中国古典的人文情怀, 因而在编译大度、富于智慧的过程中, 他选取特别能表现孔子幽默、

章节, 竭力塑造了一个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教条主因此,在顺应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义桎梏的新孔子。

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下,林语堂对《论语》的重新选材成功地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和重新塑造了孔子的文化形象。

36·

读《论语》而研究儒家思想时, 最大的困难是在于西方的读书习惯。他们要求的是接连不断的讲述, 作者要一直说下去, 他们听着才满意。像由全书中摘取一行一句, 用一两天不断去思索, 在头脑中体会消化, 再由自己的反省与经验去证实, 他们根本不肯这样”。因此,林语堂对《论语》的重新划分章节,顺应了西方读者的语言结构特征及阅读习惯,成为西方读者了解孔子及其学说的入门之作,为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论语》的翻译方法选择

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翻译《论语》的方法有很多,如理雅各的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之法,韦利的文学再现法,利斯的中西文化比较法,辜鸿铭的以西释中法,黄继忠的忠实原文的直译法,许渊冲的意译美译法等译者可以随交际环境的变化而灵等。[6]从顺应论来看,

乱译以外的每一种译活地采用翻译策略, 那么, 胡译、

法都有其可取之处, 都有其适用的场合。以上这些翻译《论语》作出了各自方法都各具其特色,对于向外推广的贡献。

林语堂选择了编译法,身兼编辑和翻译二职。林《论语》过程中,一方面作为编辑重新选材语堂在编译

和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并增删内容;另一方面利用他中西文化背景的优势,并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论语》的精髓,的差异,为西方读者通俗化地翻译出减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困难,成功地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从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管窥林语堂娴熟的翻译技巧。

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Hence the tripod of the K ’ung house bore the inscrip-tion:With the first promotion, I bend my head; with the second promotion, I bend my neck; and with the third pro-motion, I bend my back. [5]

在这个例子中,林语堂把原文的三个动词“偻”、“伛”、“俯”译成三个具有排比形式的“主谓宾”结构。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里,“单音节性”是其审美规范,而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却是崇尚连贯性很强的以句子组成的段落阅读,因此,在翻译汉语中极具凝练意义的单个词时,林语堂都予以句化。这其实也与他自己提倡句译的翻译主张是一致的。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林语堂编译《论语》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林语堂顺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 在译介中国文化时, 他所选择的文本基本符合西方文化的各种规范, 能够满足当时西方人的文化心理需求, 并采取了相应的变通手段和策略。林语堂在英译《论语》过程中采取编译的形式———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和增删内容,顺应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并成功地塑造了孔子文化形象。[7]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8-63.

[2]林语堂. 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M]//林太乙. 林语堂传. 西2000:266. 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M]//林语堂英文作品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M]//林语堂的思想与生活.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4-35.

[5]王晨婕. 从目的论视角解读林语堂英译《论语》中的“叛逆”现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34-137. (1

[6]杨平.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0):21-32.

[7]岳峰,周秦超. 理雅各与韦利的《论语》英译本中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2009,(2):102-109、144.

On The Analect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from the Theory of Adaption

LI Xi-yan

(School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Jef. Verschueren's theory of adaptation, transl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making choices. A translator should adapt a source work to the time, contex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target reader so as to make the work acceptable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Analect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due to its adaptat ion to the time, cultural contex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target readers at that time. Key words:theory of adaptation; edit and translate; The Analects

·37


    相关文章

    清华卷推荐书

    清华卷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 <诗经选>,余冠英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楚辞选>,马茂元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魏晋南北朝诗卷>,丁夏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 <汉魏六朝诗选 ...

    大学生必读课外书

    一.处世与修养 <曾国藩家书> 作者:(清)曾国藩 <中国人> 作者:林语堂 <菜根谭> 作者:洪应明 <人与永恒> 作者:周国平 <论人生> 作者:(英)培根 <蒙田随笔& ...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2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 ...

    初中生阅读指南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初中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 一.文学 本领域图书注重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不再收 ...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5分)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 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 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 ...

    读于丹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感谢机关团委能够提供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人生如书,书伴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书籍,对待读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嗜书如命,有的人读书为消遣,愉悦精神.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

    论语读后感之二十四

    论语读后感 孔子生性幽默.一天,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奏乐唱歌的声音,就说:"割鸡焉用牛刀(这种小地方,值得用礼乐去教育他们吗)?"子游说:"过去我曾听人说过:君子学了道就爱护别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役.(可见教育 ...

    历史教师应读的书

    东莞市历史教师推荐书目 推荐者:夏辉辉.陈伟壁.温芳桃.马燕辉.张利民.钟小敏.张宏杰.章丽方.龙剑霞. 余璐.曹军辉.李小萍等 一.历史哲学 1.(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 2.(英)柯林 ...

    2013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篇目

    阅读篇目可参考现行使用教材的课文. 记叙文单元: 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3.<管晏列传>(<史记>) 4.<苏武传 ...